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荷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小鱼是姐姐
“阿娘早知道父王今日会离开?”扶苏问。
郑芙稍稍点了点头:“即便不是今日,他也很快会行动,我若醒了,他便会取消行程。而这件事,我想只有他亲自出马能办成。”
郑芙这么说,扶苏越是好奇:“父王去做什么?”话罢,郑芙停下脚步,在甘泉宫的青阳台之前驻足良久。
“去请一个已死去多年的人。”
秋日里的风几分萧瑟,然吹入终南山中,仍是变成了长青的颜色。
身着玄衣的人走在竹林间的羊肠小道上,随着路程的深入,一处空地映入眼帘,一个草屋,一张竹桌,几卷书简,还有一只在院中摇尾假寐的白犬。
听到轻微的脚步声,猛地睁开眼睛,见到嬴政,许是感觉到他的威压,不自然对他露出凶相,吠叫着作势就要扑过去。
嬴政视若无睹,信步走向草屋,白犬猛地飞身扑去,嬴政闪身躲过,白犬却是与他身后的蒙毅撞了个满怀,蒙毅条件反射地拖住了它。
看到蒙毅,白犬的凶相收起些许,而后伸出舌头欢快地开始舔蒙毅的脸颊。
“喂!”蒙毅迅速将它放在地上,往后退开几步,不断擦着脸上突如其来的口水,白犬仿佛黏住了他,跑到他脚下直打滚。
见此情境,饶是嬴政也忍俊不禁。
“不得无礼。”
闻声,白犬迅速翻滚起来,朝屋内走出的青衣之人跑了过去。
“赶路辛苦,屋舍虽简陋,大王还是进来坐坐吧。”
片刻之后坐在屋中,看着桌上的茶盏书简,嬴政不由说道:“先生好兴致。”
“终南的竹虽不似咸阳宫的桃花那般绚烂,却也别有一番景致。”说着,一杯茶递到了嬴政手里,“有些烫,凉一凉再饮罢。”
嬴政稍稍皱眉,看着手中的清茶,说道:“先生还在怪寡人。”
“国家存亡,自有定数,好在大王仁心,韩国百姓没有受到波及。”青衫男子转过身来,将另一杯茶递给逗弄白犬的蒙毅,“如此,韩非便安心了。”
嬴政沉默片刻,说道:“先生可知,新郑发生了叛乱。”
韩非手下的动作一滞。
“大王可有派人前去平息动乱?”
“昌平君请命前去。”
说到此,韩非已经明白了嬴政的意思,“看来秦国已经打到了楚,相邦是陷入了与我当初相似的处境。”
“先生果然能一眼看透局势。”
韩非仍是心系韩地的旧民,知道嬴政不喜拐弯抹角,便直接问道:“那么大王会如何处置新郑的叛族?”
“降者不杀,一旦反抗,诛灭三族。”
这样的回答,韩非不打算再劝什么了,对于嬴政来说,没有全部杀死叛军,已然是最大的底线,韩非的心里甚至生出几分感激之意。
嬴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平日里他甚少饮茶,此刻不知是环境清幽还是茶本身的缘故,他感觉到由内而外的放松,“大秦已无相邦。”
“以我之见,长史王绾擅长国之内政,由他掌事,于秦大有卑益。”本来任命相邦这等大事,但凡人臣都不该轻易议论,不过韩非现在远离朝堂,嬴政既然问他,那么他便诚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便是。
“王绾的确善于内务,但并非最佳人选。”嬴政说道,“寡人曾说过,先生之法乃天下之法,更是天子之法。过去,先生以法之效用不利而拒寡人,如今华夏大势已成,最多三年,寡人必将令天下归一,先生毕生所著所学,亦可付诸实现。”
“统一六国只是第一步,要想让大秦万世强盛,必要进行一系列革新举措,稳定形势,安内攘外,北却匈奴,南取百越,唯有如此,才能保我华夏子民今生安稳,后世无忧。要实现这些构想,法一定是根基。但凡大秦疆域所至之处,必是由法约束下的治世。只有你,能助寡人立法于天下。”
韩非不自觉间皱起了眉头。嬴政说的或许是对的,天下混战数百年,百姓苦不堪言,倘若能统一下来订立举国的政策,民生一定能得到发展,百姓亦可远离纷飞的战火,重温久违的太平之世。只是天下分裂太久,安稳的生活,是否真能覆盖亡国的悲鸣?
那双深棕色的眸子,一如多年前新郑初见那般深邃而坚决。
“先生,可愿与寡人共同开创一个四海升平的盛世?”
fp
(iishu)是,,,,!
第三百零六章 亲请老将
【】(iishu),
数日之后,蒙毅驱车回了咸阳宫,紧接着赵高便将一卷诏书带进了冯劫的府邸,一个让众人颇为讶异的消息传遍秦国朝野。
冯去疾被任为秦国相邦。
“冯相邦乃御史大夫的父亲,如今最少都有八十高龄了吧?”
“大王出宫一趟,至今未归,只叫郎中令带回这份封相诏书,实在是太过奇怪。”
“相邦年事已高,多年之前辞官回家,如今怎么会再反朝堂……”
这几日虞景总是派人等在麒麟殿下,就是想趁此机会探听得些朝堂的消息,而后回去告诉郑芙。
等小宦官将这些话转述过去,郑芙便明白了个大概。
嬴政还真是没有征服不了的男人啊……
不过事情已经办妥,嬴政却迟迟未归,这与他尽心理政的心性完全不同。咸阳宫里的事情瞒不过虞景,然嬴政的行踪,却是从他这里探听不到了,还是要去见一见蒙毅才行。
“收拾收拾,我要去见郎中令。”郑芙说道。
“少君,郎中令来了。”殿门口的宫女进来禀报。
还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应该是知道了她已经醒过来的消息,此刻便急忙前来探望吧,郑芙说道:“快请进来。”
宫女前脚才踏出门槛,蒙毅后脚便已经走了进来,见到活生生站在面前的郑芙,语带责备地说道:“少君既然醒来,为何不派人传话给大王?”
郑芙好声好气地说道:“何苦火气这般大?你最是了解大王,当然也知道我这么做的用意。”
蒙毅轻叹一声:“他一直以来很担心你。”
闻言,郑芙心头涌起万千思绪,垂眸说道:“我知道,我全都知道。所以我正要去找你,大王为何没有同你一起回来?”
“此事说来话长。”
数日前。
“大王的意思是,昌平君建议让李信带兵二十万攻打楚国?”
“正是。”
韩非皱眉沉思,片刻之后才说道:“先是谏言李信领兵,而后韩国叛乱,昌平君以相邦之尊自请平叛……大王难道不觉得,韩国叛乱发生的时间太过巧合,就像是提前安排好的一样么?”
昌平君自请平叛韩国,嬴政料想他要辞去相位,昌平君也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心意。他说得坦诚,嬴政出于长久以来的信任,便没有怀疑他更深层次的动机,只当他要投入反抗秦国的阵营。
韩非这么一说,长久以来掩盖在他心头的乌云突然消散。且不说攻打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之时,秦军人数最多的时候都派出了三十万兵马,更不用说地势更好的南部强楚了。然由于对昌平君的信任,加上心头那点不舍得多费兵卒的心思,嬴政便派出了李信。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昌平君提前计划好的!
“若韩非猜得不错,这次新郑叛乱,必有楚国在暗处运作,大王将昌平君贬往郢陈,新郑反叛便可与郢陈楚民连成一气,兴起反叛大旗,而李信那边的作战,只怕是要……”韩非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嬴政的声音猛地沉了下来:“再过不久,便会传来李信兵败,郢陈被楚国夺回的军报。”
韩非低头,抬手作揖:“想来不会有多少差别。”
嬴政万万没有想到,一直尽心为秦效力的昌平君,竟然早早便在密谋着如何击溃秦国的攻势。楚国在前线作战,而昌平君,便在后方运筹帷幄。
先是桓倚,现在又是昌平君,六国不灭,大秦的叛臣便会愈发层出不穷!嬴政虽然愤恨,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秦国的军队。
“昌平君既已离秦,此刻派人去调回李信势必来不及了。”嬴政说道。
韩非很是赞同他的说法,“楚军击败李信后定会乘势西进夺回城池,如今要想挽救颓势,唯有请王翦将军亲自出战。”
说到此事,嬴政沉默片刻,这才说道:“先前寡人任用李信出征,王翦负气回了频阳老家。”
韩非稍稍一愣,继而忍俊不禁:“老将军的倔强性子真是分毫没有改变。”
蒙毅说完后,郑芙总算了然,看来她之前的怀疑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她亦十分信任昌平君,所以不曾想到他早已变心。
“因此大王是亲自去了频阳请老将军了?”
“正是。”
郑芙不由得笑出了声。
嬴政虽然脾气不好又心气颇高,对女子是寡情了些,可在贤臣面前,他仍然是那个可以放低身段的君主啊。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李信被项燕所率楚军击败的消息便传到了咸阳。据言李信和蒙武已经攻下楚国平舆和寝地,准备继续向叛乱的郢陈攻去,却在半路的父邑被项燕伏击拦截,惨败。
接着,项燕带着楚军继续进攻,一连收复十几座被秦国攻占的城池。与此同时,秦国境内迅速集结兵马,除却各城必要的守备军和防御匈奴的十万军队之外,嬴政将全国其余军队全部聚集起来,尽数交到王翦的手中。
六十万人往函谷关而去,浩浩荡荡一条长龙,夜间扎营火光更是绵延百里,人数之巨无比惊人。
嬴政亲自到函谷关为王翦送行,本要去郢陈督军,当此时刻,收到了来自咸阳的急报,有些庆幸,然密简最后两个字,又让他心惊不已,于是迅速骑上追风返回咸阳。
少君醒,势危。
在几天内,郑芙的精神迅速衰弱,醒着的时候,常常心悸到喘不过来气,即便是夏无且也束手无策,若非她意志坚定,只怕是要昏死过去。
一时间,长安宫成了咸阳后宫中人聚集的场所,为了让郑芙免于应付宫妃,田甄以夫人之尊下令不准任何后妃前来探望,只准魏子玉与她能够探访。
魏子玉跪坐在郑芙榻前,以丝巾掩面,泣不成声。
年少时她爱慕嬴政,一心想嫁入咸阳宫里,满足这个愿望的,不是她心心念念的秦王,而是眼前病榻上奄奄一息的郑芙。她没有孩子,魏国陪嫁的媵女与她离心,在这里,她没有一个亲人,唯一能说上几句真心话的,便是郑芙。
郑芙始终如同她的亲姐姐一样对她多加照顾,即便杀人时冷漠淡然,可对于她,郑芙始终是以温婉明媚的笑容应对。
fp
(iishu)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