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说着,周显看了李开一眼,继续道:“而他的短处也在于此。勇字营乃至第三军,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关系网,彼此相连。有功的时候,他左右为难,唯恐委屈了某一个。有过的时候,他又狠不下心去做惩戒。勇字营及第二军能战善战,但军纪之乱,将领之跋扈也是三军中排第一的。”
李开脸色顿变,“二公子,我错了。”
周显摇了摇头,“我没有怪你的意思。这是你的长处,至于带来的那一丁点坏的影响,与此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大概也因为吴元吉性格严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你的缺点。但以后你单独领军了,要稍微改变一下,至少要做到赏罚不明。谁有功,就赏谁;谁有过,就罚谁。明白了吗?”
李开抱拳道:“属下明白了。”
周显继续道:“叫你过来,不是主要说这个。这两天你便要启程去辽南了,你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
李开皱眉沉思了片刻道:“属下以为要夺锦州,首先要占据觉华岛。它悬于海上,距离最近的陆地有二十余里,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驻兵数万都没什么问题。我想等到了先在旅顺休整几日,然后尽起大军乘船前去夺取觉华岛。之后再以它为基地,攻取葫芦岛,然后杀向锦州。”
周显点头道:“可知道觉华岛上有多少清兵?”
李开回道:“大约有三千人,真鞑子只有百余人,剩下的都是汉兵。因为之前我军多次乘船偷袭辽东海岸,清军在沿海高处修建了很多垒堡。而觉华岛在以前孙大帅经营宁远城的时候便是屯粮和辽东大明水师所在地,岛上城、堡、垒等设施一应俱全,是鞑子防御的重点。”
周显笑了笑,“看来你下了不少功夫。但也应该知道觉华岛在当时是如何失陷的吧!”
李开点了点头道:“天启六年,努尔哈赤趁腊月隆冬,海面被冰封住,率部从岸边履冰,直达岛上。虽然守将姚抚民下令沿岛凿开了一道长达十五里的冰壕,但天气太过严寒,冰壕不久之后便又重新冻上。满洲骑兵数万人登岛,攻入屯粮之北门,冲进城中。岛上明军七千余名和商民七千余口尽皆被鞑子杀害,两千余艘各种船舰也被焚毁。”
周显微微点头,“攻下觉华岛对于你来说不是难事,但它距离宁远城只有三十多里。吴三桂奉命援救京师,迁宁远周边五十万百姓入山海关。宁远被清军接管之后,驻兵近万。若是其他的季节,凭借水师就能阻挡清军登岛。但一旦到冬季,和当时的情况又有什么不同,你又如何守住?”
李开说道:“二公子所提的这个,属下也曾考虑过。觉得当时觉华岛之所以失陷,是因为当时岛上明卒多数为水手,既无铠甲,又少武器。日夜凿冰,又冷又苦,且兵力太少,不能有效抵御清军,这才致使大败。但属下所携万余人多为精卒,铠甲兵械一应俱全,且有不少火炮,守住觉华岛应该不成问题。”
周显摇了摇头,“但我要的不是应该,而是完全的保证。你要知道这万余人,乃我军之中流砥柱。若是有失,要想恢复绝非易事。”
李开微微皱眉道:“但二公子,行军之事,哪有什么完全的保证?”
周显点头道:“你说的对,但至少要估量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此刻距离入冬只有两个月不到,就算天气变冷推迟,你最多也只有三个月时间。你攻下觉华岛需要时间,修葺岛上的城垒也需要时间,运物资上岛同样需要时间。这样下来,留给你经营觉华岛的时间就没剩多少了。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清军大举来攻,你能守住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而困守孤岛,到时候可就真的逃都没地方逃。”
李开脸色微变,他沉默了片刻道:“二公子教训的是,是属下考虑不周。”
周显摆手笑道:“实际上,你夺取觉华岛的策略并没有错,只是时机的选择不对。我一点都不怀疑你的能力,但害怕你太心急了。收复辽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来,先拔除清军的要隘。等到明年天一变暖,便立即出兵夺取觉华岛。接下来再在陆上夺取一两个点,与觉华岛成掎角之势,再缓缓夺取锦州。”
李开想了想,这的确是最保险的办法。“那这段时间,属下该做些什么?”
周显道:“在复州的西南方向有个长兴岛,面积很大。之前考虑到辽东多山林,随地都是可以直接造船的参天巨树,我曾把莱州芙蓉岛的一部分造船工匠放到旅顺。但限于旅顺周边的环境,到目前为止只能造一些中小型的船只。所以我想把造船的地方从旅顺移到长兴岛,今后不止要造那些小船,还要造战舰。你去了之后,就把那里作为基地吧!帮我做好这点。还有就是,长兴岛距离辽东湾各地也比较近。我这样说,你懂了吧!”
末代驸马 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路出击2
李开沉思了一会道:“二公子是想让我出袭辽东沿海各地?”
周显点了点头,“接下来你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乘船绕到山海关后面,寻找清军薄弱处突破上岸,威胁清军的运粮通道。不用投入太多兵力,也不用和清军死拼,能让他们感受到压力就行了。反正此举只是为了援助李自成,而目前我们是没有足够实力完全截断清军粮道的,保存兵力为要。”
李开点了点头,问道:“那另一个呢!”
周显道:“黄蜚南去这件事对辽南驻军的士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须做点事情,况且五十道驿也该拿回来了。宁宇提议先夺锦州,再攻沈阳的计划是没有错的。但也必须从辽南方向向盖州、海州方向挺进,至少迫使清军不敢轻易向锦州增兵,以作牵制。你的第二个任务便是配合赵旭升重新夺回五十道驿。”
周显铺开一张地图,指给李开道:“距离五十道驿不到六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名叫仙人岛。名字是岛,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伸向海中的半岛,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前半段悬崖璧立,两侧水深且流速平缓,极其方便大船停放。而距它五里处的后面,便是熊岳驿,那是盖州向五十道驿的必经之路。你从长兴岛率船队出发,一日内便可到达仙人岛。可以从那里登陆后直取熊岳驿,选择从背后攻击在五十道驿的清军,并阻挡盖州援军,配合永宁监城的我军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五十道驿。”
李开想了想道:“二公子,在我进军熊岳驿的时候,能不能让韩括配合我进攻营口、盘锦等地?扰乱清军后方,让尚可喜不敢全力援救五十道驿。”
周显摆手道:“具体的实施计划,到时候你自己和韩括再商议吧!但现在在南洋,荷夷是越来越猖獗了,海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要尽快赶回舟山,能配合你到什么地步,由他说了算。但我会写信给韩括,让他离开之时留一些水手和船舰给你。以后你手下的那些士卒不仅要会陆战,还要会水战,定要搅的辽东沿海鸡犬不宁。”
李开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了,二公子还有其他要交待的吗?”
周显道:“考虑到你兵力有可能不足。我让谈时迈调出一营精锐给你,同时也让克己营也调归给你指挥。兵力虽然多了,但你也要谨慎着用。除了进攻熊岳驿时,最好不要轻易调动一营以上的人马。你可以把兵力分成无数个千人队,甚至是百人队,从各处不断偷袭,逼迫清军在每一处设防。你要时刻谨记,来年开春之后才是我军大举反攻辽东之时。在此之前,你要尽力找出可供大军登陆的地点,并让清军知道,辽东沿海的每一处都在我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李开愣了一会,面露犹豫道:“二公子,您不会真的想在这个时候去收复辽东吧!”
周显问道:“你什么意思?”
李开停顿了一下道:“二公子,现在闯军和清军在直隶、陕洛地区大战。若是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出兵河南或者直隶,根本不用费太大的功夫便可拿下大片领土。虽然此刻多尔衮率清军主力侵入中原,但留在辽东的鞑子依旧不少。我军攻击辽东要过海,要耗费无数的粮草,还要忍受辽东那苦寒的天气。而一旦入关清军发现情况不对,随时都可能返回辽东,那我们取胜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还有就是若您尽起大军攻打辽东,那山东怎么办?无论是清军还是李自成,一旦他们解决了对方,肯定会侵入山东。”
周显挑眉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军中大部分将士的想法?”
李开道:“虽然兄弟们没有明说,但存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有些事,是不能单纯只考虑利益得失的。此事休要再提,在你出征之前,我会向众将士阐明原因的。”
这时,锦瑟推门而入,先是向两人打了招呼,然后再转向周显道:“你们聊好了吗?饭食都准备好了。”
周显拍了拍手,笑道:“好了,去吃饭啦!”
周显叫住要离开的锦瑟,“都是自家人,不必和他们太过客气。过来,坐我身边来。”
周泰也大咧咧的哈哈笑道:“是啊!锦瑟,都要成为我婶娘了,还这么客气干吗?小叔,你什么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爹和爷爷啊!”
周显没有理他,而是从桌下拿起一罐酒放在桌子上道:“除了周坤在江西外,剩下的还活着的都在这里了。找你们前来,没有其他的事情,就是想和你们聚聚,也算是替李开、周泰和周乾送行。酒是鹿邑的宋河酒,菜是锦瑟下厨做的,都是些家乡菜。今天不论什么官位,也不谈什么叔侄,就当朋友间的聚聚。久在外面,人人我虞我诈,我倒是十分怀念那些年的无忧无虑。”
走出院门,李开压低声音道:“锦瑟,二公子这是怎么了?从开始就一直在饮酒,一下子喝了那么多。”
锦瑟眉头微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见到你们高兴吧!实际上自从京师回到济南到今夜之前,他就没再饮过一滴酒,今夜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了。”说完,她回看了一下房间的方向,“先让他睡会吧!李大哥,已经给你准备了房间,明天早上再走吧!”
李开摇了摇头,“我回营中还有点事,赵勤可以留下。”然后他转头向站在旁边的周泰和周乾道:“周泰,既然二公子已经同意你随我一起前往辽东,我便不再说什么了。明日去营中报道,我等你。”
周泰喝的也有点晕乎,只是木然的点了点头。
李开点了点头,继续道:“周乾,我从自己亲卫中挑出一旗兵卒给你,到时候和你一起去琼州。我听说那里气候湿热,基本上天天都下雨,毒蛇还特别多。而当地那些人,也多是未开化的蛮人,你去了之后一定要小心。”
周乾抱拳道:“谢谢李大哥,我知道的。”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二十章 额外之事
这时,一个丫鬟从内院跑出来,将一个包裹递给锦瑟。锦瑟转手又递给李开道:“李大哥,你带上这个。”
李开接过来拿在手中,问道:“这是什么呀!”
锦瑟回道:“前段时间,你不是迎娶了一个姑娘吗?二公子听闻了之后还抱怨了一大通,说你连这样的事情都不给他说。这里面是他挑选的几件金银玉器,是送予那个姑娘的。还有我给你做的一套冬季的衣服,按照你以前的尺寸做的,也不知道还合不合身。”
周泰顿时来了精神,“什么,李大哥你娶亲了?什么时候的事,哪家的姑娘?”
李开心中有点感动,对周泰道:“一个多月前,刘玉尺介绍的,曾经小袁营主将袁时中的侄女。袁时中死后,刘玉尺一直待他如亲生女儿。现在情势这么紧张,而二公子又那么忙,我就没有告诉他。”
周泰摇头道:“你这人真没劲,这样的事情都不说,怪不得小叔会说你。”
锦瑟道:“你走之前,把嫂子送来这里吧!不能刚新婚就留她一个人待在家,这样太委屈人家了。无论怎么说,在这里我也可以帮忙照顾着点。”
李开面露犹豫,“这样不好吧!”
锦瑟笑道:“没什么不好的,二公子早就交待了,我们是一家人。还说等将来,还要给你补办呢!。”
李开思索了一会,最终点了点头。“那好,你代我谢过二公子。”
看着躺在床上,完全叫不醒的周显,朱媺娖的眉头拧成了一条蚯蚓,她带着一种十分惊恐的声音问锦瑟。“周显他会不会死啊!”
锦瑟愣了一下,“殿下,他只是喝酒喝醉了。”她看朱媺娖一脸迷惑的表情,“就是喝酒喝多了,醉了,睡一觉就好了。殿下您不会没见过喝醉酒的人吧!”
朱媺娖坐在床边,拉着周显的手,脸上满是担心。“父皇以前偶尔也饮酒,但从来没有喝多过,也没有醉过。那么辣的酒,他为什么要喝呢!”
锦瑟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二公子以前说过‘酒可助兴,酒也可解忧’,但我始终有点不太懂他的意思。”她边说边把毛巾浸在水中,拧干了递给朱媺娖,“殿下,喝完酒体热,你替他擦一下脸和双手。”
朱媺娖点了点头,照锦瑟说的做了。“你们自小一起长大的吗?”
锦瑟点了点头,坐在一旁的长凳上。“我是老爷买来伺候二公子的丫鬟,但二公子心善,从来没把我当下人。周泰小时候淘气,经常欺负我,二公子就帮我出气。揍了他两次,周泰也就老实了。还有周乾,周坤,他们都听二公子的。”
朱媺娖心中奇怪,“周泰比他年长,又长的那么高大,周显能打的过他吗?”
锦瑟笑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周泰连大公子都不怕,但从小就怕二公子。凡是二公子说的话,他从来都不敢顶嘴。”
朱媺娖道:“这样啊!你给我讲讲他小时候的事情吧!我感觉应该挺玩的。”
锦瑟点了点头,断断续续讲起以前的种种琐事。朱媺娖偶尔会发问,也会给锦瑟讲一些皇宫内的事情。
漫漫长夜,她们两个越说越兴奋。直到后半夜,朱媺娖才忍不住趴在床边睡了过去。
锦瑟取来一件衣服给朱媺娖披上,然后轻步走了出去。月牙如勾,映出长长的人影。她揉了揉自己的面颊,向厨房方向走去。
周显迷迷糊糊的醒来,喉间感觉火辣辣的。他伸手擦了擦自己的双眼,翻身起来,想要去找点水喝。身体扯动被单,惊醒了趴在那里熟睡的朱媺娖。她满脸惊喜道:“周显,你终于醒了。”
周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你怎么在这里?”
朱媺娖撅起嘴,脸色微红道:“你喝的大醉,我还以为你要死了呢!”
看她一脸委屈的样子,周显摸了摸她的头,“我这不是没事吗?去给我去倒一杯水。”
锦瑟这时从外面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瓷盆和两个碗。她盛了一碗递给周显道:“二公子,这是刚煮的莲子羹,你喝一点吧!”
然后她转头笑着向朱媺娖道:“殿下,您也喝一碗,累了一整夜了。”
喝了一碗,顿觉腹间暖暖的,舒服了很多。周显转向锦瑟问道:“现在什么时间了?”
“快要到卯时了。”
周显点了点头,“让门外的守卫去找吕明,让他立即请万先生和顾炎武前来。”
说完,他起床穿上外衣,用凉水洗了把脸,恢复了一些精神。看着满脸疲惫的朱媺娖,“先去睡一会吧!等要吃早饭的时候,我再让人喊你起来。”
朱媺娖犹豫了一下道:“周显,我有事要和你说。”
周显点了点头,“那去我书房吧!”
听了朱媺娖的话,周显的头有点隐隐作痛。
当时为了纾解她的心情,周显有意让她多和风三姐多接触。
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往往会影响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风三姐外柔内刚,八面玲珑,是那种能做事的人。受她的感染,朱媺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应该做些什么。她给风三姐说了此事,风三姐不敢做主,就让她来找周显。
看朱媺娖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周显轻咳了两声,“那你想做什么?”
朱媺娖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所以才问你呀!你说我像风姐姐那样开个酒楼怎么样,或者我直接跟着风姐姐学做生意怎么样?”
周显顿感无语,心想若是自己让她这个公主像这样抛头露面,恐怕那些顽固的大儒、文士还不直接写书批判死自己。叛明自立这件事已经使自己在舆论上处于劣势,若是再加上这个,那就彻底焦头烂额了。
虽然周显更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校
限于周显和南京那边并未完全撕破脸,而周显的实力又摆在那里,大部分南方文人对周显脱明自立这件事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但其中也有不少例外,他们从各个方面对周显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主要的领头者有两个。
其中一个是大儒黄道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儒,而不是酸儒。在崇祯帝时他便以直谏忠直著称,在朝堂之上他直犯龙颜,指责崇祯帝忠奸不分。
崇祯帝万般恼怒,但即使如此也不敢直接杀了他。最后只能将他连降六级,再削职为民,放逐回乡。
在他回乡途中,近千浙江学子在路拦截,请求听他的教诲。他因而在浙江余杭建立学院进行授课,返乡后又在漳州紫阳学院聚徒讲学。
在闽浙地区,他具有无人可敌的影响力。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黄道周更令人敬佩。
清军攻破南京,弘光政权垮台。隆武帝称帝,任命黄道周为礼部尚书。当时隆武帝空有皇帝之名,但真正掌握兵权的却是当时意欲投清的郑芝龙。面对内外逼迫,黄道周觉得只有北上抗清,才有一丝希望。
于是他散尽家财,召集门生弟子近千人,在福州誓师,竖起抗清大旗,向信州进军。因为他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进军途中不断有人加入,最后竟有近万人。
但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没有铠甲,没有兵器,很多人只带着木棍、锄头。因而,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扁担军”。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一败再败,最终被清军团团围住。士卒死伤殆尽,而黄道周本人也被清军俘虏。面对洪承畴的劝降,他写下了“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这样的千古名对。
说实话,黄道周不是什么救世大才。在那样的乱世,他什么也改变不了。但可以说,他尽力了。
从古至今,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也不缺能在乱世扭转乾坤,改天动地的人。
但中国之所以能是中国,除了那些聪明人外,还有一群笨人。他们秉持忠义,坚守底线,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也有自己的行事准则。为了这些,他们抛家舍业,他们不惜性命,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代价。
而他们的所为,流芳千古,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以自己的经历警示世人,什么才是应该坚持的。
朱慈烺迁到南京之后,为了稳定局面。考虑到黄道周在天下士子中的影响力,征召他来南京,并让他入阁。
而黄道周到了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激烈抨击周显,以不忠不孝指责周显之前的所作所为。
这并非他和周显有什么私仇,而是他敏锐的认识到周显的所作所为可能对大明将来产生的影响。
就像他私下对朱慈烺说的,天下正统并非一成不变。
周显和隆武军、闯贼讲和,高举抗清大旗,这是大义所向。现在他以义引导,以利相诱,南方士子前去山东者逐月增多。
若周显将来成功收复辽东,又有多少士子豪杰甘心前去投靠于他?天下士子所向便是人心所向,到时候谁还会认为在南京的才是正统?
因而,哪怕周显所做的是对的,哪怕他的存在有助于南京的稳定,也必须给他打上不忠不孝的名声。
这争的是大义,也是人心,必须倾力而为。
虽然朱慈烺没有同意从南明朝廷方面加以施行此事,但也默认了黄道周对周显的抨击。而黄道周名声在外,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他写的那些文章在江南流行开来,直接影响了很多青年士子。
归庄上报,有些本来已经决定前往山东的,听了黄道周的话直接选择不去了。黄道周的那顶帽子盖的太大,使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名声和前途。
顾炎武等人也有写文章反击,但黄道周名声实在太大,而他在私德方面也的确没有什么可指责。大部分的落力点是在为周显的作为辩解,有成效,但并不大。
除了黄道周,另一个是冯梦龙。
这位年过七十的老头子,官职最高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县令。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手中的那杆笔。
小说、民歌、戏剧、笑话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他的一生,留下了三千多万字的著作,他写的三言、、等到现在读起来仍然可称经典。
得知京师失陷,崇祯帝殉国,他深受触动。在他的努力下,刊印了一个名叫报纸。既分析以前朝廷的利弊得失,也不断以此为据点批判周显。他认为京师之所以失陷,和周显的不作为不无关系。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名叫的小说,并改编成戏剧,让人传唱。
顾炎武拿给周显看过这本小说。
周显看过之后,只说了“写的不错”四个字。
他们一个在朝堂,一个在乡野,相互配合,还真的让周显十分头疼。
朱媺娖是崇祯帝的长女,是南明皇帝朱慈烺的妹妹。若是自己让她抛头露面,去做被士人所轻视的那些事,还不直接被他们两个骂死。
虽然周显并不十分在意,但他们所能造成的影响力却是他不能忽视的。
况且,周显怎么看,也不觉得朱媺娖有那方面的才能。不说她经营酒楼一定会赔钱,但至少不会做的有多好。
处于周显这个地位,做决定的时候都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有益的方面,一个有害的方面。当益处不抵害处的事情,周显是不会做的。
看周显沉默不语,朱媺娖皱眉,有点失望道:“周显,不行吗?实际上我也不是一定要做那些事,只是一直待在家里,我……,”她脸色难看,有点说不下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