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爹,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这可是好东西。知道我花多少钱买来的吗?两千钱。”张超得意的竖起两根指头。
结果张扒皮一听,气都上来了,直接就往他身上踢了一脚,“打死你个败家子,一根黄瓜你花两千文钱。你知道两千文钱能干什么吗,都能买两根老山参,买上好几亩山地了。我打死你个败家子,整天只知道败家的玩意。”
小扒皮乱窜。
“爹,不是一根黄瓜两千钱,是一百根。我两千钱买了一百根!”
“一百根?”
张扒皮停了下来,气喘吁吁,“哪来这么多黄瓜?”
“就是有个江南来的商贩,他本来是受齐云观之托送这批黄瓜来京的,结果因为京城接货那人出了事,他就把黄瓜卖了,正好儿子我有眼光就买了下来。二十文一根,真不贵。”
“确实不贵。”
张扒皮坐回胡床了,伸手捻着自己的胡须。
“那些黄瓜也都这样?”
“都这样,差不多每根都有手臂长,差不多一斤左右,长的极匀称,而且极鲜嫩。我还尝过一根,也特别好吃,鲜嫩爽脆,还甘甜可口。”
“算你还办了回正事。”
张扒皮听说有一百根,便把盒里那根拿出来瞧了瞧后吃了起来。吃了几口,却是已经停不下来。
大冬天的,这黄瓜居然比许多水果都好吃。冬天本来就难保存新鲜水果,尤其是在关中地区,能吃到几样新鲜水果,偏偏这黄瓜根本不是寻常夏天吃到的那个味道,太好吃了。
“爹啊,儿子是这样想的,咱们订做一批礼盒,要弄的有档次一些,拿檀木做盒子,然后里面再放上丝绸做衬。把这黄瓜包装的精美高端大气,我们拿去送礼,就说这是江南扬州齐云观张大仙的仙果碧玉青,胜似人参········”
张家一直做着放贷这样的生意,还能一直在蓝溪过的很逍遥,一来是这年头放高利贷本身并不犯法,二来也是因为张家一直注重打点官府,什么衙门里的胥吏录事,甚至是县令主簿的幕僚,乃至地方上的里长保正等,他们都是会上下打点的,自然对他家的事情也就更多通融,甚至是配合。
张家比谁都清楚,他们家苦心经营的这张关系网,就是他们家的保护伞。不论什么时候,这张关系网不能乱。
给上面人送点礼物,自然是不能少的。
这黄瓜如此新奇,送给上面正是有些别出心意,比起寻常礼物确实不差。特别是对那些身份比较高的人,他们往往不爱寻常的黄白之物。
“不错,知道开始用脑子想事了。”张扒皮称赞儿子。
“那个卖黄瓜的商人呢,我想见见。”
“爹,他们已经走了。”
“走了?”张扒皮又皱起了眉头,“他们既然能带来一百根黄瓜,那就能带来更多,你就没想过把握住这个机会?蠢货?”
“爹,儿子早就想到了,可是他们手里确实只有一百根黄瓜。不过儿子已经跟那人说过了,只要他能够帮忙给我们弄到更多的黄瓜来,我还出这价收。并且我跟他说过,若是他能给我们弄来这黄瓜的种子,甚至是培育之法,我给重金酬谢。”
“你啊,还是太嫩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能三两句话就放过了呢。若是我,我就会派人跟着这些人,不管他们是真回扬州还是去哪里,走到哪跟到哪。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这黄瓜产自哪里,只要找到种黄瓜的地方和人,接下来就总有办法弄到更多的黄瓜,甚至是弄到这黄瓜的种植之法。”
他叹口气,眼露贪婪之色。
“儿子啊,这黄瓜确实不一般啊,若是我们能掌握这种黄瓜培育之法,那就是挖到了一根摇钱树啊。”
“爹,那我现在就安排人去扬州,他不是说是扬州齐云观张仙人培育种植的吗,跑的了和尚还能跑的了庙?”
“这事你不用管了,我会派人去打探的。不过这个事情,究竟是否如那人所说,还未一定。”
张扒皮叹气连连,总觉得自己跟一棵摇钱树失之交臂。
“这黄瓜你明天拿五十根给我。”
“爹你要这么多干嘛?”
张扒皮瞪了张超一眼,“你爹要做什么,还要请示你?”
“不敢不敢。”
“送礼重要的不是东西值不值钱,而是有没有心意。这黄瓜虽好,可也不是送给谁都合适。比如说,你给那里正保长衙门里的书办录事们送钱,你送黄瓜就不合适,你得送钱,直接沉甸甸的一串串铜钱,甚至是直接给个银饼子,比什么都管用。”
“但如果你是给县令或者主薄送礼,就不能再送这些俗物,你得送些古董字画,或者是些孤本书籍之类,以及上等的纸笔等。再比如,送点这种听起来很仙吃起来也很不错的碧玉青,也能讨他们喜欢,明白吗?”
“爹说的是。”
“咱们家的酒楼,一直做不过富春酒楼,我打算啊弄点碧玉青到酒楼去,当个噱头,好好的炒作宣传一下,吸引一点关注,拉点人气。”
“爹,咱们家的富贵酒楼本就一直做不过富春酒楼,凭几根黄瓜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关键看你怎么做。咱们好好宣传一下这碧玉青,然后酒楼每天只卖一盘,让客人竞价,价高者得。只有出价最高的人才能吃到,其余人再有钱,也只能等第二天再竞价争夺了。”
“要的,就是这个噱头,碧玉青正好可以拿来弄这噱头。”张扒皮笑着向儿子传授他的经营之道。
听的小霸王大为赞叹,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逍遥小地主 第19章 读书
八十里路,就算骑着老马,赶到庄子里的时候,终究还是黑了。
庄外的路口,赵婉一直守候着,看到李逍他们回来,她笑着迎上前来,李逍吓了一跳。
“这么晚了怎么还守在这。”
“你们一直没回来,担心。”
赵婉冻的浑身打抖,衣着单薄的她嘴唇都发白了。李逍握住她的手,感觉跟握着两块冰一样。
“还没吃饭吧?”
“饭做好了,就等你们呢。”
李逍把身上的披风脱下来,替她围上,“你真傻,不会坐在家里等吗?”
“三郎,嫂子是关心你呢。”张葱几个后生在后面笑着说道,话里还充满着羡慕。赵婉的贤惠他们看在眼里,真是充满羡慕。这辈子,能够娶到一个如赵婉这样贤惠的女人操持家务,然后再生几个娃,若是能够再置上几亩地那就更好了。
有些积蓄了,再请邻里亲戚帮忙盖几间茅屋围一个院子,一生足矣。
一进庄子,各家各户的人早就惊动了,大家争着出来迎接。
大彪笑呵呵的大嗓门通知大家黄瓜都卖出去了,引得大家一片欢呼,提了一天的心,终于落地了。
张葱和刘蒜还特意把背上的钱袋拍的叮当做响。
“都是现钱呢,足有四十来斤!”
“四十来斤?岂不是有六贯多?”赵大夫拄着拐出来,大唐的开元通宝一文就是一钱,比过去的隋朝肉好铜钱还要更好也更重一些,一文一钱,一千文就是一千钱,刚好就是六斤四两。
四十多斤,岂不就是六贯多。
“嗯,今天很顺利,最少也是按五文一根的价卖的,有些散卖的价还高些,总共卖了六千多钱。”李逍也汇报了一些成果,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赵大夫感叹着道,“太好了,这个冬天不用挨饿了。”
六千多钱,虽然距离李家八百贯的债务,不过是杯水车薪,可对于这个小庄子里的大家来说,却已经足够过一个温暖的年了。
“长安一个来回,奔波一天,肯定饿了,吃饭!”赵大夫笑着道。
晚饭很简单。
有小米粥也有黄面饼子,菜则是用昨天吃剩的猪骨熬的萝卜汤,然后用卤猪脸的老汤煮的肠子,再加了一点干菜。
依然是在赵大夫的家,这间屋现在也是李逍的家。
大家已经准备给李逍和赵婉单独再起一家屋子,到时李逍和赵婉还有李贞过去住,但现在还得先挤挤。
男人们分到的是饼子,而女人孩子们则主动的去打粥喝。
粥煮的比昨天要稀,筷子立不住,而且里面掺了些野菜。
男人们的饼也不多,一人两个饼子,其实在这个没什么油水和副食的年代里,两个黄面饼子根本是吃不饱的,半夜肯定肚子得叫。
“家里又没粮了么?”李逍问。
“还有哩,不过节省点吃。”赵婉一边替李逍拿饼,一边答道。
“饭还是得吃饱的,不吃饱饭怎么干活做事呢。今天收入了六千多钱,明天我们先去买些粮回来,以后一天两干一稀,早晚干的中午稀的。”李逍说道。
赵大夫在一边反对,“现在赚了点钱,也不能乱花。咱们这里也四十来号人,每天人吃马嚼的可不少消耗。现在又是大冬天的,也不干多少事,少吃点。你看哪家有一天三顿的,就地主家也是吃两餐的,以后我们还是一天两顿,一干一稀。你们爷们干活的,多吃点,我们这些干不了活的,一天两顿稀的就好。”
“有的时候,得想着没有的时候,这样才能细水长流。”
虽然现在卖黄瓜赚了钱,但毕竟有沉重的债压在身上,赵先生并不觉得轻松。几十口人,现在除了卖黄瓜,也没有其它的收入,哪能就大手大脚呢。
赵婉她们想的是赚钱不容易,要节流。
李逍则在想着要如何开源,光靠卖黄瓜肯定也不行的,空间的土地也有限,只能种这么多,再说长安虽是帝都京城,可这个高端市场也就这么大,黄瓜越多,那价格就会越走低,量加大其实也不会有更多的收益。
最好的出路,还是应当再寻找其它的开源方式。
手里有几贯钱,又有这几十号人,还是应当再找一个收入来源,只不过现在做点什么,他确实还没有想到。
守着火塘,茅草屋顶和泥墙柴门便把寒风关在外面。
一碗粥,一块饼,大家也吃的很高兴。
听他们吃的吧唧嘴的高兴劲,似乎在吃山珍海味呢。
“三郎,今天我们留在家里的人已经上山砍了些茅草回来,又挖了些土,明天就可以把茅草编一编,把泥和一和,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把这几座屋顶翻一翻,把墙补一补。”
赵大夫如今算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一边吃饭他一边向李逍汇报下家里的进展。
“我们打算先把这几座屋子修补下,然后再在旁边盖几座新的,一座是你和婉儿的,另外几座是刚来的这些兄弟们的。”
“嗯,挺好的。”李逍点头。
“我呢是这样想的,现在大家每天有饭吃,修补下屋子盖几间茅草屋也费不了多少功夫,不能光吃不做,坐吃山空。咱们这里是秦岭山里,别的没有,树木柴多,我想着咱们在山里挖几座木炭窑,咱们没事就进山去砍柴来烧炭,烧了炭拉到长安去卖,天越来越冷,这时节炭正值钱呢。”
“我们妇人也可以去帮忙砍柴烧炭。”赵婉在一边道。
“我们也可以去。”几个半大小子也跟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小小年纪也知道要出力帮忙。
“砍柴烧炭?”李逍想到了卖炭翁的故事,冬季里砍柴烧炭倒也是穷人的一个营生,这比起直接砍樵卖柴,倒是更好些,可烧炭也是个辛苦的活,还赚不了几个钱。
尤其是让妇人孩童们去烧炭,李逍不赞成。
“妇人在家持家才是正道,外面的活自有男人干,孩子们更不应当去做那些活,你们还小,我的想法是,咱们这庄上也有七八个孩子,有的半大不小,有的也开始懂事,不能就让他们这么放着,得让他们读书。”
“读书?”李逍的话一出口,整个屋里的男女老少们都惊住了。
一个贫穷的小庄子里,一群苦哈哈的庄户,谁又敢想过要让自己的穷小子读书?
想都不曾想过,也不敢想过。
逍遥小地主 第20章 激将
“不读书,就是睁眼瞎,一辈子没见识,难得出头。”李逍嚼着很有韧劲的饼子,一边道。
“说的好!”
支持李逍的是杨大眼,这位曾经的私塾先生,在最无路可投的时候,曾经毅然加入到了农民军造反的前教书先生。他是这庄子里唯一真正读过圣贤书的人,他很清楚读书是最难改变人命运的。
赵先生也读过书,但只是以前学医时跟师傅认的几本医书。赵婉识些字,也只是跟赵先生学的。李逍李贞都识字,那是过去家里条件不错,请过西席先生开蒙。
其余的人,哪个不是目不识丁,大字不识一个,倒下的扁担都会认做一。
“读书,供不起啊。”
赵先生叹道,他自己是识的一些字的,因此也是知道读书的好处。大唐开国也几十年了,推行科举制度,考试取士。虽然说那跟普通的寒门子弟没什么关系,要参加科举,也是得论出身的,还得到京师投行卷,找到那些达官贵人们做保推举,一般的寒门子弟哪有这种资格呢。
可读过书开过蒙,就不是睁眼瞎,哪怕不走科举这条路,去做学徒伙计,也是不错的,将来若是学个账房什么的,那收入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若是有机会进衙门做到个书吏,那更是不得了。
但读书虽好,可却不是一般人供的起的。
一般的士族地主倒好说,家里有条件。可普通的百姓,哪个有财力供养一个小子读书。
“咱们杨先生以前就是私塾先生,后来跟我一起跑江湖,做我的账房先生,他是读过圣贤书,也为许多孩童开蒙过的。现在杨先生年纪也大了,我想以后就让杨先生做我们庄上的先生,教我们的孩子开蒙读书。”李逍说出一个计划。
赵先生笑道,“我就说一直觉得杨老弟不简单,原来还是个有学问的人,了不起。”
杨先生笑着谦虚道,“也就是早年读了些书,其实文不成武不就的,当了几年私塾先生,穷学穷一介而已。若是大家不怕我误人子弟,我倒是愿意再重执乾教鞭。”
杨先生愿意教孩子们读书,这自然是让大家欣喜的事情,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这年头,官立学校虽有,但极少,州县城中才有,往往一县才一所,能进入里面读书的几乎都是地方的大族豪强,普通的地主子弟都进不去,更别说穷百姓家的孩子了。
没那个名额,也负担不起。
许多地主家,都是一个宗族举族之力建一个族学,请一个先生来教导本族子弟,族中出大头,而学生家长则要出点束修,也就是给老师的学费。
束修虽然不贵,也就是年节时送点肉,可就这个也不是一般人家支出的起的。
现在杨大眼愿意教孩子们读书,首先解决了没处读书的问题,毕竟官学进不去,别人的宗学也一样进不去,学校都进不了,谈何读书。
哪怕能进别人家学校附学读书,可这每年的束修也是一笔开支,现在杨大眼愿意教,那这束修肯定也不用那么多,毕竟是自家人。
“、纸墨笔砚也不便宜。”赵先生又道。
杨大眼对教书很有热情,“书的问题好解决,给孩子们开蒙,一开始也不用教什么深奥的,弄两本蒙书就行。其实都不用买,买点纸笔,我自己可以抄写出来。孩子们跟着读、写。”
李逍点头,“纸墨笔砚虽贵,但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笔开支由公中支出,只要读的好的,我还有奖励!”
“爹,我不想读书,我要干活挣钱。”
一个少年站了起来道。
李逍望过去,发现这是庄里孩子中最大的一个,穷人孩子早当家,这孩子估计也有十岁了。在庄户人家,这岁月的孩子确实已经算是半个壮劳力了。
孩子的爹是个朴实的庄家汉子,看着估计有四十,但李逍估计他其实也就三十左右,穷苦百姓大多这样,外表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大上十岁都可能。
汉子从没读过书,对读书人是最敬畏的,本来听到李逍愿意让孩子读书,还愿意公中出钱供养,高兴不比。现在一听自己的儿子居然不愿意读,气不打一出来,二话不说直接就是一巴掌扇了上去。
“我打死你个怂娃,你说啥咧?”
那个被打的少年平时大家叫他黑娃,也没有个大名,虽然被打了,却很倔强。
“我不上学,我要干活养家。”
汉子气的上去又是一巴掌,李逍连忙出手制止。
赵先生在旁边解释,“这黑娃平时最是听话,年纪虽小,却十分懂事。他娘一直身体不好,家里下面又还有三个更小的娃,家里拉了不少饥荒,平时稀饭都经常断顿。黑娃懂事,想帮他爹哩。”
李逍听了很感动。
后世很多这个年纪的孩子,哪里懂的体谅父母,只知道一味的索要,甚至经常能看到不少孩子就因为父母不让玩农药,就拿刀弑母的新闻。还有些为了玩游戏,甚至偷偷拿父母的手机充钱,甚至是打赏游戏主播的,父母辛苦存的七八万块钱,被他们这样偷偷的花钱。
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姑娘,甚至把父亲的几万块救命医药费偷走,拿去见网友的。
“大哥,你别打这孩子了。黑娃,你好好跟杨先生读书,至于你家里困难,我们都知道,我们也都会帮助你家里的,你不用担心家里。你想帮家里,就好好的读书,读了书,将来才更有用,以后才能更好的回报你的父母,照顾你的弟弟妹妹们,知道吗?”
“三郎哥哥,我想跟着你做生意,我想赚钱。”黑娃很执拗的道。
“碎娃,你才多大,你现在需要的是听父母的话,好好读书。至于将来,家庭的担子自然要交到你的肩上的。你在那之前,需要的就是让自己的有足够的能力,这样才能挑的那副担子。”
“我不想读书。”
“黑娃,你是不是怕?怕自己年纪最大,是大哥哥,可以后却读不过那些年纪小的弟弟们,会没面子?”
“我不怕。”黑娃不服气道。
“我看你就是怕,黑娃,你要是不怕,那你就好好去读书,我话先放在这里,我给学堂里成绩最好的孩子,每月赏六斗小米,你若是能得第一,这六斗小米就是你的。你现在去给人干活,一月能挣到六斗小米吗?赚不到,所以你要是真有本事,就好好读,得第一,拿这六斗小米,也相当于赚了一份工钱,能够照顾下家庭。”
“敢不敢?”
李逍发出奖赏,学堂里每月打成绩,第一名奖六斗小米,第二名五斗,第三名四斗。前三名才有奖励,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
黑娃被李逍一激将,果然不服气的瞪大眼睛应下了。
看着他那副样子,大家都哈哈的笑了,果然是初生牛犊。
逍遥小地主 第21章 大姨妈和红糖水
(感谢林简和书友201的打赏,谢谢。)
砍柴烧炭李逍是不会去弄的,累死累活不说还挣不到几个钱,指望着靠砍柴烧炭发家致富根本不可能。
有道是十里不贩菜、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粜,这说的就是古代交通运输条件下的几样生意不能做,卖菜的不贩到十里外去卖,卖柴的也不贩到百里外去,卖米的也不会贩到千里外去,因为仅运输成本一项就能让人承受不了。
蓝溪距离长安虽只八十里,但要砍柴烧炭,就得到秦岭的大山深处去,山路弯弯,路长且难,又是砍柴又是烧炭,烧出来后还得自己想办法运到长安去卖,一来二去的,真赚不了几个钱。
晚饭后,也没有什么夜生活。
烤了一会火,各人就各自回家了。
婉娘在火塘上给李逍烧了水洗脸洗脚,温柔体贴无比。
屋里也没点灯,就从火塘里铲了一些木炭火放在一个破陶盆里放在床边,既当照明又取暖。
坐在床上,李逍还是有些别扭。
昨夜讲了一晚的故事,好不容易天亮。可今天晚上怎么办呢?
正当他有些不知道要如何是好的时候,赵婉有些害羞的对他道,“相公,奴家今晚不能伺候你了。”
“怎么了?”李逍还以为她哪里不舒服,结果她哼哼唧唧好半天,才说出原因,原来她来了大姨妈。
听完后,李逍居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来的好来的妙啊,这个时候来大姨妈,真是时机刚好,倒是解救了他当下的尴尬处境,要不然,总不能新婚燕尔的,迟迟不圆房吧,那样婉娘岂不会伤心不已。现在好了,来大姨妈了,这可是不可抗力。
“那你这几天可得好好休息,别太操劳累到身体,尤其是不要沾冷水也不要出去吹冷风。”
“多喝点开水,对了,我明天去街上买粮时,给你买点红糖来,冲点红糖开水多喝点。”
婉娘既害羞又感觉暖心,丈夫对自己这么体贴。
“相公,没事的,就是这几天不太方便,忍几天也就过去了。别买糖,太贵了。”
婉娘这么一说,李逍倒是想起来,这年头糖确实是很贵的,尤其是蔗糖。他跟婉娘仔细的打听了一会,原来如今的糖还真是奢侈品,市面上吃的更多的还是如蜂蜜糖和麦芽糖这样的糖,只有贵族之家才吃的起蔗糖。
而此时的蔗糖一般称为沙糖,又称为霜糖。这种糖其实是贞观之时才改进的一种蔗糖生产技术,最初是贞观之时古印度的摩揭它国进贡的一种蔗糖受到宫廷喜爱,皇帝李世民遣使到摩揭它国求取这种沙糖的制作之法,得到这种制糖法后让人加以研究改进,扬州地方官员以甘蔗试生产,最终得到的糖不论品色和味道均远胜摩揭它国所产,于是就有了如今贵族上层极受欢迎的霜糖、沙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