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白翥点了点头,淡淡笑道:“我听你说话文绉绉的,应该是读书人吧!在我这里为一小卒,不屈才吗?”
青年男子摇了摇头,“小人曾参加过乡试,但太原考官公然行贿舞弊,这才不曾中举。小人已无意功名,看将军真心为民,这才愿意主动投靠。希望将军不要嫌弃我手无缚鸡之力,准许我在你们手下效力。”
白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男子道:“小人于成龙,字北冥,山西永宁人。”
白翥转头向陈名夏道:“陈先生,你怎么看?”
陈名夏道:“我看此人条理清晰,说话有理有据,是个人才。如若他们愿意前往山东,留下他们倒也无妨。现在督帅因才招人,我想到时候应该会重用他。”
白翥点了点头,“如若你们愿意随我前往山东,就留下名字,我会令文书做好登记。”
三骑手持狼头骑,从远处缓缓而来。
白翥立在阵前,近两千骑卒依次排列,这是殿后的士卒。两日之前,他们击败了清军,没想到这个时候却突然有数百骑出现。看那旗帜,应该是蒙古人。
三骑到达跟前,中间那人右手抱拳在胸,“你们是大明的将士吗?”
白翥点了点头,问道:“你们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中间那人没有直接回话,而是向右侧那人轻轻的点了点头。后者会意,从马上取下一个黑色包裹,双手呈给白翥,“我们是蒙古察哈尔部的族中,这是献给将军的礼物。”
武志英上前,用枪挑开黑色包裹,脸色惊喜的望向白翥道:“白总兵,是这支清军的领头的,好像叫尼堪。”
白翥没有放松警惕,问道:“你们是察哈尔部的族众,怎么会在这里?据我所知,察哈尔部在台吉图尔海的率领下,正在归化抵御清军,那里距离这里可有上千里。”
那人道:“我们是察哈尔部,但却是被清军掳到辽东的那支。在几个月前,我们在几个将军的率领下起兵,痛击了科尔沁部。但因为清军及时出兵,最终失败,残部四散逃入大漠。最开始还有上千人,但东躲西藏,现在带上家眷也只有这三百多人。这尼堪带着这几个清军逃到了我们的地盘,被我们擒获,才知道有支明军在这里。”
白翥点了点头,“那我明白了。谢谢你们的礼物,我收下了。”
那人道:“将军,现在到处都是清军和科尔沁的狼崽子,我们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请将军看在察哈尔部已经归降大明的面子上,收留我们。”





末代驸马 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复临清
李岩率部撤离东昌府,在山东境内,只在西方角的定陶余留了一万精兵。但在距此不远的河南睢州保有大军,可以随时增援。在其全军回撤的过程中,李岩又用计诱出谈时迈。双方交战,得益于谈时迈的谨慎,虽然战败,但损失不大。
在完全确定李岩已经率部离开之后,周显下令进驻临清。除原有的一营兵卒外,周显又加增一营,使官军在临清兵力达到六千以上。同时,他还派出万元吉前往临清,暂行东昌知府之事。
接着,官军又兵不血刃拿下了聊城、濮阳等地。在当地任命官员,贴出告示,安抚百姓。运送粮食,救济灾民,招募乡勇,清查贼寇。这一系列措施下去,东昌府迅速恢复了安稳,毫无障碍的归服官军。
自此之后,除了郯城和定陶两隅,山东六府已尽在周显掌控之中。最主要的是,李岩率部离开,让其可以抽出足够的兵力全力应对李定国。
唯一的问题是,周显所拥有的骑兵远少于李定国。
白翥大胜满虏,携骑兵进入京师,一时军心振奋。崇祯帝大喜,重赏了白翥和众将士,并派魏藻德前去劳军。
魏藻德看过之后,觉得白翥手下的这些士卒个个威武雄壮,纪律严明,可堪大用。他回去之后,便向崇祯帝提议将这两部人马尽数留在京师,以作剿贼之用。而崇祯帝因为周显之前不太听话,早就想着削弱他的兵权。听了魏藻德的建议,便顺水推舟,就以剿贼的名义留下这些兵卒。
白翥大概是感觉这样太对不起周显,据理力争。认为山东局势还未完全稳定,需要这些将士,特别是这些骑卒应对闯军和隆武军。他的话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崇祯帝仍旧留下了一营步卒和一半的骑兵,并且白翥也被他留在了京师。
一万两千余人出征,回到山东的只有不到三千的步卒和一千五百骑兵,还有三百多蒙古难民和数百个请求从军的青壮。有一点好的是,白翥以京师缺粮,无法供养太多骑兵为由,将俘获的清军马匹给周显送了过来,有近两千匹。但现在空有马匹,没有骑卒,周显的心情也只能用苦涩来形容了。
那三百多口蒙古人,有半数为妇孺老弱,可堪用者,也就一百多人。周显将老弱安置在德州,青壮编入骠骑营。最开始的两营,共计六千骑,现在余剩半数都不到。而只能再在山东境内征调马匹,从全军中挑选会骑马的补充到骠骑营中。
昔日,蒙古骑兵横行天下。但时至今日,无论是战法,还是武器都远落后于清骑,甚至是明骑。最初,周显还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能借用的地方还真不多。
为了避免生事,周显把那些蒙古妇孺进行了集中安置。这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当时起事时,从科尔沁部那里抢了很多金银,倒也不用周显再给予他们安家的费用。只是派人协助他们盖了一些房子,并派出夫子去他们那里教授汉文。而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蒙古人,周显则把他们分配到马场里面,让他们协助养马。在汉人完全占优的环境内,只需要数年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便会完全融于。
武志英返回山东,向周显提起清军在出长城之后,主力骑兵向北而去,才让他们的偷袭大获全胜。周显看过地图之后,认为他们的目标是在归化的图尔海,但此时再去通知他们明显有点晚了。思索之后,周显派了一小旗,十二个骑兵,其中两个为蒙古人。出关向北,以探查那边的战事情况。如果这次清军能彻底平定察哈尔部,那在关外便完全没了牵制。
唯一令周显高兴的事情,在那些愿意投军的青壮中,竟然有于成龙。他生于明末,兴起于康熙年间,是清初有名的干吏、清官。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大明所用,也是一种遗憾,而周显断然不会让这种遗憾发生。
为了严肃军纪,周显曾制定了十三条简易的军规,正缺一个监督之人。周显先是任命于成龙为随身书吏,不久之后任命他为监军,携武士三十名,专行监督之责。守备以下,他可以随意处置;守备以上,要向周显报告。
不久之后,一桩贪墨战死将士抚恤银子的弊案爆发。于成龙孤身深入营中,强迫吴元吉斩杀了一个主使此事的千总。他手下的两个把总被一百军棍打的屁股开花,其中一个脊柱断裂,今后只能躺在床上了。
这件事,让于成龙吸引了最多的仇恨,成了所有将士的眼中钉。要知道,将士之间是生死情,而他则是个外人。而于成龙毫不在意,继续严格执法,并且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条文细则。
开始,很多将士跑到周显这里,向他告于成龙的状。周显对有些人进行了安抚,对有些进行了申斥,但原则就一条,就是于成龙所做的,自己都支持。后来,便没有人再敢轻易招惹于成龙了。军中将士表面上称他铁面包公,暗地里却直接骂他疯狗。
只不过效果立竿见影,使全军气氛陡然间变的严肃了起来。而那十三条军规,也坚定的推行了下去。后来为此还设立了专门的军法司,专门处理将士违纪及战功统计等诸多事情。
一切未必都尽善尽美,但周显朝着建设一支职业化军队的方向努力。
期间,南阳那边的战事情况不断传来。孙传庭在南阳城下多次击败闯军,官军士气大震。而闯军则士气低迷,有一支数千人的闯军在战败之后主动投靠官军。闯军各部人马听孙传庭色变,闻曹变蛟胆寒,军心思变。
河南各处乡绅看到形势好转,也纷纷竖起旗帜,聚集乡勇,不断袭击闯军。在豫西,这样的队伍便有上百支,严重威胁闯军的粮道和后方。从迹象上看,是官军逐渐扭转劣势,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末代驸马 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
关注南阳战事的不仅有周显,还有朱聿键和孙可望。看李自成和官军在南阳激战,无暇顾及他们。便出兵向东拿下了商城、固始,向北拿下了亳州、永城,并设立防线。这几个城池对于李自成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隆武新朝来说却极其重要。有了它们,整个江淮才算完全掌握在隆武新朝手中。
后不久,朱聿键以皇帝的名义加封孙可望为护国侯,李定国为征北侯,方国安为靖武侯,刘文秀为安东伯,艾能奇为平南伯,金声为归义伯。
孙、李、刘、艾四人自不用说,正是他们扶植了隆武帝。方国安投靠过来的时候,带了近万士卒,还差点助隆武军渡江拿下镇江。朱聿键也想借助他制衡孙可望,因而也直接为了封了侯。
金声不同,他在崇祯元年便高中进士,和洪承畴同榜。次年,崇祯帝召对,以得到崇祯帝的激赏。不久之后,他升任御史、监军。可以说,当时的他意气风发,前途无量。但后不久,清军初犯北京。他上书崇祯帝建议破格用人御敌,可惜的是未被采纳。对朝局失望,或者说是他当时太过年轻,直接托病辞职返乡。
之后,金声在老家徽州广集乡勇,护一方平安。又在还古书院授课育人,培养弟子。虽未在朝堂,但却时时关心朝政。朱聿键称帝之后,观其所为,他觉得其为明主,便主动去投。随他同往的还有他的若干子弟和近千徽州乡勇。
朱聿键亲自见了金声,两人密谈良久,大有刘备遇孔明之感。金声为朱聿键分析了朝内外形势,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例如为手下将帅封侯,采取分化拉拢之策,离间孙、李、刘、艾四人的关系,以集中君权。
金声新近投靠,且实力不足,本没有和众人平起平坐的资格。只是朱聿键坚持,孙可望默许,最终才封了他归义伯。
试想,一个不愿为崇祯帝效力,却主动去投靠朱聿键,这样的所为能在江南士绅心中引起多大的震荡。而封其为侯,千里买马骨,又会引得多少人从崇祯帝那边偏向到朱聿键这边。况且,金声真的很有才能。
后不久,左良玉出兵收回了武昌。马士英逃往江西,而刘良佐直接渡江投靠了朱聿键,被封为广昌伯。
之后,三侯四伯便成了隆武朝的统治核心。
基本上在为几人封侯封伯的同时,朱聿键宣布了他的另一个决定。将他的小朝廷从高邮搬到了合肥,作为他临时的都城。
因为天下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南阳那边,这件事没有引起太大的涟漪。但周显看来,意义却十分深远,至少有好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个避开在镇江和山东的官军主力大军,从此以后,便再也不用担心遭受两面夹击了;一个合肥是距离南京更近,隆武帝是在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不会做偏安一隅的守成之君。终有一天要夺取南京,中兴大明,这样的态度显然更能吸引有识之士的关注。最后一个是皖西民众穷苦剽悍,更便于隆武军招兵买马。以扬州、高邮等地的富裕养皖西之兵,这是壮大军力的最快方法。
而且合肥毗邻巢湖,也便于训练水师。孙可望心心念念的便是南下,夺取南京,以求立于不败之地。如若兵分两路,一路从安庆出发,一路从扬州出发,同时进攻南京,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更大。
而这些优势,都是高邮所不具备的。只要能在合肥立足,隆武新朝便有了与朝廷,还有闯军分庭抗礼的资本。
但对周显,朱聿键这样做却是有点好处的。
隆武朝的重心便放在了江淮地区,大军西去。那么在淮河之东,兵力自然会有所缩减。刘文秀驻于扬州,抵御史可法所率的朝廷联军。在北面,只剩下李定国这一部人马。只要能击败他,便可以直接推进到长江边上。这样一来,运河便可以打通了。
李定国大概也感觉兵力不足,留下少量兵力驻防郯城,自率大军退到徐州。他暂时放弃了夺取临沂的打算,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下邳两城,成掎角之势阻拦周显南下。两地有兵两万余,而这算不得什么,最麻烦的是李定国手下的近五千精骑。
徐州周边地势平坦,适合骑兵奔驰。如若周显大举进攻徐州,只要他率骑兵不断袭扰,消耗周显大军的士气和兵力。即使不能取胜,但拖延下去却是足够了。以山东所存的粮草和辎重,根本撑不下去。
论士卒的素质和武器的优良,周显手下的士卒都胜于他,但周显要应付的敌人并非只有他一个。如若陷入苦战,拼消耗,即使最终能拿下徐州也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是将李定国手下的那些骑兵困于一地,以火炮、燧发枪灭之。然后再集中大量火炮攻城,这样便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但李定国勇猛善战,兼他和周显一样,每次行军都多派斥候,四处探查情况,以摸清敌军动向。以前对付其他人的办法,在他这里完全无用。本来李定国一直想夺取藤县,以巩固徐州,为此他还多次亲率骑兵北上。周显数次设下陷阱,想要一举歼灭李定国的骑兵,但都被他轻松识破。倒是李定国几次突入枣庄附近,给周显造成了一些损失。
因而,周显也只能暂时将此事搁置,投入更多的精力招兵、练兵。而他所拥有的两千多骑,对付李定国不行,但面对主力大军增援南阳,在其他各处都完全采取守势的闯军却可以。两千余骑绕过定陶,在豫东平原横行无阻,到处惹事,闹的当地鸡犬不宁。
而另一方面,周显派刘玉尺前往豫东南。利用小袁营原有的影响力招揽当地豪强,尽量为闯军制造麻烦。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想为在南阳苦战的孙传庭尽一份力。




末代驸马 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九百八十三章出使日本日本江户,王武纬和国田兵右门卫并排走出幕府将军府。
国田兵右门卫呈九十度鞠躬,“王君,那我就送您到这里了。”
王武纬鞠躬回礼,“此次多亏右门卫君从中周全。今后无论形势如何发展,都不会牵扯到两国,这是两国百姓之福。”
国田兵右门卫点了一下头,“王君,周大人真的打算与萨摩藩开战吗?”
王武纬摇了摇头道:“周督帅的心思,我不敢妄猜。我这次出使日本,只是奉命弄清助满清造船,参与我国之事是德川将军的意思还是岛津光久私下所为?此时既然德川将军已经明确表态,我的任务便完成了。至于周督帅接下来要怎么办?我就不清楚了。”
国田兵右门卫眉头微蹙,沉默了一会道:“我知道了,多谢王君。”
德川家光看国田兵右门卫返回,摆手道:“坐!”他给对方倒了一杯茶,“你曾见过那个周显,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国田兵右门卫放下茶盏,“不到二十岁,行事果敢,有勇有谋。很受他手下将士的爱戴,有大将之才。”
德川家光皱眉,“不到二十岁?他在明国的地位比李如松如何?”李如松为万历援朝之战的主将,数次大败日本,因而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很高。
国田兵右门卫回道:“李如松在明国为都督佥事,辽东总兵。而周显为山东都督,官职要比李如松更高。在朝鲜与清军交战的林庆业,他的官职为皮岛总兵,是周显的手下。如果算上在辽东、朝鲜以及山东境内的兵力,他手下有近十万之众。”
德川家光沉默了片刻道:“有近十万之众,那岛津光久与之交战,能取胜吗?”
国田兵右门卫回道:“周显所统兵力虽然远超岛津,但兵力分散于各地,他能抽调出来的兵力并不一定比岛津多。而且明国缺水师,虽然周显任登莱巡抚之后极力发展水师,但毕竟起步晚,规模不大。远航至日本海域与岛津交战,明国胜算不大。况且萨摩兵本就善战,以一当百,德川家康家主昔日就是忌惮这个,才准许岛津氏继续主政。以前数百浪人便可直逼南京城下,可见明国士卒羸弱到什么程度。臣下以为,如果开战,岛津会胜。”
德川家光微微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头道:“明军羸弱,那是统将无能。在文禄庆长之战中,太阁大人率战国最强之兵也没在朝鲜讨得任何便宜,那时的明军怎么能用羸弱来形容。还有戚继光所统的戚家军,战力也丝毫不弱于我日本武士。骄兵必败,对待明国,我们还是应该谨慎。”
国田兵右门卫猛的点了一下头,“嗨!家主说的是。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德川家光想了一会道:“你现在赶去长崎,把明国的态度,以及可能出兵这些事情都告诉岛津光久。如果他战败,正可以借此削弱萨摩藩的实力,逼他接受幕府的控制。况且,我们亦可随时撇清与岛津光久的关系。如果他能够取胜,那大明士卒确实羸弱,且受限于内乱,出兵占据朝鲜也未必不可。”
国田兵右门卫“嗨”了一声,起身缓缓向外退去。
德川家光突然道:“去兵库取三百杆火绳枪,也一并给岛津光久送去。告诉他,我等着他取胜的消息。”
王武纬返回住处,令人叫来李雄,“李守备,和德川家光谈妥了。无论将来是战是和,都与两国无关,只限于大明和鹿儿岛藩,岛津氏的所作所为与幕府完全无关。”
李雄轻轻的点了点头,追问道:“确定吗?”
王武纬愣了一下道:“反正他是那么说的,至于后续是否会有变化,真的很难说清。但据目前的情况所知,德川家光确实不知道岛津光久与满虏有联系。”
李雄沉默了一会道:“王大人,我要尽快赶回朝鲜将这边的情况告诉林总兵,去长崎见岛津光久这件事就要您孤身前往了。”
王武纬点了点头,“小事。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现在大明还未与岛津氏开战,我想岛津光久应该也不敢拿我怎么样?还有一件事,如若真要动兵,应提前将消息告知在琉球的高将军。最近,岛津光久可是暗中向那边增加了不少兵力。”
戚国勇一行从胶州出发,乘船一路向南,至舟山。在那里,韩括为他提供了新的海船并找了以前曾到到过苏禄的商人为之领路。而第一批从葡萄牙人那里定制的二十四尊佛朗机炮恰好运至舟山,韩括私自做主将其中的十二尊安置在两艘海船上。为此,戚国勇他们还在舟山停留了近十日。
韩括将戚国勇送至港口,不远处,一班壮夫正在搬运货物上船,眼看就要搬完。“这段时间,海上并不安宁。荷夷占据台湾,想独占对日本和我大明的贸易。但其人太过小气,购买货物的价钱远低于西夷,逼的大明的商人更愿意冒险远航至马尼拉与西班牙人进行交易。但荷夷蛮横,仗着自己船坚炮利,随意抢劫船只,捕杀大明商人。仅上个月内,便有十几艘商船被劫,近二百人被杀。这一次你们前去苏禄,危险重重,一定要小心在意。”
戚国勇抱拳道:“属下明白,多谢韩参将提醒。”
韩括道:“这两艘海船是从海盗那里得到的战利品,船不大,但速度很快。遇到荷兰船,只要距离的不是太近,逃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其次,我给你调的那二十个炮手也都是老手,配上佛朗机炮。即使交战,也有一战之力,但能不战还是不要战。毕竟在那里,我大明军力不占优。”
戚国勇点头道:“督帅在我来之前也就此事提醒过我。首先是在苏禄立足,接下来才是取代西夷和荷夷在当地的地位,并最终战胜他们。”
韩括笑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多和你废话了。祝你一路顺风,早日完成使命归国。”




末代驸马 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
太阳初升,台湾南部海域,两艘悬挂着郑家令旗的海船缓缓向南行驶。
戚国勇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在朝阳的照耀下,光线四散,犹如给天空披上了一层绚丽的红纱。海水与天空合为一体,片片鱼鳞铺在水面上,海浪拍打船头,翻来覆去。偶尔有海鸥从船顶飞过,发出悠悠的鸣叫。
他生在登州,大海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但站在岸边看海景和站在船上看海景的体验完全不同。在海上航行了一月有余,一路顺利,连大一点的风浪都没遇到过。按照领路的商户所说,再有半个月,便可抵达马尼拉西北方向的林加延湾。
林加延湾在吕宋岛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明朝万历初年,大海盗林阿凤率战舰六十二艘,手下五千余人出征马尼拉。首战取胜,击毙西班牙总督戈尹特,焚毁总督府。但因后军缺少持续性支持而后撤,退守到林加延湾,并在班诗兰建立了城寨。在这里,他获得了当地土人的支持,被拥立为国王。
林阿凤进攻马尼拉时,正是西班牙帝国最强盛的时期,这样的失败是西班牙当权者所不能忍受的。新任总督勒比撤里调集兵员六千多人,协同潮州把总王望高联合围剿林阿凤。
面对源源不断到达的西班牙船只和士卒,林阿凤在苦守了四个月后,率部突围,率船四十余艘返回台湾。但也有一部分林阿凤的手下不愿离开,而留在了吕宋岛。在西班牙清剿之时,他们逃进碧瑶山林地带,逐渐和当地土人通婚。
但随着西班牙逐渐衰弱,大部兵力被抽调回南美洲或欧洲,在当地的控制力有所减弱。有些人便又从山林里走出来,在林加延湾周边定居。后来又有更多的人来这里,他们中有海盗,有商人,有走私犯,还有逃亡的倭寇、罪犯。
因为这里距离马尼拉不是很远,西班牙人曾出兵征讨。但这些人大多是亡命徒,面对西班牙人的进攻,表现的空前团结。西班牙人损兵折将,但所得不多,最后只得与之谈判。西班牙人准许他们在林加延湾定居,但每个月需要向他们缴纳一定的银钱。因而,林加延湾逐渐沦为了一个法外之地,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后,才逐渐稳定下来。
1...229230231232233...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