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有了这个前提,秋萍再看这里,那真是怎么都是好的。这家店铺的本钱,是按照两千贯来算的,实际不需要那么多,李诚哄抬估价。但在秋萍看来,自己现在拥有这家店一千多贯的股份,一个妾的身份,进门的时候就是一顶娇子抬进来,如今却能拥有李诚名下最大的店铺产业,还有什么奢求的?
李诚带着秋萍往后面来,这里是印刷工坊,雕刻好的印版,在这里进行印刷。味道不是很好闻,但是秋萍丝毫没有感觉,李诚一番介绍,讲雕版的原理。秋萍一一记下不提。
装订好的书抬到前面的铺子里,一本一本的摆在书架上。书不是很多,主要是这年代的闲书太少,李诚又不打算弄一些正经的书,所以都得现写。时间有限,李诚只能先从一些传统作品下手。
《三国演义》是必须的,这种长篇大作,必须是分册出版,李诚弄了十册之多。不打算一次性放出去,先放第一册,然后每个月放一册出来,差不多能对付一年的。《东周列国志演义》的系列,《封神演义》,也是要抄的。算以偶算只有三册书,自然还是少了点,李诚又抄了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要抄的。
李诚最大的遗憾,还是分身乏术,不然能抄的书还能更多一些,现在只能这样了。
其实李诚最想抄的还是《金ping梅》,可惜,背景是宋朝,实际上的是明朝,很多东西跟当下没法解释清楚,只好酝酿者,将来是不是重新仿制一本。要说能挣钱,还得指望这种作品啊。书上书架,整个书店一下就有了活力,抄好的稿子交给工匠去雕刻,按月出版不提。
弄好这书店,接下来就是弄一个刊物,具体的名字没相好,但是这个刊物必须是带有一定新闻性的东西,不然搞起来就没意义了。开店卖书是小事,通过刊物控制舆论,才是李诚的终极目的。这东西,将来可能就是自己的护身符。
闲话不提,回到居所,秋萍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也不管丫鬟就在身边,抱着李诚的脖子,在脸上一顿乱啃,身子如蛇在怀扭动,各种撩火。这是吃午饭的点啊,这样真的好么?
别人觉得好不好不知道,反正李诚觉得挺好,白昼宣那啥,挺刺激的。
要不是惦记着明天的开业要去,秋萍能把自己折腾散架咯。即便如此,一个下午两人都没出屋,晚饭之后,秋萍早早睡了。李诚还要苦逼去书房,继续抄袭大业。
那么多书要抄,就算一个月抄一册,也是巨大的工作量。没法子,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吧,穿越者。好在还有四个帮手,各家都出了不几个书办,练习之后负责给工匠写样子。不然都压在李诚身上,能把人累死,累死了活也干不完。
开业的这一早,李诚和秋萍天还黑着就起来了,一番梳洗,吃点东西,带着几个手下和丫鬟,趁着坊门开的瞬间,一行人出了怀贞坊,奔着西市而去。
赶到西市时这里已经热闹了起来,长安城就东西两市,五十万人口汇聚在此。就这还没算一些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
李诚到店铺的时候,四个兄弟已经先到一步,见到李诚上前拱手,整齐划一道:“见过哥哥,见过嫂嫂。”李诚摆摆手:“不必多礼!”秋萍倒是一本正经的回礼:“见过几位叔叔。”
看看时间不早了,李诚最后检查一次,各种准备就绪,宣布正式开业。新店主是秋萍不假,但是这年月女人不能主持这些仪式,还是李诚抬手扯下牌匾上的红布,瞬间锣鼓喧天,热闹不已。这就是没炮仗,有的话李诚也是要放的,做生意就是要吸引人骂。
准备的很充分,所以场面很热闹。各种锣鼓,杂耍的班子请来了一堆。如果是唐朝人,其实开个书店,没必要这么折腾。但是李诚是现代人的思维,做买卖的还怕被人知道?使劲折腾,动静越大越好。
结果自然是围观的人多,客人一个都没有。这种环境下,客人怎么看书?还有就是一点,早晨起来逛集市的读书人,那是少的可怜。闹腾了半个时辰,一干班子才算散去。
长安县的城管出现在店铺外,一看站在门口的是李诚,那个亲切啊。纷纷上前寒暄,这才知道李诚开了买卖。好好的文人不做学问,非要搞生意经,这也是大唐少见的自甘堕落的读书人了。李诚根本不在意这些,读书人就不要吃喝了?
总算是有一个客人停步,站在书店门口一看牌匾《联合书报店》,这是什么鬼?什么时候书还能在街上买到了?那些靠抄书为生的读书人,还不得弄死这家店铺的老板啊?不行,我进去看看,于是走进来了第一个客人。
这位客人也是个读过书的买卖人,一看装订好的书籍摆在书架上,当时也被镇住了。
拿了一本《三字经》先看一眼,然后眼睛就移不开了,一直到看完这个小册子,立刻问店铺里的伙计:“这书怎么买?”伙计笑呵呵的拿起一本书,指着后面:“这里有价格。”
客人低头一看,价格是二十文,真不贵啊。这么多字,要请人回去抄,怎么也得一二百文钱的,还要管两顿饭吧?等等,还有别的书,拿起来一看,《聊斋志异》第一册?新鲜,太新鲜了,赶紧阅读,站里面看了开头第一个故事,这客人就不行了,知道出大事了。再一看价格,这本要厚一些,卖五十文。可以肯定,只要读书人,看过这些书,就肯定会买。
“伙计,一样给我来一册,不对,这个《三字经》,我要一百册。”客人异常豪迈,尤其是《三字经》,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带回去给族里的子弟开蒙用,简直就是功德无量。
第一个客人拎着一堆书出门的时候,对面的茶楼里,程处弼等人才算是出了一口气。李诚则是非常的淡定,这些书就算在现代,书店里也是要卖的。何况是唐朝人,不看就算了,只要你识字,你看了这些书,你就必须买回去看。就怕你不进门啊,进了门就会买,买了回去就是义务宣传员。
第一笔买卖开张了,秋萍收了钱,笑眯眯的送走客人。站在店铺门口,冲对面的茶楼送来一个兴奋的笑脸,然后握拳,紧紧的握拳。这里是我的买卖。话是这么说,大妇进门之前,秋萍是不敢也不会把书店的利润占为己有的。
李诚淡定的微笑挥手,秋萍转身回去。一个上午眼看就要过去了,第二个客人还是没出现。喝了一肚子茶水的程处弼,忍不住担心道:“哥哥,怎么没有客人啊?”
李诚扫他一眼:“怎么,担心不能回本么?”程处弼摇摇头:“倒也不是,只是跟家里人夸了海口,怕丢面子。”李诚看看其他三位,笑道:“你们呢?”三人整齐的点头。
这帮家伙跟着李诚合伙开店的事情,家里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觉得吧,让他们去胡闹就是了,有钱开店,总比去喝花酒赌钱强吧。谁家也没指望他们能发财不是,唯一例外的就是程家,崔氏可是很看好李诚这个人的,可惜李诚一直没有登门,没机会推销自己闺女。
现在崔氏最期待的就是老程这个流氓快点回来,回头让老程强行给李诚塞一个闺女。
肚子都咕咕叫了,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四人却都没胃口。
就在李诚准备带着大家去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大堆人,气势汹汹的杀向书店。





书剑盛唐 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
在一边自愿帮忙看场子的城管,总算是找到事情做了。一帮人赶紧起来,拦住这帮人的去路:“干啥的?”挂着腰刀的王麻子语气不善,这是战场上回来的厮杀汉,一股杀气镇住冲来的人群。一个男的大声道:“干啥呢?我们是来买书的。”
王麻子心说李大郎果然神机妙算,让我们等在这里维持秩序,这些人果然来了。
“买书有你们这样的么?店铺就这么大,都进去了还怎么做买卖。排队!都给我排队!”其实这些人一起进去呢,也没什么,但王麻子完全按照李诚的吩咐来做,管什么行不行呢。
这一些人是真的来买书的,一看城管都这样了,赶紧排队吧。呼啦啦的一下,十几个人的队伍排起来了,你可别小看这一下,这是西市啊,有人买东西还排队,这多抓眼球啊。
李诚这一招有点无耻,如果今天没这些人来,李诚会雇佣一些人来排队。搞宣传这一套,现代人积累的经验不要太多,现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现代社会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宣传很必要,甭管什么手段,能吸引眼球就是成功的宣传。脑白金就是典型成功案例。
城管一次放两个人进去,多了就拦下。后面的人心里那个着急啊,这书是刚才那个客人回去吃饭,在饭桌上宣传的,一通吹嘘,大家还都看到了《三字经》,这可是个家族为首的年代,哪个大家族里不是一堆孩子?这么好的开蒙书,还只要二十文,不抢还等什么?
哪个家族都需要新鲜血液,教育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把《三字经》带回去,必然会受到家族里长辈的肯定,这是大事情。
“喂,里面两个快点啊,这人越来越多了。”外面有人嚷嚷上了,这次是个托。李诚安排的人在后面胡乱叫一嗓子,这一下整个队伍都急躁了。要不是城管的钢刀都亮出来了,这帮人真的能往里冲。路过的人一看这阵势,这里头干啥呢?这么多人排队?得,我也跟着排吧。于是这队伍越来越长,拉出去一百多步。
再后来的人看见了,也都跟着排队,不知道为啥排队,一打听,后面的人也不知道干啥,就知道别人排队他们也排队。好在还有维持秩序的城管,大家赶紧问吧。一问才知道,这是家书店。里面的书可便宜了,买了不吃亏。
这年月书这东西是非常之高大上,有钱人家里的书,那都是请人抄写的。也没听说过谁家开书店,大规模的卖书,这还是头一回听见。得,先排队吧,让下去弄俩烧饼来对付。
程处弼等人已经彻底的傻眼了,一看这队伍,五六百人都打不住了。
“哥哥真是神仙一般的手段,只要照着哥哥的吩咐做,说人都挤不下,就真的挤不下。”段珪彻底的跪了,看着李诚就像看神仙一般。
李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装逼的机会,在一群小弟憧憬的眼神中,表情淡然的摆摆手:“小手段,不值一提。”房遗爱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平时话不多,这会冒出一句:“不料哥哥厮打是个好手,做买卖也是如此了得。”
李诚听了暗暗给他点赞,这是天然托啊,呵呵一笑道:“不懂了,其实我最厉害的就是做生意了,其他的本事都不值得一提。”
一群中二少年纷纷点头赞许,觉得哥哥说的好对,哥哥好厉害。这话要是被李泰听见了,能一口老血喷出来,李自成作诗的本事,引领文化潮流,这么高雅的事情,居然被生意经打败了。你们的良心呢?
“走吧,去吃饭。等着收钱吧。对了,派人去告诉秋萍,再过半个时辰,关门歇业。”李诚得意洋洋的去了,心里全是一串一串的铜钱。
李诚还是错误估计了形势,都不用半个时辰,只是过了两刻,印刷量最大的《三字经》销售告罄。出现这个情况呢,原因还是李诚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帮人都是特么的商人。二十文一本的书,有的人很机敏的发现了商机,开口就是五百本一千本的买。买回去干啥?运到别的地方去卖啊,价格翻一倍,也能轻松出手。
店里的秋萍也有点傻眼了,第一个客人买了一百本《三字经》,还以为是大买卖了。眼前这个胖乎乎的客人直接来了一招绝户计:“掌柜的,店里有多少《三字经》,全给我打包。”
等到李诚等人吃饭回来一看,店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售罄!明日再来。”一帮排队半天的客人不肯走,在那嚷嚷:“怎么能这样啊,排队半个时辰,一本书都买不到?”
店里的伙计急的一头汗,秋萍也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赶紧让人找李诚的时候,李诚还真的是及时雨,出现在店门口,一嗓子打雷似得:“都给我安静了。”
看见李诚,秋萍有了主心骨,立刻就不慌了,过来道:“李郎,他们不肯走,非要买到书。”李诚看看这些客人,招呼伙计:“去,取纸笔来。”然后对众人道:“大家都别着急,开门做生意,不怕客人多。不过你们着急也没用,书就那么多,现在都卖完了。我让伙计取来纸笔,回头我把大家名字记下来,按先后排序,大家等下就可以预约明日的书了。”
这一下客人们安静了一些,李诚这才有机会了解销售情况,听说有人上千本的买书,李诚就知道问题所在了。居然有人做二道贩子了。难怪五千本《三字经》没多久就卖完了。不行,这规矩得改,得限购。
“秋萍,再有大笔购买的客人,你让他来找我。”李诚交代一句,秋萍连连点头。
伙计取来纸笔,李诚当着众人的面,刷刷唰的写了一副告示:鉴于本书店产量有限,即日起实行限购政策。每位客人,同一本书,每日只能购买两本。不得重复购买,如经发现,则列为不受欢迎的客户。
告示贴出去了,李诚这在大声道:“好了,大家都看清楚了,现在排队预约吧。”
又忙了一个时辰,手都写酸了,一群客人才算彻底的打发去了。
看看店里空空如也,李诚回头时,四个小伙伴脸上全是敬仰。
“大家都开,开个会吧,商议一下扩大经营的事情。”李诚一开口,四位兄弟喜笑颜开,就等着这个话呢。不然就上午这个局面,等于看着钱从口袋里飞走啊,心好痛的吧!
现在李诚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另外寻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作为印刷作坊,这个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现有的雕版接着印,三班倒,人停版不停,印废掉为止。雕工那一块,也要抓紧了。四个兄弟各自领了任务,回家去找雕工,找场地不提。
今天一共卖了多少书呢?五千本《三字经》,《三国演义》为首的闲书各五百本,这就是两千五百本,最后合计销售收入,二十二万五千文,这就是二百二十五贯(緡)。
要知道,这只是一家小铺面,按照眼下这个数据,打个折扣,一天二百贯的销售,利润按照百分之五十来算,一个月就是三千贯(緡)的利润。做什么生意能一个月挣三千贯啊?
秋萍心里很明白,平康坊的明月现在是最红的姑娘,接待客人是什么价位?先是按时间收费,一个时辰五十贯,陪客人聊天说话,下棋、听曲、跳舞,正常情况下,明月一天接待客人也就是两个,那也才一百贯的收入吧?还要陪着笑脸,各种卖艺。
自己呢?站在这里,轻轻轻松的钱挣到了,这还只是个开始,一旦扩大经营,那是什么概念?以后就算是六成的股份,一个月挣个三千贯,也不是什么难事吧?还有,明月每天生张熟魏的,自己则要伺候好一个李诚就行了。
这一比较,秋萍的心里一团火热。李诚还在后院,交代工匠加班干活,秋萍算好账,迫不及待的找过来,分享挣钱的喜悦。李诚正好出来,两人遭遇,秋萍上前挽着手:“李郎,可知今日挣了多少?”
李诚的反应很平淡:“六成股份的话,七八十贯的样子。我说,你算个账要这么久么?”
秋萍看看李诚,奇怪道:“咋了?”李诚一拍脑门:“我的不是,回头我教你算学。还有如何做账。”秋萍惊喜的眼神中,李诚侧望天边,怀念自己在现代社会的事业。要不是穿越,哥的养殖场如今年利润也能实现二十万了。
西市里出现了这么一家店的事情,一个下午全长安都知道了。尤其是那个限购,在唐朝人看来,简直丧心病狂啊?做生意的,哪有这么干的?这不是放着钱不挣么?谁出的这个主意?应该抓起来吊打啊!
李诚可不管这些,回到家里想起来了:“秋萍,上次你说家里下人太少的事情,办没?




书剑盛唐 第八十章 熬夜看书
张大象兴高采烈的回了家,这家伙读书倒也不错,接近李诚本意还是为了学问,不想真的能挣到大钱。张公瑾死的早,张大象少年当家,世袭爵位,维持一个家可不容易。以前张公瑾在的时候,江南张氏还多有支持,张大象一心读书,不用为家里的生活操心。现在他当了家,知道花钱快,钱却难挣了。靠着一点俸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张大象是个有志气的人,不想靠江南张氏的帮衬,打算靠着一点爵位的俸禄,带大两个弟弟,重振张家。现在看来,个人的前途还早,钱途倒是光明一片。他的一成股份,按照今天的势头,一个月就能回本还有挣的。
刚到家门口,被人拦下了,招呼道:“张家哥哥。”张大象一看是傻大黑粗的尉迟宝琪,他是尉迟恭的次子。国子监里一起读书的伙伴,不过这家伙读书可很一般就是了。跟程处弼也不对付,张大象性格好,跟谁都能合的来。
“宝琪,找我有事?”张大象停下脚步,招呼尉迟宝琪进门。尉迟宝琪摆摆手:“不进去了,就在门口说就行了。”
张大象也不客气,站门口问:“有话说呗。”尉迟宝琪道:“打听个事情,今日西市传出来的消息,哥哥和那李自成,真做的好买卖?”张大象也不瞒他,点点头:“有这个事情。这事是自成哥哥带着我们挣点钱呢,处弼牵的线。”
听到程处弼,尉迟宝琪的脸拉长了:“如此便罢了,不想搭理那个夯货。”
尉迟宝琪告辞走了,张大象也有点头疼,长安城里这些将门二代,程咬金和尉迟恭不对付,搞的子女也不对付。别家的孩子还是就是孩子,张大象却要撑起家庭的门面,好累!
想到就要发财了,张大象牵着马的步履轻快了许多,以后手头就宽敞了,自己有面子,家里也好过。过几个月,给各房加月钱。这个当家人,脸上也有光彩。
房遗爱兴冲冲地往家里走,准备回自己的房间,穿过院子的时候被房玄龄给叫住了:“站住,竖子,走路都没个样子,跳什么跳?”
房遗爱脖子一缩,看看老爹低头没说话。老娘卢氏听到动静,出来一看,是老爹在训儿子,立刻上前来护犊子:“二郎怎么了?生意亏了?”
房玄龄一听这话就急了:“他还做生意了?就他那个脑子,能挣钱?怎么能由着他?”
卢氏笑道:“莫急,就是一点零花钱,拿去做点小买卖,那个谁来着,对了,李自成。他起的头,程家的程处弼,段家的段珪,还有邹国公张大象,一人出二百贯。我看没多少钱,就没跟你说。”房玄龄惧内,这是人尽皆知。卢氏一开口,他就怂了。
辽东卢氏可不简单,初唐四杰里的卢照邻,就是辽东卢氏的出身。
房玄龄有火不能发,只好怼李诚:“这个李自成也是的,好好的才子,不去做文章,搞什么买卖?还拉上二郎,简直胡闹。”
房遗爱被老爹骂的时候,他不还嘴。但是骂到李诚,房遗爱不干了,抬头脖子一梗:“自成哥哥没胡闹,今日书店开张,所有书都卖完了,长安城谁不知道?”
这事情房玄龄还真不知道,他要上班的,忙的要死。卢氏却是知道的,一个女人,儿子都大了,平时管理家务之余,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瞎聊么?这八卦,早有人告诉卢氏。
“哎呀,我的儿,你说的可是发告示限购的联合书店?这就是你说的买卖不成?”卢氏一阵惊喜,家里下人去西市采买回来,这事情传开了,她还羡慕人家生意好的。没曾想,这生意有房遗爱的一份。
“嗯,自成哥哥好手段,说的话全都灵验了。他说生意一定好,就一定好,他说人很多,要排队,就一定会排队。自成哥哥还有一手好拳脚,那日……”感受到老爹冷峻的眼神,房遗爱缓缓的闭嘴。这人就是脑子不太灵光,不然也不会被高阳乱来。
“行了,别吓唬二郎,来跟娘好好说说,你们的生意都是怎么做的?”卢氏赶紧护短。
房遗爱一五一十的说完,房玄龄坐在一边听,房遗爱最后补一句:“自成哥哥说了,他最强的本事,就是做买卖。其他的,都比不得。”
“噗!”房玄龄一口茶汤喷地上,卢氏看过来时连连咳嗽,房玄龄指着儿子:“你再说一遍?”房遗爱重复了一遍后,房玄龄才确定,这话肯定是李诚说的。心道:这竖子,七步成诗的本事都算不得最强的,编事也不是最强的,战场厮杀,军略献策,这些都不算最强的,最强的居然是做买卖?此子,大异常人。
“嗯,你们卖的书呢,带回来了么?”房玄龄收起了怒色,觉得好像自己怎么看都不顺眼的二郎,似乎这次干的还不错。房遗爱笑了笑,拿出随身一个小包袱:“大哥喜欢看书,俺便一样拿了一册回来,给了钱的,不白拿。”
嗯,兄友弟恭,不错。房玄龄点点头,难得露出赞许的笑容。接过包袱,打开一看,里面的书还不少,第一本自然是三字经,这个自己在李世民那里看到了,不新鲜了。下一本是啥?《三国演义》第一册?嗯,我来看看。
说着打开扉页,一看印刷的效果,微微皱眉。视觉效果很一般的,比不得那些手抄的书。不过那些手抄的书,都是一卷一卷的,打开了长长的,不像这个拿在手里看,很方便的样子。
房玄龄开始往下看,上来就看见《临江仙》,这是李诚的失误,忘记给删改了。不过这首词却是大气,滚管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太打人了,一下就给房玄龄的眼珠子抓住了,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投入,房遗爱在一边都忘记了。
卢氏多了解他啊,一看这个状态,赶紧挥手示意房遗爱走人。
不到两刻,第一册看完了,意犹未尽,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第一册写到十二回就结束了,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然后就没然后了,这看书的人看的正过瘾呢,居然就没了。还是这么关键的时刻,断章狗都特么的该死啊。这时候房玄龄就是这个心情了。赶紧看看别的书,发现却是另外一本,还特么的都是第一册的时候,房玄龄有点抓狂了。
1...3031323334...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