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刘范十分赞同,这跟做试卷是一样的,都是要先易后难地做试卷。不然,先将精力用于解决难题,最后难题没解开,送分题都没有时间写完,白白浪费时间,一无所获。

    田丰说道:“既然是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我军第二优先进击的,是三国联军。三国联军这次凝心聚力,不易攻破,然而,主公可与伊列联盟,使伊列人袭扰乌孙后方,使乌孙陷入两线作战之困局,而我军从取利也。至于大宛和康居,此二国之主力军在西域之战损失大半,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之军。以西凉军之骁勇善战,大宛、康居两军不过是给我军送来首级罢了!以丰度之,我军必能在决战,将孱弱无力的三国联军一鼓而下,一击必杀!”

    赵云等将军十分认同地点点头,虽然西凉军届时要分兵,用于对付三国联军的部曲,必然是少之又少。但西域之战,西凉军大败三国联军,仅仅伤亡五千多人,将三国联军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还有一大半的联军投降。三国联军,在诸将看来,还不如官军之州郡兵善战。

    田丰说道:“在我军进击三国联军时,大月氏军很有可能趁机包抄我军,袭击我军。为给我军彻底打败三国联军留下时间,丰有一计,可让大月氏军坐观我军将三国联军击败,而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他们要退兵回去。丰之计,是令锦衣卫在大月氏国内散步谣言,称大月氏西方的安息已经得知大月氏出兵西凉,将要趁机偷袭大月氏。大月氏与安息是为世仇,常年相互交战。大月氏听闻安息来袭之谣言,必定不敢不信,而将西攻西域




第四百一十六章 称帝之争
    宴席很快结束了。(&¥)刘范走出议事堂,贾诩也跟在身后。刘范站在议事堂的门槛望下俯瞰,只见重重台阶之下,全是残破不堪的肢体,或者是缺少首级的尸体。尸体横七竖八的乱堆叠在议事堂之下,让整个广场显得十分杂乱不堪,尚未凝结而仍在流淌着的献血,流淌在广场之,将广场的大理石地砖都染红了,还流进了地砖之间微小的缝隙之,将缝隙注满。从刘范的角度往下看时,十分的壮观。为献血所染红的地砖,缝隙却更为艳红,看起来地砖是被用了红色颜料划分开来一样,十分的漂亮。

    空气之,仍然漂浮着熏天的血腥味,仿佛这是个屠宰场一般。远处飞来了一群群乌鸦,它们是循着血腥味远道而来,要来大快朵颐一顿。但尸体很快人抬走,只有满地的献血。苍蝇也一群群地在广场嗡嗡地叫。

    刘范望着那被人血染得通红的广场,陷入了沉思。这样的场景,刘范这一生,还不知道要看到多少幕。刘范猜想,今天这样的场面,不会是最后一次,更不会是最为血腥的一次。匡正天下、一统天下的道路,必将是血染沙场,步步惊心。刘范要走至尊之位,只能一步一步踩在敌人的尸体垒成的台阶。一步一个脚印,都踏在敌人的献血里。这时候,刘范忽然理解了曹操为何千方百计都要反对他救天下的初心了。杀戮太甚,伤亡太多,终将是一场血雨腥风。但刘范不得不这么做。也许,杀了极少的一批人,可能救活其他人数更多的一批人,也未尝不可。

    刘范看贾诩也沉默不语,说道:“和,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这些人不过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贾诩说道:“若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贾诩指着那些肢体,“那主公无疑是错的。但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主公是对的。朝廷定会买通主公麾下之人,以为内应。若大军在前线英勇奋战,而这些人却暗勾结朝廷,在大后方兴风作浪,肆意妄为的话,会对在前线的大军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险。杀了他们,不过是杀鸡儆猴,让其他的人继续忠于主公,不敢勾结朝廷。如此一来,西州方可人心安定。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之死,无疑是有利于整个西州的。”

    刘范点点头,不再说话。然后,又给刘诞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在各个官吏身边安插间谍,一旦发现有人勾结朝廷,可先斩后奏,绝不姑息。

    又过了五天,果然,朝廷发布了檄,宣布刘范为反贼,从汉室族谱除名,即将发四方大军进讨。檄很快传遍天下,天下人都知道了朝廷将要讨伐刘范的消息。消息也很快传到西州来。整个天下,听闻这个消息,无不为之吃惊。天下人都疑惑不已,说刘范多次为国家立有战功,武功赫赫,怎么说成反贼成反贼了呢况且他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爱民如子,可是天下第一好官,朝廷为何要讨伐他

    这些道理,放在关东州郡的百姓心里,自然是不会知道的。但消息传到了关西三州来,这里的百姓没有任何疑虑,都是暴怒不已。刘范是他们的父母官,没有刘范的努力,没有他们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朝廷还曾将刘范软禁在洛阳一段时间,这段记忆,仍然没被关西百姓忘记。而朝廷居然要讨伐他,这让关西民众更加愤愤不平。一时之间,民怨沸腾,关西三州,都爆发了游行示威。不过示威却不是向刘范示威,而是向朝廷示威。

    游行示威,有锦衣卫的引导。由于锦衣卫的合理引导,民众对朝廷的怨恨才统一宣泄出来。刘范出面抚慰了数次,方才成功。由于民众怒火未消,所以预计要爆发的黄巾贼之乱,也没有在此刻爆发。

    在所谓的讨贼诏颁布的当天,刘范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军政会议。刘范拿着朝廷分发的檄,仔仔细细地看过了一般。这檄,是何进的幕僚陈琳所写,写得采飞扬,慷慨激昂,但是少了很多理由。在檄,对刘范反贼身份的认定,是长期以来朝廷不敢透露的洛阳之变的经过。洛阳之变,刘范不仅将西域财货藏为己用,更兴兵进犯关之



第四百一十七章 称以凉王
    郭嘉说完,典韦等力主刘范登基践祚的人,都不得不偃旗息鼓,不再鼓吹刘范称帝。(&¥)刘范听了郭嘉的话,也点了点头。田丰说道:“以属下之见,主公也确实不宜称帝。主公现下不过地有三州,民有千万。而汉室则是百足大虫虽死而未僵,实力依旧强过主公。主公纵然能称帝,以获得西州之支持,但却会引起朝廷最猛烈的攻势。而且,主公依然要拖累于西域二州方圆数千里之地的治理开发,此事并非一蹴而。在西域治理好之前,主公仍然是处于弱势一方。算西域开发殆尽,但主公仍然是稍显弱于朝廷。而且,当今皇帝虽是外戚所立,但他登基践祚之程序是正当合法的。

    皇帝刘宏统御天下已久,天下人仍然视之为天下共主。且虽然刘宏是解渎亭侯,是汉室旁支。但主公别忘了,若是从汉高祖这一支血脉来计算,自然是主公之汉室血脉最为纯正高贵;然而若是从光武帝这一支血脉来计算的话,则是刘宏更接近于光武帝之血脉。虽然汉高祖是汉室开国皇帝,但却是光武帝兴汉室。众所周知,光武帝在汉高祖之血脉,是属于远支旁支,但我朝是光武帝开创。

    天下人生活在光武帝之汉朝久矣,而非生活在汉高祖之汉朝,人心自然更加偏向于光武帝之血脉。之所以当初选帝,选择了刘宏,是因为他是光武帝之血脉。刘宏以前的皇帝,没有一个是汉高祖之直系血亲,皆是光武帝之直系血亲。所以,虽然主公是汉高祖直系血亲,但刘宏因其是光武帝血亲,更得人心。天下人认可之皇帝,必定是光武帝之直系血亲为皇帝。而主公若以汉高祖直系血亲之身份僭越帝位,则必定会引起天下人的反对。故而,主公万不可称帝。”

    若不是田丰的点拨,刘范倒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刘范一直以来,都以为江夏刘氏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的直系子孙,更靠近于最正统的汉高祖血脉。但刘范这才知道,这个他想的不一样。西汉是汉高祖建立的,而东汉是光武帝建立的。光武帝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光武帝一家已经距离汉室直系很远了,像刘备一样。但光武帝为了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在建国时仍然定国号为汉。但实际,由于光武帝对于汉高祖来说是旁支,算不得最为正统。所以,其实两汉之间是两个差不多不同的朝代,而不是一个朝代。为了保持王朝的稳固和取得正统地位,自然东汉不会选择是汉高祖那一支的宗亲作为皇帝,而必须选择光武帝的直系。久而久之,人们忘记了汉高祖才是汉的正统。刘范,自然在天下人眼里,不算是正统,称帝自然是不得人心。

    贾诩也说道:“而且,称帝势必会引来天下侧目。原本主公因实力强大,已经为天下人所熟知。但这样一样,主公的竞争对手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主公。所有敌人都将矛头对准主公,主公想要平稳地发展自身实力,也没有可能。因为主公强大而不低调,会使天下群雄将主公视为头号大敌,必将蜂拥而,一同攻击主公。而主公仍需要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来发展自身,修炼内功,不宜过于高调。而称帝,更是为天下群雄所不能忍受之事。天下群雄,最为渴望的是称帝。但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皇帝必须只有一个。若主公僭越帝位,会引起所有枭雄的围攻,殊为困难。且皇帝不过只是一介虚名,主公是否当皇帝,对于实际利益而言,并无损伤。所损伤者,不过一介虚名罢了。皇帝这个虚名,正可让其他人抢去,然后主公可以顺讨逆,名正言顺地攻打之,必然是无战不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云动
    靖难檄传到了关东,朝廷得知刘范正式称王后,满朝武百官,俱是愤愤不平。 于是,朝廷立即启动它的战争机器,开始名正言顺地调动各路大军,一同围剿刘范。

    并州晋阳城内,董卓也在做着准备。董卓说道:“此次出兵,实属无奈。若不是苦于朝廷强逼,咱家怎会为汉家卖命”

    李儒说道:“主公,咱们必须要出兵。若不出兵的话,以朝廷如今之兵势强盛,等刘范被消灭之后,第二个遭殃的是咱们了。但一旦听从朝廷出兵,又会被朝廷趁机削弱。但这也是没有办法,若是在战时大军受损,只能等大军攻入凉州之后,多加抄掠来进行弥补了。”

    董卓叹了口气。若不是刘范暗使并州的粮食减少,人口流失,又让朝廷不准使流民迁入并州,董卓早有一定的实力抗拒朝廷的调动了。但如今的他,军粮都不够,谈何与朝廷相抗的实力董卓知道,他如今只得乖乖从命。董卓说道:“既然是无可避免,那咱家出现!我儿奉先何在!”

    吕布站起来,说道:“义父有何吩咐”

    董卓说道:“这次随官军围剿刘范,咱家派你统兵大将,率军五万,三万骑兵,两万步兵,一同前去,绞杀那刘范贼。”

    吕布听闻董卓如此器重,竟然让他做统兵大将,十分地高兴,说道:“孩儿领命,定会在大战为义父重创西凉军!”

    董卓要是别的时候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十分高兴,但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董卓见吕布如此积极,反倒是黑了脸。董卓骂道:“奉先啊奉先,你怎么如此蠢笨!朝廷明摆着是要让咱家和刘范两虎相食,利用刘范来算计咱家,你偏偏还要奋力攻打西凉军这不是正好遂了朝廷的心愿吗你说你是不是蠢笨至极咱家怎么收了你这个笨蛋作义子”

    吕布被董卓骂得狗血淋头,不敢顶嘴。吕布嗫嚅道:“那义父,孩儿应该如何打才好”

    董卓又破口大骂道:“打什么打!到了陈仓城下,与西凉军相与,能别打别打,让西凉军去打官军行了!最重要的是要尽力保全咱家的并州狼骑!朝廷敢算计咱家,咱家也要让朝廷吃吃苦头,让他们去面对西凉军行了,等官军把西凉军打赢了,你率军去捞点便宜。若是官军败了,也不要理他,一起撤退是了!另外,凡事要听李儒的建议!”

    吕布说道:“喏!孩儿知道了!”于是,吕布率领五万并州军,并带着李儒(化名为李优,因为李儒的字是优),以及骁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一同出战。

    在益州成都,贾龙也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贾龙看罢讨贼檄后,欣喜若狂地对手下的武们说道:“哈哈!我等着这一刻已经太久了!若不是刘范一直屯兵武都,威胁益州安全,我早封闭汉,烧断栈道,在蜀地称帝建国了!如今朝廷要讨伐刘范,正好是我所要的!等跟着朝廷将刘范击败,我可放心地在蜀地称帝了!刘范太过胆小,明明坐拥三州之地,才敢自称为王。若是让我如此,必定称帝,诸位也可成我的开国功臣,如张良、萧何一样荣华富贵!”

    听了贾龙的话,底下的武纷纷赞同。只有别驾张松和新都令法正站了起来,表示了反对。张松说道:“主公此言差矣。刘子楷乃是天下少



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言以对
    朝廷开战的日期定在了九月初,因为九月初农忙已止,征发的郡兵、招募来的募士等人都有机会将自家的农事料理好,战争不会对农业造成过多的损失。(%¥¥)但朝廷没料到的是,十五个郡的郡兵确实是征发来了,但募士却招募不到两千人。这是因为天下人皆怜刘范,而恐惧朝廷将刘范消灭。不仅募士不足,而且郡兵还有半数在听闻征发之令以及朝廷之讨贼檄后,纷纷相约退出郡兵籍。如此一来,原本曹操为朝廷计划的数十万大军,一下少了一半以。

    这是朝廷所没料到的。朝廷想的是,只要讨贼檄传播到天下各地,各地应该是群情激奋,纷纷争先夺后地参加讨贼大军,协助朝廷铲除奸佞刘范才是。但如今发生了这档子事,朝廷也回味过来了,知道是刘范在未曾任凉州牧之前,在关东之地享有高居不下的人望,尤其是幽州和冀州,更视刘范为救命恩人。他们绝不会参与到打击刘范的军队之。

    曹操痛定思定之后,建议朝廷再征调另二十个郡的郡兵,虽然有大量的逃兵,但三十五个郡的郡兵已经足够朝廷驱使了。于是,朝廷之西征官军四十万之数已经凑齐。

    除此之外,和连等人也率领着七部鲜卑骑兵也将通过幽州和冀州,来到洛阳城下,然后再跟随王师一同前往陈仓城之下。十万鲜卑骑兵,通过幽州和冀州时,却不敢有丝毫的骚扰沿途居民。有了幽州之战,鲜卑人又开始对汉人的战斗力正视起来。毕竟刘范杀了十九万鲜卑人,鲜卑人再怎么不畏生死,也会丧胆。尤其是路过射雕谷和京观时,鲜卑军更是悲伤不已。射雕谷是檀石槐阵亡之地,而京观由十数万个鲜卑骷髅堆砌而成,高耸入云,不由得鲜卑军不为放声痛哭。

    而且,鲜卑人闻知汉朝廷组织起足足四十万的大军,更是震惊不已。朝廷在镇压黄巾军时才不过出动十万多官军。而今却有能力组织四十万大军来,显示了朝廷开始变强了。朝廷之强,又显示了汉人的强大,鲜卑人愈发不敢骚扰沿途。

    与此同时,五万并州军已经开拔,到了河内郡,准备和官军在洛阳城下汇合。十五万益州军也翻山越岭,自成都进至剑阁,准备到汉郡南郑城,再自南郑城向西攻打武都郡。三万乌桓军,因与鲜卑人有隙,不愿同行;而且在辽西等地,于是早于鲜卑军开拔。同鲜卑人一样,乌桓人也被朝廷西征的阵势给吓到了,途径冀州时不敢骚扰沿途居民。伊健妓妾和治元我两人也收到了朝廷的赏金,开始集结除了长水胡以外的胡人部落。栾提羌渠和儿子于夫罗合计之后,仍然对刘范之夺其牛马一事耿耿于怀,孙子选择仍然臣服于朝廷之下,从部落挑选了七万精兵,准备自美稷城发兵,攻打北地郡。

    一时间,天下各地皆是兵马流动,汇聚于洛阳城下,而方向对着西方的凉地。与此同时,



第四百二十章 三军用命
    典韦看着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像向刘范走去,提醒他发言,要不然这动员大会开不下去了。 ( . v o dtw . )典韦正想抬起腿走向刘范,一向熟知刘范的贾诩立即伸手拦住了他,并轻轻地摇头,示意他别过去。典韦很不解,小声地说道:“军师,主公再不发言的话,那可怎么办啊”

    贾诩定定地望着刘范那宽厚的后背,也没有看典韦一眼,说道:“恶来将军不知,虽然主公带兵多年,但如今十军会攻,乃前所未有之恶战。且你让他怎么跟军士们说出来他又怎么忍心这对于爱兵如子的他来说太难了。”

    典韦焦急地说道:“可现在已经过去四柱香了,主公要是一直不发一言,这也不是个办法啊!”

    贾诩仍然望着刘范,坚定地说道:“等着吧!主公起兵以来,经历了多少磨难,不希望克服过来了如今虽难,但总不会难得了主公。主公一定会鼓起勇气的,他现在别无他法。”

    典韦听了贾诩的话,这才稍稍安定下来。而刘范一直不发一言,西凉军虽疑惑不已,但也没有躁动起来,甚至无人在行伍交头接耳。整个西凉军静悄悄的。

    终于,刘范有勇气将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刘范望着西凉军一望无际的阵型,感慨万千。刘范哽咽地说道:“我的将士们,今日是动员大会,我来动员你们了。”

    听着刘范这悲怆的话,西凉军的情绪瞬间低落下去。刘范收拾了一下心情,鼓足勇气说道:“想必你们早已得知,朝廷将要发兵攻伐西凉。这是真的。而且,朝廷将动用十路大军共二百万之众,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围西凉。二百万之众,是我军的大约十倍。而且,只要有一路大军攻克了我军之防线,我们会陷入完败。”

    刘范坦诚而言,西凉军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时候,都不禁有所动摇。毕竟二百万大军,天下难有。而三州加起来不过一千万不到,攻西凉之兵有其五分之一,根本是打不赢的。二百万之众,如同一道惊雷劈了西凉军士。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听闻末日到来一般,毕竟他们都太年轻了,还有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只是训练而已。如今他们却要面对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这让他们都十分不安,行伍之,开始有了一些议论声。

    刘范说道:“这一次,朝廷绝不会收手。十路大军,将投入他们最强大的力量攻击西凉。届时,参战者,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将永远地失去性命。有人问我,说我能否将来犯之敌打败我说我没有一丝把握。二百万大军,太多了。算这十路大军站着不动,任由我军砍杀,我军也得砍几个月。纵使我有通天之能,也不能保证我有退敌之策。”

    听到刘范说没有把握之时,西凉军更为沮丧,更为低落。刘范这时又添了一句:“等待西凉的,将是倾覆的命运,无人能够改变。等官军一来,西凉三州,将重回大汉治下。”这句话,又让西凉军更为沮丧。

    刘范说道:“朝廷之所以兴师动众来征伐西凉,其目的是来斩下我之头颅。我背叛了朝廷,占据了关西三州,对这三州实行不同于朝廷统治的政策,多次对皇帝表现出不臣之心,招致朝廷的仇恨。朝廷动用如此之多的军队,只是来杀我的,与西凉的百姓无关。”
1...8788899091...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