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王允等朝中大臣一向就懦弱,不然在历史上处在董卓的淫威之下,让他喝北地叛军的血,他也喝得下。一看刘范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强大也还要嚣张,王允虽然气愤于刘范对天子无礼。但天子受到如此奇耻大辱都没说话,大臣们就更没话说了。良久,刘宏稍微透过气些,嘴唇动了动,但也不知说些什么。说西凉军大胆无礼吧,又怕西凉军孤注一掷,行大逆不道之事;说西凉军不行礼可以的话,又有损君威,将来还怎么面对朝臣们这不是刘宏第一次无语凝噎了,但这次无疑是最难的。
站在刘宏背后的人是张让。“让父”知道让刘宏开口很难,于是向前踏出一步,替刘宏喊道:“陛下贤明,自然体察得到冠军侯和西凉军将士们的难处,允准你等在君前免礼。”冠军侯是刘范以前的爵位了,先是被袁绍贬为亭侯,后来刘范又私自称王。但张让很聪明,若是称呼刘范为亭侯的话,难免会惹得刘范不满,毕竟人家现在都称王了;但称呼刘范为凉王的话,那就是代表天子和朝廷承认刘范称王了,这会让朝廷威严扫地。而称呼刘范为冠军侯的话,不仅不卑不亢,而且还暗含着朝廷希望和好的意思。
见张让如此机警,刘宏也不知是夸奖他为他解围,还是骂他损害君威。他又是无语凝噎。
刘范心想,这张让能成为十常侍的领头羊,让刘宏都要称之为“让父”,果然不是等闲之辈。但刘范也很高兴。虽还没能将刘宏取而代之,但能让一国天子在众人面前如此吃瘪,虽会惹得天下士子的厌恶和仇视,但这让刘范感觉很棒,这对刘范就足够了。
当然,毕竟那个人还是天子,刘范也不好太过直接地不敬。刘范又举起了手,拱手抱拳,说道:“我替西凉军将士谢过陛下宽恕之恩。”
张让说道:“既然如此,冠军侯本应该为天子镇守西凉西域之地,约束庶民,抵御北虏,为何要带兵和官军起冲突,甚至还包围京城难道侯爷这是打算谋朝篡位,弑君夺权吗”
刘范说道:“微臣岂敢!微臣一向忠于天子,忠于朝廷,且与陛下是血亲,同出一脉,怎敢谋朝篡位至于与官军起了些许冲突,还不过是误会而已。至于包围京城,则是为清君侧而来。张常侍无凭无据的,怎敢诬陷我”?何进、王允等朝臣见张让俨然成了朝廷的发言人,心里都压着火。但把他们推到刘范前面,他们又不敢。张让又义正言辞地质问,只不过因为他是宦官,说话音调不男不女的,像只公鸭子在乱叫一样。他道:“哼!既然如此,冠军侯到底是为何而来”
&nb
第五百七十四章 确定合约
于是,这一天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暂时得到了缓解。朝廷和西凉相安无事。刘诞单骑进入了洛阳城,怀中揣着一份厚厚的条约,就等着朝廷在上面签字了。进城之后,朝廷还没有想好该怎么样谈判,于是先遣人送刘诞到驿馆休息。东汉时的驿馆,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招待所,不过是更为高级的,只接待重要领导或者外访人员。
送走了刘诞,朝廷就关起门来在德阳殿里商议该怎么样做。卫将军朱俊建议朝廷一边借谈判来拖延时间,一边秘密派遣使者出城去联络其他州郡,命令各个州郡前来勤王,把刘范击退。但这个看似硬气的建议根本经不起其他大臣的推敲。因为不论是洛阳城的那个方向都被西凉军严密把守着,虎牢关、轩辕关和函谷关都被侵占,朝廷的使者要越过西凉军的营地,又因关隘被封锁,还要翻山越岭,等到勤王令传到其他州郡,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说不定刘范等不及了,就先攻打洛阳城了。朱俊又说可以派使者去见董卓,令董卓带兵来勤王。没想到朱俊又一次吃瘪。其他朝臣一听要请董卓前来勤王,解围洛阳,都义愤填膺。因为在陈仓会战中,由于刘范采纳了郭嘉和贾诩的计策,使李儒暴露在了阳光之下。现在朝廷里谁还不知道李儒还活着而杨彪又曾经用计,逼迫李儒来京以试探董卓的忠诚。李儒还活着,这就足以证明董卓和刘范一样,都是卑鄙的反贼。刘范虽是反贼,但好歹天下人人尽知;董卓却隐蔽得十分好。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大臣们忌惮董卓,更甚刘范。这样的反臣,怎么能指望他来勤王
不过何进倒是想支持朱俊,命令董卓来勤王。但何进探知到董卓在陈仓会战中也损失了五万大军,根本没多少兵力。要是真来勤王的话,那就是羊入虎口了。所以何进也反对请董卓来勤王。
蹇硕建议,洛阳城里还有十一二万大军,又有众多的人口,足以和西凉军一战。不如和西凉军拼个鱼死网破,今夜就突袭西凉军的营寨。蹇硕的建议也被批驳了下去。因为经过刘范这一闹,使刘宏和百官都亲眼看过西凉军的盛大军威。况且西凉军几乎孤军奋战,独自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几乎两百万的大军逐个击破,特别是在田丰创造了两次贵山大捷,郭嘉创造了陈仓会战的成功,贾诩决胜千里之外,而定下汉中郡与阳平关的得失,早就让西凉军骁勇善战之名和刘范的谋士能谋善断之名传遍天下。现在,还有一部西凉军在魏延的率领下围潼关之下,一部西凉军在张辽的带领下清缴羌胡,可见西凉军多线作战绰绰有余。要再和西凉军开战,刘宏第一个就不答应。百官也不能确定围城的西凉军有多少,虚虚实实之间,也不敢轻动。万一西凉军超过十万之数,那洛阳城岂不是要失陷了
争来争去,没有人支持还和西凉
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换条件
在朝廷商谈合约之时,他们不知道刘诞早就定下了合约的条件。朝廷把可以让出的利益的范围定下来,也只不过是配合西凉的合约罢了。
第二天,杨彪选了大理寺作为谈判地点。刘诞准时来到大理寺,却看见杨彪早已坐在那里了。一看是杨彪,刘诞拱手笑道:“杨老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杨彪也拱手,没有生气,淡淡地说道:“既然来了,那就开始吧。你兄长说了,要向朝廷申诉奸佞。那就快把证据拿出来吧!”
刘诞说道:“这是自然。”说着,刘诞拿出了厚厚的一沓纸,放在杨彪的面前,上面都是指控张让、赵忠和封谞三人的证据。这三个中常侍恶贯满盈,无恶不作,掌管锦衣卫的刘诞要想拿到这三个宦官违法乱纪的证据,根本花不了半个时辰。
杨彪翻了翻证据,也不怎么仔细看,因为他知道,不论证据是真是假,被指为奸佞的人肯定会被以清君侧的名字杀掉。可以说,这份证据是阎王的生死簿,写上谁的名字谁就死定了。但杨彪有些惊喜。因为这份证据中被指控为奸臣的只是张让、赵忠和封谞三个人。在昨夜朝议时,朝廷决定要是西凉提出让朝廷交出曹操的话,朝廷就答应之。但杨彪翻遍了证据,没有看到曹操,反而是三个宦官。身为朝臣,杨彪自然想要诛杀宦官,继承陈蕃没能完成的丰功伟业了。只可惜上次洛阳之盟时,刘宏不舍得把张让卖给刘范,刘范也没再坚持,白白失去了一个诛杀宦官的好机会。而这次,张让、赵忠和封谞是死定了。张让和赵忠是十常侍中的领军人物,诛杀他们二人,十常侍的势力就极大地削弱,只剩下一个手握兵权的蹇硕了。封谞曾经勾结黄巾军,更是不可饶恕,在杨彪看来,封谞早就该死。而被所有人都认为死定了的曹操,幸而没被选中。这让杨彪缓了口气。十军会攻虽然失败了,但那也称得上是奇谋了。天底下能想出如此奇谋者,定然不超过十个人,而曹操就是其中一人。所以杨彪还有心保住曹操,让朝廷不至于失去这一人才。要是曹操真让西凉选中为清君侧的对象的话,那他基本逃不开一个死字。因为曹操是罪魁祸首,又和十常侍不和,又不受何进重视,真被选中的话,没人出来保他,而且就算有人保他,也没有能力保得住他。这也让杨彪觉得奇怪,为何西凉不杀曹操呢
奇怪归奇怪,但杨彪也没问。万一刘诞听了,又把曹操加上去可就不好了。但刘范想要诛杀者并非朝廷设想的曹操,杨彪有责任把消息传递回去。杨彪派人告诉朝廷,让他们商量同意不同意。
杨彪说道:“等朝廷决定以后,若是同意诛杀此三人,你西凉军就该撤军回西凉去,不要再与官军起冲突。”
起冲突死了几十万人也能说是起冲突刘诞暗笑。刘诞说道:“大人恐怕想错了。诛杀了奸臣之后,我军还是不能离开洛阳。”?杨彪就知道清君侧是幌子,索要好处才是真是目的。杨彪佯装发怒,说道:“即是为清君侧而来,君侧以清,为何还不回军难道你等还想谋朝篡位,犯上作乱吗”
刘诞笑道:“当然不想。清君侧才是西凉唯一的目的。但大人可以这么想。”
杨彪说道:“怎么想”
“大人请想,西凉清君侧,是不是算是给朝廷立功了”刘诞慢慢地引导。
 
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争我夺
接过来刘诞的和约,杨彪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只是刚刚开始看第一行字,就差点激怒他。只见第一行赫然写着:朝廷应明文发布诏,正式加封刘范为凉王,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五万户!看到这里,杨彪一下子肾上腺素就汹涌澎湃地飙升了。刘范自立为王,本来就是最明显的犯上作乱。古往今来,哪有不经过朝廷正式的加封就称王的道理即使是自立为王,也是不合法的,不为人所承认的。但看来刘范很懂得这个道理。只要朝廷真的如他所愿,下一道诏加封他为凉王的话,那一定会让全天下都一片哗然,朝廷的威严会再一次扫地,而且会比黄巾起义时丢的脸更多。
这真是奇耻大辱!奇耻大辱!这等耻辱,可以和王莽篡汉划等号了!杨彪心里想着,他的心仿佛在滴血。作为一个忠于大汉忠于人民的忠臣,杨彪怎么能接受如此之条约但还等杨彪收拾心情,被微微透出的泪水弄得看上去浑浊的双眼不经意间向左一扫,他看到了更令人愤怒的条件。第二条,朝廷应赏赐给西凉军一百亿钱作为军饷和军犒。第三条,朝廷应派遣一千五百名太学生和三千名尚坊工匠,前去支援西凉三州的建设,且为了使这些人安心工作,朝廷应将其家人一并派往西凉。第四条,朝廷应派遣大将军府中曹掾荀攸至凉州州牧府任职。第五条,朝廷应向西凉开放关隘,进行通商,不应禁止铜铁等物的贸易。之后,还有这些为条款作详细解释的细则,杨彪就没有全看完。
杨彪直接一把把和约使劲儿地扔在桌子上,刘诞岿然不动。杨彪怒斥:“这什么条约!朝廷怎么可能同意!你们还不如索要皇位罢了!”
刘诞连忙站起来,绕过桌子,拍拍杨彪的后背,说道:“大人何必动怒既然朝廷不能接受,那还可以再谈嘛!我方也没说这就是最终的条约,大人还是稍安勿躁吧!”
杨彪冷哼一声,说道:“就算你们肯谈,那也是欺人太甚!”
刘诞说道:“我等应该先看看那些条款是朝廷可以接受的。朝廷认为不可取的,我等可留待日后商议。大人以为如何”
杨彪这才慢慢地再捡拾起和约来,看了看后,说道:“通商可以!但是铜铁这等国之利器,需由朝廷定价!”
刘诞说道:“恐怕不行!若是让朝廷定价,一斤铜卖到十倍于前的高价,那我们西凉岂不是要吃大亏了”
杨彪将手肘置于桌上,向桌子那边的刘诞探出半个身子,用犀利的眼神盯着刘诞的眼睛,以威的口风说道:“你们西凉不产铜铁!铜铁之矿藏,都在朝廷手中!朝廷定多少,西凉就买多少!”
刘诞也毫不退缩,也将手肘置于桌上,向着那头的杨彪探出身子,说道:“既然如此,关中、长安城、函谷关、虎牢关和轩辕关洛阳城都在西凉军手中!西凉要多少,朝廷就得给多少!”
杨彪有些动摇,但还是不服输地说道:“哼!言过其实了吧!城下的西凉军有多少一万还是两万你们能把天下第一坚城打下来吗你们经得住天下人的围攻吗”
刘诞回击道:“哼!我军在每个城门之下都有一个大营,每个大营都是按照容纳五万人马的标准而设立的。要不要我请大人前去看看还是让我军攻打洛阳城试试况且我军现在又夺取了敖仓,军粮充足,洛阳城有那么难攻取吗再说了,大人就一定认为,全天下的州郡都会起兵勤王吗连虎牢关、函谷关和轩辕关都被拿下了,他们连洛阳城被围的消息都没有
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约未竟
杨彪捋了捋胡须,仔细想了想,还真是如此。刘诞继续说道:“再说了,区区工匠而已,又不是金山银山。朝廷治下虽没有西凉繁荣,却也是地大物博,人杰地灵,难道连几个工匠都出不起吗若朝廷连这点人都如此在意,那不就让天下人笑话朝廷无人吗更何况,把他们的家人交给我们,朝廷也不用再多花钱去养这些人,岂不是又省了不少钱拿着这些省下的钱,朝廷难道就不能再多扩充些军队,多买些战马吗大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刘诞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杨彪也确实没什么可反驳的。毕竟只要把那些会建造宫室的工匠都给了西凉的话,那刘宏再想建西园的话,就困难的多了。多省一些钱,少养一些人,朝廷也不用紧巴巴地过日子。
于是杨彪说道:“可以!工匠二千人,连同他们一家人都可以给西凉。太学生就不可如此了。太学之中,本就没有太多太学生。经过陈蕃之死后,进入太学的人就越来越少。若是太学生都给了西凉,朝廷岂不是无人可用了再说了,西凉物华天宝,还会缺乏人才吗为何又要太学生”
刘诞说道:“西凉自古以来不出人才,大人不会不知道。没有太学生,我兄长该如何治理西凉再说了,自从宦官们诛杀陈蕃之后,又实行党禁,太学生早就和朝廷离心离德,怀有异志的人岂在少数继续禁足之也不是长久之计,杀之更会让天下士子仇恨朝廷。不若都交给西凉代为处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杨彪说道:“一千五百名毕竟太多,现在太学中才有数百人,怎么凑得够一千五百名”
刘诞说道:“这有何难太学又不是只培养过这数百人,以前在太学肄业者,也可以一并征集。为表示诚意,西凉可以将人数减少到一千八百名。大人觉得可以吗”
杨彪说道:“可以。但为何西凉要单独列出一条,专门索要荀攸此人”
刘诞说道:“我想大人不应该干涉西凉为何要得到此人,应该想想朝廷是否应该付出此人。”
杨彪紧盯刘诞,说道:“以老夫看,你兄长刘范最好虚名,又不惜单独列出一条专以得此人,那此人必定身负高才,胸中藏有百万雄兵。”
刘诞说道:“那真让大人给说中了。这也是为何朝廷的官军屡战屡败的原因,不若我兄长好虚名,所以人才都对朝廷避之不及。”
杨彪说道:“荀攸在朝中任职,给大将军何进做事,对朝廷如此重要,不能把他给西凉,不然大将军也会不高兴,朝廷也会不高兴。”
刘诞说道:“张让、赵忠那等角色,我西凉尚且志在必得;荀攸不过一个曹掾,西凉更是要定了!朝廷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杨彪听罢,说道:“此事涉及到朝中大臣,应留待朝廷商议之后再说。”
刘诞说道:“那好,朝廷最好商议快些,你我也好交差。现在,我等应来谈谈赔款一事。”
杨彪说道:“一百亿根本就不可能!就算你们掏空了国库,也没有如此之多钱!朝廷更不会给!”
刘诞笑道:“那怕什么朝廷的国库没有,陛下的内帑里自然有!你们这些大臣尽管去问陛下要就
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条妥协
眼看朝廷已经在商谈要不要正式给自己封王,刘范却不知怎的,却有些忐忑不安了。万一朝廷真的软弱到给他封王的话,刘范反倒不知如何自处了。自立为王虽然得到了西州人的支持,但无论是西州人还是东州人,恐怕打心底都不会认可。因为西州人之所以支持他称王,其实只是出于他的个人魅力,但西州人毕竟还是大汉治下。朝廷尚在,正统尚在。所以西州人虽然支持他自立为王,但其实心里还是认为朝廷是正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若朝廷真的答应给他册封,虽然能把他的王的爵位给坐实了,但给人留下欺人太甚的印象却又是太过深刻的。只要朝廷一旦答应,那他在天下人心目中就是反面形象,形同王莽了。这对于他的宏图霸业而言,自然是极其不利的。
想到这,刘范有了主意。即刻提起笔来,给刘诞写了信,指示他可以在这一点上可以稍微向朝廷退步。刘诞接到信后,有些惊讶。天下何人不想称孤道寡,位极人臣但刘范明明已经胜利在望,封王在即,却能急流勇退,不被胜利蒙蔽双眼,殊为难得。但刘诞却有了别的想法。刘诞知道,册封刘范为凉王这一条,可谓是朝廷最为痛心疾首的一条。如果能巧妙地借此一条来要挟朝廷,朝廷必然不得不在其他条款上做出让步。再者说,如果朝廷不给刘诞册封为凉王的话,那也不能任由朝廷把他的爵位改回原来的冠军侯。在刘诞看来,若是能逼迫朝廷将其爵位定为介于冠军侯与王爵之间的公爵,也是合适的。
打定主意之后,刘诞传信朝廷,召开和谈。而这时,朝廷还正在就那些不能立刻签署的条约进行唇枪舌战。首先还是被牺牲者的问题。上次洛阳之盟中,差一点张让就要被西凉军勒索到手。幸而西凉军只是占据了潼关而已,才能让张让逃过一劫。但这次,西凉军都打到洛阳城下了,张让焉有逃过一劫的道理
在汉灵帝刘宏眼中,封谞死不足惜,因为封谞也不算是十常侍中得宠的人。而张让和赵忠却是他的心腹之中的心腹。可以说,刘宏在这天底下最为信任和宠爱的就是他们。刘宏自然是想要保全张让和赵忠两人。但朝臣们却被激怒了。朝臣们本来就痛恨宦官干政,恨不得诛杀十常侍。而现在十常侍中的三人就是这次和谈的关键,如果不把这三人交出去,那朝廷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谁也不能幸免。于是,朝臣们新帐旧账一起算,纷纷推波助澜,一同逼迫刘宏把张让给赵忠以及封谞三个人交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