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李延庆让我们放弃爵位换取利益?”赵偲的眼睛瞪大了。
赵杞笑了笑道:“皇叔知道我是怎么决定的吗?”
“你说!”
“我今天下午去找过宗正寺了,提出了我的条件,我可以放弃爵位,一个条件是还回我在开封府的庄园和汴梁的产业,另一个条件就是我现在住的王府归我所有,成为我的私宅,我可以传给儿子。”
“你糊涂啊!”
赵偲愤怒敲打桌子,“你放弃的不仅仅是爵位,还放弃了赵宋江山!”
“皇叔,我心里清楚得很,这是李延庆在杯酒释兵权,我如果不知好歹,三年内我必死,那时爵位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儿子会有什么悲惨命运,我还不知道呢!”
“这”赵偲被堵住了,一句话说不出来。
赵杞喝了口茶,又淡淡道:“我在黄龙府给金兵端屎倒尿,饿狠了,连老鼠都吃过,渴极了,只能吃雪,那时我就发誓,我若能回中原,一定要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什么宗室、权力都是狗屁,只有白花花的银子,只有丰富的食物和房宅才是最珍贵的,就因为这个景王爵位,我已经在女真人手中死过一次了,我不想再死第二次,皇叔想去争取权力,去找别人吧!我今天下午已经在宗正寺签字了,愿意放弃王爵。”
赵偲叹了口气,半晌道:“你刚才说,如果我不签字除爵,会被害死吗?”
“皇叔,有句老话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自己考虑吧!”
赵偲怒气冲冲而来,回去时却满怀失落,走出王府,他仰天长叹一声,“我赵宋江山,难道真要完了吗?”
.......
就在李延庆率大军夺取汴京的同一时刻,在雁门关以北,一支十万人的宋军正浩浩荡荡北上,这支大军是由刘錡统领的十万虎贲军,他们的目标是河东路北部的大同府。
大同府原是辽国的西京道,包括大同府、朔州、应州和蔚州等三州一府,在辽国灭亡后,西夏也同样窥视西京道,在八年前,西夏军和金兵爆发了争夺西京道的大战,最终西夏惨败,金国夺取了西京道。
对大宋而言,西京道原本也是中原王朝的土地,在唐时代叫做朔州、云州和蔚州,一直由中央朝廷管辖。
所以在和金国签订海上盟约时,就明确辽国灭亡后,由宋朝收回西京道,但一直到今天,大宋的军队才第一次踏进了西京道。
宋军首先进入朔州,朔州人口不多,只有数万人,主要以汉人为主,不过他是辽国汉人,辽国灭亡后,他们又变成了金国汉民,不过他们对金国的认同感不强,对宋朝更多是疑虑和害怕。
所以当刘铁率领五千先锋军队进入善阳县时,城内百姓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冷冷清清,民众都躲在屋里向外张望,男子则拿着刀准备拼命。
这时,几名官员奔了过来,为首官员施礼道:“下官罗北朝,是本县县令!”
刘铁觉得有点怪异,对方明明是汉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却不是宋朝的官员,他问道:“你金国任命的官员?”
罗北朝苦笑一声,“下官是辽国保大二年进士,先是当县丞,金兵占领朔州后,原来的契丹县令跑掉了,下官就被任命为县令。”
“我们是宋军!”
“下官知道,只恳请将军不要扰民,有什么要求,下官一定尽力解决。”
“我其实没有什么物资上的要求,但我想知道现在金兵的情况。”
“金兵的情况很简单,他们占领西京后就没有变过,两万骑兵一直驻扎在大同府。”
“从未来过你们这里?”
罗北朝摇摇头,“军队从未出过大同府,只是卑职要去大同府述职。”
刘铁着实听得不舒服,便冷冷道:“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去大同府述职了。”
“下官明白!”
刘铁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既然这里是朔州,那朔州知事在哪里?”
“回禀将军,朔州人口只有三万,一大半都集中在善阳县,所以下官同时也兼任朔州太守,实际上县衙和州衙是一回事。”
这时,一名骑兵从后面奔来,骑兵抱拳对刘铁道:“都统已经到了,请将军把这里的官员带去大营问话。”
“我知道了!”
刘铁对罗北朝道:“你们跟我去一趟大营吧!不会为难你们,问完话就放你们走。”
罗北朝哪敢不去,他只得带着县丞和县尉跟随刘铁去了大营。
十万大军也已抵达善阳县,大军只简单地扎下大帐,数百名探哨去四周数十里外监视敌情。
此时,刘錡正在中军大帐内查看地图上的行军路线,大军先到朔州善阳县,然后再沿着桑干河东行,到了应州应县时,再转道向北沿着大同水前往大同府。
这里的气候和西夏差不多,夏天炎热干燥,行军必须沿着河水,尤其对十万人的大军,水源对他们极为重要。
对金兵也是一样,两万骑兵如果南下迎战,那也必须沿河行军。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道:“都统,刘将军来了,带着一名地方官员。”
“让他们进来!”
片刻,刘铁带着罗北朝走进了大帐,罗北朝躬身行礼,“下官善阳县令罗北朝参见刘都统。”
“你是汉人?”
“下官曾祖父是太原府人。”
“那怎么会去了北方?”
罗北朝苦笑一声,“那个时代去北方的汉人只有一种情况,被辽军打谷草抓过去的,不过我曾祖父是个商人,货物和钱都被马匪抢走,他回不了家乡,就只好留在朔州,我们这些子孙也只能跟着留在朔州。”
刘錡点点头,“你去过大同府?”
“下官两个月前才去大同府述职。”
“我想了解大同府的情况,你能告诉我多少?”
“下官只能告诉都统大同城的情况,但金兵的情况下官确实不知,他们军营在大同城北面,我从未去过,也从未见过金兵。”
“那就说说大同城!”





寒门枭士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大同城可是一座大城,人口大概有十几万,县城周长近三十里,城池很高大,城内有一座巨大的仓城,原来是辽国屯集在西京道的物资粮草,号称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五年,这次我进了仓库,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粮草和兵器。”
“你怎么能进仓库?”刘錡不解地问道。
“这次去述职大概有二十几个地方官员,完颜察刺或许是想让我们知道金兵的实力,增强我们的信心,便让我们参观了仓城,以前从未进去过。”
刘錡从对方话语中迅速寻找重要军事信息,对方粮草物资储备充足,兵甲储备充足,而对方主帅让地方官参观仓城,显然是感觉到了某种危机。
其实刘錡从去年便不断派斥候扮作商队调查大同城的情报,大同城城池高大坚固,周长三十里,没有护城河,这和罗北朝说的一致,。
刘錡沉思片刻,又问道:“你刚才说仓城防御严密,是不是说,在两万骑兵以外,还有一支军队?”
“好像没有,完颜察刺这个人非常多疑,他不相信城内的汉人或者契丹人,没有招募当地军队,仓城也是他的军队看守。”
刘錡又仔细问了别的情况,这才派人把罗北朝送出军营。
这时,刘铁笑问道:“兄长觉得这一战该怎么打?”
刘錡微微一笑,“其实我很希望金兵不要出战,死守城池,然后我们打攻城战,这样金兵看似占据地利,但实际上却是失去了他们的骑兵优势,但我估计金兵不会这样干,他们还是会杀出来,但他们又不会轻易放弃城池,所以他们即使要袭击我们,也不会离城池太远。”
“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路上都不会有危险?”
“不会有大危险,但要当心金兵小队袭击我们的后勤粮队,越是大队金兵不出,那小规模的袭击就越会发生。”
刘铁点点头,“那后勤就交给我来负责!”
这次刘錡讨伐大同府征用了一万多辆大车,满载着粮草物资,浩浩荡荡跟随在主力大军后面,由一万骑兵护卫他们。
刘錡说得没错,在进入应州后,宋军斥候便发现了小股金兵的踪迹,每股金兵大约一两百人,象狼一样的在外围跟随着宋军的后勤大军。
刘铁几次想派兵围剿他们,但这些金兵却十分狡猾,总是抓不住他们。
这天下午,大军距离应县还有百里左右,刘錡见天色已近黄昏,便下令大军就地驻扎过夜。
一万多辆大车纷纷停下,紧密的排列在一起过夜,军队则在外围,将大车都保护起来。
这时,刘铁注视着两里外的一片树林,树林约有百余亩,十分浓密,距离最近的大车不到一里,如果金兵想袭击宋军后勤,那片树林是最好的藏身之地了。
刘铁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直觉告诉他,金兵今晚一定会来。
他已做好了准备,好好招待金兵一顿盛宴了。
......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刘铁都要昏昏欲睡了,这时,一名士兵将他推醒,“将军,醒醒!”
“什么情况?”
“金兵小队已经来了。”
刘铁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有三百人左右,现在就藏身在树林内。”
“他们是怎么进的树林?”
“树林的另一头连着一片更大的树林,长达十几里,他们应该是从那边过来。”
刘铁立刻令道:“去通知萧将军,按照原计划行动!”
只片刻,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风驰电掣而来,瞬间将树林团团包围,骑兵大将萧云喝道:“树林中人举手出来,饶你们不死,否则”
话没有说完,一支狼牙箭‘嗖!’的射出,直奔萧云面门,萧云急侧头,这支箭擦着他的面门而过,竟将他脸上擦出一道血槽,火辣辣的疼痛。
萧云大怒,“放箭!”
五千骑兵同时向树林里放箭,只见树林内不断传来惨叫声,黑影纷纷跳起来向北面奔逃,北面已经埋伏了一千盾军,截断了他们退路,一千士兵举起盾牌,形成了一道三百步长的盾墙,盾墙中间是一根根长矛。
这时,骑兵已杀进树林,剩下的近两百名金兵无路可退,索性豁出去拼命了,只可惜他们人数太少,只片刻,打斗声渐渐消失,埋伏在树林内的三百名金兵全部被杀。
宋军在树林内清理了三遍,确认没有漏网之鱼,这才结束了战斗。
刘錡也闻讯赶来,快步上前问道:“出了什么事?”
刘铁得意洋洋道:“钓了一条大鱼,金兵总想想偷袭后军,今晚被我们反包围,全部干掉了,赚了三百匹马!”
刘铁指了指远处,只见数十名宋军士兵牵着大群战马走来,这是藏在另一头树林内的马匹,被宋军找到并俘获。
刘錡摇了摇头,他这个兄弟喜欢玩小动作,把后勤营靠近树林驻扎,明显就是故意为之,把金兵钓过来,这些金兵还居然上当了。
“你太大意了,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么可能,我考虑得那么周全”
话音刚落,南面忽然传来大喊声,紧接着有火光起来,刘铁脸顿时绿了,大吼一声,带着数百骑兵向南面冲去。
刘錡却盯着树林,他忽然下令道:“把树林给我烧了!”
“遵令!”
萧云答应一声,立刻喝令士兵放火烧林,只片刻,树林点燃了浓烟滚滚,就在这时,从树林内忽然冲出大群女真骑兵,足有上千人,向后勤粮车队猛扑而来。
刘錡冷冷哼了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
他喝令道:“包围他们,给我杀!”
萧云率领的骑兵并没有离去,他们立刻冲了上来,和敌军千余骑兵激战在一起,这时,主营那边也有上万士兵杀来,不多时,两万宋军将千余骑兵层层包围了。
这时,刘铁从南面奔回来,满脸羞愧,他知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要不是兄长判断准确,今天的粮草后勤就全完了。
他上前抱拳道:“卑职知罪!”
“你知道你今天犯下什么大错?”
“卑职小瞧金兵了。”
“没错!你今天太轻敌了,你以为对方没有看出你是故意驻扎在树林边?对方是将计就计,之前的三百金兵就是对方派出来麻痹你,让你以为树林内已经安全了,然后南面敌军再调虎离山,真正的主力却又再次进入树林,你以为金兵就是那么没有头脑吗?”
“卑职知罪!”
“你确实有罪,降你为二级统制,记住今天的教训吧!”
刘铁心中黯然,若是都帅在,未必会降自己军职,兄长对自己要求太严厉了,不过刘铁也心服口服,他知道要不是兄长及时赶来,今晚十万大军只能仓惶南撤了,自己自作聪明,确实差点误了大事。
这时,战斗渐渐结束了,金兵不肯投降,个个死战到底,一千金兵全部阵亡,宋军也付出了伤亡近千人的代价。
刘錡脸色十分严峻,两万人围攻千余金兵,自己居然还伤亡千人,由此可见,金兵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如果是一比一作战,宋军恐怕就会大败了。
不多时,一名斥候统领回来禀报:“启禀都统,方圆二十里内再无金兵!”
看来完颜察刺派出的小股金兵已经清除了,刘錡稍稍松口气,又令道:“继续查探,不可放松!”
这时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刘錡催马上前查看敌军情况,完颜察刺派出来应该是精锐骑兵,但他们依旧身着皮甲,兵器倒是不错,是辽国最好的制式兵器,为什么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铁甲?
刘錡着实有点疑惑不解,难道这支驻扎大同府的两万金兵并非完颜斜也的核心军队?




寒门枭士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战金兵
次日一早,大军继续行军,向后的行军路程,宋军再也没有遇到小股金兵骚扰,七天后,十万大军抵达了距离大同城约八十里的一片草原上,这片草原宽达数十里,大同水从草原中缓缓流过,刘錡随即下令在这里扎下大营。
两万宋军很快便将十里外一片树林砍伐殆尽,大量木头作为营栅,很快便扎下一座占地约千亩的围栅式军营,并每隔五十步搭建一座哨塔。
刘錡之所以在八十里外便开始修建军营,这是对付女真骑兵的一种有效策略,叫做步步为营,军营在不断移动中前进,使女真骑兵永远面对宋军的军营。
三更时分,十万大军再次出发,行军三十里后在距离大同城约五十里的旷野里扎下了大营。
次日三更时分,十万大军再一次出发,四更时分又扎下大营,这一次宋军只走了十里,在距离大同城约四十里处扎营。
刘铁一早匆匆来到兄长的大帐内,他抱拳行一礼,“卑职参见都统!”
刘錡笑着向兄弟招招手,“过来,我有任务交给你。”
刘铁走上前,“莫非兄长认为今天金兵会来吗?”
刘錡笑道:“我是希望他们别来,让我好好打一场攻城战,再打一场巷战,全歼这两万骑兵,不过我估计他们今天会来。”
“那兄长给我什么任务?”
“我给你一万骑兵,你率军给绕到大同城北面,一旦金兵主力出城来袭击宋军大营,你就直接给我攻进城去。”
“兄长是让我用震天雷炸开城门?”
刘錡点点头,“探子早已经探查清楚了,大同府的北城门是老木门,连吊桥都没有,这次立功机会我就给你了,能不能官复原职就看你的表现。”
“遵令!”
刘铁大喜,自己终于有机会立功赎罪了。
他率领一万骑兵向南走三十里后,又调头迂回北上,向大同城的北面奔去,这样虽然绕了一个大圈子,却能有效避开金兵探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大同城的北面。
..........
完颜察刺是一员四十余岁的老将,是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从弟,在灭辽的战役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曾一度出任南军都统,不过在金国的内部权力斗争中,他因坚决反对吴乞买登位而被吴乞买记恨,逐渐被边缘化,被任命为金国西京路都统,坐镇大同府。
听起来好像不错,为一方诸侯,但实际他远离了政治中心,也远离了宋朝和漠北两个战争热点,使没有机会立功,当别人立功上升,他却原地踏步,在以军功论排名的金国,他就逐渐落下去了。
完颜察刺当然也知道十万宋军北伐大同府的消息,他的探子一直在盯着这支军队北上,他原本想用偷袭后勤粮草的方式,逼迫宋军不得不撤军,可没想到他派出的得力大将蒲察矢速最终还是失败了,一千余人全歼覆灭,着实令他失望万分。
完颜察刺站在城头上向南面观望,他刚刚得到消息,宋军昨晚又再次向北行军十里扎下大营,距离大同城只有四十里了。
完颜察刺着实很为难,自己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出兵少了没有作用,出兵多了,又怕城池有失,他现在只有一万九千军队,兵力很难调度,对方可是十万大军啊!
可如果不出兵,对方一旦兵临城下,就开始和自己打攻城战了,那自己的骑兵又有什么意义?
副将夺离剌建议道:“敌军显然不会止步于三十里外,一定会兵临城下,对方都是夜里三更出发,我们为何不在此时发动进攻,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考虑整整半天,完颜察刺最终决定出兵攻击宋军大营,如果进攻不利就立刻撤军回来。
夜里三更不到,他留下大将夺离剌率军两千守大同城,自己则率一万七千骑兵奔腾出城,向四十里外的宋军大营杀去。
就在金兵奔出大同城,便立刻被宋军斥候发现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赶回大营向主将汇报,另一路则赶去北面,向埋伏在大同城以北的刘铁紧急报告。
金兵速度极快,距离宋军大营还有二十里时,便被哨塔上的哨兵发现了,晴朗的夜空中,忽然腾起大片阴云,将北面的夜空彻底遮蔽了,大地在轰隆隆回响,哨兵立刻判断出,这要么是沙尘暴到来,要么就是金兵杀来了。
‘当!当!当!’
警钟急促敲响,早已准备就绪的宋军开始列队奔跑,各自奔向自己的作战位置,其中三万弩手部署在营栅前,准备迎击金兵对大营的进攻。
刘錡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知道三十里是骑兵的一个重要心理防线,一旦突破三十里就会严重影响到骑兵的心理优势,所以他判断完颜察刺不会再容忍自己继续靠近城墙,如果他没有守城不战的决心,那么他一定会在今晚宋军迁移时赶来突袭。
时间已经过了三更,刘錡依旧按兵不动,等待金兵的杀来。
此时,大地在颤抖,宋军已经将大帐收起列队站在大营内的旷野里,高大的营栅成了宋军的防护墙,三万弩箭端起神臂弩严阵以待,其中北面部署了九千弩军,其余三面各部署七千人,哨塔上的士兵也全部撤了回来,一切都准备就绪,大营内一片寂静,等待着大战的到来。
一万七千骑兵距离北军营还有三里时,忽然分出了两支分支,各有三千骑兵去进攻宋军的东西两面大营,剩下的一万余骑兵依旧盯着北军营,不过他们的速度却明显变慢了,最后在距离大营约两百步外停了下来,而为首两千骑兵则加速直扑军营大门,他们将会直接冲开大门,杀进大营内。
刘錡暗暗骂了一声,这个完颜察刺倒不傻,知道自己已有准备,便只派两千人前来试探进攻。
他只得大吼一声,“准备射击!”
九千具神臂弩刷地举起,对准了越奔越近的两千骑兵,尽管只有两千骑兵,但来势凶猛,依旧有万马奔腾的气势。
“射击!”
在敌军进入一百五十步时,刘錡下达了射击命令,梆子声敲响,先是第一排的三千支箭射出,射向铺天盖地杀来的骑兵,箭矢如飞雨,为首的数百人纷纷中箭落马,但后面的骑兵依旧迅猛疾奔,丝毫不受落马士兵影响,战争打到这一步,他们除了拼死一搏外,没有别的出路了。
第一排三千人射完,立刻退下装箭,第二排三千弩军上前发射,三千支箭密密麻麻射向敌军,紧接第三排三千弩军上前射击,三排九千士兵如走马灯一般轮换,俨如暴风骤雨般的箭矢一次次射向两千骑兵。
仅仅两轮六次射击,两千骑兵终于彻底瓦解,止步于六十步,剩下的数百骑兵调头便仓惶奔逃。
这时,东西两边的金兵也被宋军的强弓硬弩打得落花流水,丢下一千余具尸体,狼狈地逃了回来。
金兵主力也迅速后撤了,但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在三百步外虎视眈眈,寻找宋军大营的漏洞,就像不甘心的狼群,始终在猎物周围巡视。
完颜察刺确实不甘心,他现在的兵力已从一万七千人降到一万四千人,却连宋军的毛都没有捞到,他怎么肯轻易撤退?
这时,北面的营栅忽然向前倒下了一大片,足足宽达百丈之宽,露出了黑黝黝的军营内部,列队在栅栏背后的宋军弩手似乎也措手不及,纷纷向后撤退。
突然出现的破绽暴露在完颜察刺面前,令他又是激动又是疑惑,他怀疑这里面藏有钩子,但细看又不象宋军故意拉倒,而象泥土松散而倒下,让人怀疑是宋军仓促扎营惹下的后果,完颜察刺心中狂跳起来,这个巨大的诱惑他实在抵御不住。
他回头喝令道:“第五营、第六营、第七营给我杀上去!”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三千骑兵骤然发动了,铁蹄奔腾,如山洪暴发一般冲向宋军大营,迎接他们的依旧是密集如暴风骤雨般的箭矢,女真骑兵不断惨叫倒下,却渐渐靠近了宋军大营。
1...402403404405406...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