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这,这些都可以慢慢来。”陈达说。
周赫煊摇头道:“我始终认为,中国是最伟大的民族,汉字是最优美的文字,汉语是最高雅的语言。”见许多学生面露不屑,周赫煊又说,“我通晓英、法、德、意、日、俄六国语言,我知道他们的根底,也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你们了解日本的明治维新吗?”
陈达立即说:“知道,日本正是因为*****脱亚入欧才能快展!”
“错啦,”周赫煊哈哈笑道,“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就是中国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一套。‘和魂洋才’是日本教育的最高纲领,说穿了就是日本心西洋才,他们把神道教义、儒家思想和国家主义融合在一起。日本确实有人提倡*****但最终却废止了。为了保住自己的传统,日本政府还强调:一切宗教都必须在神道教的领导之下,连他们婚礼都推崇神前结婚。另外,儒学在日本仍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官方文件也基本用汉字书写。你们觉得日本落后于时代了吗?”
这番话说出,让学生们更加迷茫。陈达词穷力争道:“正是因为日本用汉字,所以不如西方达!”
“你搞错因果关系了,”周赫煊说,“中国落后于日本,日本落后于英法,那是因为追赶的时间还不够,而不是因为汉字、汉语和日语的原因。美国也使用英文,美国人也说英语,但他们也是用一百多年时间,才追赶上欧洲的脚步。中国奋起直追才多久?”
陈达终于说不出话来了,他其实并未被周赫煊说服,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此时此刻,整截车厢的乘客全都围拢过来。
有几个不明真相的群众窃窃私语:
“那人是谁啊?”
“不知道,可能是大人物,你看那些学生都听他的。”
“说话倒是很有道理。”
“肯定的啊,有学问的先生就是不一样。咱祖宗辈就说中国话,这东西哪能废了全跟洋人学?”
“先生说得好,再讲几句!”
“……”
周赫煊不再跟这些热血青年争论,继续说道:
“火车就要进站了,我最后讲几句。一千年前,我们拥有着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最富裕的国家,最强大的军队。然而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中国落后于世界这一悲惨事实。
从晚清时候起,列强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国变……我们一次次战败,政府一次次签署卖国条约,我们天朝上国的美梦终于破碎。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要自信自强,而不是自卑自懦,我们要奋图强,而不是黯然消沉……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的道路变成坦途,让那自由、平等、民主的光辉普照大地。这是我们的希冀。我怀着这个梦想回到中国。有了这个梦想,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一支洋溢着幸福之情的优美乐曲。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有一天,中国将会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富强之声从长江黄河的波涛上响起!让富强之声从华北华南的沃土上响起!让富强之声在北疆的戈壁草原上响起!让富强之声在东北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响起来!让富强之声在长城内外每一座丘陵,每一片山坡上响起。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州县和每一个乡村,都将变成高楼林立、工厂遍地的文明世界。我们的儿女,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管是汉人、满人、蒙人、回人、藏人,都将手拉着手,合唱出一中华民族的伟大赞歌:我们自由了,我们强大了,我们富裕了,我们不再承担战争之苦,我们不再承受贫穷之厄。我们的孩子,可以坐在明亮的学堂里,学习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我们的子孙,可以跟洋人谈笑共饮,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我们的国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对象,不用再签署屈辱的合约。任何一个海外的华人,都可以挺直腰杆,大声地高呼:我是中国人!
我有一个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我将要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牺牲。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将会实现。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在祭祖的时候,可以向祖先光荣的说:我们做到了,我们强大了!而不是向祖辈埋怨,你们留下了一个贫弱的中国,你们留下了一个卑微的民族。
我有一个梦想……”
周赫煊最开始是在忽悠,可说着说着,却不知不觉间热泪盈眶,响亮的话语声中带着哭泣,他把自己都给感动了。
车厢里的每个人,不管是学生、客商、富绅、政客、记者,全都静默地听着他说话,憧憬着梦想实现的那天,憧憬着中国强大的那天,如痴如醉,泪眼迷蒙。
民国之文豪崛起 060【抵达清华】
“污……轰隆隆!!!”
火车缓缓驶入正阳门东车站,车头冒出大量的蒸汽,仿佛一只怒的钢铁怪兽。
津芦铁路在19o3年増筑过,从卢沟桥延伸至内城前门外东南。这里日渐繁华,朝北临近东交民巷,南边则是前门商业区,每日有大量客商在此汇集。
车站有三座站台,其中两座还带有雨棚。三个候车室的乘客,依次进入站台内,排着队准备登上火车。
驶来的火车终于停稳,车门打开,乘客们蜂拥而下。但有一截车厢很奇怪,乘客下车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自动站在车门两侧,似乎在等待哪位大人物。
站台上候车的人们,顿时朝那边好奇张望。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走出,穿着普通,并无什么离奇之处,但却颇受众人拥戴。
周赫煊自己提着行李箱,从人群中间走过,梁簌溟和扛着箱子的孙家兄弟紧随其后。
等他们走出几步,身后的陈达突然喊道:“先生,你的梦想,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我们会时刻谨记的!”
“诸君珍重,再会!”周赫煊放下行李箱,回身朝众人深深鞠躬。
学生们纷纷弯腰回礼,喊道:“先生保重!”
这场面让站台内的乘客无比稀奇,全都把目光集中在周赫煊身上,猜测他究竟是什么身份。
梁簌溟摘下眼镜,抹掉眼角的泪痕,感叹道:“贤弟今日之演讲,振奋人心,道出了每个中国人深藏五内的宏愿。”
“也只是梦想而已,任重而道远啊。”周赫煊也不知为何,他明明是在忽悠别人,却把自己都忽悠瘸了,深陷在热血激昂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众人默默跟在他们身后,一言不地步入车站中央大厅,然后带着复杂心情各自散去。
“静嫣,我刚才都听哭了,”吴婧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忍不住问,“你说先生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6静嫣摇摇头:“我不知道,我现在又激动又难受。”
站外。
周赫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吐了口浊气笑道:“寿铭兄,别想那么多了,先去清华园要紧。”
梁簌溟自嘲说:“你是不知道我这人,情绪容易激动,爱做小女儿态,倒是让贤弟见笑了。”
梁簌溟何止是情绪容易激动,他看到穷人的悲惨生活都会落泪,因为感觉国家无出路,已经自杀过好多回了。
就在此时,突然有个青年跟上来,对周赫煊说:“周先生你好,我是《申报》记者南怀成。刚才在火车上不便打扰,但先生的一番话让我感触万分,我希望能将这些内容刊登出来。”
“南记者你好,”周赫煊与他握手道,“《申报》不是在上海吗,你怎么来北平了?”
南怀成解释说:“南口那边战事激烈,我想过来采访一下。”
“原来南先生还是战地记者,佩服。”周赫煊赞赏道。
如今中国行量最大的报纸有两份,一份是《申报》,另一份是《新闻报》,日销都过1o万份,其中《申报》的日销量更是达到14万份。
南怀成问:“周先生,您在火车上演讲的内容,还能复述出来吗?”
“可以。”周赫煊说。
南怀成当即拿出采访本,说道:“我赶时间,如果周先生不介意的话,咱们现在就记录。”
周赫煊叙述,南怀成记,很快就把那份18oo余字的演讲稿抄写完毕。
两人握手道别,周赫煊他们乘车离开,南怀成也叫了辆黄包车:“去电报局!”
在颠簸的黄包车上,南怀成还在继续写稿,将自己的车厢内的所见所谓都写出来,等到电报局的时候已经撰稿完毕。
上海《申报》那边,每天都有专门的办事员守在电报局,很快就收到稿件。一看内容,立即派人送回报社总部,半个小时后新闻稿已经直达报馆。
《申报》主笔、代理总编何贵笙连门都忘了敲,直接冲进社长室:“量才,你快看看这篇稿子!”
史量才笑道:“什么新闻如此着急,国民革命军又打大胜仗了?”
“你自己看吧。”何贵笙将新闻稿放在桌上。
史量才拿起来阅读良久,脸上的笑容变得沉重起来,突然一声长叹:“唉,我们又何尝没有这个梦想。”
何贵笙说:“我想把它作为明天的头版头条。”
“你是代理总编,你说了算,”史量才继续埋头品读那篇演讲稿,赞道,“这位周先生真是好口才,把所有中国人心底的话全说完了。”
何贵笙笑道:“他跟我们是同行,天津《大公报》复刊就是他的手笔。”
史量才略微点头:“有机会的话,我倒想当面见一见。”
“不和你说了,我这就去给这篇新闻写社论。”何贵笙拿起新闻稿就急匆匆离开。
“等等,”史量才突然将何贵笙喊住,“把他那《一代人》,放在演讲内容的前面吧。”
“什么《一代人》?”何贵笙却没听过这诗。
史量才笑道:“就是周赫煊写的现代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何贵笙品味片刻,点头说:“这诗倒是应景,放在稿件里很合适。”
不提《申报》,咱们把视线转回北平。
周赫煊、梁簌溟和孙家兄弟来到清华园,立即有校务人员去通报领导,很快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就疾步走来。
“哎呀,寿铭,我对你可是苦候已久,总算是来了!”吴宓隔得老远就出声笑道。
吴宓也是为大学者,学贯中西,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乃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实际创办者。
梁簌溟与吴宓握手后,介绍道:“这位就是《大国崛起》的作者周赫煊。”
吴宓一听肃然起敬,热情道:“周先生,久仰久仰,任公可是对你的大作无比赞赏,他听说你来肯定很高兴。”
“我这次来,正要当面拜谢任公先生。”周赫煊道。
吴宓跟他们闲聊几句,笑道:“先不说废话了,我马上派人帮寿铭安排住宿,顺便把任公(梁启)、静安(王国维)他们也叫来,今晚一起欢聚痛饮!”
民国之文豪崛起 061【诚则明也】
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叫工字厅,原名工字殿。在建造之初,专供皇室贵胄别居享乐,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套院。
传闻,《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就是以工字厅为原型,可见这座庭院的盛貌。
如今工字厅成为清华大学的教师宿舍、娱乐中心、音乐室和阅报室,也用来接待重要来宾。比如两年前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便是在工字厅下榻。
梁簌溟被安排在49号院,共有14间房子。
周赫煊来到院落里,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我尼玛,这哪里是教师宿舍?分明就是花园别墅!
清华真是贼特么有钱,难怪30年代北平的女学生中流传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意思是说,北大的男生暮气沉沉,北平师大的男生穷困潦倒,只有清华的学生既有钱又有活力,适合做男朋友。
周赫煊帮着梁簌溟搬箱子安置,拎着手里死沉死沉的,不禁问道:“寿铭兄,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啊?”
“先父遗稿,我正在花时间整理。”梁簌溟神情有些悲戚。
梁簌溟的父亲名叫梁济,字巨川,曾历任前清内阁中书、民政部员外郎等职,也是一位大学者。
八年前,梁老先生快要过六十大寿的时候,突然问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簌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
梁老先生说完就离家失踪,三天后投水自尽,留下万言遗书:“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梁老先生是坚定的晚清改革派,反对暴力革命,但后来又赞成共和。他在遗书中写明了为什么自杀,他说自己是为清朝殉葬,但绝非反对共和,只因清朝逊位让贤后,北洋政府却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国家状况比晚清时还糟糕,所以愤慨而死。
当时正值军阀连年混战,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得不到半点好处,反而被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确实糟糕到了极点。
梁簌溟默默地把父亲遗稿收拾好,突然展颜微笑道:“我相信中国会一天天变好的。”
“我也相信。”周赫煊非常肯定地说。
就在此时,吴宓突然推门而入,笑道:“寿铭,赫煊,你们看谁来了?”
周赫煊转身一看,只见外面站着四个穿长衫的,分别是: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和陈寅恪。
还有一位李济先生没来,听说是到山西夏县考察新石器时代遗址去了。
都是神人啊!
梁簌溟抱拳问候道:“任公先生,静安先生,鹤寿兄,宜仲兄,簌溟有礼了!”
周赫煊也连忙见礼,上前逐一问好。
“哈哈,清华园又添一位大才,”梁启超表现得很热情,握着梁簌溟的手赞赏几句,又对周赫煊说,“周小友的《大国崛起》,我每日必读,获益良多!”
周赫煊笑道:“梁先生谬赞了,还要多谢先生为拙作题序。”
他们说得起劲,赵元任、王国维和陈寅恪却沉默寡言,都不怎么说话。这是性格使然,穷经皓首的大学者,一般性格都很内向,只有面对老朋友才聊得起来。
其实吴宓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只不过他身为国学研究院的主任,必须热情接待来客。
众人来到学校外面一家酒楼,叫了些好酒好菜,算是给梁簌溟接风洗尘,也是为欢迎周赫煊来清华园做客。
酒菜端上来,吴宓问王国维:“令公子病情如何?”
王国维一脸忧愁,摇头说:“吃了几服药也不见好,我准备找西医来看看。”
王国维的大儿子正在病重期间,如果不出意外,过两个月就会病逝。王国维明年投湖自杀的原因很多,一是为消逝的旧文化殉道,二是由于两位学者朋友被枪毙刺激,最后嘛,大儿子病逝也加重了他的悲观情绪。
周赫煊突然出声道:“静安先生,我在天津认识一位英国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英国领事也找他看病。”
王国维担忧儿子病情,立即说:“此事就劳烦赫煊了,北平的西洋医生我实在信不过。”
梁启超顿时调侃道:“你还惦记着我的腰子呢?”
“哈哈哈哈!”
众人哄笑不已。
却是今年初的时候,梁启超因尿血症住进协和医院,经透视发现右肾长了个瘤子。西医为他做手术摘除肿瘤,结果依旧尿血不止,复诊时医生判断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此事闹得很大,报纸嘲讽西医“拿病人当试验品,或当标本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错割腰子案”。
从那以后,梁启超的腰子便成为朋友们调侃的对象。
众人说笑一通,梁启超突然问:“赫煊,听说你把康有为气吐血了?”
“我哪有那本事?估计是他自己火气过旺吧。”周赫煊莞尔道。
“倒也是,论及脸皮之厚,康先生不输任何人。”赵元任不屑的笑道。
康有为在文化圈子里的名声,可是臭到了极点,除了坚定的保皇派,根本没人看得起他。
前些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就是康有为怂恿的,前段时间又想浑水摸鱼。梁启超对此非常清楚,他慨叹道:“我这位康师啊,真是复辟之心不死,见到一点机会就跑北边来凑热闹。”
“投机主义者,不过如此,”周赫煊当笑话说,“康先生一见面就给我取了个表字,叫若愚,估计是奉劝我韬光养晦吧。”
吴宓笑道:“如此陈腐之字,不用也罢,让任公给你重新起一个。”
这年头文人的字号乱七八糟,十多个表字、名号都很正常,周赫煊当即说道:“有劳任公先生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梁启超也不好推辞,思索片刻说:“赫,明也。煊,通煖,光明之意。诚则明也,不若明诚。”
“明诚,好字!”梁簌溟赞道。
周赫煊笑道:“谢先生赐字。”
“诚则明也”出自《礼记》,“明诚”的意思是“明哲真诚”,鼓励周赫煊追求真理,明道向善。这可比康有为取的那个“若愚”,奉劝周赫煊韬光养晦要强上百倍,立意就更高尚广阔得多。
好吧,周赫煊以后跟人自我介绍,就可以说自己“姓周,名赫煊,字明诚”了。至于那个“若愚”,估计后世的人给他编百科资料,多半也会当趣谈给加进去。
民国之文豪崛起 062【人情最大】
在座的都是博学之士,就属周赫煊最渣渣。
先来说赵元任,此君本科读的是物理,还在哈佛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又兼修数学和音乐。
去年赵元任进清华大学当老师,他教授的课程有:数学、物理、语言学、现代方言、中国韵律学、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一个人教七门学科,就问你怕不怕!
对了,赵元任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为推广普通话(国语)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许多语言学家都是他的学生。那段著名绕口令就是赵元任编的:石室诗士施氏,噬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
吴宓的研究方向以文学为主,包括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清楚他的学术成就没啥,记住他教过的学生就行了:钱钟书、季羡林和曹禺。
至于梁启超、陈寅恪和王国维,这三人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精通史学研究。
酒过三巡,谈论的话题自然而然转到史学上来。
梁启超赞誉道:“明诚之《大国崛起》,我最欣赏的就是其叙史方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地理无所不包,这正是史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难啦,”陈寅恪摇头说,“资料搜集太困难了,只靠个人,实在力有不逮,最好还是能有国家推动。”
王国维颇为好奇地问:“明诚,《大国崛起》一书,里面的资料数据非常详细,你是怎么掌握的?”
梁启超也看着周赫煊:“是啊,《大国崛起》资料之详细,让人叹为观止,花了很多功夫吧?”
周赫煊是谎话张口就来:“我从小生活在南洋,家人离世后便周游列国。每到一处,必然会熟悉当地风俗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传说,千方百计混进图书馆查询史料。《大国崛起》里面的内容,是我耗费十年时间搜集整理的。”
此言一出,众人肃然起敬。
吴宓赞道:“明诚治学之态度,令我佩服。”
“为这十年磨一剑,当浮大三白!”梁簌溟举杯道。
赵元任笑言:“寿铭,你不是信佛吗?也能饮酒?”
梁簌溟哈哈笑道:“我现在信奉的是教育救国主义和实用主义。”
梁启超对周赫煊颇为看重,趁机说道:“明诚的《大国崛起》就要出版了,不如诸位都给他的大作写个序。”
“这没问题。”陈寅恪当即答应,其他人也纷纷认可。
周赫煊心里头那个爽啊,有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恪、梁簌溟和吴宓做序,这面子实在太大了!等再过几十年,新读者们一翻开扉页,光作序者的名字就能把人震住。
吴宓说:“《大国崛起》一出,必定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下最畅销的史学著作。”
周赫煊开玩笑道:“我可不敢抢张竟生教授的风头。”
“哈哈哈哈!”
这话说的,在座诸位皆忍俊不禁。
要论时下最畅销的书籍,当属张竟生主编的《性史》。
《性史》收录有十二篇真实性经历,投稿者皆为大学生,其内容包括懵懂的性启蒙、青春期躁动和自(和谐)慰心情,情节上则有偷情、偷窥、找小姐等等。
每篇文章后面,张竟生还为其撰写评论,甚至提出女性的“第三种水”(chao喷)之说。
此书是今年5月份出版的,迅速风靡全国各地,每每引起轰动抢购,那真是观者如潮。
只不过张竟生就有些悲剧了,他堂堂的北大教授,被人视为“大yin虫”,不得不辞职离校,而各地政府也开始查禁没收此书。
众人讨论了一番《性史》,赵元任突然问:“明诚,你常年生活在国外,为何国语说得如此标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