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吉皇贵妃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平江府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遍八十七章 名单初定
坤宁宫。
众人坐了好一会儿,方才等到了皇后出来。
大家一一起身按制行礼之后,乌拉那拉氏叫起。
她环视了一圈众人,检阅似的目光从妃嫔们脸上一一掠过,这才不急不忙道:“今儿特地让大家伙都来得齐,只是为着说一件事下个月二十七日、随侍皇上去圆明园的名单,本宫已经拟好了,皇上也初初看过了。至于各人居处内务府呈上的样式房图档,本宫也瞧过了,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眼下,本宫先将这名单传给各位姐妹看一看,若是有谁去不了的,现在便要提出来内务府一堆的物事要齐全筹备着呢!若过了今日,再来寻本宫,那便无用了。”
她顿了顿,又扫视了一眼众人,带了几分安抚的意味,朗声道:“去不了的,也不必着急。皇上在圆明园上是花了心血的,偌大一座圆明园,也不是去了今年,明年便再不去的了。往后都有机会!
若是有人瞧着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姓,也别跟乌眼鸡似的围着本宫本宫话先说在前,谁去、谁不去,皇上心中自有考量!本宫在初拟这份名单的时候,可是将大家伙儿都放了上去!落选的自然有缘由,若是照本宫说,你们老老实实待在紫禁城里也好!自个儿静静心,想想这其中的缘故,对你们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说完这番话,转头瞧了一眼华容,吩咐道:“传下去吧。”
华容带着五六个宫女,这时候便转身去内里长案上,捧起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银制托盘。
托盘上铺着一层明黄色的锦缎,内里,则是淡黄色的纸张,薄薄一张,上面是极秀气的簪花小楷。墨汁酣透纸背。
殿中气氛顿时安静了。
众人面上的神情都紧张起来,紧张中又带着无限的期待与盼望。
宫女们走到各位妃嫔面前,屈膝行礼,躬身低头将托盘高高举起。
妃嫔们身旁的贴身宫女上前几步,屈膝还了一礼,这才从托盘中取过了那纸名单,呈上给自家主子。因着纸张不多,是每两人合看一张。
七喜从托盘中接过,双手捧给吉灵。吉灵低头,就看见纸上的名姓是按照位份排列的,
人数不算少,可也不多。
皇后自然是不会写在这张纸上那是折身份。
可是宫里又没有皇贵妃。
于是这份名单打头就从妃位开始,往下排:
裕妃、懋嫔、谦嫔、吉贵人、李贵人、张贵人……
谦嫔?李贵人?吉灵抬起头,就发现人群中果然有几张生面孔,倒是从前没注意过的。难怪方才皇后乌拉那拉氏说“人来得齐”呢!
再看看这张名单,妃位、嫔位的人多,倒是从贵人一级开始,人数就慢慢变多了。
到了常在一级,名字就更加密密麻麻,光是常在,就有八个,答应……吉灵数了数,发现答应也有三个呢!
整个儿来说,呈现一个金字塔三角形,高位的人少,低位的人多。
然后吉灵就发现了另一件事:她上上下下看了几遍,居然没有齐妃!
她一开始以为自己是漏看了,然而放满了眼光,一个个看下来找了几遍,都没有齐妃。
这也太……
毕竟连常在、答应合起来,都齐了十一个呢!
瞧着几个贵人欢天喜地的表情,吉灵转过脸,再去看齐妃。
其实不光她看着齐妃,许多人也抬起了头,目光若有若无地从齐妃娘娘脸上扫过,都是看笑话的神色。
齐妃脸上阴沉沉的,是一种窘迫、恼怒、不甘、委屈混合的表情。
她只是目光锐利地盯着乌拉那拉氏。
懋嫔看她痕迹太过,便不动声色地拽了拽齐妃袖子一角。
齐妃终究是没按捺住,起身走上前,屈了屈膝,开口向乌拉那拉氏婉声问道:“臣妾敢问皇后娘娘一句:这张名单……究竟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娘娘您的意思?”
这个问法就很直接了。
众人都看向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眼神闪烁了一下,瞧着齐妃道:“齐妃方才怕是没注意听本宫说话吧,本宫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皇上也初初看过了。若是有人瞧着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姓,也别围着本宫不放。”
她话音落到最后一个字,已经带了一丝微微的愠怒毕竟齐妃李氏这样当众站起来问她,已经很有点诘问的意思了。
齐妃脸上只是深深的不悦,虽然还勉强保持着笑容,但那笑容已经像是从石头缝里硬挤出来的了。
她瞧着皇后,委屈地慢慢道:“皇后娘娘,臣妾愚钝,可否请您明示臣妾近日来到底做错了什么,惹得皇上厌烦,竟连这张名单上都没了臣妾。”
乌拉那拉氏微微摇了摇头,道:“齐妃!你向来是个直爽大方的性子,怎么今儿反而认了死理了?你也不想想:你不在这张名单上,和那些孩子们不在名单上的缘故,能一样吗?这是皇上的意思,本宫便是有心想姐妹们都周全,也不能不听皇上的!你就不要再枉费口舌了。”
她说的“孩子”便是指低位的贵人、常在之流了。
皇后这话意思就是说,有些低位的贵人、常在之流没去成,是因为皇帝不喜,而齐妃没去成,则是另有原因。
乌拉那拉氏话音落下,端起茶盏,目光如电一般扫了殿内众人一眼,见被选中的人满面喜色,虽是在座位上,已经按捺不住,快要雀跃起来,又七嘴八舌称赞着皇后安排甚是妥帖。
而没选中的人则深深垂着脑袋,一脸懊丧,有几个已经红了眼眶,背转了脸去。
乌拉那拉氏唇边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她很享受眼下的这种感觉。
她低下头,优雅地抿了几口茶水。
齐妃眼神复杂地瞧着乌拉那拉氏,虽是想问清楚缘由,也知道此时不是说话的地方,只好将一番委屈羞窘硬生生忍了下去。
她一脸苦涩地又坐回座位上,因着要出行,殿中众人难掩兴奋,一时间低低地也嗡嗡杂杂起来。
齐妃木然地坐着,听着后面几个年轻贵人已经开始低声商量带些什么衣裳首饰了。
是呀,打扮得花枝招展去争宠吧!这帮小狐媚子!
齐妃紧紧咬住嘴唇她虽不能和年轻貌美的新人们比,可这么多年来,在潜邸时,便是儿女福最深厚的侧福晋,皇上登基后,她的地位又仅次于皇后和年妃,可算是后宫第三位妃主。
她怎么也没想到,连阿哥弘昼的母亲裕妃都能去,自己却去不了。
弘昼若是论序齿,还排在自己儿子后面哩!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百八十八章 暗涌
齐妃脸上的神色变化,尽数落在乌拉那拉氏眼底。
瞧着齐妃李氏一张憔悴的脸上五色陈杂,乌拉那拉氏眉峰轻扬,带了点鄙夷又舒畅的笑意。
李氏年轻时候的模样,乌拉那拉氏只要一闭上眼,就能回想起来。
她还记得——李氏身板厚实,脸颊丰润,刚进潜邸的时候就是一张团圆圆的脸,笑起来还会有双下巴,一看就是个能生养的。
就如同被老天爷眷顾了一般,李氏在子嗣上,也确实是有福气的。
还是格格的时候起,她就儿子、女儿地一个接着一个生。
有那么几年,在乌拉那拉氏的印象里,似乎李氏的肚子就没有停歇过。剩下来的孩子,不但哭啼声声震房梁,而且个个手舞足蹈,康健有力,就如同他们的母亲一般。
子嗣是命缘分。
福缘薄厚,都是天生。
乌拉那拉氏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却越安慰,越酸涩。
李氏挺着隆起的腹部在府里招摇而过,那肚子就好像一面镜子似的,亮锃锃地衬托出她这个福晋没有尽职尽责,不能为四爷诞下嫡子。
她没用。
乌拉那拉氏很清楚,大清入关前,侧福晋同嫡福晋一样都是被作为妻子对待的。
嫡福晋是正妻。
侧福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要汉人“妾”的地位高出一大截。
算是平妻。
嫡福晋和侧福晋都是被作为妻子对待的。
而她们所生子女的地位也并没有太明显的差距。
到了先帝康熙朝时,康熙爷下了旨意——每个亲王可以封侧福晋两人。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嫡福晋的地位开始明显高出侧福晋。
但侧福晋的地位,却依旧不是嫡福晋可以轻轻松松无视的。
盛夏的日头升得极快。
阳光原是从窗格子里折射进阁里的,这时候日头升了上去,骑在高高的殿顶上。
殿里反而光线暗了下来,放眼望出去,只能见到坤宁宫前的地砖上反射出一片片耀眼的炫光。
乌拉那拉氏想着这些陈年旧事,神色越显出冷漠来。
后来,因着有年氏入府——在年氏的对之下,她对齐妃的那份羡慕嫉妒,隐隐地便变淡了。
而如今,年氏没了,那些陈年旧事,又像墙上的藤蔓,顺着人心,一点点爬了上来。
那些不痛快的思绪,那些转辗反侧不能寐的孤单的夜。
乌拉那拉氏强迫自己,将思绪从回忆拔出来,她眼光在殿众人脸上打了一转圈儿,便落到了吉灵面上。
吉灵就看皇后忽然瞧着自己,一脸关怀备至地道:“吉贵人,这张名单上,嫔位之后,你便是排在贵人里的第一个了,你要明白——这是皇上对你的看重,回去好好准备着吧!”
她停了停,又环顾众人道:“本宫平日里便时常对你们有言语——别看吉贵人年纪轻轻,却是个最懂规矩,又小心妥帖的性子,皇上最看重她的,也是这一点。
有她随侍皇上,本宫很是放心,如此,本宫也能落得个清闲一些。吉贵人旁的不说,就是这安分守己,懂得知足常乐的性子,便已经是很难得了。圣人说,见贤思齐。大家还是得多向着吉贵人学一学。”
在座众人闻言,只好都站起身来,有气无力地道:“臣妾/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眼见着乌拉那拉氏替自己拉仇恨之后,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就像小刀子一样,刷刷刷地扫过来……
吉灵恨不得跟鸵鸟一样,长一对胖胖的翅膀,方便把脑袋藏在翅膀里才好。
她一脸惶恐地低着头,闷声将脑袋垂在胸前,两只手互相绞着帕子,眼光盯着自己脚上的花盆底鞋。
皇后最近,似乎和从前不大一样了呢。
吉灵想到元节在御花园里,皇后暗示自己去帮海氏求情,又想到皇后那天晚上说的那一番话,不由得怔怔地出了神。
乌拉那拉氏说完这番话,瞟了一眼吉灵,见她正在呆,忽然就温婉一笑道:“吉贵人,本宫说得是也不是?”
吉灵猝不及防,本能地抬起头来,就见乌拉那拉氏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殿众人也瞧着自己。
她连忙站起身来赔笑道:“皇后娘娘训诫,字字珠玑,婢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乌拉那拉氏满意地应了一声,抬手对众人道:“行了,大家都坐下吧。”
见众妃嫔被宫女们扶着一一坐下,乌拉那拉氏眸光一转,正要再开口,旁边的裕妃却忽然笑着柔声仰头道:“吉贵人圣眷正隆也有不少时日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为皇上开枝散叶呢?”
这话问在许多人心尖上,人人刚刚坐下,这时候便立时抬起头来瞧着吉灵。
乌拉那拉氏闻言颔,一脸期许地瞧着吉灵,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宫里孩子不多,每逢年节,这桌上总是少了点热闹劲儿。皇上又是个执着专心的性子,如今既然与吉贵人投缘……
吉贵人,你要好好惜福惜缘,争取趁早给宫里再提添一份热闹!”
吉灵:皇上又是个执着专心的性子……这话的意思岂不是又一次跟大家提醒强调——皇上如今只独宠我景阳宫?
这又是一句拉仇恨哪。
吉灵赶紧站起身,一脸恭恭敬敬地向众人微微转了转身子,屈膝道:“婢妾身份不各位娘娘尊贵,福气也不如各位娘娘深厚,皇后娘娘这般说,婢妾惶恐得很。”
乌拉那拉氏笑了笑,故作身体不适之状,皱着眉头咳嗽了一声。众人见状,便有有眼色的头先站了起来,道:“皇后娘娘,万万多保重凤体!”
乌拉那拉氏扶着额头,慢慢道:‘’好了,今日就到这儿吧,你们也都要抓紧,想想怎么样服侍皇上,只要你们能争取为天家多添些子嗣,这便是大清的福气了,也是你们祖宗门楣无上的荣光!”
众妃嫔都欠身行礼,齐声答道:“臣妾/嫔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这一趟从坤宁宫出来,吉灵刚刚绕了个弯角,往景阳宫方向去,便见到张贵人等候在宫道上。
她一见吉灵,便笑着上前来,一伸手就挽住了吉灵的手臂,道:“吉姐姐!咱们两个都在名单上,这下可太好了!我知道皇上是一定会要点名姐姐随驾的,但是我们便不一定了,多亏如今事情尘埃落定,我也不必怕姐姐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紫禁城里!
待得到了圆明园,我和姐姐也能做个伴!”
她一边说,一边欢天喜地地勾着吉灵的手臂往前走,又絮絮道:“不知到了圆明园里,吉姐姐你的居处会被安排在哪里?听闻那圆明园里有如世外桃源,烟波浩渺,处处都是仙居!”
吉灵被她一说,不由得也仰起头,微微出神,向往起来。
忽然便见到宫道那一头,一架浩浩荡荡的肩舆行了过来,瞧着这阵仗,必定是妃位的娘娘。
吉灵在心里飞快地想了一下——齐妃娘娘在长chun gong,那是西六宫,出了皇后的坤宁宫,是要向西转的,自然和自己不是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过来的……只有裕妃娘娘了。
张贵人拉着她的手,两个姑娘往后退去,避让到了宫墙下,待得肩舆渐渐行得近了,果然见到肩舆上的年女子,肩膀略宽,精神健朗,不是裕妃娘娘又是谁?
吉灵与张贵人对视一眼,便屈下膝齐声道:‘’给裕妃娘娘请安。”
就听见裕妃朗声道:“停下。”
扛着肩舆的小太监们顿时动作整齐划一地停了下来,又稳稳地将肩舆放在地上。
裕妃扶着贴身婢女的手下了肩舆,踱步行到吉灵面前,笑语盈盈:“吉贵人年轻,难免脸皮薄,听了方才皇后娘娘说,要你趁早给皇上‘开枝散叶’的一番话,难免不好意思,本宫方才瞧着你拔脚就走,是也不是?”
吉灵:我那是怕又和懋嫔尬聊!
她含笑,微微低着头道:“裕妃娘娘……婢妾……”
吉灵脑海里高速运转着,正在小心翼翼思量着怎么回答,却不知道这幅神色落在裕妃眼里,就成了一副害羞忸怩,局促不安的表情。
裕妃微微挑起嘴角一笑,心里想道:果然是个小家子气的!连几句场面上的客套话都应付不来,笨嘴拙舌的,偏偏得了皇上一些时日的青眼,估计是皇上被年氏闹翻翻了,就喜欢吉贵人这种安静老实些的性子。
她看着吉灵,就像看到了当年刚刚入雍亲王潜邸的自己。
当年自己刚入王府时,也是这般怯生生的,瞧着什么都不敢多看,见着什么都不敢多问,四爷对她也是淡淡的。
后来她觉着这样不行,明里暗里给爷身边塞了银子,偏偏四爷身边的人,嘴巴一个个像铁桶一样严!
银子收的谁都溜,就是不放一句风出来。
她那个懊丧啊!
后来还是无意逛花园,听见年氏对着懋嫔抱怨了几句,她才知道原来四爷是挺喜欢杯物的。
她听见的时候,激动得两只手都在抖,机会!机会啊!——她父亲是管领耿德金,外祖母是塞外的女子,豪爽不拘一格。
自小家里小酌宴请,老人家瞧着子孙逗趣,时不时也会给她用小杯子装上一点酒喝。
久而久之,她居然慢慢地就把酒量给练出来了,还有点嗜酒——离不开了。
但家里倒是没人注意这一点——一个女儿家,生来注定是将来要相夫教子的。
又不是要去仕途官场打滚的,要酒量好做什么?
这说出来只怕还反而是个劣处呢!
哪家府上要个酒鬼媳妇?
更何况,女儿的长相只是端正罢了,谁也没想到后面按例参加选秀,她居然一层层过五关、斩六将,到了康熙爷面前。
结果康熙爷一看这小姑娘是个眉目端正不妖媚,身板结实,一身正气浩然,瞧着就是身体素质很好,无病无灾,还特能生养的那种。
他一伸手就把她指给了皇阿哥做格格。
康熙爷给自己挑后宫,和给儿子挑妾室,奉行的标准完全是两样的——简直是两条互不干涉的平行线。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耿氏抓住了四爷难得的,能来到自己院子里的机会,一次次地劝着他宽饮。
终于在一次饮酒之后,她百般恳求地把四爷留了下来。
……
有了儿子以后,她的日子顿时就好过多了。府里多少人眼红说,这耿格格倒是个另辟蹊径的。
一举得子,毫不费力。
也是因着弘昼的缘故,四爷虽然对她没有太多喜欢,但看在亲儿子的情面上,总不能让生母位份太低。
于是四爷登基以后,她也成了妃位。
裕妃的思绪浮浮沉沉,回到了眼前,瞧着面前的吉贵人。
好在这小姑娘瞧着是个性子温顺,好搓圆捏扁的,这样的性子……也不怕她日后能撑起来多大的台面!
她眉头轻轻一皱,心里嘀咕了一句:怎么皇上偏偏就喜欢这样的小女子呢?
清宫吉皇贵妃录 第一百八十九章 激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吉灵开始认真打点起来八月圆明园之行的准备事宜。
毕竟这一去就得好几个月。
皇后那儿说得明白——这是圆明园从皇子赐圆,扩建成皇家园林后,皇帝第一次亲临,事关重大。
内务府的人早就两边奔跑得不歇。
而且这次去圆明园打的是“避暑”的名头。
吉灵听了就忍不住想噗嗤笑——八月二十七日去圆明园“避暑”?
要知道,紫禁城里,十月初就要烧炭取暖了。
其实这八月二十七日去,夏天已经到了尾声了。
不过……也许这是因为建成的第一年,自然不同。
吉灵记得,历史上的雍正是很喜欢圆明园的。
从雍正三年,圆明园建好之后,雍正帝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圆明园,就连紫禁城也只是在冬天的时候才回去。
就如同他的父亲,康熙皇帝一样——在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皇帝每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待在那儿,只有在数九寒冬的时候才会回紫禁城里,象征性地待上一个月。
仔细想想,也很好理解胤禛对圆明园的喜爱——据说圆明园的设计,处处都模拟江南的秀雅风光,将诗画意境融入景色中,
小楼听春雨,行舟入“江南”,那该是宛若水墨画的一副极美丽的画卷罢!
四爷的审美是偏向于淡雅隽永、端凝稳重那种路线的——所以圆明园这种清幽大气的风格,自然对他的胃口。
或许与权利相比,自由和淡薄才是他内心深处,另一层隐秘的渴望吧。
想到八月二十七日,吉灵便有一种将要开始一趟长途旅行的期待感,更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她在屋里团团打着转,指挥着七喜和碧雪收拾了三四天,才发现……东西真是多啊!
别的不说,光是胤禛赏赐给她的珠宝装饰,就有满满四箱子。
是箱子!正儿八经的箱子!不是小匣子。
银、珍珠、珊瑚、玉珠、翡翠、点翠……珠光宝气,五色流转。
一打开箱盖子,吉灵自己瞧着都害怕,嘱咐着七喜收好了——她一个小小的贵人,这么多的好东西,可真怕一不留神就扎了谁的眼睛。
而这,仅仅指着头饰而言的,还没算上其他零七零八的耳坠、手镯等等。
吉灵弯腰背着手,审阅一般,一只只箱子看过去,就有点犯选择性障碍症了——她倒是想有所取舍,可是看来看去,每一样都好看。
这个颜色的发饰可以配她一件淡绿色的袍子,颜色过渡深浅自然。那个海棠红的簪子,若是穿了一身粉色,正好可以拿来在头上压一压,显得稳重不轻佻……
前世是美妆博主的她,对于色彩十分敏感。
因着位份是贵人的原因,凤、牡丹这些图案自然是不可能运用的。吉灵倒也不喜欢那些。
首饰太过华丽了,妆面也要跟着隆重一些,否则人压不住首饰,就会有头重脚轻之感。
她现在拥有的这些,不会过分奢华显老气,不会过分清素显寒酸,刚刚好。
其中,吉灵最喜欢的是上个月,胤禛赏赐的一只面簪——银镀金质地,造型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美淡绿色莲花。
最妙之处在于:荷花的花瓣上嵌了翠珠、碧玺等,一颗颗的宝石镶嵌在上面,做出雨后荷花滚着露珠的造型。清新活泼之余又显得楚楚动人。
荷花之下,还很用心的衬了点淡金色的荷叶边,正好把梳头时候的接缝给掩饰住。
吉灵最近一个月,只要穿蓝色或者绿色系的衣服,她都会挑选中这只面簪——无论七喜给她梳了什么样的发式,只要最后把这只面簪往发间一放,顿时整个发型都有了灵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