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弃还真
看着熟悉的羊肠小径,以及来往不住的农户人,玄都道人幽幽长叹:“一走五十载,这里依旧没变。村落依旧在,却少了那些人!”
这一处王姓村落,是玄都道人第十世转生之地,亦为是玄都道人生之所。
玄都道人在这一座王家村,可是足足生活了十余载,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着一丝别样的感怀。
在玄都道人修行初成之后,不得不斩断了亲缘联系,孤一人游历天下。至今已有五十载未归,昔的故人旧识,不是垂垂老矣,就是化为一堆白骨。
亲眼目睹着沧桑桑田的变迁,玄都道人心头尤自感到仙道之重,还有着岁月光的无流逝。
他呢喃一声:“昔时故人今何往,黄泉奈何碧落远。”
玄都道人兀自感慨,为了躲避转世后的因果牵扯,他不得不大费心思。为了不沾染过多的因果,玄都道人轮转每一世,都会落于山野之家,一生不入繁华红尘,一世不染凡间浑浊之气。
在这十世轮回中,玄都道人往往在出世后,默默潜心修行。一旦修行有成,并还上一份生之恩后,就毅然斩断亲缘因果。
只躲入深山老林,古洞仙山之间,参悟无上天仙大道,静静待着下一世的到来。
每一世的玄都道人,都是孑然一无牵无挂,每一世他都是修行臻达神仙极致,窥见天仙大道之妙。
如此一来一往,十世轮回奠基之下,让玄都道人一道行愈发的恐怖深沉。可谓十世轮回之功果,才造就了玄都道人如斯气象。
玄都道人轻声一笑,悠悠道:“不知,吾这一世生父母的坟茔,是否荒废了?”
话音未散之际,周匝虚空泛起层层涟漪,玄都道人隐没于虚无中,化为一袭清风,抚过一间间村间山舍。
这一缕清风拂过山间,转瞬落入王家村后山祖地,飘飘忽忽落入其间。王家村后山祖地前,列着一座座坟茔,都是王家村历代先人墓葬之地。
“果然一切如旧!”这一缕清风落入山间林中,看着眼前坟茔,玄都道人神色微肃,看着此间的山势变化。
此刻,若有大修行人站在这一坟茔前,当即就能发现此坟茔的不凡,更会为此等不可思议大手笔,为之惊叹不已。都市之至尊神豪系统
此坟茔看似寻常,实则内中气机一分为二,赫然演化阳二势。
有着高人大士截取五岳衡山的一部分山川地脉之气,化作一头龙之灵,供养这一座坟。
而且阳坟的选址,本就是一处龙眼之地,夜吞吐天精地华之气,温养着上层阳坟。
如此一来,阳二坟皆得温养,演化天罡之数气运,足以镇压凡俗显赫三十六代。这是玄都道人费了许多心力,才布下如此格局。
虽然坟茔中魂魄不存,早已转世轮回到了不知何处,但三十六代显赫富贵,却是玄都道人对这一世生父母的回报。
这一世非同寻常,玄都道人不得不警惕再三,倘若前几世之时,玄都道人还不必在意这一丝因果。在每一次轮回时,天地轮回之伟力,都足以洗去这一丝因果牵连,让他无有后顾之忧。
但是这一世绝然不同,这是他最后一世,是他注定成道的一世,不能沾染一丝因果,否则必有大祸临。
要知道,天仙成道之劫数当前,上就是一丝因果牵扯,都会被其放大千百倍数,成为陨劫灭的因,玄都道人自不会去挑衅煌煌天威,最后成为劫数下的劫灰。
“二老在上,玄都今来看二老了。”玄都道人眉目飞扬,站在这座合葬的坟茔前,笔直的如同剑锋一般,透着丝丝缕缕的锋芒。
“十载养育之恩,十载抚育之,儿为修行之人,只能如此偿还报答了。”
千般万般因果,唯有生最大,哪怕玄都道人兜兜转转,也只能将这一线因果消磨一二,却并不能完全斩断绝尽。
因此,哪怕这一世生父母的魂魄真灵,早已轮转多时,无法享受大福,但余下的一丝血脉联系,也能承载三十六代遗泽。
“这或是儿最后一次来此,证得至高天仙大道,无论成败如何,儿都再难来此了!”见着坟茔灵机汇聚,玄都道人面上浮现一抹缅怀,浑道袍徐徐鼓dàng〕,豁然猎猎作响。
此去之后,玄都道人即将证道天人,后无论成败得失几何,再想似现在一般出入凡尘,都不是如今这般简单了。
“剑来!”玄都道人轻声一喝,手掌遽然伸开。
坟茔一侧的祷文石碑倏然炸裂,无数的碎石四散开来,一口剑器迸发剑光,飞入玄都道人的手中。
剑轻鸣不断,丝丝缕缕的剑气锋芒,将周匝地面切割出一道道剑痕。玄都道人感受着剑器灵的喜悦,嘴角稍稍有点弧度。
“玄都剑!”
看着这一口温养十世的剑器,剑器中凌厉的锋芒神髓,让玄都道人的面上,露出一抹莫测高深的笑意。
这一口玄都剑,其本质就是第一世清风道人的本命剑器青峰,尤其是在经过此后几世的打磨,淬炼其神锋灵之后,终于成就了这一口接近天仙至宝的绝世剑器。
然而,以玄都道人的法力神通,堪称为天仙之下第一人,就是真正的天仙当面,玄都道人也是无所畏惧。达到了如此成就的玄都道人,手上多一口绝世剑器,亦或是少一口绝世剑器,都不会影响他战力的实际发挥。
以往这一口玄都剑之所以藏在此地,只是玄都道人为了防备宵小之人,作出挖坟盗棺的勾当,所留下的一份后手。
只是今时不同以往,玄都道人准备历劫入天仙大道,这一口本命剑器与玄都道人精气神相连,是玄都道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不能再遗落在外了。
“去休,去休,来不知何来,归不知何归,不如去休,不如去休。”玄都道人抚摸着玄都剑时,眸中透露着某种感怀,开口轻吟。
这一口剑器跟随了他十世,每一世轮转的开始,都是这口剑器陪着他从头再来,内中沉淀的感就不一样。
“不如去休!!”
声音兀自回dàng〕山间,玄都道人一道遁光化入风中,丝丝清风徐徐拂动。这一缕清风就在顷刻,游弋三山五岳之外,周游四海五湖之上,直入一方冥冥不可测之地。u





元始诸天 第三五二章五台宝刹
恍惚三山五岳,须臾十州三岛!
在玄都道人了断后天一线因果时,其一生辛苦打磨的元神真灵,终于臻达通透无暇境地。顶门祖窍恍若拭去了淤积其上,不知多久的污垢秽物一般。
一道纯之又纯的灵光,自顶门汇聚而成,衍生本性真如,其灵光不灭不生,光耀玄都道人道途前路。
至此,玄都道人一颗道心明达自然,大有直证天仙之念。
此时此刻,玄都道人或许在法力神通上,并未有多少增益。但他在后天因果完满,心境圆满无垢之后,一身所能发挥的战力,将更甚以往数筹不止。
须知,以玄都道人此时道业成就,在天仙大道之下大修行人中,论及实际的战力神通,玄都道人绝对能列入第一。甚至天仙在未证道时,都未必是玄都道人的对手。
以玄都道人此时的身心状态,俨然是最巅峰之时,胸中心气正盛,其可怕程度可见一斑。
“道可道,非常道!”
顺应冥冥之中一点心意,玄都道人瞬息跨越千百里,化作一道清光落于一座巍峨高山之前。这是玄都道人应下冥冥一丝心念而行,几乎就是道人心血来潮时所为。
玄都道人这一级数的人物,心念转动必有所应,皆为有的放矢。
五台山!!
见着五台山脚下的界碑,尤其界碑上绽放道道金色莲花,梵音禅唱悠悠回响的异象,玄都道人面上浮现一抹冷笑。
对五台山这一佛门圣地,玄都道人可是丝毫不陌生。
在他第一世为清风道人时,就是在五台山上与无数高人斗法,被佛道高人联手围攻,打得惨烈无比。最终不得不舍弃肉身元神,一点真灵金蝉脱壳而去,才摆脱了佛道高人们的纠缠。
因此,对五台山这一座佛门圣地,玄都道人这个苦主,无论如何都无法对其生出好感来。
“佛门圣土,五台山!”玄都道人法眼如炬,烛照通彻五台山八方,惊道“好一方佛国圣境,无上圆觉普度禅音经久不息,高人大士往来不胜枚举,佛言经篆遍布大小庙宇,不愧一方佛国圣土,几乎等若佛门第六方净土了。”
作为佛门圣地之一,这一座五台山高人何其之多,一尊尊证得二果、三果的佛门修行人,气机演化佛土庄严,其佛光照耀千余里,让玄都道人不得不驻足观望良久。
“看来,当年围攻吾的五台山僧人中,真正的大修行人并没有出手,只是作壁上观而已。不然以五台山的底蕴,就是有烂柯祖师一斧之功,未必能让吾金蝉脱壳之计成功。”目睹着一尊尊罗汉相显化,玄都道人心头微微一沉,险些泄露一丝气机,随即隐没在虚无之中。
虽然以玄都道人的本事,任凭五台山有着刀山火海一般的阵仗,都无法伤及其分毫。但无故暴露行藏,坏了长久谋划之事,就非玄都道人心中所愿。
五台山高人大士何其之多,哪怕玄都道人足以只身往来其间,也不得不顾及某些隐藏的老怪物。
玄都道人抚掌间,幽幽长叹“好气象,真是好气象,就是不知这些阿罗汉,是佛门五百大阿罗汉中的哪一位?”
五台山上下看似平静,但在他法眼之下无所遁形,五台山上空万千佛国环绕,一尊尊佛陀菩萨之相,将五台山上空渲染为一方金色佛境。
其中不乏一尊尊大阿罗汉,高坐佛国禅境中,周匝一株株优昙花、菩提树、八宝池,一并闪烁着佛性光辉,将天地渲染成一片金黄。
“五台山高手如此之多,又是佛门圣地,有着无数高人关注,一旦五台山生事,其影响定然遍及仙道世界。如此一来,无论是佛道旁门高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果牵扯之下,由不得他们不入劫走一遭。”玄都道人心念一动,周匝虚空泛起一层层涟漪,如同一汪水波荡漾,身子隐没在这一方虚空。
仙道世界六百载大乱,为了虚无缥缈的一线证道之机,不知多少道脉覆灭,又不知有多少道脉新立。
在这般时局之下,玄都道人却是要火上浇油,为这一场混乱时局,再添上一把柴薪大火。直到劫数其愈演愈烈,彻底掣肘几尊天仙人物的手脚,让天仙祖师无暇分身他顾,就是玄都道人的成功。
介时,玄都道人就能借着劫气肆虐的时机,扰乱几方大能力者的视线,一举证得至高天仙大道,与六尊并驾齐驱,成为此方天地的下棋人之一。
一时的鬼蜮伎俩也是无奈之举,只要玄都道人成为几位下棋者之一,以后就有的是时间,慢慢早回这时丢下的面皮。
“几尊天仙有着力压天下的底气,所以才要一心求稳,不愿让天下大势平生波折。”玄都道人徐徐叹道“可惜,吾是势单力孤,在一众天仙的眼皮底下证道,毫无成算的余地,只能稳中求乱,求取这乱世中一线生机。”
“天下大乱,众生罹难,非吾之愿,但为吾来日证道之机,只能如此行事了。”玄都道人缓缓吐息,一身苦修的精血、元气、力极、道心、长生、天机、智慧、大道八大神藏,赫然演化八道莫名精气混元为一,化作一道纯白气流自口中吐出。
轰!!
这一道纯白气流激荡虚空,犹如太古神岳跨越时空而来,当即撕裂了这一一片虚空,深邃的黑洞吞没诸般气机。
八大神藏之力初现天地,就有着撼天动地之莫大神威。
所谓一口真气贯长空,五台山上空一道裂缝豁然而现。
五台山突如其来的异变,让众多驻留千载古刹的高人大士们,神色不由得一变。
一些常年修行佛法,只为求证大乘菩萨佛果的老怪物们,在这一股莫测气机下,面上神色遽然而变。
八大神藏之力浩瀚莫测,只是一丝一毫就让这些地仙之上的修行人,难以揣度其深浅。亦正是其中的浩瀚莫测,让大修行人越发的关注。
“怎么回事?”
几尊三果之境罗汉,显化一尊金身法相,高坐古刹大寺上空,目光注视着虚空中兀自扭曲的缝隙。
那一道裂缝中溢散的恐怖气机,让几尊三果罗汉极为忌惮。
一尊三果罗汉神情凝重,道“诸位师兄,此乃吾佛门清净地,这一道异便来得突然,莫不是冲着吾佛门圣地来的?”
“吾等看来看去,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何不降下佛念,一窥究竟如何。”
就在几大三果罗汉心念一动,看向扭曲的虚空缝隙时,一股无法言喻的莫名恐怖,蓦然压在了几大三果罗汉的心头。
这一道虚空裂缝中,似乎有着难言的恐怖,沿着几尊三果罗汉的心念,蔓延到一具具清净琉璃宝体。
“不……”
这几位三果罗汉面露惊恐,面庞几乎扭曲的嘶吼着。
同一时间,三果罗汉们心头一点佛火,如洪水猛兽一般陡然失去控制,化为无边涅佛火。让这些佛法修行高深的高人,一身琉璃清净宝体只能在佛火的灼烧之下,化为一枚枚佛光舍利子。
“这是什么大魔,竟然如此厉害,就连几位师叔、师伯都落的如此?”一些修行浅薄的僧人,看着三果罗汉一一化作飞灰,舍利子悬在虚空,面上瞠目结舌,尤自不敢置信。
“不,这不是大魔,这是……神藏之道的气息?”几尊五台山潜修的地仙中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惊呼出声。
六百载之前,五台山上那一场恐怖大战,这几尊地仙还是初入修行门径的小人物。若非当时他们几人修行低微,也无法在几尊神仙、数十尊地仙都陨落的情况下,勉强挣扎活了下来。也真是因为知道厉害,这些地仙对于神藏之道,全然是发自内心的恐惧,是对六百载之前大乱的惊怖。
纵然这六百载以降,神藏之道虽受到压制,但有着清风道人珠玉在前,仍旧有不少大修行人探究神藏之密。
因此,天下修行人对于神藏之道,根本就不陌生。
“神藏之道!”
“是那清风道人的传承?”
“莫非,真是那位六百年前,惊才绝艳的清风道人?”
“神藏之道,清风道人的神藏之道!”
在地仙中人叫破这一道气机的来历后,整个五台山一时间陷入了沉寂,随即恍若爆发了一般,一道道气机冲天而起,五台山方圆千里佛道高人的目光,都在一刹那汇聚过来。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三果罗汉们的陨落,以及神藏之道的出世,似乎触动了几尊隐世的大阿罗汉,一声声洪亮的佛号,刹那间响彻宝刹古寺,惊天动地的气机搅动风云变幻。
“佛光寺!”
“显通寺!”
“塔院寺!”
“菩萨顶!”
“殊像寺!”
“碧山寺!”
“金阁寺!”
“南山寺!”
“龙泉寺!”
“普济寺!”
五台山十大寺庙坐镇的大阿罗汉们,纷纷显露金身法相,十尊大阿罗汉威势通天彻地,将五台山这一座佛门名山,笼罩在无穷无尽的佛光下。
“这是……这是,佛门十大阿罗汉亲临啊!”
见着一道道通天彻地的佛光,凡是修行中人几个不会心悸莫名,仰头看着佛光普照之象。
这是一股足以推平一方洞天的势力,就连一些洞天弟子都对此噤若寒蝉。在道门高人驾临之前,是不敢再在这些佛门阿罗汉面前出头的了。
若不然,真的惹得阿罗汉怒火,就算最后逃回洞天福地,都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结果。
要知道,固然佛门号称五百大阿罗汉,然而这一方仙道世界才有多少神仙罗汉,佛门若真有五百阿罗,早就天上地上独尊佛门,岂会有道门三祖的生存余地。
这一方天地修行之道,以神仙位业一千五百载历劫,每历一重劫数都能斩出一尊化身,作为承担劫数之力的依凭。
如此一来,佛道魔三教高人化身之多,绝然不止一位,甚至有着数位、十数位之多。
这些身份变换莫测,贯穿佛道魔三教历史,甚至有的惊世大魔头,还有着阿罗汉化身这一层关联。
因此,佛门所谓的五百阿罗汉,怕是能有着一百零八尊真正的阿罗汉,都是佛门底蕴深厚,不愧为三教之一了。
而此时五台山显化的十大罗汉,就是根正苗红的佛门嫡系,每一位都是真正的第四果大阿罗汉,而非神仙劫数斩出的化身。
一尊老僧白眉垂落,眉目间有着沧桑变化,道“阿弥陀佛,诸位师兄弟,修行肉身神藏者,皆已入了魔性,吾佛门广大慈悲,当度化魔道入吾净土,交由大乘师尊定夺。”
所谓的大乘师尊,就是那两尊高居天外的大乘菩萨,这一方天地佛法,有着半数来自于两尊大菩萨传授,因此撑其为师。
“善哉!善哉!”
其余几尊阿罗汉蹙眉良久,自感只能如此处置,一一颔首点头。
魔、道二教窥伺神藏之道的传承,企图从中领悟证道机缘。而佛门弟子立场相反,除了一些逆炼佛法的狠角色,正统的佛门弟子固然眼热,却也不敢染指分毫。
一旦让其动摇禅心,轻则金身破裂,重则舍利子崩碎。
毕竟,佛门教义以肉身为臭皮囊,打磨金身舍利元光,在修行达到一定境地后,就要舍弃肉身皮囊,炼就一具琉璃清净宝体。
而这一肉身神藏之道,与佛门教义恰恰相反,专注开启肉身潜能,八重神藏一一打开先天宝藏,具备翻江倒海一般的沛然神力,与佛门金身之道背道而驰。
因此,站在佛门的立场来看,肉身神藏之道虽然蕴含超拔生死之机,却是有违佛门长久之根基。佛门秘传八十一经典,都是讲的将肉身如何弃如敝履。
而神藏之道则是如何壮大肉身,与佛门修行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强行染指不仅无益,却是有着自损根基的大害。
“此等邪门歪道,切不可遗祸世人!”
一尊尊阿罗汉级数道高僧,目光凝重的看着虚空中,蔓延开来的裂缝。




元始诸天 第三五三章乱局开端
“善哉!”
“善哉!”
“大光明胎藏曼荼罗!”
十大阿罗汉心念一动,金身舍利高悬与世,璀璨佛光辉耀遮天蔽日,一手捏**印,一手捏佛珠,发狮子伏魔吼。
“不好……”
五台山上的修行人,见着十大阿罗汉如斯异象,一个个面色大变,如临大敌一般。
只见佛音禅唱间,显化八部天众之象,让无数观望五台山的三教高人,俱然皱眉不止。
八部之众,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八重佛光遍布五台山,让人不禁生出一丝皈依佛门之感。
“没想到,十大阿罗汉竟然将这门佛门**,都给搬出来了。看来佛门是铁了心,要镇压这门大道。”一尊遥遥观望神仙中人,见着大光明胎藏曼荼罗,面上犹豫不定,脚下如同灌了生铅一般,怎么也迈不出一步。
这一步要是迈出,就是生与死。
只是,五台山上的神藏气机,又让这尊神仙中人难以割舍。
毕竟,对于天仙大道无望的修行人,神藏之道不吝再开一番新天地,让这些前路已尽之人,又多了一丝微不足道的希望。
固然这一丝希望再渺小,都能让人舍弃不得,拼了命也要死死地抓住。
“唉……该断不断,反受其乱,吾道途已断,终其一生难有寸进,还不如搏一搏,哪怕重入轮回,也比这般前路无望来的好。”这一位神仙中人下定决心,一扫身上的倾颓之气,大袖一挥飘飘洒洒,化作一点遁光向着五台山而去。
与此同时,许多神仙、地仙中人,也都纷纷做出了各自的抉择。
五台山上十大阿罗汉金身,合力驾驭佛国法界,佛光遍布十方诸界,惊动了无数三教高人。
所谓大光明胎藏曼荼罗,为佛门第一法界之称,乃是两尊大乘菩萨天外传法,是为此世佛门第一大术。
其大光明之意,为大日如来佛之称谓。
而胎藏之意,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犹如子藏母胎。
曼荼罗之意,是为宇宙法界模型!
梵语翻译之后,就为大日如来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宇宙法界。
以无尽微尘,演绎三千红尘世界,并以三千红尘镇压神藏传承。
一方似真似幻的佛国世界,在十大阿罗汉金身法相身后浮现。
这十尊大阿罗汉金身,犹如一尊尊佛陀菩萨显世,坐镇于佛国天地,可谓身具八方不动之真谛。
以十大阿罗汉金身之力,演化一方大光明胎藏曼荼罗,莫说只是一道神藏传承气机,就是一尊罗天神仙亲临,也要被困在宇宙法界之中,一点点被磨为虚空渣滓。
就在宇宙法界即将落下,镇压这一道虚空裂缝,将这一道神藏传承收入囊中。
“住手!”
“尔敢!”
就在最后一刻,一道道磅礴气机来到五台山,一一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
在佛国法界即将镇压神藏传承的关键时刻,一尊尊道门、旁门神仙终于按耐不住,数十、上百道磅礴气机撼天动地。
“阿弥陀佛,”
“诸为师弟,看来吾佛门五台山圣地,终究要为红尘杀劫所坏,却是定数难违。”这一尊佛光寺大阿罗汉,长长叹了一口气。
1...190191192193194...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