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李君羡苦笑道:“因为房俊自己说这是一词……”
李二陛下怫然不悦:“那瓜怂就是特立独行,明明是诗,却非说是词,他要如何断句?”
李君羡咳嗽一声,道:“据说,他是这么念的……床前,明月,光……”
李二陛下茫然不解:“这根本不通啊!”
“陛下莫非忘记,这诗是有前提的?乃是应名|妓明月姑娘之邀,才有这作品。当时在场之人也提出此疑问,房俊……是如此解析的!”
李君羡将房俊当时的解析叙述一遍。
李二陛下眼珠子都瞪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诗……居然还能这么写?
“床前……有个叫明月的姑娘……光着身子?去他|娘个驴|日的怂货!”
李二陛下怒然大怒,咬牙切齿,将桌案拍得山响:“如此妙句佳词,居然隐藏着如此龌蹉的心思,可惜了这几足以流传千古的诗作,简直暴殄天物,气煞我也!”
天唐锦绣 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行
春雨惊春清谷天,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昼夜平分。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出闪电。
待到春分一过,便是清明。
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时《国语》中记载:一年**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汉朝刘安所作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记载。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然则今年的清明,老天爷似乎显得并不开心,不愿在春耕到来之际,降下一场如油的春雨。
太史局的那帮钻研历法天文的老学究们,给了李二陛下一个郁闷的推论——今年春季少雨。
别说生产能力极为原始低下的唐朝,即便是号称科技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气候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亦极为重要。干旱、洪涝,当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天威,才能察觉到自身是如何的渺小,在天威面前,除了眼睁睁的看着,束手无策。
李二陛下愁的头都快白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若是春耕不理想,这一年的收成能好的了?
好不容易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十几年,方使得这个国家有了强盛的根基,吏治清明,国泰民安,只差那么一点点,便可迈入盛世之列,成就不朽之伟业!
差的是哪一点?
天时!
李二陛下领着群臣百姓,将所有能做的都做了,甚至可以说已经做到最好,剩下的,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只消得风调雨顺那么几年,让老百姓攒下一点家底,便将河清海晏,丰衣足食!
可是这最关键的时候,居然要迎来一场大旱?
李二陛下在太极宫里呆不住了,心烦意乱几乎处理不好公务,便嘱咐房玄龄留守长安坐镇,自己则收拾驾辇,摆驾骊山行宫,出去透透气。
自打过了年,魏徵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因此,李二陛下出宫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诘责阻拦,这让李二陛下松了一口气大有“天高任鸟飞”感触的同时,也有一些唏嘘嗟叹。
李二陛下虽然恨不得杀了魏徵那老货,可他也明白,正是由于魏徵的存在,才使得他不得不打消很多任性之举,在“明君”这条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现在魏徵快要老死了,也无人再会如同魏徵那般毫不留情的诤谏于他,让他颇有些茫然……
尽管李二陛下不喜排场,但帝王出行,必然车马辚辚,大张其事。
浩浩荡荡的车队途径新丰城外,李二陛下于御驾之中想起一事,撩开车帘看了看空空荡荡的官路两侧,不由甚是好奇,摆手将护卫出行的“百骑”统领李君羡招过来。
“若某没有记错,此处应该聚集着大量灾民,如今都去了何处?”
年前的时候,李二陛下还曾微服到此,见到连成一片的棚户,灾民衣不遮体,面黄肌瘦。虽然房俊那厮承诺将收容这些灾民,李二陛下可不认为他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且不说收容这些灾民所需要的庞大金钱近乎一个天文数字,单单只是这么多人的房舍问题,就足够房俊挠头了。
李君羡骑在马上,张望一下四周,回道:“据末将所知,房俊正在房家湾大兴土木,实验新式的灌溉器具,将这些灾民都招去做工了。”
李二陛下差点气笑了。
好家伙,你自己跟朕吹牛皮,说是能收容这些灾民,朕也是信了你,免税免租大力支持,回过头来却是用工部的银钱替你养着这些灾民……
想了想,没有当即火,又问道:“那这些灾民现如今居住何处?”
这才是个大问题,虽然已经进了春天,但夜晚的气候依旧湿寒,若是无房舍居住,很容易生病。房俊那厮能拿工部的银钱养着那些灾民,却不能把这些人都送去工部过夜吧?
“这个……末将不知。”
李君羡深知自己手上这支“百骑”的力量,很是自律,不该自己去管的事情,绝对不越雷池一步。所以房俊最近的所作所为,他是真的不知道。
李二陛下好奇心起,这城下原本供灾民住宿的棚户已然拆除,必是房俊给灾民找到住宿之所,可是几千人的房舍,他是怎么建起来的?
难不成……那厮就是将这些灾民作为免费的苦力,驱策着为他创造财富,却对这些人的死活不管不顾?
李二陛下不相信房俊是个这么灭绝人性之人,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房俊是如何解决这些灾民住宿问题的。开春化冻这才几天,就能盖起来供几千人居住的房舍?
一路上李二陛下忧心忡忡,刚一到骊山行宫,更换了一身常服,便要微服出行。
“父皇这是要干嘛?”
高阳公主正好过来寻李二陛下说话,见到李二陛下换了常服,顿时兴致勃勃的粘上来,扯着李二陛下的衣襟不撒手。
李二陛下本想将这个古怪精灵的女儿打走了,可见到这丫头一双大眼睛眼巴巴的瞅着自己,那眼神好似再说“带上我吧带上我吧”……
李二陛下心软了,再一想即是去房俊那里,也是无碍,只得吩咐她去换了一套男装,然后将李君羡找来,带了几个武艺出众忠心耿耿的“百骑”精锐,自己带着高阳公主乘着马车,微服前往房家湾。
*********
沿着渭水策骑缓行,迎面吹来春风,却不觉寒冷。
河面上船行如织,往来如梭。
高阳公主一身箭袖胡装,身姿窈窕,英姿飒飒,撩开车帘,兴致勃勃的四下张望,手指着河面上的船只问道:“为何有这么多船?”
李二陛下也是不知,按说此时虽然正是关中各家商铺进货之际,可往年却绝无这许多船只。要知道这些船只在河面上远看不甚起眼,但其所载货物每一艘都不是个小数目,这许多货物一起运至关中,单单一个存放地点便不好寻找。
于是,李二陛下看了看车外亦步亦趋的李君羡……
李君羡摸摸鼻子,苦叹一声:“回公主殿下,末将……亦是不知。”
次,李二陛下觉得是不是应该将“百骑”的权责扩大一些,起码要遍及整个关中,这种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生的莫名事件,让掌控欲极强的李二陛下颇为不爽……
这一次,李二陛下还是依着上次前往房家湾时的路线,路过那块屹立于渭水之畔的巨大石碑。
马车之上的高阳公主腰杆挺直,眯起秀眸看着这块如今再关中家喻户晓的石碑,心里颇有些不明意味。
便是这一块石碑,将关中无数富商巨贾戏耍于股掌之上,明知其中毫不掩饰的阳谋,却不得不心甘情愿的入彀。
那个黑面神,也不是看上去那么傻傻的……
一路前行,绕过一处河湾,便见到无数船只停靠在渭水两岸,樯橹如云星罗棋布。
两侧河岸上,一排排高大敞阔的房舍鳞次栉比,一船船货物被河岸上高大的吊杆吊上岸去,直接放入宽大结实的马车,立时就有挑夫将货物从一个麻绳编制的往兜里将货物搬出来,撤走网兜,货物被整齐的码放。
那马车并无车厢之类,只是一个平板,货物放上去稳稳当当。
直到一辆车装满,车夫一扬马鞭,鞭梢在空中炸响,拉车的几匹健马奋起一身腱子肉,吃力的拉动马车,足足八个车轮一起转动,缓缓驶离码头,立时又有另一辆空马车填补空位。
工具之奇,效率之高,令马车上的李二陛下瞠目结舌……
天唐锦绣 第一百九十七章 所见
关中几时出现如此规模的码头?
而且就在距离长安不远的新丰,李二陛下感觉跟诡异,仿佛这个码头便是一夜之间就凭空出现,像是海市蜃楼一般让人不敢置信,却又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眼前。
马车缓缓前行,加入岸边忙碌的人流之中。
有人想打个招呼让这一行人赶紧让开,却被这一行人的气势震慑。护卫在马车周围几匹高头大马品种优良,似乎比起十六卫的精骑所用的马匹都好上几分。皮质的马鞍边角居然包着黄铜饰件,马鞍上不仅挂着长柄马刀,还插着上好的雕木漆弓和皮质箭囊。
马背上的彪形大汉们腰里还佩着另一把刀,看刀鞘厚度,恐怕是上好材质的横刀,一般的军士没经过几年打熬力气,可是使不动这些家伙。
这可不是一般人家的护卫,关中权贵遍地,谁知道一个不小心惹上哪尊大神?还是少招惹为妙……
于是,旁人对这辆有着好几个护卫的马车纷纷避让,任其畅通无阻的行到码头近前。
李二陛下对这处码头极是好奇,虽知必是那房俊的手笔,可那厮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此处诺大的码头,又是如何将这许多客商汇聚于此?
他待要下车一看究竟,可怕李君羡没吓死!
李君羡苦苦阻拦,就差当场下跪了:“陛……官人,万万不可,此处人多繁杂,谁知有没有居心叵测之辈混迹其中?若是有个万一,小的百死难恕其罪!”
高阳公主虽然跃跃欲试,想要下车,却也知此地危险,拉着李二陛下的手不松开。
李二陛下也是无奈,只得作罢。抬眼望去,却见一座石拱桥就在前面不远处拔地而起,飞跨渭水两岸,将两岸的码头连成一片。
只是这石拱桥显然刚刚修建不久,尚未完工,不曾有人从上面经过。
李二陛下眼睛一扫,便见到桥头处一个熟人,正指挥着工匠干活。
对李君羡耳语几句,命其将那人叫过来。
李君羡走过去,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了几句什么。那人先是一愣,吩咐了身边工匠几句,便随着李君羡走过来。
这人好奇的张望一下马车,恰好李二陛下撩起车帘向他看来。这人愣了下神,揉了揉眼睛,紧接着才反应过来,忙要单膝跪地,却被李君羡阻止。
李二陛下温和笑道:“若某没记错,汝是工部员外郎任中流吧?嗯,这名字有特点,好记,呵呵。”
任中流激动得都快打摆子了,陛下居然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员外郎?眼泪都快出来了,结结巴巴说道:“陛……陛下,正是微臣。前年陛下营建骊山别苑,微臣那是还是工部司主事,有幸觐见天颜……”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问道:“此处码头,可是房俊的手笔?”
任中流点头:“陛下明鉴,正是房侍郎手笔。”
李二陛下不置可否,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真是生财有道啊,拿工部的银钱,为他自己谋利,房玄龄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任中流唯一错愕,随即明白李二陛下所说何意,赶紧说道:“陛下错怪房侍郎了,营造这一处码头货场,征用灾民上千人,前后耗时月余,靡费银钱上万贯,却没有动用工部一分一文。吾等工部官员虽然亦有出力,但房侍郎都是支付报酬,绝无一丝假公济私的行为。”
“哦?”
李二陛下颇感意外,这房俊还真是个正直无私之人?便哼了一声,说道:“可是尔等既然身为工部官员,自当做好本职工作,如此不务正业,真当朕是菩萨心肠,不会治尔等失职之罪?”
任中流度过刚见李二陛下时的激动,情绪平稳下来,不急不徐说道:“还请陛下明鉴,吾等虽然帮助房侍郎营造货场,实则都是为新式营建之法积累经验。陛下请看,这座拱桥十五日之前施工,但在主体已然完成,再有一月,便可竣工。竣工之后,桥上可同时通行二十辆多轮马车,重大十万斤的货物也不虞有坍塌的危险……”
李二陛下悚然动容:“此言当真?”
“岂敢欺骗陛下!”
李二陛下是真的惊到了。
谁知任中流继续说道:“此桥的建造,采用了一种叫做水泥的新式建筑材料,这种水泥平素呈粉末状,遇水之后迅凝固,固若磐石,坚不可摧!可惜工序太过繁复,产量极少。房侍郎有言,若是等到可以量产之后,以之建筑城墙,则吾大唐所有的城池,都将固若金汤!”
李二陛下再也顾不得什么危险不危险,一撩车帘,便蹦了下来。
李君羡阻拦不及,只得吩咐“百骑”精锐四下警戒。
李二陛下大步流星来到桥前,只见整座桥已经骨架初现,正有工人用吊杆将一块一块厚达半尺的石板吊起搭建。只是那石板方方正正,看去并不是普通的石材,断口处依稀可见铺有铁筋。
应该便是任中流所说的“水泥”所造。
冲一名“百骑”精锐招招手,吩咐道:“砸碎它!”
那“百骑”精锐虎背熊腰体魄健壮,闻言大步走过去,四下一张望,正巧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工人正手持一柄铁锤钉木桩,便走过去劈手夺过来,高高举过头顶,两臂肌肉奋起,猛地砸下。
“咣”
一声闷响,那“百骑”精锐被反震得手臂麻,低头去看,那石板却完好无恙,只是被击打之处出现一个小坑。
“百骑”精锐有些傻眼,不信邪,再次举起大锤,“咣咣咣”的一通猛砸。最后整个手臂都差点废掉,那块石板也只是龟裂开来,因由铁筋的缘故,依然不碎。
李二陛下不淡定了!
如此材质,若是用之建筑城墙,果真便如房俊所说那般,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转身盯着任中流,急问道:“此物如何难以量产?”
任中流这些日子都跟房俊一起厮混,对水泥的详情了若指掌,解释道:“此物乃是用石灰石、黏土、石膏等物研磨成粉末状,混入窑中煅烧。原料易得,只是这研磨成粉的工序实是不易。”
李二陛下鼻息都粗重了几分,研磨不易,那就加大人手便是,岂能因噎废食,将此等绝好的材质弃之不顾,只是用来修桥铺地?
那瓜怂果然专门给自己添堵!
李二陛下没好气的问道:“房俊那厮现在何处?”
任中流吓了一跳,他可从未听闻李二陛下喊一个人为“那厮”,也不知是恨到骨子里了,亦或是亲近到毋须寻常礼仪……
“房侍郎正在田里,组织人手搭建水车。”
“水车?那是何物?”
“一种以之从地处提水至高处,灌溉农田的器具。”
“带某去看看!”
李二陛下来了兴致,归根结底,此次出来透气,便是被太史局那个“春旱”的推论给闹腾的,此时听闻有能从地处提水至高处的器具,自然要去看看。
“诺!”
任中流躬身领命,嘱咐了修桥的工匠们几句,便在码头处找来一条驳船,将李二陛下连同“百骑”都驳到对岸。
站在驳船上,望着两岸如梭的舟船,密密麻麻林立的吊杆,李二陛下很是有些神情恍然。
“那吊杆好似能提得起很重的货物?”
“正是,房侍郎说,那叫……杠杆作用,很有四两拨千斤之神奇。”
任中流详细解说一边杠杆的原理。
李二陛下很聪明,一点就通,赞道:“这道理真也明白啊,抬东西的时候,横杆越长越省劲儿,可也只有房俊将这道理运用到码头上,还算有点歪才!”
任中流嘴角一抽,这还叫“歪才”?陛下您对房侍郎可真够有成见的……
天唐锦绣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闻
李二陛下似乎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因为很多东西都大大过他的认知,就比如这河面上如梭如织的货船。』』『
“朕注意了一下,这里几乎汇聚了江南江北的商家,这些商家为何都要将货物卖于房俊?”
任中流笑道:“陛下明鉴,这些商家可不是将货物卖于房侍郎,只是将货物囤积于此而已。与其千里迢迢的运货到此,还要挨家挨户的上门推销,怎比得上租几件库房,将货物屯于此处,等着商家上门来买?”
李二陛下大敢惊奇:“即便有商家上门来买,可这么多货物汇聚一处,必是好坏参杂,价格混乱,怎么去处理这种情况?”
任中流自信的一笑,指着岸上刚刚用吊杆吊上岸的一船货物,说道:“陛下请看,每一船货物上岸,必有从关中各处请来的内行,对其产地、数量、品质进行记录,然后分门别类,清点入库。每一种商品,都会将其的详细情况并货主打算售卖的价格写在一个木牌上,挂牌出售。买家买货之时,不必跟卖家沟通,只需在交易大厅内,按照挂牌出售的货物衡量即可。货物多了,价格自然下降,买家闻风而至;买家多了,出货量自然大大增加,就算薄利亦可多销,卖家自然汇聚而来。良性循环之下,自然成为……关中货物的集散地!”
这是房俊的原话,任中流现学现卖,拿来忽悠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觉得这法子不错,货到低头买家压价、付钱之后货物质量不行等等商品交易中极易遇到的情况都极大程度的避免了。
只是他有一样事情想不通:“房俊如何赚钱?”
说到这个,任中流便连连叹气:“房侍郎之想法,确如神来之笔,凡人不可揣度也!赚钱之处有三,其一是码头的装卸费用,这笔钱财房侍郎分文不取,尽归‘东大唐商号’,以之支付码头工人的薪酬以及码头的日常维护;其二是库房的租赁,但是价格极低,将将够维持整个库房的管理之用;其三是在交易时收取百分之一的交易税,这个数量就很大了;但是房侍郎说,最最赚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十日后交付货款。”
李二陛下深感自信受到打击,脑水有些不够用……
想来自己也是天授之资、聪慧绝伦,为何对于这房俊的手法总是莫名其妙?
“那不还是得交付么?可也不能变成他自己的钱……”
李二陛下还是有胸襟的,不耻下问。
任中流赞叹道:“当初微臣也有此问,但是等到码头的生意日渐兴隆之后,微臣就懂了。”
你懂……你懂个锤子!
李二陛下很是有些忿忿然,懂了你倒是说啊,难道还要让真不耻下问?
房俊那个瓜怂,手底下的人也讨人喜欢……
幸好任中流没有等陛下问,便说道:“交易契约中有规定,卖方必须十日之后,买房无正常投诉之举动,才可支付货款。但是这笔货款,买家在提货之时就依然交清,所以是留在房侍郎手中的,这让买卖双方都很同意,可以避免很多龌蹉。看上去,房侍郎只是将货款截留十日,最后还是要交出去。但是事实上,只要这货场存在,那么每日便有货物卖出去,所以每日亦都有这种货款进账……于是,微臣现,其实至始至终,都有一笔钱是一直留在房侍郎手中的,这等同于他自己的钱,他想用来干嘛就干嘛,而且随着货场的扩大,这笔钱还越来越多……”
李二陛下终于懂了。
这特么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以一个货场搭建一个交易的平台,买卖双方就心甘情愿的将钱交到他手里……
而且看看这码头的兴隆模样,可以相见每日流入房俊手里的钱财该有多少。
不出意外的,李二陛下深感嫉妒了……
朕这边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赚钱,都快要给老百姓加税了,人家房俊这边随便出个鬼主意,就有人心甘情愿的送钱上门。
这特么什么世道?
高阳公主乖巧的站在李二陛下身边,抿着樱唇,秀眸看着四周这新奇的一切,心神微震……
直到驳船到岸,李二陛下重新坐进马车里,也未曾再一言,心情很是不爽。
任中流和李君羡均不知这位之尊缘何面色阴沉,亦不敢随便开口,一行人沉默着穿过码头区,径直向码头后面的山坡行去。
刚一出码头区,迎面便过来几骑骏马。
李二陛下从车帘看出去,正巧见到为一匹马上端坐这一位少女骑士。
那少女容颜殊丽,箭袖胡服,脚上蹬着马靴,英姿飒爽。
码头区当即有大一群人小跑着围上去,将少女骑士围在当中。
那少女骑士甩蹬下马,面上巧笑嫣然,却又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傲。
见到一众商贩模样的人围着这少女,宛如众星拱月一般,李二陛下惊奇道:“此女何人?”
高阳公主闻言,撇了撇嘴:“自然是皇帝陛下您赠予房俊的那个侍妾……”
语气中浓浓的酸味,怎么也遮不住。
李二陛下恍然,细细一看还真是那武媚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