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温书桐想得很好,只要房俊不给他捣乱,随着他干什么……
没过多久,房俊便来了,还领着一辆马车,那马车的平板车厢上,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几块生铁锭子。
“监正大人,铁锭已经拿来几块样品,还请您指派军器监有经验的铁匠,好生检测一番,看看是否比之前你们采购的铁锭质量要好得多。”
昨天在值房之中,叫一声温叔叔显得很亲切,拉近关系,但是现在温书桐已经站在值房门口,人来人往的,自是要以官职相称。
“呵呵,”温书桐笑了笑,背着手踱着步子走过来,瞅了房俊一眼,便去看马车上的铁锭。
“某虽不是铁匠,可也不必那些铁匠差。”
在军器监待了几十年,耳濡目染,再是门外汉也通晓了不少技术,而且温书桐这人好钻研,若是论起手艺,这军器监还真没几个人敢夸口比得过他。
这时代没有金相显微镜,无法精确测量钢铁材料中的元素成分,只能依靠最原始的金相法,那就是——目测!
有时候房俊真是佩服咱们老祖宗,什么工具也不用,就是一双眼睛看,就能看出一块铁锭的大致性能,再用一把锛子一样的东西敲敲打打,基本**不离十。
仔仔细细将几块铁锭子检测一番,温书桐双眼放光,盯着房俊问道:“确定都是这般品质?”
房俊淡定说道:“只能更好,绝不会差。”
“好!”
不怪温书桐如此激动。
没有什么能比一把陌刀更能比拟一个理想的大唐军人应该具备的姿态。
刀身长直,英气挺拔,即使略有弧度,也是刚正凛然,绝无弯刀的风削之感。刀面宽平,雍容大度;刀镡小而方正,干练自信。刀尖或折或弧,没有切先,自然一股威慑之气,却无肃杀之意。刀鞘或朴素或华丽,藏锋于内,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陌刀,是大唐府兵对阵突厥铁骑最重要的兵器!
陌刀成阵,刀锋如林;如墙而进,人马皆碎!
然而,固然手持此刀可使得步兵在对阵骑兵时威力大增,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太难锻造!
陌刀刀身狭而长,这就对制刀的材质有极高的要求,过硬,容易折断;过软,则容易弯曲……
所以锻造陌刀的铁料必须品性极佳,即便比不得百炼钢,也相差无几。
大唐每年炼铁才多少斤?要从这里头挑选出适合锻造陌刀的铁料,实在太难!而且成本也实在太高!故此,陌刀虽然是对阵骑兵的利器,但是产量却极少,每一柄陌刀都会单独登记造册,人死了,刀也得拿回来!
朝廷律例甚至明文规定,陌刀,不允许陪葬!
可是现在,房俊运来的这些铁锭子,几乎每一块都能作为锻造陌刀的铁料!
温书桐如何不激动?只要想想无数大唐虎贲手持陌刀如林而进,塞外铁骑只得避其锋芒,仓皇后退,他都快打摆子了……
“要了!你有多少,本官全都要!”
温书桐红着眼珠子,下了狠心!哪怕把长孙无忌家的铁厂全给辞了,也得把这种铁料全都拿下来,把长孙无忌得罪死了也在所不惜!
他已经为这些铁狂了!
只是……
房俊略显尴尬的笑笑:“那啥……监正大人,你要不了……”
温书桐顿时瞪眼:“什么要不了?某乃是堂堂军器监监正,即便停了其他铁厂的契约,也要把你家这些铁料全部拿下!军器监的钱不够,本官就去请示陛下!”
“陛下也要不了……某家里的铁厂,每日可产这种铁料两万斤,便是白送给你,你哪来那么多工匠给你锻造?总不能放着生锈吧……”
“两……两万斤?”
温书桐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心说小子你就吹吧,不吹能死啊?还两万斤,整个关中都是你家铁厂啊?
温书桐一脸鄙视,一副老子早就看穿你的神态:“就算你家能一天产两万斤,你卖给谁呀?军器监可以说是整个大唐用铁量最大的所在,全力开工,每月也不过耗铁十万斤!本官就不信,还有哪个衙门能比军器监耗铁量还大?”
房俊无奈说道:“下官也没说卖给哪个衙门啊……”
“那就更扯了!大唐哪家商号,能比得上衙门的耗铁量大?”
“也不一定非得卖给衙门吧?诚然,军器监或者别的衙门,规模都比民间大得多,需求量也大,但是您得知道,这利润却少啊!下官可以锻造铁锅、菜刀、锄头……等等农具,那利润可比卖给军器监翻上一倍!”
房俊不得不为这位监正大人讲一讲生意经,以房家铁料的质量,那已经不比一般民间所谓的“钢”差多少了,这种含碳量仅次于钢的熟铁打制的农具,质量绝对秒杀现时段大唐所有铁厂,再辅以低廉的价格,垄断大唐的铁器市场都不成问题!
温书桐整个人都傻掉了,目光显然有些呆滞,吃吃说道:“你……你是说……用这种精铁,去……锻造菜刀?”
房俊肯定的点头:“还有锄头……”
话音未落,温书桐“嗷”的一嗓子,整个人疯了一样扑上来,一把薅住房俊的脖领子,两只眼睛像是要吃人似的:“暴殄天物!暴殄天物……混小子,居然用这种极品的精铁去锻造菜刀锄头,你……简直造孽啊!”
房俊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居然就这么被薅住衣领,没躲开……
真是没看出来,瘦的像是薄纸片儿似的监正大人,动作居然这么敏捷?
不过按照房俊的身后,一脚就能将这位监正大人踹飞了……
当然不能这么干,所以房俊只好由着他,只是苦笑道:“监正大人……温叔叔……您别激动,您觉得这些铁料锻造菜刀锄头可惜了,但是您想过没有,下官也是无奈啊,难道还能自己把铁厂给停了?”
温书桐只是眼见如此好铁被房俊糟蹋,一时气急而已,房俊这么一说,他也知道自己过于激动了。人家辛辛苦苦炼出来铁,自然是怎么赚钱怎么卖……
只是这铁料太好了啊,就锻造成菜刀了……
温书桐心里无比纠结,只得一咬牙,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每月十万斤铁……八万吧,给本官按时送到城南的工坊,价格便按照目前市价的一半,对吧?”
“只要是现钱,完全可以!”房俊不以为意,他改进的炼铁法,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大大提升,成本自然就降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半价出售,依然大赚特赚。
温书桐命文书前来,与房俊写下契约,相互约定互不反悔,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然后便极为厌烦的挥挥手:“你要的人,本官已经给抽调妥当,去跟书记官商量一下看看哪块地合适,让他去長安縣做个报备就行了。”
房俊大喜:“随便让我挑?”
温书桐点点头,不以为然:“啊!反正咱们工坊挨着终南山,那处都是山坡荒地,也不种粮食,只要别太过分,随着你折腾!”
房俊喜不自禁,不过等到见了温书桐为他抽调的这十五个工匠,房俊眼睛都直了……
天唐锦绣 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的兵营我的兵(上)
重生之前,某个电视节目说唐朝人的平均年龄将将三十岁,房俊是不怎么信的。? 若说是唐初隋初那会儿还差不多,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捉对厮杀,平民百姓十不存一。
至于现在,房俊就更不信了……
瞅瞅眼前这几位,白苍苍老态龙钟,单单他们几个,就能把整个关中的平均年龄拉升好几个百分点……
“这……”房俊指着这十几位老太爷,不可思议的看着温书桐:“监正大人是让他们给下官干活,还是让下官给他们养老?”
这几位老得头花白,脸上的皱纹都快赶上风干的橘子皮了,便是哪一位都不低于六十吧?也是难为温书桐了,搜遍整个关中也不见得凑齐这么几位……
温书桐也有点尴尬,确实是年纪大了一些,但是年轻的自己都留着干活呢,跟你去混日子不是浪费资源吗?
“贤侄切不可小瞧这几位,年岁虽然大了一些,但各个都是心灵手巧的老工匠,各个都是咱军器监的无价之宝!整个军器监里头,几乎都是他们几个带出来的徒弟……”
温书桐温言解释道。
房俊瞅瞅他,心说恐怕这几位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都开始带徒弟了吧?
不过算了,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看上去身子骨还算强健,自己给他们安排的活计也不重,年纪大一些倒更稳重一点。
温书桐见房俊默认了,赶紧招手把书记官叫来。
“你去把咱们城南作坊的地图拿来,让房少监选一块地,作为试制新式武器的工坊。”
那书记官赶紧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寻来一块比例严重失真的地图。看着这地图,房俊就不由得咧咧嘴,山川河流就像是小学生涂鸦似的,不过大致方位还算清楚。
他知道古人并没有意识到大地是球形,不懂得投影技术,所以绘制地图的时候并不是基于大地投影的比例尺,而是一种“计里画方”的技术,所以看上去才会严重失真。
他需要的地方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是人越少越好,于是便在地图上靠近终南山的地方随便画了个圈,圈了大概有二十几亩地。
临走的时候,大抵是温书桐觉得自己把这十几个老掉牙的工匠指派给房俊确实有些不厚道,便又给了一个叫做李陀的书记官。这人三旬左右,身材粗壮敦实,而且眼目灵动,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也好供房俊差遣。
总不能跑个腿,还得指派那些个老爷爷吧……
领着一群老太爷出了军器监,房俊越看越是心塞,咱这是要搞老年秧歌队么?
只得打那送铁锭子的车夫,回去庄子叫上十几二十个青壮,顺带弄几辆马车,自己则带着人晃晃悠悠慢慢的走着。
没办法,想快也快不了啊……
好在家里的家仆给力,从骊山的庄子出来,过了灞桥,不入长安城,而是绕着城墙直接往南边走,没到一个时辰便追了上来。
房俊让老工匠们上了平板马车,自己则带着家仆骑着高头大马,顺着沣水河岸的小路,一路赶到终南山下。
军器监的工坊一片连着一片,在山脚下铺开,宛如一座小城镇。
房俊选的那块地在这片工坊的最里边,不过等到到了地方,却看见南边的半山腰处,隐隐有一排破落的房舍。
房俊皱皱眉,他不需要多好的硬件设施,但是保密是头等大事,自己若是在此处设立作坊,其不等于完全暴露在别人眼前?
“上面那处是人家亦或村落?”
房俊问那个叫李陀的书记官,这位挠挠头,明显也不知道,却听马车上一个老工匠说道:“那是前隋一座兵营,不过武德年间就废弃了。由那处再向上,翻过几道山脊,便是子午谷军营。”
在古代,穿越秦岭去往西南及周边地区的道路主要有六条,从西到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
秦岭地区山高谷深,尽管这六条大道全都占据险要,但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它们仍然许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这六条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
所以,才有“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赞叹。
既有军营,又有如此要塞,保密条件简直就是得天独厚,房俊大喜,问李陀道:“某可否将工坊设在那里?”
“少监想在哪里,就在哪里,这一片都是荒地,无人耕种,那兵营又是废弃已久,肯定没问题。”
李陀神态很恭敬,心里却忍不住吐槽:只要你不在军器监里捣乱,咱们监正大人自是什么都随的你……
************
这处废弃的兵营处于一个不大的山谷,谷地中间甚至有一条小溪流过。只是废弃太久,黄泥垒砌的房屋风吹雨淋早已残破不堪,实在不堪入住。
不过这难不住房俊……
他没有去工部调人来帮助修葺房屋,倒不是风格有多高,而是工部司的主事乃是吕则颂,房俊怕张了嘴却被人堵回来,太丢脸……好在房家自带工程队,柳老实那个被娘舅拐带着“不务正业”的二儿子柳天养,自打从房俊这里学去盘炕的手艺之后,在新丰一带很是得了些名气,纠集了一帮子泥瓦匠,盘炕、盖房、砌墙,很是接了不少活计。
而开春之后大量的灾民住房则算是让这只七拼八凑的“**型工程队”得到了宝贵的练手机会,终于算是有模有样了。
房俊一声令下,柳天养推掉手头所有的业务,领着五六十号人就杀上终南山。
一车车红砖,一袋袋水泥,连续不断的运到山里,原本残留的兵营全部推倒拆除,一间间宽敞亮堂的房舍拔地而起。
同时,得到温书桐“大力支持”的房俊,命军器监负责采购的官员,按照自己开出的清单采购“试制新武器”所需的物品。
硫黄、窝黄(亦为硫黄的一种)、焰硝、麻茹、干漆、淀粉、竹筎、黄丹、黄蜡、清油、桐油、松脂……
弄得那位负责采购的官员晕头转向,即便是温书桐在见到这份清单的时候,都两眼花:这是试制武器,还是做狗皮膏药?
房俊自然不会去解释,难道告诉他们哥们这是要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
没错,他就是打算将黑火药搞出来!
农耕民族对上游牧民族,总是很吃亏的,哪怕兵威鼎盛的汉唐,亦是互有胜负,强盛时将这些草原民族赶得远远的,一旦自身衰弱,那些草原民族又死灰复燃,铮铮铁蹄踏破关防,烧杀劫掠。
遍数历史,对付草原骑兵最有功绩者,莫过于朱元璋朱棣这爷俩。
这爷俩是怎么做的呢?
“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大破蒙古铁骑,追亡逐北!
可以说,只有火器,才是遏制骑兵的唯一途径!
现在房俊弄不出连珠枪,甚至连火绳枪也弄不出来,但他可以弄出黑火药!
黑火药,从八世纪就在中国炼丹师的笔记中出现了,但硝石、硫磺、木炭配制火药的最佳配方,至少要在明朝中晚期才会同时出现在中国和欧洲。此后,它杀人盈野流血漂橹,伴随着欧洲人殖民者的脚步征服了大半个世界。
房俊等于提前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历史的进程将截然不同。
但是,他不能将黑火药直接拿出来……
天唐锦绣 第二百六十章 我的兵营我的兵(下)
有句话说得好,领先别人一步是天才,领先十步,那就是妖怪了……
虽然率学无诞但是出口成章,这个可以理解为才高八斗、才华横溢,算学修为惊为天人,这个也可以用天赋异禀来解释,以上这两样虽然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但总体可以接受,亦能作为一个美谈传之天下。』』
可房俊若是凭空弄出威力巨大的黑火药,恐怕李二陛下第一反应,不是夸奖他为大唐军队的现代化改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是视为妖孽将其捆起来点天灯……
在这个科学技术体系几乎为零的时代,有一些过人们理解范畴的东西,极有可能引巨大的恐慌。
所以房俊打算说自己得了一个道士的指点,得到了一种可以在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浓烟的东西,然后弄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将其交叉搭配,不知所云的弄出多份配方,挨个试验,然后自己“去芜存菁,精益求精”的盖淘汰掉错误的、或者不合理的配方,最终“英明睿智”的从中现真正的黑火药配方……
虽然繁琐、无聊,但却是最好的伪装。
房子盖的很快,五月份的天气温度渐高,在户外干活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加之根本不下雨,房子没几天就去了潮气,添置一些简单的家具物件,便可以拎包入住。
对于房俊的折腾能力,李二陛下非但见怪不怪,反而抱了很大期望,虽然他并不认为奏表上的这个所谓的“能产生有毒浓烟”的东西,到底能有多大的用处……
但是房俊每每能在不经意间给予惊喜,这一点,李二陛下倒是很认同。比如那一套活字印刷术,被李二陛下守在宫里头,任何人不得外传泄密,他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予那些世家大族一次足以毁灭根基的致命一击……
现在实验刚刚开始,几乎每一天,都会在兵营对面的山坡上冒出一股股浓烟,伴随着一声声轻重不一的响声,惊得附近山里的走兽飞鸟几乎绝迹。
虽然大多数所谓的配方都只是房俊胡乱搭配,没有任何的实质效果,但总有一些配方所产生的效果是接近于黑火药的。
再一次闷响过后,老工匠中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赵根旺连滚带牌的跑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激动说道:“少监,成了!”
房俊正在自己远离实验室的办公司里,用一只玻璃工坊最新产品凹透镜制成的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对面山坡上的试验情况。
这个配方已经比较接近黑火药的真正配方了,只是除了木炭硫磺硝石的比例不对之外,还夹杂了一些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桐油和松脂。
爆炸之后高温的桐油和松脂被喷溅到附近的树木上,呼呼燃烧起来,所幸现在已经快要入夏,植物潮湿遍地嫩草,否则所不定就得引一场山火。
“淡定!赵爷爷,还差的远呢,永远不要满足于现状,永远要相信下一刻还能做得更好,要再接再厉才行!”房俊闭着眼瞎忽悠。
闻言,赵根旺还真就镇定下来。
在这个试验场里,房俊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身为军器监少监,可以说是这些老工匠最顶头的上司,兼且又有侯爵在身,必然说一不二。
但事实却非是如此。
这位上官从来不歧视工匠,无论是他们这些老掉牙的,还是那些盖房子的……正常的是说话都是和气的很,有什么想法,也都尽可能的跟大家商量,互相讨论一番,拿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所以试验场的气氛很好,有时候这些老工匠甚至在想:已经为大唐劳累了大半辈子,若是能在这么以地方终老,到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没错,大家都以为房俊只是因为偷懒,才跑到山里来,美其名曰试制新式武器,实则就是耍滑。
但是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这些老工匠们不淡定了。
前两天,一些能够剧烈燃烧的粉末配制出来,然后房俊命人将其放入一个陶罐,用一根引线引燃。
然后……“砰”的一声,将一块三尺方圆的山坡夷为平地,破碎的陶罐碎片甚至钉进旁边的树干一大半……
渐渐的,大家觉得不对劲了。
这哪里是偷懒耍滑,这是真的要研制出来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式武器的节奏啊……
若是将那个陶罐点火后投入突厥骑兵的阵列之中,怕是能将那些突厥战马吓得全都惊了!
大家对房俊的态度由亲近,渐渐变得尊重与重视起来。
房俊默默的看着山坡上滚滚的浓烟,倒是引了灵感。
谁说只有黑火药才是最终极的目标?
燃烧弹有时候也能完成更为深远的战略目的……
试想一下,在围城久攻不下的时候,用投石机将这种燃烧弹投入敌方城内,不说杀敌多少,对敌人的士气打击绝对是致命的!若是能寻找到石油等等易燃不易扑灭的东西,那将会威力倍增。
成千上万的投射过去,烧也能将一座城池烧成白地……
从此之后,人类的战争史将会重新改写!坚城厚墙,将不为所持,在铺天盖地的燃烧弹攻势之下,所有“固若金汤坚如磐石”都将不复存在,即便是真的石头,也能给它烧裂纹!
这时,一骑快马出现在望远镜里。
马上骑士威风懔懔,策马沿着山路奔来,转眼便奔至兵营之中。
一群身着皮甲的士兵当即围上去,将这骑士逼得不得不停下战马,虽然距离太远听不见说些什么,但望远镜里还是看得清楚,那骑士气急败坏的呵斥着什么,围着他的士兵却不为所动。
终于,那骑士恼了,挥舞着马鞭想要驱散这群士兵,但是没成想,刚刚抽了一鞭子,就被扯住鞭梢,从马背上拽了下去……
***********
“嘶……轻点!”
程处弼赤着上身,兵营的郎中给他脸上抹活血祛瘀的药膏,被触及伤处,大呼小叫。
房俊就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
程处弼怒道:“有什么好笑?好虎架不住群狼,真要是单对单,老子一只手就让这帮小崽子都趴下!哎呀,轻点……”
郎中忍着笑,抹完药膏,这才躬身退下。
“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一群小子?下手挺狠啊!”程处弼也不穿衣服,大马金刀的坐着,嘴里抱怨。
“都是从庄子里挑出来的,有家仆,也有原先的灾民,这里太过重要,必须得有人看守,所以把这些青壮集合起来,当个护卫。”
房俊笑着解释。
虽然现在李二陛下对这个兵营并不重视,但是可以想见,一旦黑火药研制成功,让李二陛下见识到那种越时代的强悍威力,必然将之视为帝国之绝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