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听闻这一句,西凉军再次安静了下来,不知刘范何意。刘范说道:“既然如此,为了保住西凉百姓的性命,我将不率军反击。你们都是我最忠勇的士兵,我将你们视为我
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
于是,刘范乃命西凉军在姑臧城南修筑起一座高台,高九丈,宽九丈,为称王而作。(¥)听闻刘范要正式地称王,姑臧城周围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跋山涉水而来。待到正式举行称王仪式时,姑臧城已经汇聚了数十万的百姓。
卢植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作为称王之时。正午时分,高台之下,已经汇聚了包括西凉军在内的近百万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而刘范,则是在诸将的拥护下,由黄氏亲自将王者之衣冠一一穿。刘范戴九旈冕,穿九章服,自刺史府乘坐六马金根车,到达高台之下。
一到高台之下,围观的人们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双手不停地挥舞。若不是西凉军奋力地拦截,人们要冲到刘范的车下。通往高台的一条路,用大红地毯铺。大道两旁,站在卢植、蔡邕、贾诩、田丰、郭嘉、管宁、邴原、典韦、赵云、张颌、张辽、聘、魏延、马超、马岱、马腾、阎行、黄忠、高顺、刘诞、刘瑁、刘璋等人。谋臣武将者,皆是穿着吉服,虎卫军今天也穿了鲜艳红色的甲胄。
今天,要受封的不止是刘范一人,还有蔡琰。蔡琰作为刘范的正室,又是出身名门,自然是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刘范的王妃。此时,刘范穿着玄色,也是红色的九章服,而蔡琰也穿着展衣。依据礼制,皇帝穿十二章纹服,王爵和公爵穿九章纹服,诸侯穿七章纹服,大夫穿五章纹服。皇帝的十二章服,绘有十二章纹。十二章纹,又分为衣和下裳两部分。
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用绘。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绣。所有章纹均有取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华丽;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画一虎、一长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终追远;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作「亚」字形),取其明辨。
刘范因不是皇帝,所以九章纹服皇帝之十二章纹服少了三章,是衣少了日、月和星辰。蔡琰穿的展衣,则是王后之服。同时,蔡琰作为王后,还有禄衣可穿,不过禄衣是燕居之服,展衣则是出行重大典礼时的礼服。刘范的九章纹服是玄色,蔡琰的展衣,也是朱红色。红装的蔡琰,又在双唇涂了朱砂,两腮抹了胭脂,头发戴着镶嵌有红宝石的发簪。原本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美人,红装之下,更显端庄大气,周身环绕着一种的气质,使人不敢生出亵渎之意,端的是母仪天下。
刘范牵着蔡琰的手,在人们的欢声雷动里缓缓地踏在红毯,向高台走去。路过每个武将谋臣,刘范和蔡琰便是微笑着微微点头,武将谋臣均是长揖。终于,刘范缓缓地走到高台台阶之下,蔡琰便停下,由卢植和蔡邕两人一同扶着,卢植扶着刘范的左手,蔡邕扶着刘范的右手,两人低着头,将刘范扶高台。在人群的注视下,刘范被卢植和采用两人扶持着走了高达九丈的高台之。
高台之,插满了各色旗帜,大风吹拂而来,旗帜猎猎作响。在各色旗帜的包围,正站着刘焉。原来,欣慰刘焉的身份特殊,是刘范的父亲,所以让他同卢植、田丰等人站在台下不合礼制。待刘范正式称王时,台下众人都必须下跪并一齐山呼致贺。而让刘焉避着刘范的称王典礼,也十分不合礼制。刘焉身为刘范的父亲,不能亲眼见证自己儿子的成长,实在太过遗憾。于是,人们想到了让刘焉在高台之,代天授予刘范王爵。本身刘焉是汉室宗亲,又是曾经担任过宗正一职,对礼制最为了解不过。
看到刘范在卢植和蔡邕的扶持之下,缓缓登高台,刘焉看着身穿九章纹服的刘范,激动得双眼浑浊,双眼噙满热泪。尤其是看着刘范身光彩夺目的玄色九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后安排
人群下跪磕头之后,纷纷山呼:“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范朝人群挥挥手,并高声喊道:“人民万岁!西凉万岁!”听到刘范的回应,人们更为激动,又是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随后,刘范宣布了对谋臣武将们的封赏,皆为侯爵。
称王大典,在人群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圆满成功。在称王大典之后,刘范召集了谋臣武将们一同商讨大事。谋臣武将们还没等在议事堂站好,立即长揖,齐齐山呼道:“拜见大王!大王千秋!”
刘范一听“大王”这个颇为威风的称呼,愈发觉得称王的选择是对的。如果称公的话,岂不是要让麾下人都称呼自己为“大公”而今他已经是凉王了,“凉”本来让人听起来十分精神,“王”更加令人为之疯狂。想到自己不过穿越三年而已,如今不过二十岁,已经受爵称王,实在是太令人神往了。而称王大典的盛大空前,更是让刘范觉得自己犹如是身在美梦之一般,这一切的一切都太过不现实了。
刘范高兴地点点头,说道:“平身!如今本王是凉王,诸位也已经是亭侯。之所以本王未曾将诸位封赏为乡侯以,自有深意在其间,而非慢待英才。你们谁能体察到本王之心”
郭嘉笑嘻嘻地站出来,拱手说道:“大王意图鼓舞士气。”
刘范点点头,说道:“奉孝说的不错。诸位之有些人自本王身居征北将军以来,追随本王大破檀石槐二十二万胜兵;也有人自本王任凉州牧后追随本王,随着本王在玉门关下杀得三国联军狼奔豕突。而本王一直以来,因蛰伏在朝廷之下,未能以爵位封赏。如今封赏诸位,是奖赏诸位兢兢业业,为本王、为西北百姓、为本王之大业贡献巨大。”
众人山呼:“为大王效忠尽责,乃我等本分也。大王过奖。”
刘范说道:“然而,本王如今却只封赏诸位为亭侯,一来是因朝廷仍在,封为乡侯过于急促,恐引人侧目;二来,本王不过是王爵,将来必当荣登大宝,位为至尊。而诸位若可矢志不渝,恪尽职守,来日王公岂不更为快意乎若如今封赏诸位为王为公,将来诸位为本王、为天下建功立业后,本王无从封赏,诸位也会无目标可追,无建功立业之雄心。不如,如今暂且封为亭侯。将来建功立业,再说不迟。”
众人皆道:“大王明见万里,胸怀天下,我等佩服。”
刘范点点头,说道:“如今倒是有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朝廷十军会攻,按照昔日我等之商议,今作如此安排。东路大军,由本王率军亲自迎敌,左军师贾诩、长史郭嘉随军,领军大将有典韦、黄忠、张辽、聘、魏延、阎行、高顺、马超,领步兵十万,重骑兵五千,轻骑兵八万。西部,由右军师田丰指挥,统兵大将有赵云、张颌、庞德和马岱,统领轻骑兵七万。诸位有何意见,可速讲来。”
众人皆道:“大王雄才大略,胸有百万雄兵,我等不及。”
刘范说道:“那好,这么布置行了。右军师田丰何在”
田丰站出来,说道:“属下在!”
刘范说道:“西路有黄巾军为乱于内,又有大月氏如此劲敌,元皓当谨慎为先,谋定而后动。天州和昆州之物资,由你与天州牧和昆州牧商议后定夺,一切以战事需要为先。而且,传令下去给西征之军,告诉他们在国境之外,任意大索抄掠。抄掠所得之物,除了粮草牛羊之类一律充公以外,金银财宝之类抄掠而来,以二八分成,八成归属军士,二成归属全军。至于抢掠到妇女之类,则全部归属于军士。”
大索,是索取之意,是任意
第四百二十三章 马氏长计
随之,刘范在姑臧城下誓师,斩青牛白马,然后告别家人,率军东向而去。 赵云也率领西征之军西向而去。再一次面临大战,刘范感慨万千。历数他穿越以来,经历大战数次,小战无数,但从未有如今之景象。
黄巾之乱、幽州之战、凉州之战和西域之战,他都取得完胜,并在短时间内一击必杀,将敌军击败,而己身并无太多损伤,可谓是战争之的迹。但如今再想重演那些轻松又伤亡轻微的大胜,机会极为渺茫。
这次十军会攻,留给刘范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生,要么死,绝没有第三种结果,任何人也不会容忍第三种结果之存在。若不能克敌制胜,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失误,会导致西凉军的败绩。一次败绩,会在宏观影响到整个战局。不因为别的,因为曹操的十军会攻实在太过厉害,纵然田丰、贾诩和郭嘉三位国士一同设谋,也还留下了六路大军,只解决了四路大军的威胁。尤其是十军会攻的阵势,也对西凉的军心和民心冲击很大。古往今来,有谁能看到二百万大军一齐进攻的景象虽然如今因为刘范称凉王,军心和民心高居不下,但刘范却知道,表面看西凉未曾浮动,但在每个西凉人心里,还是存在着对十军会攻的恐惧。
这些恐惧在刘范取胜时,自然无影无踪;但只要刘范稍微一失败,传回西凉后会引起西凉人恐惧感的爆发。届时,刘范即将大势已去不复回。所以,刘范知道自己决不能输。这是刘范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没有之一。若不能全胜,则全功尽弃,在西凉进行的改革,成果将被朝廷一一夺走,然后这一次的穿越之旅以此草草收场,他最多只会是史工笔的短短几行字,历史列车仍然沿着之前的路线继续开动。这对于刘范而言,什么都完了。他不能输,他必须战!
刘范正在深思熟虑的同时,另一人是马腾。马腾这次带着马超出使大牂羌,要途经他所管辖的羌三郡,然后到大牂羌的部落里商谈。大牂羌自然知道马腾,也对于刘范之汉化羌人之事有所耳闻。只要马腾和马超言词得当,大牂羌不仅会退军,还会跟随他们一同进入凉州,汉化为关西人。
如此重大的任务,刘范却果断地让马腾陷入了沉思。看着马腾沉思不语,马超好地说道:“父亲,您又在想什么呢”
马腾说道:“大王这次派遣我父子出使大牂羌,不简单啊!”
马超空有勇武,而无谋略,若不是长得俊俏,早已被世人归入张飞、典韦之流了。张飞其实还颇有谋略,而马超则毫无心机,这也是为何曹操能轻易打败他的原因。
马腾说道:“大王何等聪慧,他应该知道我父子二人与羌人之间颇有威信。但凡我父子二人在羌人振臂一呼,羌人必定是死命跟随,成军必矣。而大王却对我父子二人毫无提防之心,尤其在如今之紧急情况下,大王仍能够对我父子二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见大王真乃雄主、英主啊!”
马超也颇有感触地说道:“是啊!大王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天下人所敬仰。虽现在为朝廷所不容,但仍然能够赢得西北三州百姓的支持,这可是很不容易的。想当年先祖伏
第四百二十四章 盖勋之意
长安城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皆往一座大型军营而去。 这座军营不是别的,是西征官军的大营。此时,官军四十万人马已经具备,除开在陈仓城坚守的三万步兵外,大型里已经汇聚了三十七万大军,其七万骑兵,三十万步兵。
将近四十万的大军,总数都超过了长安城居民之总数。往军营里侧耳倾听,皆是士兵们训练时发出的呐喊声和战马时不时发出的长嘶。声声呐喊,如同一道又一道雷霆,声若洪钟,甚至长安城内的居民,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再自天空俯瞰大营,刀枪剑戟,如山林一般密集。巡营的士兵,整齐有序地围绕大营来回巡视,无一点漏洞。而大营之,将领与士兵之营帐的安置,埋下的锅灶,粮草的安排,均是井井有条,规矩。这是官军主帅皇甫嵩的作。皇甫嵩是大汉名将,多次在打击羌人造反的战争立下战功,威名远扬,一如马援、虞翎。如今皇甫嵩已经年过不惑,白发苍苍,但仍然不失大帅风采。
这时,不仅官军已经集结在长安,曹操、袁绍、盖勋、公孙瓒、孙坚、淳于琼等大将也已经到达了长安,正在举行宴会。曹操举起酒觞,说道:“皇甫老将军,晚辈敬您一杯!”
皇甫嵩大笑,说道:“哈哈!孟德敬的酒,老夫定当满饮!”说罢,皇甫嵩扬起脖子,酒觞已空无一滴酒。
皇甫嵩和曹操都放下酒杯,营帐外,传来了一阵高过一阵的军士们训练时的呐喊声,听起来令人振奋。曹操侧耳听了外面传来的呐喊声,知道官军在皇甫嵩这等名将的手下,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曹操于是拱手说道:“晚辈真是敬佩老将军,治军有方。官军有半数之人皆是郡国兵,训练不明,战力不足。而老将军操练大军,练雄师,不过易如反掌。有老将军如此名将在,大汉治下,岂容他刘子楷放肆”
受到曹操巴结的皇甫嵩,又一次爆发出爽朗的大笑,说道:“孟德过奖了!孟德为朝廷献十军会攻如此精妙之计,刘范虽有韬武略,想必也不是孟德之对手。只要此次征西凉大功告成,能使刘范此贼授首,孟德必当居首功!”
曹操说道:“老将军折煞晚辈了。老将军身经百战,戎马半生,临战经验丰富,又岂是刘范一黄口小儿能够战胜的”
皇甫嵩闻言,又是爽朗的大笑。京兆令盖勋也曾在破羌之建功立业,所以虽为京兆令,但仍然可率军出战。朝廷在选择将领时,颇为困难。一方面,如朱儁、杨彪等人确实是名将,但年事已高,战心没有年轻人那般浓烈。而新一代的将领又是青黄不接,除了曹操、袁绍、淳于琼、公孙瓒等在京师的将领外,朝廷能够想到的,只有在地方的盖勋和孙坚两人。盖勋看着曹操和皇甫嵩两人之间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十分不满,说道:“此次西征,首要并非是使刘范授首,而是光复凉地,将凉州、天州和昆州再次纳入朝廷掌控。刘范虽为叛贼,但仍是汉室子孙。与陛下之争,不过是汉室内争斗尔。我等且收复失地便可,刘范又何干乎”
听到盖勋如此言,在场的人都是眉头一皱。皇甫嵩说道:“盖大人此言差矣!刘范虽是汉室子孙,但犯作乱,祸加至尊,如今早已被宗正除名,不复汉室宗亲之身矣。”
盖勋说道:“即使是除名,但刘范身体仍然流着高祖之血脉,此非除名而
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传来
这时,大营外响起一片聒噪声,皇甫嵩、曹操、袁绍、盖勋等人抬眼望去,只见大帐外正有十几个穿着皮毛衣衫,披发左衽的人在向他们走来,此外另有几个汉人。(#……)皇甫嵩一看知道了,是鲜卑和乌桓来了。果不出皇甫嵩所料,来者正是鲜卑人和乌桓人。在一通禀报之后,这些人进入帅帐,面对皇甫嵩行抚胸礼,说道:“拜见大帅!”皇甫嵩很高兴,这些蛮夷平日里对大汉一直十分猖獗,如今见了官军之阵势,已经吓得不敢失礼了。
皇甫嵩说道:“好好好!众位都是何人可告知老夫”
“我乃和连!”“我乃轲能!”“我乃蹋顿!”“我乃难楼!”“我乃吕布!”十几个人七嘴八舌地通报名号,听得皇甫嵩不真切。现在,站在皇甫嵩面前的,有鲜卑七部大人和连、轲能、步度根、厥机、素加、弥利、蒲头,以及乌桓单于蹋顿、大人楼班、乌延、苏仆延、能臣抵之,还有并州军的将领吕布、李傕、郭汜、樊稠、徐荣等。
皇甫嵩立即命人设座,这些远来的客人便坐下。皇甫嵩说道:“诸位远来,助朝廷,助王师擒杀刘范,辛苦了。”
吕布站了起来,抱拳说道:“为陛下尽忠职守,乃布之本分。大帅何必言辛苦但要刘范授首,布便心满意足矣!”
皇甫嵩看着吕布身高九尺,英武不凡,说道:“吕奉先不愧是董并州手下第一骁将!待功成名,老夫必重重封赏!”
吕布欣喜地说道:“哈哈,那小将在此先谢过大帅了!”皇甫嵩看着吕布笑嘻嘻地坐下,知道此人胸无城府,无甚谋略。如此一来,倒也还好。董卓之心,皇甫嵩曾在为董卓司时了解得一清二楚。皇甫嵩知道董卓这人没安好心,尤其是对天下怀有不臣之心。他义子都如此,他更不必说了。
这时,和连站了起来,说道:“大帅容禀,我乃先父檀石槐嫡长子。我父檀石槐见杀于刘范部将赵云之箭下,刘范又对我鲜卑族人多加杀戮,以头颅修成京观,是可忍孰不可忍!敢请大帅将刘范之首级与赵云之首级留给和连,让和连亲手斩杀此二贼,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报杀十九万人之仇!”
和连说完,其他的鲜卑大人也愤怒地叫嚷着。这时,乌桓单于蹋顿觑了和连等人一眼,满不在乎地说道:“今者刘范为鹿,我等共逐之。凭什么你们鲜卑人必须要斩杀刘范难道我们乌桓人不许杀之擒之吗可笑!再说了,你们鲜卑人当时是刘范的数倍有余,又有檀石槐在。当时你们都不能打败他,如今檀石槐都不在了,又将如何胜之”蹋顿说完,其他的乌桓大人,如楼班、乌延、苏扑延和能臣抵之都笑。
这激怒了鲜卑七位大人。和连站起身拔出弯刀来,用刀尖指着对面而坐的蹋顿,说道:“蹋顿你什么意思!刘范是我鲜卑的敌人,理应让我们斩杀!你们乌桓人只有三万骑兵,而我们却有十万骑兵,谁更有机会更有能力,还用说吗如若你再敢对我们鲜卑无礼,不等刘范到来,我们先杀你军!”面对共同的敌人时,鲜卑人仍然表现出团结一心来,轲能等大人也一同拔出刀来,指着对面只有四人的乌桓。
蹋顿也是愤然拔刀相向,说道:“哼!我们乌桓人别看兵少,但都是精锐!反观你们鲜卑,骑兵虽有十万,也不过都是些新兵蛋子,真正的老兵早已让刘范杀得一干二净!你们这些弱旅,还敢在我们乌桓雄兵面前放肆!”
一时间,宴会刀光剑影,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皇甫嵩看着正拿着刀对峙的两部,十分地头疼。现在仗还没打,话还没说几句,鲜卑人和乌桓人如此不和。到了战场,还不知这两族要争斗到几时。这对即将到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