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刘虞道:“不可不可!祖宗之业,岂敢轻废若取名为新,岂不是要鼓励
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
刘范惊了一下,选择这个字的卢植则是大声地笑出来,毫无一代名儒的姿态;其余没有被天选的四人,刘焉、刘虞、蔡邕、黄琬,都是一副戚戚的模样,均叹气不知。(#……)
卢植激动地拍了拍刘范的肩膀,笑道:“子楷选的好啊!哈哈!”四人无语。
刘范也不反对以“坚”为名,便道:“那好吧!既然天已定,四位之前也没有反对,那我的儿子叫刘坚吧!”
“好好好!这个,这个!”卢植的白胡子抖得厉害。
刘范尴尬地笑笑,一看刘焉、刘虞、黄琬、蔡邕四人,脸都还是紫青的。刘范便咳一声,道:“咳咳!额,既然名字已经定下,那五位长辈还是先入座吧!子楷还有事与五位商量!”
五人便先坐回去了。刘范道:“五位长辈,实不相瞒,次我曾命人去刺杀董卓,但被他识破,没有刺杀成功,而且还被他给看出来了。锦衣卫,想必五位都见过吧”
刘焉、刘虞、卢植、蔡邕、黄琬都点点头。刘焉道:“在你来雒阳的前两天,已经有锦衣卫在雒阳的一个千户来见过我们了。起初我们都不相信,这锦衣卫如此神通广大,竟然是诞儿训练出来的”
刘范道:“父亲,这也是儿不得已而为之。除了二弟之外,儿实在没有别的人选了。况且二弟也已长大成人,也该有所担当了。”
刘焉道:“这为父倒不反对。为父既然舍得把你送去充军,自然也能舍得你把诞儿依为锦衣卫指挥使。你能在军鹰扬,希望诞儿也能有所造。”
刘范点点头。刘范道:“刺杀乃不共戴天之仇,且董卓此人对我大汉江山怀有不臣之心,五位也是有目共睹。我身为宗亲,董卓势必要反戈一击。但很怪,他并没有派人来暗杀,以此来反击。”
刘虞捏着他的山羊胡,思考一番,道:“董卓之所以不对你动手,是因为他手下没有如锦衣卫那般神通广大的人马,若是他有,早对你的州牧府下手了。”
卢植对刘虞摇摇头,道:“其实不然。依老夫之见,董卓此人狡猾,手下的谋士也是通达之士,必然知道子楷有锦衣卫保护,姑臧城固若金汤;且凉州离太原千里之遥,派遣刺客未免也太过于大费周章,耗费时日,他们当不会如此打算。董卓以及其谋士之意,不在刺杀之,当在借他人之手除掉子楷之。”
闻言,刘焉吃了一惊,惊诧地道:“除了大将军、皇帝、三公九卿之外,便无人可对我儿产生致命威胁。且董卓与大将军走得很近那你的意思是,董卓将要借助大将军,在朝堂打压我儿”
刘范低着头道:“依照董卓的性情,他肯定不止要打压孩儿,此次他势必要取孩儿的性命方休。”董卓的性情,读过《演义》的人都知道,董卓连自己的义子都能痛下杀手,何况屡次和他结怨的刘范呢这是刘范第一次觉得死亡和失败的威胁离他如此之近,近到身临其境。
刘范说完,刘焉、刘虞、黄琬、蔡邕、卢植都不由得心神一凛。
刘范道:“此次若皇帝稍有听信董卓与大将军之言,皇帝必定会贬黜我,甚至,甚至会将我投入天牢。如之奈何”
刘焉道:“还有七天便是新年,新年之际,皇帝会带领武百官以及汉室近亲前去祭天祭祖,之后是大朝会了。届时有权有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战时刻
跟随着祭礼队伍,刘范和身边虎视眈眈的董卓一起穿过了雒阳城几条大街,拐了几个街角,刘范在神圣的乐声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建筑物。 只见那建筑物呈现一个圆形,如同一个圆形的广场,广场央是一个大约五丈高的高台,高台、广场,一群穿戴华丽整洁的士兵按照严谨的队列站着,还有类似太祝的白发苍苍的官员矗立在高台。高台是一方桌子,面排列着一应礼器,如鼎等。想必这是东汉的天坛了。
刘范看得愣了。的乐声再次在天坛响起,吓得刘范心神一凛,再看时,汉灵帝刘宏已经进入天坛,天坛的众人都恭恭敬敬地给他下跪。于是,祭天仪典开始了。刘范远远地望见刘宏带着皇后何氏一起登祭坛,然后夫妇两人接过太祝手的祭,然后两人又大声地诵读出来,诵读得十分流利,应该是事先练过了,不然这些言一定会让他们俩出丑。
那祭绉绉的,又因诵读的声音在天坛反弹出回声,故而刘范听得不真切。刘范一旁的董卓,刘范要淡定一点,毕竟董卓是这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祭天仪式,故而虽然一脸的庄重,却没有像刘范那样的好。若不是礼仪不允许,刘范甚至想冲祭坛,看着汉灵帝和何皇后夫妇俩干嘛。
正在刘范瞎想之际,帝后两人已经念完了祭。然后按照次序分别是首献礼、亚献礼、次献礼、献摊舞等仪式,一板一眼,不可有半分懈怠。刘范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新鲜的一幕,这是他所从未见过的,听说后世的西安市还有模仿唐朝的在冬至之日举行祭天大典,但刘范生于南方,也没去过西安。
很快,祭天大典的每一项流程都完成了,接下来是祭祖大典,也是祭奠汉家的祖宗们,形式跟祭天大典也差不多,总之也是这几样仪式。于是,刘范又跟着汉灵帝刘宏去了太庙,进入太庙,里面是东西两汉二十二位皇帝的塑像,栩栩如生。(人言两汉二十四帝,所以太庙之除了汉灵帝和汉献帝,有二十二帝)
刘范第一眼看见汉高祖刘邦的塑像,只见汉高祖身披龙袍,头戴十二旒冕,身材高大,一脸怒容,手持斩白蛇剑,端的是威武堂堂,气势不凡,身有一股帝王气象。跪在地的刘范感觉新不已,又看看其他的皇帝塑像,但立即有维护秩序的官员提醒他勿要放肆。刘范这才不敢抬起头。国家大事,在祀在戎,尤其是祭祖万不可松懈。
半个时辰之后,等汉灵帝献太牢等牺牲,祭祖大典也完了。刘范抬起酸痛的膝盖,又跟着他出了太庙。当祭祀队伍在汉灵帝刘宏的引导下,转向皇宫的方向时,刘范知道决斗的时刻到了。刘范深吸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微微扭头瞟了一眼身旁老实本分的董卓,惊讶地发现,董卓此獠也在盯着他,他的脑满肠肥的头低着,嘴角微微扬,眼神也飞扬出眼眶,向刘范投出一束冰冷的目光。刘范不由得心神一凛,一会儿也向董卓投出一束挑衅的目光。两人都默默地握紧了拳头。
完成了这两项国之重典,已是黄昏时分,汉灵帝刘宏便又带着群臣向皇宫行去,宫已经布置好了筵席,刘宏要大宴群臣。筵席在最大的温德殿内举行。
刘宏和何皇后夫妇二人落座之后,是朝廷大臣的跟着帝后进入大殿,如果是外国使臣和外地刺史州牧等官员的,等候在殿外,他们必须要向皇帝进贡。说是进贡,其实在刘范看来,这也只不过是一次年末小弟们向黑社会老大缴纳保护费而已,这不过进贡听
第一百九十八章 贡品惊人
怪不得何皇后不过只是个屠夫的妹妹,身份低微,没有家产,没有背景,也能被选进皇宫里去,进而被皇帝刘宏钦定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仅要靠何进的操作,恐怕更多的是何皇后本身的本钱。 但十分矛盾的是,刘宏明明有着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皇后,却偏偏还要大肆地罗天下美女进宫。
正在刘范神游天外之际,刘宏宠溺地用手指轻轻地刮了刮何皇后的鼻梁,继而对刘范道:“刘卿平身!”
“谢陛下!”刘范从地站起来,垂手而立。
“听说原本贫瘠得遍地跑老鼠的凉州,已然被刘卿治理得井井有条,农人家米麦多得溢出谷仓,商人家金钱堆积如山,去过凉州的使者回来常常说,说凉州如今是地无旷土,邑无敖民,有当年景之治之风,刘卿作为凉州之牧,为国为民辛苦了!”何皇后默契地从汉灵帝刘宏身起来,坐在御座另一角,依然要彰显出她独宠后宫的地位;刘宏则是双手支撑在龙案,探出半个身子,笑眯眯地看着底下的刘范,说完,只是笑而不语。
刘范一听刘宏说的话,登时吓得后背冒冷汗,这番话表面是在夸赞他政绩卓越,但实际是要把派出使者刺探凉州情报之事隐晦地告诉他。刘范久居凉州,却从来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接待使者,但刘宏说他已经派遣过使者进入凉州,这很显然是他暗派去的。但派遣使者去千里之外的凉州干嘛呢毫无疑问,刘宏这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也开始注意到凉州的变化、刘范实力的快速增长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怕贼惦记!刘范不怕刘宏领导的大汉王朝对他下手,但却惧怕刘宏盯他,也不知他在何时下手。虽然在内心,刘范的心已经被拧成一股麻花了,但刘范的表面却还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估计算是汉灵帝刘宏有读心术,也看不出刘范已经变化了。刘范双手捧起白洁无瑕的笏板,对御座的刘宏和何皇后作了一揖,用淡然的口气、洪钟的声量,道:!“微臣谢陛下赞赏!至于陛下之说凉州之盛,微臣以为,此非独微臣之功。若论功绩,当以陛下为首功。”
刘宏一听刘范这番话,惊不已,笑道:“哦朕也有功劳”
刘范道:“禀陛下,有!第一,陛下信任微臣,许以微臣凉州全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为信任之功;第二,陛下体恤凉州生民,削减凉州两年赋税,免除凉州两年徭役,故而凉州才得以快速恢复元气,此为仁爱之功;第三,微臣乃不肖子孙,为恢复凉州元气而破坏祖宗法制,扶持贱业发展,此乃死罪,幸得陛下宽宥,故而凉州才得以有今日工商业之盛,此为宽宥之功;第四,微臣蜷居凉州一隅,而陛下坐镇京师,领导天下州郡,于客观为凉州之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此为王者之功。综,陛下有此四大功,而微臣只不过是按照陛下法令行事,算不得有功之人,故微臣可见,天下可见,陛下才是有功于凉州!”刘范说完这番话,自己都被自己的恶心给恶心到了。
刘范说完,刘宏自己都为他这大言不惭的言论所折服了,真的感觉到自己对凉州的兴盛有功了!于是刘宏露出了今天唯一一个真实的笑容,皇冠的十二旒也欢快地在抖动,旒的南海赤红珍珠在烛光的照耀下,闪耀出红色的雍容的
第一百九十九章 无情帝王
“哈哈哈哈!刘卿不仅忠心耿耿,说的话也是听!要是全天下的人说话都如刘卿这般,那朕高枕无忧了!哈哈哈哈!”刘宏笑道,微微发福的身子信激动而抖动。
正在这时,一旁早已看不惯刘范的何进突然从武将队列窜出来,双手捧着笏板,道:“启禀陛下,您该接见下一位外臣了!”温德殿里的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看了何进一眼。因为按照惯例,董卓的官职和爵位仅次于刘范,在外臣和勋爵队列排在第二位,很明显,何进已经巴不得董卓进殿了。
刘宏的笑容僵了僵,但还是同意何进的建议,刘宏点点头,道:“好吧!宣下一位外臣觐见!”刘范听完,只得不情不愿地走进臣队列,站在刘焉和刘虞身后。刘焉、刘虞都知道,董卓的到来,即是这场口舌之战的开端。
不一会儿,董卓挂着他那晃晃悠悠的大肚子,一步一摇地进入温德殿,恭恭敬敬地给御座的汉灵帝刘宏跪下,磕头磕得十分地不要命,刘范离着他一百多布远,脚下都能感觉到董卓那颗巨头磕击温德殿楠木地板时发出的阵阵沉沉的轰鸣声和微微的颤抖。刘范再看刘宏,刘宏显然对董卓如此的恭敬有礼十分地欣赏,脸并未出现过不喜的颜色。刘范看过后世的史,在董卓还没有篡位之前,人们对董卓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说董卓长得肥胖慈祥,有善心。这个结论,在原本的历史,在董卓擅权之后被推翻了。当然,由于刘范这个变数来的突然,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董卓真实的嘴脸已经暴露无遗。
接着,董卓行完了三拜九叩之礼后,便也奉贡清单,进贡的有:钱一千万钱,帛五千匹,其他的珍宝若干。等张让唱完了董卓的贡,董卓便自豪得暗不露痕迹地给刘范递过去一个挑衅的眼神。刘范顿时嗤笑了,董卓那傻缺恐怕还不知道刘范的贡是他的多少倍呢!一千万钱、三千匹帛,还不知道是董卓怎么剥削并州百姓,这才压榨来的呢!
刘宏听完了董卓的贡清单,十分地不满意。作为一个大州的州牧,董卓也是一个敛财高手,竟然才进贡给他这么一点钱!这算什么打发叫花子么同样是州牧,刘范给那么多钱,而董卓只给这么一点,差距怎么这么大呢汉灵帝刘宏心想着。本来听说董卓自任并州牧之后,在并州疯狂地大肆地搜刮民脂民膏,刘宏一点都不反对,反而还十分地支持!
因为,在刘宏和绝大部分的朝臣公卿们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偌大的天下都是刘家的,天下人全都是刘家的奴隶。那些个如同蝼蚁草芥一般的百姓,跟统治阶级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爱怎么剥削压榨怎么剥削压榨,只要刘家的皇位不被威胁到行了。董卓作为一个外臣,职责除了为大汉王朝把守好国土,镇压底层的叛乱之外,更应该想着方儿地为老刘家积累财富。刘宏曾经派遣过使者前去并州打探,也曾让人收买过并州的要员,已经
第两百章 万国衣冠
想到这里,刘范也同董卓一样,坚定了心谋权篡位的心思。(#¥)董卓站在刘范的坐席之下,也不看刘范,兴许是还沉浸在愤怒之。刘范也不看董卓。接着,汉灵帝刘宏又宣其他的外臣和外使觐见。对于外臣,刘范并不太感兴趣,因为刘范知道,用不了不久,汉灵帝一定会借各种手段将他们罢免,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把官位腾出空来,再卖给想当官的人。
而对于外使,刘范较感兴趣了。外使之,有鲜卑贡使、匈奴贡使、乌桓贡使、高句丽贡使、南蛮贡使、南越贡使、精绝贡使、楼兰贡使、疏勒贡使、且末贡使、扦泥贡使、焉耆贡使、大宛贡使、米兰贡使、温宿贡使、鄯善贡使、于真贡使、车师贡使、高昌贡使、莎车贡使、龟兹贡使、康居使臣、贵霜使臣、乌孙使臣,这些都是有名有姓的使者,还有很多小部落的也派来了使者,但和前面的使者起来,较人微言轻了。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来的是贡使的国家,都是大汉的属国,职责是进贡;只有派来使臣的国家,才是地位和大汉平等的国家。当一千多人的外国或外族使臣聚集到朝堂时,使者们衣着各不相同,长相各异,颇为壮观,颇有些“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意味。看到这一幕,刘范不禁激动得身子发抖。这才是天朝国的气象啊!但激动归激动,刘范也知道,这么多外国和外族向大汉进贡,其实不是因为大汉国力强大,而是另有原因。
在今年二月,大汉不仅快刀斩乱麻,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把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叛乱——黄巾起义给平定了,显示出了大汉超强的军力;又分别于八月和十月,先是把威风一时的鲜卑二十二万大军给重创,后来又以很低的代价,将进犯并州的匈奴人打得找不着北,更是将大汉强盛的军力显露得淋漓尽致!
这三场恶战,不论是哪一场,都足以让一个国家迅速走向灭亡或者衰落;不论让哪个国家遭遇一场,哪个国家也不能承受!尤其是鲜卑的入侵,要是放在靠近鲜卑的康居国或乌孙国头,凭借鲜卑人的悍勇善战,鲜卑强盛的国力,他们早被灭亡了。
但是,这三场大战大汉都承受下来了,并没有多大的损失,这让其他国家震惊了。本来在汉桓帝统治时期,各个国家都知道大汉已经走向衰亡了,虽有大国之躯,但国力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根本没什么好怕的。所以在刘范北伐鲜卑之前,规规矩矩地来朝贡大汉的,根本没几个国家。直到鲜卑这个巨人倒在了大汉的脚下,各个国家才又把大汉放在眼里。
所以,之所以有这么多国家前来朝贡,并非是忌惮大汉的国力回升,而是因为看到大汉军力的强盛,怕不来会被大汉迁怒罢了。有的大国,例如贵霜和康居,前来朝贡,不过是像暗探查大汉的军力罢了。
鲜卑在大汉正北方向,国土横跨蒙古草原;乌桓也在大汉的正北方向,势力范围较小,只有幽州到后世的西辽河一带,有的乌桓部落还获准进入幽州的昌黎郡、辽西郡、右北平郡、辽东
第两百零一章 大战前夕
这几十个外使的到来,顿时使宽敞的温德殿变得有些拥挤,要知道,温德殿可是全大汉最宽敞的宫殿了。(¥)受到这么多的外族朝拜,汉灵帝刘宏的自尊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边收下各个国家的贡礼,一边还礼。武大臣、公卿亲贵们也与有荣焉。
之后,刘宏便宣布宴会开始,大宴武百官及外使。宴会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宴会结束后,刘范便跟随刘焉回家去了。今天的交锋只是牛刀小试,明日早晨的大朝会,才是最终的正餐。想到明天即将演一场大戏,刘范无法入睡,有期待,更有恐惧。刘范知道,若是明天他斗不过董卓,那可能这次的穿越生涯要提前结束,策划已久的皇图霸业也将化为乌有,历史还会重蹈覆辙,重复着同样的悲剧。明天,只能赢不能输!黑暗,刘范攥紧了拳头。
……
第二天很快到来了,刘范早早地起了床,在铜镜前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梳洗,犹如赌徒,在赌场之前一定要将头发梳好。刘范和刘焉分别乘坐公车,贾诩坐刘范的公车。刘范看着车窗外静谧的雒阳街道,耳朵里只有车铃声和马夫御马声。贾诩知道刘范现在的精神紧绷,但还是交代他几句。
贾诩道:“主公,今日殿,若骤起风波,你切记反击之时,万万不可将矛头指向皇帝,因为皇帝现今手里掌着生杀大权,惹了他,恐有不测。但只管将矛头对准董卓即可,必要时再针对何进即可,也不能和何进以外的老臣、重臣争辩,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特别是三位三公,太尉杨彪、司徒袁隗、司空曹嵩!他们还可能会支持你。”
刘范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知道了。但和有所不知,袁隗早在去年将他两个侄子袁绍和袁术送到何进门下,使两人为大将军府小吏,后来何进又抬举他们为朝廷命官;而后有司空曹嵩又指派其长子曹操归附何进,为门下校郎。既然儿子、侄子都舍得送给人家,那看来袁隗和曹嵩多半是要支持何进了!”锦衣卫的探子早已渗透进何进的大将军府,形成一条清晰的情报,所以关于何进的各种底细,刘范甚至何进本人更为清楚。甚至必要时,锦衣卫可以不顾十不存一的伤亡,对何进发动斩首行动。只是刘范觉得何进现在还不能死,他还要抵御十常侍,所以刘范没对他起杀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