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用火攻偷袭已是大帐内所有人的共识,他们带有火鸦,一里外便可以发射火鸦进对方大营。
李延庆点点头,“用火攻可以,但光用火攻,恐怕杀敌效果并不显著。”
这也是偷袭水寨的一个教训,他们火烧旱寨,结果基本上没有造成什么伤亡,必须有军队配合才有效果。
旁边王贵立刻道:“步兵来不及,可以用骑兵,卑职保证四更时分之前抵达望亭镇。”
李延庆迟疑一下道:“可骑兵的马蹄声太响,也容易惊动敌军。”
“骑兵可以绕道南下,另外骑兵都带有消音软布,在靠近敌军大营时放慢速度,并用软布裹上马蹄,对方就不会发现骑兵。”
李延庆沉思良久道:“确实机不可失,就按照以上方案,立刻行动!”





寒门枭士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赢一局
王贵率领三千骑兵沿着十几里外的旧官道疾速南下,到了望亭镇以西,三千骑兵取出马蹄包,将战马的四蹄包裹起来,这种马蹄包是用五层软布缝制而成,主要作用倒不是消音,而是战马在冬天经过大河冰面用来给战马四蹄保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又确实可以给马蹄消音,可以用在骑兵偷袭上。
三千骑兵放慢速度,马蹄声低微,无声无息地在黑暗中向东移动,大约距离四更时分还有一刻钟时,三千骑兵进入了一片树林,穿过树林便可以看见两里外的敌军军营,朦胧月色下隐隐可以看见一座军营的轮廓。
骑兵停止了行动,躲在树林内静静等待出击信号到来,正如斥候带来的情报,这支三万人的新军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已悄然来临,他们并没有进入战时状态,只是在大营两三百步外部署了数十名哨兵,骑兵进入树林时不慎惊动了宿鸟,但并没有引起远处哨兵的警惕。
望亭镇是一座大镇,人口三百余户,以一条长街为中轴线,两边分布店铺、酒馆、客栈、脚店等密集商铺,还有镇上住户,还有几户属于大户人家,占地足有十余亩。
望亭镇也是因运河而兴盛,虽然这两年金兵入侵,使得北面运河沿途都衰败了不少,但江南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商业依旧十分繁荣。
江南新军的大营就驻扎在望亭镇西面,距离望亭镇最大的一户人家的后院围墙只有不到百步,这里估计是放物资之处,大营外看不见人影。
四更时分,张顺率领十几名手下进入了大户人家,这家人的主人在苏州经商,这里是他的祖宅,府中没有人居住,只有一对看宅子的老夫妻。
老夫妻已被士兵提前送去客栈,宅内内再没有其他人,张顺直奔后宅,他心中也有点着急,已经到了约定的四更时分,这边还没有开始动手。
“将军,用火箭吧!”一名手下低声道。
用火箭虽然快,但效果并不太好,张顺虽然心急,但他也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张顺摇了摇头,“还是按照计划,现在就行动!”
张顺带着手下翻过围墙,迅速向军营靠近,当他们靠近最近一顶大帐时,忽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张顺一摆手,众人迅速躲在大帐背后。
张顺慢慢探头,这才发现两名士兵坐在大帐下聊天,看样子是巡逻士兵躲在这里偷懒,但又不敢真睡觉,所以才在这里聊天。
张顺回头给手下使个眼色,口型动了动,意思让士兵抓活的。
几名手下会意,他们从帐篷两边绕过,一起动手,将两名巡逻士兵按倒在地,拖进大帐内。
片刻,一名手下上前禀报,“已经问出来了,巡逻口令是‘平安无事’。”
张顺点点头,既然有了口令,大家遇到情况就冒充巡逻士兵吧!”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他们都带有火折子和火把,很快,军营内四处起火,有士兵发现了异常,立刻敲响了警钟,‘当!当!当!’警钟声大作。
王贵率领三千骑兵在远处树林中等待,四更时分已过,他心中也略略有些焦急,不过他也知道张顺是抓紧时间赶来,不一定能及时赶到,王贵便耐心地等待。
这时,有士兵低声喊道:“将军,起火了!”
王贵也看见了,只见远处大营内燃起几处火光,已经练成一片,这种情况下,军营一定大乱了,王贵心中大喜,立刻下令道:“出击!”
‘呜——’低沉的号角声立刻吹响。
骑兵们早已取掉了包马蹄的软布,一个个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当号角声吹响,三千骑兵一起杀出,如大河溃堤,急流奔腾,又如平地炸响的惊雷,轰隆隆向两里外的军营杀去。
此时军营内一片大乱,三万士兵被军营内的熊熊烈火吓得魂飞魄散,争相恐后向大营外逃去,四更时分正是睡得正香甜之时,在仓促中逃出,很多士兵连鞋都没有穿,更不用说披甲戴盔,携带兵器了。
当很多士兵庆幸自己从军营中逃出时,京兆军的三千骑兵杀到了,士兵四散奔逃,王贵大喊:“投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杀勿论!”
骑兵也跟着大喊:“投降者免死!”
三万士兵纷纷醒悟,连忙跪下举手投降,一时间,投降者跪满了旷野。
这时,王贵忽然看见一员骑马大将带着数十人匆匆向北逃窜,王贵心中大喜,立刻催马追了上去。
逃跑将领正是这次率军北上的主将朱洪亮,朱洪亮只有二十余岁,是朱皇后堂弟,原是东宫侍卫,赵桓登基后,他补了一个肥缺,出任杭州厢军兵马使。
朱洪亮虽然经验不足,但人倒也机灵,他见势不妙,急带着亲兵北逃,但跑出还不到一里,王贵便率百余骑兵追了上来。
“敌将休走,人头留下!”
王贵大喊一声,挥刀便冲了上来。
朱洪亮知道已经无法逃脱,他调转马头,大喝一声,挥枪向王贵刺来。
王贵见他出枪疲软,不由心中冷笑,大吼一声,拦腰一刀劈去,这一刀来势凶猛,快疾如电,朱洪亮大吃一惊,急忙横刀抵挡,只听当一声巨响,长枪脱手而飞。
朱洪亮肩膀几乎被震断,他大叫一声,掉马便逃,王贵用刀背一推,顿时将他扫下战马,喝令道:“给我绑了!”
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将朱洪亮按倒捆绑起来,朱洪亮的亲兵见无路可逃,也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战,京兆军三千骑兵歼敌两千余人,俘虏两万三千人,自身只轻伤了十余人,无一人阵亡,创造了辉煌战绩。
.........
此日中午时分,李延庆率军抵达了无锡县,从望亭镇押解过来的两万余战俘已提前一个时辰抵达了无锡县。
绝大部分战俘都没有盔甲,也没有兵器,忐忑不安地坐在地上,四周是看守他们的三千骑兵,这时,有人大喊一声,“全体起立!”
战俘们纷纷起身,排成了数十列,只见大队骑兵护卫一名头戴金盔的年轻将领骑马上前,战俘们窃窃议论,朝廷中只有王爵以上才能戴金盔,此人极可能是宗室亲王。
这时,早有士兵木箱搭建起来一座高台,李延庆翻身下马,直接走上高台,他看了一眼下面两万多战俘,缓缓说道:“可能你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我告诉你们,你们参与了谋反!”
下面战俘顿时一片哗然,几名士兵急得大喊:“招募时说是去京城勤王,怎么变成了造反?”
“是啊!我们是去京师勤王,没有想过造反?”战俘们一片大喊。
“安静!”王贵一声怒吼,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李延庆这才继续道:“我是朝廷太尉李延庆,可能你们有些人听说过,没听说过也没有关系,但我告诉大家,我就是镇守京城的主将,金兵早在上月便已北撤,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勤王,但杭州有人却居心叵测,想趁朝廷大战初停的机会起兵造反,我便是朝廷派来平定造反.......”
李延庆的话没有说完,下面的战俘早已沸腾,李延庆不用说,天下人人皆知,从他的口中说出造反之事,使两万余战俘深信不疑。
很多战俘大喊道:“我们不愿造反,我们是被骗了,李太尉饶恕我们吧!”
越来越多的士兵高声求情,李延庆摆了摆手,士兵们渐渐停止叫喊,再一次安静下来。
“现在你们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我可以放你们回乡,但官府会有你们参加造反的记录,将来在税赋劳役上会比别人高;第二条路,你们加入我的军队,参与平定造反,立功赎罪,这两条路你们可以任选一条!”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寒门枭士 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
三万军队全军覆灭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向发的耳朵,虽然三万新军都是刚招募不久的军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被李延庆击败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向发没想到这三万新军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向发指望朱洪亮能率领这三万新军拦截住李延庆军队的南下之路,然后与自己的八万大军会猎苏州,将李延庆的两万人马一举击溃,可现在三万新军在一夜之间消失,李延庆的南下之路忽然失去了阻挡,如果自己不及时追上京兆军,恐怕李延庆就会一路杀进杭州。
向发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大错,自己有点轻敌了,小看了李延庆的军队,搞不好自己的诱兵深入之计要变成了引狼入室。
想到这一点,向发便有点焦急起来,他立刻对亲兵道:“速去请刘将军过来!”
此时向发率领的八万大军刚刚过了晋陵县,距离无锡县约一百二十里,也就是相距李延庆的两万军约百里左右,这差不多是大军的一天的路程。
不多时,刘延庆骑马匆匆赶来,他虽然和主帅向发大吵了一场,彼此已心生缔结,但表面上两人还勉强维持着上下级关系,没有撕破脸。
刘延庆抱拳道:“向帅找卑职有何事?”
向发沉吟一下道:“朱洪亮部全军覆灭的消息,刘将军知道了吗?”
刘延庆点点头,“卑职已有耳闻。”
向发叹了口气,“原计划是朱洪亮的三万新军在苏州拦截住李延庆的军队,然后我们两支军队前后夹击,一举击溃对方,现在三万军队消失,李延庆军队失去阻碍,我担心他会一路杀进杭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拖住他们。”
刘延庆心中冷笑,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道:“现在南面没有军队,也没有办法拖住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加快行军速度,尽快在杭州之前赶上他们,然后双方决战,除此之外,卑职想不到别的还有什么办法?”
向发干笑了一声道:“如果全军全力追击,我担心军队太过于疲惫,最后有一支军队能先行一步,赶上李延庆并拖住他,为大军南下歼敌创造条件。”
刘延庆冷冷道:“向帅是打算让我率自己的两万部下先行一步吗?”
“这个....能者多劳,这件事就辛苦刘将军了。”
刘延庆顿时勃然大怒,这分明是要牺牲自己,向发用心险恶,令人发指。
刘延庆强忍着满腔怒火道:“如果我的军队又被李延庆击溃,全军覆灭呢?”
“以刘将军的能力,这应该不可能吧!再说我们和李延庆军队只相差百里,只要拖住李延庆一天,我们主力就杀到了。”
刘延庆还是摇了摇头,“向帅,不是我说你,你这样做是兵家大忌,分散兵力,很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
向发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刘将军的意思是不接受我的军令?”
刘延庆也冷冷道:“很抱歉,老王爷答应过我,不合理的军令我可以不用接受,先告辞了!”
刘延庆抱拳拱拱手,转身便催马离去,向发望着刘延庆的背影远去,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杀机。
他立刻回头令道:“去把赵文铠将军找来!”
不多时,一名三十余岁的大将骑马飞奔而至,在马上抱拳施礼,“卑职参见大帅!”
向发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赵文铠一惊,脸上露出一丝犹豫,向发拍拍他肩膀,“只要你把这件事办好,上次你求我的那件事,我会立刻成全你!”
赵文铠对一个江宁府名妓十分迷恋,而这个名妓所在的望花楼是向家产业,赵文铠便向向发求要这个名妓,但向发一直没有答应他,但今天作为他替自己做事的代价,向发便答应把这个名妓送给他。
虽然一个女人和向发要他做的事情有点不太配比,但他也想抱住向家的大腿,他便点头答应了。
“卑职一定会妥善做好此事!”
..........
傍晚时候,八万军在一片旷野处开始驻营休息,各军士兵纷纷埋锅造饭,刘延庆的两万军位于大军前部,士兵们也在忙碌地做饭。
此时刘延庆正闷闷不乐地独自一人坐在大石上,他心中着实有点后悔参与这次夺嫡了,他主要是太渴望封郡王,朝廷已经不可能实现,但在向宗良的一再蛊惑下,他终于忍不住王爵的诱惑,答应参与三大外戚的计划。
可当刘延庆这两天冷静下来细想,他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康王已经在京城登基,太后和百官都认可,这件事的性质就不是夺嫡,而是政变,甚至是造反。
尤其他儿子刘光世还在西军,自己却参与政变,这会连累儿子的前途,越想越后悔,刘延庆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上将军好像心事重重?”
刘延庆的小舅子,也是他的心腹大将武安城走上前笑问道:“姐夫又和向帅闹矛盾了吗?”
刘延庆叹了口气,便将今天向发的无礼要求告诉了武安城,最后道:“我不能说他的想法不合理,从军事上说,这个策略确实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案之一,我只是恨不过他故意针对我,拿我的部属垫脚,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武安城重重哼了一声道:“早知道就不跟随向家做这种事了,背负了恶名,还被向家欺压,姐夫,我们还是回京兆吧!”
“这件事让我再想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稳妥的办法解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刘延庆一怔,好像是自己的军队出事了,他站起身便快步向军队驻地走去。
这时,一名将领奔上前道:“启禀将军,后勤军刻薄我们,用小斗给我们军粮,弟兄们粮食不够,都在闹呢!”
刘延庆顿时大怒,“好个赵文铠,竟敢欺到我刘延庆头上了,来人,给我备马!”
武安城连忙上前道:“姐夫,这件事还是我去处理吧!”
刘延庆摆摆手,“那个赵文铠是向发的心腹,他不会买你的帐,只有我去压他,他才不敢乱来,你看好士兵就行了。”
刘延庆随即率领十几名亲兵向后军奔去,后勤军驻地在十里外,也是有数百艘拖船运送粮食,后勤军主将正是赵文铠。
他听说刘延庆来找他算帐,不由冷笑一声,对士兵道:“带他到我的大帐中去!”
士兵飞奔而去,赵文铠又给亲兵使个眼色,亲兵会意走了。
这时,一名士兵带着怒气冲冲的刘延庆向后勤军军务大帐走去。
“我家将军正在清算账目,请刘将军随我来。”
士兵将刘延庆带到一顶巨大的帐篷前,欠身道:“我家将军就在帐中,刘将军请进!”
刘延庆重重哼了一声,掀开帐帘便大步走了进去,这种大帐是双层帐,包括内帐和外帐,内外帐中间是一条四尺宽的通道,刘延庆又继续进入了内帐,只见帐内站着数十名手执利斧的士兵,冷冷地盯着自己。
刘延庆一怔,他猛然醒悟,转身便逃,但后面通道内也杀出十几名刀斧手,截断了他的退路,数十名刀斧手一拥而上,乱斧砍下,帐内一阵惨叫,大将刘延庆竟惨死在了乱斧之下。




寒门枭士 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
向发在中军得知刘延庆已被杀死的消息,他心中大喜,急令道:“立刻包围前军!”
向发早已准备好三万军队,军队迅速集结,在向发的率领下向刘延庆的驻军之地杀去。
此时暮色已降,但天尚未黑尽,刘延庆的两万军队已经开始吃饭,虽然后营拨来的粮食不足,但士兵们饥饿难忍,先纷纷吃了起来。
武安城却有点心神不定,姐夫去了后勤营,他放心不下,又派了几名亲兵去打听消息,但迟迟没有回应,这让武安城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武将军,出事了!”
武安城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只见他派去的两名手下跌跌撞撞奔来,大哭道:“刘将军已被杀死,中军正在集结,请将军定夺!”
武安城和十几名将领都被这个消息惊得肝胆皆裂,将领纷纷怒吼,“为向家卖命不得好死,我们不干了!”
这时,远处传来号角声,有外围巡哨疾奔回来,“将军,数万中军正向我们这边杀来!”
武安城知道形势危急,已不容他再犹豫,他立刻翻身上马,大喊道:“刘将军被杀,兄弟们愿意跟随我走的,请立刻跟上!”
前军一阵大乱,有士兵丢下饭碗便跟随武安城,也有士兵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两万军队开始迅速分流。
这时向发已率军杀到一里外,他得知前军出现异动,心中更加焦急,大吼道:“包围前军,不准一人逃走!”
只片刻,向发便率领三万军杀到了前军大营,一部分军队已经跟随武安城逃走,还有一部分军队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逃回家,三万军迅速将前军大营包围起来,数千名准备逃回家的士兵也被拦截住,士兵们被勒令放下兵器,前往空地集结,不少士兵心中懊悔,但也不敢再跑,只得垂头丧气地向空地走去
不多时,一名大将清点士兵完毕,奔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帅,前军士兵目前为八千四百五十二人!”
“什么!”
向发眼睛瞪圆了,只剩下八千余人,还有一万多人到哪里去了?
旁边幕僚赵维低声道:“估计一部分被武安城带走,另一部分士兵自己跑掉了,但事起仓促,武安城带走的人应该不多,大部分都逃散了,卑职估计跑得不远,如果大帅派骑兵去搜查,或许能抓回一部分。”
向发手下有一千骑兵,在江南,骑兵十分珍稀,这一千骑兵便一直跟随他左右,向发想了想便回头令道:“传令骑兵在周围三十里内搜查,发现逃兵,立刻给我抓捕回来!”
一千骑兵分为十队,立刻四散奔去,朝各个方向追寻逃兵。
虽然损失了一万余人,但除掉了刘延庆这个心腹之患,向发心中还是舒服了很多,不过追击李延庆的京兆军确实是当务之急,他当即下令道:“全军就地休息,四更时分出发!”
李延庆在无锡县的整军也已经结束,结果超过了他的预期,除了一千多战俘因各种原因需要回乡外,其他近两万人都愿意加入京兆军立功赎罪,摆脱参与造反的罪名。
但另一个现实问题又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支军队的盔甲和兵器几乎都在大营中被烧毁,他们的后勤船只携带了五千副兵甲,还有一万五千人无法解决兵甲装备。
“这件事卑职有责任!”
刘錡叹口气,十分自责道:“卑职不该献火计,其实对方防御松懈,以骑兵夜间突营也同样能实现目标,纵火反而使损失扩大。”
李延庆摆摆手,“如果让我现在再做决策,我还是会选择纵火突营,在两军作战上不能怀有侥幸之心,一定要尽可能地运用自身的优势,刘将军不必介怀,这件事你没有任何责任。”
这时,王贵道:“地方官府会不会有兵甲,或者民间也藏有,就像我们在京兆征集民间兵甲一样。”
“官府那边我已经让张豹去无锡县询问了,至于民间,长刀弓箭可能会有一点,但盔甲估计没有,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朝廷的后援船队应该已经抵达扬州,实在不行我们调头北上润州,从运河东岸走,摆脱敌军的追踪。”
这时,一名士兵在行军帐门外禀报:“张将军回来了,还有无锡知县在外求见!”
李延庆点点头,“请他进来!”
不多时,张豹带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官快步走进营帐,张豹躬身行礼,“启禀都统,县城内没有库存兵甲,不过陆知县倒有线索。”
文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下官陆志远参见李太尉!”
李延庆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而且这名文官似乎也有点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便笑问道:“我好像见过陆知县?”
陆志远点点头笑道:“下官也是太学出身,与太尉是同科进士,下官当时中榜第三十八名。”
李延庆顿时想起来了,这个陆志远是苏州吴县人,和周春关系很好,李延庆不由大笑道:“原来是同窗学友,失礼了,陆知县快快请坐!”
陆志远摆摆手,“下官先说正事。”
“陆知县请说!”
“卑职听说李太尉急需兵甲,只可惜无锡县仓库内没有,不过卑职知道苏州吴县设有武备库,应该有不少兵甲。”
李延庆大喜,连忙问道:“苏州怎么会有武备库?”
“当初朝廷平定方腊造反,杭州被贼兵攻陷后,官兵撤到苏州,在苏州设立了后勤武备库,后来童贯率大军南下,也将后勤重地放在苏州,虽然后来大部分都运走,还剩下一部分,另外从方腊手中缴获的帐篷兵甲也存在苏州,但听说品质不高。”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李延庆立刻下令军队收拾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南下。
众人都纷纷出帐去集结士兵,大帐内只剩下李延庆和知县陆志远,李延庆笑问道:“陆知县是几时调来无锡县?”
1...324325326327328...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