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剑王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罪

    然而当一道道军情汇报如流水般传来,所有燕齐联军的将领全部有种天空瞬间暗了下来的感觉

    在齐军后部,距离长洛可以说最远的数股齐军之中。数名将领围着齐帝,都是沉默无言。

    他们的意见已经没有办法统一。

    一半将领的意见是迅速撤军,以免大溃败,而一半将领的意见,则是更加不惜代价的全军突击,以恐怖的军力冲击长洛,不管何等的死伤,也要攻破长洛。然而没有任何一名将领觉得自己能够下这样的决断,哪怕将下这个论断的权力放在他手中。

    因为这不只是意味着数百万人的生死,还意味着一个王朝的生存与灭亡。

    只有这一个王朝的帝王,才有资格下这样的论断。

    这些齐军最高阶的将领在等待着齐帝的命令。

    然而齐帝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觉得识海之中在轰鸣,天地在旋转,光明和黑暗在逆转,万千声音在脑海之中吵闹。

    他抬起头来,迎着天光的一瞬间,脑海之中想到的却是,若是换了那位让位给他的帝王,会做何等的决断?

    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

    然而燕军方面竟也迟迟未决,也未有高阶将领前来催促。

    “再等等。”

    齐帝终于定了定神,想着燕军方面的反应,他也知道了这些燕人在等待什么。

    “不管元武利用了什么手段,不管黄真卫如何重伤即刻痊愈,他和黄真卫的真元不会无穷无尽,消耗的真元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补充,那三支先锋军不能决定整场伐秦之战的胜负,真正的胜负手不在这里,在于能否消灭郑袖的力量。”

    “若是郑袖的力量全灭,单凭元武这里,不可能战胜我齐燕联军,即便最终我们这里的人只能剩下一半,长洛也必亡,长陵也必亡。”

    他艰涩的声音传入这些将领的耳中。

    没有人反对。

    但若真是到了那一步,燕大军必定全力赶回救援。

    秦军前后夹击,燕还能存吗?

    燕若不存,即便大齐王朝的军队在撤退过程之中还能保全主力,并能一路裹挟许多从秦境搜刮到的资源,但郑袖在,元武的实力又如此进阶,今后大齐王朝还能凭借什么立足?

    这一刹那,所有人都想到了丁宁。

    只是不顾这巴山剑场天下剑首的意思发动了这场伐秦大战,最终落败之后,还能奢望获得对方的帮助吗?

    这些将领的口中,越来越苦涩。

    ( 剑王朝  p:///1/1796/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湖守
    有一列车辇从长洛城中驶出,迎向返回的元武皇帝。

    长洛的城门楼上,有一道如山般的身影。

    他是横山许侯,原本身躯庞大,此时身披战甲,就如真正的铁铸巨人,分外震慑人心。

    此时镇守长洛的秦军主力便是他的部属,那一支冲出城外的轻骑军同样是他的部下。

    然而此时杀得燕齐三路先锋军尸横遍野,他的部下死伤甚微,城中一片欢呼声,他的面上却是没有任何的欣喜神色。

    他的心中也毫无欣喜。

    城中军力和燕齐联军相比当然不足。

    然而身为镇守长洛的最高主帅,他知道有着送走一部分妇孺伤残的机会。

    然而兵马司未下达这样的军令。

    这意味着元武皇帝有信心守住长洛。

    只是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场胜利。

    在满城振奋的欢呼,甚至是许多喜极而泣如潮水般不断涌入他耳廓的声音里,他却是独自沉默。

    他看着消失在元武身后车辇之中的黄真卫。

    如果那还能称为“黄真卫”的话。

    他不可能避免去想,也无法不去想,如果这城中的绝大多数妇孺和伤残都已撤退完毕,那黄真卫还会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还会不会选择舍身来做这样的事情。

    横山许侯先前一直很尊敬黄真卫。

    现在他更是无比敬佩黄真卫。

    但他知道那些妇孺和伤残都是元武故意留在这城里。

    “侯爷”

    他身后一名心腹部将不知道他此时沉默是因为黄真卫的逝去,因为元武的光辉在他心中黯淡,却以为他是担心接下来的燕齐联军主力。而他也恰有如此担忧:“即便突袭燕境成功,若是燕军怀玉石俱焚之心强攻,我方军力依旧不足,长洛依旧会陷落。”

    “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横山许侯深吸了一口气,有些僵硬的抬起头来,看向远方,“因为就和燕齐无法信任巴山剑场一样,燕人也注定无法信任齐人,他们后院失火,齐人后院安然无恙,他们会想着,若是不惜代价,哪怕将这百万人性命全部砸在这里,那攻陷长洛,甚至攻陷长陵,都是给齐人做嫁衣。而齐人占据大半秦土,要灭后院已然失火的燕,也是轻而易举。若不各有心思,燕齐在一开始也不会不顾胶东郡巴山剑场的意思,便骤然发兵攻秦。”

    他身后的部将松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有军情不断送达,燕齐主军停了下来。

    未至入夜,一片哀声,从燕齐主军方向传来,即便是在长洛城中也听得见。

    许多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在黑暗之中亮起,明灭的火光告诉这长洛城中,燕齐主军有些混乱,尤其是燕军之中数股军队,已经在撤退准备。

    横山许侯在黑暗中看着那样的烽火,知道郑袖终究还是比他想象的要强,这样的一战就此尘埃落定

    元武十三年,冬至雪落之前,燕齐联军开始撤军。

    燕齐各自拥兵百万,加上属国和各地门阀联军,一共超过三百万之众,发动的伐秦之战,竟然只是短短不到两月便收场。

    这在史册上也是从未有过。

    和开始进入秦境一路攻城掠地时一样,燕齐联军退得也很急。

    齐军退得急是因为必须要跟上燕军撤退的速度,否则沿途秦军追击,恐怕独力难支,不知会折损多少军士。

    燕军退得急,是幽浮舰队击破了血燕军和代国联军,攻入燕境,连袭大燕王朝三座重城,甚至直逼大燕王朝都城。

    燕帝已经被迫随军撤离都城,朝着边境代国方向撤退。

    纵览这一战的过程,所有人都赫然发现,即便是大秦王朝军队的悍勇赢得了一定的时间,但决定胜负的关键,竟然只是因为徐福手中的那一座庞大剑阵、郑袖关中工坊里运出的兵马俑大军、以及元武皇帝本身的伤势复原,以及控制黄真卫的手段。

    无论是徐福的童男童女剑阵,还是郑袖的兵马俑大军,以及黄真卫的不死之身,这些都是匪夷所思,甚至在所有燕齐人的潜意识里,是不合常理的东西。

    然而那些楚人也是如是想。

    大楚王朝的四分五裂,也只是因为幽浮舰队的突袭。

    而昔日曾经一统天下,强横到极点的大幽王朝,那名无敌一时的幽帝起身,也只是一名甚至连修行者都不算的军中新兵。

    他的横空出世,也只是因为侥幸斩杀了一条因为进阶蜕皮而虚弱到了极点的幽冥黑蛇,并从中得到了一颗独特的幽晶。

    而昔日统军帮助大秦王朝连灭韩赵魏三朝的巴山剑场天下剑首王惊梦呢?

    他却是机缘巧合得到了幽帝的许多传承。

    一切皆有偶然,然而很多人的选择,却又将许多事情变得必然,变成命运。

    燕在秦之北。

    当秦境寒意深沉,积水化冰,即将雪落之时,燕境已经四处飘雪,大部分疆域已经覆盖在白雪之中。

    连破燕境三座重城,席卷了大量资源的幽浮舰队又消失在某处水域,而数支原本在赵地北端的秦军,却是已然进入燕境,顺势占了多处要塞。

    战况越是对燕、齐不利,燕齐就越是想明白了丁宁一开始的态度。

    只是当丁宁从中术郡带走张仪之后,便无人知道他的踪迹。

    胶东郡只是一味的沉默。

    燕境内渔阳郡曾是昔日蓟国的都城,蓟只是一弹丸小国,燕吞蓟之后,也只是大量汲取渔阳郡内的出产,却并未花多少心力在渔阳郡建城,所以此时的渔阳郡,甚至和当年属蓟时相比都不如,唯有一些农舍村庄。

    当大雪落下,渔阳郡千山披雪,数条大河都渐渐冰封,更显荒凉。

    然而没有人知道,丁宁此时却就单独一人在渔阳郡白河之上,云湖的一叶扁舟之中。

    他坐在船舱之中,持着一根鱼竿。

    他在千山倒映的寒湖中独钓。

    同时也在等待着一名即将到来的故人和敌人。

    湖水很寒,鱼便深潜于湖底,且呆滞不动。

    然而苦等却终有回报,当他的鱼竿终于轻颤,终于有呆滞的大鱼在张口之间恰巧吞到鱼钩时,他挥杆引线,一尾异常肥美的白鳞大鱼脱水而出,撞击着空中飘落的雪花,落在他船头。

    咚的一声轻响间,却似引起千山回应。

    丁宁微微抬首,他感知到了那一丝异样的气息,知道自己苦等的那人也已经到了。

    ( 剑王朝  p:///1/1796/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时宜
    雪花很轻很柔,然而堆积一厚,却是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山林间树枝折断的声音络绎不绝。

    不只是枯枝,那些平日伸展越开,分枝越多的树干反而承受更多的重量,往往在微风吹动摇摆间,便难以承受而骤然折断,露出新鲜至极的断口。

    叶新荷头戴旧黄竹笠,脚穿草鞋,行走在山间雪道上。

    山道上积雪已厚,踏上便没过脚踝,即便是山中猎户也已经闭门不出,山中一片寂寒,万物俱静。

    山谷里有一座以干柴为篱墙的小院,在雪中也显得摇摇欲坠,然而屋檐上树皮烟囱里却是有烟气,内里有火光,却给人温暖之感。

    叶新荷如远道而来访友,却不期而遇大雪的旅人一样,不紧不慢的来到这座小院前,推开简陋的柴院门,走进小院。

    在风雪中显得有些脆弱的木屋里十分简陋,除了一张兽皮吊床之外,唯有一个石灶台,架着一口石锅。

    有些漏风的墙壁上却是丰富,挂满了黍米、干肉、以及一些用来调味的野菜干以及各种蘑菇干。

    石灶台中的火焰并不算旺,一些干柴已经变成通红的炭火,照亮了这间木屋主人的半张脸。

    这是一名中年猎户。

    至少装扮如此,只是和普通的猎户相比,即便是在这样的陋室之中,他也显得很干净,甚至可以说很纯净。

    他的衣物上也沾染着灰尘和烟火气,然而这些痕迹都很新。

    因为随着他的呼吸,总有一些奇特的力量,将旧尘从他的身上推开。

    他的肌肤在火光下,有一种玉石的光泽,闪耀着荧光。

    他此时在煮着的是一道蛇羹,清淡的米粥里白玉般的蛇肉段翻滚不停,此时刚刚加入一些切碎了的如翠玉般的野菜干,他正拿着一个木勺慢慢翻动,很是耐心。

    一种煮的很好的羹汤才会有的香气和鲜甜味道轻柔的散发着,和温暖的火光一样,甚至可以让人暂时忘却寒意。

    “冬日蛇羹,好像有些不合时宜。”

    叶新荷微微挑眉,他在这名中年猎户对面席地坐下,烘烤着自己的一双草鞋,同时看着那一锅蛇羹,缓缓说道。

    听着他这句话,这名中年猎户微微一笑,道:“这是渔阳郡山里独有的黄花蛇,原本在山间黄花开时吞食黄花鱼幼苗,最为肥美,但是过肥便腻,若食不厌精,真正追求味美极致,其实便是冬日最佳,肉瘦而细腻,鲜美至极,再加上秋日晒干到现在正好的菜头干,更是绝配。整个燕境都不会再有比这更味美的羹汤。”

    “春雷响动万物复苏,黄花蛇出洞便易捕获,你虽嫌那时黄花蛇太肥,但比起你这大雪封山时却容易捕捉,此时冬寒,它择洞而伏,死寂不动,即便修行者也难寻获,要获这一锅羹汤,徒费许多力气,便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叶新荷也是淡淡一笑,娓娓道来。

    中年猎户听着这些话语,却是反而笑意更浓,摇了摇头:“我虽实是渔阳一带最强的燕宗师,但早已隐居避世多年,对于你们而言是天下争雄,但对于我而言,任凭你王朝变化,却不如我眼下这一锅羹汤。然而你却还是远道而来,怕我出手。哪怕见了我在这耐心煮羹,却依旧杀意不灭,也是有些不合时宜。”

    “非我族类,便是异类。”叶新荷面色依旧温和,但是却直言不讳,“终究不放心。”

    “你来时缓过这山中雪径,遍观我留在这山中痕迹,信心和气势到这院里变得更为完美,想必是觉得杀我有绝对信心,我若非被你们所用,你便是要杀我,只是可惜,还是不合时宜。”这名中年猎户放下了木勺,从石灶内里夹出了几块炭火,放在身旁的一个黑色石盆里,然后正眼看着叶新荷,微笑道:“因为这蛇羹我并非独用,而是特意用来招待一名远道而来的客人,除了这蛇羹之外,还有一道菜是烤鱼,鱼用的是寒湖白水鱼,取鱼的人已经在这里等待了你许多天,他在这里,你来便杀不了我。”

    叶新荷面色不变,眉头却深深蹙起。

    他不再说话,在此时他也已经感知到了一股气息的到来,一股他有些熟悉的气息。

    他知道了来的人是谁,身上气机有些震动,有些紧张,有些惊惧,但又有些兴奋,有些期待。

    院外踏雪的声音再次响起。

    那片湖面距离这里有很远的距离,然而丁宁却已经到了。

    当他推门被火光照亮面容时,他手中的大鱼还没有死去,只是表面微微结霜,鱼身冻得有些僵硬,鱼尾却还在不断摆动。

    叶新荷看着走进来的丁宁,沉默不语。
1...684685686687688...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