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后来,朱瑾为了救助杨蛟的子嗣,为其熔炼阴阳生死道则,化作自身的本命法宝,如今威能大涨,在整个蜀山也称得上一流。

    镜光流转,生死变化,同朱元罡凝聚的五行真水一般,都有着克制玄牝之法的功效,结合原本遁形镜定形锁气之妙,任凭绿袍老祖如何变化,运转玄牝珠中生生造化之气,也难以挣脱生死轮回。

    等到明珠和朱元罡等人汇聚而来后,更是将其生机彻底泯灭。

    将玄牝珠握在手中,朱元罡看着明珠三人道:“这东西你们谁要”

    “师叔不需要吗”明珠笑着回应:“绿袍老祖乃是死在我等四人手中,这玄牝珠给任何一个人都不大对,倒不如师叔你拿走,补偿我们几样法宝就是了。”

    “这样啊!”朱元罡听到这话,便是将玄牝珠收起来,然后一抖长袖,飞出数十件品质一流的法宝悬浮在半空中道:“你们看看吧!每人可以拿两件走。”

    明珠三人见状也是不由愣住了,他们虽然一直很清楚自己这位师叔的运气很好,非常有钱。却不想他毫无人性到这种程度,五六十件上品法宝悬浮在那里,若非朱元罡提前封锁气机,引起的元气波动,都足够衍生出不小的异象。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后明珠率先动手拿了一枚细长的银针,以及一个铜铃铛。

    “眼光不错。”朱元罡见状,为其解释两件法宝的来历:“那银针名唤太素清风针,是某位仙道修士模拟峨眉派无形剑气炼制而成,最擅破除护体罡气,法宝神通,祭出时无声无息,宛若清风迎面,故名太素清风。至于那铃铛名唤三气铃,内涵水火风三气,只要拿在手中便可施展,一晃喷火、两起风、三晃水气蒸腾,随风火二气充斥虚空。”

    朱瑾和道行见状,也是分别取了两件法宝,朱元罡也是分别为他们解释。

    朱瑾拿的两件法宝是金霞幡和三才环。

    其中金霞幡是一面金灿灿的三角小幡,幡杆长一尺二寸,是千年灵木,上面刻满了符文幡面是仙道修士采集每日旭日初升之时金霞紫气凝练成丝,编织而成,绣着朵朵白云,又有一轮金色大力在云中绽放光辉,衬的宝幡金光蒙蒙。根据朱元罡描述,此宝拥有飞遁和防御之妙,但二者功效都比较一般,最大的优势在于消耗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朱瑾选择这个不是为了自己。

    其次三才环同样是仿照而成的法宝,仿照的对象是如今玉洞真人手中的三才清宁圈,当然了前者远远比不上否则,三才清宁圈中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要胜过三才环。不过三才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此宝灵性一流,不需要怎么祭炼,便可庇佑主人,还擅长抵御阴煞之气,同金霞幡一样,显然不是朱瑾为自己选择的。

    最后的道行选择的两件法宝,都是源自于一位水仙,貌似还是天一金母女儿转世期间祭炼而成,后来不知道怎么被放置在西湖之中,被朱元罡找到。

    这两件法宝一件名唤无垢珠,一件名唤金玉链。

    前者乃是一块无暇水玉打磨而成,经过仙法点化而成,清净无垢,适合用来守护心神,根据明珠观察,这宝贝当中还蕴含了少许天一真水,在温养肉身方面也有奇效。

    后者则是两条寸许见方,三尺来长的金玉细链,色呈红珊瑚色,其中又有点点金玉光泽,乃是海底千年红珊瑚,混杂金玉精英锤炼而成。这两条细链一者多金,一者多玉,其上又雕刻篆文,分别代表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其中代表阳的玉链主静,代表阴的金链主动,施展开来,又有无穷妙用。

    在三人都选好法宝之后,朱元罡又是将剩下的四十多件法宝一起打包,想了想将玄牝珠也是拿出来,一起递给道行道:“你将这东西带给元道友,他知道我的意思。”

    “好的!”道行愣了愣,哪怕哟写冷情的他,看着那么多法宝落入手中,也是有些小紧张。

    朱元罡却跟没事一样,同明珠等人交流一下后,自顾自的离开了。

    明珠见状,取出太素清风针,对朱瑾道:“师兄,听闻杨师兄归来,却受到轮回影响,迷了魂魄,这太素清风针无形无质,最是适合防身,你且将其带给他。”

    边上的道行闻言,也是取出无垢珠递给了朱瑾,而后化作遁光离去。

    明珠见状,苦笑一声,对着朱瑾开口解释道:“还请朱师兄见谅,道行他的性子就是这样。”

    朱瑾听完了笑了笑,结果太素清风针,收好无垢珠,回转自家道场。

    明珠原本也是打算离开,却突然响起绿袍在此地居住时间较久,唯恐有瘟疫病气残留,便是托着净瓶,手持柳枝在此地施法三日,断去毒气根基之后,又是随着罡风,在中土四处游走。

    所过之处,只要有机会,便会引动水气,兴云布雨,或是放出净瓶,手中洪水。

    一来二去,倒也让一些人看到了明珠的踪迹,人间一时之间大肆兴起建设明珠庙宇的场景,丝丝缕缕的香火愿力汇聚在明珠周身。

    因为其形象同佛门观自在非常类似,以至于百姓大多将其视作是观自在的化身,提供的愿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倾向性,大大增强了明珠的佛法修为。甚至脑后也是逐渐凝聚出一轮淡淡的乳白色光晕,让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心神好高。

    因为这个,明珠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好几次偶遇了一些佛门的大德高僧,他们或许没有白眉和尚、芬陀神尼等人来的修为高远,但各个修为精湛,不次于地仙境修士。一个两个看到明珠,都快把眼珠子登出来,动不动就来为他讲解佛门精妙。

    一来二去,明珠仙道修为没有多少增长,佛法再次有了反客为主的迹象。

    被逼无奈,明珠也只好转身回到太行山脉之中,寻找元清微的帮助。

    而明珠来的时间也不叫巧,正好赶上元清微为道行讲道,有了扶桑作为根基,加上清微宫、元始界和游戏世界的帮助,元清微修为一直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

    几乎每时每刻,他都要强过前一秒的自身不少。

    这样的变化,让元清微对于化身的掌控能力难免有一点点的漏洞,加上他顶替了度厄道人,一个人干起了过去将近七个人的量,弄得他讲道之时元气忌惮。

    随着元清微顶上庆云浮现,脑后四十九色霞光流转,三朵斗大的莲花之中托着混元幡、元始宝珠和中央戊己杏黄旗的虚影,三宝玉如意的虚影则是高悬三者之上。

    四件法宝同元清微身上的道则法理交汇,化作无上道音洗涤周围,明珠一进入其中,就是感觉自身的问题好了许多。原本不断增强的佛门法力,也是被仙道法力顶替。

    四件法宝同元清微身上的道则法理交汇,化作无上道音洗涤周围,明珠一进入其中,就是感觉自身的问题好了许多。原本不断增强的佛门法力,也是被仙道法力顶替。

    四件法宝同元清微身上的道则法理交汇,化作无上道音洗涤周围,明珠一进入其中,就是感觉自身的问题好了许多。原本不断增强的佛门法力,也是被仙道法力顶替。

    日常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珠斗喇嘛(求推荐,求收藏)
    “走了走了后面的人快一点跟上,我们再翻过两座山峰,就到乐土了”

    一个穿着劲装的男子站在一块巨石上,对着身后的百姓大声吆喝,而在他近千人组成的队伍正在缓慢的向前行走。其中唯有几头老牛托着最为沉重的大物件,其余东西,都是由人力挑着。

    “娘,我们还要走多少时间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背着一个小竹筐,一步一步的跟着自己的母亲,消瘦的小脸因为运动而显得红扑扑,倒也有一点可爱的味道。

    “快了根据白衣菩萨其他信徒传来的消息,我们再走一段时间,就到了”孩子的母亲更是枯瘦,背上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手里提着提携东西,一边安慰着自己的孩子,一边调整呼吸,紧紧跟着大部队前进。

    突然,一声悲愤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娘”

    正打算安慰孩子的母亲转头看去,就见到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躺在路边,一个男子跪在她的脚边哭诉“我们都到这里了,你怎么就先走了啊”

    男子的哭诉让在场众人原本高昂的心情变得非常低落,隐藏在暗处的明珠见状,几次抬手,想要现身帮忙,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放弃。

    至于原因,则是源自于明珠和黄胜等人的研究,通过关成和黄胜收集到的游戏世界诸多世界的信息来看。蜀山世界的历史虽然同其余类似的世界非常接近,可受到仙人气数的影响,许多地方都是似是而非。

    最典型的便是宋末元初之时,在很多世界的历史当中,宋末时期,都是宋朝末代宰相背着皇帝投海自尽,期间有着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更有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但在蜀山世界,崖山海战失败之后,宋朝末帝却是在军民的拥护下离开了中土,移民海外,寻找世外乐土,繁衍出了一个海外藩国。

    这种事情在蜀山世界非常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当初紫云宫三女的父亲方良,他也是属于典型的是宋代人士,因仇家陷害、官府缉拿,带着家室逃到了广东沿海一代。

    刚开始的时候,方良凭着一身本领成了周围渔民的首领,后又因官府屡屡欺压,渔民苦不堪言,因此在方良的带领下杨帆出海,在海外寻了一处物产丰茂的荒岛,伐木为房,煮海为盐,男耕女织,各尽其事,建成一处世外桃源。

    根据这一点,黄胜等人便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中土百姓自行汇聚到一个地方保留中土气数。

    不过,在此期间,明珠等人绝对不能够无缘无故的动手帮助他们,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引起其余修行之人的注意,另外一方面也是杨蛟不希望日后新生的国度,太过于依赖仙道。

    至于明珠来此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观摩人族迁移过程当中的种种,锤炼自身道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这些人是信任明珠才会选择背井离乡,明珠哪怕不能直接给予帮助,也不希望他们被路过的散修随手收走作为炼器的材料。

    明珠转头看向远处,那里有着道道佛光升腾,细耳倾听还可以听到那个方向传来一阵阵诡秘的梵音,法眼观望,就是看到一个身材壮硕高大的喇嘛一步步的向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他每走一步,都会出现在数十米外,被一朵绽放的金莲花托着。

    明珠降下身形,拦在喇嘛身前道“这位大师从何而来”

    虽然这样说着,但民主精神却极度紧绷,这个身穿金边黑袍,手持传经筒的喇嘛气息非常诡异,周身虽然梵音琅琅,似是天龙禅唱,可在明珠耳中却充满阴森晦涩之感,显然不是什么正道中人。

    “却是为了度化有缘而来”

    明珠一听,就是知道不好,反问道“不知大师的有缘之人在何处”

    “就在施主身后”说完,这个喇嘛也没有继续多说,直接动手,转动起手中经筒。

    说起来,西藏的转经筒虽然夸大,号称转动经德无量,转动一周,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二周等同于念诵所有的佛经;三周可消除所作身、口、意、罪障;十周可消除须弥山王般的罪障;百周功德等同阎罗;千周自他皆能证得法身,一直到亿万周者,功德等同于观世音菩萨。

    但这转经筒还是有一些玄妙,特别是眼前喇嘛手中的转经筒,经过历代上师加持,凝聚无穷愿力。随着这喇嘛的转动,一片片琉璃佛光从转经筒中流出,层层叠叠,在周围构筑出一层层不知有多大多深,延绵无穷的空间,数不清地佛道经文在佛光之中,如同流水般缓缓转动,将周围衬托的好似一个巨大无比的转经筒。

    同时,一轮佛光在喇嘛脑后升起,光华灼目,灿若骄阳,伴随着阵阵佛音,从中飞出八部善神,环绕明珠周围。

    其中一位善神,貌似少女,身相为赤肉色,顶上有八角冠,一条腿曲蹲,另一条腿盘在曲蹲的那条腿的腿弯处,坐在一朵莲花之上,周身涌动千万香气,变化莫测,汇入莲花香气之中,幻化出种种乐器,有钟、磬、琴、瑟、筝、鼓、箫、笛、竽、笙、埙等等。这些乐器一出现,便是演奏出重重妙音,配合香气,构建出人间万象。

    其后又有一尊善神飞出,此神同样形似女子,不过不同于前者的少女姿态,后出现的这位相貌端庄,头上生角,周身乐器也是多为法器。如果说前者演奏的是人间红尘万象的入世歌曲,那么现在这位演奏的便是出世的超脱法乐。

    两种妙音互相辉映,配合随后出现的天众、龙众、夜叉、阿修罗,迦楼罗、摩呼罗迦,八部善神不断完善,构建更加深层次的幻象。

    看着周围逐渐化作净土的空间,明珠叹息一声,顶上庆云升腾,清亮宛如水光,其中又有三朵莲花绽放,浮现三尊法相,其中一尊手持杨柳枝挥舞,对着喇嘛打去

    “观世音菩萨”喇嘛面色微变,但手下动作也是布满,脑后光轮一分为八,每一层都有着对应的经文密布,大大小小的文字,好似无数蝌蚪鱼文一般,在光轮之中蜿蜒游走,流转出更加纯粹的佛光,浮现交织,形成一朵朵莲花,托着柳枝。

    这光轮名唤八部功德轮,乃是这喇嘛精心祭炼的至宝,穷极其智慧、念力、福缘、善功,本质上有些类似于李洪的香云宝盖,在御劫护身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这宝轮分八层,分别对应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这八部善神,合在一起更是能够直通净土,乃是喇嘛成道至宝。

    不过,此宝虽好,却也有一个缺陷,或者说这也是密宗一脉的特性。

    他们喜欢人间成佛,构建人间佛国,如此一来少不得借助众生愿力,维持自身位格不坠。而密宗人口就那么多,已经被瓜分干净,根本没有眼前这个喇嘛插手的余地。

    无奈之下,他只能转走中土,希望收集信徒,构建自己的净土世界。

    而明珠护持的一行人,或者说明珠等人准备构建的人道乐土,已经成了他的目标。

    因此,他才会在见到明珠之后立刻动手,如今拦下明珠的攻击,他脑后的光轮猛地一转,光明大放,周围无穷佛光也是浮现回应,化作道道光剑,向着明珠刺下。

    明珠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顶上庆云翻滚,垂下丝丝缕缕的宝光,宛如璎珞垂珠护持周身,足下莲花绽放,托着其不染上尘埃。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神通无量,何苦为了些许凡夫俗子同我为难不若退去如何”喇嘛看着气势全开的明珠,心中默默推算,觉得自身胜算虽然不小,但损耗必然巨大,便试图让民族退让。

    明珠虽然不清楚对方的想法,却知道对方是为了后方百姓而来,冷声拒绝之后,抬手凝聚出放出一道神光,化作一片光幕,向着喇嘛覆盖而来。

    喇嘛见状,叹息一声,双手合十,脑后光炽,佛光贯彻天上地下,其中浮现一尊古佛虚影,这古佛二十四首,十八臂,执璎珞伞盖,花罐鱼肠,加持神杵、宝锉、金铃、金弓、银戟、幡旗等等法器。周身佛光流辉普照,光芒四射,侵染虚空,配合八部善神,使其弥漫着禅香,令人情不自禁,心生皈依之念。

    “法相谁没有”明珠看着对方的菩提法相,隐约感受到其中愿力的由来,不由心中有些气急,显露出已经被其吸收融合的观音三十三法相。

    道道清辉遍洒,向着周围土地蔓延,试图将这转经筒和八部善神衍生出的佛国净土,转化为仙道乐土。

    一时之间,二者佛光清辉交织,梵音和道音对立。

    “三十三观音法相,原来贫僧机缘在此啊”

    喇嘛看着明珠身后三十三尊法相虚影,这些法相虽然经过元始道炁洗练,周身流转气息已经化作纯粹的仙道气机,但喇嘛还是看出了三十三观音的影子。

    并且,在看到这些法相之后,喇嘛便心生感应,觉得自家成道根基,就在于此。他脑后光辉快速旋转,八部善神融入虚空,转经筒衍生出的净土之中顿时生出种种事物。一串串、一丛丛印满密密麻麻藏文、经文和佛像的各色法幡拔地而起。
1...226227228229230...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