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干了!既然朝廷不要脸,那咱们就玩一把大的,让他们在全国百姓面前脸面尽扫,就是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民心这东西朝廷少一分,别人就会多一分,五十万湘军可就正等着这个机会呢……”
“妈的,干了……”所有人一致通过了这项计划。
清早的时候,薄薄的丝绢被塞到细小的竹筒中,信鸽带着竹筒飞向南方重镇上海,飞向正在南方执行任务的灰胡子刘琅将军。
于此同时,隐蔽在京城周边的所有秘密印刷据点开始刻蜡纸准备印刷,早上七点的时候最新的民知报和传单已经开始了印刷,仅仅一天的时间一万张民知报和数不清的传单已经准备好了,新一轮的反击马上就要开始。
这是异常平静的一天,顺天府的衙役和九门提督的士兵们全天没有发现一张传单和民知报,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居然全消失了。这可真是一个难得的轻松日子,当值的士兵差役们无不约好了晚上去喝一杯,庆祝来之不易的清闲。
可是当太色刚刚擦黑,他们面前的铜锅涮肉水刚翻花之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根本就不是停火,他们是在准备弹药。最新一期民知报已经新鲜出炉,而且一下子就烫到了所有百姓的嘴。
“天爷啊!朝廷要派兵入塘沽,天津八旗都统梅勒带领两万三千白旗铁骑,准备包围塘沽城,要血洗塘沽城,要诛杀肖乐天和所有从贼者?”
“朝廷已经把肖乐天定位成叛逆,要兴兵剿灭了。哎呀哪里不是华洋混居的地方吗?洋人会统一大兵清剿吗?”
整个京城都沸腾了,紧接着京城周围所有人县城、乡镇也都炸锅了,这个劲爆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向整个直隶覆盖,而且如脱缰野马一样飞向了大清国的其他地方。
大清隐龙 220 动摇国本
“几位爷们啊,您说这好好的怎么就开兵见仗了呢?恩科就要开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这要是动了刀兵,可是不吉利啊!”
“说的也是啊,你看看人家民知报上说的也怪可怜的了,一个做海商的洋行,一年几千万银两的流水,养几百口子保镖卫队也不为过啊?朝廷怎么就容不下呢?”
“嗨……我算是看不明白了,朝廷之前派人去暗杀肖乐天,还给人家小妾投毒……不不不,是我说错了,是给人家媳妇投毒结果误让小妾中毒了……反正不管怎么样,朝廷这事情办的真不地道。”
“就是啊,再大的罪过也不能绝后啊!您们说说那孙三虎勾结绿营兵准备洗劫整个塘沽商人,这是真的吗?”
酒馆里紫铜火锅都快烧干了,老少爷们一个个脑袋凑在一起全是议论朝廷这次出兵的事宜。这里就看出舆论战的好处了,报纸这东西白纸黑字量还大,而且里面的文字全是情感流露的白话文,跟百姓天生就很亲近。这可比看哪些干巴巴、文绉绉的文言告示栏强多了。
可以说,报纸这种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出现就已经贴近民众的情绪了,在舆论战中天然的战局了优势。
八旗闲汉们的交头接耳惹恼了旁边的读书人,他们丢下筷子勃然大怒“糊涂,就你们也算是大清的子民?朝廷白养活你们了!肖乐天的歪理邪说你们也信?”
“甭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是忠孝,这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说到这里喝的满脸通红的读书人冲过去就从闲汉们手里抢过民知报,稀里哗啦的撕了一个粉碎。一边撕一边还骂“我让你们看……我让你们再看,撕碎……全都撕碎了……”
“哎哟你丫的找死啊,敢从爷爷我手里抢东西,你胆子够大的啊,爷我赏你两个脆的……”八旗子弟可不怕惹事,尤其是不怕这些喝多了的读书人,抬手左右开弓就赏了两个耳光。
“臭小子,给你长点记性,少他妈跟爷我讲道理,爷我是旗人,我们旗人的话才是道理呢……”
“有辱斯文,你有辱斯文!”其他的几名举子不干了,冲上去揪着动手的旗人混战了起来,不一会的功夫羊肉馆里就被砸了一个稀烂。
同样的场景在大清国的不同地方上演,这是两种思维的冲突,一方面是读书人在维护几千年来传统的舆论阵地,而另一方面则是民众开始拥有了自我判断的意识。
这是两种天然对抗的情绪,读书人是绝对不会允许民众拥有独立思考的,在他们的眼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老百姓你就乖乖的按照我们说的去干活就行了,少动脑子,我说往左走你就老实的往左走,至于说往左走的道理你就少费心了,我们替你考虑就行了。
但是民众也不傻,总有一批先觉者会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而这些人就是肖乐天所要争取的先行者。
当然了,在眼下的大清里,觉醒者的力量还是非常弱的,跟传统的力量相比连千分之一都达不到,但是肖乐天绝不急躁,因为他知道自己拥有这些腐儒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力量,那就是工业的力量。
等到最先进的印刷机运到大清,肖乐天的宣传能力就会成倍的暴涨,别说覆盖一个小小的直隶了,他甚至能覆盖整个中原甚至整个大清。
京师的局势可以说一日三变,肖乐天的宣传攻击在不停的扩大,到最后甚至把王勉这个禽兽杀死亲爹,逼死姨娘的劲爆新闻都给抖落出来了。
王师正的家本来就是春十三娘重点关注的地方,被收买的下人就有十五名之多,从内宅到外宅全是十三娘的耳目。王勉闷死亲爹,企图侮辱姨娘的事情,他们全都看清楚了。这种重磅新闻不这时候用还想什么时候用。
当第二天清早第三期民知报把这个震惊的消息抛在京城百姓面前之后,清流再也无法忍受了,又一场规模宏大的游行示威开始了。
身披重孝的王勉居然抬着棺材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痛哭流涕的驳斥民知报的诋毁和侮辱,情绪激昂的他甚至带着队伍企图冲击大清门。
清朝时候的大清门大概就在后世主席纪念堂的位置,从这里冲进去可就是封闭的天安门广场了。守卫这里的士兵之前已经被狠狠的申饬了一次,现在一看这群读书人又来了,而且还抬出了棺材,他们岂敢怠慢赶紧死死的拦住了队伍。
王勉在队伍前面披头散发声嘶力竭的怒吼“皇上啊,臣冤枉啊……皇上给臣一个公道,求皇上给臣做主啊……”
王勉可是真害怕了,虽然自己可以矢口否认民知报的所有报道,但是他很清楚大清的百姓对这些花边新闻有多热衷,甭管真假自己这身骚气算是洗不清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求朝廷给正名,也许靠着皇家的威望还能都少恢复一些家族的声誉。心存恐惧的可不仅仅是王勉一家人,在京城的所有举子全都被肖乐天这种不要脸加不要命的打法给吓傻了。
你们读书人不是人多吗?肖乐天的报纸传单更多。你们不是门生故吏满大清吗?人家肖乐天的报纸不仅能覆盖到大清去,甚至能覆盖到洋人的地界。
别的不说了,这段时间东交民巷那里报纸和揭帖可是没少张贴,顺天府的诸位大爷们谁敢上门去收缴?人家洋人照单全收了。
无赖啊,肖乐天简直就是无赖,天下的文人要是都这么玩还有什么秩序可言,随便找个人就泼脏水,反正百姓就爱听这种花边桃色新闻,三人成虎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任谁也没想到肖乐天的反扑如此无耻,如此的绝情,这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啊,这一拳算是真正打在读书人的命脉上了。
这时候的紫禁城里也傻眼了,他们没想到肖乐天根本就不在乎战争威胁,反击的手段居然越来越激烈,不仅曝光了朝廷调兵的所有计划,甚至还用上了污人名节这种恶心招数。
晚清政坛其实就是一个臭水塘,大哥不要说二哥,任何一个人身上都甭想干净了,皇族内部如果仔细扒拉扒拉照样腥臭的东西一大堆。第一期不就把恭亲王给曝光了吗,一顿饭好几千银子花出去了,就擎等着百姓骂吧。
奕?现在面如死灰如丧考批,他突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歇斯底里的说道“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他肖乐天既然能揭汉臣清流的老底,也就能揭咱们满人的老底,如果他孤注一掷把这些年来朝廷和洋人签署的协议都给公之于众了?”
“啊!”殿内一片惊呼,这种事情可不能发生,一旦发生了那可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件啊。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赔给英国两千一百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赔给英法六百万两白银。甚至中俄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割让给了俄国。
这些事情并不是秘密,在官场和读书人之间还是有所流传的,但是天底下九成九的百姓们可不知道啊。他们搞不清英国和法国有什么区别,也弄不明白各种条约都有什么讲究。
甚至连关外之地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大清的土地都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晚清维持政权的一个很大的助力就是欺负百姓民智未开,只要这个国家表面上还是由朝廷控制,他们就认为这个国家的正朔依然在满清身上。
现在肖乐天这个邪魔居然用如此绝户的毒计,居然用这种普通百姓都能听懂的白话文,向天下万民灌输这种危险思想,这让朝廷以后还怎么统治人心。
恭亲王毕竟是总理大臣,他是八旗中对洋人了解很深的一位王爷,从民知报第一期张贴在北京城之后他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妙,但是一开始他只以为这是肖乐天为了谋取自保的迫不得已的手段,可是等到第三期揭露了王勉的老底后,他一下子就醒悟了。
“太后、陛下!肖乐天弄的这一招可不是威胁这些汉臣啊,他这是赤 裸 裸的威胁朝廷啊,他要再这么搞下去,天下百姓都要跟咱们离心离德了!”
响鼓不用重锤,慈安和慈禧彻底醒悟过来了两人几乎是同时喊了起来“快把二毛从内务府里放出来……让他给肖乐天送信,朝廷要跟他谈判,这场仗绝对不能打……”
自从朝廷下定决心要平叛肖乐天之后,二毛就已经被关在内务府的地牢之内了,要不是小皇上求情,估计当天晚上就得砍脑袋。现在所有人都庆幸没有下毒手,不然可就真没法跟肖乐天谈判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殿外传来一溜紧急的脚步声,大太监周道英从外猛跑了进来,刚进殿内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陛下啊!太后王爷啊,大事不好了,曾国藩进京了……”说完从怀里捧出刚刚送达的八百里加急公文。
“慌什么慌?大帅不是早就说今年上京了吗?瞅瞅你这个失魂落魄的样子,丢人……”同治皇帝气的张嘴就骂。
周道英额头咣咣撞地,眼泪唰的就流下来了“不是啊皇上,曾国藩足足带来了两万骑兵北上啊,他从山东直接带来了两万铁骑直奔京城而来了,他带兵进京了……曾国藩带兵进京了!”
啪的一声脆响,慈安手中茶碗摔了一个稀烂。
大清隐龙 221 曾国藩兴兵北上
旌旗招展、鼓号连天,马蹄铁践踏在官道上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连成一片就像夏日里的暴雨一样从远方无边无沿的压了过来。
人若上万无边无沿,更何况两万骑兵组成的人潮滚滚向前。这是曾国藩手中吞金的怪兽,这是湘军最核心的力量。别说现在的世界已经是火枪统治了一切,在西方列强的军队建制中,骑兵依然是王者,在汽车和坦克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骑兵依然控制着战争的节奏。
“臣曾国藩愧对朝廷信赖,剿灭捻军之战挫折颇多,此次进京当亲自向皇上太后谢罪……臣又闻塘沽之地有乱臣贼子勾结洋夷作乱,乃至大清绿营几乎全军覆没,臣闻讯五内俱焚,今当提两万精锐北上,入京城述职之后当直扑塘沽,诛灭贼匪……”
就在今年的四月在山东菏泽,僧王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此,此一战让捻军声势震动天下,甚至连洋人都惊呼,僧格林沁虽然排斥西方但是作为战场上的统帅他还是合格的,是称职的,如此悍勇的将军陨落于此,可见清朝并没有有效的稳定国内政局。
正是僧王之死让朝廷颜面尽失,在数道强硬的圣旨催逼下,曾国藩的湘军主力,还有现在刚刚崭露头角的李鸿章的淮军主力,全都尽数北上,从河南一直到山东各个方面挤压捻军的活动范围,战火一路向北烧去。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灭天国风头大盛的百战湘军,在遇到捻军这股流寇之时却打的束手束脚,甚至让李鸿章手中依然弱小的淮军给抢了风头,这里面的深意可就值得琢磨了。
这里面的道理肖乐天早就分析过了,曾国藩无法就是想养寇自重罢了,五十万湘军的出路还没有想好,如果现在没有了匪患那么这些军队的地位也就尴尬了。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曾国藩也希望李鸿章这个徒弟的淮军能够起来,多立点战功至少能在朝廷哪里分分谤,免得皇族眼睛老是盯着他一个。
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让整个平捻战役打成了一滩烂泥,朝廷和湘军最后形成了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1865年同治四年将要在这种沉闷无比的气氛中度过之时,肖乐天的这个大清国的搅屎棍,突然出招了而且一上来就是大杀招,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看的曾家兄弟目眩神迷。
“好一个二鬼子!不愧西学宗师的称呼,这小子还真没有吹牛……拿酒来!”当曾国藩手里捧着第一份民知报和各种版本的传单、揭帖之后,他算是彻底的醉了。
曾国藩和他最出色的的九弟曾国荃,是晚清排的上号的顶尖政治人物,他们要是看不明白肖乐天的套路,那可真是白活了。
“著书养望、挟洋自保、渗透琉球……这些都不算完,现在居然还敢私练新军、偷印洋人的报纸!他想干什么?想从朝廷手里抢威望吗?这个男人野心大的没边了……”
曾家兄弟根本就不在乎肖乐天手中那点可怜的军队,几百人的陆军就算全是西式训练、洋人装备也不过就是几百人,顶天算肖乐天自保的卫队,那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但是肖乐天搞的这个报纸可是大杀器,现在大清的民心本来就不稳定,哪里架得住他这么拆台啊。看看这上面的抹黑、爆料吧,一条条全都是百姓最关心乃至最痛恨的事情,这算是把臭水塘里的沉底淤泥全给翻腾出来了。
“好好好,这时运来了真是城墙都挡不住啊,有了肖乐天这么一搅合,就有咱们回旋的余地了……老九啊,去点两万兵,今年咱们要在北京城过年了……”
大帅虎躯一震,整个大清的天下都要震动,仅仅三天时间,湘军各营精锐骑兵全部汇集到大帅旗下。当两万骑兵启程北上那一刻,满清官场就如同落下一枚重磅炸弹一样,所有人都被炸傻了,炸懵了。
“曾剃头要造反?曾剃头造反了!他要带兵逼宫!整个直隶谁能挡住他的两万兵!绿营还是八旗?难道指望京师里的虎枪营、善扑营?”
“苍天啊,大清这是怎么了?日子刚刚好过一点,怎么就不让人消停呢?去太庙,去太庙哭祖宗去……”
“叛贼啊,这是叛贼!他曾国藩也是儒家养大的读书人,怎么能不知道廉耻?怎么就敢造反呢?忠孝都不要了你还算个人吗?”
整个中原腹地凡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九成都在哭骂,但是那又有什么用,曾国藩的军队谁敢阻拦,地方官府就差挂印而逃了。
从菏泽北上,经过聊城、德州再奔沧州,等到了沧州可就有两个选择了,偏西一些就能直奔京城,偏东一些就能直奔塘沽,也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看明白曾国藩的用意,是造反?还是真的来镇压叛乱?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骑兵行进永远是快速的,当京城得到曾国藩北上的消息之后,这队两万骑兵已经过了德州的地界,一路之上没有任何官员胆敢阻拦。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再有十多天的时间,曾国藩的军队就能看见北京城了。
“赶紧传旨,让曾国藩的军队退回去,没有旨意不得进京,他这是要造反吗……通知蒙八旗,立刻调集三万蒙古骑兵入京,驻扎在昌平以备不测……总理衙门照会西方各国使节,让他们立刻表态,让他们给曾国藩施压……我就不信了,这大清的天还能变了不成!”
“二毛的伤势怎么样了?用软榻抬过来,我要见他!”
国难当头慈安和慈禧放弃了平日里的龌龊矛盾,姐俩首先达成了一致,各项命令从紫禁城内发出,满清国家机器开始疯狂的运转。
二毛从内务府牢房里被抬出来之时,屁股就已经是烂的了,在太医院不计成本的医治下,总算是没有落下残疾。当他看见两位太后之后,二毛不顾疼痛跪在软榻上“太后啊!皇上啊!奴才真是冤啊,奴才打死也没有想过背叛皇上啊……”
“二毛你不用说了,你的心意哀家已经知晓,现在我只问你一句,你的那个干爹到底想要什么?殿内没有外人,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说……”
二毛滚下软榻,一头磕在金砖上“主子啊主子!奴才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吧,肖乐天乃至于洋人只是疥癣之患,心腹之患可另有其人啊!”
“肖乐天确实是胆大妄为,而且行动间也有不敬朝廷的举动,但是他那是自幼在洋人堆里长大,没学过大清规矩所造成的,他可不是要造反啊!”
“肖乐天想要的东西,奴才也能猜个**不离十,钱和女人就不用说了,吃洋人牛肉长大的都有这个毛病,肖乐天他是真喜欢钱和女人啊!当这两点能满足之后,他的理想就是推广西学了,他是铁了心的想当这个西学大宗师……”
“至于说洋行养了那么多卫队,奴才说句不恭敬的话,那还真是被逼出来的,自从干爹回国的一年多来,光暗杀就经历了多少次?亲身面对军队又有多少次?他是真害怕了,他也得活着啊!”
慈安深吸了几口气,平静的说道“二毛啊,你撑着点,跟周道英一起去趟塘沽,告诉肖乐天,他前三点条件朝廷都答应了,至于他说的第三点朝廷只能答应一半……塘沽的绿营驻军不能撤走,必须维持现状……”
“不过塘沽城内的治安权,我可以分给洋行护卫一半。让同知衙门和商人们一起商量一个条陈,以后塘沽商圈和工业特区的治安,就由他们共同负责了……”
朝廷到现在已经是妥协到底线了,绿营兵和同知衙门代表的是朝廷的体面,这是绝对不能撤销的,而所谓的共同管理这其实就是把最大的权力转让给了商人们。要知道肖乐天的铁血已经让整个塘沽官场、商场甚至黑道都胆寒了,谁还敢跟他抢这个权力吗?
二毛知道这个条件肖乐天一定能答应,他重重的磕头应承道“奴才就算是粉身碎骨了,也要把这件差事办好了!”
当大殿内只剩下两名太后和小皇帝三人后,同治帝不甘心的说道“这就不打了吗?朝廷不就是认输了吗?”
“皇儿啊,这可不是认输,这只是妥协,用妥协给朝廷换时间罢了……你可知曾国藩为什么敢进京?还不是因为肖乐天的这些手段搅乱了人心?自古野心家无不是趁势而起,这个势是什么?势就是人心的变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能懂太多的道理,要是每一个百姓都能议政论政了,那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远的就不说了,五年前英法蛮夷入北京之后,国破山河碎万不得已朝廷和列强签订了条约,最终换来洋人退兵而且承诺支持朝廷共同剿灭长毛,儿啊你要晓得,是国朝用无数真金白银的利益才换来的这场胜利……”
“如果那时候有一份这样的报纸在民间喋喋不休,如果让贩夫走卒都知晓了朝廷的合约,民情汹涌下这合约可就签不成了,到时候咱们国朝还能有几年的寿命呢?”
至此同治帝算是彻底明白了政治是怎么一回事,这跟做黑心买卖没什么区别啊,成功的商人就是用别人的利益做成自己的事情。以亿万汉人百姓的膏血换更强力的势力的支持,最后保自家江山永固。
小皇帝抬头仰望东面的天空,他的心神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塘沽,他在内心不停的疑问“肖乐天啊,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黑心商人呢?借势而起,拿着别人的利益做自己的买卖?不不不,你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因为你的书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虽然朕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你跟别人一定不一样……”
皇帝毕竟只有十岁,他拥有儿童特有的敏锐感悟力,他能听懂肖乐天的内心,那一颗赤子之心。
大清隐龙 222 火烧连营
古代战争由于通信技术的落后往往会出现很多的意外,地理上的距离越远意外产生的概率也就会越高,虽然信鸽技术已经伴随了人类上千年但是这种技术并不是完美的,鸽子偶尔出个意外也是很正常的。
就比如说朝廷派周道英、二毛紧急和肖乐天谈判的情报,居然没有传到肖乐天的手中,天知道那只鸽子是抽风了、迷路了还是被那个猎户给射下来了,反正肖乐天知道了曾国藩北上的消息后,他就决定破釜沉舟大干一场。
天津城外,八旗大营,所有士兵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明天一早精选的一万虎贲就要向东杀去,包围塘沽港血洗乐天洋行。
自古打仗就是烧钱,这一点在晚清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平日里养兵的时候你只要一天三顿粗茶淡饭也就能糊弄过去了,但是在战时可没那么简单,想让兵大爷们卖命不用银子激励可不行。
鸡鸭鱼肉、豆腐鸡蛋、整车的白米白面,还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赏赐的银子,都要提前准备齐全了。士兵冲锋要记赏、挂彩了也要记赏、传令兵几十里上百里路的来回跑更要记赏。
记赏还不算完,有时候战斗打到激烈之时,记赏都不行,你得亲自把银子抬到当兵的面前,亲手分到兵大爷的手里,那时候才能激励士气呢。要是没有银子就想让别人卖命,轻则一哄而散,重则临阵倒戈趁乱宰几个军官也是有可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