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现如今,他现自己的理念同李二陛下再难保持一致……
见到群臣缄默,李二陛下隐隐傲然,挺腰危坐,气度俨然,鹰隼一般锐利的目光扫视这廷上诸臣,一字字说道:“众爱卿,以为然否?”
正说到此处,李二陛下突然眼角一缩……
房俊不理会朝堂之上的争议,那对他来说有些遥远,穿越者就可以牛皮哄哄产于国家大事、甚至说句话就改变国家政策?
扯蛋么……
就这么听着又着实无聊,一阵困意袭来,便打起瞌睡。
因是跪坐于茵褥之上,对于旁人这是久经训练的礼仪,浑不当事,但是对于房俊,却是极为难受的一件事。坐了没一会儿,便感到双腿渐渐血脉不通,小腿肚子都隐隐胀。
没办法,只得上身微微前倾,以减轻对双腿的压力。
再加上困得不行,上身就不自不觉探出身边用以遮掩的廷柱,打着瞌睡,脑袋便一点一点的,像是在表达自己的赞同……
唐俭正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像是这种廷议,没有他参加不行,资格够老啊,可是他来了也等同于没来,从来不表意见,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比亲近,比得过长孙无忌、房玄龄?
比骨头硬,比得过魏徵?
比才干,比得过马周李绩褚遂良?
既然咱谁都比不过,那还去起什么哄、现什么眼?
老老实实的混资历,再过几年将这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传给儿孙,自己两腿一蹬,就算了事……
突然感到身上遗憾,唐俭猛一抬头,便见到李二陛下目光向他这边扫视过来,然后就猛然顿在自己身上。
唐俭吓了一跳,您看我干嘛?我什么也没说啊,打酱油好多年了,您不知道哇?
然后,他现李二陛下不是看自己,顺着李二陛下的目光,唐俭稍稍回头,脸上的肌肉就是一抽。
房俊这个小混蛋,居然在廷议之时睡着了!
唐俭无语的伸出手,在房俊的大腿上掐了一把。
你说你睡就睡吧,可偏偏还被李二陛下给抓住了,等着哭死吧……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臣反对!
房俊是真困了,对于这种话题的廷议,实在是提不起一点精神。
这有什么好争的?
褚遂良满嘴的仁义道德,简直具有玩笑性质,会不由自主的让人联想到宋襄公,再来一次类似于“犯阙”的事件,就足以使得这种怀柔政策的破产。
听得让人想睡觉……
耳边嗡嗡嗡的议论纷纷,犹如催眠曲,于是,他就真的打起瞌睡。
倏地腿上一疼,房俊一个激灵清醒过来,身前的唐俭正对他挤眉弄眼,便心知不妙,微微转头,果然见到李二陛下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一脸铁青!
房俊吓得心跳都漏了一拍,这咋就睡着了呢?
完蛋……
心里一慌,房俊就想着补救,正好李二陛下这句“可有异议”声犹在耳、犹有余音,下意识的便脱口而出道:“有!”
随即,就想一个耳光自己把自己打死算球……
人家问“可有异议”,那几乎等同于肯定句,即便是要回答,那也得顺着家人的语气说“没有”,你说“有”,这不是唱反调儿么?
房俊肠子都要悔青了……
他的这声“有”,声音洪亮,中气十足,颇有一种慷慨激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振聋聩、人深省,在扩音条件非常好的太极殿里悠悠回荡,震慑心神、涤荡乾坤……
诺大的太极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房俊身上,见到房俊如此意志坚定、一往无前的硬顶李二陛下,各种心思却是五味杂陈。
吕则颂欢喜得都快疯了,你小子这是要作死么?谁看不出来陛下的心思?就连魏徵那老货都默然不语,你还要跳出来?哈哈,等着陛下将你挫骨扬灰吧!
房玄龄的角度看不到房俊,但是自然能听得出来这是自家儿子在说话。听到这声“有”,房玄龄先是焦急,再是欣慰,最后居然有些惭愧……
焦急与如此顶撞陛下,必然招致陛下不可遏止的怒火,结局殊为难料;欣慰则是满朝文武装聋作哑、万马齐喑之时,儿子能坚守自己的见解,不畏皇权;惭愧与自己一向自诩公正克明,却连一个孩子都不如……
至于魏徵,则是一脸赞叹,仿佛在临死之前终于寻到一个根骨奇佳、天赋异禀的奇才,将他的传承延续下去,勇于对抗无上的皇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当然,其实最能体会房俊心情的,还得是唐俭。
唐俭就坐在房俊身前,一回头就见到这小子脸上的茫然、后悔、害怕等等情绪,就知道这小子大抵是根本没有弄清楚情况,就顺嘴胡说,结果惹了大祸……
至于李二陛下,那表情就好像便秘了一个月,顿在马桶上使劲儿拉啊拉,脸憋得通红,却还是拉不出来,堵的心肝脾胃肺管子都疼!
小儿,焉敢如此欺我!
李二陛下双眼冒火,恨不得手提三尺青锋,一个箭步跳下御座,将房俊这厮摁在地上剁剁剁剁剁,剁成个十块八块,方消心头之恨!
眼见李二陛下就待作,魏徵站了出来。
老魏微微躬身,声音洪亮:“老臣,有异议!”
老夫战斗一生,岂能让一个小辈站在自己身前?必须要站出来,帝王之怒便让自己替他抵挡,好保住这棵幼小的树苗,将这股战斗精神延续下去……
李绩犹豫了一下,瞅了瞅房玄龄,见其低眉垂目,顾忌父子身份没有出声,便也随着魏徵站出来,说道:“臣,有异议。”
接着,程咬金也出班,奏道:“臣,亦有异议!”
再下来,尉迟敬德、侯君集、李大亮、马周……
这些人其实都是反对李二陛下这个政策的,但是在李二陛下强力推行之下,也都有点默认的意思。不过由于房俊的“乱入”,突然让形势有了转变,这些人亦不再沉默。
眼看着群情汹汹,李二陛下差点气炸了肺,狠狠的瞪着房俊!
他不怪这些大臣,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这些人是不同意自己这个怀柔的政策的,只不是是摄于自己的威势,一时妥协而已。
都是这个房俊!
若不是他,怎会让形势生转折?
若是怀柔政策不能施行,那么自己以往所说的什么“如今周边民族都已经臣服,就是说从怀柔远人的方面看,我又越古人了”之类的,就全都是屁话!
既然都已臣服,为何还要防范?
所以,李二陛下是宁可这些胡部在自己死后造反,也要守得自己活着的时候的太平!
他死了再反,那是他儿子的事情,谁也不能赖到他的头上!
况且,他的儿子敢把错误推到他的脑袋上?
所以,哪怕怀柔,哪怕“以中國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國之利也”,他也不在乎!
可以说,李二陛下现在一句钻进了“千古圣名”的牛角尖儿,出不来了……
由此可见,李二陛下对于房俊坏了自己的大事,又是何等的愤怒!
运了运气,李二陛下将胸口的暴躁杀意压制住,不理那些反对的大臣,目光森冷的盯着房俊,一字一句问道:“愿闻其详!”
众臣悚然动容!
皇帝怎会对一个臣子用这种客气的语气说话?除非是刘备对诸葛亮说的……
房俊是诸葛亮么?
显然不是。
就算他是,李二陛下也不是软弱无能、心无定计的刘备!
所以,李二陛下这个语气,只能说明心内已经怒极,但是碍于国律例,不能因为质疑自己的决定便擅自处置大臣,那是昏君才会干的事儿……
但是,你必须得给李二陛下一个足够的理由!
说得有道理,那么这笔账以后再算;说的没道理,现在就要你好看!反正早晚都得跟你算账……
众臣不由得都为房俊捏了一把汗,当然,也不缺如同吕则颂这般幸灾乐祸的……
房俊咽了咽口水,被李二陛下愤怒的目光吓得心惊胆跳,但此时后悔已是无用,难道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刚刚其实在睡觉,根本没听陛下的言,所以才造成误会?
那情况更糟!
现在这样,还能说是坚持己见,敢于诤谏,若是皇帝讲话你在睡觉,那就是一个“大不敬”之罪,收拾收拾去海南度假吧……
当然,其实大家都看见他在睡觉的,只不过这种事谁敢出头、谁愿意出头,去得罪房玄龄?
就连将房俊恨之入骨的吕则颂,以及就在房玄龄身边不远的刘泪也不敢……
那就是结下死仇了!
房俊心跳得砰砰响,不过也自知是挨不过去的,必须说点什么。
刚刚廷议的内容,他也不是一无所知,虽然在打瞌睡,但终究不可能睡熟,迷迷糊糊还是听了一点。
很简单,李二陛下要怀柔,褚遂良捧皇帝臭脚,自己老爹和魏徵、李绩这伙人则主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一套,将突厥残部有多远滚多远……
自己既然“表态”反对李二陛下,那么就是站在老爹这一边了。
不过房俊不打算说那些不痛不痒的老调,必须得让李二陛下觉得咱反对的是有道理的,起码也要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不然被一个皇帝误会你是在专业拆台,还要不要混了?
所以,他决定拿褚遂良开炮!
既然要回答皇帝的话,当然不能依旧跪坐在茵褥上,那样不敬。
于是,房俊站起身来,走出朝班队列,站到大殿正中,只是双腿不知是因为血脉不畅亦或是吓得,一直控制不住的颤抖……
定了定神,房俊没去看御座之上李二陛下噬人的目光,一拢袍袖,指着褚遂良道:“国之奸佞也!”
褚遂良一脸懵逼……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有老夫之风范
褚遂良不太看得上房俊,他认为这小子才华是有的,但是傲气凌人、锋芒毕露,不符合儒家对于君子自省、克己、慎独、宽人的优秀品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房俊差的太远。
但是无论如何,这小子总是房玄龄的儿子,自己同房玄龄的关系虽然今年有所冷淡,大多只是政见不同,是以当房俊出声反驳李二陛下的时候,褚遂良还隐隐替他担心。
然而下一刻,这小子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国之奸佞”,则彻底让褚遂良懵逼了,他甚至都没来及愤怒……
房俊站在殿中,给李二陛下试了礼,然后一脸愤然的指着褚遂良,义正辞严开喷!
“自古以来,无论汉之匈奴还是今之突厥,皆是人面兽心、形若禽兽之辈!他们不跟你讲什么孔子曰孟子云,不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他们崇尚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们会在暴雪到来的时候,让老弱妇孺站在最外围替青壮者遮风挡雪,只为了部族的繁衍,不至于在暴雪过后,被别的部落杀死孩子、淫|辱女人、抢走牛羊!你去跟这么一帮子崇拜野狼的蛮夷讲什么‘教以礼法,选其酋,遣居宿卫,畏威怀德’,某只想问一句,褚侍书,你是傻子么?”
褚遂良没房俊骂得脸红如血!
马周微微皱眉,他虽然赞同魏徵和房玄龄的观点,认为不应将突厥残部迁入内地,尤其是京畿左近,但是房俊这么责骂褚遂良,有些过分了。
刘泪更是恨不得扑上去咬房俊两口,小儿实在狂妄!
殿内不少文臣,都对房俊的行径不以为然,咱们是君子啊,深受圣人教诲,自当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怎么能跟蛮夷一般见识呢?蛮夷既然归附,那自应当择善之地而处之,让那些蛮夷见识我们儒家子弟的风采,教以礼法,感化其心,否则,我们与那蛮夷何异?
然而几乎与文臣截然相反的是,殿内武将基本都对房俊的这番话不停点赞同。
为何会出现这般差异呢?
武将们这些年东征西讨,与漠北蛮夷大大小小打了无数架,死了多少手足袍泽?他们能够更清楚的意识到那些蛮夷的理念与中原截然不同。在蛮夷眼里,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有一个解释——生存!
只要能生存下去,那么你的行为就是理所应当的,就不会有人去指责!
而只因文臣大多只是处理内政,握笔杆子、动嘴皮子,那些从奏疏、文牒上看来的塞外部族如何如何残暴、如何如何反复无常,终是如蒙纱幔隔了一层,觉得距离自己很是遥远,没有切身之害,反应便平淡了一些。
便如同现在,刘泪觉得房俊实在是嚣张,你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居然敢指责褚遂良这样的高官,口口声声将蛮夷部落说得这般凶残不堪,难道想永开边衅,这仗就一直打下去?
刘泪觉得这说法实在荒谬,而且这时候打击房俊那可是名正言顺,连房玄龄也说不出什么!
便站出来历喝道:“无知小儿,休得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尔口口声声蛮夷、凶残、灭绝人性,岂有半点君子‘忠恕’之道?胡人即已内附,便同是陛下子民,自当一视同仁!忘却昔日恩怨,感以德怀,让吾儒家恩德将其感召,若是你杀吾一人,我便杀回去,吾等与那蛮夷何异?”
褚遂良好不容易在房俊那句“国之奸佞”中缓过神来,听得刘泪之言,连连点头,这才是王道教化、儒家精髓啊!
房俊对刘泪之说嗤之以鼻:“若是某弄死你儿子,祸害你媳妇儿,你还能说出这么以德报怨的话,那么某便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怎么样,刘御史,你能不能做到?!”
“噗”
一声怪异的响动,来自于对面武将那一排的程咬金。
程咬金老脸微红,尴尬道:“那个……不好意思啊,老夫……没忍住,抱歉抱歉……”
只是那一脸的揶揄,哪里有一点抱歉的意思?
站着说话不腰疼,显示风度、展现器量,这个谁都会,但是如此以德报怨,真的就是治国之道么?
李二陛下仍旧一脸便秘之色,气得太阳穴直跳,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房俊这话太粗了,也太混账,也太特么有道理!
刘泪血灌瞳仁,暴跳如雷!
差点没气死当场,颤巍巍的指着房俊,怒道:“大殿之上,焉敢如此粗俗,侮辱大臣?”
房玄龄嘴角直抽,这儿子,特么太丢脸了……
房俊却是一副混不吝的样子,怒声道:“哦——我只是说说,刘御史就说我是侮辱大臣?那边关无数被蛮夷残杀的无辜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谁在侮辱?那无数至今仍在塞外被蛮夷奴役,像是牛马一样驱策的汉人,是谁在侮辱?尔身居高位,受天下百姓税赋供养,却说出那等冷血荒谬之语,讲那些凶手等同视之,到底是谁在侮辱谁?”
刘泪气得嘴皮子直哆嗦,却是说不出话来。
魏徵微微一笑,看了身边的房玄龄一眼,悄声揶揄道:“老房啊,有个好儿子,真是羡慕你!不过,很有老夫之风范,呵呵……”
房玄龄一翻白眼,差点伸手揍人!
程老匹夫说自家儿子长得像他,你这老货又说有你之风范,特么的都跑来跟老夫抢儿子还是怎么滴?
不过话说回来,自家这个老二,啥时候修炼得嘴皮子这么利索,面对褚遂良和刘泪这种老狐狸,不仅能侃侃而谈毫不怯场,还能至始至终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言语之间毫无破绽,将两人牢牢压制,简直就是妖孽级别的表演啊……
眼看大殿之上嬉笑怒骂沸反盈天,李二陛下这个气啊!
褚遂良、刘泪,你俩这点出息!
平素高谈阔论口若悬河,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居然被一个黄口孺子说得哑口无言?
真是废物!
李二陛下不得不亲自镇定局面,他朗声说道:“房俊,将朕的话当耳旁风吗?莫扯这些没用的,回答朕的问题。”
此言一出,李二陛下自己也不禁老脸一红,这相当于拉偏架啊……
果不其然,房玄龄当即就不乐意了。
是谁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是褚遂良,是刘泪!
我儿子说的好好的呢,是褚遂良跳出来胡诌八扯,你不去说他,反而说我儿子?
这屁股也太偏了吧!
可他也不想想,你儿子不说人家褚遂良是傻子,褚遂良闲的啊站出来?
房俊朗声说道:“臣,遵旨。”
微微顿了一顿,说道:“大唐之所以兴盛繁荣,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盖因四海臣民之支持!由此可见,吾中华百姓,乃天下之根本,四夷各部,犹似枝叶。现在褚侍书扰其根本以厚枝叶,以此想求得长治久安,古往今来,从未有过,实在是痴人说梦!现今吾大唐,内政清明,兵强马壮,陛下千古圣君,自当化中國以信,驭夷狄以权,开创万世不朽之帝国基业!”
大殿上再一次肃静。
大家都有些惊奇的看着房俊,原来还以为这货只会胡搅蛮缠,却不想还真有点水平。
《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这说明人家房俊不是胡说八道,是有根据的!
房玄龄看着殿中卓然而立,英姿勃的儿子,欣慰极了,原来这小子也是有看书的啊……
房俊看过《春秋》么?
关云长在内室之中面对两位千娇百媚的嫂嫂时读过,至于房俊,呵呵……




天唐锦绣 第二百三十章 公主
房俊之所以能说得出这番话,是在于他以前看过一篇《新帝國主义策略》,印象很深。
“化中國以信”,这句话好理解。
中國古代君主追求“四夷宾服”的政治理想,前提都是修内政,从而实现“天下晏然”。
也就是说,李二陛下前期民族政策的成功,取决于内政的成功,诸如对话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的确立,倡导廉政、节俭、朴素等价值观,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等等;但更主要或显而易见的是,由于内政的成功,国力大增,在对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历次征伐中取得胜利,正是“驭夷狄以权”所挥的效果。
换句话说,即使大唐王朝经济再繁荣,文化再昌明,再怎么提倡民族平等,如果对外战争老是吃败仗,李二陛下的“天可汗”帽子是否戴得成,实在是个问题……
蛮夷现在为什么服你?
因为你内政清明、军备强悍,打不过你,当然要服软,跟什么仁义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
只要哪一天你内政乱了、军备废弛了,这些蛮夷分分钟扑上来咬死你。
到那个时候,你跟人家说:兄弟,且慢!当初我可是对你不薄啊,又是以德报怨,又是内迁安置,现如今你怎能以怨报德呢?
呵呵……
这可不是褚遂良之流的创意,历史上,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礼仪文章的所谓大儒,无数次的强调所谓的儒家思想,在中原占据优势的时候,对边疆民族施以怀柔、妥协的政策。
结果呢?
这些蛮夷就一次又一次的打他们的脸。
只要中原王朝露出衰弱,他们就会张开锋利的爪牙,狠狠的扑上来!
只要有机会,就会来一次靖康之耻!
只要有机会,就会来一次五胡乱华!
然而怪就怪在,一次一次的脸被打得啪啪响,可总是有那样的道德大儒冒出头来,继续鼓吹……
化中國以信,驭夷狄以权!
开创万世不朽之帝国基业!
李二陛下现,自己的策略无法实施下去了。
因为就连他自己,都有忍着把以前说过的话吞回来的冲动!
可是……自己吞回自己的话,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么?
最终,李二陛下也没有做出决定,草草宣布散朝,此事容后再议。
不过却在退朝的时候,冷冷的看了一眼房俊,说道:“房俊留下,朕有话要说。”然后扬长而去。
只留下房俊疑神疑鬼,风中凌乱……
***********
宫城重楼飞檐,朱门细柳斜风,哪怕阳光普照,仍然显得有些萧瑟而深沉。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皇宫都是这种压抑到极点的感觉呢?
房俊跟着一个内侍,一步一步的走入深宫大内,心底更多的是陷入未知境地的担忧。李二陛下今天对他的愤怒几乎已经到达顶点,虽然没有当堂作出来,但房俊可不认为这是他表的那一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观点的功劳。
李二陛下为啥要把自己留下来?
该不会是演一出白虎节堂?
让一个内侍将他带到一处机密之地,然后诬陷他窃取国家机密,埋伏在门外的三百刀斧手闻到李二陛下摔杯为号,齐齐杀出将他房俊枭示众……
咳咳!
房俊也对自己有些散的神经无奈,李二陛下想杀人,用得着费那个劲?
在宫城内走了片刻,转过某处拐角,景致忽有一变,眼前粉墙黛瓦,内有雕梁画栋,透过敞开的一内宫门望进去,里面牡丹开遍,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大异于此前庄严肃穆的城阙气象,应是宫眷居处了。
这里不是神龙殿,以前从没来过。
房俊神经又有些紧张,没有白虎节堂,难不成是来一出美人计?派出一个宫娥或是妃嫔,上演贵妃出浴,正巧被自己见到,那变成了居心叵测觊觎后妃,别说是老爹房玄龄,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就不得他……
不过想想李二陛下只占便宜从不吃亏的德性,似乎也不会舍得下这么大本钱。
1...7879808182...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