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房俊自然不敢问,他又没有犯贱到非得人家大脚丫子踹他才舒坦……
但是翌日清晨,正在把庄子上所有农户叫到一起打算开一个“春耕动员大会”的房俊,便接到了一份意料之外的圣旨。
来传旨的不是太监,而是一个门下省年青官员。
“门下:工部侍郎房俊,文武兼全,忠勇皆备,勤于任事,秀毓干城,敕封为军器监监丞,钦赐。中书令杨师道制诰。”
房俊有些晕,李二陛下玩的这是那一出儿?
咱这工部干得好好的,投入十数万贯的莱州船厂那里还有一盘大棋呢,岂非给别人做了嫁衣?
郁闷个天的!
官员等房俊双手接过圣旨,这时候可没有明清两朝动辄“塞红包”的毛病,便要告辞离去,房俊赶紧拉了一把,拱手客气的说道:“这么老远跑一趟,吃盏茶再走不迟。”
那官员笑着推辞道:“今日陛下调阅近年往来胡部各处文书,门下、中书皆忙成一团,本来下官还要去郧国公府上传一道旨意,但郧国公刚刚自相州回朝,尚未安置妥当,所以下官才舍近求远,先来房少监府上,这马上就要去郧国公府,然后尚要会门下听用,所以房少监好意,下官只能愧辞了。”
房俊一听是郧国公张亮,不由好奇问道:“郧国公不是担任相州大都督府长史么,这是回朝另有任用?”
“这个……”
那官员略一沉吟,方才笑道:“按规矩,是不能事先将圣旨内容透漏出去,不过片刻之后某便去郧国公府上传旨,用不了一时三刻,这道圣旨也便晓谕关中了。”说虽如此,可还是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将郧国公调回,是担任工部尚书。”
说完,微微一笑,给了房俊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
房俊与郧国公张亮的恩怨冲突,整个关中无人不知。当初您牛气冲天,杀上郧国公府将张亮次子的手腕剁掉,相当于将张亮的面皮剥下来狠狠的踩。
当时张亮估计房玄龄的威慑,一时隐忍,可不等于心里不将房俊恨之入骨。
现在房俊得了一个军器监少监的官职,可工部侍郎的本职却并未撤去,也就是说,郧国公张亮马上就将成为房俊的长官。
以张亮睚眦必报、阴狠歹毒的性情,您当心着吧……
送走那位传旨的门下省官员,房俊闷闷不乐。
别人或许不知李二陛下此举何意,房俊却是一清二楚。
李二陛下这是再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了啊……
此时的大唐水军虽然不算赢弱,但也绝对说不上多么了得,尤其近年朝廷的力量都投入到6地上,资源倾斜相当严重,对于相对来说更加耗费经费的水军来说,几乎等于废弛。
可高句丽远在朝鲜半岛,虽然6路依旧是主力,但水军若能担起运输粮草辎重的重任,必能极大的减轻6路的压力。
大唐的所有船舶全部归于工部水部司管辖,想要打造一支能够担负起运输辎重任务的船队,就必须整合目前所能调动的船只,未雨绸缪。
而张亮,便是被李二陛下委以此任。
要不然,也不会再东征开始之时,将所有船舶水军交给他统领,并且敕封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
房俊有些丧气,那天跟李二陛下要官之时,李二陛下并未明确拒绝,他还以为李二陛下有些意动。
现在看来,人家是早有腹稿,就像是下棋一样,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早就思量清楚,岂会轻易变动?
不过……
既然是下期,那么就存在着无尽的变数,谁敢说整盘棋尚未开下,便已将所有步骤想通想透、尽在掌握?
事在人为!
房俊自己给自己打气,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不是能将大唐推上另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是不是能打破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束缚,能不能拿下高句丽,是重中之重!
那一片广袤的大海,岂能任其波涛翻涌,唐人却无法染指?
接下来的“动员大会”,房俊火力全开,将一干庄客、灾民鼓舞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大雪压塌了你们的房屋,冻死了你们的亲人,让你们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灾民!那些广厦百间、良田万顷的世家大族、勋贵富贾,对你们冷漠相待、任你们自生自灭!天下之大,却再无你们立锥之地,粟如沧海,却再无你们裹腹之食!你们,就像是被天地抛弃的孤儿,天不收,地不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
房俊站在农庄正门外临时搭起的一个高台上,环视了一眼面前场院上聚集的被他勾起伤心往事、担忧未来生活的灾民,使劲儿的挥舞着手臂,语气铿锵的说道:“告诉我,你们愿意像是野狗一样流浪,无处安身、忍饥挨饿、不知哪一天倒闭在阴沟里、大路边吗?”
“不愿意!不愿意!”
“那么,你们告诉我,怎么办?”
黑压压的人群先是一静,接着便有人三三两两的在人群中喊:“跟着二郎走,二郎给我们饭吃!”
“跟着二郎走,二郎给我们饭吃!”
有一就有二,场院上的灾民和庄客瞬间振臂高呼,响成一片,颇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这几个“托儿”表现得不错……
房俊暗夸一句,高高举起手臂,示意安静。
瞬间,整个场院上近千人齐齐收声,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房家湾所有的人,无论是以前的庄客,还是现在的灾民,从此以后,就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房家的家仆!我,房俊,再此立誓: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许房家湾饿死一个人!老天要饿死你们,我就带着你们,干死他个贼老天!从此以后,我们精诚团结,共渡难关,将房家湾建成我们最美好的家园!现在,我宣布,春耕正式开始!”
话音未落,场院上已经响起一片山呼海啸的欢呼。
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许房家湾饿死一个人!
这个将自己和亲人从地狱的门口拉回来,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吃食的男人,就这么斩钉截铁的许下如此郑重的承诺!
这些灾民,原本就指着官府的救济,不知何时饿死,不知埋骨何处。
可是陡然之间,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当朝宰辅房玄龄的家仆,单单是这个,就足以让整个关中的老百姓嫉妒的眼睛红!
为啥?
种地不纳粮!
现在,又有对他们来说等同于救世主一般的房二郎许下如此承诺,还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字,干!
当房家湾这帮打了鸡血一般的农户咬着牙、较着劲的将种子一颗一颗种到地里,将水渠一条一条修筑完成,那股子疯狂劲儿,只要是在骊山附近有田产的人家,全都瞠目结舌。
房家湾,这是要疯啊?





天唐锦绣 第二百三十四章 遣唐使
在旱育稀植技术推广以前,水稻都是直接种在地里的,“大把扬”或者是条播都可以,但是由于积温的关系,亩产千斤就算比较高的了,更别说在肥水管理和选种育种技术几乎等于零的唐朝,产量简直少的可怜。』
而且“大把扬”或者是条播这种“打撒谷”的播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秧苗不均匀和杂草难以清除。
现代的水稻都用旱育稀植,也就是育苗移栽,这是为了延长生育时间,获得更高产量。
唐朝人哪里见过这个?
眼见房家湾的庄客家仆将已经一巴掌高的稻苗从暖棚里挑出来,在水田里一行一行的插秧,附近长孙家封地的管事好奇的带着两个仆从过来观看,没过一会儿,长孙家的次子长孙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晃晃悠悠的也来了。
长孙涣穿着一件青低团花的绸衫,头戴平巾帻,面如冠玉相貌堂堂,骑在马上威风凛凛。
只是那跨着膀子倒拎马鞭的纨绔样,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长孙家的管事一见这位二爷就头疼,心里直嘀咕,老爷把这位二世祖打过来,也不是监管春耕啊还是给春耕添乱……前天刚到庄子上,一刻都没清闲,拎着弓矢牵着猎狗就要上山打猎,差点没把管事给吓死!
您当这是什么地方?
翻过山脊,另一边就是陛下的行苑,虽说陛下此时已经回了长安,但是刚刚生“犯阙”之事,您这全副武装的过去了,不是找事儿么?好不容易安份下来,却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上上下下的仆人吓得心惊胆颤,端茶递水都得倍加小心。
管事见到房家比之节气早了得有大半个月就开始春耕,心里好奇,便带着两个人过来看看,却没想到这位也来了。
长孙涣骑着马沿着水田之间的垄台踱步,挥了挥马鞭,大声问道:“你家二郎在不?”
长孙家的管事吓了一跳,赶紧小跑过来,赔笑道:“二郎,这开春儿天气,似暖还寒,您穿着单薄了点儿,当心受了风寒,老奴陪您回去吧……”
那房二是关中出了名的棒槌,咱家这位二郎那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二位都是脾气暴躁半点不容人的主儿,这要是弄一块儿,一言不合那可就是火星撞地球……
当然,管事不知道这句话,但是担心一点都不少。
长孙涣斜眼睨着他,掂了掂手里的马鞭,冷声说道:“高管事,小爷的事儿,你最好少管,否则,可别怪某不懂尊老!”
这老头仗着是祖母的族人,在长孙家资历深厚,成天到晚的管闲事,尤其是得到父亲的命令看着他,这个不许那个不行,简直烦人透顶,恨不得套个麻袋狠狠的揍上一顿才消气!
高管事气得老脸涨红,却也不敢多说,这位爷可真不是个好脾气的……
长孙涣抬头看了看忙着插秧的房家庄客,奇道:“为何房家已经开始春耕,我们长孙家却还要再等半月?”
高管事无奈道:“这种事先将水稻育苗之法,老奴从未听说,更不懂其中详细。”
“哼!”长孙涣不屑道:“说来说去,还不就是你无能?偏生要找这许多借口。”
高管事默然不语,任他去说,若是争执反驳,岂不是自找气受?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长孙家都不是你主事,大不了敬而远之好了……
长孙涣见他不应声,觉得无趣,在马上又高喊一声:“房二何在?”
早有庄客注意到长孙涣,这人无论穿着打扮还是田间地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都实在是太过骚包,想让人不注意也难。
便有人答道:“二郎正在坡下的田里。”
长孙涣一夹马腹,骑着马溜溜达达往山坡下的另一处水田走去。
高管事也懒得管他,径自带着人回庄子去了,他得琢磨一下是不是也在庄子里按上几座水车,这种将河水提到高出的水车实在是太方便了,居然能将山地变成水田……
长孙涣骑马绕过一道挡水的土坝,走下山坡,顿时便笑喷了。
但见房俊穿着一身缺胯衫,光着赤脚,裤管高高挽起,小腿上沾满泥巴……
所谓“缺胯’,是指在袍衫两胯下开“衩儿”的形制,圆领、窄袖、缺胯,为衣长至膝下或及踝,以利于行动。因此,这种袍衫被作为一般庶民或卑仆等下层人的服装,更多的时候是劳作时候的穿着。
穿这种袍衫,一般内着小口裤,劳作时,可将衫子一角掖于腰带间,谓之“缚衫”。
房俊长得本就比一般人黑一些,此时再穿着这么一件衣衫,那造型,活脱脱就是一乡下泥腿子……
长孙涣在马上笑得前仰后合:“哈哈……房二,你这闹的是哪一出?”
房俊回头瞅了他一眼,没搭理他,继续指挥水田里的庄客们干活儿。
唐朝农民干活儿,在房俊眼见那就是一个惨不忍睹,根本没有科学的劳作方法,做什么都很是随意。便是插秧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是行不直穴不匀,缺穴漂苗更是不在话下。
气得房俊干脆拉根绳子,抻直了两头用木楔钉住,就给我照着线插,插歪了,漂苗了,中午你就别吃饭了……
长孙涣见房俊不搭理他,也不以为意,跳下马,甩着马鞭就走过来,刚想要揶揄房俊几句,才现他身边还站着一人。
初始还以为是房家的庄客家仆,但是走进了,才现这人衣饰整洁,在场就连房俊都一身泥巴,家仆会这么干净?
仔细一瞅,果然现不同之处。
这人身材比较瘦小,虽然穿着一身汉服,但明显有些大,显得很宽松。长得瘦小也就罢了,看着岁数不大,还偏偏满脸络腮胡子,看上去极不协调。
“这人谁呀?”
长孙涣瞅了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倭国的遣唐使!”房俊说道。
“哟呵!倭人?”长孙涣来了兴致,围着这人打量了一圈,像是现什么稀有品种一样,问道:“会说汉话不?”
那人虽然被长孙涣看得心里毛,还是很尊敬的弯腰致敬:“在下遣唐副使吉士驹。”
音有些生硬,但吐字还算清晰。
长孙涣似乎对倭国来的遣唐使挺有兴趣,不停的问道:“你们倭国真够奇怪的,上一次记得是贞观四年的时候吧,你们就来了一回,现在怎么又来?某若没记错,好像那次陛下赏赐了不少宝贝,这回该不会也是你们那什么天皇又穷得没钱了,派你们来打秋风?”
吉士驹对长孙涣的刻薄并未恼火,而是诚恳的说道:“并不是那样,我们的天皇陛下派遣我们前来天朝唐国,是为了促进两国的交流,派遣留学生学习唐国的先进知识,为了维护我们两国永不衰竭的友谊!”
“呵呵……”
听到这话,房俊撇撇嘴,不屑的笑了。
这帮鬼子也配谈友谊?简直就是侮辱这个词汇……
从始至终,倭国就像是一个被邻居大叔摁着的小矮人儿,又敬又怕又羡又妒,中國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乖得像是个兔宝宝,人畜无害;一旦中國衰弱,他们就会露出獠牙,扑上来狠狠的撕咬一块血肉,贪得无厌!
作为半个愤青的房俊,对这个国家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好感。
他也没闹明白,这个吉士驹不去长安,跑来找自己干嘛?
“我这忙着呢,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放完就赶紧滚蛋!”房俊如此说道,一点敷衍的意思都没有。
长孙涣哈哈一笑,冲房俊伸出个大拇指。
这态度,好滴很!
房俊心说你这家伙莫非也是从后世穿越来的,否则干嘛对倭国这么没好感?
吉士驹脸孔涨红,不过他脸上全是毛……胡子,再红也看不出来。
为什么一路以来,所遇到的无论唐国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得知他的遣唐使身份之后,都是尊敬有加,一路好吃好喝礼送而来,怎地到了此处,却遇到两个如此不客气之人?




天唐锦绣 第二百三十五章 虾夷
吉士驹再是谦恭,房俊以及长孙涣的轻视也让他极为羞恼。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谚语倭国虽然没有,道理他却是懂得的,更何况,此番找上门来,他是有求于房俊……
吉士驹瞅了一眼长孙涣,略一犹豫。
房俊摆摆手,说道:“这位是我好友,无不可言之事,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磨磨唧唧的耽误事儿。”
“是!”
吉士驹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举着,恭恭敬敬的递给房俊。
长孙涣赶紧拦住房俊,他被房俊这句话说得心窝热乎,却代表他是个没分寸的人,长孙家那样的世家豪门,子弟们的家教怎么能差的了?
“听说你家又来了一批雨前茶?某去找俏儿,沏上一壶尝尝!”
说着,长孙涣牵着马,大摇大摆的走了。
房俊这才看看手里的信。
这封信是一个叫做野村的虾夷人领写的。
信上并没有太多话语,只是说听闻阁下的工坊出产的玻璃、肥皂等物极为珍贵,希望可以进行贸易。
房俊看了看吉士驹,问道:“你是虾夷人?”
吉士驹沉默了一下,恭声说道:“是!但是,还请阁下为我在遣唐使团中保密。”
房俊点了点头,眯起眼睛思考起来。
他不待见倭国人,但做生意没问题,谁会讨厌钱呢?
再说这可是虾夷人,来自于倭国的北海道……
现在是贞观十三年,换算一下公历,那就是六三九年,倭国这时候是什么形势?房俊完全不知道,那些乱七八糟的这个天皇那个将军,他完全捋不清。
“为什么找上我呢?”房俊可不认为自己的名气已经漂洋过海威震倭国,他们想做生意,有的是大唐海商找上门,还是那句话,谁会讨厌钱呢?
吉士驹大概是专门了解过房俊的性格,知道这是一个极其有主见、脾气也极为暴躁的人,所以他也不绕弯子,坦诚直言道:“前年,也就是舒明天皇九年,唐国贞观十一年,为了反抗天皇军队的勒索无度,我们虾夷人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但是……我们力量太弱小,遭到上毛野形名将军的残酷镇压。现在,我们被天皇惩罚,兽皮、粮食、铁矿等等货物,只能得到以往三分之一的价格。我的族人每天都被冻死饿死,所以我们来请求您,因为别的人都只和天皇贸易,希望您能挽救我们!”
说道后来,吉士驹几乎是声泪俱下。
房俊不在乎什么虾夷族还是大和族,都死干净才清静……
他现在明白,这些虾夷人一定是听说了东大唐商号,这才偷偷摸摸的接着遣唐的机会找上门来。
这可是一个大财的机会!
唐朝现在对于倭国的贸易极不达,只有朝廷的官方贸易,每年的成交金额不过区区数万贯。
而且两国是有邦交存在的,官方贸易自然不可能越过倭国天皇,直接找上相当于叛逆的虾夷人。
房俊权衡一番,点头说道:“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珍贵,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一块能够让子孙后代繁衍生存的土地更珍贵……我会嘱咐我的商号,让他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与你们进行交易,具体的事情,你们可以详谈。”
吉士驹欢喜得哭了!
“噗通”一声,他跪在地上,涕泪俱下道:“您是最仁慈的人!虾夷人的神灵会保佑您子孙昌盛,公侯万代!”
房俊咧咧嘴,特么倭国人对汉族文化的研究可真是透澈,这两句成语等闲可说不出来!
房俊神秘的笑了笑,凑到吉士驹耳边,低声道:“告诉你的族人,让他们坚持住自己的家园……就在今天早上,陛下刚刚调任我为军器监少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吉士驹霍然抬头,鼻涕眼泪还残留在满脸胡须上,两眼圆瞪,不可置信。
军器监?!
对于隋唐官制再了解不过的他,当然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研、改进、制造、维修武器装备的最高机构!
天皇陛下为何能统治诸岛。群臣敬服?还不就是那一千铁甲军!
若是虾夷人能得到唐国既具盛名的光明铠甲……
吉士驹激动得都打摆子了!
“阁下,此言……何意?”吉士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房俊呵呵一笑,温和的说道:“大唐以仁爱立国,不仅仁爱国人,也仁爱一切世人!帮助弱者更好的生活,一直都是大唐坚定不移的国策!只有整个东洋都安定繁荣,大唐才能蒸蒸日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就以为你们会玩“大東亞共荣圈”那一套?
老子也会!
而且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什么生意最赚钱?除了鴉片,就是軍火!
说不得将来能买下北海道……
**************
窗外春光明媚,室内茶香氤氲。
俏儿跪坐在榻上,素手皓腕,将壶中沏好的茶水注入长孙涣面前的白瓷茶杯。
白瓷晶莹剔透,茶水嫩绿清澈。
长孙涣捏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入喉,清香隽永,回味悠长……
房俊一进正堂,就见到长孙涣这么一副文青派头,顿时无奈道:“长孙二爷居然也能品得出茶味?快别装了……那啥,俏儿,离这人远点。”
长孙涣顿时怒道:“凭啥瞧不起人?某这是不正学着饮茶么。”
俏儿以手掩唇,乐不可支,起身替房俊端来清水净手洗脸,只是腿上的泥巴却要沐浴才能洗去。俏儿问要不要烧水伺候他沐浴,房俊摆摆手,将她撵了出去。
长孙涣不悦道:“你说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小气?不过一个小丫鬟而已,跟你要你还不给,你不也没碰过她么?”
这时代,贵族之间相互赠送侍女甚至是侍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可房俊哪能接受得了这个?别人他管不着,他自己是坚决不干。
坐到长孙涣对面,自己拿起茶壶自斟一杯,缓缓饮尽,这才说道:“在我这里,你想都别想。”
长孙涣愤然道:“没见过你这么护犊子的!”
房俊盘腿坐在榻上,给长孙涣斟了杯茶,问道:“有情绪啊,在家里又受气了?”
“哼!”长孙涣闷哼一声,一脸便秘之色,气苦道:“我就纳了闷儿了,你说同是一母所生,就因为长幼有别,待遇就差那么大?”
对于长孙涣的家事,房俊多多少少也听说一些。
在长孙老狐狸眼里,所有的儿子加在一起,也抵不过长子长孙冲一个人。
长孙冲自幼聪慧,温文尔雅,长成之后更是玉树临风,姿容无双,少负才名,才是第二代勋贵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世人多有赞誉。尚李二陛下嫡长女长乐公主,更是荣宠备至,光耀一时。
1...8081828384...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