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甘泉宫中的重臣们,纷纷叩首,道:“武侯万年!武侯万年!”
荀少彧一拽刀柄,拔刀指向天穹,呢喃自语:“吾既以‘武’为侯,定要以‘武’兴豫州!”
自荀少彧登基为侯,其尊号为‘武’之后,豫州大地诸国暗流涌动,合纵连横无所不用其极,一股大势在七大诸侯间酝酿。
…………
仙道世界,此刻悠悠六百载,转瞬即逝!
这六百载风云变幻,几多天骄出世,又有几多人雄堕落。
毕竟,天下修行人从来都不会围着一个人转,神仙、妖魔、鬼怪纷乱不休,简直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然而,哪怕是如此,六百年前的烂柯山清风道人,仍然在世间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昔年清风道人惊鸿一现,一身法力神通惊天地泣鬼神,自辟肉身大道,堪称一脉祖师级人物,甚至有望证就至高天仙之道。
为了荀少彧身上的天仙之机,这一方仙道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劫中。
尤其佛、道、魔三教高人大士纷纷出手截杀,却让清风道人以绝顶战力一一打杀,彻底震动了诺大的仙道世界。以至于最后,清风道人虽在众目睽睽之下,堕入天地轮回之中,但这一股风波仍未平息下去,反而愈演愈烈。
无论是仙道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还是佛门五大净土、二十四诸天,亦或魔门五方魔土魔国,都卷入到了这一场席卷天地的神仙劫数中。
劫数愈发惨烈,几方大打出手,谁也不愿低上一头,致使仇怨越积越大。发展到如今,除非几尊天仙祖师出世阻止,否则各方已然压不下这一场大乱了。
中洲,玄都山!
所谓玄都者,据天地玄黄之一,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演绎一方神都仙国。其中仙国生灵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与世。
这一座玄都宝山,虽非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任何一个,却是世间罕有的仙山,常修行人盘恒此间,三三两两论道炼气。
一尊少年道人端坐玄都山绝巅,吞吐滚滚紫气,天地精气化作涓涓长流,涌入少年道人的顶门之上,三朵莲花自顶门盛开,一道道清光自莲花中溢散开来。
蓦然间,一面石镜破开虚空,落入三朵莲花中央,清光托着石镜高悬,石镜镜身似有千万白色气机蜉蝣。而在得到白色气机温养之后,三朵莲花似乎绽放的愈发瑰丽,丝丝缕缕的清香浮动着,显得愈发的宝相庄严。
显化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象,这一尊少年道人的修行之高,放眼天下修行人,也能占据一席之地了。
太极化身悠悠道:“主世界的形势稳定下来,短期内不会再有变动,贫道终于可以放下挂碍,全身心投入冲击天仙大道了。”
仙道世界天仙大道,等若与主世界的天人大道,也是一重极端玄妙的境地。
一旦太极化身证就天仙,得百千万亿化身之妙,固然不能让主世界本尊,一举踏破天人大限,成为真正的不死天人。
但获得几分天仙玄妙,也是主世界中人,想也不敢想的机缘造化。
他有大野心、大谋划,尤其天仙大道在望,更让他野心勃勃,就是成为此世古往今来第一大宗师,又有何不可。
要知道,自从这一尊太极化身,轮转第二世开始,每一世为人都极为低调。虽然他在每一世,都是散仙中的翘楚人物,法力神通厉害无比。
他每每修行到顶尖神仙之后,就会完全舍弃一世修行,再度进入天地轮回中,重启修行之道。如此反复更迭,足足修行了九世,到了这一世就是第十世。
有着十世根基在身,荀少彧虽然没有度过一次神仙杀劫,本质上却是最接近天仙之道的修行人。
而且,因为十世的沉淀,太极化身在这一世,几乎就是天仙之下第一人。到了他这等地步,除非天仙祖师降世,亦或执掌天仙至宝,在太极化身眼中都是蝼蚁一般。
“天仙大道,一证永证,一得永得,贫道要在这一方世界,证得第七尊天仙位业,成就天地人不可思量的伟业。”
太极化身盘坐在绝巅之上,看着玄都山下的云霞流动,心中积压多年的野望,几乎就要一朝爆发。
“贫道这一世,不为帝君,不为天帝,只为掌教至尊,一世道祖!”
元始诸天 第三五零章玄都门人
铛!铛!铛!
红日初生之际,沉重肃穆的钟声,回荡于玄都金顶之上,一重重朦朦胧胧的大道金光,浮现金顶三千丈。
这一座玄都金顶,可谓是玄都仙山最为精华之地,汇聚天精地华之气,为天地间一等一的洞天福地。
若非玄都山仙家众多,三教高人、旁门高士数不胜数,堪称为藏龙卧虎。这一座金顶玄都,早就让大能力者占据多时,成为一方福地洞天了。
然而,如今这一金顶已然有主,其金顶主人出身来历成谜,以一身神通广大莫测,一举降服三尊神仙中人。震慑玄都山群仙之后,只身入主玄都金顶之地,时人称其为‘玄都祖师’。
这一位玄都祖师固然来历莫测,少有人知其根底。但其道法神通广大无边,无数法门玄妙信手拈来,让不少上仙高人为之叹服。
使得玄都仙山方圆千里,都以这一尊玄都祖师为尊。
金顶三千金光之下,一尊少年道人盘坐蒲团,怀抱一柄玉如意,顶上三花聚顶,胸中五气滚滚,演化八十一道异象。
这八十一道异象,或为帝君神人,或为佛陀菩萨,或为大儒功行,或为天神地,皆为少年道人一身修行之精华。
每一道异象都具备一重玄妙,鼓动天地之精气,有吹**锣,敲**鼓之象。
只待少年道人证得天仙大道之时,八十一道异象一一【炼假为真】之后。每一道异象衍化一方奇妙境地,介时又是一番恢宏壮阔气象。
三名中年道人席地而坐,静静聆听着少年道人演道炼法,眸光乍然开阖不定,一道性灵之光吞吐不定,俨然沉浸于少年道人,演绎的无边道景之中。
道人们的道业道行与少年道人相比悬殊,就如一滴水与一方汪洋大海,顷刻就被少年道人的大道囊括其中。
以致于让几位道人沉浸其间,愈发难以自拔。
须知,这三名中年道人,每一位都是惊才绝艳之辈,各自都演绎着一重异象,虽无少年道人八十一重之多,却也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仙道世界从古至今,但凡是以旁门之身,跻身神仙位业的人物,就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这等人物个顶个都是厉害人物,能让此等人物自承不如他人,已是极难极难了。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巨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匙金钥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
太极化身舌绽莲花,天光摇拽之间,一朵朵金色宝莲落下。
其天、地、人三魂演化三尊法象,每一尊法象都有着一重玄妙,都让三名中年道人如醉如痴。
要知道,这一尊太极化身所授之道,堪称古往今来未有之道,性命兼顾圆满,求证不生不灭之境,直指天仙至高位业。是太极化身历经十世修行,经历生坏往来,所辟的无上大道道法。
纵然三名听道之人,每一人都是世所罕见的大修行人,皆是悟性、根性超卓之士。却也只能听得太极化身三成经意,将其化为自身资粮,而不能完全融会贯通。
三人气度仪态着实不凡,周身五色毫光大放,顶门灵光涌起九丈之高,搅动天象变化。虽无太极化身一般,有着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圆满的气象,却也非寻常仙家可比。
“有着如此气象,不枉吾多时栽培!”
太极化身眸光流转,看着三名中年道人道境精进,面上浮现一抹欣慰。顶门三朵莲花化作三道紫气涌入祖窍,胸口五道五行元气再度归入泥丸,八十一道异象纷纷化入虚无。
天音渺渺,法象渐逝,玄都道人徐徐唤道:“赤明,清微,通幽,”
丝丝缕缕的道韵渐渐消逝,异象归入虚无之中,三位中年道人道景中豁然惊醒,连忙揖礼,道:“祖师恕罪,弟子失态了。”
三名中年道人对太极化身是且敬且畏,与当世修行之道相比,越是修行太极化身传授之道,就越能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而开辟出如斯修行法的人物,值得世间所有修行人敬畏。哪怕是证得天仙大道的大人物,都未必有此不可思议之能为。
因此,三位道人对于玄都道人极为敬畏,甚至是奉为金科玉律一般,所行所为全无错漏。
玄都道人眼睑低垂,道:“尔等三人,随贫道修行几年几岁了?”
三位道人诧异的目光一触即分,通幽道人恭敬道:“弟子等人,有幸追随师尊左右,至此已有三十载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已过三十载了……”玄都道人若有所思,缓缓道:“尔等,本已是神仙中人,非那一千五百载神仙杀劫临世,当为一自在逍遥之身,在玄都山外也是称尊成祖之人。”
“如今,却在吾门下为一道人,可是有感学无所成否?”玄都道人执三宝如意,一重重日月星光汇聚,周身神光蜉蝣,璀璨夺目之极。
大赤道人闻言,躬身下拜道:“师尊明见,弟子懵懂修行千二百载,若非得遇师尊,日后也是身陨神仙劫数中,再难有超脱生死之机。”
“弟子蒙受师尊不弃,得授大道真法无极无量,让吾等弟子有一点超脱生灭之机,弟子感激涕零还来不及,何来的许多自怨自哀?”
大赤道人语出真挚,这话着实不假,但凡能证就神仙位业之人,有谁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又有谁不是有着一段精彩璀璨的过往经历。
然而,旁门神仙中人逍遥几百载,除非出身名门正道,否则一千五百载劫数之下,只能落得一魂飞魄散而已。
玄都道人颔首点头,道:“尔等有此心,为师甚慰!”
这三大门人,是玄都道人经过几多选择,自玄都仙山中的旁门神仙中,选出的三个根基、根器最为优秀者。历经了重重考验,确认秉性可以托付后,才得入玄都道人门下修行大道。
所谓法不可轻传,若不是知根知底之人,玄都道人也不会传下**。
这三大门人作为玄都道人亲传弟子,都已得了玄都道人几分信任,是可以托付道统传承之人。
看着三位门人,玄都道人幽幽道:“尔等入吾门下之后,当知为师传授的修行之道,与尔等以往修行大相径庭。”
“吾之一脉修行,与世间众多修行法不尽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啊!”
此时的玄都道人历经十世打磨,将肉身神藏之道演化八重,每一重修行极致都能证天仙位业。其神藏八重大圆满之境,甚至能窥探天仙之上的道业。
只可惜,玄都道人如今尚未证得天仙,哪怕他将肉身神藏之道推演的再秒,也如空中楼阁一般,还需要一一实证。
清微道人回道:“师尊开一脉之先河,为当世大宗师,弟子等与有荣焉。”
玄都道人叹息道:“自太古之世,岂止十万百万载,然而证就天仙大道者,至今不过六位,何其可悲可悯?若无肉身宝筏,神魂何以挣脱无边苦海。肉身神藏之道与精魄灵神之道兼修兼重,如此臻达灵肉合一,方是超脱生死之正途。”
这些年岁,玄都道人也不仅仅只是推演神藏之道,他虽有着惊天动地的大野望,但只要六尊天仙驻世一日,他开辟的神藏肉身之道,就只能是一小道小法,无法列入正统修行,他的野望就永无实现的可能。
因此,玄都将此世神魂修行之道,与神藏肉身之法完美的揉合在一起。肉身神藏温养神魂,将神魂修行之道囊括在当中,借着神魂修行之道的运数,有望成就这方天地修行一脉的正宗。
三大门人颔首低眉,道:“弟子,谨记恩师教诲!”
玄都道人面含轻笑,缓然道:“尔等仙山修行三十载,得吾真传道法,论及道行道业远胜从前,与横渡劫数的罗天神仙相差仿佛,如今可以出世下山矣!”
此言一出,三大门人难止惊愕,心中惊慌失措,仿佛突然失去目标一般。
通幽道人神容激动,道:“师尊在上,可是弟子等人犯了何错,让师尊失望至斯,竟然将弟子三人驱逐山门。”
“弟子等视恩师之言为圭泉,自诩无一违背,还请师尊开恩,让弟子三人侍奉左右,常常观瞻天颜。”三位门人弟子诚惶诚恐,虽然他们以往就是厉害的散仙,但自从追随玄都道人之后,才知何谓坐井观天。更知道得以拜入这等人物的门下,又是几世几生修来的大幸。
玄都祖师所言大道字字珠玑,虽然与三大门人同为神仙中人,但二者道业积累犹若鸿沟。任由三大门人三十载苦苦修行,至今都未能揣测其深浅,其中的差距可畏可怖之极。
“尔等有此心,吾就甚为高兴了。”玄都道人眸光闪烁,淡淡道:“然而,尔等三十载所学,包含为师一生心血,全凭尔等发扬光大。如今尔等都不愿出世下山,难道还要让为师亲自出山传道,开山立派宣扬大道?”
大赤等三大门人闻言,方知被玄都祖师视为大道传人,面上且惊且喜,连忙道:“弟子知罪!弟子知罪!”
玄都道人轻声道:“为师开辟性命修行之道,以六百年前兴盛一时的肉身神藏之道,弥补神魂修行不足。吾以此开辟一方道脉,尔等为吾门人弟子,就是这一方道脉的第二代弟子。”
玄都道人既然要以一脉道法,成就这一方天地,古往今来第一大宗师的地位,就不能只是依靠自身的法力神通。一己之力再强,也强不过六尊天仙联手,想要在仙道世界有所作为,还需要极为出类拔萃的弟子门人。
清微道人揖礼道:“师尊宽心,弟子三人定当光大吾门,不负师尊一番教诲。”
一旁的大赤、通幽不甘人后,二人齐声道:“吾等定不负师尊教诲,光大吾门!”
这三大门人,经过玄都道人几经考验,无论品性才智都是上佳之选,一旦定下心来,无论何时何事都能作出一番成就。
玄都道人淡漠道:“尔等能有此心,能得此念,就不枉为师三十载的传道授业了。”
这一方仙道世界,经过玄都道人前身的几番布局,三教六百载混乱动荡,至今没有平息下来。以至于如今不少小道脉、小宗门,俱是朝生夕灭,难有长久自在之时。
虽然其间曾有天仙祖师插手,意图制止当今乱局,将之拨乱反正,但在几方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也只是徒劳无功而还,只得坐在洞天中无奈看着动荡乱局。
天仙大道,自诩天道化身,其神通法力无边广大,是为天地间的棋手之一。
但仙道世界作为一方青敕世界,论及位格只是相同,除了体量上的巨大差距,二者别无不同。
因而,在仙道世界中显化的,只能是天仙大道化身,倘若天仙本尊闯入仙道世界,在仙道世界规则排斥下,顷刻间就是一场大灾难。
故而,除非眼前有着天仙本尊,都无法割舍的巨大利益,否则天仙中人是不会轻易动用天仙本尊的。
仙道世界的六百载dong luàn,天仙本尊若是出手,必定能将其平定,只是仙道世界的排斥,会让其得不偿失而已。
玄都道人眸光精芒内敛,道:“毕竟,这一方天地,已经乱了六百载,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历经十世轮回,玄都道人每一世虽名声不显,但却都是顶尖的神仙中人,几次三教大战都由他暗自推手,让天地陷入dong luàn之中。
为了一线虚无缥缈的证道之机,不知多少修行人血染衣衫,几多道脉覆灭其中。
而经过了六百载的动荡,世人愈发的怀念昔时稳定。这就给了玄都道人机会,只要三大门人能在三千道脉中脱颖而出,未尝不能跻身七十二福地,乃至于三十六冬天之列。
最为重要的,还是三大门人‘拨乱反正’后,天地给予的气运褒奖。以及在‘拨乱反正’这一过程中,让天地芸芸众生,都见着性命交修之道的长远发展。
元始诸天 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宝
金顶神光冲破云霄,化作无数金雨洒落,馨香沉淀久久。
玄都道人怀抱三宝如意,眸光溢散金光流转,包含着莫大威严,举止恍若一尊至高仙灵,仙音回响金顶绝巅。
三大门人躬揖礼,道:“弟子定不负此所学,将师尊所授发扬光大!”
对此,玄都道人颔首微笑,三大门人经过他三十载用心调教,未来必能震惊这一方天地众仙。
毕竟,这三大门人经得他三十载心血贯注,法力神通几若脱胎换骨一般,堪于罗天神仙中的厉害角色相提并论。
如此一来,三尊如斯厉害人物出世,又会给本就动dàng〕的仙道世界,带来何等莫测变化!
玄都道人心头一叹,面上无悲无喜,缓然道:“尔等有此心,还要有此行,言行合一,方是修行人之真,放得大道之三味。”
大赤、清微、通幽三人叩首,道:“弟子,谨遵师尊教诲!”
通幽道人蓦然抬头,问道:“师尊在上,弟子观天下道脉,无不有所来历渊源。然弟子等人,却不知吾等道脉有何来历,望师尊告知弟子。”
通幽道人这一问,可谓是问出了大赤、清微、通幽三人长久以来的疑惑。
以玄都道人的道行道业,早该在这一方天地称尊成祖,但大赤三人修行千载,却从不知天地间有如此一尊大人物。
由此可见,玄都道人的神秘莫测,以及深藏不露,必定是有天大的图谋,不可轻易泄露行藏。
只是,三人若是出山传道时,被人问及出来历,自家尚且不知自家的来历根基,岂不是闹出了笑话?
因此三人在临下山时,由通幽道人问出了积压心中久久的疑惑。
玄都道人思索了片刻,不疾不徐道:“吾之一脉,坚固命,所谓火里种金莲,得超脱之本,故曰:太上!”
“吾之道统传承,就为太上道!”
玄都道人眸光流转,丝丝缕缕的金光溢出,着实三大门人心头一颤。
“太上!”
“太上!”
大赤、清微、通幽三人压下心头震动,仔细品味着‘太上’二字的玄妙深意。
所谓太上者,包含最古、最高、最上之意。其间霸道深藏,其不经意透露的一丝霸道之意,就让大赤、清微、通幽三人感同受。
“太上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玄都道人轻声一笑,道:“这是为师,对尔等最后的一点点拨了。”
玄都道人一挥道袍,只见一卷宝图、一枚黑珠、一方青鼎自袖口跌落,道:“如今天下大乱,修行人争斗不休,吾赐尔等镇山宝物,可助尔等脱劫之用。”
“师尊!”
大赤、清微、通幽三大弟子且惊且喜,惊的是玄都道人态度坚决,事无挽回余地,喜的是三宗宝物神韵内敛,其间玄妙莫测无方,为修行路上不可多求的奇妙宝物,少有修行人入手会不无所欢喜的,
“清浊图!”
三大宝物当前,玄都道人一指宝图,宝图徐徐展开,化作清浊二气磨盘,转动间磨灭虚空,旋即化为一道神光落入大赤怀中,
“hun yuán珠!”
玄都道人指尖一点黑珠,黑珠绽放混蒙气机,压得虚空一沉之后,化为一道黑光坠入清微道人怀中。
“乾坤鼎!”
玄都道人手掌一拍青鼎,青鼎嗡鸣一声,震dàng〕层层余波,落于通幽道人的掌心上。
三大门上捧着宝物,上dàng〕漾神光,将这一座金顶玄都,天光垂落于千百里之数。
不知多久,玄都金顶金光消散,少年道人盘坐金顶绝巅,俯瞰着金缀丝丝仙意。玄学界微商网红
“吾这三大弟子出世下山,又都怀重宝,不知能给这方天地,带来多少的动dàng〕!”看着三大门人远去的背影,玄都道人嘴角微微上扬,似乎见到了无数大修行人为之惊诧时的神容。
仙道世界六百载动dàng〕不安,天下芸芸众生苦之久矣,三大门人以教化为根基,只要扛过了众多道脉的打压,来未必不会有所作为。
况且,在太上三大门人后,还有着玄都道人这一尊只手可遮天的大修行人作为依靠。
“太上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荀少望着常见笼罩云霭的仙山奇峰,悠悠道:“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却是真正的凌驾于天地大道之先。”
此时的玄都道人,一道法神通臻达不可思议之境地,举止恍若大道渊明,虽非证得至高天仙大道,却与天仙大道只有一线之差。但修行达到如此境地,玄都道人已然着手于证道之前的准备。
而且,在玄都道人十世积累之下,铸就的根基浑厚莫测,神藏之道与神魂修行揉合。只要他超拔生死之境,就能在天仙大道之上更近数步,有着盖压众多天仙之望。
但古往今来,不乏有大修行人,达到玄都道人一般境地,但最终成道的只有六尊,足以让玄都道人有所惊醒。
玄都道人看向茫茫虚无,轻声笑道:“也是时候准备证道了,十世积累成就,不知吾那些老朋友们,还记得烂柯山清风道人?”
“想必,在这一方天地,是少有人能记得吾了!”荀少轻声呢喃着,脚下一步踏出,形翩然遁入虚空,聚散无常无本,须臾千万里之外。
…………
湖南,衡山山脚,一处王姓村落!
山村之间,鸡quǎn jiāo鸣,少年道人迈步此间,观望着周匝的山水田园风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