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荷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小鱼是姐姐
秦王之怒,浮尸千里。
fp
(iishu)是,,,,!
第二百九十五章 秦王之怒
【】(iishu),
即便入春,三月的辽东,仍是萧瑟凄凉的颜色。
赵嘉赶到的时候,秦国距离辽东已不足百里,因为代国曾派兵增援燕国,如今是同一条船上的人,燕王和姬丹岂有不见的道理。
“燕王。”赵嘉抬手作揖。
燕王喜回以一礼,姬丹站在旁边,紧紧蹙眉:“你来做什么?”
赵嘉收势,眉眼轻瞥:“太子还有闲心说我?若不是你莽撞派人行刺,燕国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燕国的事情,轮不到你插嘴。”姬丹争锋相对。
“你说这话的时候良心不会痛么?当初你暗中潜入邯郸宫,口口声声说替赵国出谋划策除掉嬴政,害得我赵国奸佞当道,插手赵国内政的时候,怎不见你这样替自己辩驳?”
“你闭嘴!”姬丹破口大骂。
赵嘉不再与他辩驳,转而看向燕王喜,“燕王,有些话,我想只有两国之君单独交谈,这次事端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赵嘉,你不要得寸进尺。”姬丹上前一步,抬手指着赵嘉的额头。
“姬丹,你下去。”
“国难当头,父王岂能听信外人之言?”
“下去!”燕王喜大怒。
姬丹只得愤恨离开,等到大殿门被紧紧关上,赵嘉才说道:“眼下局势十分紧张,秦国本来是在进攻魏国的,燕国这边,反而不算重视。现在秦军连攻数百里,从易水直接攻到衍水,不日便要来到辽东。这一切的祸根,燕王难道还不明白?”
燕王长叹一声,说道:“姬丹自己策划了这出刺秦的计策,孤王全然不知,等消息传来的时候,秦军已经进入燕境了……”
“秦王之怒,果然是血流成河啊。”赵嘉感慨一声,说道,“荆轲做出这等刺杀之事,秦王的怒火,已经不是割地能够平息的了。”
眼下的情况,只要秦王再进百里,燕国的土地,便能尽数纳入秦国国土,又何须依靠燕国的割地来获得土地。
燕王愁眉不展:“代王先前派兵支援燕国,孤王感激不尽,此刻站在这里,定然是有解决之法,还请代王直言相救。”
赵嘉沉默片刻,神色忽地凌厉起来:“燕国的重症之毒,唯有姬丹的头颅可以医治!”
长安宫前波光粼粼,然池内尽是枯萎的莲叶,似乎昭示着即将衰亡的生命。
距离秦国进攻燕国,已经过去三月,这座宫殿,又成了不准任何人探访的禁地。
床榻上,是消瘦到骨质嶙峋的女子,面色苍白,全身冰冷,唯一让人稍有安慰的,是那阵微弱到近乎没有的心跳。
荆轲刺秦的闹剧之后,东明殿的奏章,一摞一摞送进长安宫,时常有臣子进出的东明殿,突然变得无比冷清。
嬴政每日下朝之后,便会直接来长安宫中,若是有朝事要商议,便让朝臣们到莲池旁边的亭子里。三个月以来一直如此。
臣子们已经逐渐习惯,对于这件事,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只有等到长安宫的主人醒过来,嬴政才有可能从长安宫中搬离出来。
三月之间,除了侍医夏无且,还有天师徐福经常出入这座宫殿。
燕使进宫当日,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将目标改为郑妃,想以此要挟秦王,不料郑妃身体虚弱,被刺之后根本无法存活,当场失去了呼吸。
身为齐国第一医师的夏无且为其把脉,竟也束手无策。
后来,天师徐福入宫,奉上一枚炼制多年的丹药,据说那枚丹药本是徐福为秦王延年益寿而炼制,眼下只堪堪完成一半,然郑妃脉搏尽失,秦王只得让她服下那枚丹药。
没过多久,她的脉搏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但是身体一如既往的衰弱,人,也醒不过来。
扶苏送走淳于越后,一个人坐在书宫中沉思。
秦国连月的战火已经将燕国的花草烧焦枯死,即便是几日前燕国送来了姬丹的首级,嬴政亦没有要停手的意思。这次秦国不曾劝降,好像是要让整个燕国的子民为这次刺杀事件买单。
静坐良久,扶苏终是起身向长安宫走去。
由书宫回长安宫,最短的路程便是经过咸阳宫门之前的广场,扶苏远远地便看到一辆囚车,走近一看,囚车内是一个身着白色囚服,蓬头垢面的人。他整个人瘫坐在车里,手脚被牢牢捆住,身上到处都是显而易见的鞭痕,血肉模糊,看起来被折磨得不轻。
扶苏问身后的虞景道:“这是何人?”
虞景看了看周遭的环境,低头小声说道:“赵废王,眼下是要流放到房陵去了。”
扶苏稍稍点了点头,伤成这个样子,若是流放到边地,更是痛苦的开始。
扶苏不是没见过嬴政的手段,过去为了让扶苏接受一些现实的阴暗面,嬴政会让人带他去牢狱里看死囚犯受刑。每次看到那样残酷的场景,扶苏虽然说不上害怕,但总会于心不忍,可一想到他们犯下的罪孽,又只得将满腔怜悯全部吞回腹中。
赵迁和荆轲,实在狠狠触犯了嬴政的逆鳞,如果当时没有自刎而死,日后的日子只怕是会更加难过。
扶苏虽然心性仁德,但并不代表他能原谅伤害他亲人的人,尤其是日日陪伴在他身边的郑芙。如今她的长眠不醒,始作俑者正是姬丹和这两个刺客。
现在正是傍晚时刻,来到大郑殿门口,甘泉宫的一干侍从宫人一如往日地守候在殿外。
“长公子。”众宫人行礼。
扶苏向里面看了看,说道:“请赵总管替我通传。”
赵高有些迟疑,想到来人是扶苏,便还是进去了。片刻之后,赵高禀道:“公子请吧。”
扶苏缓步走了进去,宫殿里静悄悄的,除却轻微翻动竹简的声音,周遭算是归于平静。
“拜见父王。”扶苏双膝跪地叩首。
“何事?”嬴政道。
扶苏站起身来,话到嘴边却又犹豫了,看着桌案前俯首批阅奏章的人,终是将话说出了口:“扶苏以为,父王不该把怒火发泄在燕国百姓的身上。”
只听得一个清脆的声音,毛笔被砸在桌案上,墨汁溅出几点,接着冷冽的眸子扫视过来,扶苏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寒意。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显而易见的愠怒。
fp
(iishu)是,,,,!
第二百九十六章 扶苏劝谏
【】(iishu),
扶苏立刻跪下,再次叩首:“扶苏知道,但扶苏也知道,父王是我的父亲,在父亲的面前,扶苏绝不可以虚与委蛇。”
扶苏这个孩子,说话总是太过耿直,换做朝堂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如此直接了当地谏言。该说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真的勇猛刚毅至此?嬴政稍稍蹙眉,轻吁一声:“起来吧。”
“谢父王。”扶苏应道,“先前大秦攻下韩赵两国,秦军从未伤及城中百姓分毫,可这次攻打燕国,父王却未曾下劝降令,直接攻城,便是给了秦兵们肆意掠夺的权限。既然父王要纳天下国,那么天下人,不该都是父王的子民,大秦的子民吗?”
嬴政道:“接着说。”
扶苏继续说道:“父王曾教导扶苏,天下本为周朝一家,奈何分封弊病使得华夏分崩离析,几百年来战乱不休,苦的是百姓。父王志在天下一统,便是为了结束这乱世。父王不辞辛劳日理万机,为的不就是大秦子民?此次刺杀固然居心叵测,可燕太子已经受到相应的惩罚,意图刺杀父王的只是寥寥数人,燕人实在无辜。”
嬴政看着面前滔滔不绝的孩子,陷入了沉思。他手底下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大臣谋士,被驳面子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扶苏这次说得,实在太过直接。扶苏年纪不大,论起道来却俨然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虽然极度驳了他的面子。
扶苏见嬴政没有反应,又来一句:“若阿娘醒着,必然是不希望看到父王为了她滥杀无辜的。”
这个大秦的长公子,他的大儿子,真是如他娘一般,什么都敢说。嬴政一时不知道如何教导他才是,好在自己不至于因逆耳之言便杀了他。
罢了,横竖是他替扶苏选的儒师,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待大秦国势稳定之后,这才是可取之道。不过扶苏这般不留情面的性格,多半是随了他,既然是自己的儿子,他难道还能真同扶苏置气不成。
“你的提议,寡人会考虑。”
“多谢父王!”扶苏兴高采烈地行礼。这是他第一次向嬴政谏言政事,虽然不是什么重大方针的决策,但嬴政愿意考虑,便说明他的建议并不算糟糕,起码入得了嬴政的眼。这下子,燕国总算是有救了。
“儿臣能进去瞧瞧阿娘吗?”扶苏小心翼翼地问道。
“嗯。”
嬴政看着扶苏走入寝殿,而后将视线移回桌上的奏章。
郑芙是他这一生唯一信任的女子,亦是他一直以来捧在手心里的至宝。姬丹要杀他便罢了,他可以看在儿时相伴的情分上不予理会,可他三番五次对郑芙出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底线。
多年前姬丹将郑芙囚禁在燕国一年,嬴政便设计让他来秦国为质将近十年,后来觉得他已经受到了惩罚,索性找个由头放他回国。
祸根永远是祸根,因为郑芙是嬴政的软肋,姬丹和荆轲便利用这层关系来谋划行刺,她不愿他因她而受挟,到头来受到伤害的,总是她一人而已。
其实扶苏说的不无道理。这一次,他的确是恃强凌弱了,将荆轲刺杀一事的影响无限放大,从而找到理由对燕国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侵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
他这么做,不过是因为砍下姬丹的头颅也不解恨罢了。
次日一早,麒麟殿上。
“燕国战况,如何?”嬴政问道。
魏缭出列:“眼下燕王迁都到辽东,代国已无援兵,再前进八十里便可灭燕。”
李斯思虑再三,终是行礼说道:“在臣看来,燕国在中原最北,与胡人接壤,燕国的兵力已经被削弱大半,眼下大秦对燕国,可以沿用像对代国那样的策略,以胡人消耗之。”
魏缭知晓荆轲刺秦的内情,当然明白嬴政这么问,定是因为改变了主意,于是说道:“燕王已经砍下燕太子的头颅献给大王,那秦国不妨卖燕国个面子,正如李延尉所述,如若取下燕国,那么大秦势必要分派兵马入燕管辖,对抗匈奴亦需要不少人,不如先转换目标,解决掉六国中的最强之刃。”
嬴政复又看向其他人:“诸卿以为呢?”
“臣附议。”冯劫说道。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皆云附议之言。
“既然如此,即刻调回攻燕之军,直入武关准备攻楚。至于战将人选——”嬴政停顿下来。如今朝中猛将如云,要选择出一个适合的人做主将,实在是眼花缭乱。
“大王。”王贲站了出来,“当年函谷关一战,臣未能参与,如今家父在燕国为秦奋战,这次便让臣带兵伐楚吧。”
王贲平时看起来总是不正经,但他在武学上的造诣颇高,若是对上蒙恬都未必会输,先前王翦每次出征,他总是会跟随在侧,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已经做了数次副将,如今也是时候让他独领一军了。
“赵亥与你共事多年,由他担任你的副将。”
闻言,赵亥从武将之列中走出,跪在王贲身边,两人叩首,齐声说道:“臣必不辱使命!”
下朝之后,嬴政没有急着去长安宫,负手站在麒麟殿前的广阶上,不久之后,一人便从百台殿阶下缓缓走了上来,待至嬴政身前,叩首行礼。
“免礼。”嬴政道。
徐福站起身,“臣连月以来寻求各种方法,然成效颇微。如今唯有一计,或许能让少君醒来。”
“何计?”
徐福思量再三,抬手作揖说道,“请大王恕臣死罪。”
“说。”
“大王想让少君与你合葬于骊山兵马陵墓,但这正是少君再遭创伤的原因。”徐福顿了顿,继续说道,“大王十多年前已经得知天意,天意不可违,既然少君无法成为大王之正妻,便不可与大王合葬。还请大王收回旨意,另择他处为少君建陵。”
“既不能与寡人合葬,又不能让她公之于世,如何再造寝陵?”嬴政薄怒,所谓天意,当真有天意一说么?可当年他行冠礼之时,若非这天意,郑芙又怎能醒过来。
fp
(iishu)是,,,,!
第二百九十七章 王贲论战
【】(iishu),
他真是越来越不懂这神乎其神的道家学说了,也或许可以说,他从未信过,自然便不懂。但如果真的没有半分道理,徐福以道家之思炼制而成的丹药,又怎可能让已死之人起死回生?
刺杀之时,夏无且说郑芙脉象已断,正是因为吃了徐福的丹药才又有了脉搏。
荒诞绝伦,可事事皆牵系在其中,他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信。
徐福又说道“其实这二者可以两。若是专门为少君建造陵墓,必然会让少君之名扬于六国,但若以其他名目建造,便可除去这个麻烦。”
嬴政思索片刻,说道“以建宫室为名行造墓之实,是否可行?”
“自然可行,但宫殿选址仍需仔细琢磨,若善用风水之道,大王与少君水火相克的属性或可改变。”
“选址一事交给你,至于宫殿构造设计,寡人会让李斯去做。”
“是。”
王翦撤军回咸阳后,王贲便得意地从他手中接过兵马,气吞万里地往武关进军。许多年前六国合纵,楚国为合纵长,虽然当时派遣的兵力不多,但不代表他们国内的兵马数量很少,相反,楚国的兵力虽不如秦国多,但远远比赵韩魏三国多许多。
楚国攻秦,绝无胜算,但秦国攻楚,亦不是什么容易之事,必然也是一场死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