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唐锦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公子許
陛下到底要干什么?
难不成……陛下真的信了李靖的话,防备我谋反?
侯君集一脚将旁边的一个胡凳踹飞,骂了一句“娘咧”!
都怪那个李药师!
说起贞观名将,李靖是真正的帅才,程咬金、尉迟敬德、李绩、甚至他侯君集,无人不服!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一雪渭水之耻,那种神鬼莫测的兵法,足以让世间所有名将顶礼膜拜!
但是李靖这人性情太过谨慎,功利之心也不强,隐隐察觉到李二陛下对他的忌惮,便果断的交出一切兵权,归隐在家,不问军事。如此一来,反倒让李二陛下怜惜其才华,便让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
侯君集跟着学了不久,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侯君集心里不爽,便向李二陛下告状,说李绩藏私,有不臣之心。
李二陛下听后,便去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
另有一次,侯君集朝后回尚书省,因为心里想着事情,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觉。
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
你说就说呗,偏偏当着魏徵那老货的面说,结果那老货便在李二陛下面前参了侯君集一本……
侯君集不相信李二陛下会听信那些鬼话,但凡事都有万一,万一他就信了呢?
侯君集目光闪烁不定,心中极其恐惧。
若是陛下真的怀疑自己,那么依着陛下的脾气,搞不好哪天进宫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给剁了……
侯君集越想越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堂外传来脚步声响,只好深深吸了口气,坐回座上,却总觉得今天的太阳太过刺眼,晃得他有些眼花……
“将军!”
来人是长史崔续禄。
“如何?”侯君集阴着脸问道。
“共计抽调两千人,俱是身高体壮剽悍勇猛之士!”崔续禄低声回道。
“操!”侯君集低骂一声:“此事极不寻常!”
想了想,越想越不对劲,站起身道:“给某备马,某要出去一趟!”
“诺!”崔续禄答应一声,张张嘴似乎是想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转身退了出去。
大将军的性子太刚愎,这个时候,怕是谁劝也不会听……
侯君集骑着马,一路狂奔来到东宫。
“太子可在?”将缰绳交于门子,侯君集一边疾步走进重明门,一边问道。
“此刻大概在左春坊,听候于庶子的政课……”话音未落,侯君集已经走得没影了。
门子吐吐舌头,暗暗纳罕:这位陈国公侯大将军那可是一向讲究规矩,坐卧行走都一丝不苟,或许是当年当混混的时候就没个正行,所以才刻意的想要做出一副有教养的样子来……今儿这是怎么了?
且说侯君集一路火急火燎的来到左春坊,推开门,便见到太子李承乾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相对坐于软塌之上,各自捧着一本书,却都是言笑晏晏,气氛和谐。
侯君集有些愣,这场面……有点诡异啊!
于志宁这个人,才学那自不必说,人家曾祖是北周太师于谨,妥妥的书香世家!
大业十三年,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入关中。于志宁到长春宫拜见李渊,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殷开山等人一同辅佐李二陛下。武德四年,尚是秦王的李二陛下加封天策上将,并开设。
于志宁被授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学士。
这也是一位从龙之臣,比他侯君集的资历还要高!
但是呢,这人有个毛病,就是性子比较刚烈,也比较迂腐,说话做事,从来都不会委婉转圜,直来直去,能把人气死!
李承乾在农忙季节命人建造曲室,数月不停工,又沉溺于歌舞,于志宁进谏道:“工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之徒,他们带着钳子凿子等物来往进出,宫廷警卫不能盘问,警卫在宫外,奴隶在宫内,怎不令人担心呢?东宫里多次响起鼓声,乐官乐工时常被留在宫里不让出去,前几年皇上的口谕告诫,殿下就不想想陛下对此的看法吗?”
李承乾任用许多宦官,一同作乐,于志宁又劝谏道:“宦官身心都不健全,善于阿谀逢迎,靠着主子受宠作威作福,凭借上传下达制造祸患,所以历代都有宦官之祸,你咋就不注意呢?”
后来,李承乾又私引突厥人,相互狎昵,于志宁再次进谏:“达哥支等突厥人,人面兽心,难以教化,把他们引进内室,甚为不妥。”
反正在太子李承乾看来,就是他做什么,于志宁都看不上!
看不上就看不上呗,谁稀罕么?可你还总是跑父皇那里告黑状,这就不能忍了!于是,太子殿下甚至暗中指派刺客,要把于志宁给做掉……
可是现在,自己看见了什么?
侯君集揉了揉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言谈甚欢的两人……
“哟!陈国公来了?”李承乾从榻上起身,笑道:“这帮内侍真是不知规矩,国公前来,怎么能不通禀呢?孤也好迎接一下!”
侯君集咽了口唾沫,这画风不对啊……
以往,李承乾对东宫的这些内侍宫女最是苛刻,认为就是这些人把自己的事情随时跟皇帝打小报告,所以自己才越来越不受皇帝待见,动辄打骂,还不准他们轮休,每天都得干活。
今天却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就完啦?
于志宁也站起来,笑着跟侯君集客气两句,便对太子李承乾说道:“微臣家中有事,先行告辞了,陛下得闲的时候,还是应该将微臣刚刚讲述的课业熟读几遍。”
李承乾赶紧躬身施礼:“于师慢走……”
于志宁笑吟吟的回礼,转身告退。
“殿下……几时同这于志宁关系这般亲近?”侯君集狐疑的问道。
“呵呵……”李承乾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不谈这个,陈国公前来,可是有事?”
侯君集退到门口看了看四周,确定近处无人,这才回到堂中,压低声音将心中担忧说了。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李承乾全程面无表情,听完之后,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姿态。
“国公过滤了。”
“过滤?”侯君集急了,“此次出征高昌,估摸着入秋就将启程,陛下却于这时候抽调走左卫两千精锐,必是朝中有事生!可微臣却一点风吹草动都没听见,此事可疑啊!”
李承乾一改往日的急躁,温和的笑笑,目光灼灼的盯着侯君集:“国公,难道真的想造反?”
“殿下慎言!”
侯君集吓个半死,急道:“这种话怎么能说出口?谨防隔墙有耳!”
那意思就是说,有些事情做得,却说不得……
李承乾心中暗叹。
他又怎能不知侯君集的心思?
自打李药师隐退,侯君集便自诩是朝中第一名将,对于程咬金、尉迟敬德这样的莽夫与其平起平坐很是不满,多次向父皇表达心迹,想要敕封太尉一职,位列三公!
可父皇先是不置可否,后来干脆敕封舅舅长孙无忌为太尉,虽然长孙无忌坚决推迟,却让侯君集极为不满,认为父皇这是在打压他!正是从那时候起,侯君集便与自己越走越近。
想到此处,李承乾不禁耸然而惊……





天唐锦绣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太子的变化(下)
李承乾不禁在想,若是自己与侯君集再这样纠缠下去,这个已被功利之心蒙蔽住双眼的魔鬼,会把自己带往哪一条路上?
自己日夜担心父皇会废了自己,立青雀为太子,而侯君集心心念念能得到太尉之位,名列三公,位极人臣!
正所谓**,一拍即合,自己有许多朝臣支持,侯君集则掌握着左卫大军,这结局……
李承乾背后的冷汗涔涔而下,瞬间便已湿透重衣!
造父皇的反?
只要想想,李承乾就快要吓死了!
一直以来,李二陛下在李承乾心目中,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无敌统帅!凡是挡在他前面的敌人,一个两个全都被他击败,从来也没有人能抵档得住,更别说反抗!
便是自己的大伯、三叔,不也被父皇斩尽杀绝么?
既然亲兄弟都能杀,那儿子有什么好稀罕的?更何况,儿子有不止一个……
李承乾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他脑子现在嗡嗡作响,只有一个念头——幸好那日遇上了房俊!
正是因为听了房俊的一席话两词,回来之后李承乾越琢磨越有道理!
父皇想要易储吗?
绝对不想!
父皇怕什么?他最怕的就是他的杀兄弑弟被他的儿子们竞相效仿,留下千古遗祸!只要自己这个长子能够本本分分,哪怕青雀和老三在出色,父皇也不会易储!
因为一旦废了自己,改立其他的兄弟,就会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遗祸无穷的暗示:皇位是可以争来的!从此以后,皇家的每一次新帝登基,必将伴随着阴谋暗斗血雨腥风,帝国的根基将会随之一分一分的消耗殆尽,最终,这个老大帝国将会土崩瓦解,灰飞湮灭……
那是父皇绝对不想看到的!
所以,就像房俊说的那样,自己根本不必去争,因为孤就是长子,就是太子,就是天然的帝国接班人,父皇的这座锦绣江山,也只有孤才有资格继承!
李承乾轻轻的松了口气,紧紧攥了一下手掌,抬眸看向侯君集,轻声说道:“李靖已然隐退,程公、尉迟俱已年迈,余者皆不足论,国公何必执念于一个区区名号?”
言下之意,那些老将们老的老退的退,剩下的根本不能对你构成什么威胁,只要安安稳稳的靠日子,你就会自然成为武将自,又何必甘冒奇险去搏哪一个虚名?
侯君集吃了一惊,惊疑不定的看着眼前的太子殿下,这是……太子说出来的话?
往常每每谈及此处,太子总是怒不可遏,怒斥陛下薄待与他,却更加宠爱魏王,整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觉醒来便被陛下一纸诏书废去太子之位,惶惶不可终日!
可今日……
“殿下,微臣等得,难道殿下也等得?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若是等到陛下心意已决,颁下诏书,便再无更改,殿下必悔之晚矣!”
若是放在以往,这番“剖心置腹”的话语,必然令李承乾激动万分,可是现在,却只有无尽的寒意。
他不想有什么大不敬的想法,因为父皇不一定易储!
他也不敢有什么大不敬的想法,因为他知道无论有多少人支持自己,都一定不是父皇的对手!
侯君集带着满腹的疑惑走了,李承乾却依然端坐榻上,木然不动。
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既不想被父皇废掉然后赐一杯毒酒,亦不想卷起漫天风浪连累无数无辜的人妄死……
午后的阳光虽然炽热,但不知何时起了一阵微风,风从窗口吹来,带走了堂内的热气,撩起了淡淡香气。
李承乾愕然抬头,才现太子妃苏氏不知何时跪坐在自己面前,素手捧着一盏香茶,正俏颜带笑的凝视着自己。
李承乾摸了摸脸颊,疑惑道:“孤的脸上,可是有油渍?”
苏氏浅笑摇头。
“那为何盯着孤看?”
苏氏将手中茶盏轻轻递给李承乾,梨涡浅现:“妾身……好久没有见到殿下如此安静的思考事情。”
李承乾顿时有些赧然,赶紧端起茶盏喝茶,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自从摔坏了腿,躺在床榻之上见到父皇那失望的眼神,自己便一直活在惶恐惊惧之中。
一国之主,怎能身有残疾,惹来万邦耻笑呢?
他害怕父皇废了他这个太子,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相当这个皇帝,若是他身为次子,他会安安分分的做个盛世闲王,纵情酒乐、以安天命!
可是古往今来,哪里有一个废太子善终的?
不仅是他不能善终,眼前这个册封诏书上写着“柔顺表质,幽闲成性”的太子妃,还有那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所得也不过是鸩酒一杯而已……
孤不想死,更不想让妻儿受此连累,命丧黄泉!
所以孤必须去争!
现在却现,自己一直都错了啊……
“妾身刚刚见到陈国公,好似面色很难看,走的风风火火的,殿下莫非同陈国公吵架了?”苏氏有些担忧的问道。
她是不太懂得朝中那些事情的,只是觉得太子如今被陛下不喜,连带着很多见风使舵的大臣都变成了墙头草,全都歪向魏王那边,只有一个侯君集依旧忠心耿耿,殿下自然要以礼相待,否则连这个忠臣都赶跑了,那皇位可就真的没着落了……
李承乾放下茶盏,轻叹一声:“孤一句从臼巢之中跳出来了,可他依旧沉迷其中,不是不能跳,而是不想跳……”
苏氏似懂非懂,却转移了话题,说起京中的一件趣事,好笑的说道:“父亲身体不好,上午妾身会府探视,正巧遇到大兄,便闲聊了几句。大兄说,那位号称长安纨绔之的房二郎,又干了一件大事,居然在太极殿上和太常少卿郑伯龄打赌,说是保准在七日之内降雨……现在京中已然传遍,都说这位房二郎可能是做错梦了,以为自己是雷公下凡、电母转世,呵呵……”
听到这事儿,李承乾也不禁莞尔。
但是笑过之后,却淡然说道:“世人皆知房俊纨绔,却不知此人实则腹有锦绣,实乃才华横溢之辈!外间盛传此人的诗词双绝,却不知此人最出色的地方,却是那一手神鬼莫测的格物之道!他能将沙子烧成晶莹剔透的玻璃,能将猪油制成去污能力极强的肥皂,剩下的废液居然还能造出蜡烛……若是他说七日之内必然下雨,孤也是相信的,此人实有通天彻地只能!”
苏氏有些傻眼,自家夫君一向心高气傲,几时对人如此推崇?
甚至已经不是推崇的地步了,而是崇拜!
李承乾轻轻拉起苏氏的纤手,深深注视着妻子的双眸,轻叹道:“这么些年,也算是苦了你了!”
苏氏微微愣神,然后芳心猛然悸动一下,俏脸通红,双眸之中霎时盈满珠泪!
只是这一句话,这几年的提心吊胆担惊受怕,那就全都成了过眼云烟……
“孤已经想明白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从今日起,孤就平平淡淡的当这个太子,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一件不做,若是父皇满意,日后孤自然励精图治,打理好这个锦绣河山;若是父皇执意易储,那孤就求父皇,让孤带着你与几个孩子,去海外寻一处岛屿,与世隔绝……”
苏氏两行珠泪倾泻而下,反手紧紧的握住李承乾的手掌,轻声哽咽着,俏脸却含着笑,轻柔的嗓音哼唱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李承乾哈哈大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天唐锦绣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动作
每个人的心理都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好的自己,而另一个是不好的自己。』
有人抱怨是环境改变了我们,也有人无奈的说是信念改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初心,或者叫做理想,然而后来一切都抵不住时间如水的流逝,岁月无情的销蚀,那些曾经的初心和理想,看似依然很近,实则却那么遥远……
五月的艳阳高悬天空,释放着火热的威力,地面上所有绿色的植物都似被烘干了水分,蔫哒哒的没有一丝活力。
房俊顶盔掼甲坐在一块大石上,苦着脸皱着眉,很是不爽的瞪着身边的老工匠:“你说最近会下雨?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你抬头瞅瞅这日头,这样的天气会下雨?”
赵根旺一张老脸抽成一朵菊花,战战兢兢的陪着小心,却也不得不给自己解释:“老朽是说最近大概会下雨,最近的意思是近期,大概的意思是不确定,可少监大人您非得跟人打赌说七日之内必然降雨,这不关老朽的事啊……”
房俊瞪他一眼,无比烦躁!
前几日正是在闲聊的时候,赵根旺说今年春旱的情况异常严重,但是他观云望风,近期应该会有一场大雨。
军器监的工匠并不一定都是世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犯官的家属充作劳役,然后世代不得脱籍。而赵根旺正是因为被其父牵连,这才全家男丁都充入军器监。
他父亲是北周钦天监的监正!
钦天监这个衙门,是很神奇的一个存在。他的直接任务是将天上的星象改变和人世间的人事变化相对应,却做一些语言或者改变,而观察天象制定历法,这是副业……
很神奇吧?但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钦天监还有另一个职能:观测天文来预测气候。
房俊认为这个比较靠谱,古人虽然没有卫星这种神器,但是经年累月的通过观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总归会摸索出一套比较实用的经验,连二十四节气都能明,预测一下大自然的阴晴雨雪总该没问题吧?最起码也应该准确率在七成以上。
一件事情的概率过七成,就值得去做了。
赵根旺的父亲最拿手的便是预测气候,据他所说这是传家的本事,他也精通此道……
所以房俊敢在太极殿同郑伯龄对赌。
除了相信赵根旺这个老实人不会胡乱吹牛之外,房俊对于自己时代的见识学问也颇为自信。
赵根旺既然预测有雨,那么即便这雨没下起来,也差不太多,只是空气湿度和云层中水分的凝聚没有达到下雨的标准而已。只需自己小小的推动一下,下雨的概率绝对过八成。
若是还不成,那可就是老天爷都跟李二陛下作对了……
他又不会有什么损失,跟郑伯龄认错而已,无所谓。
可是看看现在这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天气,根本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
房俊不搭理将自己掰扯得干干净净的赵根旺,无聊的看着面前挥汗如雨的左卫兵卒。
两千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悍卒,都脱去了上衣,光着膀子将骊山南麓的这个山头上树木全部砍伐一空……
段瓒同房俊一样全副武装,看着部下像一个个樵夫似的放倒大树、砍掉枝桠,然后再一根一根的放到北边堆好,将整个山顶清理出一块空地,实在是不解房俊的用意。
“房侍郎这是新式的训练方式么?”段瓒终于忍不住了,问道。
“训练方式?”房俊一愣,瞅了段瓒一眼,心说你这联想能力还真够丰富的,“不是,左卫又不是某的兵,某闲的的啊训练他们?”
说着,他站起身,摘下头盔,摸了一把汗水,摆摆手说道:“某这是在求雨……”
“求雨?”段瓒目瞪口呆。
房俊挥了挥手,回到左侧的营房,打算冲个凉,睡个午觉。
还没走出两步,山下呼呼啦啦大车小辆的来了一大群人。
房俊只得又转了回来,等到这群人上得山来,顿时眼见都直了……
“陛下,千金之体坐不垂堂,这荒山野岭的,您到这儿来干嘛?”
盔明甲亮的程咬金骑着高头大马,正跟他身前的青衫文士说着话,而这位青衫文士,正是当今皇帝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骑着马,看起来心情挺不错,饶有兴致的看着忙碌不停的兵卒,笑道:“朕对房俊的主意很是好奇,过来瞅瞅。”
程咬金热得差点把舌头伸出来降温,闻言一撇嘴:“那小子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脑子里就没有一样正经玩意,干什么都是稀奇古怪的,求雨而已,要得这么大的阵仗?”
他可是知道,身后正在艰难上山的车队,装满了求雨所用的符纸灵文,据说这才仅仅是三分之一不到,工部和军器监正全力开动,日以继夜的“生产”这种符纸灵文。
没错,就是“成产”,所有的工匠都拎着个粗毛笔,蘸满了银粉就写写画画,所有的符纸灵文就只有两个字翻来覆去:求雨……
这个鳖犊子,求雨这么高大上的事儿,你能不能有点技术含量?
写两句诗也好啊……
不过这个阵仗真是太大了,据说单单用来在这些符纸灵文上写字的银粉,就清空了民部库房的存银,足足二十万两……
房俊远远的迎上来,单膝跪在路边,大声说道:“微臣见过陛下,见过程老国公!”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准备得如何?”
房俊恭声道:“场地已经平整完毕,就等着符纸灵文运至,便可开始求雨!”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双腿一夹马腹,胯下骏马蹄声得得,走上山顶。
程咬金却跳下马来,浑身甲叶哗啦啦一阵响动,将马缰丢给身后的亲兵,拉起房俊,拍了拍他的肩头,叹气道:“何苦出这个头?”
他简直不能理解房俊的动机,陛下想要杀,那就让他杀呗,大不了咱请个假告个病,不去提刀上阵就完了,干嘛非得在太极殿上打赌?
成了固然功劳不小,但若是输了,往后可就得被那些门阀世家死死压制,便是陛下也帮不了你……
房俊自然知道程咬金的关切之意,感动说道:“多谢程叔叔挂念,不过您放心,总有八成的机会能赢。”
“嗯,那倒是可以一搏。不过老夫不明白,人家求雨怎么也要找几个道士,现在多少道观的牛鼻子都苦苦哀求陛下,想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里露露脸,却都被陛下拒绝,据说是你的主意?”
“陛下不讲究……”房俊苦笑,估计是陛下被缠的烦了,把他丢出来当挡箭牌。
1...979899100101...1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