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37全球速递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畅总助理
约翰随便翻看了几封,就把这类信件都扔进了垃圾桶。阿黛尔现在已经把生活重心重新转回了家庭,就算要参与慈善事业也会通过家族教育基金会。这些垃圾邮件,压根就没有带回亚历山大去的必要。
对了,亚历山大。约翰突然想到了一个他之前忽略了的问题。阿黛尔已经放弃了自己在东海岸的生活,千里迢迢带着孩子们去亚历山大这个南方小城跟他团聚了。自己要是突然又调去第三集团军任职,阿黛尔她们岂不是白折腾了一趟?
难不成,又要她带着孩子们再搬一次家,到休斯顿(第三集团军司令部驻地在德克萨斯州的萨姆堡,临近休斯顿市)去?
虽然约翰相信,无论自己做出了哪种选择,阿黛尔最后都会支持他的。但他是不是也应该为阿黛尔和孩子们想想?
前世,约翰从小就深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把亲情看得很重。这一世,可能因为自幼失去父母的原因,他也是个特别注重家庭的人。真要他为了所谓个人理想完全不顾老婆孩子,他还真做不到。
而且,如果他现在离开82师的话,布莱德利夫妇应该也会感到失望吧。玛丽大姐就不说了,一直这么热心地帮助他们一家融入当地的生活。
在约翰向一名合格作战部队指挥官转型的过程中,布莱德利也是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虽然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他们立场不同,但布莱德利还是尽可能地为约翰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庇护。要是没有布莱德利,约翰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在82师站稳脚跟。
虽说人往高处走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这次,他是主动“跳槽”另谋高就,与被动调离完全不同。他这个师参谋长要是真甩下工作走了,势必会对82师接下来的训练造成严重影响。
到时候,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布莱德利会怎么想?会不会有被背叛的感觉?还有82师的其他同僚们:李奇微、斯温两位将军,以及索尔森、马修斯、史蒂夫这些下属们会怎么想?
前世,约翰最喜欢的一部日漫《黑执事》里有这么一句话:“除了死亡,什么离开都是背叛。”约翰不禁扪心自问,仅仅为了一个集团军后勤主任的位置,就“背叛”他所在的部队,“背叛”那些可能会与他共同面对生死考验的战友们,值得吗?
就算约翰不去考虑这里面的道德问题,换个角度来看,为了去第三集团军,是否值得牺牲自己与布莱德利之间的亲密度?
要知道,布拉德利将来可是第12集团军群司令,第三集团军是要在他的指挥下作战的。到时候,约翰该怎么面对这个老朋友和老上司呢?
想到这,约翰的心理天平开始逐渐向一边倾斜了。第三集团军后勤主任的位置确实很有诱惑力,但似乎并不值得他为此冒这么多风险。
现在再回头来想想今天发生的事情,约翰不由地冒出了一身冷汗。自己这段时间是不是过得太顺了,差点就被麦克奈尔和恩比克这两个老家伙诱惑,犯了得陇望蜀的毛病。
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去82师,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军事基础薄弱的缺陷,好摆脱单纯后勤军官的身份吗?要不然,他一开始就接受马歇尔的安排,去第一集团军当后勤军官好了,休-德鲁姆中将又不是没招揽过他。
严格说起来,约翰现在距离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还有不小的距离呢。才刚刚取得了一丁点儿成绩,被麦克奈尔和恩比克一捧,他怎么就找不着北了。
约翰暗自告诫自己,做事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他现在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而不是谋求什么好职位。说句不好听的,军队还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能力不行,就算给他一个集团军司令又能怎样。将来上了战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1937全球速递 第八十八章 大佬相召
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纠结,约翰顿时觉得浑身松快了不少。随后,醉意和困倦就像海浪一样不断向他涌来。他甚至连衣服都没有脱,就一头栽倒到卧室的床上,进入了梦乡。
等他再度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10点多了。享用了一顿早午饭后,约翰打算去乔治城,找一下小科尼利尔斯。一个多月过去了,有关“阿黛尔是阿尔瓦第二”传闻已经基本烟消云散,但他心里一直有些不踏实。他总是怀疑,这件事的背后有一支看不见的黑手在操纵。虽然他没有从中发现任何证据,但还是调查一下比较放心。
没成想,他还没出门呢,就接到了威廉的电话。随着明年中期选举脚步的临近,威廉已经把逐渐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这边。虽然大部分时间,他还都在普洛威顿斯的州长办公室办公,但待在华盛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的时间也不少。
电话里,威廉并没有多说什么,在确定约翰今天没有公务安排后,就约他一个小时后在国会山附近的一家牛扒馆见面。约翰一时也猜不透,威廉为什么要找自己。关于中期选举“下注”的事,去年圣诞节在家族会议上不是都已经商量好了吗?该他出的那份,支票早都开好交给威廉了。就算有什么变动,威廉也犯不着找他商量啊。
看看时间还早,约翰又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优哉游哉地步行前往了牛扒馆。走进包厢,他立刻被吓了一跳。不仅威廉在里面,史汀生、诺克斯和多诺万也在。这阵势,让约翰突然想到了1938年那次在“小白宫”的面试。
“非常抱歉,我来晚了。”约翰连忙跟诸位党内大佬问好。虽然他并没有超过与威廉约定的时间,但让这么多大佬等他一个人,多少有些不合适。早知道他就不选择步行,直接开车过来了。
“约翰,好久不见。先坐下叫吃的,这家店的菲力牛排非常不错。”在坐的这些人中,跟约翰最熟悉的除了威廉就是最近刚从巴尔干前线考察回来的多诺万了。自从约翰协助他扳倒了死敌胡佛后,多诺万就对约翰格外热情。这不一见面,他就主动站出来帮约翰化解尴尬。
“谢谢,比尔。你什么时候回国的。不是说还要去中东看吗?”打发走侍者后,约翰好奇地问道。
“没去成。支持拉什迪·阿里的阿拉伯人在巴格达暴动了,英国廓尔喀人的部队正从摩苏尔往那里赶呢。”多诺万惋惜地说道:“我直接从塞浦路斯乘船去了亚历山大,然后从那里转道孟买回来的。”
约翰点了点头,多诺万不去巴格达是个明智的选择。在巴尔干前线,他的中立国观察员身份多少可以为他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到了巴格达,那些被纳粹鼓动起来的阿拉伯暴徒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美国人。稍不留神,多诺万就有可能会被当做英国殖民者给袭击了。据报纸上说,巴格达的犹太人商店已被洗劫一空,有上百人(主要是英国犹太人)在这场暴动中死于非命。
闲聊了一会儿,侍者就将约翰点的牛排端了过来。大家似乎并没有马上就谈正事的意思,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起了欧洲的战局。大部分时间,都是史汀生、诺克斯和约翰再问,多诺万在回答,威廉在一旁当听众。
“北非那边怎么样了?我听说,英国人通过绕行好望角往北非运送了不少部队和物资。”昨晚,约翰在家里翻阅的那叠信件,可不光是慈善组织发来的垃圾邮件。其中还有一封是伦道夫从开罗寄来的“贺信”。
在那封信里,伦道夫主要是向他祝贺联邦快递公司在英国码头的集装箱改造工程取得了成功。但是字里行间,还透露给了他两个重要信息。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英国本土与北非间物资运输的。
上个月,在丘吉尔的力主之下,为了避开地中海德国潜艇的伏击,一批由英国皇家海军护航的运输船舰绕道南非好望角,由红海和苏伊士运河驶抵了被围困的托布鲁克港。
“我在开罗见了韦维尔上将一面,他们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对德国人的非洲军(现在还不是非洲军团)发动一次大规模反攻。”多诺万有些兴奋的说道:“英国佬已经集结了差不多10个旅的兵力和数百辆坦克。而且他们部署在马耳他岛的空军和海军已经成功截断了从意大利通往北非的海上运输线,击沉了多艘运输油料的船舶。我觉得,他们这次应该能够成功为托布鲁克解围。”
约翰算了算日子,中东英军司令韦维尔上将差不多也该开始实施“战斧行动”了。这可是是北非战场上德英两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英军第7装甲师、第7装甲旅、第4装甲旅、第4印度师和第22近卫旅,加上托布鲁克的守军,对抗隆美尔的一轻一重两个装甲师和六个意大利师。
不过,记忆中,那场战役并不像多诺万预计的那么顺利。虽然英军动用了250辆“十字军”和“马蒂尔达”,而德军方面只有95辆3号型和4号坦克,并且严重缺乏油料。
但是,坦克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英国人,最后却被隆美尔用88毫米高射炮给揍得满地找牙。非但没能为托布鲁克解围,反倒丢下了辛辛苦苦从本土运来的200多辆坦克(被击毁或俘虏的只有不到九十辆,其余都因各种机械故障被遗弃了),狼狈地逃回了出发阵地。
历史上,一直到1942年,英国人才确信他们的坦克是在射程之外被隆美尔是在用打飞机的东西给揍了。而且这种炮在非洲一共只有8门,大部分都被隆美尔布置在了哈尔法亚山岭上(这是英军进攻的必经之路),形成了一个致命的坦克陷阱。
不过,就算约翰现在出言提醒,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高射炮打坦克”这种荒谬的言论。所以,约翰也就没有再对北非的战局多说什么,反倒有多问了几个关于克里特岛战役情况的问题。
一直到所有人都吃完了午饭,侍者进来撤下了餐具,为大家换上了咖啡和红茶,史汀生才开口,说出了今天叫约翰过来的原因。“约翰,我早上在白宫开会的时候,听说你对第三集团军后勤主任的位置有想法?”
刚端起茶杯的约翰顿时呆住了。这是谁的嘴这么快,这才过去一天都传到白宫内阁会议上了?




1937全球速递 第八十九章 利用与被利用
史汀生这么开口一问,约翰就意识到自己又把问题考虑简单了。麦克奈尔他们想要把自己推出去跟马歇尔派打擂台,怎么可能没有后手。
妄他还以为只要自己能保持初心,抵挡住诱惑,这事就算过去了呢。没想到,麦克奈尔已经把他有意竞争第三集团军后勤主任的风声放出去了。
这下,就算约翰不上钩,马歇尔那边也会对他以及他背后的史汀生等人保有戒心,势必不敢在第三集团军的人事问题上过于逼迫保守派,以免被渔翁得利。
约翰不得地在心里感叹,这帮老家伙,真是太会算计了。貌似自己这次无论怎么做,都免不了要被他们当枪使的命运。
不过史汀生他们能特意把他叫过来当面询问此事,约翰心中还是有一些欣慰的。至少,这表明自己在本派系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在诸位大佬心中不是那种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否则,史汀生在白宫的时候就当场替他做决定,哪里需要征求他的意见。
想到这,约翰连忙对昨天发生的事进行了解释。“我是昨天上午到了华盛顿之后,才知道沙利文少将被免职一事的。当时,麦克奈尔和恩比克把我找过去谈话,说他们认为我很合适第三集团军后勤主任这个职务,建议我主动争取一下。”
约翰刚说到这,在场的诸位大佬就都皱起了眉头。只有跟约翰最不熟的海军部长诺克斯,还在慢条斯理地用小勺搅动着咖啡。
“所以你就心动,答应他们了?”威廉追问道。
“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没有当场答复他们,只是说要回去考虑考虑。”约翰连忙辩解道。
“那你是到底怎么考虑的呢?”史汀生的追问不紧不慢,语气里听不出任何倾向性来。约翰一时也有些拿不准,这些大佬们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是什么态度。是想让他留在82师呢,还是想让他去第三集团军,又或者他们还有其他第三种方案。
算了,这会儿再纠结这个也没有用了。反正以约翰的道行,也猜不透这帮大佬的心思,反倒不如直接亮自己的态度好了。
约翰略微理了理思路,就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继续留在82师。我以前没上过军校,也没在部队服役过。刚加入陆军不到两年,现在担任上校师参谋长已经很吃力了。我觉得目前最需要做的不是追求更好的职位,而是静下心来把基础打牢,尽快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而且,我在82师的工作才刚刚上手,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约翰滔滔不绝的说了有近十分钟,而且越说思路越清晰,越说越觉得留在第82师是个明智的决定。说到最后,他自己都觉得奇怪,昨天自己是鬼迷心窍了吗。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透,还差点被麦克奈尔他们给忽悠住了。
约翰发表完这番长篇大论后,史汀生等人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多诺万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拍着桌子说道:“我就知道你不会上当的。去第三集团军当后勤主任有什么好。我告诉你,约翰,你要是去了那里,以后就一直在后勤领域打转吧。校级后勤军官可能还有机会转其他领域,将军级别的后勤军官压根就不可能。做得再好,撑死了也就是接萨默维尔的班。”
史汀生也欣慰地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好。谁实话,你这两年的表现已经很让我们惊喜了。当初之所以要你离开参谋部去第82师任职,我们也只是想让你去一线作战部队锻炼一下,看看你有没有成为指挥官的潜力。现在看来,你是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了。”
“没错。”诺克斯接过了史汀生的话:“早上刚听说你有意去第三集团军当这个后勤主任的时候,我还担心你是不是适应不了82师的工作,想重新回后勤领域干老本行呢。还是史汀生对你比较了解,说你不会轻易放弃的。”
威廉有些感慨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堂弟,这小子近两年真是成长的太快了。当年他给自己当助理的时候,还完全是个啥都不懂的混小子呢。
不过作为约翰的堂兄,他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角度自然与其他人不大一样。约翰如果能在军界有所发展当然好,但安全还是第一位的。约翰的联邦快递公司,已经成为家族的支柱产业之一了,他要是真有点闪失,可不是闹着玩的。
“约翰,你可要考虑清楚了。”威廉提醒他道:“后勤领域要更安全一点,将来上了战场,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放心,威廉。我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的。”约翰当然明白威廉的意思。他也很清楚,其他一切都是虚的,只有小命是自己的。
但是身为穿越者,怎么抗拒得了亲身参与二战的诱惑呢。美国参战后,为了保命躲到后方去,这从来都不是约翰的选择。不去本世纪最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中体验一把,岂不是白穿越了。
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诸位大佬的认可,这让约翰感到非常高兴。但他更关心一个问题,麦克奈尔他们在背后耍的花招该如何应付。
“那个,我不打算去第三集团军的事需要正式回复麦克奈尔将军吗?”约翰问道。
“没有必要。”史汀生对在背后捣鬼的麦克奈尔有些不感冒:“你明天开完会就直接回克莱博去,别人自然就知道你的态度了。接下来的事我们会解决的。”
“我倒觉得拖一拖,让其他人再疑神疑鬼一阵也不错。”多诺万笑着说道:“反正麦克奈尔他们已经放出风来了,盯着那个位置的人现在应该也都知道了。我们倒不如别急着否认,拿这事当筹码换点好处再说。”
“我同意。”威廉第一个表态支持了多诺万的意见。“不是说海斯家的那小子在补给处混不下去了,想去第三集团军吗?正好可以以此换取他们家对明年俄亥俄州国会议员中期选举的支持。如果这事能成的话,俄亥俄州的第3、第4、第6和第11选区应该差不多就能拿下了……”
随后,史汀生等人就当着约翰的面展开了讨论。约翰越听心越凉,看来他还要继续努力啊。否则,无论在那一边,都逃脱不了被利用的命运。




1937全球速递 第九十章 “自由轮”命名委员会
中午“牛扒馆会议”的最终结果是,约翰不得不给布莱德利打电话多请了两天假。为了让菲利普-海斯等人相信约翰确实有意竞争第三集团军后勤主任的位置,史汀生他们特意给约翰安排了一次与陆军后勤主管萨默维尔将军的会面。
当然了,大后天的这次会面机会,与其说是史汀生他们安排的,倒不如说是约翰自己找的。这周五,凯泽造船的里士满造船厂,第一艘自由轮“帕特里克·亨利”号将正式下水。届时,罗斯福总统本人将亲自前往船厂主持下水仪式,华盛顿政府、国会和陆海军高层都会出席。
身为里士满船厂的大股东之一,约翰一周前就收到了亨利-凯泽的邀请。原本,他并不想凑这个热闹的,打算让小马士基代他出席的。但是现在,这倒成了他与萨默维尔将军接触的最佳好机会。到时候只要他在下水仪式上露个面,跟萨默维尔聊上几句,很容易就能让菲利普-海斯等人误会,把他当做潜在的竞争对手。
其实,约翰之所以要这么麻烦,宁可往里士满跑一趟也不愿意在华盛顿与萨默维尔会面,主要还是怕布莱德利等人多想。麦克奈尔他们既然已经把风声放去来了,相信马歇尔那边肯定很快就会把这消息透露给布莱德利的。约翰这时候要是再去拜访萨默维尔,很容易让布莱德利误会。
而去里士满参加“帕特里克·亨利”号下水仪式就不同了。布莱德利作为兄弟连造船厂的股东,很清楚他与亨利-凯泽之间的关系,势必不会多想。果不其然,当约翰打电话请假的时候,布莱德利很爽快地就同意了。
跟布莱德利请完假后,约翰又给亨利-凯泽那个大胖子打了个电话。自己既然决定要出席下水仪式了,总得跟主人打声招呼不是。虽然严格说起来,他自己也是船厂的主人之一,但他这个股东从不参与具体经营,是个主管分钱从不管事的主儿。
“你好,亨利!我是约翰。”约翰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最后才在休斯顿找到了凯泽。自从3月份,《防御援助辅助拨款法案》通过后,凯泽的造船事业就一日千里。英国人订购的“自由轮”数量在最初60艘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17艘。为了能及时完成订单,凯泽又在加利福尼亚和休斯顿购买新建了两个新船厂。这会儿,他正窝在休斯顿敦促船坞改造工程的进度呢。
“你好,约翰!”电话里传来了凯泽浑厚而又略带沙哑的声音,“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啊?”
“我再忙难能比得上你啊。”约翰笑了,这个胖子还挺“记仇”,自己不就是上个月没去加利福尼亚参加新船厂的开工典礼嘛,至于一直耿耿于怀到现在吗。“周五帕特里克·亨利号下水是吧,我那天正好用空,咱们在里士满见一面呗,有件事想找你聊一聊。”
“行啊,难得你关心一下船厂的事。我也正好有事要找你。”凯泽当然不会拒绝约翰见面的要求。
“是新船厂物流方案的事吗?你放心,我早就交代沃尔特了。”凯泽造船厂的第一艘自由轮之所以能比历史上提前2个多月下水,最大的原因就是联邦快递公司为其量身订造了一整套物流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确保了来自6个州128家分包商的50万种零部件都能在第一时间运抵船厂。因此,凯泽的模块化造船法才能在179天(历史上是244天)内完成一艘万吨货轮的建造。
“不是,是新船命名的事。海事委员会那边想组建一个专门的命名机构,我这边有几个名额,你有兴趣加入吗?”即使是从电话里,约翰也能听出凯泽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按照惯例,给新建船只命名这种事,一般都是由船主来做得,只要经海事委员会审批(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名和与通讯呼号冲突)通过即可。因为这批“自由轮”是租借给英国人使用的,名义上所有权还属于美国政府,所以命名权直接归海事委员会所有。
最初,海事委员会决定以《独立宣言》署名者的名字来命名这批“自由轮”。比如即将下水的第一艘“帕特里克·亨利”号,就是以大陆会议代表,弗吉尼亚州首任州长帕特里克·亨利的名字来命名的。
但问题是,当初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署名的只有56个人,刨去之前已经被其他船只用掉的,不过40来个。而现在,凯泽造船厂光已经签署的订单就接近小200艘了,海事委员会准备的名字显然是不够用的。
本来就算名字不够用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重新再取就是了。关键是凯泽造船的速度太快、太吓人了。人家造一艘万吨货轮要用两年,你一百多天就完成了。以现在的战争形式,傻子都能看出来未来几年内“自由轮”的生产数量将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历史上凯泽一共建造了2751艘自由轮)。
照这样下去,海事委员会还干不干别的事了。所以,成立一个专门为“自由轮”命名的机构也是势在必行的事。作为“自由轮”的制造商,凯泽自然少不了要在这个新机构里掺一脚。
约翰心里明白,凯泽是出于好意才邀请自己加入的。毕竟在西方传统价值观里,命名权是很神圣的,这一点从《创世纪》里就能看出来。他也认为能给“自由轮”命名是件挺荣耀的事。但一想到将来要给2000多艘船起名字,约翰还是感觉亚历山大。
貌似历史上,所谓“自由轮”命名委员会最后自己也烦了。一开始,他们还能从美国历史名人中为“自由轮”挑选名字,后来范围扩大到了在美国生活过或者有联系的外国名人,再后来干脆宣布凡是购买战争公债达到200万美元的组织,都可以其组织名称命名一艘“自由轮”。到了二战后末期,名字实在不够用了,他们连阵亡名单都没放过,一大批在二战中牺牲的美国海员的名字成了“自由轮”的船名。
1...9899100101102...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