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鹅城知县
省委常委会开过以后,叶平宇感到赵洪卫在很多事情上还是不与他保持一致,而之前又听到他有那么多的负面传言,看来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叶平宇把公维江找来,与他谈一谈这个事情。公维江来到之后,叶平宇与他进行了密谈,公维江听了之后连连点头,答应下来,虽然赵洪卫是省委副书记,省纪委没有查处权,但是有监督权,现在省纪委要利用监督的权力来做一些事情。
叶平宇暗中安排了这个事情,赵洪卫当然对此一无所知,这个事情属于绝密的事情,公维江做起来也是要十分的小心,以免泄密,导致赵洪卫警觉,进而出现什么不测的事情。
叶平宇向公维江安排完这个事情以后,他暂时就没有再去管个事情,而是把精力用在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上。
青云直上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个性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个性
叶平宇在抓好高科技工业园的同时,在想着办法积极抓好民生工作。民生工作现在是越来越重要,因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民生工作需要更加突出出来。
当前,中央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安宁省当然也不能例外,叶平宇必须要按照中央要求打好扶贫攻坚战。扶贫工作按说是由赵洪卫来负责的,但是此时,叶平宇亲自挂帅,亲自主抓这项工作,把扶贫工作当成了一把手工程来抓。
扶贫工作怎么抓?怎么能够见出效果?叶平宇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这个事情,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把农村的贫困人口给抓好了,可以说扶贫工作便做好了大半,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叶平宇召开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对这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都来参加这个会议,会议的规格很高,这说明叶平宇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
其实之前省里头也一直在扶贫,扶贫办是专门协调扶贫工作的部门,只是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度的重视,大量的扶贫资金每年都会有不少,扶贫也起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之前的扶贫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扶贫款项被挪用的问题,扶贫款到不了被扶贫人口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效果。
而且还有一种现象,扶贫工作到了基层之后,出现了优亲厚友的情况,明明不是贫困的家庭却是也能得到扶贫的帮助,而贫困的家庭反而因为村干部的关系不好,而得不到救助,对此,老百姓的意见很大。
现在省里头既然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肯定还是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这件事情,让贫困的群众好脱贫,但如果依然和以前那样搞,资金越多,越容易让一些基层的干部拿来用于优待他们的亲朋好友,而不是用于真正贫困的群众。
老虎虽然可恨,但是苍蝇更是让老百姓感受颇深,现在要想把民生工作做好,必须要整治好基层的干部作风问题,必须要抓好基层的廉政建设,不然就会形成上面波涛汹涌,而下面波澜不惊的情况。
专门抓好扶贫领域的廉政建设要与抓好扶贫工作同步推进,这也叫两手抓,只有这两手抓,一些苍蝇才不敢向扶贫资金伸手,从而保证扶贫资金能够利用到位。
叶平宇在安排好扶贫工作的同时,他让公维江专门搞一个大的战役,那就是拍虎打蝇的战役。前一阵子省里的虎拍了几个,但是苍蝇太多,如果不集中清理一下的话,会越积越多。
叶平宇专门向公维江作出指示,与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是县级以下的干部,在抓好地市级以上干部的廉政建设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县级以下干部的廉政建设工作。
公维江立刻按照叶平宇的指示开展这项工作,现在老百姓虽然对打虎拍手叫好,但是对苍蝇更是可恨,因为这些苍蝇们专门盯着他们吸血。
叶平宇想再到基层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可是呢,省里头事情很多,整天都有人向他汇报工作,中央也经常有会需要他参加,国外的来宾也需要他出面接待,忙得是不亦乐乎,想着到下面看一看,还真是没有时间。
真是分身无术啊,作为省委的一把手,事情繁忙,却是不能到基层看一看,而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下面汇报上来的情况,而这些情况都是经过层层过滤之后交到他这里来的,你说这些情况吧,有可能是符合实际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肯定是有利于下面的人的,不然他们不会向上面报。当然了,省委内部还有内参,内参里面都是各个渠道呈递上来的情况,这些内参的撰写不受到地方上的控制,可以直接汇报到他这里,倒是可以让他得到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情况。
但是看材料和到现场看一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材料是抽象的,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只有亲自下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才能真正的把握实际的情况。
虽然身在高位,但是叶平宇现在对乡镇基层的治理却是投入了很大的兴趣,之前他提出了要搞好乡镇基层治理的事情,这个事情是由赵洪卫来抓的,因为他是省委副书记,协助他抓好党的建设和组织建设,因此这个事情由他来负责,邢彬作为组织部长也是参与进去。
但是在他看来,收效甚微,因为面对庞大的基层,要想治理好基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大家都很重视基层,认为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但是面对基层治理的困难,以及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工作模式,只要基层能听话,不出问题就行,容易形成惰性,基层治理也就成了一个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
叶平宇一想到此,就觉得他要再次到基层去一趟,剖析基层存在的问题,让大家重视起这个问题,真正地投入精力和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基层冶理的情况。
但是要去哪个地方呢?叶平宇想了一想,考虑半天,决定去临川,临川这个地方市委书记市长先后出事,这说明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李春林虽然在这里主政,但是他未必能扭转这种局面,他需要一点助力,需要省委的大力支持,他去一趟临川可以说是可以给李春林的一个支持。
叶平宇想了想,便决定带着金永南和两名警卫一起到下面看一看。只所以带警卫是因为接受上次金永南挨打的教训,安全必须要保证,不然,会让人笑话的。
金永南得知叶平宇要自己下去视察工作,而且还不告诉下面的人员,他心里感到很惊讶,觉得这样太危险,他无法保证叶平宇的安全,即使带了两名警卫。
但是叶平宇把这个事情向他安排了,而且说的很正式,很严肃,让他不要告诉别人。金永南一听就告诉他,即使不告诉别人,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恐怕也会让别人知道,到时候肯定是保不了密。
听到金永南这样讲,叶平宇想了想道:“尽量保吧,实在保不了也没有办法,你对外宣称就我说这几日休假去了,麻痹一下,尽量保密。”
金永南一听说道:“叶书记,您这相当于微服私访啊,会不会有人事后议论这事啊,您知道,现在微服私访可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很光明正大的事,有人会说您在作秀,与从不同,另类。”
叶平宇呵呵一笑道:“我在港东省工作时,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也这样要求其他官员的,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能经常微服下去,老百姓知道了,只会说我们的好,而不会说我们的坏,只是一些领导干部们会有风言风语,这种人你做什么他都会说风凉话,很正常,不要理会他们,我们做我们的。”
叶平宇一这样讲,金永南不好再说什么了,其实他也想着与叶平宇下去微服私访,下去私访,说不定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他感觉那样真是挺不错的。
“叶书记,那我去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告诉您。”金永南兴奋地说道。
叶平宇笑道:“你去准备吧,后天我们出发,目的地临川,一定要注意保密。”
叶平宇作了吩咐,决定去临川微服私访,虽然说现在资讯那么发达,交通那么便利,其实微服私访起来非常方便,但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不愿意这样做,而他们只所以不愿意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怕受到同僚的嘲笑,要么说这是在作秀,要么会说这是在表现自己的个性。
个性官员在官场上非常的少,因为官场上讲求的是中庸之道,四平八稳,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官员如果想表现个性,就要承受到别人的嘲讽,要面临着其他同僚打压的危险,人际关系容易受到破坏。
叶平宇现在这样做,其实也是表现出了一种个性,只是他不怕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官员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情怀?为什么可以容忍霸道的官员,却不是愿意容忍个性的官员?当然霸道的官员可有可能是一种个性,但是这种个性却是具有着很大的破坏性。其实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种虚伪的官员,这种虚伪的官员非常可怕,比霸道的官员破坏力还大。霸道的官员是外显的,如果他过于霸道,肯定是不能长久的,然而虚伪的官员却是可以一直呆在官场上,影响到官场上的生态,从而对官场造成一定的破坏。
叶平宇不能作虚伪的官员,也不作霸道的官员,但是一定要做亲民的官员,这就是他的个性,即使他这种个性会受到他人的不满,他也要坚持下去。
青云直上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家庭农场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家庭农场
叶平宇决定下去,带着金永南以及两名警卫,这两名警卫都是身手高超的战士,属于省公安厅警卫处的人,专门在省委负责保卫省委领导安全的。
坐着省车队小车班里一辆普通的车,叶平宇和金永南等人就出发了。当车子驶出省委大院,驶出宁阳市区的时候,看着田野里的麦田,叶平宇突然感觉好自在,好舒服。
整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每天要有着无数的事情去处理,现在离开繁杂的城市,来到相对安静的农村天地,叶平宇一时心旷神怡,无比痛快。
“永南,出来转一转,是不是要比呆在办公室里面好多了?”叶平宇笑了笑问向金永南。
金永南笑道:“叶书记,以后您没事的时候就带我们出来放放风吧!”
叶平宇也笑了起来,作为省委书记,他什么时候能没事啊?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总统什么的都可以进行休假,在华夏就没有这种休假的概念,必须无时无刻地都要在干活。
车子跑在高速上,很快就到达了临川地界,如果是正常的视察,这个时候,李春林和张玉江两人一定会在此处迎接他的到来。这种界迎的仪式不知是从何时兴起的,如同古代的郊迎,这种繁文缛节,在不知不觉间便形成了,一方面是下面的精心逢迎,而另一方面便是上面领导的默许,不然,这种繁文缛节不会形成。
叶平宇来到安宁省之后,就是断然取消了这种所谓的界迎,然而他几次到下面视察工作,那些地市的领导们仍然在强大的习惯性面前没有改变。分析他们的心理,大概是礼多人不怪,叶平宇不喜欢界迎,但是不代表其他省领导不喜欢,同时他们也不清楚叶平宇是真不喜欢还是假不喜欢,万一叶平宇是故意做做姿态呢?总之做了总比不做好,这是他们的心理。
叶平宇有时心想,这些人整天把心思都用在揣摩领导心思上了,如果能把这种精神用在揣摩事上,或者用在揣摩群众的疾苦上,相信好多工作可以做的更好,问题也会更少。
现在他不作任何事先的通知,临川市的领导不知道,他们自然是不会过来迎接了,倒是显得清净,而且他如果事先做了通知,一切视察安排全在地方上的掌握上,他能看到什么实际情况?所以,只有自己不声不响地下来,看完情况就走,多少还能得到一些他听汇报听不到的情况,看到听汇报看不到的情况。
“下面到哪个县了?”叶平宇坐在车里,看着外面临川的风景,向金永南问道。
金永南道:“我们现在进入高苍县了,高苍县是临川市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是原来王伯亮在担任市委书记争取过来的,也算是做了一个好事。”
原来的时候,如果一个县要是能评上国家级贫困县,那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成了国家级贫困县之后,国家不但不收你的税了,而且还专门拨款给你,帮助你发展,所以好多贫困县被评上贫困县之后,便是不愿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因为这贫困县的好处太多,如果摘掉了就是可惜了。
叶平宇也知道这种情况,王伯亮一向比较功利化,他作为市委书记为县里头争取这种贫困县的帽子,也是减轻了市里的财政压力,直接由国家来负责的,他也是省了不少心,对此,他当然愿意去争取。
对于地方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帮助地方上发展嘛,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现在是加大扶贫力度的时候,如果老一直戴着贫困县的帽子,那么县里的领导就不能调动提拔,你必须把帽子给摘了才能走。这样一来,一些贫困县就开始要想着法子脱贫,因为不脱贫,干部不能走啊,所以情况又发生变化了。
高苍县是贫困县,直到现在还没有摘掉,叶平宇进入高苍县之后,先看到的是农村的情况,这个地方的农村看上去不大富裕,因为好多县区的农村都是盖起了二层小楼,而这边的农村似乎小楼不多,农村有了钱都是要盖房子的,这边没有盖,或者说盖的少,那说明这边的农村群众不大富裕。
如果是这个情况,高苍县还真是一个贫困县,但是农村的脱贫任务很重,因为扶贫不能只输血,不造血,如果直接给老百姓发钱,那需要的资金就是太多了,而且发多少钱也是不够花的,所以要想扶贫,还是要让贫困的群众掌握一门技能,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才行。
农村的群众文化程度要低,大多数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怎么让他们脱贫致富?这是一个伤脑筋的事情。
叶平宇一时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当然,经济发展也有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这就需要政府的平衡,适当抑制富人的过快增长,同时不断减少贫困人口的出现。
“叶书记,高苍县这边有一个开发区,现在建设的不错,开发区是高苍县的一个脱贫的重点项目,当了好几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发区是高苍县可以向国家能够交代的一个地方。”金永南来之前对高苍县的情况作了了解,便向叶平宇介绍道。
高苍县经济开发区十年前就成立了,但是成立后,一直发展的不好,而在高苍县被划为国家级贫困县之后,国家进行了大力扶持,帮助引进了一些大的企业,现在逐步发展起来了。
叶平宇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如果我们通知他们后,来到这里,第一站肯定是去开发区了,到了开发区,看了那些现代化的企业,我肯定不会觉得这里是一个贫困县,而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金永南道:“叶书记,您说的没错,我去过高苍县开发区采访过,整体看起来,确实不错,因为有着国家的支持,如果还发展不起来,那就说明有问题了,只要国家集中投入资金进行发展,没有发展不起来的。”
金永南说的没错,华夏的好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要主要领导同志一声令下,好多壮举都是可以完成的,高苍县的这个开发区能发展起来肯定也是这个原因。
既然高苍县的这个开发区是国家给的资金发展起来的,建设的又那么好,叶平宇也不用去看了,要看就看问题,只有看问题,才能推动下面发展,如果到了下面来,只是看上几个工作亮点,然后褒奖一下下面的同志,那就算视察结束了,能推动什么工作?只能算是鼓舞一下下面同志的士气,让下面的同志高兴高兴,虽然这也算是一种工作推进,但是如果问题还在的话,意义就不大了。
叶平宇在快到高苍县城的时候下了高速,一下高速就是到了一处村庄,这里应当是一个乡镇,路边有一片钢丝围起来的地方,里面好像种着好多的东西。一看到这个景象,叶平宇便感了兴趣,觉得这里应当是一个农场之类的地方。
叶平宇让车子停下,走了下来,金永南紧跟着也是走了下来。下来之后,金永南看了看道:“叶书记,这个地方不错,种了不少的农作物,我看都是经济作物。”
叶平宇点点头道:“应当是一大片农场吧,现在我们不是提倡建设家庭农场吗,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金永南道:“我去看一看,里面种着什么,问一问经营效益怎么样。”
叶平宇道:“我和你一起过去吧,了解一下情况,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
叶平宇和金永南二人准备走过去,看一看这家庭农场,但是刚要动身,突然旁边陆续驶来好几辆轿车,齐刷刷地停在路边。叶平宇一看,目光一动,便是向这些车辆看去,不知他们是什么的。
结果车子一停下来,从车子里陆续走出一些人来,从第一辆车上走下一个中年男子,笑着走向第二辆车,而从第二辆车上则走下来一个比较年轻的男子,穿着比较考究的t桖衫,头发梳得比较光亮,一看就是什么领导。
叶平宇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有领导过来视察这个地方,只是不知是哪里的领导,如果是省里的领导,金永南应当认识,而他也差不多能知道。
“永南,你认识他们不?”叶平宇问了问金永南。
金永南当然也在看,一听到叶平宇问,便说道:“从第一辆车上下来的人,我好像有印象,可能是县里的领导,从第二车下来的那个我觉得也面熟,可能是市里的领导,当年我到过这边采访,也认识不少领导,但是没有什么交情,往往是一面之交,时间长了,往往是记不住了他们的名字了。”
青云直上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与农民的对话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与农民的对话
听到金永南这话,叶平宇点点头,这时听到那个中年男子下车后走近那名年轻男子后说道:“王秘书长,这里就是我们的御园家庭农场,扶贫项目,现在搞的非常不错。”
年轻男子听到后,眯起小眼睛,看了看远处,旁若无人地点点头道:“不错,不错,你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这次我下来了解一下你们的扶贫情况,对你们县也有好处,省市领导对扶贫工作都很重视,市委李书记专门让我下来看一看扶贫工作,走吧,我们过去看看。”
叶平宇和金永南两人站的离他们不远,这些人没注意到他们两人,或者说注意到他们两人了,但是没把他们当回事,以为是附近的群众,不过其中也有人看了他们两眼,大概是防止他们捣乱,但看到他们两人都站在那里没动,也就没管他们。
由于离得近,叶平宇和金永南都听到他们的对话,叶平宇一听,才知道这是临川市的领导下来了解扶贫工作的,而那个年轻男子被县里的干部称为秘书长,此人大概是秘书长副秘书长之类的职务,从年龄上分析是副秘书长的可能性比较大。
想不到他们是来视察扶贫工作的,然而却是来了这么多的车,排场搞的这么大,扶贫扶贫,既然是扶贫,就要知道贫困的不易,下来视察工作要尽量轻车简从,不要搞什么排场,因为你这样下来视察扶贫工作,对于老百姓来说观感实在是不好。
而且这些干部看上去都是穿着考究,如何深入到群众中去?不到群众中去如何了解扶贫工作能不能让群众满意?难道他们只是过来看一看这个家庭农场就算完成任务了?
叶平宇不由地对这样的视察工作方式产生了不满之处,现在省里头要求加大扶贫力度,扶贫工作一定要务实才行,不然,怎么可能真正地把扶贫工作做好?而现在这些干部如此搞排场地来到这里进行视察工作,能视察出什么东西来?
“永南,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你拿出手机给他们拍几张照片,不要让他们看到,免得他们产生什么怀疑。”叶平宇现在不好说这事,只好让金永南用手机拍下他们的照片,等回头再说。
金永南一听,便是偷偷地拿出手机给他们拍了几照片,而这些人下车之后,便是去了路边的家庭农场,县里的干部在前面带路,然后走进去以后,就有乡里的干部出面讲解,那个年轻秘书长站在那里,双手放在前面,微笑着听着,听到满意之处,点了点头,很有领导派头。
叶平宇看了一眼,便知现在的年轻干部也是越来越官僚化了,看上去比老官僚还官僚,习惯于听汇报,连蹲下身子看一看农作物的长势的兴趣都没有了。
这名年轻的秘书长呆在家庭农场里呆了不到二十分钟,便是匆匆从里面走出来了,而后面有一个人提着一篮子的东西,叶平宇和金永南仔细一看是草莓,原来这里面种有草莓。看样子是乡里的干部提着的,提到路边之后,便是朝年轻秘书长的车子上放。
年轻秘书长看样子做了一个推辞的动作,但是也没有阻挠乡里的干部把草莓放进去。叶平宇让金永南把这个场面给拍下来,金永南悄悄地就把这个情况给拍下来了。
车子匆匆地来,匆匆地走,没有见到这名年轻的秘书长去见见村里的贫困群众,只是到这个地方看了一看就走了。
叶平宇心想这就是来考察扶贫工作的吗?等到他们走了之后,叶平宇刚要想往农场里走一走看一看,突然有人大声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叶平宇和金永南定睛一看,有一个穿着打扮很干净的人站在那里,瞪着眼睛问向他们。叶平宇猜测这人应当是乡里的干部,难道是在这里看家护院的?
“我看你们这里的农场非常好,能不能过来参观一下?”叶平宇笑着对那人说道。
那个人警惕地看了叶平宇一眼,说道:“我们这是私人家庭农场,不接受外人参观,你买东西倒是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