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只是昔日在宫里之时,这姑娘很是清减,有一种钟灵毓秀的清秀;现如今不知是不是房俊那厮滋养得法,变得有些珠圆玉润,却绝不是胖,而是多了一份雍容的艳丽,明媚照人。
李二陛下便笑道:“听你的意思,这是在怪父皇了?要知道,当时可是你提议将此女赐予房俊,好看看房俊是否真是个兔相公……某还未问你,那房俊到底有无此事?”
高阳公主俏脸微红,心说那黑面神不知多么健壮,正常得不行……
李二陛下看向不远处的一众商贾巨富簇拥着的武媚娘,不由皱起眉头:“房俊那厮为何如此容许自己的侍妾抛头露面?”
就算大唐的风俗再如何开放,如此一个尚未出嫁的侍妾混迹在一群豪商巨贾之中,终是不妥。
车外的任中流时时刻刻留意着车内的情形,闻言解释道:“陛下不是将玻璃的东洋贸易交由齐王殿下负责吗?齐王殿下与房侍郎交情莫逆,各自占有一半份额,另外,尚有房家工坊出产的肥皂等物,便是那个‘东大唐商号’的资本。其中房侍郎的那一部分,则是由武娘子全权负责。”
高阳公主吃了一惊:“那房俊就不怕这位武娘子携款潜逃?”
任中流笑道:“大抵是不怕的。”
李二陛下则关心另一件事:“码头那边有工部的官员帮衬,商号这边交给这位武娘子,那房俊在干嘛?”
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办理,难道他自己在家数钱?
任中流一脸敬佩之色,无限崇拜:“房侍郎……在家著书立说!”
著书立说?!
这下子,无论高阳公主还是李君羡,亦或是自觉养气功夫即为到家的李二陛下,齐齐无语。
作两歪诗,就能著书立说?
这可是一个文人毕生的最高成就!
既能将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又能避免满腹才华不因生命的终结而湮灭,更能得到世人的承认,在汪洋历史中给自己留一个名留青史的地位。
可著书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么?
锦绣文采、坚毅性情、士林的支持、雕版的巨额靡费……
让大多数文人望而却步。
现在,那个十七岁的房俊,居然要著书立说?
对此,李二陛下是很不以为然的。在他想来,著书并不难,房俊无非是仗着自己丰厚的身家以及老爹房玄龄的名望,胡编乱造一本不成体统的书籍,随便出版个几十上百本,亲朋故旧的赠送几本,便也算是过了著书的瘾头。
但是要说到“立说”,那纯粹扯蛋。
你一个棒槌、楞怂,有什么观点、有什么思想是能让那个天下士人认同的?
不过李二陛下也不得不承认一点,房俊这厮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马车晃晃悠悠沿着一条水量丰沛的小河溯流而上,来到半山坡处,便听到不远处一阵号子声震天响起。





天唐锦绣 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车
房家湾原本是一处无人无田的荒滩,因为房俊来了,自新丰|县衙购得一部分土地,后来李二陛下为了鼓励房俊收容灾民,又赏赐了一些,所以这一块儿就成了房俊不是封地的封地,天老大他老二,取名叫房家湾……
然而现在,仅仅一个冬天过去,往昔那个无人一顾的荒滩,却处处充满着惊人的活力。
李二陛下粗略估算一下,单单这一个码头,起码养活上千人。若是再加上往来运输的脚力、临河即将兴起的住宿吃食的各种商铺,简直无以计数。
毫不夸张的说,房俊那厮就是凭着这些无人问津的荒滩野地,凭空造出了一座城……
这简直就是经世济国之才!
李二陛下简直不敢置信,那房二自小到大不声不响的,为何突然展示出如此卓的才华?
一路揣着疑惑,到了房家湾后山的半山腰,李二陛下再一次被眼前的情景震了一下。
一侧河畔上,聚集了密密麻麻足有上百人,这些人分成两排,各自拽着一根鹅卵粗细的麻绳,卯足了力气,将一个方圆足有三丈的巨大圆形木架搭建的轮子立起来。
人们一边用力拉紧绳索,一边整齐划一的喊着号子,另有两伙人举着高高的竹竿扎成的三角形架子,将不断立起的圆形巨轮固定,使得它不会再度倒下去。
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半个时辰之后,这支巨大的圆轮终于屹立在河道之中,参与劳作的人们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这就是那个什么水车?”
李二陛下问了一句,眼睛却在人群中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
这人身材结实,一身绯色官袍皱皱巴巴,下摆掖在腰间,赤着两只脚,官袍上沾满了泥水污渍,形象极其邋遢。
但是那一张黑脸上却洋溢着阳光一般的微笑,他不停挥着手,喊着什么,所到之处,人们都会大声欢呼,兴高采烈。
任中流看了看人群里撒欢儿的房俊,那一身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绯色官袍被他穿出了乞丐味道,心里不由得一紧,李二陛下素来强调官员要着装整齐,见了房俊这副尊容,不晓得会不会火?
听到陛下询问,任中流连忙收拾心神,回道:“正是。”
李二陛下将目光从邋遢的房俊身上收回,重新审视那座立在水中的巨大圆轮,皱眉道:“这玩意有何用?”
任中流是全程参与水车设计制作的,可以说这世上除了房俊之外,数他最熟悉,从容答道:“陛下请看,那水车的边缘有一排斜放的竹筒,河水流过,浸满竹筒的同时,推动挡板向前,水车便轮随水转,永不停歇的转动,与此同时,浸满河水的竹筒转到高处下落的时候,河水边从竹筒内倾斜而出,注入河畔搭好的水道,流入不远处的蓄水池。无论晴雨干旱,只要河水不竭,这片田地永不会干涸,庄稼都能极好的生长!”
只要河水不竭,田地永不干旱……
李二陛下觉得手在抖,嗓子干,使劲儿咽了口吐沫,却没有丝毫缓解……
天下田地,多数都在河边,但是因为落差的原因,却很少有田地能直接浇灌河水,还是得指望老天爷的脸色。雨水充沛的年份,收成就好一些,老百姓缴税之余,还能吃得饱饭;可雨水枯竭的年份,便是缴税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饭吃?
若是此水车能通行天下,大唐起码两成土地不畏干旱!
这能在大灾之年救活多少人?!
李二陛下看着赤着脚浸在冰凉的河水里,全身浸湿的房俊正指挥着工匠劳工将那巨轮用木架支住,缓缓移动至事先筑成的两道平行的石墙之间,次觉得这个楞怂的小子似乎跟平时不太一样,那笑得灿烂的笑容,那露出的一拍白牙,都是那么亲切,那么顺眼……
李二陛下背负双手,站在河堤上,静静的看着河水中的人们安装这辆巨大的水车。
高阳公主站在父皇身后,心底的震动丝毫不亚于她的父皇。
眼前的房俊,比以往更邋遢、更无形像、更像个泥腿子土包子……可是为何,自己却偏偏生不起一丝鄙视之心?
原来,男人不一定要貌比潘安、也不一定要丰神如玉、更不一定要温文尔雅……只需能在千百人面前指挥若定、挥洒自如,便自有一种魅力!
此刻的房俊就站在河水里,衣衫尽湿、狼狈不堪,但他干的起劲儿,周围那些灾民工匠们,会下意识的用一双粗糙的大手去替他抹去脸上的泥巴,结果却越摸越脏,但是房俊毫不嫌弃,他笑得爽朗,那一排牙齿都闪着光……
高阳公主固有的人生观、审美观,在这一刻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她终于明白,一个男人的魅力,不在于熏了什么香、长得有多俊、话语有多甜,而在于他是不是能得到身边人的认同,他做的事是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给更多的人带来好处。
一个男人的存在价值,才是他的魅力体现。
河水中,当房俊最终将一根插在水车轮毂之间的木棍抽出,那辆巨大的水车开始缓缓旋转,第一桶水被注入河畔用竹子搭建的水道之时,所有人都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
他们在房俊的带领下,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老天爷,从今儿起,这一块田地,再也不用仰仗老天爷的脸色!
任中流见到河水中的房俊正好抬头望过来,赶紧使劲儿招手。
李二陛下抬手制止他,说道:“我们下去看看。”当先下了河堤,高阳公主和李君羡立即跟上,几名“百骑”精锐紧随其后。
房俊正坐在河畔歇息,刚才很激动,倒是没有察觉什么,这时候闲下来,才现全身衣服都已经湿透,轻风吹过,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水车已经建成,这种几乎没有技术难度的器具,工部的那些官员带着一干灾民足以完成收尾工作,他打算回去换件衣服。刚刚见到任中流那厮,居然冲自己摆手让自己过去?
真是翻了天了!
这家伙该不会是因为最近将码头建设交给他,手底下又指挥着几百号工人,所以开始膨胀了吧?臭毛病,得治治!
便不搭理他,站起来准备回去。
远处的任中流吓得头都竖起来了,怎么着,陛下在这儿呢,您非但不赶紧过来见礼,还掉头就走?就算没看清也不行啊,陛下不开心,还管你有理没理?逮着机会,一准儿往死里收拾你!
但下边人太多,总不能大喊三声“陛下驾到”吧?
任中流瞥了李二陛下一眼,见他脸色不算太难看,便加快脚步,去把房俊拦住。待到越过李二陛下一行人,任中流变成小跑起来,不巧脚下被什么东西一绊,受不住势,顿时跌倒,皮球一般向河堤的坡下滚去。
高阳公主撅了撅嘴,鄙夷道:“马屁精!”
李二陛下莞尔一笑,说道:“能在皇帝面前仍想着维护上官,这样的马屁精亦是少有,房俊能将此人收服,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高阳公主娇哼一声,故作不屑道:“估计是不听话就往死里揍,揍几次,就都服气了!”
李二陛下楞了一下,现自家闺女这话还真是对房俊的风格,想象一下,那厮上任之后领着跟棍子,谁不老实抽谁,顿时哈哈大笑,状极欢畅。
那边房俊抬腿欲走,任中流已经“滚”了过来……
看着脏兮兮一身狼狈的任中流,房俊极度无语:“任大官人,您这是中风了还是腿瘸了?”
不理房俊的调侃,任中流龇牙咧嘴忍着疼,喘着气道:“陛下……陛下来了……”
房俊吓了一跳,抬头仔细一看,还真是李二陛下!他只是想不到李二陛下会在此处出现,所以没去细看。
赶紧小跑几步,迎到李二陛下面前,躬身见礼:“微臣见过陛下,未能恭迎圣驾,还望陛下恕罪。”




天唐锦绣 第二百章 学堂
李二陛下背着手站在房俊面前,饶有笑意的上下打量一番,揶揄道:“免礼吧!如此公忠体国、不顾形象与民劳作的官员勋贵,实是吾大唐的瑰宝。正直无私、道德高尚,更是千百官员的楷模,朕应该号召天下官员,学习房侍郎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伟大情操……”
前面说的房俊美滋滋的,但是说到“正直无私、道德高尚”这句,即便是房俊早已修炼到脸皮可以锉刀,也不禁脸红了……
打个哈哈,不好意思说道:“陛下谬赞了,其实……微臣也不是陛下说的那么完美,哈哈,那个……小毛病还是有一些的……”
李二陛下哈哈一笑:“还算有自知之明!”
旁边的高阳公主则给了房俊一个大大的白眼,俏脸做出一个呕吐的表情,嫌弃房俊的不要脸。
房俊心说这丫头怎么也跟着来了?
见到后面的李君羡,赶紧也打了招呼。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河堤后面,跑过来一个粉裙绿罩衫的娇俏小丫鬟,远远的便脆声喊道:“二郎——上课的时候到啦!”
李二陛下奇道:“你还去上课?嗯,知道上进,多读书总是好的,不错!虽然年龄大了点,不过只要下苦功,还是能有一番成就的。朕观你的那些诗词,虽然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但字句太多平白,比不得那些锦绣华彩的文章,还要努力!”
“这个……”房俊尴尬的笑笑,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李二陛下的侧脸,慢吞吞说道:“其实……是去给孩子们上课……”
高阳公主惊呼道:“你当先生啦?”
房俊翻个白眼:“房某才高七斗半,当个启蒙先生很奇怪么?”
李二陛下却愠怒道:“胡闹!仗着有几分文采便误人子弟,岂是君子所为?简直不像话!”
房俊这个委屈啊,您才不像话呢,啥都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的就给咱扣一大帽子……
当下梗着脖子说道:“但是微臣觉得教的还不错!”
李二陛下气笑了:“还教的不错?来来来,把《论语》给某背一遍,背出来,某就承认你这个教书先生的身份!”
房俊顿时卡壳。
《论语》……除了几句什么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其余完全不知道……
原本的房遗爱基本不看书,而房俊即便是大学毕业,可哪里学过这个?
房俊不服:“您这不是难为人么……再说微臣也不教学生读这些玩意。”
高阳公主鄙视道:“直接就说不会得了……”
房俊瞪她一眼,臭丫头不要捣乱!
李二陛下气道:“好好好!让你背一遍《论语》,你居然说某难为人……那你说说,你教学生什么?”
房俊眼珠子转了转,提议道:“要不……待会儿微臣去给学生上课,您旁观一下?”
李二陛下痛快的说道:“成!某就去看看你这个‘七斗半’的才子,到底是教书育人,还是误人子弟!教的不好,别怪某收拾你!”
房俊对那小丫鬟说道:“俏儿,你且先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衫,送到学堂那边,我随后就到。”
“哦!”
俏儿不认得这个看上去气质很好、长得很帅的大叔,答应一声,转身欢快的跑远。
一行人向着庄子里的学堂行去。
************
房家农庄原本不大,但是自从接受了上千灾民之后,不得不急扩建,现在的规模几乎是之前的四五倍。
沿着开矿开出的一大块平整的土地,红砖的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出去。这些房子虽然间量不大,但胜在规划统一,干净利落,看上去很是震撼。
男人们大抵都去了码头和河岸,留下来的都是家中妇女和老人,出来进去的收拾房子,各个脸上虽然满是疲劳,但更多的却是灿烂的笑容……
李二陛下惊叹道:“这房子用的什么材料,怎么会建造得这么快?”
从开春化冻开始,这才几天的功夫?
房家解释道:“是用就地挖取的粘土混以煤渣,放入窑中煅烧,这种红砖不如青砖坚固,以之修砌城墙或许不成,但是盖房子却绰绰有余。开春以来,庄子里新建了七座砖窑,日夜不停的煅烧,产量不少,但直至目前,尚有大概两成的灾民无处安身。不过半月之后,所有人都能分到这么一间足以安身立命的房子。”
烧这种砖不求质量,只求数量,所以产量很大。
李二陛下点点头,算是无言的称赞。
等到了学堂,李二陛下也好,高阳公主也罢,即便是一向冷脸耍酷的李君羡,全都目瞪口呆。
高阳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面前这一排高大宽敞、窗户上安装的全是平整光滑的玻璃的房舍,呐呐道:“这是……学堂?”
房家挺了一下腰,傲然道:“某跟这里所有人保证过,在房家湾,最高大、最宽敞、最明亮的那座房子,永远都是学堂!”
李二陛下负手站在学堂前,审视着周边的一切,心潮起伏。
高大的房舍建在山坡的高处,不虞有被水淹的危险,墙壁大概就是用红砖加上那种新式水泥砌成,看上去坚固耐用。屋顶没有覆以瓦片,而是几乎平整的顶部,稍稍在中间屋脊处找出滚水,使得雨水能流下来,不至于留在屋顶造成渗水。
最晃人眼球的是那一块块平整光滑的玻璃,太奢侈了!
直至目前,工坊仍然不能掌握平板玻璃的技术,所造的玻璃大多是残次品,偶尔的成品,都被外面的商家炒成天价。
这一溜儿窗子上的玻璃,造价怕是就不下于上千贯!
高阳公主有些艳羡,冬日里,她想将自己住处的宫殿换上玻璃,结果算来算去,换不起……
而现在,房俊居然将最好的玻璃全都给这间学堂装上了,简直暴殄天物啊!
便撅起嘴,有些不爽的说道:“这也太浪费了吧?”
房俊领着他们向学堂旁边的一间办公所用的屋子走过去,一边说道:“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
李二陛下赞道:“说得好!只要你这番心意能保持下去,某敢说,二十年之后,大唐的朝堂之上,必有此处的学子!”
房俊闻言,稍稍一顿,站住身转过来,面对李二陛下,笑得露出一口白牙:“陛下此言差矣,微臣心中的设想,是在十年之内,让我房家湾学堂的学子,成为大唐所有官吏的标准!”
“做梦吧你!”
高阳公主觉得这个房俊今儿是疯了,这都说得什么鬼话?
房俊哈哈一笑:“公主殿下,请拭目以待!”
说着,转入一间屋子换衣服去了。
李二陛下沉默的看着眼前这座窗明几亮的学堂,不知为何,心里却对房俊刚刚那句话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没错,就是畏惧。
堂堂大唐皇帝陛下,会因为一句话而产生畏惧,是不是很好笑?
一点也不!
因为从房俊的身上,李二陛下看到了一种改变,一种绝对不同于以往经验的改变……
码头、水车、学堂……尽皆与以往所见不同。
人对于未知的畏惧,是天性使然。
李二陛下不知道房俊带来的这些改变,究竟对大唐是好还是不好,所以他才会畏惧。
他甚至在想:要不要把这个棒槌一刀砍了了事?
可转瞬他就摒弃了这个可笑的想法。
因为在这里所有人的脸上,他都看得到那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明天会更好的憧憬。
或许可以看一看,这改变究竟如何?
正有些走神,房俊换了一套长衫出来,将腋下夹着的一本书向李二陛下扬了一扬,黑脸上满是诡异的笑容:“待会儿,微臣有一件礼物献于陛下。是一件级大礼包,陛下您或许现在就应该想想,是不是将微臣这个侯爵,换成一个公爵……”
李二陛下没好气的道:“赶紧去讲你的课吧!满嘴胡说八道……”
房俊哈哈一笑:“微臣敢保证,这件礼物,陛下就算是用一座城池来换,也能感觉值!”
言罢,推开学堂的门。
开门的一刹那,李二陛下看到学堂里的学子齐刷刷站起,整齐划一的扯着嗓子大喊:“老师好——”
……




天唐锦绣 第二百零一章 大儒
李二陛下制止了任中流搬个凳子到学堂里头的建议,就负手站在外面,透过明亮的玻璃注视着学堂的一切。
不得不说的是,一个十七岁的大孩子给一群下至七八岁上至十二三的小孩子上课,这画面很违和,而且房俊这厮长得还毫无文艺气质……
学堂里的摆设跟时下的大多数学堂皆不相同。
取消了几个人共用的长条书案,而是一种单人的高脚书桌,学子们亦不是席地跪坐,每人一个带着靠背的胡凳,坐在上面很是轻松,避免了长时间跪坐产生的血脉不畅。
房俊亦不是寻常塾师那般席地开讲,而是独自站在前边,面前一张略宽的高脚讲桌,身后有一块涂了黑漆的木板,挂在墙上。
房俊笑容温和,问道:“昨日所学,可曾忘记?”
学生们大声回答:“不曾!”
房俊点头嘉许,说道:“很好!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拿起,将昨日所学过的朗读一遍。”
堂上的学生们纷纷翻开面前的书籍,这让李二陛下又是吃了一惊。
居然人手一本书籍?
这厮可真是舍得下本钱……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纸张没有改良,要么是贵的要死的宣纸,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竹纸,两者都很难满足书籍的大量普及。因为,“抄书”就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无他,既然买不起,只好借来抄……
另一个,是雕版印刷昂贵的成本和繁琐的工序。
为何世家大族能垄断教育,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们,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
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此消彼长,世家大族越来越多的掌控住社会资源,天下官员皆出于此,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廷议的结果!
因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自己人”……
自李二陛下登基即位以来,世家大族的顽疾愈明显,这直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愈尖锐。李二陛下做梦都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会让朝廷、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1...6768697071...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