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青云直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鹅城知县





青云直上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副省长人选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副省长人选
刘在军话说的虽然看上去谦逊,但是实质上却是咄咄逼人,这让公维江心里头比较恼火,自己好歹是省纪委书记省委常委,你虽然也是省委常委,但是同时只是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他作为省纪委书记可以指导全省的纪检工作,你是省委常委可是只能管着一个市,如果要是没有省委常委的头衔,敢这样和他说话吗?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敢这样向他兴师问罪?
从省委常委的资历来看,他确实是没有刘在军老,但是从副省的资历看,大家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别说现在省纪委只是抓了一个处级干部,即使是厅级干部,也有抓他的理由,外人也不能如此向他兴师问罪啊!
公维江感到刘在军现在似乎在憋着一股火气,然后向他发来了,而这火气的来源恐怕是他没有弄是省长之职,心里头比较恼火,但弄不弄得上省长这事比较复杂,不是恼火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你当不上省长,向纪委发火,发错对象了吧,你应当向组织部发火啊!
“在军书记,我们纪委也是对我们的干部负责任啊,我们纪委办案往往讲究的是保密性,不可能通知所有人吧?如果通知到所有人,被调查人逃跑了怎么办?跳楼自杀怎么办?这个责任谁来负?在军书记,我们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会没有事先通知啊,好了在军书记,话不多说了,您看行不?”公维江又是向刘在军作了一番解释。
听了公维江的话,刘在军也不再多说了,沉默了一下说道:“维江书记,你们纪委有你们的理由,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理由,那我们暂且说到此吧!”
刘在军明显没有被公维江的话所说服,当然这也不可能说服,刘在军是省委常委,公维江也是省委常委,两人是谁也不会说服谁的。
挂了电话,公维江心里头比较生气,省纪委查处晁天海,宁阳市委知道后应当支持才是,然而现在却是向他兴师问罪,给他施压,这简直是以权压人了,然而你刘在军有什么权力来压我呢?你有什么理由来压我呢?
想了半天,公维江便是起了意,虽然说他是省纪委书记,但是他监察的主要对象是厅级以下领导干部,而对于副省级以上干部,由于省纪委没有查处权,所以省纪委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他们进行监察,但是省纪委也是有权力监督到副省级以上干部的,如果发现副省级以上干部有什么违纪行为,他们不处理,但是可以报告到中纪委进行处理,这是他们的一种权力。
现在刘在军藐视他们省纪委,那么他作为省纪委书记倒是需要好好地监察一下这位省城市的市委书记,看一看他是一个什么情况,当然刘在军实力强大,想监督这样一个人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要监督,不能轻易退缩。
公维江考虑完这些事情之后,便是去向叶平宇汇报一下这个事,到了叶平宇那里后,他把这个情况一讲,叶平宇脸上便是布满了阴云,感到这个刘在军也实在是过于跋扈了,难道欺负公维江一个外来人?但是公维江是他调过来的人,欺负公维江其实就是在蔑视他,这个刘在军显然也没有把他这个省委书记太放在眼里!
省长没有当上,火气就是变大了,叶平宇也是考虑到可能是这个情况,但是无论他火气有多大,这次向公维江兴师问罪就是一种粗鲁的挑战,至于为什么会挑战呢?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当上省长。省公安厅正在查处刘海,而晁天海与刘海又有着关系,在这样的复杂的关系下,刘在军会不会因为刘海的事情而迁怒于省纪委?
此外,刘在军看到省纪委带走了晁天海,而刘海可能不只是与晁天海一人有着关系,如果刘海又把更多的人给供出来,接下来可能会抓走越来越多的宁阳市干部,如果是那样的话,肯定会影响到宁阳市委的形象,刘在军出于这种目的,也会专门向公维江兴师问罪一下,然后好让省纪委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再去抓人,这也可能是刘在军的一种想法。
叶平宇分析了这个事情,然后告诉公维江,不要管刘在军如何生气,只要省纪委认为需要查处的宁阳市官员只管去查处,如果刘在军不服,让他来找他,由他来处理,如果刘在军不敢来找他,省纪委不用理会他。
这话就是给公维江一个很大的支持了,有了叶平宇这话,公维江不必担心到时候到宁阳市那边带人,会有人不配合,即使是有人不配合,省纪委有着叶平宇的指示,也不必有什么可担心的。
两人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公维江也向叶平宇汇报了针对刘在军本人的一些事情,叶平宇听了之后让他秘密去做,一定要注意保密,必竟刘在军是常委,班子还是要讲究团结的,不能引起不好的议论。
公维江点头表示明白,叶平宇是省委书记,考虑的是全局,他一切要听从叶平宇的,不能私下擅自行事。
刘在军与公维江通完电话以后,立刻跟市纪委书记袁东表示,如果省纪委再没有经过宁阳市委就带走宁阳市的干部,宁阳市纪委要坚决阻止,这个要求让他暗中传达到市委各个重要部门,不能省纪委在宁阳市的地盘上为所欲为。
听了刘在军的话,袁东感到吸了一口凉气,他感觉刘在军在这个问题上太武断了,太无法理解了,这等同于是在包庇腐败分子啊,会面临着重大的政治压力的,也不知刘在军是怎么想的。
然而这些话他不敢向刘在军讲,只好先答应下来,按照刘在军的旨意去办,至于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让刘在军自己去承担是了。
崔红梅当上了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就是空出了一个副省长的名额,副省长地位尊贵,全省那么多的地市,不是谁都可以当上的,同时省直部门一些负责人也有着当副省长的想法,所以副省长之争就是很激烈。
临川市委书记王伯亮一直窥觊着省领导的职务,这不但是因为临川市是安宁省地理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全省第二的地级市,而且还因为他是临川的干部,临川的干部在省领导层是人员最多的,一些好的机会都让临川的干部给占据了,因此此次副省长之位一空缺,他就是开始了活动,争取上位副省长。
王伯亮已经有五十岁,五十岁的年纪如果能上了副省长,其后的前途还是比较远大的,所以,他感到自己是势在必得,不然,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以后就是没有这个良机了。
王伯亮在临川市善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他在任期间,临川市委市政府盖起了全省最豪华的一座办公楼,投资八个亿,装修奢华,用料考究,简直就是和豪宅别墅一般了。
此楼一建成便遭网上的网友曝光,当时的省委书记刘卫星知道后把他给狠批了一通,然而事已至此,他就是批评也没有什么用,只是安排王伯亮把一些豪华装修的部分给清除掉,同时要把全市所有部门的办公地点全部弄到市政大楼去,节约资源,免得再引起网上的议论。
经过这一番整改,大楼风波才逐渐平息,然而时间一过,由于太多的单位集中在办公楼内,显得大楼人员太多,太拥挤,也不安全,最后王伯亮又让一些单位搬了回去。
如此一折腾,不但是网上的网友们知道后感到蛋疼,就是在里面上班的其他部门的职工也是感到王伯亮如此做法是儿戏了。
虽然闹出了这样一个风波,但是王伯亮的仕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呆在市委书记的宝座上,王伯亮此人行事风格比较强势,在临川市说一不二,原来是深受刘卫生器重,同时与省长张建军关系比较铁,当然了,他与刘在军赵洪卫邢彬等人的关系也很不错,在省里头有着广泛的人脉资源。
叶平宇来到安宁省之后去过了一次临川市,他一到临川市,王伯亮就是摆出很隆重的阵势来欢迎他,红地毯铺地,警车开道,到交界处郊迎,而这一套正是叶平宇所不喜欢的。
到了听取工作汇报的阶段,王伯亮坐在叶平宇面前,把临川市的工作成绩大肆夸大了一些,直听得叶平宇觉得临川这个地方应当是发达地区才是,然而临川市的gdp总量虽然很大,但是一人均下来却是很少,而且gdp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农业创造的,临川顶多是一个农业大市。
由于叶平宇对王伯亮的观感很差,所以他早就想着调整临川市委书记的人选,然而王伯亮在省领导层有着很多的支持者,不是想调整就能调整的,所以便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青云直上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突然袭击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突然袭击
王伯亮想当副省长,自然也想着取得叶平宇的支持,几次他直接联系金永南表示想单独向叶平宇汇报工作,而他所谓单独想汇报工作的目的当然不是真想汇报工作,而是想着与叶平宇接近,然后取得叶平宇对他的支持。
然而叶平宇对他没有什么好的观感,并且王伯亮又是临川市的干部,当叶平宇坐在那里看着一帮子临川的干部占据了省城的大大小小的职位,他的心里是有想法的,且不说省直部门,就是省领导层也有着好几个临川的干部啊!
因此从现在开始,叶平宇便是想着改变这一情况了,只要他一看到可能是临川市的干部,只要工作成绩不是很突出的,他基本上就予以否决了,邢彬把名单报到他这里时就是根本通不过。
而现在副省长的位子空了出来,到底让谁来上位,他现在必须要考虑了,他梳理了一下全省的干部情况,让邢彬拿出一份符合提拔副省职位的名单,结果他一看到这份名单,便是赫然发现王伯亮高居第一位。
而其他几名符合条件的提拔副省职位的干部,叶平宇看了看,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一看到是这个情况,叶平宇顿时惆怅起来,如果拿着这份名单上常委会搞推荐的话,一定是王伯亮会入局,其他人根本没戏,所以,省委在推荐副省级领导候选人这个事情上,要慎重,不能轻易召开会议进行推荐。
正当他考虑着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的搭档兼老伙计张宁从江东省那边来到安宁省招商引资来了。
张宁原来在广清县担任县委书记,后提拔到清云市担任宣传部长,然后被作为交流干部交流到江东省工作了,现在正担任徐兴市委书记一职。
好久没见到张宁了,叶平宇得知她到这边来招商引资,便是立刻接见了她,张宁依然和一前一样貌美,见到叶平宇后,张宁高兴的不得了。一起吃饭的时候,叶平宇把梅雨婷和藤青两个人都叫了过来,好朋友相见更是分外欢喜了。
张宁主要是到宁阳市来招商引资的,而与她接洽的人主要是市长范云平,范云平一上来不知道张宁与叶平宇之间的关系,然而等他看到叶平宇亲自接见张宁时,才知道叶平宇与张宁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一得知这个情况,范云平自然就是对张宁这个招商引资的事情比较重视了,而且看到人家徐兴市经济发展的不错,仍然四处招商引资,便是感到人家江东省的干部真是会发展经济,相比起来,安宁省的干部思想观念就是太差了。
叶平宇与张宁呆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忽然考虑到那个副省长的职位问题,张宁担任徐兴市市委书记已经有五年了,如果在江东省提副省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但是如果能作为交流干部提拔到安宁省来,岂不是就有机会了吗?而且让张宁过来担任副省长,也可以解决当前副省职位竞争的问题,张宁作为省外干部,让中央将其调过来就可以了。
心中便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叶平宇想着如何操作这个事情,不过只要他全力去做,这个事情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是如何摆平各方的关系,不至引起省内的反弹。
叶平宇单独与张宁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一听到叶平宇要把她调回安宁省,张宁不禁是高兴了起来道:“平宇,你只要能把我调回来就可以了,副省什么的无所谓!”
听到张宁这样讲,叶平宇哈哈一笑道:“你现在可不是一般的干部,哪能随便调啊,如果让你回来随便担任一个职务,那我就不和你说这个事了,这个事情还需要中央来定,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和你谈谈。”
张宁知道叶平宇这是对她的一种支持,原来的时候,叶平宇不在安宁省工作,也不好对她进行支持,现在来到了安宁省,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叶平宇自然就是想到了她。
张宁在安宁省呆了两天便是带着大队人马离开了,回到徐兴之后,便是考虑着这个事情,因为她要提副省还需要江东省委的支持,如果江东省委不支持她,到时候中组部人员来考察,那就有可能通不过,即使是有着叶平宇的支持也不一定就能弄得上啊。
所以,她在江东这边也是需要做好准备,以便于在考察的时候能顺利通过,只要能通过,在叶平宇的支持下,她就可以回到老家担任副省长了,那可就是衣锦还乡了。
叶平宇主持省委常委会调整几个干部问题,调整的干部主要是涉及几个省直部门的副职,其中梅雨婷被调到省委宣传部担任副部长,藤青被调到省委组织部担任常务副部长,梅雨婷属于提拔,而藤青属于平调,但是属于重用,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子,所以对藤青的研究绝对不比梅雨婷的提拔简单。
对于这她们两人的任命当然是和其他干部放在一起研究的,其他的常委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事情,这两个人都是叶平宇调过来的,虽然调过来的时候只是平调,但是现在却是加以重用了,由于叶平宇在安排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也是对其他干部进行了研究,因此即使赵洪卫等人心里面有意见,此时也不好提出什么意见来,针对她们两人的提拔情况便是很快就通过了。
人事研究的事情非常顺利,叶平宇准备研究其他议题,然而赵洪卫突然开口说道:“平宇书记,这几个干部我们是研究完了,但是向中央推荐干部的事却是一直没有研究,特别是张建军省长调走以后,省政府那边的班子就是出现了空缺,少了一个副省长,我们是不是研究一下这个事情?”
赵洪卫突然开口讲了这个话,而他一讲完,朱小兵便是接话道:“洪卫书记说的不错,省政府少了一个副省长,有些工作就是不大好安排,如果中央迟迟不给我们安排的话,我们不妨向中央推荐一个,解决这个事情。”
两人一唱一和突然这样讲,让叶平宇顿时产生了警惕,心想他们两人之前是不是算计好的,在这个时候搞突然袭击,提出要推荐副省长的事?要知道这个事情并不在今天常委会的议题之内,赵洪卫不应当提出这个事情的,即使提出也是不能研究的,这个是常理,赵洪卫不会不知道,然而他现在却是突然提出意欲何为呢?
赵洪卫说完之后,便是看向叶平宇,看叶平宇如何表态,在这个事情上他之前考虑了很久,由于叶平宇一直不向中央推荐副省长人选,王伯亮就是很着急,所以就是找到他,商量着这个事,他一看到王伯亮过来找他,他便是想了一想,思考着这个事情怎么办。
叶平宇是省委书记,常委会上研究什么议题是由叶平宇来定的,叶平宇不同意研究这个事情,常委会就不能研究,这样就会让其他常委受到很大制约,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破除这个事情,如果在常委会召开期间有人提出需要研究哪个议题,那么作为省委书记就不好再搁置这个议题了。
因此他今天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不过这个事情比较重大,他得找人来联手,当时他就问王伯亮,朱小兵在他当副省长这个事情是什么意见?王伯亮便是告诉他,朱小兵现在同意他当副省长,他主动去找朱小兵了,朱小兵现在势单力薄想着让他支持呢。
赵洪卫一听倒也是这个道理,朱小兵要想当好现在的省长确实需要人来支持,而临川的干部众多,如果他要是能取得旷临川干部的支持,那么他就是差不多能站稳脚跟了。
因此,王伯亮一主动找到朱小兵向他进行靠拢,朱小兵考虑半天便是同意了,赵洪卫一听到到这个情况,便是感觉容易多了,只要朱小兵与他配合,在常委会上提出这个事情,就是比较理所当然了,他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因为这是在为省政府配备班子,朱小兵也同意,叶平宇还能怎么讲?如此一配合,叶平宇不得不同意向中央推荐副省长人选,然后就可以把王伯亮给推举上去了。
这个事情他没有和刘在军商量,主要是与朱小兵之间达成了默契,因为之前与刘在军争夺省长的事情,让刘在军比较生气,搞得他们两人现在关系有点不和了,不过虽然有点不和,但是两人同为临川的干部,如果真遇到什么事的话,还是会站在一起的。
现在他提出了这个建议,朱小兵又进行了附和,其他的常委也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他们两人在联手搞着一些事情了,此时就看叶平宇如何表态了,因此大家便是把目光看向叶平宇,看叶平宇在这个事情上是什么态度。




青云直上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争论激烈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争论激烈
叶平宇坐在那里冷静地看着这一切,说实话,副省长缺职,确实是需在进行推荐配备,朱小兵和赵洪卫两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而只所以他没有向中央推荐新的副省长人选,不是他没有看中的人吗?而且王伯亮现在势头这么猛,想当副省长的欲望如此强烈,如果他这个时候同意推荐副省长人选,那么在赵洪卫等人的支持下,基本就是定他了。
面对这个形势,叶平宇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不能同意赵洪卫的这个要求,暂时堵绝王伯亮的上进之路,不管王伯亮会怎么想,以及对他会产生多么大的愤恨,他都必须这么做。
作为省委书记,在把控全局的问题上,还是有着优势的,即使王伯亮的支持力量很大,根基很深,表面做出的政绩又很大,然而这都逃脱不了他洞若观火的眼睛。
除了要阻绝王伯亮的晋升之路外,更重要的他看到了一个不好的信号,就是朱小兵与他这个省委书记似乎走的不大近,从朱小兵在担任常务副省长开始,似乎与他这个省委书记敬而远之,现在一上任省长,似乎又更是远离他了。
此时他与赵洪卫两人是不是一唱一和呢?还是朱小兵感到副省长一职确实需要配备,不禁就是说了那样的话?现在不好说朱小兵此时的心思,然而副省长缺职,朱小兵却是没有主动向他提及,此时却是附和赵洪卫的意思,还是让他感到很可疑的。
朱小兵是中央给他配备的,自然是有着他的长处,朱小兵是经济型的干部,之前在大型国企担任过领导,在管理企业方面有一套,现在他当了省领导,其实身上还是带着国企干部的一些印迹,比如与人交往明里客气,暗地里另有心思,不那么直爽,不像党政型干部,有时候会直来直去,你能感受到他的客气里面的无法言说的东西,看上去平易近人,实质上是离人万里,叶平宇与朱小兵交往便会能感受到这种情况。
朱小兵的高冷可能缘于他的自信,他出过国,留过学,英语呱呱叫,在国企时就有少帅之称,他明明想着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担任副省长,但是却是不直接向他提出来,而原因就是因为叶平宇上次拒绝了他推荐常务副省长的人选,因而便是谨慎起来,不找他谈了。
叶平宇有点摸不透朱小兵的心思,张建军虽然强势,但是直白,敢于公开与他表达不同意见,然而朱小兵不是,他想表达但是顾虑重重,暗地里却是琢磨着主意,与他的想法产生偏差。
想到这里,叶平宇感到,他与朱小兵的配合可能会处于一种冷和状态,即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维持着关系而已。
目光撒向在场的常委们,叶平宇清了清嗓音说道:“关于副省长人选的推荐问题,我向大家说明一下,中组部正在进行考察,还没有要求我们省进行推荐,如果需要我们省推荐的话再推荐,现在暂时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赵洪卫一听问道:“平宇书记,如果这样的话,中组部是要从外面调入,而不是从我们本地提拔了?”
叶平宇看了他一眼道:“现在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先不要着急,是不是?我们要只从中央的安排。”
此时,刘在军突然说道:“我插一句,我觉得即使中组部从外面调入一个副省长,也不影响到我们的推荐工作,因为我们推荐了,中央也未必会任用,但是我们要推荐一下,以表明我们省委是积极向中央推荐干部的,这样对促进我们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刘在军这样一讲,其他的常委眼睛一亮,显然有附和刘在军说法的意思,叶平宇立刻捕捉到了这一情况,知道一些人对他压制本省干部的提拔心有不满,其实叶平宇并非在压制本省干部,而是想着压制临川的干部,当然这一情况无法直说,别人也是心知肚明,现在刘在军和赵洪卫两人就是针对此举不满。
朱小兵在听完刘在军的话之后便是看向叶平宇道:“平宇书记,要不我们推荐一下吧,推荐一下是对干部工作的一种肯定,也能调动一下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这个应当有百利而无一害吧?您说是不是?”
朱小兵显得很客气,而且看到形势对他很有利,此时和叶平宇讲这个事情,叶平宇很难拒绝,因为如果拒绝了,必然会让其他常委认为他故意不同意提拔本省的干部,进而影响到叶平宇本人的威望。
叶平宇感觉到这种情况了,果真是设计巧妙啊,他们三人形成了对他的一种包围,并且他们这样讲,看上去合情合理,他此时如果要拒绝,还真是成了众人的对立面了。
叶平宇一想到此,心里一沉问道:“你们想推荐谁来担任副省长呢?”
叶平宇话一出口,赵洪卫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但是他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刘在军,刘在军此时充当了先锋的作用,也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平宇书记既然问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就讲一讲,我觉得副省长一职的人选非王伯亮不可,王伯亮的资历老,在临川工作多年,一直担任市委书记,如果把他推荐给中央的话,我觉得是可以的,至于中央用不用那就是另说了!”
1...603604605606607...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