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几个宫女在廊下看见她来了,立即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道:“奴才给吉贵人请安,吉贵人可来了!”。
其中一个领头的宫女便道:“皇后娘娘方才就命奴才们候在这儿了,瞧瞧贵人来了没。”。
吉灵心里也有点意外,忙恭恭敬敬地笑着回道:“哪能让皇后娘娘如此费心,可折煞我了!”。
说话间,那领头宫女已经引着她向正殿里走去,玉阶上又有两个宫女,瞧着吉贵人过来了,老远地便打起了帘子。
那院中另有几个贵人服色打扮的年轻丽人,那几个宫女便像没瞧见一般,径直昂着头,引着吉灵从她们中间走了过去。
众人不由得给吉灵让开一条路来。
吉灵低着头,只是快步走。
待得上了玉阶,进了正殿,才见殿里也是布置一新,左右两张几米长的长桌案上各摆放着九只五彩张天师斩五毒图盘,盘里堆着时节的鲜花和果子,清香馥郁。
刚一进暖阁,吉灵便见皇后正一个人端坐着,并不与他人多言,只是低头啜饮一杯热茶。
齐妃和裕妃坐在一旁,用帕子掩着嘴,微微皱着眉在说着什么。
吉灵快步走到暖阁正中,蹲下身子,郑重其事地给乌拉那拉氏行礼道:“贵人吉氏,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刚刚说完这几句,便听外面唱报道:“年妃娘娘到——!”。
门帘被打起,众人转过头去,便见年妃今日也是盛装打扮,鬓发间珠环翠绕,金绣银镶。
年妃扶着贴身宫女的手,娉娉婷婷地走到皇后面前,略微屈了一下膝,一脸懒洋洋地道:“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她说完,也不等皇后娘娘叫起,居然径直转了身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喇喇地坐下了。
皇后被堵得好一会儿才出声,淡淡道:“年妃倒真是熟不拘礼。”。
暖阁中顿时安静下来,只有裕妃一个没忍住,差点笑了出来。
皇后一转头,便见吉灵还在原地——她显然腿脚已经蹲得酸了,微微发颤,仍然不起身,只是恭敬地低着头。
是在等着自己这个皇后发话。
乌拉那拉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她放下手中的茶盏,亲手虚扶了一下,道:“吉贵人起来。”,又指了指懋嫔旁边的位置,道:“坐。”。
众人都怔住了。
皇后指的那把椅子是个很微妙的位置,就挨在懋嫔旁边。
说尊不尊,说卑不卑。
平日里一直都没人坐——妃位的老人儿不屑坐、年轻的贵人们不敢坐,嫔位的人数又少……
所以那里永远都是空的。
在一片安静中,年妃忽地嗤笑了一声,冷冷道:“皇后娘娘,瞧着吉贵人这模样,应是被吓着了。不过臣妾倒觉得,这位置不该她坐,她也不配坐!娘娘还是别为难她了。”。
年妃话音刚落,就看见——吉灵已经扶着七喜的手,施施然在那把椅子上坐下来了。还低头顺手理了理衣袖,一脸神情坦然。
暖阁中的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各色目光齐齐看向了吉灵,又看向了年妃。
皇后眉头微微一挑,看着吉灵。
年妃倏地变了脸色,一双杏眼盯着吉灵,只厉声道:“吉氏!亏得皇后娘娘还夸你最懂规矩,本宫瞧着,你却胆大得连尊卑都敢逾越了!这把椅子……也是你的身份配坐的么?”。
吉灵向前倾了倾身子,笑嘻嘻道:“妾身愚钝,旁的事都想不明白。不过妾身只明白一件事——皇后娘娘正位中宫,母仪天下,这六宫都在皇后娘娘统协之下,皇后娘娘的旨意便是规矩!”。
话音落下,暖阁中寂静无声。年妃心里本就恨极了吉灵得宠,此时心头怒气陡生,一双眼阴沉沉地眯了起来,只盯着吉灵。
却见吉灵说完了那番话,顿时肩膀微耸,低头坐着,又恢复了平日里恭顺的模样。
这时,只听外面唱报道:“皇上驾到!”。
皇后听了,口中只道:“今日皇上下朝倒是早!”,便不慌不忙地将手中茶盏交给旁边奴才,又扶着宫女华容的手。
经过年妃身边时,她痛快地瞄了一眼年妃的脸色,这才快步走出了暖阁。
众妃嫔都跟在皇后后面出了暖阁,见胤禛大步流星地跨进前殿来了,苏培盛在后面一路小跑跟着,便齐齐蹲下请安。
皇后在众妃嫔之中,因着身份是妻,只半蹲了膝盖,道:“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胤禛在众人中寻了寻,正见着吉灵也抬头向自己看来。
两个人相视一笑,胤禛便收回眼光。
他抬手让皇后起来,见皇后形容憔悴,便夸奖了几句,又道:“朕知道,操办佳节、大典最劳心神!皇后尽心尽责,这些日子,应送应赏的,都打理得清楚,甚好!”。
乌拉那拉氏随着他步伐走着,此时就受宠若惊地道:“谢皇上关怀!臣妾不辛苦!办妥、办好这些事情,本就是臣妾作为皇后的职责。臣妾将家事料理的好,皇上在前朝的国事才能不分心。”。
她顿了顿,见众妃嫔都落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便低声笑道:“皇上若是觉得臣妾辛苦,以后不妨给臣妾寻个左右手,就算是帮忙分点担子,也能容臣妾过几天松快日子了!”。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九十三章 和硕和惠公主
闻弦歌,知雅意。胤禛听出皇后话外的意思,只微微一笑,并不接这个话头。
乌拉那拉氏见皇帝不吱声,也不好续着这话题再往下发扬,便岔开道:“今日的棕宴,臣妾可是备了粽弓,趁着后宫姐妹们都在,皇上定得给大家露一手!”。
胤禛一边走,一边道:“这是小女子的玩艺,朕怎插手?”,他说到这儿,忽然脚下一顿,眼睛一眯,抬手向宫门外一挥,笑着喝道:“进来!”。
众妃嫔一起向殿外望了去。却只见一个活泼的小小人影一闪而过,又有一声清脆的笑声问道:“皇阿玛,您瞧见我了吗?”。
七八个宫女太监都猫着腰,苦着脸跟在那小人儿身后,唯恐她摔着,几人张开手臂,口中只连连哀求道:“公主慢些!仔细脚下!”。
皇后咳嗽了一声,轻斥道:“和惠!多大的人了?还玩这躲躲藏藏的游戏?今日端阳,众位娘娘都在这儿,莫要顽皮了,快些进来。”。
原来这便是和硕和惠公主!
吉灵之前早有耳闻这位公主的大名,却从没见过真人。只听人说过——这金枝玉叶的小姑娘,便是十三爷——怡亲王的小女儿。
因为怡亲王与皇上兄弟情谊非同一般,往来甚秘,这小姑娘从小在雍亲王府里跌摸滚爬,出入整个雍亲王府比进自家宅院还熟悉。
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便直接认了这女孩做养女,登基后,她也被封为和硕和惠公主。
可别小看这“和硕公主”的封号——崇德元年,还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便仿明代制度,皇帝的女儿开始被称为“公主”。
但即使同样为公主,也是有区别的。
皇后生的女儿是“固lun gong主”,其他娘娘生的则是“和硕公主”。
但即使是比“固lun gong主”低了一头,那也是公主呀——只有天子之女才能配享的称号。
至于亲王之女,则叫和硕格格。
所以这小姑娘的生父是怡亲王,她本来的身份应是“和硕格格”的,因着做了皇帝的养女,才成了“和硕公主”。
和惠公主听了皇后这话,一噘嘴,背着手,才慢慢走了进来。
吉灵就看见这小姑娘不过才十一二岁年纪,若是换了现代,还是个小屁孩儿呢!每天得背着书包老老实实上小学去。
和惠公主穿了一身淡粉色的旗装,头上的小小旗头梳得油光水滑,也配了一朵同色的淡粉色牡丹珠花。
旗头左边,插着一只应景的端阳五色老虎簪,旗装上摆扣子上,挂了一片翠玉雕成的菖蒲叶,一身珠光宝气,一张小脸上却满是稚嫩之色。
她踢踏踢踏地走到胤禛和皇后面前,按照和硕公主的规矩,对着皇上和皇后行了叩首礼,待转过身,又对其他几个有生养的妃子们行了万福礼,那几个妃子连忙还礼笑道:“公主!”。
和惠公主的一只手一直背在身后,这几个礼便也行得不伦不类,皇后见状,便抿嘴一笑,招手道:“和惠,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这么一会儿也不肯放下?”。
和惠一脸不情愿,慢慢把手从背后伸出来,原来她手中抓着的是一只毛绒绒的端阳五毒图案小老虎,众妃嫔都忍俊不禁。
胤禛一脸慈父表情,疼爱地看着和惠公主,这时候便走过去,伸手揽上她的后脑勺,笑着带她往后殿走去。
众人到席位坐下后,吉灵才注意到胤禛今日的朝冠上戴了艾草尖,身穿蓝棉纱袍和红青棉纱绣二色金龙褂,身上虽然拴了只龙舟形大荷包,自己给他送的那只小荷包也依然挂在他腰间。
宫女们送上茶果来,皆是桑椹、樱桃、茯苓等适时的鲜果。只见华容快步走到皇后身边,低声说了什么。
皇后听完,又转头向胤禛说了几句。见胤禛点了点头,她便对华容颔首。
华容会意,自去安排,不一会儿,养心殿御膳房的太监们已经抬着各色膳桌等候在了宫门外,待得排好了队形,这才两两成对,鱼龙流水一般地将一对对膳桌送了进来。
宫女们伺候着将各色菜式送到各嫔妃面前,吉灵就见今日的菜式倒是家常接地气——有姜汁豇豆、青红椒麻鸡、蒜泥白肉卷、烤鹿肉干、凤眼炒虾球、蒜蓉蒸扇贝、此外还有一道自己喜欢的三鲜龙凤球。
……就是没有粽子。
今天不是“粽宴”吗?
皇后笑着举起雄黄酒杯,对胤禛道:“皇上,值此端阳佳节,臣妾第一杯便敬皇上!”。
胤禛举起面前的菖蒲酒杯,对皇后示意了一下,一饮而尽。
皇后并没急着喝下,又对着众人遥遥举杯示意,见众妃嫔连忙端起面前的杯子,皇后这才以袖遮面,将那杯菖蒲酒喝了下去。
众人又说了些节庆话,身旁的侍膳宫女们便开始动了筷子。伺候着一道道布膳,酒过三巡,只见华容正色站在门口举起手掌,轻拍了三下,众人一抬头,就看见八个小太监吃力地抬着一张巨大无比的膳桌,一步步挪了进来。
那膳桌大得简直夸张——要不是上面还放着一只同样巨大的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盘,内中堆着一大堆热气腾腾的粽子,吉灵还以为御膳房的太监把皇上的龙床抬来了呢!
膳桌被放下在大殿正中,因着重量颇沉,四脚不一,放下时难免有震动,吉灵却见那桌上盘中,粽子纹丝不动。
她眯起眼睛仔细盯着看了一会儿,才瞧出内里的门道,原来这盘子中,所有的粽子之间,已经都用绿色丝线相互勾连,合纵连横,最后成了一道立体网状,如此才不会松散。
这时又有宫女们进来,往嫔妃膳桌上送上粽子,皆用银碟装着,每盘十八个,每个膳桌上摆两方。
华容此时便捧着一把金角小弓,低着头快速小碎步走到帝后面前,跪下将那小弓呈上。
这就是射粽子的粽弓了。
齐妃本是一直埋头苦吃的,这时候也放下了筷子,笑着道:“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臣妾向皇上讨个眼福,就请皇上给大家伙儿露一手罢!”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九十四章 金弓
胤禛尚未说话,和惠公主本是坐在几位妃子旁边的,这时肉嘟嘟的一张小脸上就绽出笑容,也拍手笑道:“皇阿玛便试一试这把金弓吧!”
胤禛见众人语意殷殷,兼着和惠开了口,便向苏培盛点了点头,苏培盛忙躬腰上前,从华容手中接过那只金角小弓,趋步递给胤禛。
那金角小弓一头罩在一张青色竹纹十面锦缎下,旁边放着一把铜制的梅花络子挑手,胤禛顺手掀开了盖布,便见那金角小弓下,垫着一大捆特制的箭矢,根根都缠上了五色端阳绸,尾部挂着菖蒲穗子。
他顺手抽出一根,握在手中,站起身,缓缓从膳桌后绕到前面来,皇后与众妃嫔见皇帝起身,一个个便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也跟着立了起来。
皇后跟上胤禛,走了几步,站在他身旁,见殿中对面那棕盘中,粽子堆叠如山,便笑吟吟道:“皇上,臣妾有个提议——这第一只要射的粽子,不如让和惠去指着吧。”。
胤禛愉悦允道:“也好,便让这丫头去挑!”。
苏培盛立即从旁边小太监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一盘朱红色的扶桑花贴,又碎步挪到和惠公主面前,笑道:“公主,所有的花贴,都在奴才手中这盘子里了,公主请!”。
从顺治年间,宫里就时兴了端午节要赏扶桑花的规矩。
端午时节,御花园的扶桑花开得正艳,扶桑花挺立高大、花瓣色艳艳丽,这盘扶桑花贴乃是采了清晨带着朝露的扶桑花,压榨出花汁颜色,又染在雄黄纸上,剪成了花朵图样,背后早用刷子刷了糯米汁。
花贴被贴在哪只粽子上,持弓之人就得射中哪只粽子,如此才算是完成了“射粽”的游戏。
和惠公主扬起下巴,露出两只小虎牙,毫不犹豫地伸手道:“我来!”,语音清脆,缭绕在殿中。
胤禛笑道:“这丫头和老十三一个样,都是天生一副爽朗决断的性子!”。
皇后这时便上前来,亲自牵了和惠公主的手,向苏培盛絮絮地吩咐道:“将盘子放低些,让公主好好挑挑。”。
众妃嫔见公主要贴这第一朵射粽花贴,也都凑趣地围了上来。
待得见和惠公主拿起了两三朵花贴,吉灵才看出来,原来那花瓣上面还描着五毒图案,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各不相同,墨迹清淡。
和惠公主挑了只蜈蚣图案的扶桑花贴,快步奔到对面那粽山前,上上下下地瞧了一遍。忽地一咧嘴,绕到那粽山后,伸手将花贴——“啪”地拍上了背面的一只粽子。
齐妃瞧了一眼胤禛,抿嘴打趣道:“皇上,和惠公主选的这个位置,可不容易啊!”。
懋嫔也笑着对胤禛道:“皇上,公主这般机灵可爱,真真是被皇上养得极好!”。
胤禛并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眼睛没离开那粽山,伸手对旁边人道:“拿弓来。”。
苏培盛立即将那只金角小弓双手递到胤禛手中。
胤禛方才已经自取了箭矢,这时便也不低头看,只凭着余光与鞍马娴熟的功夫,极利落地将箭搭在了弓上。
他随即一抬弓,利眼一眯。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便看见那只五色箭矢流星逐月地飞了出去,嗖地一声,开路辟道一般穿过了那粽山,直推了四五只粽子出去。
箭头力道甚大,只听那粽山背后“扑扑扑”的几声落地的闷响,众妃嫔都不由得“呀”了一声。
早有小太监守在那儿,这时便飞奔过去捡起四只粽子,放在托盘中,高举着送到胤禛面前,跪下将托盘呈上。
众人伸了头去瞧,只见那几只粽子还冒着热气,其中一朵上面赫然贴着娇艳的扶桑花,不是和惠公主选中的那只,又是哪只?
和惠转了转眼珠,忽然一跺脚嚷嚷道:“皇阿玛!这可不算!我贴的只有一只粽子,您却打了这四只下来!”。
胤禛瞥了她一眼,含笑道:“你这丫头!”,他待要向下说,便见齐妃已经上前来和惠面前,弯下腰轻声轻语说了几句。
齐妃是有生养的娘娘,对于哄孩子十分有一套,几来几往便逗得和惠眉开眼笑。
胤禛将那金角小弓交给皇后,皇后接过弓,在手中握住,笑吟吟环视了众人一眼,这才道:“皇上既然为咱们端阳佳宴开了第一弓,大家姐妹们也不必拘着了!还有谁来?”。
话音刚落,懋嫔却笑吟吟地道:“皇后娘娘,嫔妾瞧着这射粽十分有趣,斗胆也想试上一试。”。
她平日里是个老成持重的,众人都不料第一个要出来射粽的人竟然是她。
皇后面上仍然是笑着,只是笑意淡薄了几分,道:“也好,懋嫔是个能沉得下心的,射箭倒是最讲究这点。”,说完,便慢悠悠将金角小弓交给华容,华容捧着,快步送到懋嫔面前。
懋嫔接过了弓,动作不甚熟练地拉开,因着力气孱弱,即使那弓极小,也不能拉得圆满。
她举起弓箭,吉灵就看她扣着弓弦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然用尽了力气。
和惠公主笑着抢上前道:“懋嫔娘娘,这粽子还是让我来选罢!”
懋嫔立即笑道:“公主挑的,一定是最好的!”。
和惠公主展颜一笑,蹦蹦跳跳跑到那粽山旁边,用花贴贴了一只靠下位置的粽子。
众人见那位置容易射中,想必懋嫔或许能射中,便都回头,带了几分期待看向懋嫔。
在众人目光的包围下,懋嫔一张苍白的脸,此时竟也泛出了一点血色,她紧紧咬住嘴唇,眯起一只眼睛,侧过头,对准那只贴花粽子,来来回回瞄准了六七次,还是没放箭。
宁妃瞧得着急,便挤开身前的裕妃,对懋嫔道:“懋嫔,看准了就放吧!”。
话音还没落下,只见懋嫔手中箭已离弦,“嗖”的一声,稳稳地扎在那只粽子花贴上。
众人都轰然喝起彩来,小太监奔过去将粽子捡起,呈递给皇帝及各人看了一眼,吉灵站在众人中,正撑着七喜的胳膊看得有趣,胤禛一转头,瞧了她一眼,忽然抬手指着她的方向,笑着对苏培盛道:“让吉贵人也过来试试!”。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九十五章 狠手
皇上此言既出,吉灵只能上前去接过那只金角小弓。
刚刚捧住,她手腕便被压得往下一沉——没想到这金角小弓看着精巧,却颇有重量,难怪方才懋嫔挽弓那般吃力呢!
和惠公主还站在原地,见又有宫妃要射箭,她乐此不疲,抢着从盘子里又拈起一张扶桑花贴,双手举高,贴在粽山正中的一只粽子上。
皇后见她离粽山很近,便招手笑着道:“和惠,别站那儿,到皇额娘这儿来!”。
和惠公主甚是活泼,此时听了皇后的话,脆生生地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地往回走了几步。
吉灵一脸沉重地捧着弓,心里充满了后悔——眼见着这丑是要出定了。
如果知道今日这棕宴,自己居然会被四爷点名,还被他心血来潮地拉出来……
她一定在前几日,苏培盛给景阳宫送来那只小弓、还有那十六屉粽子的时候,就好好练习一番,而不是偷懒。
见吉灵为难的神色,宁妃用帕子掩了嘴,笑嘻嘻地补刀道:“吉妹妹还等什么?快让咱们姐妹们开开眼吧!瞧着平日里吉妹妹这般聪慧,想必也能一射而中!”。
皇后闻言,只抬手扶了抚鬓发,淡淡道:“吉贵人,不过是个宴中游戏,不必紧张,尽兴便好。”。说话时,她指尖的镶金嵌珠宝团花纹护甲碰在凤钗之上,发出珠玉相撞之声。
吉灵强笑道:“是!”。
她暗自吸了一口气,磨磨蹭蹭地抽出一根箭矢,学着方才懋嫔的样子,想搭上弓。
谁知正应了那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吉灵一连试了五六次,才算把箭勉强搭在了弓弦上,便听得旁边已经有宫妃低声嗤笑起来。
其实吉灵在穿越之前,倒也不能说没碰过弓箭——很多运动健身馆、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都会有射箭的场地供人们来尝试。
但是她摸那些弓箭的时候,不但有教练在旁边指导,而且弓上还有弓窗,有刻度、标尺、箭台瞄准器。
而现在,自己手上的这把金角小弓可是一把秃弓啊!
秃弓就是古代人常用的一种弓,上面可没什么刻度、标尺——一切都只能凭射箭者自身的感觉与功夫了。
吉灵抿了抿嘴,慢慢伸展手臂,一点点将弓弦朝上空抬起来。
随后,她左右调整了几次角度,那弓弦就仿佛和她忧愁一般,完全不听指挥,动作怎么调整,怎么别扭。
胤禛在一旁,瞧着吉灵动作全然没有章法,皱眉笑着摇了摇头。
众人便见皇帝亲自走到吉贵人背后,以一个保护的姿势,扶住吉贵人的手臂,沉声道:“慢慢来!别急。”。
不少人脸上神情瞬间都滚了几层颜色。
便有看热闹的,幸灾乐祸地往年妃的方向偷偷瞅着。
懋嫔皱了皱眉,也将视线投向年妃,却落了个空——年妃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
懋嫔一挑眉,目光在人群中睃巡了一圈,才发觉年妃竟然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绕过了人群,挪到了吉灵的左后方,正和宁妃站在一起。
而宁妃的前面则站着张贵人。
正因张贵人挡着,方才懋嫔才没看见年妃走了过去。
见年妃眼神阴冷,只死死盯着吉灵,目光中的厌恶之意已是毫不掩饰,懋嫔心头一沉。
隐隐约约的,便有些思绪在她脑海间混沌而过,只是那些思绪如烟似雾一般,飘来飘去,就是捉摸不透。
忽然,便如电闪雷鸣一般,一个念头划过她脑中!懋嫔面色一变,低声对茉莉道:“快!咱们快去年妃娘娘身边!”。
茉莉不知所以,见主子神情焦急,便扶着懋嫔,想绕到年妃身边去,人群却已经将路阻隔开。
便听胤禛压住吉灵的手,朗声道:“控弦之法有两种:你既然力气小一些……”。
他顿了顿,略思虑了一下,笑道:“朕便教你第一种!用无名指叠着小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胤禛一边说,一边示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