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个租庸调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理论上所有百姓都会均田授地,按每丁百亩来授。
按这样说来,一丁得一百亩地,交这些租庸调是差不多的,税赋不高。但实际上,均田得地不多,尤其是在关中这样的狭地,地少人多。所得田地往往一丁可能才二三十亩,甚至更少。
这样一来,田没分到,可租庸调却还是一样不少,百姓的负担就不免变重。而且做为封户,他们不但要交租庸调,而且还得自己负担上交的运费,又是一笔负担。
公主八百户封户,平均每户三丁以上,那就是起码三千丁左右。
一年光是租粟就六千石,另外还有大量的绢、布,这个封邑收益是极高的。
李逍帮着管理封邑,实际上就是定额承包了,每年得向公主交纳这么多。而公主拿出两成来给李逍做为酬谢,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不过因为蓝溪山多地少,百姓基本上都没能如实得田,因此租税负担较重,要完成租税比较难。
若是李逍管理不到位,收不到这么多租税,自己不但赚不到好处,可还得垫补的,况且,就算管理,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李逍自己也得需要付出不少人力精力,也一样要开销成本。
逍遥小地主 第133章 出手不凡
玉濑八百户真封,约有三千丁口。
一年租额六千石粟,还有六千丈绢、九千两绵,这还不算每年服役的那二十日。
李逍两成好处,那就是一千二百石粟,一千二百丈绢,一千八百两绵,这个好处若真能拿到,可谓极高。
蓝溪的山地坡地,一亩地收成不过石余,这可是比李家那千来亩地一年的产出还高的。
帮别人管理封地,一年收益超过自家千亩地,这样的买卖当然做的。
但赵大夫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的,道理上是一年能收这么多租税,可实际上蓝溪百姓均田不足,所以租调负担就高,往往是今年拖明年,明年又欠去年的。
若征收不足,李逍就得自己垫付,这可也是非常不划算的。
“遇灾荒,自有惯例可按朝廷制度减免租税。而一般情况下,我也有考虑过。我们蓝溪山多地少,而且田地比较贫瘠,尤其是缺少水利,亩产较少。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一些田地亩产,那么封户们的土地虽然没有增加,但收益却能大大提高,交租纳税的能力也就能提高。”
“可是这谈何容易啊?”赵先生道。
说是这么说,但要做到难啊。
这年头田地本就广种薄收,蓝溪还山多地少多坡地,就更薄收了,要增产如何做到。
“事在人为,我考虑良久,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提高亩产。一是深耕细作,二是优选优育粮种,三是保证水利灌溉,四则是增肥增产。若能从这四个方面提高,则提高亩产不是问题,到时别说一亩还只收一石,就是亩收两三石我觉得也不是问题的。”
后世一亩地能够收七八百斤甚至是上千斤,这个时代固然做不到,毕竟没有农药和化肥,也缺少灌溉,靠天吃饭。
但是提高提高,也不止一亩才收百来斤的。
关键还是技术和理念。
比如说,对粮种优选优育,选育优良种子就很重要。再如,改良耕具,使用牛马等畜力,对土地深耕,也一样能够提高产量,甚至可以三年两种,或一年一种,更可能一年种两种作物,来提高产量。
如今许多百姓因为贫穷,缺牛少马,甚至人力耕种,土地难以深耕,收成也就减产。
另外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已经开始知道粪肥能够肥地,但对土地施肥这块,还是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阶段。
其实不但人畜粪便可以施服,还有许多东西能够肥田,比如塘泥,比如草木灰,甚至是如豆饼等等,如果能够建个沼气池,那更不得了。
另一个水利设施这块,也一样是大大限制粮食产量的,仅靠天吃饭是不够的。得修水渠,修池塘水库,修水车等。
总的来说,李逍能够想出许多措施来增产。
“三郎说的这些可都是很费人力物力的,一般庄户哪里有这钱啊。”
谁不知道用牛马深耕,谁不知道用好的铁制耕具,可这都要钱啊,还都不便宜。为什么朝廷禁私宰耕牛?不就是因为耕牛珍贵嘛,一般百姓都拥有不起牛,在均田制开始的北朝,甚至耕牛都能够均田分地的。
“这就需要我们来发挥作用了,我们现在不是手里正好有钱嘛?有钱不用,那就没用。我们可以把手里的钱拿出来,买牛买耕具,牛可以跟庄户合养,我们把牛放他们那里养,他们替我们养牛,我们免费借牛他们耕地,牛依然是我们的,牛下了崽长大后又能卖钱收益,这是不会亏而且很赚的。”
李逍笑着跟赵大夫算账。
耕具也是一样,李家可以打制耕具,如果打制的多,肯定成本低,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请工匠买材料来大批量制造,然后再出租借给农户们。这和后世买拖拉机收割机是一个道理,虽然成本不低,但帮其它农民收割也是能赚不少钱的,长远算是相当划算的。
而百姓替李家养牛获得免费用牛权,用较低的租金租借更好的农具耕种,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开支,还能提高田地产出,这也是划算的。
“修渠、架水车这些也可以这样操作的,我们出钱修,然后按每年每亩多少钱来收钱供水,各得其便。”
李逍娓娓道来。
按他的设想,李家手里有钱,可以买牛打耕具修水利,然后通过养殖和租借等方式收回成本及赚钱,百姓则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便利,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转一圈回来,百姓收成提高,那么交租能力提高,李逍就能保证拿到公主给的酬劳。
“想法挺大。”赵先生惊叹。
“不过具体弄起来,只怕不容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逍笑道。要是真有那么容易,谁又会给李逍两成好处?玉濑公主其实就是按照惯常的实情,开出的条件,一般人是拿不到两成实额的。
“你想法好,心也大。如果真能成事,那真是不错,既能赚钱,还能帮助大家。”
“一带一路嘛。”
有神秘空间,李逍自信可以提高粮种品质,有好的粮种,那么优选优育这关就直接没问题了。
至于买牛马,现在手里有药酒这只现金奶牛,再加上马上就又能增加香水这只现金奶牛,李逍是不担心买牛马打耕具修水利的钱的,这些都是投入。
这种大投入,也就李逍这种有钱的地主才承担的起,但高投入,带来的回报也是大的。
加上有程薛几家关系在,李逍既有钱又有路子,自然是不用担心买不到牛马的。
另外耕具这块,他相信也能提高不少,起码自己也是后世来的人,就算自己这块不精,只要拿出重赏来,肯定也有工匠能够进行些改良提高的。
李逍跟赵先生说的这个路子,其实就是打破过去小农耕种的模式,这是一种大农场的耕种模式。
提高投入,增大产出,一般百姓承担不起,但李逍可以有这个能力。
玉濑的那万把亩地,刚好拿来试验。
“若真要做,那就得抓紧买牛打造农具修缮水利了,离春耕可没多久时日了。”赵先生也有些心动了。
这事做的好了,可不光是公主的两成酬劳了,这是大买卖。
逍遥小地主 第134章 团购
李逍是个行动派,想到就做。
酒坊、医馆、饭店,还有药酒铺几块帐上的现金除了留下少部份用做运转,其余的都被李逍抽了出来。
几处的掌柜都亲自带着伙计押着钱回来,一箱箱的钱搬进庄院大厅,摆在地上。
杨先生和赵大夫清点,婉娘和李贞则分别记账。
李逍这几天有点上火,正喝着自己泡的鱼腥草加金银花泡制的凉茶,这两种草药加了点甘草和蔗糖,喝起来又清凉又甜,不比王老吉加多宝差。
“想不到这么多钱。”
家里伙计们忙着把一箱箱钱倒出来,重新清点。每一千枚铜钱重新串上一串新绳,然后码好。
串好的铜钱黄澄澄,码起来堆的跟个小山一样。
赵先生也惊叹不已,去年他们连一串钱都没有,平日吃喝都成问题,整日被逼债,愁的不得了。
而如今,这钱已经能堆成小山。
这还仅是李家的副业,毕竟李家是正经地主,农才是他们的身份。
“最近生意越来越好了。”李逍惊叹之余,倒是很快平静下来。虽然一堆堆的铜钱看起来相当壮观,但其实真说起来也不算多的。
一千枚铜钱一大串,足足六斤四两,但那也不过一贯钱,得好几串钱才能买的起一头牛。
对于后世用惯了银行卡,甚至是手机支付的人来说,钱其实都成了一串数字符号,直观的印象极少了。平日里用现金本就少,大额支付更不会有谁背上一大捆钱,买房买车几十万上百万,也都是银行转账,输一串数字而已。
“这里大概有多少?”
“将近两千贯,应当没错。”赵大夫对了眼账本。如今李家,赵先生既是医馆掌柜,又是李家外院的管家,而杨先生则是书院的山长,兼着外院的账房。两人各有分工,钱这一块,基本上是杨先生管账,赵先生管事。
内院的婉娘和李贞,则相当于内管事和内帐户,相当于出纳、保管。
李家的钱物都要经过赵大夫和杨先生,但最后进出库房都要经过婉娘和李贞。
李逍更多的是当个甩手掌柜,看看账本就行,具体的不管。
“两千多贯有点少啊。”李逍道。
杨先生听的直酸牙,这还少啊,这才多少时日呢,这完全就是李家的外快副业啊。
这么点时间,就抽来了两千贯钱啊,这还不是全部呢。
“是有点少啊,我打算多买点牛的,既然应承了公主,那就得把这事情做好。八百户封户,有牛者很少,多少都无牛。我想干脆多买点牛来,分到各户喂养。”
“起码,得买个五百头牛吧,要是钱够,买上一千头最好。”
听到李逍的大手笔,赵先生他们都有点直吸气。
一千头牛啊,还是能耕种的牛。
就算都按较便宜点的母牛而不是公牛,一头现在起码也得三千五百钱。一千头,那就三千五百贯啊。
三千五百贯,蓝溪乡有这么多家产的人家都没多少,更别说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买牛。
“三郎啊,买这么多啊?”赵先生犹豫。
“现在春耕在即,这时买牛,只怕牛价又要上涨啊。”
春耕在即,这是耕牛需求最大的时候,牛价上涨是必然。而以这几年的牛马行市来看,那是年年不扬,今年较去年已经涨了差不多二三百钱了。
“牛是生产力啊,没有牛,光靠人力来耕田是没什么产量的。投入点钱,买牛养马耕田种地,多收粮食,其实是划的来的。我们做生意赚的钱,放着也是放着,总不能学其它地主一样,专门拿来放高利贷收息吧,那样的事情我不做。”
放贷收息,这是这年头绝大多数地主豪强,甚至是高门大族的重要经济手段,靠着大量增收,简单粗暴。
不过放高利贷虽说利息高,但也是败人品的事情。毕竟许多借贷的百姓,往往无力还贷,最后不得卖田卖地卖房甚至是卖妻子儿女还债。
地主豪强们乐于接受这种还贷方式,借以大量兼并土地,获取奴仆。但李逍不想这样做,这样做生儿子没**啊,现代人还是见不得这么赤果果过于残忍的方式。
要赚钱,有的是办法。
就比如眼下,药酒医馆饭店那边赚来的钱,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买田置地也不是说买就能买的到的,而且没点爵位名望,买地都是有限制的。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理财方式,连寺庙都搞质库,也就是抵押借贷。既没股票也没债券,更不会有什么p2p、资金盘等割韭菜的玩意。
有钱了除了放贷,那就是买地了,要么就是享受了。
连银行都还没有的年代,人们有钱都是存放在家里,钱多点就挖坑埋起来。
这种方式,李逍看的心疼啊,现金为王啊,你有现金居然还埋起来而不是钱生钱,这不是太愚蠢是什么。
当然,如今是中古时代,是大唐王朝,对一个不是名门世族,不是勋戚官宦之家来说,大搞放贷、经商这些,也是不妥的。
那些生意赚的钱,最好的办法还是再投入到农业这块来,这是相对保险和安全的,可以避免杀猪。
但买田买地不容易,买牛还是相对方便一些的。
一边发展点合作养殖,一边搞管理承包,李逍觉得是个路子。
这也算是变相的唐代洗钱,能够让李家通过生意赚来的钱更安全。
杨先生觉得一出手就是一千头牛,太过仓促了点。
“要不先买个几十头百来头试试看再说?”
“这个路子是好的,既然知道是好的,就没必要畏手畏脚。钱还差点没关系,反正现在这几处生意每日进项不少,可以继续转过来。一千头牛不过三千五百贯而已,倒是这牛,我担心一下子买不到这么多。”
一千头耕牛,就算是到长安去买,估计也算是顶级大单了。
他记得程咬金家里在陇右那边关系很强,听说从陇右入关的牛马,基本上都有程家的影子。
也许自己去找下程老五,估计他能帮个忙。弄不好,还能搞个团购优惠价呢。
逍遥小地主 第135章 合作社
村前的那二亩鱼塘,已经慢慢积蓄起了半池子水。
池塘四面的围堤上,已经在春雨下栽下了一片柳树,堤的另一面坡上,李逍还特意买来了许多果树苗,种下了桃树、梨树、李树、樱桃、枇杷、葡萄、枣、核桃、柰、栗、石榴等,这些也基本上是李逍能在关中找到,能适合关内气候的大唐果树了。
这些果苗采购来后,他还特意用空间里的灵泉水浇过。这些果苗弄来不容易,花了不少钱,但李逍觉得蓝溪毕竟守着一条长安往山南的要道,同时紧邻京师长安,这里人口较多,而且销路也是有的。
以后产了水果,是可以不愁销路的,毕竟既有市场,运输也方便。不比江南,虽然江南的水果更多,但这年头水果的运输可是个大难题,千里迢迢的,就算最快的水运,也是来不及的。
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喜欢吃荔枝,皇帝下旨让人专门用快马千里迢迢的从岭南送来荔枝,才能保证新鲜,可又有几个人吃的起这种比后世空运还要昂贵的快马急送呢。
许多北方百姓,吃到的水果较少,甚至一般的人家,见识过的水果都有限。除了枣啊梨啊桃的多见点,什么葡萄、石榴等甚至都有人根本没见过。
李逍买回来的果苗,很多人不但不认识,也没听过,更不懂得如何栽种管理。好在李逍是懂一点的,插千的插千,栽种的栽种,挖坑、堆土、埋肥,浇水。
不过还是有好多人一边种,一边觉得东家是在胡闹。他们并不认为种这么多果树,会有多少经济价值。
还不如多种点枣子呢,枣子熟了还能晒干,会有人来收购,能卖几个钱,换点针钱盐巴啥的。
种那些没听过的东西,能活吗?好吃吗,能换钱吗?
李逍很想种点桔子树之类的,这些水果好吃,可惜桔生淮北为枳,没有点技术改良,他是做不成桔子树的。
春雨如油,细雨蒙蒙。
烟雨之中,那一棵棵的小果苗,都已经吐露出了新芽嫩玉,让人看的赏心悦目。
李逍想象着,正月的梨花,二月的李花,三月的桃花,五月的石榴花,到时这片塘堤上肯定是不寂寞的。
到了六七月吃李子桃子,**子吃枣子石榴·····
想想嘴里就快流口水了。
到了大唐,李逍觉得最遗憾的就是物质匮乏,吃的用的都缺,交通不便,不靠河就吃不到鱼,不靠山就吃不到山味。想吃点水果,也基本上只能吃自己本地有的,还只能吃到当季的。
池塘里不时泛起几丝涟漪,那是投下的鱼苗在游动。
二亩鱼塘,投入了不少的鱼苗,既有从空间灵泉里移出来的那些小鱼苗,也有不少从附近蓝溪和玉河里捕捞到的鱼,为了能够增加鱼的种类,李逍甚至把不少大鱼也直接投了进去。
甚至各种虾鳖螃蟹泥鳅黄鳝河蚌什么的也扔进去了不少。
池塘里的一角,还有一个专门的小池子,里面养了不少河蚌,这是准备试验人工珍珠的,等河蚌养一段时间,就会人工放沙进去,等河蚌把沙子变成珍珠。
池塘里有钱,塘边有果树,果树下还种了瓜。
一切都能自给自足,远处还有一群鸭子正在划水,池边一群鸡咯咯叫,牧童牵着老黄牛慢悠悠的走过,跟着一只小牛崽子翘起尾巴在乱跑。
一只黑狗离着李逍不远不近的趴在地上,目光傲慢的打量着这一切,仿佛在注视着自己的王国。
“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玉濑披着一件蓑衣,戴着一顶竹笠,脚踏一双芒鞋,手里柱着一只竹杖,她的身边没有了成群的护卫随从,只有自己一人。
脚步轻盈,面容也平静了许多。
“这样的生活不好吗?田园风光,安静惬意,多好。”
“是挺好的,更难得的是你这么年轻,居然就跟一个老头子一样能看淡功名利禄。”
李逍摇头。
“我也只是一个俗人的,哪里有你说的那样。我也贪财好色,好吃好享受,我不过是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罢了。”
玉濑却轻摇着头,她见过太多喜欢享乐的人,长安城里有无数如李逍般年纪,一味只知道贪玩享受的人,但李逍与他们不同。
“你与他们不一样,长安的纨绔们,是只知道坐在父兄家族的门荫之下,去挥霍享受,而你,却是凭自己的能力经营起这些,你的舒适安静,是你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给你的。”
李逍笑了笑。
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只知道挥霍,那只不过是二世祖败家子。而李逍,不过是自己选择了一种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已。他的这一切,不是别人给的,依然是他自己努力才得来的。
“不过你有一样说的对,你确实不是完全的淡泊名利,你真的挺喜欢钱的。”
“钱并没有什么不好的,钱只是一种工具,他是价值的一种体现。有人嫌弃钱,说铜臭,我却觉得钱本身是挺好的,从古至今,不论何时,钱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钱,这个天下就会乱套,钱虽然不是完美的,但却极大的帮助了我们,让天下多了秩序。”
这番话让玉濑有些难以接受。
“你还是太过于看重钱了。”
“可你也不能太看轻于钱,钱不是万能的,但合理的赚钱用钱,却是必不可少的。我合法合理的赚钱,光明正大的花钱,等价的去换来我想要的舒适,甚至用我赚来的钱,来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是挺好的吗?”
“你人有多肮脏,你钱就有多肮脏,你人有多善良,钱就有多善良。”
钱不是罪恶的,也不是罪恶的根源,关键看你这钱怎么得来,又是怎么使用的。
这话其实后世许多人都是明白的,但对高阳来说,无疑却是首次听人说的这么透彻明白。
“似乎有些道理!”
“一样米养百样人,钱其实跟这米是一样的。”
“我发现,你有一种说话的魔力,什么话到你嘴里,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公主笑着摇头。
“其实你笑起来挺美的,你应当多笑笑。”李逍赞美道。
玉濑挑了挑眉,嘴角微扬,“谢谢。”
“三郎,我听说你要买一千头牛,然后送给我的八百户封户?”
“公主,我确实要买牛,但并不是送,而是让他们帮我养,然后我免费借给他们使用,合作双赢。我是跟他们建立一个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合作养牛?”
公主原本听说李逍要帮他管理封户收租,然后传出李逍自己出钱买牛,分给封户们后,极为惊讶,有些想不明白李逍为何要送牛给别人。
特意找来,想不到却听到李逍说不是送牛,而是要搞一个养牛合作社,不由的更惊讶了起来。
逍遥小地主 第136章 养龙
合作社,这个词里包含两部分,一是合作,二是社。
社在古代,最初是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比如春社、秋社、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来便借指国家。
再到后来,社还成为团体或机构,比如学社、报社、结社等。
在古代,社还曾是地方基层的组织结构,春秋齐国二十五家为社,二十五家划为一里,同一里内共立一社,时间一长,里、社便互用。社也就有了地理范围的意义。
顾炎武曾云,社之名起于古之内社、里社,故古人以乡为社。
社既是基层单位,也是组织团体。
聚徒结会亦谓之社,不再仅是单纯的基层组织单位了,这时也成为了团体组织名衔,比如茶社、弓箭社、棋社、扁担社、忠义社等,类似于行会。
李逍现在要搞一个合作社,但不是要建一个什么同行组织,而是要结社合作养牛。
正因此,他的社不叫牛社,而叫合作社,合作是这个社的定义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