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合作也便是合伙之意。
合作社三个这,简单明了,公主也听的差不多明白了。
“建合作社对你有好处吗?一千头牛可是很大笔开支,不会亏吗?”公主对于农业生产的事情并不太懂,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似乎很不划算。
毕竟别的地主豪强们,手里有牛,但都不会免费给农户们用,都是租借,要么直接收租钱,要么就是跟农户约定,牛耕种的田地,每年多少收成做为牛租。
“这是一种合作模样,讲究的是互助共赢,不会亏的。”
“可你为何不与其它地主一样,把牛租借给农户呢。”
李逍解释,“我结社养牛,与农户合作,就不用喂养照顾,只要请一个兽医定期去检查就好。”
“但是如果你自己养,请一些牧童牛倌,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钱吧,这个人工钱,相比于你的牛租其实不值一提吧?租牛明显赚的更多!”
公主的这账算的很清楚,确实如此。
但李逍喜欢钱,却并不是一个非要掉进钱眼里的人。别人怎么赚钱是一回事,他自己并不愿意那样,反正合作社也一样能赚钱啊,不过是赚多点赚少点而已,而且他相信,这种合作社的方式,他除了赚钱,还能收获到其它不少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名声。
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小地主,有时这种好名声是极大的帮助,能为他提供许多方便的。
公主笑了笑,摇头道,“还是那个样子,你这人想事情总与其它人不一样,就和上次让你去当官,你却不肯接受一样。别人都想不明白,我也一样。现在又是这样,明明自己养能赚更多钱,你却非要弄个社来养。”
“幸好你只是一个小地主,若你是公卿名臣,这样做说不定还会有御史要弹劾你收买人心有不轨图谋呢。”公主提醒他道。
李逍摊手。
“我不过是一个乡下小地主而已,努力的想当一个大唐的地方乡贤,可没有什么不轨图谋,又能图谋什么呢。”
“所以说幸好你是一个小地主啊,不用担心那些。”
公主又问,“买这么多牛,你钱够吗?不够的话,到我这拿钱。”
“我手里还有钱。”
“你哪来这么多钱,你家业也是看的见的,算了,你不是要结社嘛,那就算我入社参一股如何。”
李逍倒没想到这个。
原本他的这个社并没考虑让别人入什么股的,社不过是个名头而已。牛他来出,然后入社的庄户领牛去喂养,免费使用,仅此一种合作关系。
可现在玉濑想要帮李逍,倒提出要入一股。
他笑了笑。
“多谢公主好意,若公主真心想入,倒也不是不行。要不你出三百头牛,我出七百,咱们三七开好了。”
“社员没股吗?”
“他们入社后是取得养牛的资格,好处就是免费用牛,至于养牛的开支成本以及经营利润,与他们无关。”这样的模式,相比起来其实更简单一些,省的麻烦。
毕竟合作社的本意,就是李逍赚钱,农户用牛。
“你要是钱不够,我可以多出点,我这里还有些钱。”公主道,玉濑出家后,皇帝兄长对她还是有些亏欠心理的,赏赐了她不少钱财。如今公主出家修行,对这些也没有什么看重。
她入社,也不是为了赚钱,不过是怕李逍帮他管理封户,出钱买牛给封户会亏钱而已。
“够了。”李逍笑道。
结社这件事情,并不算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
固然有为了好统一处理这个事情,但其实李逍结社也有一些另外的考量在其中的,只不过现在这些还只是一些想法而已。
社不管怎么说都是团结聚人,而不管什么时代,人为本。
结一个社,聚起一批人,做为领导者,如果经营的好,是能够有大帮助的。
现在以养牛为名,聚一个合作社,只是合作养牛。
但人聚起来后,以后完全可以再做不少事情。
比如说,这批人聚起来,足足八百户,那么就已经超出了大唐基层的里保组织,做为一个社的领导者,李逍如果能在社里有足够的威望,那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名不符,但实际上的乡长了。
想想看,大唐这种皇权不下乡的古代农耕社会,乡村基本靠自治,而自治基本靠那些宗氏大族、豪强。许多大族豪强,正是依靠着自己家族的庞大,来掌握地方的话语权的。
而李家人丁稀少,这方面是远远不如的。
但如果李逍的合作社,能够让八百户蓝溪百姓都很信服他,那他的影响力甚至就能远远超过那些乡里的大族长。
不过这些,暂时还不用提,没有一定的威信力,社长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总得让百姓见到足够的好处,大家才会信服你这个社长,跟着你这个社长,维护你这个社长的。
乱世之时,可以结社自保。
灾荒之时,可以赈助救济。
农业生产之时,还可以合作互助。
甚至将来,李逍完全还可以把他的合作社发展为一个信用合作社,让大家来存钱贷款,抵押租借嘛。
合作社今天仅仅养牛,但假以时日,这合作社甚至能养出一条龙来!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137章 旬末
永徽五年,二月初九。
铛铛铛的钟声过后,蓝溪书院二年级甲班教室里正给学生们上历史课的杨老夫子适时的放下了书卷,他把半截粉笔扔进了桌上的木盒里,拍了拍沾上白灰的手。
“好了,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
讲台下,四十位学生都露出了笑容。一连上了九天的课,终于又可以休息一天了。
书院制度,十天一休沐,上九天休一天,一月休息三天。除了节假日,学生在书院受到的就是军营般的严厉管束,平时校门紧闭,学生不得踏出校门,吃住全在学校里面。
每天的作息都有严格的安排,天不亮起床钟响起,穿衣洗漱,晨跑做操,然后是早自习。早自习结束后,又要排队吃早饭。饭后短暂的休息过后,就是一上午的学习,中午休息,也是规矩诸多,不得喧哗。
下午学习,晚上也还得自习。
学生们还要轮流值日,负责书院各处的卫生打扫,包括食堂、厕所等,他们的餐具、衣服都得自己洗,甚至还得轮流到李家大院值日,充当小厮侍应。
每旬,还有一天的劳动课。书院后有一大块荒地,老师带着学员们在荒地开荒种地,既种粮食也种菜,要完成自给自足,甚至他们还种了桑树,养了蚕,种了床,要织布。
不管是地主家的孩子,还是庄户家的孩子,在这里都是一视同仁。去年的时候,地主家的孩子只要有钱,甚至可以花钱加餐,但今年起,吃住完全一样,据说从明年开始,书院还打算让高年级的学生们,轮流负责做饭。
这样的学习生活,其实也是很紧张的,课业很重,而各种锻炼劳动也不少,作息安排的很紧,娱乐也是诸如足球等对抗性很强的体育类。
孩子们都很小,紧张的一旬学习之后,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家里,见见家人,也放松一天。
张柏杨小心的合上自己的课本,这课本是手抄本,一本白纸裁减装订的空白书册,然后由老师亲自抄写的内容。
他很珍惜它,这样的一本书,哪怕是手抄本,那也是很值钱的,起码他这个贫穷的庄户子弟家中,自己是买不起这样一本书的。
“今天是旬末,所以下午少上一节课,晚上也没有自习。食堂里已经提前做好了晚餐,你们下课后就可以去吃饭,如果赶路,也可以打包带回家去吃。路上记得三五同行,注意安全。”
杨夫子目光扫过这些学生,“我知道你们在书院里读书很紧张,也想家人了。到了家里放松归放松,但也不要就把这旬读的书都忘记了。明天晚上之前,大家都要赶回书院,要上晚自习,谁要是迟到或不来,到时要处罚。”
“好了,下课。”
书院的课程和教学都是按照李逍做的大纲,有李治的帮忙,如今书院里有十一个正式先生,老师很充足。另外还有李逍、婉娘等客座老师,不时来帮忙讲课。
四个班的学生,共一百六十学生,分成两个年级。
学的科目挺多,不仅是君子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还分的更细致一些。除了年纪小、骑马、驾车还没教,其它的礼、乐都有教,书法、算数、绘画也教,此外除千字文这样的启蒙课本,还开始选授诗经、儒家九经的文章,另外还有单独设立历史和律法课,教授学生历史以及律令这些。
甚至还有格物,讲一些简单的物理,教授地理,教授地理知识。有手工课,传授些手工技能等,用程老五他们的话来说,蓝溪书院教的相当杂,简直是乱来。
甚至还天天要操练学生,早上晨练,上午甚至还要做个课间操,每天还有一节体育课。
“老师再见!”
张柏杨跟着班长的口令起令,与全班同学一起向老师鞠躬道谢。
老师离开教室,学员们便少了许多拘束。
张柏杨同村的张清华已经背着书包窜到他桌边,“你还没收拾好呢,快点,等不及回家了。”
张柏杨道,“我想着山长布置的旬末作业呢,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这个题目感觉好难啊,要写三百字的评论呢。”
“明天回来后晚自习再写也不迟啊。”
张清华原名柳材,到了书院,杨山长为他取名张清华。而张柏杨原来叫小根,山长为他取名柏杨,两人都是庄户子弟,今年都是八岁,在同学中稍大些,在书院读了这段时间,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变白了些,目光都自信了许多,甚至长高长壮了不少。
“柏杨,你听说没,咱们老师要结社呢,听说只要加入合作社的,都可以领一头牛回家喂养,只要把牛喂养好,到农耕时,就可以免费用这牛呢,一点租都不要。”
“你从哪听来的?”张柏杨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和张清华以前都当过隔壁村地主家的牧童,每天放牛,只能换一顿免费的午饭而已。他们家里都没有牛,农耕的时候,找地主借牛,还得拿出家里田地产出的一成来做为牛租,少一点都不行。
“隔壁班的贞娘子说的。”
“啊,真的吗,如果是贞娘子说的,那就真有可能了。”
贞娘子就是李贞,李逍的妹妹,如今就在隔壁班上学,还是班长。
书院的学生们都喊李贞叫贞娘子,然后喊李逍为老师。整个书院虽然如今教师有十多个,但学生们喊其它人要么喊山长,要么喊先生,只有对李逍一人喊老师。
这算是对李逍这个名誉山长、客座先生的特别尊重,大家都知道,他们能来读书,这一切都是拜李逍所赐。
“贞娘子有说这入社有什么要求吗?”
“好像得是蓝田公主的封户才行的。”张清华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同伴。
“我们家都是公主的封户吧?那我们家都有资格啊?”张柏杨松了口气。
“可是公主的封户足有八百户的,如果人人都加入合作社领牛,先生也没那么多牛吧?”张清华道。八百户,一户领一头也得八百头牛啊。
张柏杨急了,一把背起书包,“那你还愣着干嘛,赶紧回家,马上告诉家里啊,让他们马上去庄里找先生加入合作社领牛,去晚了可就领不到了。”
“是哦,快走。”
两个少年,连书院旬末的免费晚餐也顾不上了,背着书包撒着腿往家跑。
随着书院旬末休假,学生们回家,李逍要办合作社,入社后就能免费领养一头牛的消息也马上传播了开来。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逍遥小地主 第138章 天上掉馅饼
张柏杨和张清华的村子名叫黄泥岗,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距离李家庄不过十余里,村里有十来户百姓。
十来户人家并不都姓张,而是又张、蒋、李、郭四姓,他们基本上都是隋末之时的流民,大唐建立后,朝廷均田,被官府安置在这处小山坳里面。因为过去这本就没村,因此均的田其实是从周边的村子在战乱时代收归官府的无主之地。
一家也就十来二十亩地。
一家数口之人,靠着这么点田地,还要负担租庸调,是很艰难的。因此村里的村民,绝大多数在侍弄自己家的那点田地之余,还给周边的地主们揽活做工,佃种田地,再加上在山脚下,有时也砍樵打柴,进山打点猎物补贴下家用,才勉强生活下来。
张柏杨家里孩子多,男男女女八个孩子,还不算夭折掉的三个。他父亲有三兄弟,因为家里人丁多,因此早早的就分家另过。所谓分家,其实不过是兄弟几个帮忙给他建了一个茅草屋,然后分了几个碗筷给他,然后替他娶了个媳妇,但一分家,就还分了几贯钱的债。
十几年下来,拉拉扯扯,当年的年轻夫妇如今也已经苍老了,孩子拉扯了八个,可当年分家时的茅草屋,依然还住着,不过是后来又在旁边又陆续搭了几间。
家里不但没半点积蓄,甚至还又增加了不少债,官府那里的租调,也是一年欠一年,年年交不清。
张家最重要的财产,就算是家里的两头猪了,家里每年喂两头猪,到了年底猪肥了卖掉,自己是吃不到半块肉的,这点卖猪钱,每年留下点买猪崽,其余的都是用来维持家里必要的一些开销,买盐交税等。
日子过的紧巴巴。
当初李逍要办书院,免费招生的时候,是张柏杨的爷爷做主,让他父亲送他来报名的。老张头当年在隋末战乱时带着一家人到处流离,吃过许多苦,也见过许多事。
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读书能改变他们这样一个普通人家的命运。张柏杨父亲不太愿意让儿子去读书,儿子已经八岁了,差不多可以帮家里干许多活。
但老张头坚持让他送孩子去读书,用他的话说,不花钱就能有的机会,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了就要抓住。
每次张柏杨从学校旬休回家,老张头都喜欢把孙子叫到面前,让他跟自己汇报在书院里的学习,问他学了哪些,让他背书给自己听,让他拿树枝写字给自己看。
虽然他听不懂,看不明白,可他听着那些就舒坦,看着就高兴。他还让孙子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家里其它的孙子,不管是年纪大些的还是年纪小些的。
用老张头的话来说,既然家里就张柏杨一个上到了学,那也要帮着其它兄弟识点字。
想着加入合作社就能免费用牛,张柏杨脚下生风,一路上跑的飞快。他们甚至脱下了脚底的布鞋,这鞋子是学校发的,不要钱。张柏杨读书以前从没穿过布鞋,就算冬天,也是穿的草鞋或木屐。
他怕鞋子跑坏了,提着鞋子打着赤脚走在山路上。路不平坦,硌脚,可他却依然习惯这种感觉。
远远的,黄泥岗这座小村子出现在眼前,杂乱的一些小屋子,低矮而又杂乱,与规划整齐,道路平坦的张家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张柏杨看着就亲切,这是他的家,这里有他的家人。
果然,祖父知道他今天要回来,早就已经拄着棍子在村口等他。
“阿翁!我回来了。”
张柏杨笑着跑上前,老张头一把搂住孙子,亲切的摸着他的头,这个孩子一旬不见,好像又长高了些,又更壮了。
“在书院没惹祸吧?”
张清华也在旁边叫了些阿翁。
“柳材也回来了,快回家吧,你阿婆在等你呢。”
唐人称呼父亲多叫阿耶,正式称呼则叫父亲或大人,有时也叫哥哥。叫祖父则多称为阿翁、阿公。
“阿翁,柏杨这旬在书院里还得了一次奖励呢,老师亲自赏了两支毛笔给他,可不得了。”
“哦,怎么得的奖励?”
张柏杨自豪道,“我的书法被山长评为年级第一。”
“好,我的乖孙了不得,有本事。”
几人有说有笑的往回走,老张头年纪大了,虽然他其实也才五十多岁,可如今已经腿脚不利索,头发也白的差不多了。他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第三代更是有十多个孙儿一大群孙女,甚至曾孙都早有了。
托大唐的福,结束战乱,让他在这里有了安稳的生活,虽然日子辛苦,可起码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下去。
“阿翁,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呢,我们老师现在帮蓝田公主管食邑封户租税,老师要办一个合作社,据说只要公主的封户入社,就能够在老师那里去领养一头牛呢。把牛领回来好生照养,到了农忙的时候,就能免费使用这牛耕种,不要牛租。阿翁,咱们家赶紧去李庄找老师报名领牛吧。”
老张头听了一惊,不太相信。
“哪里听来的,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要牛租?帮着养牛就能免费用牛?不可能,李庄主也没有这么多牛啊,听说公主有八百封户呢。”
“是真的。”张柏杨急道,“我们老师之前已经去买牛了,这次听说又要再买更多,据说要买一千头呢。”
不要牛租,帮着喂养就能免费用牛,老张头经历这么多,但还是觉得这事情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李家庄主李三郎他是知道的,这是个大好人,如今家里孩子能在书院读书,就全亏了他的好心。而且李家庄之前建屋挖塘等,他家的几个儿子也到,在那边干活饭管饱,工钱也给的足,都是现结,一点不拖欠,给的粮也都是好粮,没有陈粮更不会掺杂的。
但要说免费给牛,他是不太敢相信的,他们如果是李家的佃户,这还有点可能,但他们只是公主的封户,而且公主封户这么多,八百户呢,李家拿那么多钱买牛来免费借给大家用?
“阿翁,你要是不相信,让我阿耶他们往李庄跑一趟问下不就知道了吗,可别错过了好机会。”
一头牛对于一个庄户人家来说,极为重要。张家没牛,虽然劳力多,但耕种土地十分辛苦,自家的地加上佃种的地,农忙的时候也要租借地主家的牛,借了地主家的牛,每年必须给地主家地里一成的收成,这是没的讲价的。
听孙子这么一说,老张头虽然不太相信,但也还是赶紧拄着棍子往回走,是啊,不管真假,先让儿子们跑一趟李庄问个清楚不就得了。万一真有这好事,那怎么能错过呢。
逍遥小地主 第139章 应者云集
李逍也有些感叹消息传播的迅速。
他那边刚决定说要建合作社养牛呢,还没有公布消息,结果整个蓝溪乡已经迅速的传开了。
旬末的傍晚,夕阳正红,晚霞如血。
他还在想着准备点什么土产,好明天去拜见下程老魔王,看看能不能找程家帮忙团购千把头耕牛,结果得到消息的庄汉们蜂拥而来。
很快就把李家大院堵了个水泄不通。
“来的好快啊。”
“可不,帮忙养下牛就能免费用牛呢,这天下哪还有这样的好事,可不赶紧就来,晚了就怕没机会了。”赵大夫看着堵在门口的庄民们,感叹着道。
“来了也好,倒省的我们再派人去通知了,正好当着大家面公布。”
“三郎,真要结社养牛啊?”赵先生还是有些心疼,这让利也太大了些。
“放心吧,咱们也不亏本,亏本的买卖我李三是不会做的。”
“彪子,你嗓门大,你替我跟大家宣布一下关于结社和养牛的事情。”李逍对大彪喊道。
“好类。”
大彪很乐于接受这样的差事,在众人面前宣布这些好消息,无疑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三郎有好消息要公布,大家请听我说。”
彪子大嗓门一吼,原本喧闹紧张的众人立即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一脸期待的站在那里,等待着李家的消息,他们都是各种途径听到消息后,就立马赶了过来。有些家里离的远的,甚至是一路猛跑过来的,春风徐徐的季节,甚至硬是跑的全身湿透,头上冒烟。
但大家顾不得这些,只要消息属实,那就是从蓝田跑到长安去,大家也乐意。
“三郎,还是你来说吧。”大彪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转头对李逍道,他知道大家的心情,有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和从李逍的嘴里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
“好吧。”李逍也明白大家此刻的心情。
他走上前来,目光扫了一下院前的人群,乌央央的起码得有上千人。这些基本上都是蓝溪乡民,甚至有不是本乡的,听到了消息也赶了过来。
“诸位父老,诸位乡亲,相信大家都是听到关于结社养牛的消息而赶来的。说实的,我也没料到大家对此事如此积极,本来是打算明天通知大家的,但既然大家已经迫不急待的想知道消息,那我也就提前告知大家。”
“首先,我确实准备办一个社,社名初定合作社,宗旨就是合作互助。合作社成立的第一件事情呢,就是养牛。”
这话一出,万分期待十分紧张的众人,都不由的长吁一口气,果然没白跑,真的要办社,真的要养牛。
“三郎,真是免费分牛吗?”有人忍不住喊道。
李逍笑了笑。
“养牛是真的,但不是分牛,准确点说是合作养牛。我呢,带头结这个社,大家自愿加入进来。我出钱买牛,然后社员们到我这认领一头牛,带回家只要好生喂养,那么等到农忙的时候,就能免费使用这头牛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