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在床上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约翰的卧室门口。
“阿黛尔,你怎么来了?”
“亲爱的,苏姗说你病了,担心死我了!”走进来的是约翰的妻子阿黛尔。她身穿一件收腰的米色大衣,小巧的海狸皮礼帽下是一头褐色卷发,大大的蓝眼睛里满是关切的目光。
“不过是感冒而已,艾拉怎么舍得让你离开的?”
“玛丽(家里的女佣)帮我照看着呢,”一边说话,阿黛尔一边关切的摸了摸约翰的额头,又仔细检查了一下他额头上的伤口。“下次可不能这么不小心了。艾拉还等着你带他去伊利湖打野鸭子呢。”
“好的,不会有下次了。我保证,亲爱的。”约翰很享受妻子的关心,心情好了很多。
“对了,我去厨房给你准备药去。爸爸从远东学来的,我小时候经常吃,很管用的。”说完,阿黛尔起身去了楼下的厨房。
很快,一杯热气腾腾散发着熟悉辛辣气味的“药水”端到了约翰的面前。“趁热喝吧,效果很好的。”约翰喝了一口,熟悉的味道让他“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不就是红糖生姜水么。约翰想起来了,岳父德加洛先生早年在越南搞过橡胶种植园,生意一直做到中国的gd、gx以及fj沿海,现在他们家里还有几个讲了一嘴gd白话的南洋佣人。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在痛痛快快的出了一身汗后,第二天早上,约翰的感冒基本痊愈了。吃早餐的时候,约翰和阿黛尔商量决定先不回辛辛那提,他们打算直接乘火车去纽约度周末。自从艾拉出生后,约翰和阿黛尔已经很久没有两个人一起度过周末了。他们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去纽约中央火车站那家著名的餐厅吃一顿牡蛎大餐,再去百老汇看一场演出,周日晚上参加完福特基金会的慈善活动后,周一再乘火车回辛辛那提。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短暂休假,阿黛尔非常兴奋。一路上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活像一个初次参加联谊活动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约翰没有动用家族的专用豪华车厢,而是在最近的一班车次预定了一个旅行包厢。考虑到他们在纽约只待三个晚上,约翰就没有安排人去整理自己在纽约的住宅,而是在中央火车站旁的伍尔德夫旅馆订了一个套房。
身为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一员,约翰对中央火车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座位于曼哈顿中心的车站是范德比尔特家族铁路王国的象征。约翰知道中央火车站地下有一条秘密通道,可以直达伍尔德夫旅馆的电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来纽约的时候,就经常利用这条通道躲避记者的追踪。阿黛尔对于这个隐秘通道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的样子活像一个爱探险的孩子。当周五夜色降临的时候,约翰和阿黛尔来到了世界之都——纽约。
1937全球速递 第七章 联邦快递与福特
约翰和阿黛尔在纽约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六,中央车站牡蛎馆(oysterbar)的生蚝非常新鲜,甜点无花果塔更是让阿黛尔赞不绝口。晚上的百老汇音乐剧《波吉与佩斯》出色地融合了大量民间黑人音乐元素,也让两个人看的津津有味。到了周日,约翰带着妻子如约去堂兄哈罗德家做客。吃过午饭,阿黛尔和哈罗德一家去山顶球场”(hilltoppark)看纽约洋基对巴尔的摩金莺的棒球比赛。虽然约翰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就是洋基队的铁杆球迷,但是他却和哈罗德两个人留在了家里。在书房里,约翰第一次向外人展示了自己的整个计划。
“federalexpress,简称fedex(联邦快递)这是新公司的名字。”约翰很无耻的进行了剽窃,连宣传语都没有放过,“fedexexpress:themissionmustreach。(联邦快递,使命必达)。你觉得怎么样?”
“express么,很好,这才像个范德比尔特。”一辈子都在与铁路打交道的哈罗德,显然将express理解成了特快列车。不过约翰也不打算解释,因为这个时候似乎还没有快递这个概念。
“你打算把公司安在哪?纽约还是辛辛那提?”哈罗德显然更关心实际问题。
“底特律。”
“为什么?”
“因为客户在那里。”说着,约翰拿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福特公司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之所以选择福特,是因为约翰知道,福特为了实现“从大地到成品”的连续物流理念而打造的世界上最庞大的汽车制造联合企业——荣格(rouge)工厂的弱点在哪里。
虽然这是一个由上百家工厂组成的巨大的联合企业,超过10万人在此工作,仅传送带总长就达120英里。厂内设有矿石码头、炼钢炉、炼焦炉、轧机、玻璃窑和平板玻璃生产线,还包括有轮胎厂、冲压厂、发动机铸件厂、车架厂和装配厂、变速器厂、散热器厂、工具模具厂,甚至还设有生产汽车塑料件的大豆转化厂,一家造纸厂,以及一个发电厂。电厂所发的电力足够供像附近的底特律这样规模的城市全市照明使用。
为了给工厂供应原材料,福特还在密歇根州北部、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买下了70万亩森林、铁矿和采石场,在肯塔基州、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收购了上万亩的优质煤田,在巴西购置、经营了一个橡胶园。为了运输这些材料,福特公司甚至还经营了一个矿石运输船队、一个纯地区性的拥有100英里自营铁路、16部机车的铁路公司和一个公共汽车网络。
但是,这个庞大的,看似完美的内部生产和流通供需网络,自始至终也没能实现亨利·福特“从种橡胶树、开采矿石到整车下线,都力争由rouge工厂完成,而不依靠供应商”的目标。事实上,rouge工厂的供应商从来没有少于过6000家。这种连续物流理念虽然目标没错,但福特采取的方式却错了。特别是全球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的大趋势下,福特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必然会抬高生产成本,提高管理的难度。后世的福特也因此一步步陷入困境,把市场领先地位让给了通用和克莱斯勒。
约翰的计划是在底特律附近建立一个巨大的仓储运转中心,打造一个由福特公司、原材料供应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共同组成的供需网络。供应商将原材料和零部件直接送入运转中心,福特公司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灵活调配。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先行进入运转中心,根据市场需要配送给各地的经销商。
“真让我惊讶!”哈罗德显然被约翰的计划震住了。“你打算接手福特所有的运输业务么?”
“让专业人去做专业的事,我不信你不知道他们运输环节的低效程度。”约翰和哈罗德都很清楚福特公司这两年内部管理的混乱的程度。仅去年一年,大大小小的各种罢工就发生了30多起。
“我想,埃德塞尔会喜欢这个方案,但是老亨利绝对会拿枪崩了你的。”哈罗德在提醒约翰,虽然埃德塞尔1919年就出任了福特公司总裁,但老亨利·福特才是福特公司的“太上皇”。这几年来,父子两之间的争斗在美国上流社会尽人皆知。而约翰这这个计划,无疑实在否定老亨利引以为傲的rouge工厂经营理念的根基。
“先试试看再说吧。”约翰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老亨利。不要因为亨利·福特率先提出了工人最低日工资制,就把他当做慈眉善目的老好人。这个学徒工出身的汽车大亨脾气十分固执火爆,当年在公司内部强行推行禁烟令的时候,他曾经让自己的亲信班奈特用0.45口径手枪直接打落了一个工会领导口中的雪茄。
“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哈罗德不打算继续探讨这个问题,直接转入了下一个话题。
“我需要人手,辛辛那提那边我已经有几个人选了,但远远不够,我需要尽快把公司框架搭起来。”
“我这边也为你准备了几个,业务方面都是把好手。”
“能帮我联系下哈佛商学院的杜南院长么?我想,他那里有我需要的人。”
哈罗德对约翰的请求感觉很诧异,但还是答应帮忙联系这位华尔街出身的院长。在1937年,哈佛商学院远不像后世那样赫赫有名。实际上,当时的大多数企业家都出身贫寒,没受过多少教育,他们管理公司靠的是聪明的大脑和强硬的手腕。很多公司都没从来没有雇用过专业经理人员,他们习惯使用一些没有确定职责或权威的“强人”,这些人依靠个人的野心和各种流氓手段维持着公司的运转。比如现在的福特公司,数百名高级主管,只有两人有学院文凭。
曾经有一个企业家这样描述一个好经理的标准:“只需站在一个人的旁边就可以使他尿湿裤子”。甚至有不少企业家对受过正式教育的管理人员有所偏见。他们认为教育使人“不切实际”,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通用汽车曾经在雇佣一名高学历的财务主管时,企图掩盖他的学历背景。公司副总裁在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时说:“他不但上过大学,而且糟糕的是他还从密歇根大学拿了一个经济学博士,更糟的是他还在那所大学教了几年的书。”
现在是1937年,虽然企业管理学远没有后世发达,但约翰对于哈佛商学院这座尚不为人知的人才富矿十分垂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挥动挖墙脚的锄头了。
晚上,约翰和哈罗德两家人一起出席了福特基金会的慈善活动。这是一个小小的慈善拍卖会,拍卖所得将被捐给美国红十字会用于路易斯维尔水灾的善后工作。阿黛尔捐出了自己的蓝宝石项链,约翰又用了2万美元把它卖了回来。哈罗德捐出了一套十七世纪的法国茶具,买下了一个中国产的玳瑁瓶盖的珐琅鼻烟壶。
拍卖会后,约翰和哈罗德拦住了埃德塞尔,三个人在雪茄室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埃德塞尔对约翰的方案很感兴趣,甚至一度想邀请约翰加入福特的管理团队。但对于说服自己的父亲和公司帮老臣,埃德塞尔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他同意约翰的人先行进入福特工厂进行考察,以完善和细化整个方案。
周一一早,约翰和阿黛尔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辛辛那提那边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在等待着他。
1937全球速递 第八章 约翰的小算盘
回到辛辛那提后,约翰就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因为之前哈罗德已经给他打过了预防针,约翰对分公司的糟糕状况并不十分意外。已经在这行工作快十年了,约翰很清楚该如何扭转这种混乱的局面。
问题之一是那群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失的货主,他们天天围在约翰的办公室门前要求尽快拿到赔偿。约翰让公司法务唐纳德领着他们直接去了保险公司,让他们组团去跟保险公司扯皮。
问题之二是那些运输合同已经超时违约,货物还堆积在公司货栈里的货主。他们一方面想从公司榨取点违约金,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贿赂公司内部人员,好让公司更改运输计划,优先运送他们的货物。约翰在狠狠地收拾了几个收了钱把公司运输计划搅得一团糟的家伙后,命令自己的副手沃尔特着手恢复正常运输秩序,优先履行尚未违约的运输合同。对于那些已经违约了的,只要他们的货还在公司的货栈里,约翰就一点也不担心,他知道那些人比自己更着急。
问题之三是那些因近期工作量陡然增加而感到不满的一线铁路工人,他们开始偷奸耍滑,消极怠工以谋取更多的加班工时补贴。刚入行的时候,约翰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不小的亏。但现在,他对这些小伎俩再清楚不过了。在一家俱乐部的包厢里,约翰和本地铁路兄弟会(包括机车司机兄弟会、铁路列车长公会、机车司炉兄弟会、铁路乘务员兄弟会、转辙工人共济会这五个行业工会,后来他们合并成为联合运输工会,是美国最大的劳工组织——劳联-产联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领导人们一起享用几瓶苏格兰威士忌和几支古巴雪茄,然后在他们的上衣口袋了塞了张1000美元的支票。之后的事就完全不需要他操心了,约翰很清楚这些人的能力和手段。
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分公司的混乱状况就已经彻底得到了扭转。哈罗德告诉约翰,董事会对他的表现很满意。接下来,就是该筹建自己的新公司了。约翰家的书房里,几个决定跟他一起离开的亲信下属正在热烈讨论着公司的筹备方案。
分公司副经理沃尔特,多年来一直是约翰最信任的下属。沃尔特一家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一直为范德比尔特家族效力。约翰刚进公司的时候,沃尔特就被哈罗德安排到了他身边。如果没有沃尔特的辅佐,约翰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在辛辛那提站住脚。
调度长弗雷德是约翰在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时的同学。这个军人家庭出身的弗吉尼亚人生活严谨,思维缜密,办事有条不紊,是个出色的统筹学专家。
财务主管雅各是前年由岳父德加洛介绍给约翰的。这个来自马赛的银行经理,曾经是法国政坛某个大人物的白手套。在从政治倾轧中侥幸脱身后,雅各举家跑路到了美国。约翰隐约能感觉到他和华尔街那帮犹太人瓜葛颇深。
人事主管,劳工问题专家德沃夏克在约翰他们这群人中是个异类。这个出身街头的捷克裔铁路工人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个天生的演说家和鼓动者。他曾是铁路兄弟会的一名骨干,因为揭发工会高层贪污被陷害入狱,是约翰把他保释了出来。德沃夏克虽然没有多少大局观,大政方针不足予闻,但是头脑灵活,熟悉各种街头伎俩,处理庶务是把好手。
此外,还有公司法务唐纳德,他同时也是约翰的私人律师。不过这会,唐纳德并不在书房,他已经动身前往底特律考察新公司选址去了。唐纳德出身法律世家,父亲曾经担任过肯塔基州法院的大法官。唐纳德年轻时曾在亚特兰大做过助理检察官,后来因为禁酒令期间的一次稽查行动得罪了当地权贵,不得不跑回了辛辛那提老家。约翰听说,在当时那次稽查行动中,血气方刚的唐纳德一口气逮捕了近200名违反禁酒令聚会饮用烈酒的上流社会人士,得罪了整个亚特兰大的上流阶层。不过有了这个教训,这些年唐纳德明显低调务实了很多,不再那么理想主义了。
以上这五个人是约翰为自己的新公司准备的人手。多年以后,当约翰成为全球物流行业霸主之时,他们和其他七个公司元老一起,被人们称作“约翰的12门徒”。
“沃尔特,最近这段时间,哈罗德那边的人手会陆续到位,你负责盯一下,做好交接。”
根据哈罗德的安排,约翰他们近期就将按计划分批从公司撤离。当务之急,是做好公司的交接工作。毕竟辛辛那提分公司是约翰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在公司内部政治版图里一直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基本盘之一。约翰必须确保分公司能够顺利地交到哈罗德安排过来的接替者手中。如果交接过程出现纰漏,被人趁虚而入的话,将会对家族在公司内部的话语权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是约翰和哈罗德都不希望看到的。
安排好几个人近期的工作分工,约翰又匆匆登上了东去的列车。他这是要去罗德岛参加那个州长堂兄举办的一个共和党人聚会。约翰大学刚毕业时,曾经给这个投身政坛的堂兄——威廉·范德比尔特三世做过私人助理,当时家族确实也准备往这个方向培养他。不过年轻的约翰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天赋,甚至缺乏必要的政治敏感性。所以在堂兄成功当选罗德岛州州长后,他就回家族的铁路公司工作了。
这些年来,约翰对政治一直不太关心,虽然他每年也没少在各种党内活动中慷慨解囊。之所以在公司创立的紧要关头还要千里迢迢的去参加这么一个聚会,是因为约翰想要与其中一个参与者搭上关系。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威廉·约瑟夫·多诺万。
多诺万在历史上是个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美国战略情报局(oss)的创始人,传说中的中情局教父,关于他的故事即使在80年后也被人津津乐道。约翰之所以这么着急结识他,就是为了几年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从约翰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天起,他就在考虑如何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现在美国国内还是“光荣孤立”政策占据上风,施行的是募兵制,整个美国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才开始大规模征兵。可到了1945年,美国总兵力就奇迹般地膨胀到了1050万人,这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基层军官的缺口。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教育背景,约翰估计,他十有八九会被以后备役军官的身份征召入伍,挂着中尉或者上尉的军衔在本土服役直到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堂兄哈罗德就是这样,整个战争期间都在以海军后备役中尉的身份,指挥一艘停留在纽约港口的鱼雷艇,一次战斗都没参加过。但是不管怎样,服役就是服役,即便约翰可以免去性命之忧,他还是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军营里直到战争结束,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刚刚起步的事业。
约翰想到的解决办法是:等到1942年的时候,主动加入战略情报局。历史上,多诺万在奉罗斯福总统之命组建战略情报局之初,确实征召了大量约翰这样的大家族成员。因为多诺万本人并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他甚至不知道哪些人是可以信任的。所以,他就从东海岸那些最古老最富裕最有影响力的精英家族里招募成员。首先,这些人对国家的忠诚有足够的保证。其次,这些人本来就拥有遍布美国乃至欧洲的复杂关系网络,这些都是情报工作所需要的。在战略情报局创立之初,团队里充斥着来自阿斯特家族、梅隆家族、摩根家族、杜邦家族、甚至罗斯福家族的成员,以至于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俱乐部。有些人甚至开玩笑将oss(officeofstrategicservices)解释成为:“oh,sosocial。”
约翰之所以选择战略情报局,一方面是因为战时它隶属于军方,情报局人员都有正式的军衔,加入它等同于服役。另一方面,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情报人员往往还有一个用于掩护身份的公开职业。这样,约翰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领着军方的薪水,继续经营自己的公司。并且还可以借助军方的力量,为公司将来打开欧洲市场做些铺垫。约翰相信,凭借自己来自后世的记忆,成为一个称职的情报人员并不太难。
在前往罗德岛的火车上,约翰还在为自己的“完美”计划暗自感到得意。谁会料到,几年之后,上帝就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他的小算盘彻底沦为了泡影。
1937全球速递 第九章 听涛山庄的聚会
对于这次聚会的举办地——新港郡海边的听涛山庄,约翰一点也不陌生。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经常被家人带着出席这里举办的各种聚会。听涛山庄是大伯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二世生前修建的一栋海滨度假别墅。因为背靠大西洋,70个房间每个都可以看到大海,并能隐约听到海浪拍击崖岸之声而得名。
整座山庄追求的是欧洲皇宫贵族的居住风格,装饰奢华至极。餐厅天花板中央的壁画由创作巴黎歌剧院主天花板的保罗大师绘制。餐桌由橡木镶嵌柠檬木,配有34把文艺复兴软式餐椅。桌球室墙面用的是意大利大理石,拱门金棕色材料是雪花石膏,下门廊的海豚图案天花板由几千块大理石拼接而成。音乐室整个房间连同家具是在巴黎打造的。图书馆镶满切尔克斯核桃木,天花板是手绘镀金的,墙壁是镶金的绿色西班牙皮革。石头壁炉来自16世纪法国古堡,大门是镶金边核桃木。而画廊的天花板则由镀金石膏组成,里面的雕塑绘画,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其中有一座天使捧着锚和齿轮的雕像更是家族事业神佑的象征。大伯当时花费了7百多万美元来建造这栋别墅,差不多相当于后世1亿5千万美元。
无论在哪个时代,这座别墅都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豪宅了。可是在范德比尔特家族里,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在美国,第三、四代范德比尔特们热衷新建豪宅是尽人皆知的。仅仅在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上,范德比尔特家族兴建的豪华住宅就有十几幢之多。其中一个更是拥有多达137个房间,是当时美国城市中最大的住宅大厦。美国制度经济学鼻祖托斯丹·邦德·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甚至给这种现象发明了一个专有名词“炫耀性消费”。
像听涛山庄这样的别墅,基本每个三、四代范德比尔特都有。比如三伯基萨姆修建的马布尔别墅,虽然不如听涛山庄大,只有50个房间,但造价却高达1100万美元,其中光装饰用的欧洲大理石就花费了700万美元,由此又被称作“大理石屋”。
不过所有这些豪宅,与约翰父亲生前建造的比尔摩庄园相比,都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比尔摩庄园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设计,拥有250个房间、43间浴室、65座壁炉、3间厨房、1个室内保龄球场、1个室内游泳池,占地1.6万平方米。一直到后世,比尔摩庄园仍然是美国最大的私人别墅,是镀金时代(thegildedage)的代表性建筑。
家族成员的奢华生活不仅表现在建造豪宅上,他们还经常举办极度奢华的舞会。纽约一家报纸曾经这样报道三伯家举办的一次舞会:“昨天晚上,范德比尔特夫妇在豪华别墅里面举办了化妆舞会,毫无疑问它是纽约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娱乐活动。”三伯母阿尔瓦也曾公开承认,每次舞会的成本都超过25万美元,仅为舞会准备的玫瑰花价值就超过11000美元。
对于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从小在比尔摩庄园长大的约翰非常能够理解。和他自己一样,很多家族成员一生下来就有着花不完的钱,可以一辈子都生活在安逸奢华的环境中。除了比赛着花钱,他们基本没有其他的追求。用前世的话来说,这帮人花的不是钱,是寂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