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一个就是当朝权相史弥远,第二个就是史弥远派去寻找宗室子弟的心腹余天锡,至于第三个人,就是他沈墨!
大概面前这个赵与芮,现在还不知道他曾经在那场考试之中错过了什么。沈墨估计着现在这个时候,就连那个预备役皇帝赵与莒本人,都不一定知道这件事。
所以现在赵与芮的身份,大概只是一个远房的宗室子弟。他在被人带到临安城之后,他虽然在那场考试之中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他的生活这自然有史弥远的手下人暗自照顾。
所以沈墨现在只是当他是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一样,正常的接待应酬。
赵与芮这个人果然还不错,待人接物温和谦逊,很有一股君子温润如玉的风范。沈墨看见他的时候,就知道那个比他还要强上几分的哥哥、未来的理宗皇帝估计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现而今这样的场面,张天如驾驭起来自然是毫无问题。他一边介绍着赵与芮和龙璃儿,也一边也把沈默向着这两个人介绍了一番。
新认识的这一男一女两位朋友,听说面前的这个年轻捕头,居然就是那个接连破获了猫妖案和鬼樊楼案的传奇神捕,他们两个也不由得对沈墨大感兴趣。
对面那一头的两个人是兴致勃勃的对沈墨很好奇,而沈墨却是暗地里有心和他们结交。所以船舱里的气氛很快就是融洽活跃,在言谈之中,满船人不不时发出了阵阵笑声。
莫小洛神情局促的坐在沈墨的边上,这样的场合她原先也不是没见过,但是莫姑娘从来都是以保镖的身份远远的看着,却根本没有参与其中的经验。
倒是沈墨,看莫小洛一个人坐在那里略显尴尬,于是把桌子上的果子点心流水价往她的面前端。还和大家笑着说了一段鬼樊楼一案之中,他们几个人和最终boss浴血奋战的场面。把个莫小洛说得英姿飒爽武功超群,犹如独臂神尼一般。
大家听到这个身材高大的女子居然还有如此武功,不由得一个个也是好奇起来。那个龙璃儿还特意跟莫小洛借了腰间的佩剑来看。
“好重啊!”龙璃儿托着莫小洛的宝剑,惊讶的吐了吐舌头:“从前也有文人士子配剑的,我也拿过来看过。怎么这把宝剑跟他们的剑相比,好像是重了许多?”
“姐姐,”只见莫小洛羞怯的一笑:“龙姑娘之前看到的大概是礼仪时用的礼剑,跟我们这些粗人用的战剑相比,自然是轻重形制都不相同。”
“原来如此!以后姐姐有空,常来教我几招剑法,我也扮个女侠玩玩!”只见龙璃儿笑着对莫小洛说道:“姐姐的样子好威风,我看着很是羡慕呢!”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5章:湖上新词、珠联璧合
沈墨在旁边冷眼旁观,只觉得就从这一点上,这个龙璃儿就不愧是个成功的交际花。
沈墨对莫小洛如此看重,她自然是看得出来的,所以对于正在那里局促紧张的莫小洛释放出一些善意,实际上对于她交好沈墨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
等到大家没事闲聊起来,那个白衣少年赵与芮也慢慢的和沈墨有些熟了。只见他笑着像沈墨问起,怎么刚才那首诗听起来,胸中好像有一股气出不来似的,听起来似乎带有一丝不平之意?
于是沈墨就对他们这些人说了今天早上的经历,在座的众人听说沈墨今天居然以一个捕头的身份炒了知府的鱿鱼,也不由得一个个全都抚掌大笑。
“沈兄真是妙人!”这个时候,在旁边的考功司主事江海平笑道:“我跟沈兄原本也是差不太多。其实要是做起公事来,倒并不是觉得太过烦恼,反而有时候还挺有意思。关键就是对那些庸碌浅薄的上司实在是看不过眼,横竖忍不下这口气去!”
“不过我倒是没沈兄的气魄,不过是多给自己找些清闲罢了。可真没有当面挂印而去的那股痛快劲儿!”
“不过这终究是一件好事,”只见赵与芮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倒是可以与沈兄经常见面。今后泛舟西湖有花有酒,再有沈兄这样的良师益友,那更是一桩人间乐事!”
大家哈哈笑了一阵,张天如在一边拿起笔来,录下了沈墨刚才吟诵的那首词,然后他又忽然笑着说道:
“既然今天沈兄得脱牢笼,从此以后再也不为俗务所扰。不若趁着你兴致好,就再一写一首新词出来,不拘是写诗填词都好,终归是让我们大家听了也畅快一番!”
大家听见张天如这么一说,于是也纷纷起哄,非要沈墨当场写出点什么来,让大家好好欣赏欣赏。
沈墨听见张天如这么说,知道他是真心喜欢自己的诗词。只不过现在他要拿什么诗词出来,却是要费一番心思。
这首新词若是不应景当然不成,可要是写出来的东西过于怨怼悲愤,也难免显着自己的格局太小了。
等到沈墨低下头略想了一想,然后他笑了笑,并没有去接张天如的笔,而是抬起头高声的吟唱道: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
“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
“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
“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沈墨的声音清越有力,在这浩渺的湖面上传出去很远。他歌中的内容却是立意高远,把官场上的那些事写的明明白白。尤其最后一句:“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更是隐然带着一股山林隐逸的风范。
他们大家这些人听了之后,只觉得这首新词虽然言辞浅白,奈何却是含义深远。他们这些人一个个全都面面相觑,大家谁也没想到沈墨居然写了这样一首词出来。
这首词虽然说不上是风流蕴籍、文辞华美,但是却在平实朴素之间,说尽了官场之间的不平之事。在座的这些人每一个差不多都是官场中人,仔细想来这首新词却是句句字如珠玑,也真难得沈墨小小的年纪,是如何把官场看得这么通透的!
张天如一听见这首词之后,他在旁边笑着倒了一大杯酒,然后径直端到了沈墨的面前。
“沈兄虽然不在这仕途上混了,但是我们这些人却还要在这泥坑里边扑腾。如今你新词里面的那些话,说得我们做官的居然没一个好下场。让我们这些人听了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赶紧把这杯酒喝了,算是我们大家伙儿罚你的!”
大伙听了以后,立刻哄笑了一阵。于是沈墨也只好苦笑着举起这个硕大的酒杯来,准备一饮而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间大家听到远处的西湖上,传来了一个人放声高歌的声音。等大家仔细听来,只听这个人唱的却也是一首闻所未闻的新词!
“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
大家听了这首诗以后,顿时就是一楞!
只有张天如笑着说道:“真是奇了!今日这两首新词湖上唱和,居然配合得珠联璧合!沈兄这下子可算是遇到知音了!”
要说沈墨刚才写的这首词,和湖对面传过而来的曲子还真是相差仿佛,就连遣词造句和收束结尾的时候都是差不多。
只是沈默听见了湖上传过来的新词之后,脸色就忽然凝重了起来。
要知道,他可是才刚刚唱把了自己的那首词吟诵出来没多久,对面的这一首马上就应合了过来!
如果对方要是真的听到了他的曲子,然后立刻就做出了新词,随声唱和。那对面的这个人,他的才华可以说就是耸人听闻了!
说实话,这实在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只见沈墨放下了酒杯就立刻长身而起,向着船舱外面走去。
周围的那些人看见沈墨脸上的神色有异,他们另一思索,也立刻明白了沈墨心中所想,于是大家也纷纷脸上色变,一个个随着沈墨走出了船舱。
只见就在他们不远处四五丈远的地方,有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正在湖上飘荡。
在那条船上面,有一个年老的渔夫带着蓑衣斗笠正在垂钓。沈墨远远的看去,只见这个老人须发斑白,看起来已经很上年纪了。
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个人在边上伺候,只见这个人是一个年轻人,看起来对这个老人的态度十分恭谨。
就在他们那艘船的船头,放着一个黄泥的小火炉,上面正烹煮着新茶。只见这个年轻人在杯盏中倒好了茶汤,热气腾腾的把它捧在手里,恭敬的肃立在这个老人的旁边。就等着茶水的温度适口了之后,再奉给老人喝。
等到众人一出舱之后,沈墨就听得旁边的莫小洛忽然间“嗯?”了一声,似乎是认出了什么人。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6章:神秘老者、是何居心
沈墨想也没想,一把抓住了莫小洛向她问:“你认识那艘乌篷船上面的老者?”
只见莫小洛尴尬的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轻轻挣脱了沈墨的手:“我认识那个年轻人,就是捧茶盏的那个!”
“他是什么人?”沈墨听莫小洛这么说,连忙好奇的问道。
“那是我爸爸的小师弟,也是我师叔,名字叫做夏连城。”莫小洛远远的看着对面的那个年轻人说道:“他的本事很吓人的!”
“有多吓人?”沈墨诧异的看了一眼莫小洛。
“要是我爹和我们起威四剑对阵,大概是三十招之内,就会破了我们的剑阵。也就是说,我爹比老杆子的功夫要略微高一些。”只见莫小洛说到这里,朝着对面乌篷船上的年轻男子努了努嘴:
“可是我爹说,他在他小师弟的手上最多能走上二十招不败。”
“我去!这么厉害?”沈墨一听之下,顿时惊讶得就是一扬眉!
截止到目前为止,他遇上最高的高手也就是老杆子了。可是当沈墨听说面前的那个夏连城的武功,居然高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连他都不免心中吃惊!
如果要是莫大通在那个年轻人的手上都走不了二十招,那么那个老杆子在和夏连城动手的时候,岂不是连十招都过不去?这个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武林高手?
沈墨一时之间,顿时就是兴趣大起。他心中暗想:看来他之前对南宋这个时代的武术体系,了解得还是不够深入。极大的低估了这个时代武者的武力水准!
沈默心里暗自想道:“也不知道深究起来,在这个时代有没有东方不败那样的高人?”
就在他们说话的这个当口,只见对面的乌篷船已经慢慢的接近了过来。沈墨就见对面船头上坐着那个垂钓的老者斗笠一抬,似乎是向这边看了一眼。
按照沈墨心里的猜想,对面这个老头的身份肯定是非富即贵。不然的话,怎么会随随便便的湖上垂钓,就有夏连城这样的江湖高手随身保护着?
只见这个湖上的老人面目清瘦、神采奕奕。看起来很像是个仙风道骨的得道之士,又像是个看破了世情的睿智贤者。沈墨这一眼看过去,只觉得他跟传说中的三闾大夫屈原的形象,倒是很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见老者抬头看了一眼之后,立刻哑然失笑道:“方才我听见那首词里面的味道,颇有些心灰意懒之处。还以为填词的是一个宦海沉浮的老者,谁料想居然是这么个年轻人?”
“怎么,你这样的年纪居然就看破世情,决定告老还乡了不成?”
沈墨看这个老人丝毫没有架子,但是目光沉稳、气度非凡,心里更是暗自一惊。
他可是知道,只有像临安府尹赵力夫那样的半瓶子醋,才喜欢没事摆大官儿的架子。而真正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却常常是像面前的这位老者这样亲切随和。所以沈墨听到了这几句话之后,反而更加不敢怠慢,格外的认真起来。
只见他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小子今天刚刚被人开革了差事,心中愤懑难平,所以做了这个曲子发发牢骚。不想却搅扰了先生清静,真是罪过!”
这个时候,沈墨旁边的这些人都没说话。就在旁边看着他和这位老者对答。
跟沈墨在一起的张天如这一群人,虽然说放浪形骸,没事儿就在这西湖上打混。但是终归这些人里面非富即贵,里面没有一个是草包。
他们一见这个老头的气质风度,就知道对方绝非凡品。所以这些人也没有一个出声笑闹的,倒是全都老老实实的在一边看着。
“哦?这位小友是做什么差事的?”只见那位老者笑着又上下看了沈墨一眼:“就凭足下刚才那首曲子,就知道小友胸有丘壑、绝非俗物,怎么居然让人家给开革了差事?”
“好叫老先生得知,”只见沈墨听见他问起,于是拱了拱手说道:“在下沈墨沈云从,原本是钱塘县一个小小的捕头。”
“哦!原来是破了大食坊案子的那个沈墨!”只见那个老者点了点头,然后提起了钓竿,让边上的夏连城为他换上新饵。
“小朋友的名声,最近在这临安城里可是响亮得紧!”只见这个老头一手端起了茶盏饮了一口,然后向沈墨问道:“今天早上,是什么案子让人把你给开了?”
“学士薛极大人府上丢了一个月光盏,就在后面儿的福隆寺。”沈墨用手朝着自己这艘画舫的后面指了指:“还死了一堆和尚和无名白,那里面负责的官员,是临安府尹赵立夫。”
“唉!真是荒唐!”只见这个老人叹了口气,摇头说道:“这帮人可真是讨厌,就这么一个懂得破案子的人,居然还让他们给撵出来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何居心?”
他的这一句“是何居心”,可着实把沈墨吓了一跳!
这句话要是细细想来,实在是意味深长。就冲着这一句话,沈墨就知道面前的这个老人,绝对是一个比临安知府还要大得多的官儿!
“那也罢了,”只见对面的那个老人笑着摇摇头说道:“沈小哥年轻睿智,只怕是歇不下来的。这个大宋官场也不像你想的那样全是一片污浊,想要为国效力,今后一定还有机会。”
说着,只见那个老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这首乌篷船就这样慢慢的荡了开去,在烟波浩渺的西湖上越荡越远。很快就远去了。
“这是谁呀?你认识吗?”沈墨看见这艘船渐渐的远去,他转回头莫名其妙的朝着张天如看了一眼。
“不认识!像我这样的品级也上不去朝会,朝中高官应酬我也轮不上。不过我看他这个意思,这个官儿恐怕小不了!”张天如也是在一旁撇着嘴摇了摇头。
等到他们这些人回到船舱,却见那个白衣少年赵与芮正和龙璃儿两个人端端正正坐在船舱里面说笑,合着他们在外面看说话的时候,这两个人根本就没出去。
“你们倒好,在这里只顾着闲聊,也不说出去看看热闹!”张天如在椅子上坐下之后,笑着对赵与芮说道。
“我是怕碰见宗室里面的老人,回头朝了面儿还得给人家行礼,实在太过麻烦。”只见赵与芮笑着说道:“所以才拉着龙姑娘在这里陪我聊天。”
“你还别说!”只见张天如笑着吐了吐舌头:“就刚才那个人,你要是出去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要给他行礼,看起来架子大的很!”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7章:桌下摸腿、逼死沈墨
这个时候,只见龙璃儿姑娘捂着嘴笑了笑:“这临安城中的高官显贵如过江之鲫,不如赵公子就躲在我这里,别出去算了!”
这一句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于是大家又坐在这里接着喝酒谈笑。
还没等酒过三巡,江海平提议大家来联句,接续不上的罚酒一杯。于是满船人一起叫好。
沈墨偷眼一看,莫小露在边上听得直冒冷汗。
联句这种游戏,是古代士子文人常作的文字游戏。通常就是大家顺着桌子上坐的顺序,一句一句的作诗。
一个一个的轮下来的时候,轮到每个人都要接上一句诗。这里面或是五言或是七言,也有用一首词来做的。到时候谁要是做不出来,难免就要饮酒一杯以作惩罚。
以现在莫小洛的水准,也就是刚刚认识两三百个字的程度。要说让莫女侠来联句,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沈墨一见莫小洛在那里坐立不安的样子,他在桌子下面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腿,表示没事。
没想到这一下,莫小洛反而更加紧张起来!
“这天杀的,胆子也太大了!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儿,就在桌子下面摸我的腿?”莫小洛的身体被沈墨一碰,顿时就是敏感得起了半身的寒栗,一时之间芳心反倒更加缭乱了起来。
“那好吧!既然是江兄提议联句,那就由你开始!”沈墨用手笑着指了指江海平。
如今他们围坐在一桌子上,沈墨在莫小洛的左边,而江海平恰巧就坐在莫小洛的右手边。
沈墨让江海平先开始,其实目的非常的明确。等到从江海平那边转过来转一大圈,轮到莫小落的时候就是最后一句。这屋子里面男男女女的足有十多位,要是选个短一点的词牌出来,估计根本没轮到莫小洛那里,这首词就结束了。
他们大家谁都没发现沈墨的心思,但是沈墨一抬头,却看到龙璃儿在那里捂着嘴笑。原来这个女孩儿心思灵透,倒是一下子就看出了沈墨的鬼主意。
“既然如此,那就让此间的主人龙姑娘出题!”江海平欣然答应,于是把出题的这个重任交给了龙璃儿。
只见龙璃儿似笑非笑的瞟了沈墨一眼,然后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沈墨一看自己的把戏被龙璃儿而看穿,他不由得笑着暗自摇头:这个小丫头的名字还真是没起错,真是生就的一幅琉璃一般的聪明心肠!
于是只见龙璃儿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说道:“那就减字《雁儿落》带《得胜令》,从江大哥开始!”
沈墨听到这句话,顿时就一愣。然后他向着周边桌边上的人群看了一圈,心里边不由得“扑通”跳了一下!
这《雁儿落》是一首很短的词牌,通篇只有四句。所以它很少单独出现,通常都是和别的词牌配合在一起。一般都是用《清江引》这首词牌与它做配合的。
可是今天龙璃儿选择的这一首减字《雁儿落》带《得胜令》,却是大有文章!
因为在这里面,《雁儿落》四句,《得胜令》八句。减字之后的得胜令去了两句短句,再加上雁儿落正好是十句。而他们这间屋子里,却恰好正是11个人!
也就是说,按照龙璃儿的安排,这一圈轮下来,正好是轮到沈墨做收尾的最后一句,那个莫小洛就不用再出下句了!
这分明是那个龙璃儿看出了沈墨要维护文字不通的莫小洛,所以特意做给他的一个人情!
这个鬼精鬼精的小丫头!沈墨不由的摸着鼻子苦笑了一下。这一下,又要欠她一个人情了。
说话间联句就要开始,只见江海平拿起筷子敲了敲茶盏,正色念诵道出了第一句:
“云来山更佳”,
“好个开头!”只见坐在他旁边的姑娘笑了笑,赞了江海平一句,然后接着他的上句道:
“云去山如画。”
这一句顺下来毫无难度,就和做对联儿差不太多,文字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紧接着,就见坐在她下手边的龚敦儒接道:
“山因云晦明。”
龚敦儒后面的一位他带来的那个姑娘也接着续道:
“云共山高下。”
这一句却是接得意境十足,在座的人不由得大声叫好。
跟在这位姑娘后面的正是张天如,只见张天如想了一想,张口接道:
“倚杖立去沙”。
这一句可谓是神转折,非但意境悠远。而且一句把词意从远景收到近景,却是做得浑然天成。
张天如不愧是文采斐然,在座的各位都是轰然叫好,就连沈墨也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接下来就是张天如带来的红颜知己柳襄儿,只见她毫不犹豫的接道:
“回首见山家”。
精彩!这一句又是一句意味深远的转换,大家不由得一块击节叫好。
这时候,排在柳襄儿身后的范逸夫想了一阵,这才接续道:“野鹿眠山草。”
不错不错!沈墨只觉得这一句古意盎然,很有秦汉两晋的风范,也是立刻称赞了一声。
等接下来这一位,范逸夫身边没带着姑娘,却轮到了赵与芮。只见赵与芮想都没想,就接了一句:“山猿戏野花”。
沈墨听到了这一句后,不由得在心里面暗自叹了一口气。
这哥们吃亏就吃亏在一辈子不走心,这一句他虽然接得也不错,但是还没逃出前一句的规模,在沈墨看来难免有循规蹈矩之嫌。
等接着下一个人,眼看着就轮到了龙璃儿。只见她想了想之后,咬着嘴唇说出了下一句:
“我爱山无价。”
“轰!”的一声,满船的人全都笑喷了!
只见张天如拍着桌子笑道:“龙姑娘实在是太过促狭,这最后一句,岂不是诚心要憋死沈墨仁兄吗?”
张天如这话说的一点儿没错,龙璃儿刚才所说的是倒数第二句。但是这一句“我爱山无价”,实际上已经给整首词作了一个完美的收束,实在是没法再往下接了!
如今有了龙璃儿的这一句在先,沈墨无论是再说出一句什么来,都有狗尾续貂之嫌。而且他还不像是排在中间的人,可以随意的转折发挥,而是负担着收尾的重任。
联句这样的游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通常都是最重要的。第一句通常都是负责开篇,也就是后面所接续的每一句内容,都不能跳出第一句的范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