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这些都是晚膳要用的食材。
山药皮碰到皮肤最是麻痒,那人一边削皮,一边时不时将手浸在旁边的冷水盆里,又用粗棉布擦一擦,才能继续削皮。
他冷不丁一侧头,瞥见了小乐子,忙踢开凳子站起来,满脸堆笑道:“乐哥哥,可是贵人主子有什么吩咐?”。
小乐子不急不忙,笑眯眯道:“主子发话倒没有,不过你们几个的动作还得爽利些,仔细别耽误了主子晚上用膳!”。
那人便连连哈腰道:“乐哥哥放心,决计耽误不了!耽误不了!”。
小乐子点点头,眼光从屋中扫过,正要抬脚走,另一人是在旁边听着的,见小乐子是从贵人正屋里出来,他心里琢磨了一下,抢上前便小声道:“方才达哥哥给咱们说了晚上的膳单,还请乐哥哥掌掌眼。”。
小乐子迎风眯着眼道:“你说。”。
那杂役太监看了看旁边几人,便数着手指头道:“晚膳有瓜姜炖鸡、饟鸡翅变蛋、烩苹果鸭、百果山药酸辣鱼、脊髓红烧肉……
小乐子听到后面,抬手止住他,道:“成了!再配一味素菜,一品羹汤,一会儿我去给七喜姑娘看看。”。
他说完,抬脚进了旁边屋子,只见屋里烟气热腾,小达子正满头大汗地在灶台前打转。
一扭头,小达子见小乐子进来了,便认真地道:“小乐子,如何?那道龙须雪花酥可还合了主子的胃口么?”。
小乐子点点头,静静地道:“主子夸了好几句,说你手艺不错。”。
小达子抬手擦了擦脸颊上滚下的汗珠,憨憨地笑了。
他一边说,一边顺手在旁边拉了一把粗腊木凳子坐下,盯着小达子道:“你这道龙须雪花酥做得委实是好,当真是你自己想出的方子?”。
小达子一边忙活,一边道:“这是我老家的小吃,我改良了一下,主子爱吃甜,但又不爱太甜,也是伺候了主子有段日头了,大抵知道了主子的口味,这才把握得准。”。
小乐子笑道:“如此,你可真是用心!”,他顿了顿,催促道:“对了,你再说一遍那龙须雪花酥的做法吧!”。
……
翊坤宫暖阁内。
年妃扬手将一团纸狠狠砸在了懋嫔身上。
懋嫔机敏地一侧脸,躲了过去,那纸团堪堪擦着她的脸落在了地毯上。
懋嫔跪在地上不说话。
待到年妃好一会儿平静下来,懋嫔才扶着茉莉的手站起来,又走过去,轻手轻脚捡起那纸团,放在桌案上,用热茶盏的底一点点将它抹平。
那纸团上是她做的记号,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皇上去景阳宫东侧院用膳的日子,若是皇上留宿,便用朱砂将圆圈填满。
“年妃娘娘,”,懋嫔柔声道:“因着敬事房的记录查阅不方便,是您让嫔妾暗中做这记录,也亏得嫔妾与吉贵人身在一宫,这才方便查看。”。
她停了停,打量着年妃的脸色,道:“嫔妾也是实事求是,娘娘看看就是了,千万别动气,气伤了自己身子,不值当!”。
懋嫔说完,低头看着那张纸上的朱砂宛然,心里难免也有些震动。
不怪年妃娘娘着急。
这一张纸代表的是一个月,几张纸放在了一起,在灯下这样细细看来……
皇上往吉贵人那儿去的次数……越来越多。
到了最近,简直已经是专宠的趋势了。
况且还有不断的赏赐——懋嫔都没敢往这张纸上记录!
年妃忽地半起身,伸了手臂,一把又将那张纸夺了去,重新展开审视了起来,懋嫔唯恐她发难,连忙起身,小步走到年妃身边。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八十六章 御览荷包
年妃盯着那张纸瞧了半晌,倒是没有再发作,只是喃喃道:“本宫竟然之前还动过心思,想着抬举抬举这吉贵人,容得她生下孩子,好让本宫抱来当做自己的孩儿在膝下养着……当真是糊涂到心窍了!”。
她顿了顿,身子向后仰了仰,靠在椅子背上,一字一字道:“是本宫小瞧了她。”。
懋嫔接过宫女珠玉手中的小玉锤,低声吩咐道:“出去吧。”。
珠玉微微犹豫,见年妃并无发话,便将小玉锤交给了懋嫔,自己屈膝行礼退后,又唤了周围服侍的宫女全部下去,最后将暖阁的门轻轻戴上。
懋嫔瞧着奴才们都出去了,这才取下银制雕花护甲,“叮”地一声,放在旁边的紫檀雕花桌案上。
她伸出了一双瘦削的手,一边轻轻揉捏着年妃的肩膀,一边躬身到年妃耳边,低声道:“嫔妾瞧着……这原也不怪娘娘,这小小一个贵人,一无出身,二无容貌,三无才情,居然偏偏就拢住了皇上!东西十二宫,谁又能想得到?”。
懋嫔说到这儿,顿了顿,悄眼打量了一下年妃的脸色,才继续道:“在潜邸的时候,那么长的年头,整个府里除了福晋——如今的皇后娘娘,哪里还有人能越了娘娘去!可是瞧着眼前景阳宫的情势……”。
“唉!”,懋嫔怅怅地叹了一口气,加重了手上的力气,道:“娘娘的确不能轻敌了——若是皇上再像如今这般三天两头地去瞧吉贵人,那吉贵人又是个年轻好生养的,保不准哪天便有了身孕!到时候,母凭子贵,不定便能和娘娘您比肩。”。
年妃听到“身孕”二字,眼中显出一丝痛楚。
待得听到“和娘娘您比肩”这一句时,年妃肩上的肌肉骤然绷紧,猛地一拍桌案,对懋嫔斥道:“她休想!”。
她胸口起伏了几下,恨恨道:“皇上也是糊涂了!那吉贵人的父亲,不过是个典仪官罢了,小门小户的……再寒微不过了!哪能与本宫的出身相比?这吉贵人不过也就比先朝的德妃身份稍稍好一些罢了!”
懋嫔面色大变,立即扑通跪下,颤声喝道:“娘娘慎言!中伤太后,这是何等大罪?便是太后已经驾崩,似娘娘今日这番话语,也万万不能在人前泄露了!”。
年妃瞥了她一眼,悻悻道:“懋嫔,你可真是年纪越大,胆儿越小,瞧把你给吓得!本宫不过也只是嘴上说说,图个解气痛快!”。
懋嫔连连摇头,瞅着年妃只是叹气。
半晌,她慢慢道:“娘娘如今能警惕起来,这自然是好的。不过凡事需从长计议,要打压那吉贵人,总得有个由头,总不能寻着一件小小错处便肆意发作起来,到时候一击不中,反而还惹得皇上更加觉得娘娘性子跋扈,那娘娘的处境便更不利了。”。
懋嫔歇了一口气,踱了几步,回头道:“更何况嫔妾瞧着,皇后娘娘从一开始,便是有意想栽培吉贵人的。”。
年妃闷哼了一声,道:“坤宁宫那位,倒是有些眼力见儿。”。
懋嫔并没接话,只是低头沉思着道:“吉贵人年纪虽轻,戒心却不小。不似当初的海贵人那般好下手。嫔妾与她同居一宫,按道理来说,原该亲近些!可那吉贵人便是对着嫔妾,也从来小心谨慎的很。嫔妾瞧着,倒是永和宫的张贵人,和她都比嫔妾亲近些呢!”。
年妃焦头烂额地道:“怎的又扯上了个张贵人?”。
懋嫔低头,用帕子掩住嘴咳了一声,她说话久了,便有些精力不支,这时才抚了抚胸口道:“两个丫头来往得挺亲近,不过嫔妾瞧着……那张贵人是个没用的,大抵是见风使舵,想攀附攀附罢了!”。
年妃沉吟了片刻,道:“张贵人是宁妃永和宫的侧位,是么?”。
……
五月初二,养心殿。
胤禛擦了擦嘴,将毛巾扔给侍膳的太监。
御膳房的人刚刚将膳桌抬走了,一会儿还有臣工们要来觐见,这是一个难得的空当儿。
苏培盛见缝插针,按照规矩,将东西十二宫的荷包按照位份,装在一只紫檀镶碧玉头海水团龙图案的长盘里,呈上给胤禛。
“皇上!”,苏培盛捧着托盘,笑着道:“端午佳节将至,这是东西十二宫呈上的荷包,都在奴才手中这盘子里了!是娘娘们亲手制作的,还请皇上过目。”。
胤禛摆了摆手,看都没看,让他直接端下去。
苏培盛一缩脖子,躬着背就小步退后了。
正常!太正常了。皇上这反应是他差不多预料到的。
往年的荷包,皇上也从来没仔细看过,雍正元年的端午荷包,有不少还是崭新崭新的,堆在库房里,连口都没开封呢!
眼看着就快退到了门口,苏培盛刚要转身,却听皇上出声道:“回来!”。
苏培盛一缩脖子,便捧着那托盘赶紧过去了。
胤禛的目光在托盘上睃巡了片刻,见那托盘中荷包大小不一,宝色流光,有红缎地平金钉线绣吉祥八宝鸡心形状的、有鹅黄缎绒花线绣蝙蝠、葫芦、仙桃图案的、有金包梗线拉锁绣祥龙的、还有深浅明黄双色穗海水江崖纹腰石榴形的……一大堆摆在一起,粲然生光。
就中最显眼的是一只淡雪青色的荷包,用了点翠、玉镂雕与金银累丝、溢彩流光。雪青色本是极清冷的颜色,这般配上各色奢华装饰,便显得那素色也热闹了起来。
这只荷包下面的穗子又有串翡翠叶片、沉甸甸的一大串作为装饰……
胤禛只扫了一眼,便指着对苏培盛道:“此等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者,开风俗奢侈之端,朕所不喜,令后宫往后勿制此类。”。
苏培盛应了,又小心翼翼道:“皇上,内务府已将赏赐各宫的纱、葛、扇子、香饼、香包、香袋、宫佩等端午节庆物件准备齐全,就等着皇上一声发话,便送去给各宫呢!”。
胤禛没说话,在托盘里找寻了一下,忽地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伸手拎起一只不起眼的小荷包。
那荷包乃是乌沉沉的黛蓝色,一体素色,不加任何装饰,仅仅在右上角用银线歪歪斜斜地绣了一弯小小的月牙儿。
月牙中间也没填满,显见缝荷包的人针线功夫极笨拙。
胤禛捏了捏,只觉得荷包里似乎还有什么物事,他解开袋口,对着掌心抖了抖。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八十七章 恩赏连连
内里物事滚落在胤禛手掌中,原来是两只五色绒缠成的小粽子。
每一只小粽子也就比一颗红枣大不了多少,捏了四只尖尖角,毛茸茸地被红色丝线拴在一起,虽不是贵重东西,却别有一番玲珑可爱。
此外,荷包中还有一张纸,胤禛抽出来展开一看,就见上面,以非常豪迈的笔触……画着一只铃铛。
“铃”谐音“灵”。
他一眯眼,抖了抖那张纸,问苏培盛:“这荷包是景阳宫的?”。
苏培盛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这时便点头凑趣道:“回皇上,正是景阳宫吉贵人所进荷包。皇上慧眼哪!奴才还没禀呢,皇上一眼就瞧出来了!”。
胤禛瞥了苏培盛一眼,顺手就把吉灵那只荷包拴在自己龙袍的腰间了。
他又从腰间解下一只红锦缂丝缎口鹿皮椭圆荷包,递给苏培盛,神情闲适:“将朕的这只荷包送去景阳宫,再给吉贵人传个话儿——就说,朕这阵子忙得也算是能得空了!晚上便去瞧瞧她。”。
苏培盛一叠声地应着,双手把荷包给接下了。
胤禛想了想,又道:“昨日早膳时,有一样八宝蜜枣甜味粽子,朕尝着还行,着膳房照此例另做四品,趁热给她送去。”。
苏培盛清清脆脆地道:“皇上放心!奴才这就去办。”。
胤禛抬手,顿了一下,又道:“还有一例竹叶包五福火腿咸肉流沙黄粽子,也拿些去给景阳宫尝尝!”。
农历五月又称毒月,最容易得病,竹叶能解毒清热杀菌,御膳房为了祛毒保健康,有的油大又味重的粽子,便用竹叶包——做法跟寻常粽叶一样:只要将宽窄三片竹叶捋在一起,这叫三星高照。
然后蘸水粘好,然后往里一折,就形成斗状了。这样,放什么米和馅料进去,味道都清香透心,是其他粽叶不可比拟的。
……
景阳宫东侧院。
苏培盛前脚刚走,七喜和碧雪便合力将那沉甸甸的膳盒抬上膳桌。
“主子趁热吃这粽子吧!御膳房的手艺呢!”,七喜一边说,一边像捧着宝贝一样地,把粽子取出来。
吉灵便扶着桌子角坐下来,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只红锦缂丝缎口鹿皮椭圆荷包。
那荷包虽是鹿皮所做,收口与底边处却都是苏杭丝绸,被折成扇形的波纹。因着有了曲折的角度,日光下潋滟流光,极是动人。
七喜握住一只粽子,用小银剪向上一挑,轻轻地便截断了那粽子上拦腰捆着的朱色丝绳,手腕上用了巧劲儿一抖——香喷喷的小粽子便咕噜咕噜滚下来,翻落在了吉灵面前的小盘子里。
膳盒外面又裹了三层夹棉的明黄色保暖被窝子,膳房的人又是一路赶紧着送过来,这时候粽子还是滚烫的呢!
七喜便提醒着:“主子慢些,仔细烫着!”。
吉灵夹了一个送进嘴里。
粽子是火腿咸肉夹着流沙黄,吉灵一口咬下去,正好牙齿碰到了那蛋黄,顿时又甜又咸的流沙黄就热乎乎地涌进了嘴里,再配上火腿的柔嫩,咸肉的丝丝入味,还有糯米的清香……
还有那蜜枣粽子。
吉灵以前其实是不大喜欢吃蜜枣粽子的,因为蜜枣粽子总是甜味儿分布不均匀。
比如说,一口下去,倘若咬到的是裹着蜜枣的部位,那肯定是满嘴生甜。
但其他没有裹到蜜枣的部分,便和白米粽子没什么区别。
咀嚼起来太寡淡了。
但是御膳房送来的这四品蜜枣粽子却不一样。
吉灵一送进嘴里就尝出来了:这粽子的每一粒糯米似乎都在蜜里泡过,明明是相互粘连的,看上去却又颗粒分明,更兼着有一股米酒的清香。
此外,那枣子的枣皮早就去掉了,只剩下细腻柔滑的枣泥,和煨得透烂透烂的红豆沙,还有很小颗粒的炸奶酥方饼揉在糯米里面。
炸奶酥方饼是用桂花霜糖揉的,方方正正的一个个小面块儿,下锅一炸就成了金黄色,和蚕豆差不多大小,一个粽子里差不多能塞**个。
吉灵一边吃,一边就听碧雪絮絮地说到去年的端午节,紫禁城里的盛况。
七喜低头收拾着粽子叶。
那粽子糯米极粘黏,她剥完了放在吉灵面前,用热水润了润手指尖,听碧雪越说越来劲,便笑着嗔道:“得了!那时候主子还病着呢,躺在西侧院里,这份热闹也没凑上,你就甭提了!”。
碧雪吐了吐舌头,吉灵摆摆手道:“不碍事,你让她说,就是因为我去年没凑上这热闹,才想好好听听。”。
是啊,那是雍正二年的端午节,她还没穿越过来呢!
原来……按照宫里的规矩,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还会有一场规模颇大的“粽席”——那天,各种形状各种味道的棕子会被装在盘子里,小山一样地出现在养心殿,以及其他东西十二宫的膳桌上。
而这些粽子,只来自于一个地方——御膳房。也只有御膳房,才有资格承包了这一天的粽子。
从四月下旬,怡亲王发了旨意,御膳房的人便十几个日日夜夜都守着大锅包粽子、煮粽子,尝粽子,再根据馅料的甜咸浓淡进行调整……每个人都没日没夜地在尝粽子。
毫不夸张地说,一到端午节,御膳房的厨子们,听见“粽子”两个字,简直都想吐哩!
此外,“粽席”开席之前还会有小游戏,所谓“金盘射得许先尝”——为了助兴,宫女们还会把许多粽子放在一个金盘里,众后妃人人站在指定的位置,拿着金角小弓,射中哪只便先吃哪只。
总之,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粽子节,就连太监宫女们,也能每人领上一份粽子。
碧雪讲得口沫横飞,吉灵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晚上胤禛过来的时候,她就笑嘻嘻地拉着四爷的袖子,大胆问他——“金角小弓”射粽子好不好玩?
胤禛听她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先是一懵,然后就反应过来了——去年这时候,吉灵还默默无闻地在景阳宫的西侧院呢。
她那时是常在,而“粽席”是只有贵人以上的位份才能参加的。
她自然是不知道的。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八十八章 大宝宝
其实去年的端午节,他也过得惊心——那天傍晚,他还在养心殿呢,就有太监来悄悄地传了丧报。
先朝废太子、胤禛的异母兄、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所嫡生的皇子——允礽,在雍正二年的端阳节,静静地死在了紫禁城、咸安宫的暮色里。
废太子这一生,历经荣辱起伏,最终却以幽死禁宫收场,至死亦不瞑目,直直望向乾清宫的方向。
而他身边,只有一个侍候了他一辈子的老太监跪泣不已。
胤禛想到去年这些事,就觉得日子当真过得是快,一年一年的……看上去是长,可一转眼也就过了一半了。
他收回思绪,面带笑意,拍了拍吉灵的手背,温言问她:“怎么,你也想玩那金弓射粽的游戏?”。
吉灵松开他袖子,笑嘻嘻道:“倒也不是,就是我听碧雪说往年宫里过端午的事情,很是热闹,所以问问。”。
“哦?”,胤禛饶有兴致地一眯眼,对吉灵道:“你院里的奴才,还跟你说这个?”
碧雪听着这话音似乎不对味,心里打鼓,慌得赶紧就跪下了:“皇上恕罪!是奴才逾矩了!奴才多嘴!”。
吉灵本来没觉得有什么,见碧雪这么一跪,也给她传染得莫名紧张了,便站起来护着碧雪道:“皇上,都怪我!是我非要问碧雪,她被我催着没办法,才说的啊!”。
胤禛伸手压着让吉灵坐下。
他不过随口一问,并没当回事儿,这时候从面前碟子里,夹了一筷子米酒炖鹿筋送进口中。
那鹿筋用的是梅花鹿筋、配以白萝卜、白菜、枸杞、山鸡、老鸡浓汤。
鹿筋弹性十足,被萝卜在大瓦罐里煨了三个时辰之后,味道清鲜,无任何腥膻之气。
汤则是用野山鸡和老母鸡一同炖煮的,老母鸡汤温补,野山鸡汤鲜美,内另有菌菇,菖蒲叶、枸杞,不腻不肥,还别有一种野味香。
胤禛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每次木兰围场回来,侍卫们提着他打下的野味,便要立即送去亲王府的膳房制作这道菜。
如今登基成了皇上,满宫里做这道菜最拿手的却不在养心殿御膳房,而是景运门膳房。
这菜也是从景运门膳房提来的。
膳桌上另还有米酒醉湖虾、金丝怀柔板栗等等。
因着景阳宫贵人爱甜,景运门膳房孝敬的点心则是茶食刀切一品、杏仁佛手一品、香酥苹果炸一盒、合意饼双碟,此外还有描金攒盒装着的红薯蜜饯八品,是零嘴小吃。
吉灵有点懵,她到现在都还不大清楚景运门膳房在哪儿呢!人家怎么就把她口味摸得清清楚楚?
碧雪还跪着,吉灵瞧瞧胤禛脸色,就跟她打手势,催促道:“起来吧。”。
碧雪想起来,才发觉手足竟然酸软。
七喜招呼了小芬子,上来半扶半抱地,硬把人给拽起来了。
用完了晚膳,胤禛和吉灵两个人就到里屋里去了。
方才四爷一进门就坐下在膳桌旁,所以吉灵没注意,这时候他长身立着,吉灵便一眼瞧见了那只自己亲手制作的,黛青色的小荷包。
正摇摇晃晃地挂在胤禛腰间……
他竟然不嫌弃,还把这只荷包挂身上了!
吉灵又是感动,又有点微妙的难堪——早知道皇上会看重自己的荷包,还特地挑出来挂在身上了,她哪怕是熬几个大夜,也一定要把这荷包做得精致些啊!
这下可好!这针线功夫如此蹩脚的荷包,明晃晃地挂在胤禛身上,简直是一面行走的活招牌……
当时绣那弯月亮,她硬是没让奴才们帮忙,就只准许七喜替自己穿了银丝线。
七喜一边眯着眼穿线,一边吭哧吭哧地笑。
吉灵还记得,自己绣完那只月亮,美滋滋地高声喊七喜和碧雪进来看。
两个姑娘一掀帘子进来了,结果七喜以为她绣的是镰刀,民间干农活的那种。
碧雪的想象力比较贴近端午主题,也更丰富一点,认为主子绣的是牛角形状的粽子。
两个人还争论了几句。
吉灵当时就想掀桌子,不做了!
最后她还是苦唧唧地在纱灯下补了一个时辰的针脚,硬是就靠着自己一个人,才绣出月亮样子来。
“我为了绣这个荷包,手都扎破了!”,她眉毛眼睛都皱到了一起,抬着手伸到胤禛面前,给他看,是撒娇的语气。
胤禛还真的握住她手,在纱灯下仔细地看了看:“哪有?”。
吉灵自己缩回手,瞧了一眼,道:“皇上来得迟了,伤口都愈合了!”。
胤禛也笑,顺手就把那荷包拎起来给她看,有意逗她:“这真是你自己做的?朕瞧着不大像!”。
吉灵一听话音,就快蹦起来了:“怎么不像!我熬了好几个大夜了,皇上您瞧,我这左眼的外眼角到现在还是通红通红的呢!”。
她一边说,一边扒着左边眼睛,可怜兮兮地凑到胤禛面前,证明给他看。
胤禛在灯下看得分明,见她眼角果然有几根血丝,但并不严重——哪里像她说的那么夸张,“通红通红”的呢?
他顺手拢住了她,像抱一个大宝宝一样,将她整个人向自己怀里提了提。又低下头,轻轻贴着她额头吻了一口,温言道:“你的心意,朕都明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