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谁都没那么潇洒自由,除了长孙无忌这样退休的老头子,可长孙也没那么自由,他能跑到蓝溪来置办别庄,可却不敢离开京畿。
京畿其实就是皇帝划给长孙无忌的一个牢笼。
李逍没带婉娘回长安,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况且她的身子已经越来越沉,肚子越来越大,离预产期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还是留在乡下安心养胎吧。
吃过早饭,趁着天还算凉爽,李逍跟着皇帝返回长安。
十来骑人马出了李庄,刚转过一个弯,结果前面就是几百羽林军骑兵禁卫在那里等候了,他们昨晚就驻扎在李庄外面,但凡庄里有半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
皇帝身边有武功高强的千牛卫,而他们这几百骑都是身经百战的禁旅。
处于京畿之地,周边二十里外就有折冲府兵,必要之时一道圣旨就能召来。
一路骑行,长安城门口,君臣暂时分别。
李治要回太极宫,李逍则要先回玉米监,秘书少监的职务,要等皇帝的正式诏书。做为四品的少监,皇帝可以任命,但也要经过政事堂走一下程序。
“瑞卿,莫辜负了玉濑,你跟她朕是不反对的。虽然你们注定不会有名份,但你也莫辜负了她对你一片情意。朕心里,你就玉濑的男人,你就是朕的妹夫!”说完,皇帝纵马入城,留下李逍在风中凌乱。
什么我是玉濑的男人,什么我是你的妹夫,这什么跟什么啊,我跟玉濑长公主那是绝对的清清白白啊,难道异性之间就没有真正的朋友了吗?
被李治污了清白,李逍心情有些不爽,要不是看着皇帝这次给了他不少好处,他都要骂娘了。
打马回到胜业坊,结果刚到自家门口,就看到有人拦路。
“李监正可算是回长安了,还以为要在乡下躲一辈子呢。”
“你是何人,敢在此放肆!”钱管家上前喝斥。
挡路的是个和老钱差不多年纪的半老头子,但一身锦衣,却很有几分气势。
他笑了笑,“老夫么,是崔员外府上管事。”
李逍可不敢他是崔知悌的管事还是什么,他只知道这是他李逍的家门口,崔知悌的家奴挡在这里就是挡他的道。
“好狗不挡道!”李逍面带着微笑说道。
崔管事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他可是崔员外的管事啊,在长安城里,不少人可都要给他几分薄面的。一个小小的子爵,就敢这样喝斥他?
“有事快说,有屁快放,若没有什么事情,就别挡在老子家门口。”
“你!粗鄙!”崔管事气的脑门青筋直露。
李逍嘿嘿两声,“老子本就是蓝田一乡下田舍汉儿,粗鄙不是很正常的么?”
这句话一出,让崔管事一时都无话可说了。
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明明是贵族官员了,却非说自己是乡下田舍汉儿,还拿这当粗鄙的借口,果真是乡下田舍汉,就算封了爵也是沐猴而冠,狗肉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某是奉家主之命,在此等候李爵爷。”
“你家爵爷忙着呢,有屁快放。”李逍一脸不耐烦。他这人向来是人敬我三尺,我还他一丈的。崔知悌主动跟他宣战,那就没有什么好再客气的。
“我崔家的提议,爵爷不再考虑考虑吗?”崔管事问。
“什么提议?”
崔管事怔了一下,看李逍那一脸茫然的样子,不由的暗道,难道说那事李逍不知情,难道说那天那婆子回去谎报了军情?
“嗯,事情是这样的,就是我们家主有意与爵爷联姻。”
李逍不待他说完,便打断他话道,“联姻?崔员外欲与某联姻?莫不是说崔员外要把女儿嫁给某?可是某已经娶妻啊,难道说崔员外要把女儿许给某为妾?哎呦,真是不敢当啊,崔员外可真是抬爱了。”
他一边说一边还搓着手,装做是很激动的样子,“早听说崔员外家有位小娘长的天香国色,又知书达礼的,好像家中排行第二吧?若是能得崔二娘子为妾,那真是某几世修来的福份啊,请崔管事赶紧替我回报崔员外,就说李逍很欣喜这门好事,从此以后,我就认定崔员外为我李逍的岳父了!”
崔管事傻愣当场,他终于慢慢醒悟过来,原来李逍是在玩他呢,贼他娘的乡巴佬!
逍遥小地主 第277章 诱惑
人这辈子就不能太老实,否则马善被人骑人善就会被人欺。
李逍不是喜欢主动惹事的人,但别人要惹到他面前来,他也不会惧怕。
崔知悌敢玩他李逍,那他自然也不介意玩下他的管事。
明白自己被玩的崔管事没忍住对李逍爆了粗口,然后他就看到李逍笑的更加灿烂了。
崔管事忽然打了个冷战,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管怎么说这李逍也是当朝五品,还是位开国子。自己不过是崔家的一个家奴,当面骂他那是以下犯上的不敬行为。
他安慰自己,自己就算是家奴那也是崔家的家奴,李逍敢拿他怎样?
结果他自负过头了。
李逍一挥手,然后他的马后张葱和刘蒜这两位少年就猛的窜了上前,对着崔管事就是一顿拳脚交加,来了顿双人混打套餐。
崔管事平日里也算过的不错,年纪半百,哪是那两个少年的对手,打的满地打滚。
他身后几个崔家家丁想要上前来,李逍冷哼一声。
“谁敢上前一步,迈左脚老子今天就打断他左脚,迈右腿老子就打断他的右腿,不信的可以试试。”
充满威胁的一句话,来自于当朝的开国子,而且这还是在他家的门口。早就听到动静的宅子内家丁,已经拎着棍棒冲了出来,把他们团团围在了当中。
好汉不吃眼前亏,没有哪个崔家家丁有拼血一试的勇气。
他们就只能站在那里,瑟瑟发抖的看着崔管事被打的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最后不得不跪地膝行,向李逍求饶。
“好了,饶过这老狗吧。”李逍叫住张葱和刘蒜。
“记住,你只是崔知悌的一条狗,你不是崔知悌,就算是崔知悌敢当面如此辱我,老子也要打的他满地找牙。回去告诉崔知悌,莫以为我李逍好欺。在这里跪着,等老子给崔知悌写封信,你带回去给他。”
崔管事已经一句话都不敢说了,崔家的名头再大,可也抵不过那两个恶少年的拳脚重,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心里一遍遍的咒骂李逍,但却不敢起来,只能跪在那里等候。
跪的双脚发麻,头晕眼花,才终于又看到那两个揍的他半死的少年出来。
“把信带给崔知悌,滚吧。”
二少年扔下一封信,然后笑呵呵的转身进门去了。
崔管事捡起信,想要起身,结果发现腿已经麻了,站不起来了。
“还站在那边做甚,还不赶紧过来!”崔管事冲着远处还站在那的几个随从怒骂。
崔府。
崔知悌气的浑身发抖。
崔管事浑身是伤的跪在下面泣诉李逍的无礼和野蛮。
“李家小儿敢欺我如此耶!”崔知悌怒喝。
崔管事连忙又添油加醋一翻,说那李逍在坊内当着许多街坊邻居的面,公然说要纳二娘子为妾,说以后你就是他的岳父云云。
这下崔管事更怒了。
崔二娘子那是他的心头肉啊,二娘子今年刚好年芳二八,这个年纪虽然不算年轻,但也不算大。若不是崔知悌一心想要在五姓七家中为女儿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婿,又岂会拖到今天。
只要他愿意,那么女儿早就出嫁了,从四五年前开始,就不知道有多少媒人踏过他家的门槛来提亲。提亲的人有许多勋戚名门,甚至还有宫里的。
可他崔知悌的女儿岂是谁都能娶的?
朝中当权勋戚,不过是群暴发户而已,就算是宫里的人,他也拒绝了。除非是入宫为妃,否则他崔家女是绝不会入宫的,更不会给那些宗室做妾。
女儿年岁渐长,可崔知悌也绝不愿意放宽条件。
就算五姓七家里暂时没有合适的俊彦,那也情愿再等一等。
李逍算是什么东西,他居然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蓝溪李家有什么资格,也想攀附许州崔氏。
李逍,你彻底点燃了我崔家的怒火!
“对了,那田舍儿还让小的给郎君带了一封信。”
“信呢?”
崔知悌不想看,但一边的王氏却出声了。
王氏此时比崔知悌更怒,二娘那是她嫡出女,身份尊贵,李逍却敢如此污她女儿名声。
崔管事连忙把信奉上。
“夫人,有什么可看的,我们崔家跟他李家算是彻底结怨了。”崔知悌恼怒道。
身为士族名门的尊严,已经被那田舍汉践踏成泥了,必须得讨还尊严。
谁知道,王氏看完信后,却眉头皱起,然后对着崔管事和其它奴婢道,“你们都退下!”
众人退下。
厅中就剩下了王氏和崔知悌。
“夫人?那小儿信中写了什么,可又是什么污言秽语污了夫人眼睛?”
王氏摇摇头。
“夫君,李逍信中说了诸多印刷术之神奇之处,一套九经如果印刷千套,成本每套不过五十贯,若印上万套,每套不超过二十贯。尤其是这雕版制成之后,还可以反复使用,若有人借雕版,还可以收版费·······”
“李逍还说,陛下要印一万套九经和一万套五经正义。”
崔知悌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一套九经只要二十贯?那可是五十多卷啊,如果让人抄书,光是抄书钱就得五十多贯了,何况还要纸墨笔钱呢?最重要的是他听到那句皇帝要印一万套九经。
一万套啊,让人抄,得抄几辈子。集中全长安的抄书人,几年也抄不出一万套啊。
“那小儿定是在吹嘘!”
“李逍邀请夫君去参观李家的雕版印刷坊,参观朝廷债券的印刷情况。”
这下崔知悌不说话了,李逍既然敢邀请他去看债券的印刷,那么就说明他并不全是吹牛,否则岂不一看就破。
债券虽不是书籍,但都是印刷,自然也相差不了太大。
“这小儿所欲何为?”崔知悌相信,李逍写信说这些,又要邀请他去参观债券雕版印刷,肯定不是为了吹嘘。
王氏放下手中书信,长叹一声道,“李逍说愿意将此雕版印刷术卖给我们崔家,要价一万贯,以及·····”
“以及什么?”崔知悌追问。一万贯虽多,但如果雕版印刷真有如此神奇,那一万贯完全物超所值。
“李逍要一万贯,还要我们家二娘做他的媵妾!”
逍遥小地主 第278章 卖女儿
一万贯钱换来雕版印刷术,崔知悌估计不会有多少犹豫,只要李逍诚意想换,他是愿意的。毕竟这印刷术的厉害之处,他心里清楚。
但如果李逍非要崔家再搭上二娘,崔知悌就不免犹豫了。
二娘可是他的嫡女,打小就长的好看,如今更是出落的十分漂亮,虽不敢说倾国倾城,但那也是有闭月羞花之美色。尤其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歌善舞还会诗词,甚至还精通算数,懂得查账管家。
这样的一个女儿,崔知悌向来是当宝的,那是准备以后嫁给五姓七家某个继承人,以后要当世族掌家夫人的。
“那李逍定是耍我们。”崔知悌恨恨道。
王氏却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或许李逍是顾忌我们崔家名头,又或许他也知道自己保不住印刷术,于是便想卖个高价。一万贯钱不是笔小数,对李家来说更是。而若能再娶我们二娘,那以后就能攀附上我们崔氏。”
“可李逍早就娶妻,还怀有身孕,马上就要临盆生产了。我崔知悌的嫡女,怎么可能给李逍做妾?”
若是说他之前提出的把婢生女儿给李逍作妾,李逍愿意的话还不错,哪怕加个万八千贯钱补偿下,他都愿意答应李逍换取印刷术。
可是要嫡女给李逍做妾,这不可能。
王氏也是叹气连连。
雕版印刷术如此厉害,若是崔家拿到手,以崔家的能力,定能保住印刷术不失,到时一万贯钱不过是很快就能赚回来。最关键的还不是钱,而是这可是件对天下所有读书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东西。
一想到,从此天下书籍尽出于崔氏,王氏都不由的激动的面色发红。
“夫君,这雕版印刷术一定得夺到手,而且要快,迟了,只怕就被其它人下手了。”王氏咬牙说道。
“可这李逍是个妄人!”崔知悌岂又不知厉害,但李逍这样的人太对打交道了,总是不按套路来的。
“不如先答应李逍的要求,咱们想办法先把印刷术拿到手再说。”王氏道。
先假装答应,然后把印刷术弄到手,到时再把那个婢生女送给李逍为妾好了。
“让为夫好好想想。”
崔知悌捋着胡须,有些犹豫的道。
胜业坊,李府。
李逍悠闲的喝着茶,鱼饵已经投下,他在等着崔家主动上钩。
如果崔知悌够贪心,那么他就会上当,若是他不贪,也没关系,只当是个乐子。
“阿郎,赵郎君回来了。”老钱禀报。
一听赵持满回来了,李逍不由的精神一振。
“赶紧把二哥请进来。”
前段时间,李逍让赵持满在长安招募一群闲人恶汉,准备组建一支捕奴队去百济大干一票,进展很顺利。赵持满在长安的那群人里有挺高的威望,李逍开出的条件又很诱人,受招进来不但有很高的底薪,而且还有极高的业绩奖金,到百济去捕到的奴隶越多,那么提成奖金就越多。
另外李逍甚至还许诺给他们每人一份保险,万一出事还有很高的抚恤赔偿。
这方面李逍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毕竟要让别人卖命,再说了,这钱又不白花。
这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抢劫更赚钱,而捕奴队,其实就是殖民雇佣军。历史上的那些殖民者,哪个亏过本?
赵持满的精神不错,这段时间东奔西走,总算有了些事做,让他可以暂时忘记如今的境遇。
“三郎,船厂已经找好了,按你的吩咐,我们订购了三艘木兰舟。完全按照你的吩咐打造,增加了那个水密舱,另外还找匠人试做了你所说的风帆,那匠人见了你的图纸,佩服的五体投地,说从来没有想到,风帆还能做到这种地步。八面来风,除当头风外,其余七面风向皆可利用,不管顺风逆风都能航行,只要有风就行,这可是相当了不得。”
李逍拉着赵持满坐下。
“二哥辛苦了,我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陛下新赐了我一个岛。在百济西南海边,位于耽罗岛和武珍州之间,这岛挺大,足有我们蓝溪乡那么大,虽然说岛上山多,可正好做为我们捕奴队的大本营。”
赵持满一听也是精神大振。
“这个岛叫徒山岛,前有武珍州,后有耽罗岛,有朝廷东征水师护庇,安全无比,又紧邻百济西南海岸,正是可攻可守,能进能退。”有了这个岛,那对他捕奴事业肯定是极有助益的。
“船什么时候能造好?”李逍问。
大唐的造船厂很多,而且造船技术比较先进。隋朝之时,数征高句丽,每次都有庞大的水师渡海东征,仰仗的可正是这十分先进的造船技术。
“快了。”赵持满边说边拿出了一艘船模。
李逍仔细的盯着这条船,这就是赵持满为他订的木兰舟,这是用木兰树所造的船。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到此时,木兰舟已经不再仅是用木兰树造的船,不少唐船都以木兰舟为名,用以代指那些先进的大船。
李逍让赵持满订制的木兰舟,是巨型远洋海船,按赵持满的介绍,帆若重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可乘数百人。
不忧巨浪,而忧浅水。
正所谓言大船者,莫若木兰舟也。
这种船结构坚固,抗风浪强。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木兰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泣上,甚至有海商驾船直抵波斯湾。
因为木兰舟的坚固安全,在海商里十分有名气,许多到大唐来的大食商人,都宁肯囤货等待木兰舟到来。他们从中原回大食的时候,也是乘木兰舟到南印度,甚至直抵波斯湾,然后在海岸的河口港换乘小船回去
李逍仔细的检查这条船模,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木兰舟,而是经过李逍提供的图纸进行过改造的木兰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逍遥小地主 第279章 海贼团
唐宋海外贸易比较之技术篇
概况
一、造船业
: 唐宋——造船规模
造船技术
二、航海技术: 唐代——天文定位术
地文导航术
季风知识
宋代——指南针
海洋知识(天气预测
季风知识
航海指南)
三、综述
一、造船业
1.唐代
唐朝有很多造船基地。如宣(今安徽宣城)、润(今江苏镇江)、常(今江苏常州)、苏(今江苏苏州)、湖(今浙江湖州)、杭(今浙江杭州)、越(今浙江绍兴)、台(今浙江临海)、婺(今浙江金华)、江(今江西九江)、洪(今江西南昌)、扬(今江苏扬州)等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东方沿海的登州(今山东烟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厂,能造各种大小船只、海船、战舰等。不但造船数量日益增多,而且造船的工艺水平日益先进。,大历、贞元年间,有一种称为“俞大娘”的航船最大,能载重万石,“操驾之工数百”。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说:“唐时中国有一种‘苍舶’,长达二十丈,可载六七百人。”
经过前代长期不断的积累,唐朝的造船技术在当时可称得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60 年和1973 年,在江苏省扬州市施桥镇和江苏省如皋县的遗址中,发现了使用钉榫结合技术的唐代木船。其中施桥唐代木船整个船身是以榫头和铁钉并用联结的,船内隔舱板及舱板枕木均与左右船舷榫接,船舷则由四根大木料以铁钉成排钉合而成。如皋唐船的船底部用整木榫接而成,两舷和船隔舱板以及船舱盖板均用铁钉钉成。两船的木板间都以桐油、石灰填缝。牢固的结合技术使唐船具有较强的抗风浪冲击和抗沉能力。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国家的造船业,连接船板还仍使用原始的皮条绳索绑扎的办法。船的坚固性和抗沉力增强了,就有可能多设船桅、船帆,更适合远洋航行……
2.宋代
到了宋代,造船业更是进步。一如唐代,宋代很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场、造船坊,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温州以及杭州等地都形成了制造海船的重要基地,不但有官方的造船场,也有很多民间的造船场。大海船中也有很多民船。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这又推动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宋的造船业比以前更具有特色:船体更巍峨高大,结构更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船只的船底、船舷、甲板由众多舱壁支撑,使全船具有整体刚性,大大加强了船舶的横向强度和抗风浪、抗沉能力。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正由于中国海船运载量大,稳定性强,安全可靠,航速也很快,所以阿拉伯人、波斯人等都愿乘坐中国大海舶。这就与唐朝时,中外商人僧侣多乘外国蕃舶有很大的不同。说明着宋代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曾率人对唐朝疆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已具有航海的实用性。
2地文导航术
地文导航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辨识航线沿途所经的地理坐标物。数学的不断发展,使得唐代中国航海家已能通过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原理,运用两次观测计算的“重差法”测量陆标。李淳风等人所注释的《海岛算经》体现了这一成就,表明唐代中国的海岸测量术和地文导航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数据。
3季风知识
至唐代,中国人利用季风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唐代僧人义净赴印求法,就是充分利用季风航海的实证。义净在咸亨二年(671 年) 初秋便到广州,但因为东北信风还没有来临而未能立刻成行,只好等到农历十一月,利用东北季风起航。返航时,则选在夏秋,利用西南季风东归。这说明,至少在唐代,中国人已初步建立起了与信风相关的航海定量概念,不仅掌握了季风来临的规律,而且能准确推算出东北季风来临的时间,能及时远航。
2.宋代
“到了宋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在当时的社会重大需求、科技的全面发展以及历代航海技术的广泛积累等诸因素的强力刺激与推动下, 产生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以先进的磁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娴熟的季风航海技术与远洋船艺技术为科技背景, 中国古代航海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转折用英人李约瑟的话来表述, 就是中国人比西方领先二至三个世纪, 从“ 原始航海”时期进入了“ 定量航海” 时期。在这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