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张名振持锦衣卫腰牌上前,拦截前来增援的岛上兵卒,大声宣告他的十大罪状并言明这是黄斌卿一人之罪,和旁人无关。韩括派人紧急强攻,最终揪出黄斌卿,斩杀于阵前。一时诸军肃然,纷纷放下武器。
天明时分,韩括又命人持黄斌卿的头颅招降周边诸岛。除了部分黄斌卿的亲信乘船逃走外,大部分兵将都派人来舟山岛表示归顺。
在如何处置那些降将上,韩括和张名振意见并不一致。在登岛的军队中,韩括占据明显的优势。但论对黄斌卿手下兵将的清楚情况,张名振则知道更多。韩括的意思是将黄斌卿手下的全部将领押解回南京,重新任命新的将领以掌控他们。但张名振想利用黄斌卿手下的将领获取更多的权力。
张名振趁着岛上人心浮动,利用他锦衣卫的身份,招揽了大部分岛上将领。而韩括则靠着手中强势的兵力,吞并了岛上的很多士卒。两者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冲突,但相互之间的不满却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最后还是陈子龙居中调停。张名振可以带走岛上愿意跟从他的所有兵将,但舟山岛要交给韩括。岛北的岱山岛、嵊泗岛等岛也归韩括掌控,而岛南的桃花岛和朱家尖岛留给张名振用以驻兵。
岛上的俘获的辎重、船只一分为二,平均分给两军。但钱粮却集中使用,用以迁移江北的百姓到岛上屯田。
实际上,两者的矛盾没持续多久。扬州惨败,南京众官惊恐万分,听闻收复舟山后,便下令韩括、张名振等率部前往镇江前线。韩括得周显之令,以各种理由推脱。而张名振则志向远大,认为这是自己一飞腾天的机会,积极响应。
最后的结果是,韩括将原先归属于黄斌卿的大部分将士都交给了张名振。并提供给其一部分粮草和辎重,让其前往镇江。而张名振则将分给他的几个岛屿全部交还给了韩括。这对于两方来说,都是个双赢的局面。
实际上,不久之后,史可法便上书表张名振为副将。而陈子龙则因功升任都指挥使,驻扎于舟山定海。虽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军职,但基本上也算接管了黄斌卿原有的权力。对于功劳最大的韩括没有任何封赏,反而让他立即回兵崇明,侧面牵制刘文秀。
周显想了想,挥笔给韩括写了一封信,让他不必理会。舟山地域广阔,和它周边的几个岛加一起,甚至比一府之地更大。而最重要的是,周边渔业资源丰富,是天然的海洋粮仓。他应集中做好两件事。一个迁民入岛,解决苏北以及山东部分灾民问题,并利用舟山的渔场反哺山东。另一个是彻底平靖周边海盗,并利用舟山群岛作为中转,大力扩展出海商队,赚取银钱。
信的末尾,周显还提到一点。荷兰人在台湾,只在中部建了两座城。而在台湾南北两端并没有太强的势力,让他派人联系之前被郑芝龙迁入台湾的汉民以及对荷兰人不满的当地部落,秘密积攒实力。
周显写完信,双手合上,长舒了一口气,准备明日让人送去。接着他吹熄蜡烛,走出帐外。他仰头看了看天空,明月高悬,寒星点点。以舟山的面积,迁去十万百姓应该不成问题,他这样想着。
“督帅!”身后传来一声轻喊。
周显扭头,随即笑道:“是百史啊!我不是早就让你们下去歇息了吗?”
陈名夏陪笑道:“小民性急,有些话今日还未说完,所以一直等着督帅。”陈名夏为江苏溧阳人,家境富裕,在很早的时候便在山东、河北一带游学,有一定的名气。他这次前往京师是为了应试科举,但因为北地战乱,崇祯帝下旨取消了这次科举。
在原有的时空中,他本来高中探花,然后历经崇祯、大顺、满清三朝。在多尔衮时代,因为倡举“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惹怒满清的统治阶层,并卷入满清贵族的权力斗争而被杀。在当时,他想要满清彻底融于华夏,这无疑是最有利于满清统治的。但满清固执和愚蠢的杀了他,也害了自己,迎来了全国各地数十年起义不止。
陈名夏看京师混乱,不愿多待,便携带仆人南下。这一路上多次遭劫,到山东之时已身无分文。他去拜访了自己的旧识,交谈之后,他突然对山东的情况有了兴趣。向友人乞了一些金银后,四处游玩,并最终通过一些关系见到了周显。
周显和陈名夏交谈之后,发现不说人品,他这个人还是挺有才能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儒生的坐而论道,他游猎四方,颇有实干之才。
当时,周显正要组建自己的参谋部,有韩畅、萧冷,还有刚刚从辽东返回的余文。但他们各有所长,但却都不是全才,而陈名夏在整体上显然比他们更强。周显当时已经集结了数百弓箭手,进山打猎,便带上了他和一直缠着自己的夏完淳。
几日相处下来,陈名夏倒是知无不言。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人的尽职尽职,只做好属于自己的事外,他的心很大,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超过周显的意料。在无人的时候,他曾私下建议周显出兵天津,吞并骆养性的数万人马。





末代驸马 第九百五十一章 陈名夏2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一章陈名夏2周显摸了摸后脑勺,“你还在想那件事啊!”
陈名夏点了点头,说道:“督帅,现在北地大乱,天子的意图无非是想孙兵部战胜闯贼之后,然后再令其回兵平定叛乱。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即使孙兵部在河南取胜,一时也难以彻底消灭闯贼。现在河北、山西、天津等地的流贼已经初具规模,而天子却下令各地紧守城池,只守不攻。这表面上维持了个别大城的安全,但同时也给这些流贼壮大的机会。我从京师到山东,一路上遭劫数次,而某些地方则完全被阻断。他们现在已经不是贼了,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叛军了。这样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周显和陈名夏叙着话,走到一堆竖起的木桩前。上面悬挂着已经清理过的整片猎物,是这次打猎的收获。他用匕首削了一大块鹿肉,放在盘子中,递给陈名夏。而他自己则又割下一条羊腿,自己用手提着。两人走到临近的一处火堆旁,找了个石块坐下。他把羊腿放在夹起的木架上,而将鹿肉分成数段,用树枝穿插起来,转手把其中一个递给陈名夏。
陈名夏愣了一下,伸手接过来,满手的油渍。他从怀中拿出一条方巾,擦了擦手,然后裹住树枝末端,慢慢烘烤。
凉风吹动,四周寂静,只有隐隐的鼾声传来,大部分人都已睡去。
周显手拿树枝,平视前方的火堆,“你就那么不看好目前的情势?”
陈名夏点了点头,“现在朝廷有实力的大军基本上有三部。一部为孙兵部所率的与闯贼交战的大军,一部为吴三桂所率的辽东军,最后一部为史阁部所率的南方诸军。在这三部人马中,以孙兵部所率的军队实力最强,但目前被闯贼所牵制。而辽东军次之,但其远在辽东,被满清所制。而南方诸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战力不强,且矛盾重重,连一个小小的刘文秀都无法取胜,更别说其他的。”
周显笑了笑,“那在你眼中,我手下的这支大军又该排在第几位?”
陈名夏道:“督帅手下兵强马壮,自然也算一部。但在小民看来,您和他们不太一样。”
周显翻转了一下树枝,“哦,有何不同?”
陈名夏沉默了片刻,谈话已到这种程度,他选择赌上一把。“孙兵部虽然被关入监牢年余,对天子可能有所不满,但其剿灭闯贼的意向不灭。吴总兵久镇辽东,可能存有一些小心思,但目前对大明没有异心。而史阁部迂腐不知兵,但对大明却忠心耿耿。他们三个各有不同,但都心向大明,对天子之令基本上都加以遵从,这便是您和他们的不同。”
周显哈哈笑了两声,“你是说我是董卓、王莽之徒?”
陈名夏摇了摇头,“这个小民不敢轻断。但督帅迁孟圣人入孔庙,与李岩和议,还有办立报纸,尽言大明利弊得失,这些都不是一般的大明官吏敢做的。小民不敢猜想督帅的心思,但您确实触了旁人不敢动的逆鳞。有的人可能认为您这么做是形势所逼,全心为了朝廷。但有的人却认为您就是董卓、王莽之徒,所行之事都是为了扩充势力,原自己的名声。狡兔死良狗烹,这本是历代帝王的一贯作为,但当今圣上的猜忌之心更超其他。有些事情,督帅却不得不提前考虑。”
周显神态轻松,并没有说话,只是翻着树枝上的肉块。油脂外渗,浓香四溢。
陈名夏偷瞄了周显一下,看他并无太大的反应,继续说道:“如若圣上能认清形势,弃宁远,迁民入山海关,就可得大约五万精兵。靠着他们,即使一时难以平定北方乱局,也可起到一定的遏制。或做的更彻底一点,完全舍弃京师,将朝廷迁到南方,只在北方保留部分军队。等实力恢复之后,再兴兵北伐,或有一些中兴大明的机会。可惜的是,圣上虽然聪慧,但太在意自己的名声。连一个辽东孤地宁远都不愿舍弃,岂会轻易同意迁都?这样的结果是北地继续混乱下去,而大明在这样的内耗中最终走向覆亡?而目前能扭转形势的,在小民看来或许只有督帅。”
周显笑了笑,指了指道:“肉快要糊了,你要不断翻动。”
陈名夏顿时有点恍惚,他看着周显,一时不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周显淡淡说道:“既然你觉得我有可能扭转形势,为何我不能兴兵北上助圣上稳固北方。而要接受你的建议,出兵进攻天津,拿下骆养性的数万人马。这不等于公然反叛朝廷吗?”
陈名夏摇了摇头,“现在留在北方的官军,除了辽东军外,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是京师,另一个是天津,还有一个是在居庸关。京师保留重兵,自然是为了卫护京畿安全。唐通在居庸关,目的是为了震慑四方。而天津,明显是为了提防督帅您。如果你兴兵北上,首先需要征得朝廷的同意,然后遗留在山东的大军还要面临鲁西闯军和在鲁南隆武军的双向夹击。在外有强敌,朝廷也都提防您的情况下,又怎能靠一己之见来扭转北地形势?况且现在北地混乱,最主要的原因的是缺粮。在没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不强力戮杀绝难平定,而这与督帅爱民的名声有碍,您真的能下得去那个狠心吗?”
看周显没有说话,陈名夏继续说道:“小民以为,无论督帅怎么做,都会引得朝廷的猜忌。与其到时候处处受限,还不如主攻攻杀骆养性。这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彻底消除山东北侧的威胁,另一个是告诉朝廷督帅您已经对之十分不满。现在的朝廷已是漏雨的茅草屋,除非彻底放弃宁远,否则不会轻易动您,反而会尽力拉拢。督帅可以在击败骆养性后,利用他手中的兵力和粮草收揽民心,以尽力扩充地盘。”




末代驸马 第九百五十二章 陈名夏3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二章陈名夏3周显想了想,陈名夏所说的的确有一些道理,只不过最后的话他没有说。就是周显收揽民心,扩充地盘干什么?
崇祯帝目前对他的不满,周显心中知道。在与李定国交战之前,崇祯帝曾下旨让他分出一部分人马北上,以卫京师。但限于当时的情况,周显并没有同意。但之后,随着自己解临沂之围,能抽调出兵力的时候,崇祯帝却严令山东之兵不得北上。而骆养性率部驻兵天津,的确也是为了戒备他。
陈名夏从京师,一路到山东。因为看的多了,让他觉得大明已无可救药。他对周显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看好周显。而他明里暗地都在告诉周显,尽力扩充实力,以待时势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大明覆亡。从其经历来看,陈名夏这个人有才,但没有太大的忠君概念,所讲的都是利益。而他更疯狂的想法没敢对周显说,以奇兵夺取京师,迁众臣与天子到山东,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时候,陈锋和夏完淳先后从帐篷内走了出来,四面张望。看到周显,陈锋顿时舒了一口气,连忙走了过来。
周显淡淡笑道:“你们两个醒的真是时候,马上就烤好了。陈锋,去那点盐巴过来,顺便再拿点酒。”
陈锋应了一声,转身走回帐篷。不一会,他左手拿着一个布袋回来,里面装着一些盐巴和辣椒粉,右手提着一羊皮袋酒。
夏完淳坐在周显身旁,双眼炯炯的盯着那些肉块。这段时间,周显无论前往何处,都有意带上他。可能因为他年幼的原因,不像其他人那样在周显面前总有些拘谨,反而带来了一些活泼的气氛。
周显给肉块上添了一些盐巴和辣椒,将肉块分给两人,自己用匕首插起一块放入口中,“还是这鹿肉好吃,不像野猪肉那样肥腻,也不像羊肉那样带着膻味。”
夏完淳吃了一块,吐了吐舌头,“太辣了。”说着,他就要去拿放在地上的酒袋,却被周显一把打开。
“小孩子家家,喝什么酒啊!那边的木桶里有清水,自己的打。”
夏完淳不情愿的看了周显一眼,“就一口。”
周显道:“一口也不行,去去去……”
四人围坐在火堆旁,不一会就把那条羊腿分吃干净。陈锋又去取了一些肉,和夏完淳一起在那里烤着。
夏完淳不住的叫着,“加盐,加盐,快转,快转……”搅的陈锋十分烦心。
周显饮了一口酒,向陈名夏道:“百史,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出兵天津,有没有能力吞下天津三卫?对我现今的境况有多大的裨益?”
陈名夏有点不解,“督帅,您什么意思?”
周显道:“山东之地,十之七八已归我所有。东西五府,城池近百,共计六百万百姓,而且还不断有新的百姓从北面和西面逃难而来。靠着这样广袤的地域,以及众多的百姓,只要好好经营,将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会有我的立足之地。在这个时候,我何必去夺一个流民众多,而实际上却无能力去经营的地方呢!况且,以圣上的性情,谁又敢说他不会征调孙兵部之兵北上?如果河南那边战败,我岂不是千古罪人?”
陈名夏沉默着,没有立即回应。
而夏完淳却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二人的对话。
周显接着说道:“再给你说一些事情。圣上对我有知遇之恩,非到万不得已,我不会轻易背叛他的。但是,我不会愚忠于他,甚至于他身后的整个大明。大明从立国走到现在早已是千疮百孔,或许它覆灭而亡对我华夏子民更好。但在此之前,我不会做它的挖坟者。至于我所做的办报纸,迎孟圣人进入孔庙,只是认为这么做才是对的。而更深层次的改革,我在山东还会继续,而这恐怕会令天下更加不满。”
周显说的不清不楚,但陈名夏隐约有点听明白了。周显不愿轻易弃明,但也不是任人鱼肉的人,只是目前还没到那种地步。
夏完淳眨了眨眼睛,他有点糊涂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显叫来陈名夏,“百史,你是有才之人,我的心思也告诉你了。是愿意留下为我效力,还是要返回南方家乡,你需要给我一个准话。”
陈名夏没有片刻犹豫,连忙道:“愿为督帅效命。”
周显点了点头,“今日我要赶回济南,你随我一起吧!”
周显跨上骏马,向戚国勇道:“戚千总,这边的人马就暂时交给你了,争取再多打一些猎物。还是以前的规矩,弱小不打,孕者不猎。”
戚国勇拱手道:“属下明白。”
周显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等做好这件事,立即赶去济南,入济南讲武堂为学院。”
之后不久,周显在内部军报上写了一封告示,直叙目前全军所面临的困境。令千总以上的将领必须在一个月内写出自己的破解之道并上交,而其他的人亦可自愿书写。在鲁西的闯军、在徐州的隆武军、乃至辽东和朝鲜的满清军队,都可选择。
白翥交出了济宁的兵权,率部返回德州。周显许诺满足他一营的辎重和军饷,让他自主在德州招募新卒,但前提是他名义上归属周显的第一军。
济宁增修了城墙,并增添了不少火炮。而在济宁的守军相继撤出,只保留了谈时迈所率的仁字营,但周显将阎应元到济宁充当他的副手。其他人马又分为两部,一部驻扎于兖州任城充当后援,另一部驻扎于枣庄,威慑徐州。
而在北侧,从禹城到平原,再由平原到德州这一线。周显征调五万百姓,修建了大小近百座垒堡。这些垒堡与相应的城池相接,犹如长城的烽火台一样彼此相望。它们以地势而建,占据地利,有的用作示警,有的用以防御,有的用以卫护城池。
在这样的精心防御下,即使闯军倾力来攻,周显也可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这便于他将兵力投向南侧,全力进攻李定国的隆武军。




末代驸马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应星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三章宋应星周显对待闯军和隆武军的方式完全不同。对于闯军他采取的是守势,而对于隆武军他采取的是攻势。在临沂方向无法打开局面,就选择从西侧进攻,直接威胁李定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徐州。
不时有驻扎的枣庄的明军士卒越过会通河,进攻徐州周边县镇。而隆武军也常常过河,进攻在枣庄驻守的明军士卒。
但无论是周显,还是李定国都没有全力进攻。都是数百人,甚至是十数人的偷袭,对大局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都搅的对方不得安宁。
周显自见过白翥,同意他返回德州之后,便一直留在济南。在那里,他主要做了三件最主要的事情。
一个是宣告除前线将士外,士卒每日口粮减半,化作饷银补还给他们。
另一个是用节省下来的粮食招募新卒。周显在济南、淄博、任城、泰安等几个主要的城池都设下了招兵点,他要求将第一军补充全额。
最后一个是周显在全军推行累计军功制。将军功从一到九,分成九阶,以每战结束后的贡献大小记功,而军功的大小以及累计的总额则决定他们的升迁与否。这些军功包括斩杀数、俘虏数、对战局的影响等等各个方面。这就等于周显把提升权放了出去,凡事以战功大小论,而每个小卒都有成为将军的机会。
还有一些小的方面。例如军政分离,将军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完整的警察系统,将地方治安交给他们处置。扩充乡勇,各个地方保留一定的自卫实力。安置难民,交由各地政府对他们集中管制。统计各府人口,无论是原先就属于当地的,还是从各地迁移来的,给他们颁发新的户籍,实现对一地百姓的清楚了解。
而在对莱州炮厂的要求上,周显一改之前铸造巨炮的策略。施行多铸船运的佛朗机炮以及步卒所用虎尊炮等小炮,而少铸威力更大的赵宇炮。而对应的燧发枪,周显更是让赵宇大量生产,基本上占了莱州炮厂资金的半数。
通过这一一系列明的,或者是暗的措施,周显进行了集权。虽然表面上交给了各府官吏以更多的权力,但实际上,他对各地的控制力却变的更强,这亦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在章丘的一座小酒馆内,温开坐在一条长凳上,翘着二郎腿,双眼笑眯成了一道缝隙。他用牙齿轻轻的咬了一下自己的圆形一等功章,嘿嘿笑道:“他奶奶的,还真是纯金子的,这下不赔了。”
旁侧的士卒陪笑道:“温守备,这一等功章,督帅总共就发了三枚。除了你,全军也只有戚千总和一个叫阎应元有。兄弟们都已经说了,一等金功章值二百两银子,二等银功章值五十两银子,三等铜功章十两银子。”
温开愣了一下,“还真的有人买吗?”
“有,您要想卖,我给您找人。”
温开“呸”了一声,“老子已经升守备了,以后就没机会领这些功章了。用命换回来的,二百两银子,我还是自己留着吧!”
那名士卒道:“也是,说不一定今后更值钱呢!对了,温守备,听说督帅建了几个新营,那些新升的兄弟大部分都被调入新营。您这次去济南,有没有可能到时候直接统御一营?”
温开有点拘谨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不会吧!”
那名士卒点了点头,“我看很有可能。只不过最近晋升的人很多,您看我们是不是送点礼什么的,也好把这件事敲定。”
温开微微皱眉,“送礼?虽然我以前在勇字营,但我和谁都不熟啊!”
那名士卒嘿笑道:“温守备,您别逗小人了。直接去找督帅啊!靠着这枚功章,他怎么会对您没有印象?”
江西奉新凤凰山下,归庄携带一仆,走近一处小型的庄园,敲响了大门。
一个童子打开门,向外张望。
归庄拱手道:“昆山归庄前来拜访宋司理,请代为通报。”他是顾炎武的好友,在后者离开南方之后,代替他负责招揽士子入鲁。宋司理是指宋应星,司理是他曾经的官职,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为十七世纪最杰出的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
宋应星和归庄对坐,端起茶壶给归庄倒了一杯茶,“这是山中野茶,虽不是什么名茶,但也别具一番滋味。请!”
归庄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色泽鲜绿,沉香浓郁,入喉细腻而回味无穷,确是好茶。”
宋应星微微一笑,“自搬入这里以来,我已多日不曾会客。但见玄恭所著墨竹,笔情潇洒,墨气浓淡,机趣横逸,颇见功底。如若玄恭暂时无事,就在此多待一些日子,也好让我好好请教一番。”
归庄拱手施礼,“先生谬赞,学生笔触还差的远呢!只不过这次学生前来,确实有点事情,这是山东总督周显给先生的信。”
宋应星奇怪的看了一下归庄,接过信看了一遍,微微皱眉道:“周督帅邀我前去山东?”
归庄点了点头,“周督帅看了先生所写的《天工开物》,惊为神人,要求学生务必请得先生前往山东。齐鲁学院新立,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新设了农业、水利和机械三个新的学科,不求功名,但求利民。先生对这三方面都有研究,所以督帅想请先生前往那里负责此事。”
宋应星脸色犹豫,过了一会道:“这是周督帅强制的命令,还是要问我的意见?”
归庄愣了一下道:“当然不是命令,一切由先生做主。”
1...221222223224225...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