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赵家卖的不光是地,这八百亩地是连片的地,地上还有两个庄子,以及磨坊、水井、井车等成套的东西,还有树林、桑树,另外还有水塘等,现在地要卖,这些也是要一起卖掉的。
特别是这是大片的田庄整个出售,因此价格比起小块的碎地价更高。
哪怕只是原坡旱地,不是河谷水田,但这地也算是上等好地了。
赵员外原开价十贯一亩,张超还了价。
如今开国之初,地价还算是便宜的,要不然,天子脚下的京畿灞上,地价可不会这么便宜。
现在老爹在一边插了一脚,不肯让张超过份还价,最后张超与赵员外细商许久,初步达成的协议就是八百亩地加上庄子以及水塘、水井、桑树、树林等全都整个买下,做价五千贯。
平均下来,是八百亩坡地加上二百亩左右的林子水塘等,平均五贯一亩。但庄子的屋子、水井、井车等等都不再额外算钱,桑树、树林子的树木等也是包括在内的。
五千贯钱,讲好一次性付清。
五千贯钱,价格应当说不算贵了,等过个一二十年,天下太平了,这地价再翻个一两倍都很正常。要知道,灞上可是长安郊外啊,距离长安不过二三十里路。若不是战乱之后的国初,十贯二十贯一亩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张超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现在张家赚了点钱,可花钱的地方也多。又是建新窑洞,又是建作坊宿舍等,让张超一次性拿一两千贯出来没问题,拿五千,他根本拿不出来。
现在,买地协议已经达成了,可是要拿下这块,张超却得在三天内拿出五千贯钱来。(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九十五章 负债累累(第五更)
一般百姓逢灾年的时候,宁可拖家带口拄着棍子出去要饭,也不会有人愿意卖地。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谁会把根本的土地卖掉。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机会,张超绝不会因为五千贯钱就错过。五千贯钱,张超能做生意赚回来,但这八百亩地错过了,可就是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马账房,家里还有多少钱?”
张超刚才对赵员外说是帮着介绍长安的贵人来买,不过他可舍不得错失这样的机会。
马周刚从酒席上下来,跟着管家等喝了两杯,刚才还去敬了前东家中郎将常何那桌几杯酒,不过他酒量大,脸上只是有点点红而已。
听张超问起,走过去拿钥匙打开了放账本的箱子,取出来账本。
“家里柜上现钱还有一千多贯钱,另有粮食五百来石。”马周翻看着账本,“不过还欠收粮款两千多贯,另建窑洞修作坊打水井修井车等做了三百来贯的预算,买牛六百多贯预算,还有准备购买沟坡一千贯。”
张超点了点头,家里账上一千来贯钱,可要用的钱就有差不多四千贯了,等于还有三千贯的赤字。这离五千贯可是差的有点远,等于他现在一文钱也拿不出来。
张家现在的收益主要有面点以及修炕灶还有碱和香皂这块,面点如今一天的净收益大约有二十来贯,但张家只占餐饮五成,香皂坊三成,灶炕和碱倒是全属于张家。
面点收益一月近六百来贯,五成能分三百贯左右。香皂是现在最赚钱的一个生意,第一批单子就有七八千的利润,不过现在货还没有完成,钱款一时也收不上来。若是能完成订单收到货款,张家能分到两千多贯,另外张超拥有皂碱的独家收益,也能有一千多贯钱,可一样是不能马上拿到手的。
张家外面能有三千贯左右的收入未入账,但账上却有近四千贯的计划开支。
现在张家账上的那一千来贯钱,还是各位股东的入股钱。
算了算,想要三天内凑出五千贯钱,仅凭张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就算他占时挪用账上的钱先买地,也还差起码两千贯,况且,有些钱也是急用挪不得的。
五千贯钱,只能先暂借周转了。
张超算了下,张家现在产业还是不小的,收益能力也很强。光是一个皂和碱,做好了,张超一年就能有三四千贯钱了。餐饮这块,做好了不出意外,一年起码也能有一两千贯。倒是工程处这块,都是固定五斗粟,现在粮价低,倒使得收入不高。
仅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买地的收益并不算高,是远远不如做餐饮和化工这一块的。但另一方面,在唐朝做生意,就如比是炒股,看似收益高,但风险更高。这年头,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会让生意完蛋。
但投资买地,却不同。收益不高,但这相当于实体,很稳定。不会一夜暴富,也不会一夜破产。
就如赵员外一样,搞囤粮生意,每年赚的盆满钵满,可也一夜之间就面临破产的困境。
还有另一个则是唐朝商人地位太低,做的再出色的商人,也只是那些权贵们眼里的肥猪。地主身份却是远高于商人的。地主不比士族,但只要家里田地多,产业大了,肯花钱,也是能挤进士族的。
“把钱筹一下,沟坡那边的还没谈好,那一千贯钱可以先用。另外粮钱也先不给,说好的月结,现在还没到日子。”
马周道,“那可以先筹出一千贯。”
一千贯,还差四千啊。
这么好机会,张超可不想错过,要是介绍给秦琼他们,肯定能立马就能掏出五千贯买下这两庄子。
“三郎,我爹叫你呢。”
程处默一脸红色跑了过来,今天李世民带来这么多酒,张家也没小气,大家敞开了喝。程处默酒量远不如他爹,才喝两杯,已经有些上头了。
“程叔找我什么事?”
张超跟着程处默过去,远远的就听着程咬金那大嗓门在吼。
程咬金站在那空场上,手里还不知道怎么提了张超家的一把劈材斧子,一边吼一边在那里挥斧子。
一大群人正在那里边吃边看呢。
“喝多了?”
张超问一边还在喊好的单雄信。
“多好啊,有这热闹看。”单雄信笑着道。
张超看着单雄信,倒是想到之前的问题。香皂坊他还有三成股,倒不如再卖一点套现。香皂这东西利润确实高,但基本上也就是走的奢侈品路线了,除了那些富贵人家,其它人也消费不起。
现在虽然接的单子挺多,但估计后续销量肯定跟不上。香皂又不是吃的,谁家一月能用个几十块啊。
“单叔,跟你说个事,你知道我家的那香皂坊,还算赚钱的,程叔他们也入了股,你有没有兴趣也入一股?”
单雄信惊讶,香皂如今在长安贵人中可是很有名气的。单府也订了上百块,其中不少做为礼物,拿去送人。
“怎么的想起这来了,你是不是遇啥事了,崔家又找你要钱了?这崔家怎么如此不知道足呢,上次叔宝都已经给了一千两黄金了,怎么还不嫌够?”
这下轮到张超惊讶了。
“什么一千两黄金,不是一百两吗?”
单雄信拍了拍脑袋,看来自己弄混了。
“其实吧,也没啥。”
张超明白了,原来不是一百两,百是一千两。握草,一千两黄金啊,相当于八千贯铜钱了。自己这里还在想着从哪里凑五千贯钱呢,没想到那边秦琼却已经帮他出了八千贯彩礼。
“这就是所谓的陪门财吧?”
张超心里有些厌恶,他一直就觉得崔家嫁女这事不太靠谱,可现在总算明白了。崔家这不是嫁女儿,这是卖女儿啊,卖八千贯钱,还能跟秦琼这样的新贵结亲,他们倒是打的好算盘。
可是对张超来说,却心里很不是滋味。
八千贯啊。
这意味着他的婚姻是买来的。
如果他今天没有见到崔十三娘,张超听了这个消息绝对不肯再接受。可现在让张超郁闷的是,他见过崔十三娘后,很喜欢这个姑娘。
能在唐朝找到一个喜欢的姑娘不容易啊。
总之,张超现在心里跟吞了只苍蝇一样的难受。他娘的,姓崔的不是人。
“其实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也别太在意。五姓七宗卖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落魄了,便开始卖婚了。其它的豪门大族,倒是不会卖婚。可如果崔家不卖婚,你也确实娶不了崔氏女。我听说你今天见过崔氏女了,还很满意?”
张超无奈的点头承认。
这年头也就五姓七宗等关东士族这么不要脸了,其它的新老豪门,都讲究门第婚,要门当户对,如张超这样的小民,是绝对不用妄想娶豪门千金的。
“你真的中意那崔家女?”单雄信又问。
张超想了想,然后点头。
“那就行了,你既然喜欢崔氏女,那崔氏女也没厌恶你,那说明你们还是有缘份的。至于崔家卖婚,索要高额陪门财,那都是次要的。叔宝不是已经替你给了这笔钱了嘛,你也别想太多,我吃过的饭比你吃过的盐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说句过来人的话,凡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事。”
“再说了,你小子也不是那种铁公鸡一毛不拔的人吧?你那么会赚钱,一千两黄金而已,早晚不得赚回来。”
经单雄信这么一说,张超心里倒确实要舒服了不少。
确实,卖婚虽然恶心,但重要的还是他和崔十三娘是否相互看的上。就算是在后世,谈婚论嫁不也得买房买车装修嫁妆这些事情,男女两方谈判个几回。
不过心里头,张超还是有些不满的,崔家太不要脸了,居然要了八百万钱陪门财。一般人家,也就是要百来万,他们居然要了八百万。
家里本来赤字四千,现在买庄子差五千,这里却又已经欠了秦琼八千了,想一想,张超觉得自己是最能欠债的人了。
“单叔,我准备买个庄子,手头差点钱,想把香皂坊的股份卖掉点套现,不知单叔是否有购买意向。”
“买庄子是好事啊,差多少直接到我这拿就是,香皂坊股份你自己留着就好。”单雄信清楚香皂坊很赚钱,不过自己能活下来还多亏张超呢。
“单叔愿意借钱给我当然是好事,但我还是想出售些部份。若是单叔有意,就算帮我个忙怎么样?”
“真要卖?”
“嗯。”
单雄信想了会,“我出两千贯,买香皂坊一成股,你若有需要,我可以再借你三千贯。”
秦琼他们当初入张超的作坊,是五百贯钱一成股,包括了面点以及香皂两片,早上张超又卖给了长孙无忌两成香皂坊的股,两成股收的一千贯,也是五百一股。
不过仅香皂作坊价值,就是绝不止这么点的。
单雄信现在开出两千贯一成,其实估值依然不高,但他觉得开高了张超也不会要。
张超果然对于这个开价很满意,香皂坊一个靠技术,二靠关系,生意才能火的下去。没有张超的技术,香皂自然没有。而没有这些国公们的关系靠山,这香皂生意也别想做下去,更别说火下去。
因此呢,本钱不多的香皂坊,出售股份也不是简单的卖股份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合作加盟关系。单雄信他们入股,本身也等于是带着资本进来的。
“多谢单叔帮忙。”
单雄信笑笑,“说那客套话做什么,你买庄子钱够了没?若是不够,差多少,直接跟我说声就是。”
有了单雄信的答应这五千贯,加上张超自己的一千贯,就有六千贯钱了,就算不动用账上的一千贯,张超都有了买地的钱。不过张超不打算再找单雄信借那三千,他打算去找崔善福。
崔善福今天心情很好,多喝了两杯,满面红光。(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九十六章(第六更) 让崔家掏钱
张超直接跟崔善福开门见山。
香皂坊一成股份,三千贯钱。听到张超开的这个条件,崔善福还有点一时转不过弯来。
“你说把香皂坊股份卖一成给我?”
“是的。”张超点头,“现在香皂坊已经有了九家股东,我有两成股,另外我义父翼国公,还有宿国公程公、以及郯国公罗公、琅琊公牛公、曹国公李公也各有一股,此外单雄信将军也入了一股以及上党公长孙公入了两股。”
三千贯卖崔家一股香皂坊股份,绝对不便宜。
仅现在的香皂坊,卖一两千贯还能说差不多。但三千贯,肯定就高了。但张超说出了香皂坊的这九家股东时,崔善福却不由的仔细考虑起来。
除了张家父子,其它八位股东可都不是一般人。单雄信刚归唐,还没有爵位,可其它七人却都是国公,不是国公,也是郡公、县公。特别是上党县公长孙无忌,那是秦王的大舅子,秦王府的心腹。
他一下子入了两股,让他不由的想到,这两股,极可能是长孙无忌一股,然后长孙王妃一股。
仅仅是个香皂作坊一成的股份,崔善福并不愿意出三千贯。但是香皂坊的这些股东身份,却让崔善福心动了。若自己也入了一股,那岂不是跟这群新贵们,甚至是跟秦王关系更近一步。
这个张三郎,总有法子让自己掏钱啊。上次掏了一百两黄金,这次更是直接来个三千贯。
“崔公,这个机会可是难得的,现在我手里只剩下了两成股份,我最多也就只出售这一次了。错过这机会,下次可就没机会了。崔公若是犹豫,那我就去找其它人了,我觉得郑家应当愿意买。”
崔善福一听,咬咬牙,“我买。”
“哎哟,多谢崔公加盟啊,不过有言在先,我明天就要拿到三千贯钱,若是明天拿不到三千贯钱,这买卖就算黄了。”
张超笑笑,“接受钱帛,也接受黄金支付,其它粮食布匹则拒不接受。”
崔善福见张超这笑脸,不由来的有些讨厌。但细想想,又觉得这三千贯倒也值得。这香皂他是知道的,名满长安,大受好评。听说利润很高,三千贯入股不怕亏,而且还能借机加强与一众新贵甚至是秦王府的关系,值。
“好,我回去就给你准备,三百两黄金加三千匹绢。”
“谢谢。”张超敲订下这笔生意,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
两千贯卖单雄信一股,三千贯再卖崔善福一股,加上早上一千贯卖给长无孙忌两股,现在张超手里只剩下了香皂坊一成的股份,不过各家都不具体插手管理生产销售的事情,张超依然管着香皂坊,其它八位股东坐享分成。
张超倒是不太心疼。
卖就卖了,能变现出这么多钱,倒也不亏。
况且张超也是很有心眼的,他早把碱这块分出来了。香皂坊一块香皂售价六贯,除了成本外,还得另付张超的碱坊两贯钱火碱钱。因此哪怕现在张超只剩下了香皂坊一成的股份,但香皂的销售款近四成依然落入他的口袋。
如果香皂坊一年销售一万贯,香皂坊能有五千八百贯多净收益,张超的一成股能分近五百多贯,而碱坊能有三千多贯收益。加起来,张超能有四千多,实际上他相当于依然有香皂坊近四成的股份。
有火碱坊和香皂配方在手,张超手里只剩下一成股,也依然是香皂坊的话事者。而有了这些大佬们的加盟,以后这生意能更稳固了。
就算不找单雄信借,这两成股卖出去后,张超手里就能套现入账五千,加上手里的一千多,五千贯算是凑齐了,买洗澡沟的那一千贯也有了。
从崔家又挖回来三百多两黄金,张超算算,前后从崔家拿到近五百两黄金,自己被崔家要了一千两黄金陪门财,倒是弄回来近一半了。
以后找机会再坑崔家几次,总之,这一千两黄金的陪门财,崔家吃了自己的,早晚让他们都要吐回来。
不过如此一来,张超知道了秦叔宝给自己垫付一千两黄金,自己又背了一笔债了。
八千贯啊,真是狗--日--的崔家。
看来自己得准备把肥皂坊建起来,反正香皂和肥皂的客户群不同,自己掌握着技术,再起炉灶建个肥皂坊完全可以,到时再拉崔家来入股,卖股份套他一大笔钱出来,而肥皂生产出来,到时还能再赚一笔。
张超找到秦琼,二话不说,先拿起酒坛子给自己倒上满满的一大碗,起码一斤。
“义父,给崔家一千两陪门财的事情我知道了,多谢义父。我干了!”
张超是闭着眼喝下去的。
不是酒太烈,而是太水了。
虽说是李世民送的酒,还算档次不错,可这年头的酒普遍都不行啊。
几乎都称为浊酒,喝酒前还得拿个筛子过滤,里面有许多酒糟之类的。
口感不行,度数也不行,还有杂质,这酒连个啤酒都不如,必须闭着眼睛当药喝。张超以前也没少喝米酒,江南的老冬酒,也是糯米酒,味道醇厚,甘甜。开始喝,很好喝,但后劲大,风一吹就能倒。
另外有高粱白酒,用高粱蒸馏,一般会掺点糯米酿的白酒,这种酒劲更大,酒也烈。
至于其它的什么啤酒啊葡萄酒什么红酒紫酒,这些就不说了,高档的确实好喝,但如果只是一般档的,真心不如普通农家自己酿造的粮食酒。
酿酒真心不难,张超自己都会酿酒,不论是糯米酒还是高粱酒,黄酒白酒,味道都很好。
可惜如今不能酿酒,要是能酿酒,张超觉得这个市场绝对比什么肥皂香皂要大。酒这玩意可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啊,而且一喝就没。
可惜啊,朝廷禁私酿,张超现在也不敢去碰这东西。主要还是如今粮食不太好弄,酿酒没粮食,那是白说。至于市场,这倒不愁。
长安城可不是地方小城,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有消费力的人。长安商品需求极大,购买力也非常强。
(这章不知道怎么的掉了一千多字稿子,也找不回来了,记也记不住,只能先更这两千了!)(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九十七章 现在反悔还来的及(第七更)
夜里落了一场雪,从半夜开始就开始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
早上起来,门外已是厚厚的积雪。张贵父子两个很早起来清扫庭院的积雪,张超的三只小狗则在雪里地撒泼打滚相互追逐玩的高兴。
张超起床时,院里的积雪已经扫清了,连家里马棚里的三匹马也都喂过了一遍。张贵媳妇周氏已经带着女儿在烧水,大丫给张超打来热水,拧好洗脸巾。
打着呵欠,张超享受着大丫的服务。大丫给张超脸上打香皂,给他揉搓着脸,最后还帮他把已经长长了的头发解开,拿梳子沾上水梳理几遍,然后结起一个短短的发髻,用锦带束发再戴上了狐皮帽子。
由大丫伺候着洗好脸梳好头,张超接过二丫递过的牙刷子。这用猪鬃做成的牙刷子,虽不如那些豪门之家的象牙刷黄金刷子好,但也比柳枝好多了。大丫和二丫都很手巧,如今张家沟杀猪时,猪颈上和猪背上的硬鬃毛她们都会收集起来,然后闲时就做成牙刷子。
这些做好的牙刷子不但能供给张超一家用,还能在赶集的时候捎到集市上去卖了换钱。张超把这卖牙刷的钱都一文不少的给了这两丫头,也算是她们额外劳动的收入。
洗漱好,张超给嘴唇抹了点口脂。
唐朝男女都爱抹口脂,只不过男人抹的一般是无色的,相当于润唇膏,而女人是胭脂一起抹,既擦脸也涂嘴唇,多是红色的。
大冬天的,天气干燥,嘴唇特别容易开裂,张超便自己做了点口脂。实在是这东西制作本不难,可药铺里却卖的死贵。
做口脂其实非常简单,主要就是油、脂、和腊。用蜂腊加牛油以及香油,差不多就行了。比做香皂简单的多,不但能用来润唇,甚至可以用来擦脸防干裂。
张超只制了一小点,家里人用了都说好。
他甚至还给七娘的女儿莲娘和兰娘特别定制了带玫瑰色的胭脂,让两丫头高兴的不得了。而大丫和二丫则是艳羡不已,最后张超给这两丫头也一人一份,让两丫头兴奋的都快要喊出来了,后果就是这几丫头现在每天脸上唇上都是红红的,而且对张超特别的贴心。
本来平时都是张超自己洗脸梳头的,现在两丫头却非要帮他洗脸梳头,若不是张超还是睡着大灶,估计晚上这两丫头都要过来暖床了。
唇上脸上手上都擦了点口脂,脸上也感受不到那风如刀子般的刮过。张超转身去拿了亮银枪和横刀与硬弓出来,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晨炼。
练了这段时间,张超发现在自己再端着十五斤的马槊刺出的时候,已经不那么辛苦了。到现在,张超还是只练刺枪一招,他倒也不想着什么马上步下的槊法,他也不打算上驰骋沙场,只是把这当成了是健身方法而已。
刺枪、劈刀、拉弓,各三十下之后,张超整个人都热起来,额头还微微冒汗。张超感受到热身的效果,满意的打完收功。
马周也早过来了,他已经准备好了,五千贯钱已经准备齐妥,柯山柯五等一群张家沟的府兵,今天全都佩上了自己的横刀,还有好几个背着弓,虽没有披甲也没有扛上长矛,但往那一站,二十多个府兵的气势已经非常足了。
今天张超要去南塬赵家庄签契约交易,五千贯钱可不是小数。
张家沟距离赵家庄只隔了一条沟,相距不过三四里。但那是直线距离,走路还得绕上一大圈,有二十多里路。虽说天子脚下,但也还得以防万一。
张家沟的二十个府兵今天都充做护卫,武装押运。
“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总共是三百两黄金,外加五千匹绢。”
如果五千贯钱全是铜钱,那会相当麻烦,得近三万多斤。张家起码得发动两三百人挑钱去。而且,这年头,涉及大额的交易,一般也都是用绢支付,有时也会用黄金支付。铜钱多数还是小额交易,市场上铜钱的量还是较少的,很多时候,甚至还得用粮食做货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