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秦有荷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小鱼是姐姐

    &nbs




第七十八章 月下琴心
    那日楚轲进了门,便再也没出来过。一月下来,郑芙和曲蛾日日观察,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横竖被困在这里,急也急不来,只能一步步来了。那日她被舞雩风带走,第二日李园应该会去丹花阁,应该已经知晓她被身份不明之人劫走的事了。

    一天夜里,一阵声音不小的琴声传入郑芙耳中,她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睛,看到曲蛾还在沉睡,便轻手轻脚地起身,推门而出。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他坐在庭院的正中间,弹琴的手有些生涩,好像许久没有抚过琴了一般。

    郑芙听得出来,他的琴技不够高妙,弦音之间甚至有许多断开之处,但琴声中充满了江湖人的侠肝义胆,以及一丝不太明朗的含义。

    楚轲弹奏半晌,突然停下,负气地胡乱拨弦一番,而后抚平琴弦,抬头看向郑芙:“粗鄙之音,倒被你听见了。”

    郑芙本无声息站在门口,天色又昏暗,他实在不应该发现她才对,这只能说明楚轲的警觉性极高。郑芙走入院中,轻声说道:“为何这般泄气”

    “高渐离那个狠心的男人,说教一半便只教一半,害我弹得这般难听。”楚轲话音幽怨,好像一个被夫婿抛弃的妻子。

    “难听是难听了点……”看着楚轲的表情由忧伤转为不可思议地瞪着她,郑芙觉得有些好笑,又改口道,“不过你奏得很有琴心。”

    “你能听出我的琴心”楚轲略显诧异。

    郑芙点点头:“你的琴曲之中有侠客的豪气,我猜你曾云游六国行走江湖,见识过许多的人事。但此间还夹杂着些许愁绪,很是微末,听得不太真切。”

    楚轲方才只是随着性子胡乱弹奏一通,可郑芙却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的心绪,看来不能轻视了她。楚轲于是说道:“我总听渐离说郑国是音律之国,郑国人在乐理上天赋极高。阿芙这般轻易便能窥破我的心思,看来日后我在你面前要少弹奏为妙。”

    郑芙撇撇嘴,不多言语。此人不过第二次见她,却如此自来熟了罢。

    楚轲脑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想来你的琴艺必定高超,不如弹奏一曲,让我听一听你的心思如何”

    “我的琴艺不过尔尔。”郑芙扭过头去,“况且我与你非亲非故,为何要奏琴给你听。”

    楚轲早料到她会对他心有芥蒂,不过也怪他自己,刚开始以为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姑娘,想就此敷衍过去。谁知她这么厉害,姬丹费这么大力气将她带来燕国倒也值得。

    楚轲讨好地笑着,漆黑的杏眼依然圆润,“怎么能说是非亲非故呢我与阿芙你认识已一月有余,在这落寞的小院中相依相伴,互诉衷肠。”

    两人分明只见过两次,白的都被他说成了黑的。郑芙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奏一曲,你答应我一件事。”

    不等楚轲说话,郑芙夺过他手里的琴,席地而坐,抬手拨弦试音,干脆利落地弹奏了起来。

    楚轲淡笑着摇摇头,坐在她的身侧。

    曲调先是朴实平和,仿佛在叙述一件平常无奇的事情。而后突然变得尖锐,带些许凶险之意,让人感觉在山崖上行走,惊心动魄,忽地婉转,是山回路转,再过一刻,又多了些别样的情肠,最后似悠悠流水潺潺而过,永恒而心安。

    这个曲调,作为卫国人的楚轲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郑芙虽没有和着琴声吟唱出来,可这在卫国家喻户晓的曲子,他怎会不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卫风《木瓜》述说珍重回报之情,木瓜与美玉之别,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高得多,体现人与人心



第七十九章 回朝
    寄人篱下,只好妥协。姬丹仅让楚轲一个人守着她,说明他一定很得姬丹信任,那姬丹知道的他应该也都知道。横竖是小时候的事,他也没说具体岁数,郑芙打算马马虎虎应付过去。

    “因为阿娘是楚人,阿爹是郑国后裔,不受王室所容,故而我一出生便没有了父亲,阿娘也因此被送入邯郸宫作为惩罚。自我记事开始,便已身处宁和宫中了。”郑芙真假掺半地说着。不过这些确实是事实,只是她没将事实之下的真相说出来罢了。

    “我小的时候,姬丹和阿……秦王,每日都会来看我。阿娘很疼我,姬丹听我弹琴,秦王教我识字,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可后来姬丹走了,阿娘也不知怎么,突然丢下我回了楚国。我的身世不被楚人接受,秦王就让我跟着他去秦国,我便答应了。”

    末了,郑芙长叹一声:“那时候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现在想来,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嗯”听她这么说,楚轲来了兴致。

    郑芙还不知道姬丹抓她来的目的是什么,暂时不便于暴露她与嬴政的关系,姑且给楚轲留个悬念,见过姬丹之后再慢慢编撰,以此增大出逃几率。

    郑芙学着楚轲之前的模样眨了眨眼,“我儿时的事到此为止了,你若想听后来的事,得先拿出诚意来。”

    “阿芙,吊人胃口可不是一件善事。”

    “这次你已答应我了。”

    “好罢,好罢。那你改日可得告诉我之后的事情,不得反悔。”

    楚轲算了算日子,应该也就这几日了。

    夜色太深,楚轲又有了倦意,郑芙也不打算多留,二人简单作别,各自回屋。

    次日,秦国咸阳。

    阳光落在这座大气磅礴的城池之上似乎增添了几分恢弘之气。许久未归,一如既往的繁华,一如往日的秦风。

    自咸阳城门口到咸阳宫门的一段道路被士兵们齐齐守住,路上的百姓被拦在士兵的身后。

    李钰及一干文武大臣等候在咸阳宫门口,周围有重兵把守。见此阵势,百姓越聚越多,都想看一看热闹。

    “这阵仗着实少见,是发生了何事”

    “你没听说吗大王从函谷关回来了,这些大臣正等着接驾入宫呢!”

    “函谷关半年多前大秦同六国决一死战,咱们大王年纪轻轻便亲赴战场,将联军打得溃败而逃,扬我大秦国威!”

    “大王半年来竟一直都不在咸阳为何如此”

    “这个无人知晓,听传言说是在函谷关久居,并将朝政尽数委托给了相国。”

    “嘘,来了来了!”

    古铜色骏马之上,年轻的君王正带领着随从在大道中央前行。

    马儿每走过一段距离,便跪下一群人。如今虽是七国并立的局势,但函谷一战后,秦国已成当之无愧的天下之首。次战大胜,离不开秦国将领与士兵们的同仇敌忾,更离不开嬴政的运筹帷幄。

    此时此刻,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百姓,都重重跪下行稽首之礼,已对他们的君主心悦诚服。

    “大王对臣的安排可还满意”蒙毅骑着黑马跟在嬴政身后,悄声说了一句。

    他指的自然是提前告知咸阳方面嬴政要回都的消息,好让众人准备。

    嬴政侧头看了他一眼:“蒙卿真是叫寡人‘惊喜’。”

    蒙毅干笑两声,他深知嬴政秉性。对于排场,若非十分重要的大事,嬴政向来不会过多在意。蒙毅这么做,只是想借着函谷之战的名义让嬴政立威罢了。

    他先斩后奏,嬴政必然知晓他的用意,但多少会有些不悦,不过最后只化作这一句略带愠意的“惊喜”。

    若是别人,恐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掉了脑袋,可他蒙毅不同,他可是坊间流传“与大王同车而行,共处一室”的御前宠臣,自然比不得别人。想到这里,蒙毅淡笑,心头有些骄傲之意。

    蒙毅笑着笑着就僵住了,转过头一看,是旁边并行的赵亥在看着他,灰绿色的眼睛里带了些莫名其妙的意味。蒙毅正色,拉了拉缰绳以掩饰尴尬。

    过了许久,李钰终于看到秦王的队伍,抬手作揖,高声呼喊。

    “大王回宫——”

    &



第八十章 诡辩达人
    “卫尉之职空缺,诸位可有合适人选”嬴政一手搭在桌上,体态些许倾斜。

    顷刻之间,张谦就被夺取了官职和权力,此时此刻,没有谁敢主动站出来推荐。嬴政刚刚才杀一儆百,不至于有人这么快便表示朝向。

    “没人”嬴政淡淡地说着。

    这个时候,王贲终于出列,作揖说道:“大王,你还没奖赏臣。”

    “嗯”嬴政佯装不知。

    王贲看他仿佛想不起来了,便提醒道:“函谷一战期间,臣可是替你整肃了宫闱,相国忘记了,难道大王也忘了”

    “王贲,不得无礼!”站在武将首列的王翦回头看向王贲,神色颇为紧张。

    “王将军,无妨。”嬴政摆摆手,复又看向王贲,“朝政是相国在打理,你找寡人要恩典作什么”

    嬴政这么一说,王贲立马就懂了,长叹一声说道:“相国一向主张赏罚分明,臣作为小辈不便提起,难道大王也不愿替臣在相国面前提一提此事……”

    “既然如此,寡人代相国奖励你便是。”嬴政思索一阵,仿佛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奖赏他的。

    作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冯劫缓缓出列,作揖说道:“大王,卫尉一职不可空缺太久,于咸阳宫的稳定不利。”

    “冯卿要推荐谁”

    冯劫往殿外看了看,而后抬头说道:“臣作为御史大夫负有监察百官之责,依臣之见,最好选择近十年内守卫效能最好的人出任卫尉较为妥当。这是卫尉一职以往的名单,请大王过目。”

    殿外走进来一名侍者,手里端着一卷竹简,李钰走上前接过,端至嬴政桌前,而后将竹简翻开。

    空无一字。

    嬴政抬眼,正巧对上冯劫的目光。

    十年前冯劫出使赵国,仅凭一张嘴将他接回了秦国,之后又多次助他逐渐脱离吕不韦的监视,铲除朝中不臣势力。就像这卷空白的名册,论表里相应之计,冯劫不会比这里任何一个人差。

    若嬴政直接将卫尉的官职交给王贲,朝中难免会有怨言,可冯劫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他说的话、做的记录自然更公平公正,只要经由他手,众人便没什么话好说了。

    “王贲,你倒是有两下子。”嬴政看了看竹简,假意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抬头说道,“恢复你卫尉之职,以作奖赏。”

    王贲大喜:“多谢大王!”

    冯劫摸了摸下颌的胡须,意味深长地淡笑。

    又安排完其他事宜后,嬴政遣散众臣,命李钰去传话,然后就直径回了甘泉宫,将太阿剑放在定秦剑下方的剑架上。

    没过多久,该来的人便来了。

    昌平君一脚跨入东明殿的门槛,头往里伸了几寸,四周查看,试探地问了问:“大王”

    无人回应,他便回头,被身后的蒙毅吓个正着。

    蒙毅微笑着:“宗正大人,大王就在里面等着你。”

    昌平君做贼心虚地笑了笑:“小毅啊,你觉得我此行凶险吗”

    蒙毅依然保持着微笑:“昌平君自求多福,臣就不陪您进去了。”

    连蒙毅都不敢进去,昌平君突然有些胆怯。

    “快进去吧,要是大王等急了,自求多福可能就成凶多吉少了。”蒙毅催促。

    “知道了……”

    昌平君进殿的时候,嬴政正坐在里头看着书简,深棕色的头发随意披散着,脸上无甚特殊表情。一切看起来都较为顺利。

    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嬴政抬眸,昌平君顺势作揖,嬴政并不让他坐下,缓缓说道:“寡人没记错的话,太后丧期在即。”

    几个月前蒙毅传来华阳太后自尽的消息,嬴政那时候下令先行下葬,半年后宣布死讯,然而昌平君却做了件没有几个人敢做的事情。

    昌平君少了方才在外面的几分怯意,轻松地说着:“臣一定尽心尽力,将太后风风光光地下葬!”

    都火烧眉毛了,他还在装傻。嬴政冷哼一声,“昌平君是想要让旁人同王父合葬么”

    他果然没看错这个少年君王,几月前他同嬴政打了个哑谜,现在看来这件事果然瞒不住嬴政。昌平君忽然笑了起来,宛若一只老狐狸,“臣不敢,臣这么做都是为了大王的名声啊!”

    本来华阳太后的死讯已经传来,嬴政总算松了一口气,一则为郑芙报了仇,二则没有再次留下隐患。

    &nbs



第八十一章 入戏
    “咚咚咚!”

    “谁啊”曲蛾打开门,只见一个身着深黄色衣衫的男子站在门前,举止投足谦和又有礼。

    “我是姬丹。”

    闻言,曲蛾回头,看了看屋中熟睡的郑芙,又看向姬丹,说道:“公女中了软骨剧毒,每日熟睡的时间很长,我不能打扰她。太子殿下若真有心,便好生等着。”

    看来这个侍女是想暗示他拿出解药,不过他可不会这么轻易就交出来。

    姬丹并没有因为她的话生气,反而极其和善地说道:“那我就在旁边的屋子里候着,若她醒了,姑娘来叫我便是。”

    曲蛾轻哼一声,关上了门。

    不知过了多久,郑芙醒过来,兀自收拾一番,如往常一样出去练剑。

    才拿出寒光剑,敲门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郑芙打开门,看了许久才认出来。

    儿时比嬴政高出半头的姬丹,现在看起来比嬴政要稍矮几分。年幼的姬丹身子单薄,容易患病,现在的他厚实许多,但以往的书生气质依旧,眉目已经长开,褪去孩童的好玩之气,多了沉稳的气质。

    “蹊儿,许久不见,你还认得我么”姬丹微笑着,一如儿时看她的眼神。
1...2324252627...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