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不愧是长信君,回来的真是时候啊!”公子央脸色阴沉,按着佩剑的手掌,掌心渗出一层细汗,周匝护卫纷纷上前,警惕的看着青袍人影。
公子则能想到的,公子央都能想得到,而且公子央要比公子则想的深的多。
谁也不知道,荀少彧到底是‘恰巧’归来,还是早就在一旁置身事外,看着闻太师与几尊武圣人的搏杀,只为了等待两败俱伤,撰取渔翁之利的机会,才会‘珊珊来迟’。
公子央目光掠过战场,此时的三万顶尖精锐之师与【飞凰神兵】早已经折损过半,宗师、大宗师级数的人物更是伤亡惨重。就连起到一锤定音之效的几尊武道圣人,也都是个个带伤,战力能剩下几分都是未知之数。
而在这个微妙的时候,荀少彧的出现无疑打乱了所有人的预计。
虽然荀少彧这个渔翁,只有他一个人,若是他们拼着鱼死网破还是能做到的。但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执意寻死。
这时,见着事不可为,公子则稍稍沉吟了一下,断然令麾下兵甲停手。几万大军的混战,也就在这一微妙的时刻,相互警惕着暂且罢手。
自荀少彧现身的这一刻,这一场大战就只能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几大掌刀人的无踪,让公子则、公子央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闻太师也因此获得了喘息之机,几位倾向于老太师的上大夫、荀氏宗老们,纷纷将重伤的老太师护起来,散落的【飞凰神兵】拥簇着几人,兵锋渐渐升腾着。
一时间,三方彻底罢手,整个营口大营看起来着实泾渭分明。
荀少彧一步步走入营口,轻声一笑,道:“诸位,似乎感到很惊讶?”
“荀少彧,你把那几人……都如何了?”公子则看着神态自若的荀少彧,咬咬牙道:“你要知道,他们三位都是何等身份,你不要给吕国惹祸。”
倘若三位掌刀人真的陨落在了吕国,宋国如何肯善罢干休。那是三位国之柱石的陨落,任是哪一位国君都不会视若无睹。
“大兄何必多虑,吾只是送他们去了该去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吕国这一方国土不适合他们。”荀少彧掷地有声的说着。
“你……”公子则面色一变,指着荀少彧良久不语。
荀少彧话中所指,已经明显到不能再明显了,公子则脸色青白交加。
“哼……你够狠!!”说罢,公子则甩袖而走,周匝甲兵警惕的注视着荀少彧。公愚昭执着紫霄雷刀,跟在公子则身旁,目光一直注视着荀少彧,心神绷的紧紧的,注意前所未有的集中,防备着荀少彧的突袭。
三尊宋国掌刀人生死不知,哪怕荀少彧只是击溃了三人,并未真正将三人击杀,也是一大了不得的战绩。况且经过了数场大战,公愚昭身上的伤势不轻,再面对一尊如此可怕的敌手,就连公愚昭这等人物,都不得不有些发怵。
因此,公子则选择退让一步,不管三位掌刀人的生死如何,失去了掌刀人的支撑,公子则已经无法成事,再多的伤亡都是无谓的,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公子央见着公子则的退却,顿时一股紧迫感迎面袭来,心思一动道:“走,速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此时的公子央,也有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荀少彧的战力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而失去了三尊掌刀人的掣肘,郑国两大宿老又皆有伤在身,再与荀少彧争斗就颇为不利了。
虽然公子则、公子央可以暂时联合起来,数万大军再加三尊武圣人,未必不能让他们扭转局势,只是二人都极有默契的缄口不言,放弃了这一联手的最佳机会。
他们二人还没到破釜沉舟的时候,而荀少彧也没到非杀不可的地步。倘若不顾一切的联手,最后得利之人又会是谁,都是两可之间的事。
“果然都走了,吾还以为他们要试一试吾的成色,没想到退的这么干脆利落。”荀少彧一旁漠然的看着公子则、公子央的一一离去,眸光中跃跃欲试,强行按耐下劫杀的心思。
虽然他也想一举镇压了公子则、公子央,彻底结束这一场内乱。只是公子则、公子央并非全无还手之力,有着数万大军的兵锋,还有着几分翻盘的能力。而且荀少彧刚刚镇压了三把第六品神兵,那三把通灵神兵灵性自生,无时无刻不在抗拒着荀少彧掌控,牵扯了荀少彧少许的精力。
这时荀少彧再动起手来,灵神、肉身不得圆满之下,难免会有几分力有不殆。
毕竟,宋国的三把神兵,个中价值难以估量。整个吕国荀氏才有两口神兵,而宋国、郑国可谓豪奢,都有着三把以上的神兵镇压国运。与得到三口镇国神兵相比较,一时的得失反而不重要了。
并非任何神兵都能镇压气运,何谓镇国神兵,有着超乎寻常神兵之能,就能镇压一国气数命脉。
“宋国的镇国神兵落入吾的手上,宋国上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吾还差霸刀、王刀就能汇集五把神刀,一窥五刀合一之密。”





元始诸天 第三二九章几人沉浮
漫天的血与火中,成千上万的甲士伏尸于此。千百战戈尤自染血,兵血浸染了大地一方。
踏!踏!踏!
荀少彧步伐沉稳,发出的每一道脚步声,都不断回响在众人耳畔中,沉甸甸的压力正在汇聚。
他的手掌按在吴刀刀柄上,不疾不徐中带着一股沛然难当的压迫感,一并压在了闻渊明、荀氏宗老们等人的身上。
感受着压在身上的强大压力,固然有数千【飞凰神兵】傍身,也让荀太常、荀太微、荀太庸三老面色微微一变,刚刚平稳的心绪紧紧的绷着。
作为众人支柱的老太师神色肃然,手中攥着雌雄宝鞭,强自撑着最后一口元气不泄,紧紧的注视着荀少彧的身形。
在公子则、公子央摄于荀少彧的威胁,不得不退出了营口之后。此刻的老太师与荀氏宗老们,才是真正感受到荀少彧的锋芒锐气,又是何其之盛。
携着溃败宋国掌刀人的威势,谁也不能无视荀少彧的好恶,若是他们知道三大掌刀人已然授首,只怕这一份重视会再加上几分。
荀少彧轻声叹息道:“老太师,公子则、公子央二獠图谋不轨,竟然勾结郑国、宋国,犯此十恶不赦之行,当真天不佑吾吕国耶!”
老太师幽幽长叹:“可惜,公子则、公子央私念甚重,不及长信君公心之万一啊!”
望着营口的疮痍满目,老太师的神情愈发苦涩,明确的事实摆在眼前,推举公子炎的一招棋,只会让吕国的局势更加复杂。
若是没有郑、宋二国的支持,老太师的决议或许还有成功的机会,但郑、宋二国不惜派遣武圣人级数的大高手,赤膊上阵为公子则、公子央二人张目,让老太师平息战火的心思,彻彻底底的成了一场空谈。
荀少彧陈词慨然,道:“老太师谬赞了,有国方有家,吕国就是吾荀少彧的家。因为几大封君争位,让吾吕国战火不断,国rén liu离失所,百姓苦不堪言。吾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只要能平息吕国战火,让国人安定下来,便是舍弃君侯之位,又算得了什么!”
几位荀氏宗老闻言,争相的交口称赞,道:“文侯有子如此,当真吾吕国之幸。”
几位上大夫心思通透们,会意道:“文侯得子如此,吕国之幸哉,荀氏之幸哉!”
看着众人的恭维,一旁的闻渊明面色悄然一变,似是嗅到了某种不妙的气息,苦涩道:“长信君之坦诚,让老夫自愧不如。”
对于荀少彧的真实性情,早在昔年渊水一战时,闻渊明就看透了七八分了。以荀少彧的野心勃勃,根本不会允许其他人站在自家头上发号施令。
以荀少彧内心深埋的桀骜,哪怕只是名义上的‘虚名’,荀少彧也根本不会允许!
只是,老太师当初提议的‘亚君’之位,就是想让三人形成制衡之势,借着其它二人的力量,压一压荀少彧。如今公子则、公子央遽然抽身而退,剩下荀少彧一人作为‘亚君’,日后便是一家独大之局,远远不符合老太师暗中的预期。
只是此刻,老太师、荀太常两大武圣人俱是身受重创,战力可谓十不存一,缺少再度制衡荀少彧的武力。再让荀少彧成为‘亚君’,与吕国君侯比肩,又将那一位即将继位的新君置于何地。
在场的荀氏宗老、上大夫们,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之辈。在失去了公子则、公子央的掣肘,荀少彧又是一副为国为民的高姿态。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将目光直指君侯大位了。
这时,荀氏宗老中有人率先捅破了这一层窗纸,进言道:“长信君有大功于社稷,有大行于吕国,可继文侯之志,可继诸代先君之志。”
“公子炎德浅行薄,岂能担当大任,长信君战功赫赫,南拒诸蛮,北击共孽,不若由长信君继位,方是众望所归啊!”
有着这位宗老作出表率,一位位上大夫豁然开朗,争先恐后的上前劝进,也不再顾着闻渊明愈发难看的脸色。这一位四朝勋臣,在宗老、上大夫们的眼里,已经被有意无意的无视了。
荀太常沉默了片刻,自袖中奉上一物,道:“长信君武道绝巅,战功彪炳,可为新君。”
一句’武道绝巅‘放在最前,荀太常神色平静的看着锋芒毕露的长信君,目光中少有的露出一丝复杂。
…………
营邑,高阳旧邸!
这一座诺大的府邸,内中空空荡荡,透着一抹颓败腐朽的气息。
公子则以然舍弃了这一座经营许久的大邑,不但带走了麾下忠心耿耿的部众,更将带不走的物什付诸一炬,致使城邑中一片破败景象。
若非公子则顾念营邑是他的基本盘之一,做事没有做绝,没有令属下火焚营邑。只怕此时的营邑,就不会只是衰败这般简单了。
踏!踏!踏!
荀少彧在众位宗老、上大夫的拥趸下,大步迈入府邸,直入正堂之中。一名名甲兵当即涌入府邸,甲叶簌簌作响,步伐整齐划一。
“臣等,请君上承继君侯之志!”
在荀氏三老的带领下,众多宗老勋贵率先劝进。
“臣等,请君上承继君侯之志!”
数十位上大夫、上百位臣僚伏身叩首,齐声向着坐在上首之位的荀少彧劝进。
荀少彧端坐在主位上,下方劝进之音如潮而来。他面色平静且淡漠,看着下方一张张似陌生,亦似熟悉的面庞。
这一张张面容,在往日南阳烨庭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如今却战战栗栗,匍匐在他的脚下。
在荀少彧的目光注视下,所有的宗老大夫垂着的头,再度的低了又低。到了此时此刻,这些以往桀骜不驯的宗老大夫们,谁也不敢再小看荀少彧这个庶子一分。荀少彧看似谦和的面容下,掩盖着谁也想象不到的冷酷无情。
毕竟,营邑这一座大邑可是有十万黔首,如今被生生打塌了一半,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之地,其中的无辜死伤不可计数。
这些惨事,虽然并非荀少彧一手造成,但是在亲眼目睹了眼前的惨剧后,谁人心中能没一点寒意?
“臣,请君上承继文侯之志!”
荀太常肃容劝进,手掌捧着一枚宝令,宝令之上铭刻飞凰宝篆,内中蕴藏着煌煌法意。
这一枚宝令,就是【飞凰神兵】的兵令,持此兵令之人,即是这一支道兵的兵主,掌握着吕国最为强悍的力量。
在南阳烨庭崩塌之时,荀尚观将这一枚宝令托付给了荀太常,让荀太常这位荀氏第一高手托管。而局势到了今时今日,荀太常除了将这一枚宝令奉上,自身并无多余的选择余地。
荀太常、闻渊明二人身受重创,已经失去了面对荀少彧的最后底气,就算他手中最后握着【飞凰神兵】,也逆转不得时局。
恍如置身事外的闻太师,看着神情淡漠的荀少彧,嘴角苦涩的一笑,深切的体会到了时事多变。固然荀少彧只有一人,左右并无心腹之人,老太师若是态度坚决一些,一定能让许多人有所顾忌。
但是闻太师真的和荀少彧撕破脸,除了枉自惹人腹诽之外,绝难得到这些人的用心支持。
而闻太师这一位绝顶大地游仙,在三大武圣人的围攻下,终究是跌落了神坛。彼时荀少彧锐气锋芒正盛,在镇杀了三大掌刀人之后,其威势确实是压过了老太师一筹。
“诸位,你们这是要陷吾于不义乎!”
荀少彧神色恼怒,道:“吾等营口盟会,已然公推公子炎为新君,公子炎就是名正言顺的新君。如今岂能视若无睹,将盟会决议当作无用。”
一位身着麻衣的宗老,直言不讳道:“公子炎德行浅薄,何以承担国之大任,唯有长信君力压群雄,当为吾吕国开百代之兴。”
麻衣跪伏于地,额头触碰地面,道:“公子炎德不服众,吾等再请长信君承继大位!”
何为大势所趋,大堂中跪伏着的宗老大夫们,就是实打实的大势。无论荀少彧如何的野心勃勃,无论荀少彧只是卑微庶出,都无法成为荀少彧踏上君侯之位障碍。
闻渊明漠然看着眼前荒谬的一幕,终究不得不向荀少彧低头,道:“老臣,请长信君承继大位,扬吾吕国历代先君之志。”
“老臣,请君上承继大位,扬历代先君之志。”这时的闻渊明,绝口不提公子炎之事,面容刚正秉直,铿锵有力的说着。
大势已然如此,闻渊明根本无法控制臣僚们的汹汹劝进之心。为了子孙后代着想,老太师只能让这一步。否则以荀少彧的狠辣心性,老太师固然自保无虞,只是一旦事有不谐,绝对会成为日后祸及子孙的一点根苗。
荀少彧看着闻渊明第一次服软低头,面容略过一抹诧然。
这位老太师的低头,也是应当之事,在如今的处境下,闻渊明不低头也得低头了。三大武圣人给闻渊明造成的伤势,已经撬动了他的根基。一身元气大为折损的他,再难以威胁到荀少彧。
便是有【黑水锐士】、【飞凰神兵】两大底牌握在手里,闻渊明也没自信能够掣肘荀少彧了。
…………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
“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亲眼目睹了‘劝进’,闻渊明迈着沉重的步伐,迈入闻府大门时,神色萎靡不振,挺拔的脊梁微微弯曲。
这一场明里暗里的交锋,简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闻渊明心力交瘁。尤其是看着周遭的废墟,以及畏畏缩缩的黔首百姓们,闻渊明自嘲的一笑。
司子期迎面走来,恭声道:“阿父!”
“嗯……”
闻渊明颔首点头,望着自家的嫡女、子婿,神色微微一震,沉声道:“你们都听着,自今日开始,老夫闭门谢客,谁来登门都不见。”
司子期面色一凝,也不敢详问,躬身道:“诺,”
闻鸯看着闻太师铁青的脸色,道:“阿父,您这是怎么了?”
闻渊明深深呼出一口气,压下胸口的烦闷,道:“怎么了……没事,记着最近不要轻易出府,吾闻家已经够显眼的了。在这段时间里,不需要吾闻家太显眼,要不然大祸不远矣!”
说罢,闻渊明抬脚,缓缓向着府邸内走去,只是身形不知为何,带着一些佝偻老态。
这一场营口之会,让闻渊明大败亏输,也让老太师清楚的意识到,再想要压制荀少彧已是不可能的了。荀少彧羽翼已经丰满,武道踏入绝巅之列,再经过营口一战的立威,闻渊明就是想压一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司子期看着老太师寂寥的背影,猛然想起一事,张口欲言又止。
“阿父!”
闻渊明身形一顿,撇了一眼犹犹豫豫的司子期,道:“嗯?怎么了,有什么事不能直说?”
这话中已经带了几分不满,让司子期强自挺了挺身子,面上仍然犹豫不决。
闻渊明面露不愉道:“怎么,难道有什么话不能对吾说的?”
司子期垂了垂头,低声道:“倒也没什么,只是公子炎……公子炎在营邑混战时,不幸罹难了。”
闻渊明着重举荐的公子炎,赫然在荀少彧与几大掌刀人的混战中,被打斗的余波所波及,现如今可谓是尸骨无存。
老太师问言身子一僵,脑海中莫名浮现荀少彧谦恭的神容,呢喃自语道:“公子炎……这就不幸罹难?真是一刻都不能等了?果然是好黑的心肝啊!”
一想到荀少彧在众臣’苦苦‘劝进时,不断的提及此刻尸骨无存的公子炎,老太师心头的冷意愈甚。
“公子炎……都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你是在警告老夫,老夫若再不急流勇退,怕是要比公子炎还惨十倍百倍?”
老太师心思一动,自袖中取出一枚黑铜兵令,直接递给了司子期,道:“你将这一枚黑水令箭给长信君,什么也不用多说,长信君只要看到这枚令箭,自然就会知道老夫的意思了。”
一边说着,闻渊明一边摇了摇头,道:“现在老夫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剩下喽!”




元始诸天 第三三零章摄政一方
————
高阳旧邸,西苑!
夜色沉沉,烛火飘摇,盈盈月光洒落。
人影憧憧自月光下徘徊,甲叶悉悉簌簌颤鸣,一队队甲兵勘察府邸内外。
几株枯黄的松柏,枝叶稀稀疏疏,兵甲步伐沙沙作响,徐徐回荡在院落周匝。
厢房之中,荀少彧漠然看着案几上,呈上的一枚黑铜令符,神色间颇为耐人寻味。
一位形容略显痴肥的男子,着一身宽大的素袍,静静站于厢房正重,背脊微微弯了弯,神容恭谨的等待着荀少彧的开口。
“肥遗元啊,”荀少彧浅浅一笑,指着黑铜令符,语气幽幽道:“这就是闻老太师,让你给吾带来的那份‘大礼’?”
肥遗元肃容,低语道:“臣下,承蒙君上不弃,委以重任在身,联姻司氏公卿,这一枚令符便是老太师的回复。”
荀少彧看着肥遗元,面上淡淡一笑,微微的摇了摇头。
这一位痴肥男子看似驽钝持愚,实际本质却是一难得的精明人。
能只身在公子则精心经营的营邑中,足足呆了半载时日。自身不仅毫发无伤,而且还成了司氏的座上宾客。便是这一份处世的大智慧,就值得荀少彧高看几分。
肥遗元以往只是上蔡一小吏,只是经过了营邑半载的打磨,举止神态俨然脱胎换骨。
虽然肥遗元一副痴胖的外貌,遮掩了他满腹的才华,却不代表着此人就不能大用。
他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你说,吾现在还需要接受这一份‘大礼’吗?”
“老太师的这一份‘大礼’,若是能早上一年半载,吾一定会欣然接下。可惜时事多变,老太师不是一年前的老太师,吾也非一年之前的吾啊!”
毕竟,荀少彧此时可谓大势在握,在公子则、公子央彻底与宗老大夫们决裂后。他这位斩杀了宋国掌刀人的长信君,就是宗老大夫们唯一的选择。
尤其营邑损毁一半,公子炎不幸罹难当前。所有人都真切的认识到,荀少彧谦和面孔下的真实本性。
在受其威慑下,众多宗老大夫只得俯首帖耳。就连那些倚老卖老之流,也都安分守己了许多。
当初荀少彧选择联姻,不但是因为闻太师四朝元老的显赫威望,更有其麾下的十万大军,都值得荀少彧用心拉拢一番。而现在闻渊明重伤在身,除非有着仙珍一级的宝药,否则老太师短期内难以恢复柱石一级的战力。
相较而言,如今的荀少彧威严自用,让宗老大夫们无不敬畏三分。既然不需借用老太师的威望,就能收服众多宗老大夫,他又何必自讨无趣。
所谓时事日移,荀少彧已然不需要借用老太师的羽翼了。这一份联姻对他而言,就犹如’鸡肋‘一块,简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况且,荀少彧对于闻渊明的所作所为,还是心有芥蒂的。
以荀少彧的心思,若非顾忌老太师背后站着的道门势力。在闻太师初受重伤时,就会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意外’因素,强行让其被病逝。
可能感到到了荀少彧的态度,闻渊明才会如此痛快的交出兵符。并且暗中寄期望于此,为自家儿孙撰得一份保险。
要不然以荀少彧的心性,老太师着实没有把握会不会祸及家人。自从公子炎死的不明不白之后,闻渊明就将荀少彧看得更透彻了。
“君上,正因为时事日移,您才不能不接这一枚令符。”
“老太师为四朝元老,百二十载的干系经营,朝野旧识相交不知多少。如今固然看不出这些干系,但不代表他们就不存在了!”
“您如此的决绝,现在只是一时痛快,却是不免物伤其类。哪怕他们现在敢怒不敢言,以后也未尝敢有忿忿多言,但到底是留了一份患根。以君上的睿智,想必不会因为余患的不确定,就放任自流吧?”
肥遗元向上揖礼,道:“君上,既然这一枚十万【黑水锐士】的令符,是老太师的一份心意。十万精锐之师虽不及【飞凰神兵】为国之重器,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力量,足以成为君上大业之下的坚实基石。”
荀少彧沉默了半响,看着烛光缓缓跳动,案几上的烛台噼啪响起,几朵灯花倏然炸裂。
“你下去吧,”
荀少彧见着肥遗元身躯一颤,眸光开阖间,一丝丝精芒流溢而出。
“这一份情分,吾荀少彧承下了。”
“锦上添花之事,固然不比雪中送炭,却终究也是一份情谊。你回去与司大夫明言,他自然会明白吾的意思。”
1...17717817918018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