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藏着的是“吃人”。
所以,李诚没有被搞,还有人站出来保护他,不是李诚有多为圣母,而是因为李诚不吃独食。那些没事就怼人,干啥都要吃独食,得理不饶人的主角,怎么活过一千多章的,真是不可思议。
吵架归吵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毕竟关系重大,最后折中的了一下李诚的意见。
结论如下:允许吐蕃使团进京请罪,但是赔偿要增加,就按照李诚的数字来。
松州,李诚没住在军营里,而是在货栈的后院里呆着。不是他不想住军营,而是牛进达等人不让他住。为啥啊?要挣钱啊,缴获那么多东西,上报的只有牲口。
这帮吐蕃人抢了吐谷浑和各羌,哪个不是肥的流油。抓了那么多俘虏,其中不乏土司和头人,这些人怎么处理?就这么放回去?别闹好不好?大家一商量,李诚出了个主意,好办啊。俘虏先干活啊,战场要清理,他们来搞就是了。道路要修缮,俘虏上啊。那些土司头人,不用干活,毕竟身份“尊贵”嘛。他们干啥呢?给家里写信,让人送钱来,
把他们赎回去。
没钱?呵呵,没钱你有牲口吧?牦牛我们也不嫌弃的。
李诚最近就在忙这个,缴获的物资太多了,不能总堆积在那吧?大量的皮革,牛马,这些东西都是要处理掉的。怎么处理?卖啊!
要不怎么李诚这个人招人喜欢呢?牛进达等人,啥都不用干,就等着收钱吧。从吐蕃人手里搜刮来的东西不少,什么弯刀啊,什么皮革啊,什么金银,什么宝石。
带身上多不方便不是,金银宝石,先派人送回家,李诚有路子,安排商队就给送回去了。剩下的东西,李诚还是交给合适的商人处理。还有就是之前的各羌土司和头人们,李诚一把火。烧的不仅仅是二十万大军,还有那些土司和头人的小心肝。都不用松州地方军政大员们开口,大火还没熄灭呢,这帮人陆续赶到松州城下。想进城啊?呵
呵,你脸大啊?
于是,松州城外,跪了一地的土司和头人。不下三百人的队伍,乖乖的跪在那,没一个敢乱动。跪就算了?李诚说了,呵呵!
野高被拉了出来,渔网兜住全身,一刀一刀的割了一个上午。当场吓尿了一大片人。
野高的罪名是什么?很简单,勾结吐蕃!现场的土司和头人,跪在地上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没有给吐蕃提供帮助?
唐军把这群人一围,横刀一亮,开始互相揭发,攀咬。可谓丑态百出!
最后牛进达按照李诚的建议,一个不杀,但是需要拿出诚意来。
什么是诚意?某个土司让人献上的狗头金,就是诚意的具体表现方式。
其实李诚一开始觉得翡翠也很不错,不过人家牛进达表示,翡翠这玩意不值钱,羊脂白玉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诚意。李诚无奈之极,没想到唐朝人欣赏不了翡翠的美(价值)!
少了一个赚钱途径的李诚,痛心疾首之余,这帮土司就受罪了。城外圈起一个栅栏,都住在里面,白天太阳晒,晚上蚊子咬。一天一夜下来就扛不住了,要求进城等他们的诚意。
李诚笑呵呵的告诉牛进达:“吃饭,住店,哪样不要花钱?没钱?金银也可以啊,没金银?年轻漂亮的妹子,行情一直不错的。”
韩咸算是彻底的给李诚跪了,本以为自己已经够不要脸,够丧心病狂的,没想到跟李诚一比,自己就是敦厚纯良的代表啊。松州地方官府对李诚的号召积极相迎,俘虏修路,就不该白养着他们。收点吃住的费用,这活我们接了。在城外搞个集市,出售各种战利品,维护秩序和卫生,能够收一笔钱,再收一笔公平交易税,不过
分吧?
总之李诚一套一套的,办法拿出来之后,松州军政大员们都眉开眼笑,动力十足的投入了工作中。最后不免感慨,这仗打的太值得了!
禄东赞也在松州,住在了驿站之内。而且他再三要求见李诚,得到的答复是,李诚很忙,没空见你。禄东赞觉得这是假话,实际上人家李诚真的很忙。
肩负着松州地方军政大员,以及军方上下的口袋充实度的重任,你说忙不忙。
其实李诚也不算忙,他就是动动嘴,别人跑断腿。这个跑断腿的人之中呢,就包括了一个裴行俭。年轻的裴行俭,还不是后来那个打仗很猛,做官猛到敢于怼武则天的主。
裴行俭现在的职务很简单,就是给李诚做助手。这不,裴行俭得了命令,又到驿站来宣布一个噩耗,从今天开始,驿站的房子租金上涨,食物价格上涨。本来驿站对于外藩使团是免费的,李诚告诉松州地方官员,这不是还没得到陛下的承认么?所以要
收费。并表示,今后所有来朝贡的外藩,都不免费接待。
禄东赞抓住机会,塞过来了一块绿宝石,裴行俭最近收这种好处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说了很多次了,自成先生不愿意见你,怎么就是不信呢?得,我回去再问问。”
年轻的裴行俭,最近一段时间三观毁的比较厉害。跟在李诚身边才知道,以前他是多么的幼稚。那些土司和头人,拿着钱来赎身,你还得排队。排队是小时,还要看李诚心情如何。
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啊?但是松州地方表示,这样很好。土司头人多住一天,他们就多赚一天的钱,恨不得这些人住到天荒地老呢。
第一个聪明人给裴行俭行贿之后,其他土司和头人都这么干。裴行俭傻乎乎的还要上缴给李诚,遭到一个白眼和一句嘲讽:“你傻啊,给你发财的机会,你都不会把我?我差你这点开门钱?”相比之下,自己去李诚那骗点字画去泡妞的小把戏,何等幼稚啊?短短十日之内,裴行俭的收入是他过去十年收入的总和。这钱来的太容易了,李诚的门,没有裴行俭同意,谁都进不来。拿钱拿到手软的
裴行俭,三观尽毁,但为何觉得很爽呢?
以前在长安,看着别人一掷千金,就为了美人一笑。现在,自己还需要去骗李诚的字画么?完全没必要,只要扛着住所里那一箱子宝石去平康坊,什么样的妹纸不扑上来在怀里扭。
还有一个就是丫鬟了,最近一段时间,裴行俭光丫鬟,就收了二十几个。都是土司和头人的女儿,或者是妹妹。这些人就一个要求,尽快赎身回家。
至于这些丫鬟,裴行俭这边随意处置,用完了,腻味了送回去也行,有孩子土司头人负责养。愿意带走也行,再不济,玩腻了,卖了也行啊。
总而言之,这些人一天都不想在松州待下去了。难道说,松州的日子不好过么?错,大错特错,不是不好过,而是很好过,只是太烧钱。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七十一章 还有这规矩
李诚坑人的手段层出不穷,是弄钱的手段,大家看着都大涨见识。
一群头人土司在松州住着,又不能出去嗨,就只好在宅子里玩,李诚让裴行俭给他们送麻将。不对,是租!一天一贯钱,价钱公道,童叟无欺。要女人,有啊,给钱就行。
人从哪来呢?很简单,大军打仗要吃要喝,李诚找一群商人跟着,好多货直接就处理给他们了,路过各羌部落,反手还灭了几个,抢来的女人直接卖给商人。现在又给这些土司头人送来了,还要收钱。
这帮人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花钱,而是变成野高那样。城门外竖着一根旗杆,野高的骨架在挂在上面飘着的。这是李诚的意思,让他们多看几眼,长点记性。
至于被人弹劾不弹劾,李诚也不在乎了。乌鸦都做了,还怕黑?
李诚捞钱捞的不亦乐乎,倒不是吃回扣,而是那些商人主动给李诚送钱。战利品同样价格,卖给谁不是卖啊?商人们跟着大军一道行动,挣了钱也不敢少李诚一份不是?松州上下皆大欢喜,人人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军方,对李诚佩服的五体投地。打仗不难,难的是打仗赢的轻松,还能跟着大发其财。不单单是当官的挣钱了,下面的士兵哪个也没少挣啊。缴获的牲口,
到了李诚这里,先扣下三成。
然后再把扣除的数字上报长安,所有战利品都这个套路。
这活李诚在吐谷浑就干过,熟练的很。这次战争打的很顺利,顺手还灭了十几个羌人的部落,抢的东西和女人顺手就卖给了随军的商人,然后大家分钱。
李诚自己捞了多少,心里也每个数,随手丢给郭怒那边存着,账目丢给青鸾和红锦。对了,野高那个小妾,带着一包金银,赖在李诚的家里不走了。
一开始李诚也不搭理她,就当她是空气。但是很快就发现,这女人居然跟郭怒勾搭在一起了,后来干脆就睡一起了。我勒个去!李诚就当自己什么都没看见。
挣钱的日子很嗨,但是也有不爽的地方,没个正经的女人在身边,李诚只好做和尚。孪生姊妹好是好,就是太小,李诚下不去手。
羁縻之战结束一个月后,长安的旨意到了。李诚接到的旨意很明确,回长安!别的就不要他管了!也不说李诚建议的事情,这让李诚很不爽。
不过这鬼地方,李诚也算是呆够了。好几个月,长安那边通信倒是不断,家里一切都好。崔芊芊哀怨的表示,她没有怀上孩子,言语之间盼着李诚早点回去。姚老三如愿以偿,得了一个官身,啥职务呢?一个九品小官,在韩咸的麾下。这官的职责不是打仗,而是负责给边军和府兵挣钱。这条商路打通之后,边军组织人护送商人通过羁縻地,这段路是要收费的

这也是李诚出的主意,美其名曰,创收!姚老三就干这个,买卖也不正经做了。
郭怒成为了松州城走商界的头号大佬,不管是哪里来的商人,想要去高原做买卖,都得过一手,不然边军就不接单,半路上是不是会出事,就不知道了。
郭怒也不说收保护费,就是你得从他这进货。进什么货呢?茶叶!对外,郭怒是松州的大茶商。对内,他是李诚在这条商路上的白手套。
如果可以,李诚是不情愿在盛夏的时候赶路的,但这不是赶上了么?接了圣旨,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然后带着五十骑兵,押着一个车队,缓缓的北上长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一仗下来赚了多少?换成黄金,三千两。要知道,这年月的黄
金可稀有呢。
车队装的不是什么钱,全都是竹纸。李诚终于等到了合格的竹纸,带了一车回长安。
这次可走不快了,随行有车队,还有两个丫鬟带着一起走。路上倒是有人伺候了,只是这两个小姑娘,这一路没啥可发挥的,累都累成狗了。
李诚也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走了二十多天才看见长安城的城墙。主动跟着李诚回来的裴行俭,总算是出了一口长气。笑着马鞭一指:“自成先生,总算到了。”李诚在马车上懒洋洋的打瞌睡,看一眼淡淡道:“到了就到了呗,对了。你小子回去卸了差事,跟苏将军说一声
,跟我去水师混几年。”
裴行俭听了一脸的为难,这一仗下来,他的功劳累计起来,怎么也能混个六品,跟着李诚去水师,能有啥发展?李诚见他为难了,歪歪嘴:“不去拉倒,不稀罕。”
妹的,别人穿越,历史名人纳头就拜,自己穿越,裴行俭这家伙,一点面子都不给。
裴行俭尴尬的笑了笑,打心里就看不上水师。不过他倒是很佩服李诚,太能折腾了。
“多谢自成先生看重,只是裴某得苏将军看重,不忍弃之而去。”这倒是实话,李诚听了心里舒服多了,笑道:“有钱别乱花,买个宅子,平康坊那就是无底洞,多少钱都不够填。”
裴行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真诚的冲李诚拱手:“谢先生教诲!”
李诚摆摆手,下了马车,李山牵马过来,趴在地上垫脚。李诚翻身上马,抬手一指:“回家!”过了灞桥,前方就是久违的长安城门,柳枝长长的,就像少女的腰肢在风中摇曳。
离开长安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觉得这么丑的一个城市,离开就离开了。再次回到长安才发现,这个外形虽然不好看的城市,再次看见的时候,竟然眼睛发酸了。
这是唐朝的长安,也是我的长安!李诚在心里默默的念一句,策马来到城门口。
这么一个车队,守城的士兵想不看见都难啊。也不知道是哪个将军回来了,当兵的赶紧站直了,看清楚来的是李诚时,城门口的士兵眼睛顿时就亮了,忍不住喊一嗓子:“自成先生回来了!”
这一嗓子下来,呼啦一下,吸引了无数的眼睛看过来。李诚不在长安,不等于他在长安市井之中的影响力消失了。李靖一番话,李诚得了一个新的美名:大唐新战神!
关于李诚在松州的故事,也被传开了,不知道细节不要紧,不影响脑补。一把火烧了二十万大军的李自成,当时如何如何,市井之间流传着各种版本。
眼下流行度最高的版本,就是李诚懂法术,一招手,天火降临。吐蕃联营处处起火!
可以说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这个李诚是不知道的。
只是朝那个士兵笑了笑,策马过了城门,直奔家里去了。不过一个时辰,整个长安都知道了,李诚回来了。
杜海在门房里打瞌睡,这家伙没啥远大理想,就在李家混吃等死了。
听到马蹄声,杜海的眼睛睁开了,嘟囔一句:“在怀贞坊策马而行,欺家主不在家么?”
杜海说这个话是有感而发,李诚不在家的时候,李庄昨天出了点事情,一群不知道哪来的纨绔,在李庄附近的市场策马狂奔,惊的一片鸡飞狗跳,差点撞了人。
一干老卒出来时,这群纨绔已经跑了, 没有抓到人。事后据说去查了,结果还没出来。
杜海默默的从桌子低下抽出横刀,缓缓的出了门,站在侧门口盯着,只要有人敢于冲撞李家的大门,杜海不介意让他血溅五步。李氏的威严,绝对不容侵犯。
李诚对上一脸惊喜的杜海,再看看他手里的刀,淡淡一笑道:“怎么,就这么迎接我回家?”杜海抬手把刀丢回门房,转身笑道:“恭迎家主回家!”
李诚这才翻身下马,不着急进门,而是冷着脸道:“怎么,家里出事了?”
杜海赶紧一番解释:“昨日不知道哪来的纨绔,在李庄集市上策马闹事,差点伤了人。小的担心……。”李诚一听这个,立刻一抬手道:“我知道了,你别说了。”
李庄集市现在是城外最热闹的集市,渭河边上野生的一个小城镇。有人在集市上策马闹事,肯定是冲着李诚来的。这帮老卒不傻,所以才会这么联想。
这点事情,李诚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会这么干的纨绔,被家里知道了,十有八九要被扭送到李诚这里,之前还得挨一顿揍。
杜海一阵嚷嚷,家里都知道李诚回来了。李诚进了门,没见着媳妇,先见着崔媛媛。
这女人皱眉道:“妹夫,且先出去吧!”
李诚一听这话就愣住了:“怎么,这还是不是我家?”崔媛媛知道自己搞错了,赶紧道:“不是,妹夫误会了,将军自外征战而回,当大开中门,举家上下迎接。”
“还有这规矩?算了,我这人不讲究这些,赶紧让开,我要过去。”
崔媛媛急的跺脚,一看无法说服李诚,张开双臂:“不许过去!赶紧出去!你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回来了,浑身杀气,带回来多少冤魂,也不怕惊了家里的妇孺。”
这就不是讲道理的时候,李诚无语之极,平静的看着这个女人起伏的胸口。
成熟的女人,碰一下怕是就能溢出蜜啊!崔媛媛被看的浑身不自在,李诚的眼是太有侵略性了,两人近在咫尺,铺面而来的雄性气息,令她难以自已!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七十二章 还是家里好
“郎君,不可莽撞!”崔芊芊及时来到,李诚只好后退两步,保持距离。
一脸喜色的崔芊芊根本没管姐姐,径直站在李诚面前,很正式的拱手道:“郎君!”
李诚无话可说,灰溜溜的出了侧门,崔芊芊这才噗嗤一笑,抬手道:“打开中门,迎接家主!”大门大户的,将军自战场上归来,规矩很多。
李诚不耐烦也得硬着头皮忍着,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之后,中门才打开了。
一声诰命盛装的崔芊芊在前,随后是秋萍,崔媛媛主持回家仪式。
一通折腾下来,李诚汗都出来了,这才算是最后告一阶段。回到后院,李诚表示要进屋了,崔芊芊又来了:“妾身准备了茱萸汤,郎君且去沐浴。”
秋萍眼巴巴的看到这里,表示回去看闺女了。李诚无可奈何,只好去洗澡。崔芊芊卸了一身行头,带着莺儿进来伺候。李诚泡在浴桶中,脑子里在呐喊:瓷砖,我要瓷砖!
崔芊芊拿着葫芦攮子在背上擦拭的时候,莺儿捧着换洗衣服进来时,听到里头一声惊呼,有人落水的声音。顿时刹车站住,站在帘子跟前不动了,指示桃儿去取一套娘子的换洗衣服。
崔芊芊站着进去,抱着出来。羞的没脸见人,把脸埋在李诚的胸前。
这牲口,出去好几个月呢,差点没憋出毛病来了。进了卧室,还没尽兴,又是一番摆布。
崔芊芊无法抗拒,也没抗拒的心思,真要是李诚回来了没闹腾点事情,她得吓出病来。两人在里头快活,外头的人受了罪。这日头还早呢,站在门口的莺儿,腿都软的站不稳了。走到门口的崔媛媛,听到妹妹的叫声,转身就走。走一会,变成小碎步了。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立刻叫丫鬟准备
热水,关门擦拭一番不提。
李诚在桌子前捧着碗吃面条,家里厨娘的手艺有长进,鸡丝面味道很赞。
崔芊芊躺在床上无力动弹,面色如霞,半个指头都不想动一下。莺儿夹着腿在跟前伺候着,不时拿眼睛偷看李诚。啪的一下,后脑扫挨了轻轻一打。
“小蹄子,专心做事,别就惦记着那点事情。”这会崔芊芊还有力气打人了,只是这说话的嗓音有点沙哑。说着还抬手摸了摸肚子,自言自语:“但愿这回能怀上。”
李诚想告诉她,这个年纪生孩子风险太大,一想到她想孩子那劲头,算了!吃完面条,丢下碗筷,李诚丢下一句话:“去看闺女。”溜达着去了后院,闺女长大了许多,根本不认识李诚,一沾手就哭。李诚没辙,这不能怪孩子不是。在院子里的凉床上喝茶乘凉,秋萍抱着闺女坐一
边。
奇怪的是,没一会闺女安乐对李诚来兴趣了,手脚并用的往李诚身上爬。
把李诚给乐坏了,一动不动的扮雕塑,任凭闺女在山上爬来爬去,还要担心她掉下去。秋萍在一边,带着笑看这对父女之间的互动。大概是玩累了,没一会安乐打哈欠,一手抓住李诚的衣襟,睡了。
李诚脸上全是温柔的笑,家的感觉太好了。哪都没家里呆着舒服啊!
呆了一个时辰前后,秋萍把孩子接过来,然后要撵人。李诚奇怪道:“咋了?不想啊?”
秋萍羞道:“想个什么?大娘子没怀上,不许来我院子里。再说了,有安乐,妾知足。”
这都什么理论嘛,李诚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估计说啥都无效,干脆不说了,溜溜达达的又回来了。崔芊芊起来了,坐在桌子边上吃东西,赶紧起身说话:“郎君,怎么回来了?”
李诚知道她是明知故问,笑道:“你嗓子都哑了,别说话。”
一个羞怯的白眼丢过来,推了一下莺儿,那意思赶紧去伺候。自己继续吃迟来的晚饭。
莺儿眉开眼笑的过来,跟着进了院子,端茶送水打扇子,还在一边低声说话:“郎君,大小姐刚才来过又走了。”大小姐,哦,崔媛媛。李诚点点头,懒洋洋的躺在凉床上。
说着还偷偷瞅一眼崔芊芊,这告密的小叛徒,担心给崔芊芊听到呢。李诚不用猜都知道,崔媛媛能给妹妹说点啥。要说这大姨姐吧,管家是把好手,但就是喜欢搞后院宅斗。
秋萍是省事的,她们倒也不防备,就是提防隔壁院子里的武氏女。这人都没进门呢,就喜欢扎篱笆。这事情真不怪崔氏姐妹,实在是这年代的大户女,都这个生活节奏。
“郎君直接回家来了,陛下不会怪罪吧?”崔芊芊过来了,担心的问一句。李诚摆摆手,随手抓身边一条腿做枕头,淡淡道:“没事,功劳太大不是好事,得让陛下找个由头收拾我。”崔芊芊一听这话,露出笑容,看看李诚枕的腿主人,抬手轻轻在莺儿的脑门上点一下:“夜了,早
点歇着吧。”
真不是崔芊芊霸道,实在是这个年代,嫡子太重要了。李诚懒洋洋的摇头:“热,就睡这。”这天气邪门了,又闷又热。之前还没啥感觉,现在心火散了,才觉得屋里真的很热。崔芊芊警告的看一眼一脸藏不住春意的莺儿,然后才道:“去,把院子门上了门栓,今天不巡视了。”梨儿赶紧去院子门口,上了门栓回来时,崔芊芊才挨着李诚躺下,枕着男人的手臂道:“这下能睡个踏实
觉了。”
男人不在家的时候,心里总是悬着的。平时小心的应对一切,看见李诚的瞬间,一切都可以丢下的感觉真好。就这么挨着,崔芊芊没一会就睡着了。
李诚起身,示意拿条毯子来,给崔芊芊盖了,这才挨着躺回去,腿枕头也不要了。
“这院子还是小了,不然起个凉亭就方便了。”李诚念叨一句,莺儿在一边笑道:“后面两家都谈妥了,要不是郎君外出,天气又热,这宅子早就能扩建了。”
“为啥?”李诚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莺儿低声道:“郎君去打仗呢,娘子哪有心思。”
李诚听了身体微微一僵,起身看了一眼熟睡的崔芊芊,躺回去自言自语:“这事闹的。”心里不禁有些愧疚,这时代的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出门在外还是打仗,家里自然担心。
1...107108109110111...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