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司礼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惊魂未定的民夫和水手们哪里听的进魏公公这番话,他们只想回家。
最后,魏公公使出了永远不落后的激励手段,允这些人到了特区后,从事的工种较先前在平倭港所得翻一番,并且特别强调还有年终奖。
即只要在特区干,不管是在岸上建设,还是在码头上搬运,或是随海军出海,干满一年后,都可以多领取一月的薪金。
为了表示提督海事内臣魏公公不是空口说白话,不是在那欺骗大家,公公特意给这些民夫和水手一人发五两银,说是安家费,不计入工钱。
实打实的银锭捧在手里,民夫和水手们一个个心态立时稳定下来。
再仔细一琢磨,这魏公公开出的条件可比他们在平倭港累死累活强的太多,左右江南离的不远,魏公公还说每年都给假回家探亲,干的好的还能提拔,可以把家属带过去,种种好处,可是他们从前不敢想的。
有钱,有好处,事情就好办了。
民夫和水手们踏实下来,心甘情愿的跟着海军去了吴淞口。
而海军余下的三十余艘主力战船连同两个营的陆军则依旧在舟山海域游弋。
用魏公公的话讲叫“扫荡”。
扫什么荡?
扫定海卫的荡呗。
扫荡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许定海卫有片帆出海,也不许任何船只靠近定海卫。
因而海军在扫荡的同时,有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劝说”那些不知情况的海船继续北上,到提督海事内臣魏公公一手创立的海事特区贸易。
相较直接把中左所平了,魏公公命皇军的扫荡对定海卫还是很客气的,至少,没有直接杀到任何一家定海卫所辖卫所门上。
可惜,公公好心,人家却不领情。
各千户所陆续传来的消息很快就被指挥使骆大均得知,这位指挥使大人气的当即就要率部出海和魏阉决一死战。
幸得左右劝阻,云抚衙和总镇不日就有消息来,指挥大人不必急于一时。
:。:





司礼监 第八百二十一章 牌品好,就是人品好
左右力劝,指挥大人于是就坡下驴,他真不能急。
魏阉带来的那支什么皇家海军虽是原先的吴淞水营,战船数目和官兵数量都没有定海卫多,可吴淞水营的福船却比定海卫多,且还有三艘三桅炮船,因而就算他骆指挥气不过要与魏阉一战,未必有多少胜算。
毕竟,海战船多是取胜一大因素,船大也是重要因素。
且最重要的是,定海七所之一的中左所叫对方给平了,穿山所又有六艘大船无法出海,余下五所分驻各地,短时间内根本难以集中。
攻方实力集中,守方却兵力分散,这本就是兵家大忌,双方真要开打,定海卫很可能会被一一击破。
“魏太监无视王法,公寻衅于我定海,本官为朝廷命官,向以律令条文行事,岂能如他这般肆意妄为。姑待中丞与总镇令,我浙江诸卫同仇敌忾,绝不容他魏阉草菅人命,毁我海防重镇!”
骆大均冷静下来,这事他定海卫确是无法解决,只能让巡抚衙门和总兵衙门出面解决。
是打还是谈,杭州定了,他定海卫奉命就是。
至于这件事他定海卫是否有过错,却不是明面计议之事,骆大均相信,杭州那边自会有人替他定海卫说话。
早闻那魏阉在江南胡作非为,搞出封江靖海事来,坏了多少人利益,莫说江南官场,就是南都和浙江官场对此人也是深恶痛绝。因而,骆大均相信他定海卫不会白白折了中左所,那魏阉也断然嚣张不了几时。
以他区区吴淞水营,何以能抗浙江全省之力!
想来也是可笑,那魏阉真是贪婪透顶以致愚蠢到家,海贸巨利,又岂是他一打着皇帝旗号的太监所能独吞的。
吴淞事件本不过是受人之托敲打对方,这魏阉却不知自省,倒大张旗鼓来定海寻事,公然攻打中左所,狂言敢犯内臣者,无论文武皆可杀,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死活。
骆大均暗自冷笑,当下传令各千户所般只暂不要出海,各千户务民加紧兵备,训练士卒,枕戈以待。又命抽调军士数百,加演鸳鸯阵,以确保魏阉若敢来犯,能奋勇退敌。
他骆家本是戚家军一员,其父骆尚志更在朝鲜以戚家军之法练朝鲜新军,这鸳鸯阵法于骆大均自是烂熟,却是这些年倒是光顾于官场交结,海贸走私,有些懈怠了。
倒是听说因病从江南吴松总兵致仕归乡的戚金招了不少良家子,以戚家军老卒为教习,教授这些良家子戚家军战阵之法,看着倒是想重编戚家军。
却不知这戚金何苦费力做这事,眼下天下太平,四面八方无有虎事,这戚家军就算重编出来,又能用于何方。
真想重振戚家军威名,还是得如他这般经营官场,爬升地位更高才行。只有官位高了,做事才能方便。
骆大均暗自摇头,他虽与戚金不和,但对当下戚家军已不复的局面,也是倍感遗憾。
..........
本是同根生,相煎肯定不能急。
扫荡归扫荡,三光,魏公公肯定干不出来的。
效果还是不错的,在皇家海军的威慑和中左所的下场下,定海卫诸千户所纷纷收拢船只归港,并不曾和皇家海军发生冲突。
就是定海卫那边,也只是派了个百户前来质问海军为何无故攻打中左所,要求放归掳走官兵和船只,除此,倒也没有狠话。
没有狠话,不代表没有动作。
魏公公知道定海卫一定是在等杭州的指示。
不过,他也不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
他已派人去杭州送了一封亲笔信给孙隆,信中除将他率部攻陷中左所的缘由说出,便是希望这位苏杭织造太监能够出面“说和”。
另外,他又致信给南都守备刘公公,信中倒不是请刘公公出面“说和”,而是请刘公公替他主持公道。
吴淞事件死伤三百余军民,这个公道岂能不讨!
刘公公身为内廷大珰,南都镇守,又岂能不为同廷同僚主持公道。
正如魏公公宣示,内臣者理当团结,共同对外。
不管你刘公公怎么想,单这件事,你怎么也不能向着浙江吧。
送出这封信同时,还有封信,却是给陈福公公的,与信一同送去的是银票五千两。
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陈福公公,是个可信任的好公公。
老话说,牌品好就是人品好。
这是多手准备,文武并行。
骨子里,魏公公肯定是不希望和浙江打起来的,那样闹的太大,也实在是没道理。
攻陷中左所,是师出有名,罪证齐全。
和浙江明军内讧火拼,就是莫名其妙,真个肆意胡来了。
对舟山海域货船的拦截是卓有成效的,几天下来,共拦截了三十多艘货船,有从琉球来的,有从吕宋来的,有从东番过来的,汉人的有,倭人的有,红毛鬼的却是没有。
这些货船都是来舟山拿货的,但现在无一不被皇家海军“请”去了吴淞口。
魏公公也有货啊,封江时他可是查抄了不少货物,加上平倭港弄来的,先把海贸做起来是没有问题的。
更别提还有江北商会供货。
自个卖的同时,公公做个中间商赚差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反正这些货船是来买货,在哪买都是买嘛。
公公能够给出的保证就是他的货肯定不会比别家贵,甚至还会便宜。
这日,海军拦住了三艘船,可是船上的人既不是倭人,也不是汉人,更不是红毛鬼,长的跟汉人差不多,就是比较黑,说话也挺奇怪,压根叫人听不懂。
事情很快就报到公公这来了,公公一听也是奇怪,便命人将那商人带来。
双方一番比划,牛头不对马嘴之后,阮大铖突然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上汉字,大致询问对方是什么人,从哪来。
魏公公见了不由好笑,话都说不通,你写个字有什么用。
哪曾想,那商人竟是识得汉字,而且同样还在纸上写出汉字。
见状,魏公公真是愣住了。
经阮大铖和这商人来回写字交流,终是弄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这商人叫裴光袍,三艘船都是他的,他们从安南来,路上遇到风暴飘至此地。




司礼监 第八百二十二章 上帝的继承者魏
音乐无国界,汉字也无国界。
安南商人裴光袍不会说汉话,却能写汉字,让魏公公为汉字的魅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书同文,车同轨。
大一统王朝的根基从来都是汉族之文明。
汉字汉语便是这文明最坚硬,也是最不可动摇的基础。
谁敢动摇汉字汉语在中国的地位,谁便是中国之大敌,人人得而诛之。
谁敢动摇汉族于中国之主体地位,亦同理,不死不休。
安南曾为大明领土,同朝鲜、日本等国一样,都是中华文明辐射圈,或儒家文化影响圈,那么,安南商人裴光袍能书写汉字就是很好理解的事了。
中华文明辐射圈内,汉字比之金玉还要无价。
哪怕发音变了,其根都不会变,其义都不会变。
或许,这就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民族最大的诱惑和魅力所在吧。
帮扶融合落后的民族,使之成为先进一员,也是汉族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义务。
更是魏公公责无旁怠的神圣使命。
感受着民族文明的先进性,连带着,魏公公对这裴光袍就生出好感了。
如同他乡遇故知般,有说不出的亲切。
越南人不是猴子,越南北部民众百分之八十,甚至可以说是汉人之后。
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散落在外。
对阮大铖能够想到以文字破解交流障碍的办法,公公也是赞赏有加,命其继续询问裴光袍一行是如何流落此地的。
裴光袍从这支船队打出的旗号和对方所穿的服饰猜到他们当是大明军队,因而没有戒心,反而很是轻松,有获救之感。
这也是永乐之后,安南人对明朝的普遍观感。
宗主国的地位于安南,影响力堪比日后五常联合体。
因在海上迷失方向,裴光袍不知此地是明朝的广东还是福建,便询问阮大铖此地是何方。
阮大铖提笔写下“凤凰洋”三字。
魏公公见了之后,有些诧异,但很快释然,前世的地名和今世的地名肯定是有不同的。诸如这会江苏和安徽还不存在,只叫南直隶。
可以肯定,凤凰洋当是明人对舟山海域的统称,如同南宋时期文天祥对南中国的称呼为“伶仃洋”一般。
裴光袍明显对凤凰洋的地理概念不熟,阮大铖又写“浙江”二字,他方恍然大悟,忍不住惊叹他们竟然已北上至明朝腹心之地。原先,他还以为自己尚在明朝的闽、浙二省海域呢。
安南和明朝的贸易一直是来往的,陆路由两广的广西,海路则是广东和琼州。一般很少有安南商人可以北上至浙江海域,能到达福建海域已是极难得了。毕竟,安南国小,其国对中国货物的需求一般两广地区就能提供,不必舍近求远。
没有了戒备之心,阮、裴二人的交流越来越畅通。
据裴说他们是从安南启程准备北上中国广东购买货物的,但途中遭遇风暴,损失了船队中的另三条船,其后被风暴带着一路北漂,一直漂到了东番海域。
“东番是谓台湾。”
魏公公随口说了句,他以为这个称呼尚未出现,当下对台湾的称呼应为“东番”,或“大员”,前世明郑时称东宁,后来才改台湾。
不想人阮大铖听后却点了点头,没有奇怪的意思。
因为早在十六年前,朝廷官方就已正式称呼东番为台湾,取意为当地土著有“台窝湾”社。
有关“台湾”的官方称呼最多的是出现在福建上报朝廷的奏疏和公文上。只是这个称呼时间并不长,民间还是多以“东番”代指台湾。
科举考试虽以八股为主,但生员在考试之中也常会出现地名,虽然台湾生僻,但一些科举发达地区的士子还是会了解一些的,以备不时之需。否则,你谁敢保证殿试时皇帝不会随心所欲,愣是问准进士们一个他们不了解的事情呢。
这种事,向来就有成例的,因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读些书,多些见识,不会吃亏。
阮大铖是富二代,东林三代弟子翘楚,家中和书院都重点培养的精英,于台湾一呼有所了解,自是不奇。
魏公公问裴光袍,既至东番,为何还来此地的。
裴光袍说了件事,让公公有些惊讶。
裴说,他们飘至东番海域时,曾目睹一场由东番当地土著和倭国军队的厮杀,虽然双方人数并不多,但却打的很激烈。因为怕被倭国船只劫杀,裴光袍不敢多留,赶紧让船员转向西进,目的就是为了接近明朝,以求得到明朝官方的帮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方向感掌握极差,以致是想到福建,结果到了浙江来。
“问他,所见倭国兵马有多少,有无旗号?”魏公公示意阮大铖写,他比较关心裴光袍见到日本侵台这个事。
阮大铖依言写了问,裴光袍回忆了下,提笔写道倭人船只约摸七八条,兵马不过数百,远见旗号有“岛原”二字。
“岛原?”
魏公公表示不清楚,于是问身边的小田,小田也答不知,真田则跟那两个通事启程赴日本“招安”去了。
这也是公公着手“颠覆”德川政府,进行尊皇讨奸、实现东亚共荣的一个伟大计划。
招安的目标当然是那位后人称为开台王的颜思齐了。
眼下,开台王可是日本国有名的反幕英雄,颇具悲剧色彩。
小田不知,真田不在,难不住公公。
公公命将大岛由加利、安国寺和山本幸二、兵次郎等军官找来。
他老人家手下好几百日本籍归化汉官兵,各个军的都有,不可能没有人知道岛原是哪家的。
除非,这家是德川当政后才崛起的,要不然肯定有根可究。
果然,有人知道。
“岛原家是江户时代肥前有马氏,又叫日野江番,后改称岛原番。当下藩主名叫有马晴信,是有马义贞次子。有马晴信还有个叔父名大村纯忠,他叔侄二人和主公一样是信上帝的。”
主公于中国运河岸边竖立十字架的故事,经多方演绎,已在日本籍归化官兵中有了光环,大岛便深信主公大人是上帝在人间的使者,要不然,怎么会解救他们于辽东漫无天日的矿场之中呢。
尤其,公公还要尊皇讨奸,解救正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日本百姓,这种仁慈的心肠,不是上帝又是什么。
嗯?
两个都信河南梆子?
一听还是同行,魏公公一下对岛原藩叔侄有了兴趣,这两个都是藩主,或者说是叫大名,但都信基督,那么,和魏公公这个自诩为上帝在东方唯一的使者,就有共同话语啊。
双方有共同话语,那么将来就能联合,对上帝进行新的注解嘛。
是东方的上帝真,还是西方的上帝真,这是一个可以让全世界上帝子民一起参与进来大讨论的盛事啊。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方。
争夺宗教的话语权,不比图谋日不落帝国的重要性弱。
人多,总能欺负人少。
啊,圣母玛丽亚,你是否能成为观音菩萨,就全看魏公公将来如何大鸣大放,贴罗马反动教廷的大字报了。
炮打梵蒂冈!
上帝唯一继承者魏。
……..
大岛其实对有马氏的了解也不多,他只记得有马晴信投靠了丰臣秀吉,不过丰臣秀吉禁止日本传播基督教,所以晴信暗中保护了不少基督教徒,这件事在日本很得人心。
再后来,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役,有马晴信跟随小西行长参加了两次侵朝战争。大岛也曾见过有马晴信一次,不过是公事公办的交接军粮,双方并没有言语交流。
安国寺插了一句,他道:“主公,岛原藩大大的有钱,他们家的朱印船很多,吕宋、占城、交趾等地都有他们家的分行,在日本,大大的富人。”
朱印船,公公知道,是日本特许海外经印的船只。不过据他所知,现在日本和海外的贸易大头应该掌握在“贾必丹”李旦手中,这位汉人东亚海霸王可是德川幕府的钱袋子,财神爷。
一定程度上,德川能成功掀翻丰臣家,李旦出的力至少能占四成。
不管哪国哪家,有钱的总能脱颖而出。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岛原藩也从事海贸,那他们和李旦肯定会有冲突,进一步推论,说不定就是德川那个老乌龟不愿意在贸易上受制于一个汉人,所以放出岛原藩来。希望岛原家能够取代李旦,还日本海贸经济独立自主权。
没当老大和当了老大,心思可一样。
这个推论至少有八成可能,否则无法解释岛原藩欲谋占领台湾的意图。
日本和中国的海贸图中,琉球和台湾地理十分重要,意义也十分重大。也可以说琉球和台湾是东亚海贸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只说明郑靠着台湾就能掌控东亚海贸,养活庞大的军队,就能看出台湾在海贸的地位是如何重要。
琉球已于三年前被日本占领,那么想要继续打通“南进”路线,在不和明朝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占领尚无明确归属的台湾,就是势在必行的事。
德川这样想,有晴马信这样想,魏公公也这样想。
估摸有晴马信只能以小股兵力攻打台湾的背后,有李旦拖后腿的原因。
无主之物,向来都是叫人眼红的啊。
可惜,魏公公不会让德川的算盘打下去。
台湾,是他的囊中之物。
几条船,几百号人就敢意图占领台湾,这分明就是不把拥船数十,战兵数千的魏公公放在眼里啊。




司礼监 第八百二十三章 信者无敌
台湾,可是他规划中皇军的重要基地。
却不知道北京的陈默替自己搜寻金鸡纳树和青蒿的工作如何了,这两样东西对于疟疾可是有奇效的,据说国姓爷就是死于疟疾,要不然不会英年早逝。
当然,以现有的医学条件,公公肯定无法组织人手将药物精华提炼出来,但提不出来就生吃、煮着吃好了。
反正吃不死,而且肯定有药用价值。
吃了总比不吃的好。
公公这人,特别惜命。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腹中空空就冒险去台湾走一走,看一看,随地画几个小圈圈的。
只要能克服疟疾,经营台湾就不是一句空话。
当地的土著是很好解决的,从闽浙沿海招募汉人开垦也是可行的,有个十几年时间,台湾就能“汉化”,成为大明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他魏公公一手打造的皇军重要基地。
计划中,来日至少台湾要养活两个师团编制。
阮大铖又和裴光袍交流了片刻,大致还是按魏公公的意思在问,主要是公公想知道他们想从大明买些什么货物,具体如何交易等等。
裴光袍说这次出海主要是想买一些瓷器和铁具,另外就是一些江南产的丝绸。前面两样东西普通安南百姓也买的起,后者则主要是出售给富人阶层的。安南天气炎热,丝绸制成的薄衣是十分受安南贵族、富人阶层欢迎的。
魏公公想了想,让阮大铖提笔“转告”。
大意是裴光袍可以直接和大明的商人、官府贸易,但魏公公希望以后裴光袍,包括更多的安南商人能够直接和他老人家合作,因为他老人家在长江入海口开发了一个专门从事海贸的特区,各国商人不仅可以在特区内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货物,并且货物价格也一定比其它地方卖的便宜。
最主要的是,魏公公允许各国商人在特区内购地置业,成立长久性质的商行,受提督海事衙门成认,也受大明朝廷皇帝承认,受大明律法保护。
非要说个具体,魏公公将特区和葡萄牙人的澳门做了个比较,他明确告诉裴光袍,他的海事特区比澳门好一百倍,因为各国商人只要在特区从事贸易,那么就能得到大明皇家海陆两军的保护。
公公很深切的指出,裴光袍的船队之所以看到倭人就害怕的跑,就是因为他们害怕被倭人劫杀,自身却没有相应或欠缺防卫能力。但只要他们加入海事特区就不一样了,大明皇家海军提供武力护航,甚至在商船和某些地方官府发生冲突后,还可以武力介入,确保受提督海事衙门认可的各国商人利益不受损失。
免税、减税、置地置产、和本国居民一样受律法保护,享受便捷的“一站式”买卖服务、受大明皇家海陆两军保护等等……
一系列的条件摆出来,一桩桩的经由阮大铖的笔列在纸上,看的裴光袍一愣一愣的。
阮大铖则心中悲愤:这魏太监如此做,简直就是里通外国!卖国奸贼!还武力介入和地方官府的纠纷?这…简直是…
阮大铖无言以对。
裴光袍有些激动和颤抖的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汉字——“当真”
阮大铖目光复杂的看着魏公公,公公轻笑一声,径直上前提笔疾书四字——“信者无敌”!
公公书法承大家董其昌,四字写下,笔下生辉啊。
1...276277278279280...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