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人跟李密、窦建德等反王不同,这人根本就无心经营,甚至没有半点真正建立政权的意思,完全就是个强盗、杀人魔王,就知道四处抢劫杀人,不种地不守城不要根据地,反正就跟蝗虫一样,走到哪抢到哪,吃光一地就又往下一地去,杀人做军粮的魔王。
而那个崔义玄虽说是清河崔氏出身,但人也同样好杀。
他率兵围剿陈硕贞的义军,相当残忍,抓到就杀,曾经一次坑杀上千人,连妇孺孩童都不放过,在义军之中最被仇恨。
当初那个李逍被南北两唐军围剿,若不是崔义玄如此残杀,其实好多人都想过投降的,但这人杀俘坑降,谁敢降?
“崔义玄的名声确实不太好。”赵持满道。他对于崔义玄这种人也不太喜欢,有本事那到边关去守边卫国,去打北蛮东虏,对一群受灾后没饭吃而不得不造反的饥民,用的着这样斩尽杀绝吗?
也就是那种人才会那般的狠。
“我不喜欢房仁裕,也不喜欢崔义玄,所以我谁都不见。我们过扬州而不入,直接扬帆出海,沿海岸驶往登州吧。”李逍长叹一声,他的脑海里,闪过许多初到大唐时的景象。
那个时候,房仁裕和崔义玄的两支兵南南北合围扫荡,李逍他们那些叛军整天跟丧家之犬一样到处逃窜,每天都有人被俘。
落到房仁裕的手里还好些,而落到崔义玄的手里,基本上都被砍了,被这王八蛋拿去邀功去了。
“房刺史也不见吗?他已经派人驾船来迎了。”
“不见。”
“那说个什么理由呢?”
“就说我赶时间出海东渡百济上任。”
房玄龄的兄弟,又不是房玄龄。房家经过上次房遗爱谋反案,虽说最后得皇帝特赦,最终只诛了房遗爱一人,其它人都被赦免,甚至官复原职。可房家早已经不如当年了。
真要怪,其实只能怪当年房玄龄选的路不对。房玄龄当年选的是各处联姻,他自己娶的是五姓之中的范阳卢氏女,而兄弟房仁裕取的是太原王氏,而长子房遗直又娶京兆杜氏女,次子尚太宗公主高阳,第三子娶荆王元景女,四子则娶的是江南吴氏女。
两个女儿一个嫁韩王,一个嫁荥阳郑氏子。
房家其它支房的兄弟子侄,也是尽与世家名门勋戚联姻,搞的他房家的姻亲遍及朝野。
他本身又是宰相,执政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再这样搞联姻,已经是很犯忌讳的事情了。
毕竟他不过是宰相,又不是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可以跟满朝宰相大臣们联姻,但你一个臣子如此做,就有些过了。
这也正是太宗一死,李治上台后,长孙无忌立即对房家进行清洗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从哪方面讲,李逍现在都不愿意搭理房仁裕,非但如此,他甚至心里还念记着那笔旧账呢,早晚有一天还是会算的。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345章 赤山浦
阳光、沙滩、大海。
还有美味的海鲜。
山东半岛最东端的登州文登县成山角东南部的赤山浦,三面环海,山海相连,海景壮观,山色秀美。
最在赤山顶上,看着那一湾海港,蓝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蔚海的蓝水。
山海湖港互为一体,海港、渔村连点成线。
那一顶顶极具地方特色的海草房子,那海港里进出的一条条小渔船,都无不让人惊叹这里纯朴而又原始的风光。
这样纯净的景色,在后世已经极难寻得了,可是在此时,这却只是偏僻、落后的名词,是未经开发的穷地方。
“三郎,之前按你的吩咐,我已经差人买下了这赤山浦大片的土地,因为这里皆是盐碱地为多,因此价钱便宜,总共只花了不到三千贯钱,这片海港现在都是你名下了。”
赵持满是个关中汉子,对于这蔚蓝的大海也很惊叹,不过惊叹归惊叹,但他还是觉得花三千贯在这偏僻的海之东买上这块地,非常不划算。
这里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海湾,这种海湾唐人称为浦,沿海之地到处都是,海边的地多为盐碱地,还多风暴,再加之这里三面环山,本就没几亩地,路又不畅,赵持满想不出来为何李逍早先指定要在这里买地。
不是买田,而是买地,基本上是差不多把赤山浦这个海湾直接买下来了,连着周边三面环海的山脚下的这些荒地都买了。
李逍登高望远,目眺东方。
在那里,隔着一片并不遥远的大海,就是高句丽。从这里出发,达到高句丽都城平壤,直线距离不过八百里而已。
而从这里到济南都有一千里的距离,到洛阳则有两千里,到长安则是三千里远。
从这里到达李逍即将上任的武珍州,其实也不过九百里路而已。
只要能够客服直航的难题,那么事实上,其实赤山浦到新罗百济高句丽去,远比到济南到洛阳到长安更方便更快捷。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其实海路的运输能力要比陆路更强也更快。
“这里未来必将成为一座繁华的海港。”李逍笑着道。
如今这里还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海湾,但这里却有极便利的条件,比如赤山浦的海港极为优良,这是一座极佳的避风港湾,其实这里距离朝鲜半岛的直线距离最近。
尤其是目前大唐在朝鲜的攻势,是以海路为主,而水师又是先在朝鲜半岛的南端百济西南沿海登陆,以此为进攻大本营,因此更靠近百济的赤山浦无疑拥有极大的潜力。
“我们为何不从登州启航呢?”
登州港距离赤山浦五百里左右,同在山东半岛东部,但一个是在东北角,一个是在东南角。
登州港跟赤山浦却是天壤之别,登州港此时是大唐四大海港之一,与广州港、明州港、杭州港并列,同时也是大唐北方沿海第一大海港,许多南方的海船都是直抵登州,在那进港进出货物。
做为北方第一海港的登州港,十分繁华,虽说不如扬州那样富庶,但做为海港来说,那是赤山浦这样无人问津的海港拍马难及的。
登州甚至还是一座军港,有水师舰船常年驻扎,有水师的水寨。
一直以来,登州不但是北方海运货物的南下,同时这也是一直以来,北方通航辽东、高句丽、百济、新罗、东瀛的。
北方最大的一条海上航线,就是从登州港出发,沿庙岛群岛抵达辽东半岛,然后沿海岸继续东行,抵达高句丽,再沿朝鲜半岛的海岸线一直南下,直至抵达新罗、东瀛。
这条航线的贸易量,其实并不比广州通南洋航线的量小。
“我们将在这里创造一片新天地,我们将以赤山浦为,绘就一个崭新的宏伟诗篇。我们将开创一条新航线,赤山浦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登州港。”
赵持满为李逍的野心而惊叹。
“可能吗?”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敢想敢做。”
今天的赤山浦确实只是个荒凉的小海湾,但有了直航的新技术,那么有李逍带头,那赤山浦就将成为朝鲜半岛与山东半岛这条最快捷航线的重要支撑点。
大唐的水师已经在百济攻城略地,朝廷更已经开始在朝鲜半岛设立了安东道,在这里设州置县,那些权贵官僚们更是纷纷派人过来买田置地,开矿建场,这里以后会越来越繁忙,无数的人流、货流进出,这就是趋势。
李逍不过是早早看透了这点,顺应潮流的决定而已。
从登州港航行到平壤,得有千里,从登州港航行到武珍州,得有一千多里。
航线肯定是越短越好。
能让一座荒凉的小渔村变成一个繁华的海港得有几个条件,首先,得有能直航朝鲜的航海新技术,否则在现有的航行技术下,海船都是沿海岸航行,到朝鲜得先到辽东半岛去,登州在北赤山浦在南,船长们自然没理由跑到南边这小渔村来启航的道理。
其次,在于朝廷如今对朝鲜的用兵,以及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特别是朝廷攻打高句丽先灭百济的策略,让赤山浦拥有更便捷的位置。
再加上如今中原的权贵们对在朝鲜圈地的极大热情,都让赤山浦开港拥有了极好的条件。
“当长安城的贵人们都争着跑到百济去圈地占矿的时候,我没想着跟他们争。朝鲜的地以后会越来越贵,矿也会越来越贵,而且种地开矿都要很多人的,没有长安贵人们那样丰厚的底子,想在朝鲜大为作为可不容易。”
李逍笑了笑,但并不一定也要去百济争地争矿才行。
他在这里开发一个海港,让这里成为百济新罗高句丽东瀛到大唐的出入口海港,其实更赚。
诚然,以后这海港若是苗头好,肯定会有贵人前来分利,但起码他下手早,那他就占有更多话语权,以后就能得到更多利益。
他三千贯买下的这座小海浦,未来能卖出三万甚至是三十万都有可能。
这是一头大唐独角兽。
:。:




逍遥小地主 第346章 九头蛟
赤山浦与朝鲜隔海相望,距离平壤顺风不过两天航程。相比起原来的那条登州入朝鲜道,得动则要近月的航程那是快了不知道多少。
这里曾经是中原疆域的最东端,不过如今大唐的东疆已经扩展到了大海之东,在朝鲜半岛上设立了两个州,是自汉以来的再次雄发。
赤山浦现在归属于大唐十道之一的河南道。
大唐的河南道很大,辖有后世河南、山东全境,还有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地区。共辖一府二十九州一百二十六县。
赤山就归属于河南道登州文登县。
这里在文登县的最东南端,人口稀少,一个县不过几千户人口而已,而这赤山浦更只是一个渔村,几十户人家,以打渔为主,少量种植一些土地,生活很穷苦,完全就是靠海吃饭。
赤山浦现在就是一副完全未经开发的模样,进出这里得乘渔船,去县城都没条大路。
从海里打捞上来的海草晒干之后堆集成海草屋顶,顶下是石头和泥巴垒起的屋墙,一顶顶海草房子极具特色。
这块地已经被李逍花三千贯买下来有快三个月了。
当初赵持满派人找上文登县买地的时候,那位县令还以为来了个傻子。三千贯钱,就在这天之角买块荒地?怕不是傻了啊。
不过这样的买卖县令当然愿意做的,听说买地的东家是长安的一位贵人后,还很大方的多划了一些地,这位慷慨的县令手指在地图上抖了抖,于是李逍的三千贯钱,不但把整个赤山浦都买了下来,还把环港的三面海岸边的十里宽海岸买下来了。
那位县令连赤山浦都没去过,他不过是照着地图随便一划拉,在他看来,那鬼地方田地也没几亩,当地百姓也没几个,种几亩田都不够自己吃的,县衙每年在那里连税都征不齐,能卖到三千贯,已经相当赚了。
这三个月来,赵持满先期派来的人,也就建了一个简陋的港口码头,还有十几栋简陋的海草房子。
看着很粗糙,不过李逍觉得很满意。
罗马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这赤山港也不可能一天就建起来。三个月时间,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小港口需要的一切基本条件,已经不错了。
有了码头,也有了仓库货栈,还有几栋房子,可以做客栈、饭馆、商铺,足够了。等后续这里船多起来了,那么自然会有人气。
有人气,就会跟着有更多的商人、商铺,到时一座港口小镇就成了,继续发展下去,早晚能成为一座繁华的港城。
这一切的前提是,只要有船来这里就足矣。
现在赤山浦的简易码头上,停着三条船。
分别是程咬金家的乘风号以及薛仁贵家的破浪号,另外有李逍家的九头蛟号。在李逍看来,程家和薛家人起船号名字太随便了,程家那位管事一拍脑袋取了个乘风号,然后薛家人便跟风起了个破浪号。
太土了。
什么乘风破浪,那他李逍不得跟着起个沧海号?
大海航行,好的船最重要,而有条好船还得有个威风的名字啊。
思来想去,李逍亲自给自己的船取了个名字,九头蛟。
他甚至亲自给自己的船设计了一副旗帜,拥有九个狰狞脑袋的海中蛟龙。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蛟即是龙,是一种神兽,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处于在朝龙进化的一个时期,只要再渡过难劫就可以化为真龙,拥有强大的力量。
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
蛟和龙基本相似,区别就是蛟还没成为龙,没有角,或者只有很短很短的角,只有当他们渡过雷劫之后,才可化形为龙,长出长长的龙角,腾跃九宵,呼风唤雨。
龙是皇家专用的,李逍不敢乱用,但蛟是没关系的。
李逍画的这个九头蛟,九个头、两只脚,每个头上各有一对直直而类的角,如同独角兽的类角,没有分叉。颈部是白色的花纹,背上则是蓝色的花纹,胸是赭色,两肢则像锦锻一样有五彩的色泽。
一般来说,蛟龙是生活在淡水里的,一旦当蛟入海中,便谓之走蛟,也就是将化龙。
旗帜做的很大,大旗上的九头蛟便也越发显得巨大而凶猛。
当旗帜立在桅顶之上,远远看着,似有一头蛟龙出海,腾云驾雾。
薛家和程家船上的船员水手们看着李家的旗帜,都不由的羡慕,本来觉得自家乘风、破浪号听起来很霸气,可现在跟人家李家的九头蛟一比,太过平淡了些。
“我们的佣兵团就叫九头蛟佣兵团,旗帜也以此九头蛟为徽。”
一群佣兵们对于即将浮海东渡踏上那片陌生的国度,十分的兴奋。这群由庶子、婢生子、私生子甚至是赘婿、亡命徒、逃犯、游侠儿等组成的佣兵团,就是一群不怕死肯冒险之人。
他们愿意拿命来拼,有人为了钱财,有人为了富贵,有人为了刺激,反正李逍向他们承诺,他们要的一切,在海之东都有。
二百名佣兵,二十名部曲亲兵,另外还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这也是自各地招募而来的,这些人不如那些佣兵们亡命不怕死,但也愿意出来闯一闯,这些人则多是由农夫子弟、工匠学徒、渔民猎人、奴隶贱民等组成的,他们是做为佣兵团的后勤辅兵配置的。
到了海那边,建营寨,运粮草,制器械,甚至是抓俘虏押俘虏守营等这些杂事,都要交给他们。
为了这支队伍,李逍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子。
虽然他还携带着十万贯的武珍州进奏院钱庄银票,但这是公款。
简陋的码头上,那群辅兵们正在将一箱箱的物资运上船。
粮食、蔬菜、衣物,甚至是战马、驮骡,以及许多武器。
去对岸是开荒去的,不是去度假的。
薛程两家的船边上,也是大群的人围着,他们一样忙碌的将各式物资运上船,各种种子、耕具等,他们的船上除了薛程两家的人,还有搭他们船的不少长安勋戚家的人。
“此去百济真能赚钱吗?”
“当然能,一本万利的买卖呢。”李逍给大家鼓劲。
船长老王则兴奋的站在甲板上,迫不急待的要驶向大海了。
“风向正好,乘此顺风,一日夜就可以到达对面海岸。”
经过老王这段时间的测试,他发现如果风大风向好,那么李逍的这条九头蛟号一个时辰能航行近百里,当然这种快速航行得借风,而且就算有这样好的风,这么快的速度也是极限且比较危险。
航行的时候不可能一直有这么好的风,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快,但是一天一夜航行个四百里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哪怕晚上不敢这么快速度,但一天一夜确实够了。
“第一次直航,先保守点,我们先往东航行,看到高句丽的海岸线,然后再往南航行直抵武珍州港,三天时间应当够了。”
老王很想直接向东南方向直航,直抵武珍州港,那样的话有一天一夜就能达了。
“别急嘛,一回生二回熟,等我们顺利到了武珍州你再返航,到时就可以试着直航回来,若是成功,那下次再出航,就可以直航了。”李逍也很佩服老王头的大胆。
上次直航一条船都沉了,全船就活了他一个,他居然还没半点畏惧,越老越胆大。
“我看过天象了,这几天天气都很好,风也好,海上不会有风暴的。”老王经验丰富,海航了一辈子。做为一个船长,基本都懂得看天象。
因为船长必学牵星术,没这本事,那也就难以辨明方向,容易迷航。除了看星辨方向,还得懂气象,要不然这海上风暴多,岂不是很危险。
在一些大的海船上,据说还会有专门的这种气象师,负责观星测象,预报天气。
夏秋之时,去朝鲜那是顺风顺水,就算没有李逍的七面当风帆技术,只要不怕迷失方向,都能直航朝鲜。上次老王就是借风去的,可惜后来迷失方向了。
现在有了罗盘指南,老王可是很有信心的。
“老王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稳当一点,只要咱们顺顺利利的跑上十几趟,就有钱再建一条船了,到时你就能指挥两条船,若是安稳的跑上一年,你就有有三五条船,成为一个船队的指挥,到时岂不威风?”
老王听了李逍描绘的这个大饼,倒还真的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指挥一个船队啊,那得多威风。老王头跑了一辈子海,还真没有这么威风过。
“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呢,当然是真的。”
“那好吧,这次就听你的,我们先向东直航,见海岸后再往南航,不过也不用三天,两天两夜,我就能抵达武珍州的海港。”
“老王你悠着点,咱们这次三条大船,可是足有一千多号人呢。”李逍已经委任老王做为这次船队的总指挥了,毕竟他经验丰富,这方面李逍向来是崇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有老王,再加上罗盘指南针、七面风帆技术、水密隔舱这几样法宝,又正好乘季风出航,天气又好,应当不会出事的。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逍遥小地主 第347章 海岸线
“扬帆!”
“启航!”
随着老王兴奋的一声大吼,高高的桅杆上放下硬式风帆,大木兰舟上的水手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一起用力把水中的铁锚绞起。
老王一手端着罗盘,一手操舵。
天高气爽,秋风猎猎。
风帆哗啦啦的响着,大木兰舟缓缓的移动起来。
满载着数百人的船只驶向蔚蓝大海,甲板上站着的李逍亲卫少年们有的开始忍不住晕了。
船一动,他们就觉得晕了。
有人忍的辛苦,可没一会还是忍不住趴在船舷处开始呕吐。
北人乘马,南人操舟。
来自蓝溪乡的这些少年们,往日里生活在秦岭山中,虽家门前也有条蓝溪,可那条河里洗洗澡还行,但若说乘舟坐船,其实多数少年都是这次出来才头次坐上船。
虽然已经在汉水长江里坐过船,但船在江上和海里可不一样。海更大,风浪也更急。
在长江里,九头蛟号显得很大,驶的也很平稳。可一出海,海浪起伏,九头蛟也不停的上下起伏。
本来以为已经适应了船上的少年们,都不由的再次吐了。
不少佣兵和辅兵们也吐了。
老王不屑的道,“让他们吐吧,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不过吐完了,得自己给老子把船擦干净了。老子的船上,可不许有这些污物。”
李逍站在甲板上,任船只起伏,倒是面色不变。他不晕船,也不是头次出海了。
站在甲板上,他只感觉到海阔天空。
这是飞一样的感觉,是自由的感觉。离开了长安,也就不愿意再整天夹着尾巴做人,不用整天算计着。
乘风和破浪号一点也名不符实,他们没敢乘风破浪在前,而是如两个小跟班一样,老老实实如小媳妇一样的跟在九头蛟的后面,三条船呈品字形航行大海之中,掀起阵阵白色的浪花。
赵持满尽力维持着形像,但脸色挺不好看的,虽然没有丢人的呕吐,但也忍的辛苦。
做为一个关中汉子,骑马射箭这方面赵持满很厉害,被长安的勋贵子弟们追捧,但在这海上,他就显得很蹩脚了。
“关中的刀客,山东的响马,江淮的水贼、河北的绿林,咱们这船上山南海北的兄弟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不过看样子倒是大都不太适应海浪。这可不行啊,咱们虽说是去朝鲜半岛的,但我们有这先进的木兰舟,有优秀的水手,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不能抛弃。说不定以后我们还得经常乘船出海,利用朝鲜半岛那漫长的海岸线,还有我们犀利的航海技术,来跟这些东夷们玩呢。”
赵持满不太服气的道,“再烈的马我都能驯服,我就不信我不能习惯这海浪。”
海上航行是寂寞的,除了三条孤独的木兰舟,于无他物。甚至越往前航行,渐渐的连海鸟都看不到了。
海上航行的水手们很喜欢海鸟,因为有海鸟,就意味着离海岸线不远。长时间见不到海鸟,会让他们心慌。
不过这次老王不怕,他一直紧盯着罗盘,不断的修正方向。他还利用自己的牵星术,不时的来验证这罗盘的精度,发现用牵星术很麻烦,很辛苦的才能计算出精确方向,但罗盘却一目了然,根本不用那么复杂。
1...116117118119120...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