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这些饼被在场的这些人每人一两个,已经分得差不多了。如今瓦盆里面已经是空空如也。
只见这个老乞丐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念了几句什么咒语。然后就见他把这个布袋的袋口朝着瓦盆,另一只手把袋子底儿提起来,向着里面一倒!
只听着一阵叮咚作响,一道清亮的水流立刻顺着这个袋子口,流入了瓦盆当中!
南宋第一卧底 第118章:众生仰望天地间,不染尘泥地上仙
眼前的这一幕奇景,把所有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老头的这个袋子肮脏破旧,上面的窟窿眼儿数不胜数,这些洞眼儿里面大的只怕都能穿过一个拳头去,可是谁能想到,这里面居然还能装下这么多水?
等到这个老乞丐把袋子里面的水一直倒满了整个瓦盆,他这才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们大家凑过去一看。只见这个瓦盆里面有熬煮好的绿豆和甘草,还飘浮着一粒一粒手指大小的冰珠。
慧明远远的闻去,立刻就是一股清甜的香味扑鼻而来,这居然是一盆冰糖绿豆甘草饮子!
刹时间,大家就感到从瓦盆里一股清凉的冷气,向着他们扑面而来。
这里面的绿豆和甘草也就罢了,冰糖却是个稀罕物。更何况那里面还有着大大小小的冰珠!
在临安的夏季,这些冰可以说是比银钱还要贵重。那都是从北地海路运过来,储存在冰窖里面的。
就是此地的达官贵人,在夏日里能喝上一杯这样的冰饮,那也是难得的享受。怎么这个老乞丐的袋子,里居然能倒出这样的稀罕物事?
这一下子,廊下的众人全都沸腾了!
只见老乞丐笑道:“诸位大人才吃了蒸饼,嘴里面怕是正好干渴。这是小老儿一番心意,请诸位大人饮用!”
还没等他把这句话说完,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拿着自己的碗上去。你一下我一下的,没多久就把这一盆饮子舀了个精光。
等到慧明冲上去的时候,瓦盆里基本上都已经没什么东西了,那里面的冰块儿更是被捞了个干干净净。慧明无奈之下只得端起盆来,把盆底下剩下的那些带着清凉甜意的汤汁一饮而尽。
“哈哈!这位老先生的手艺当真了得!”只见那个胡九看见这老乞丐新奇的戏法接连不断。又是西瓜又是饮子,变出来的全是他们无福享受的稀罕之物。胡九不由得贪心顿起,向这个老乞丐问道:“你还有什么本事么?再给我们来一个!”
“诸位要是想再接着看的话,那也成!”只见这个老乞丐笑了笑,然后他从自己那个破布袋子里面,掏出了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
“眼下诸位吃饱喝足,小老儿再给你们变出一位美女来,为大家歌舞一番以作消遣,这样好不好?”
让这个老乞丐一说,在廊下的无名白和和尚们顿时一个个惊讶得面面相觑。
要说从地上种出个西瓜来,这件事情虽然奇异,但是也还说得过去。可是一个大活人,他怎么能变得出来?
“那自然是好,老丈你快快变来!”这个时候,那个胡九对这个老乞丐的称呼,也已经从老东西变成了老丈了。
说到观赏歌舞,他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福气?就算是瓦子里最便宜的演出,那也得花费个几文铜钱才能看得到,他们这些人什么时候这么奢侈过?
只见那个老乞丐一笑,他端起了那个碗,又在廊檐下接了一碗雨水。然后他站了起来,慢吞吞的向着院中走去。
“不过,可有一节!”只见这个老乞丐一边走,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等一会儿我招呼了这个绝色女子出来,给咱们歌舞的时候,大家切不可开口和她说话。不然的话,小老儿的法术就破了!”
“好好!我们不跟他说话就是!”这时候,那些爱看热闹的无名白纷纷答道。
“不光不能说话,”只见那个老乞丐在院子里一边走,一边还唠唠叨叨的接着说道:“大家千万记得,万万不能和那个女子调笑!”
“我请来的这个人身份尊贵之极。要是她一生气发起火来,咱们这些人都要倒大霉!”
“你这个老头好生罗嗦,还不快快变来!”这个时候,看热闹的众人已经等不及了,七嘴八舌的催促这个老乞丐赶快变。
这个当口,只见这个老乞丐已经走到了院子的西墙下。
在他们福隆寺主院的东西两面墙上,早有高手匠人画上了满墙的精美壁画。在西墙上面的那一副,正是一张《众生礼佛图》。
只见这张图上,下界的芸芸众生、三教九流,全都在向着的佛祖叩拜。而居中佛祖正是宝相庄严,脸上一副悲悯世人的神情。
在佛祖的身边,菩萨尊者宝相庄严,金刚罗汉威猛无比,飞天神女姿态万千。整幅画上的人物,一个个的神情生动宛若生人,姿态灵动自然飘逸。
尤其是那些女子,一个个的衣带飘风,看起来分外的婀娜多姿。
只不过这幅画画成后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得画上图案的颜色变得一片模糊浅淡,不仔细看都看不出画得是什么。
只见这个老乞丐背对着他们,走到了墙壁的面前,然后在画上面细细的寻找了一下。
很快的,他认准了一个在画面上神情端严肃穆的龙女。然后只见老乞丐口中念念有词,把手上的碗向前一挥,这碗水就泼到了那个龙女的身上!
刹那之间,在廊檐下看热闹的这些人,他们惊奇的看到这幅画上面的龙女,在转瞬之间脸上的肌肤和身上的衣服,竟然一下变得鲜活动人起来!
只见这个龙女的姿容艳丽无比,身上的纱衣若隐若现,简直就如同在画中活过来了一样!
还没等这些人在惊异的瞬间回过神儿来,只见这个龙女抬手举步,竟然活生生的从墙上的画中走了下来!
我的天!这个墙上画的人,居然真的被他弄活了!
这一下子,满院子的人全都目瞪口呆,他们就这样眼看着这个姿容艳丽无比的龙女慢慢的轻移莲步,走到了院落的中间。
这个时候,天上还落着蒙蒙的雨滴,把周围的一切清洗的干净清亮。空气中也似乎带着一丝龙女身上清凉的幽香。
只见这个龙女不发一言,也不向他们这边人的这些人看上一眼,只见她挥舞衣袖,柳腰款摆,开始在原地舞蹈起来。
龙女的身材曼妙无比,舞姿更是清丽奇特,把他们这些人一个个看得全都傻了眼!
就见这个龙女且歌且舞,在口中唱道:“空中楼阁紫云轩,众生仰望天地间。无心修个莲花坐,不染尘泥…地上仙!”
南宋第一卧底 第119章:灞水桥东回首处、满园死人
只听龙女的歌喉清丽婉转,歌词中的意境清冷高旷、丝毫没有人间气象,又岂是凡间女子能唱得出来的?
这些一辈子没见过市面的无名白,还有那些苦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们,啥时候见过这样的歌舞?他们一个个全都看直了眼!
说实话,在场的这些人在这一瞬间,不是在后悔自己切了自己,就是在动着还俗的念头。
小和尚慧明看着这个龙女且歌且舞,只觉得口干舌燥,一颗心突突地不住乱跳。他心道:这位女施主,大概真是龙宫里的仙女降下了凡尘,不然怎么会美到这种程度?
只见这位龙女且歌且舞,在唱罢这一曲之后,便在院落中间停了下来。
那老乞丐一见龙女的歌舞暂停,于是他立刻深深的鞠躬道:“仙子下降凡尘,我等粗鄙之人三生有幸。不若请仙子在赐一曲,我们这些凡俗之辈也就不枉此生了!”
只见这个龙女听老乞丐这么一说,她的眉间就是轻轻的一皱。
当慧明小和尚看见龙女脸上的表情不悦,他在心里暗自想道:“这位仙子不高兴了,她的样子,真是看着都让人心疼!”
“要是她现在肯解开愁眉,向着我笑一笑的话。就是让我立时就去死,我也是心甘情愿…”
还没等到慧明心里的糊涂心思想完,只见这个龙女一个转身,长袖飘摆之际,又唱了一曲。
这一次,她唱的是一曲《临江仙》。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亲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这龙女歌舞曼妙,飘然若仙。词句也是清雅无比,把他们这些人听得一个个如在梦中,居然有了自己也做了神仙的感觉!
就在这龙女堪堪一曲歌罢之后,只见她似乎是心中不悦。唱完了就当着众人的面一转身,背朝着他们向西墙那边走去,似乎是想要回去了。
就在这个当口,只见那个胡九在后边油腔滑调的说道:“真是好词儿!好个灞水桥东回首处!”
“既然如此,仙子何不回首,陪我们这些人再玩耍一会子?”
就在胡九开口的这一瞬间,只见那个变戏法的老人猛然间脸色大变,他狠狠的一跺脚说道:“糟了!”
“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你开口说话,更不让你调笑,你怎么还有胆子……”
老乞丐的这句话还没说完,只见那个龙女背对着众人,却忽然在院子里停住了脚步。
只听龙女一开口说话,她的声音如莺啼婉转,但是语气却清冷冰寒,犹如冰雪一般!
“凡夫俗子,竟敢如此无礼。你说何不回首,是不是……这样?”
只见这个龙女说话间,猛的一回头!
就在这一刹那之间,小和尚慧明依稀看见龙女转过来的脸上,已经是满面怒容,一双柳眉竖得老高。
还没等他仔细看个清楚,慧明就觉得自己眼前一花,耳边发出了“咔嚓”一声脆响!
他惊骇欲绝的发现,这一声响,居然是他自己脖子里的颈骨折断发出的声音!
就在这一瞬间,慧明的脸已经被扭转到了他身体的侧面。他只觉得脖子一阵锥心刺骨地剧痛,眼前霎时就是一片漆黑!
就在他倒地的时候,他听到自己身边不知道多少人“噼里啪啦”一起往地上栽倒的声音!
这个龙女竟然在她回首的那一刹那,瞬间拧断了在场所有人的脖子。就在这一刹那之后,整个寺庙的院落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小和尚慧明拼命的想要挣扎,但是他却发现自己的四肢手脚全都一动都不能动,脖子上的剧痛也使得他疼得浑身直发颤!
“都怪那个胡九!”此时此刻,慧明心里充满了怨恨,他咬着牙诅咒着那个多嘴多舌的胡九:“你特么连那个东西都没有,讨这口头上的便宜作甚?这次可被你害死了!”
慧明在痛苦中挣扎着。终于,他还是深深地沉入了彻底的黑暗当中。
……
次日清晨,沈墨到衙门去上班。
卢县令已经成功的调转去了刑部,如今钱塘县县衙里面虚位以待,新的县太爷还没到。
原本在南宋的时候,县官的任期是两年一任。可是卢县令在这里做官不到半年就调走了。下一任的县令的任期就少了半年。相当于还剩下一年半的任期。
照理像这种情况下,拣选一位官员来做官,这个接替的人多少有点吃亏。不过钱塘县是附京赤县,却是实打实的肥差,自然有无数人抢破了头来这里做官。
所以各方面权衡制约下来,沈墨估计这个县令的人选,且一时半会儿定不下来呢。
等到沈墨一到了衙门,就有刑部的差人来传唤钱塘县的县令、县尉和捕头。
不过现在的钱塘县县令升官,县尉暴毙,所以沈默只好老哥儿一个自己去了。
等到他跟着刑部的差人出了城,他们一路往北,眼看着就到了景灵宫。要是再往前走,就到了余杭县的境内了。
沈墨不禁诧异的问道:“这位上差,咱们到底要上哪儿啊?”
“景灵宫附近的福隆寺出了一桩案子,”只见那位刑部的差人头也不回的答道:“位置正好在你们两县之间,你们余杭和钱塘谁都脱不了关系,赶紧走吧!”
“寺里面出了案子?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去跟和尚为难?”沈墨一边纳闷的想着一边朝前走。
此时沈墨的心里面可知道,若是一般的小案子,肯定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的。如今闹得两个县一起出动,弄好这次出的还是一桩人命大案!
他在这里还在皱着眉头反复思虑的时候,一抬头却看见旁边跟他一起走的莫小洛却是神采奕奕,看起来很有些兴致勃勃的意思。
“你是不是精神不好?人家那边有了案子,干嘛把你兴奋成这样?”沈墨纳闷的看了看莫小洛。
“这些天每日里教你这个笨蛋练功,实在是气闷的很!”只见莫小洛眉飞色舞的说道:“说实话,还是破案有意思!”
“看把你给闲的……”沈墨一边儿嘴里边嘀咕着,一边跟着刑部的差人走。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隆福寺。
等到沈墨一到寺庙的大门口,他才发现事情远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比他意料中的还要严重。
只见这间寺院的周围,已经被衙役兵丁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一行人一进隆福寺的大门,沈墨就影影绰绰的看见里面成片的朱衣紫袍、玉带金围。一眼望去,也不知道有多少高官聚集在里头!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0章:四木三凶,学士薛极
“沈小哥儿?”沈墨被人带进了这间福隆寺之后,就扔在这儿不管了。他正摸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却见旁边有一个同样穿着捕头衣服的老年捕头,向着他拱了拱手。
“这位前辈怎么称呼?”沈墨一看对方这么大年纪,又是主动跟自己打招呼,于是他赶忙还礼。
“在下余杭县捕头李力。”只见这个老捕头对着沈墨笑了笑:“早听说钱塘县沈捕头年轻有为,今日一见,真是有幸!”
“哪里的话!沈某年轻识浅,以后还请老前辈多多指点。”沈墨生怕打扰了那边达官贵人的谈论,他也小声向着这个老捕头谦虚了一阵。
“李老哥,里面什么情况?”寒暄已毕,沈墨疑惑不解的朝着那里面的一群高官努了努嘴。
“昨天傍晚时分,在福隆寺的院子里面死了十七个人。”只见这老捕头李力撇了撇嘴,脸上一副糟心的表情说道。
“都是什么人?怎么死的?”这个寺庙里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命案,让沈墨不由得也吃了一惊,连忙向着李力捕头问道。
“一水儿的颈骨折断,像是被人用重手法硬生生给掰折的。”这位李捕头朝前面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他们,于是就趁机把昨天晚上案情的经过,细细的给沈墨讲了一遍。
“老哥你居然把当时案发的情况描述的这么细致,这么说,在现场还有个活口?”沈墨听完了李力描述之后,他惊讶的看了李捕头一眼。
“沈捕头说得没错”只见李捕头庆幸的说道:“当时满院子的人全死光了,就活了一个小和尚,虽然他也是折断了颈骨,但是好像还没有性命之忧。”
“这和尚就是现在身体不能动,说话还没问题。刚才里边的那帮大人们,已经听他把昨天的事情讲了一遍了,现在正在里头商量着呢!”
“按理说,就是这寺里死了多少和尚,那也是咱们两个县县衙的事儿啊?今天怎么招来了这么些高官?”沈默想了想还觉得想不通,于是疑惑不解的向着李力问道。
“你是不知道,”只见李力把自己的捕头官帽摘了下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案发的时候,这间庙里面正在做一桩法事,是薛极薛学士家里面办的!”
“昨天晚上杀人案过后,今天薛府来人一清点,做法事所用的那些东西中间,有一个最珍贵的月光盏不见了!”
“那可是端明殿学士薛大人那!史相爷的爱将!”只见李力挑着眉毛,一脸郑重的说道:“如今学士府里的贵重宝物失踪,他们这些官员还不疯了似的往前巴结?”
“月光盏?”沈墨听到李捕头的话之后,立刻疑惑的皱了皱眉:“值多少钱的东西?犯得上弄死这么些人来抢吗?”
“听说是一两百万钱都打不住的稀世之宝!”只见李力接着说道:“至于死掉的那些和尚和无名白。那些犯人做了案,是不是要杀人灭口?不然的话要是留下活口,将来露出了形迹,这些案犯就更容易被抓是不是?
“哦?“沈墨听见李力的这句话之后,他倒是立刻笑了起来:“里面的那些大人们,肯定在讨论这件案子是不是妖人作祟,法术杀人之类的事。老哥您倒是一口咬定,这件案子是人做的?”
李捕头听了沈墨的话以后,他立刻就是轻轻地笑了笑:“我这个老差头儿虽然是本事不高,但是干这个也干了一辈子了。”
只见李力回过头来,向着沈墨不以为然的说道:“依我看,这些妖妖道道的东西细查下去,倒是活人搞鬼的情况比较多!”
“嗯!”沈墨听到这里,觉得李力说得很有意思,于是他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们正在这边谈的话,那边有人过来传话来说,上官们让他们过去问话。
等到沈墨和李力过去面见,只见面前一排官员,最小的都是从五品往上的。那里边为首的有两个,分别是刑部大理寺少卿魏中之和临安府尹赵力夫。
再往下面数,就是临安府和刑部的主簿知事之类一大堆人。还有一个穿着捕头官服的,据李力说是临安府总捕头邵猛。
这个邵猛虽然有总捕头之称,但也还是未入品级。要论地位,他还不如被那个沈墨使阴招弄死的县尉魏蛟大。
不过这里满堂的高官,沈墨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如同仆役一般低贱。只见那个临安府尹赵力夫皱着眉,看了沈墨和李力一眼。
实际上他的官职应该叫做“知临安府”,不过人们约定俗成,大家都叫临安府尹。
只见赵力夫向着沈墨他们俩问道:“在两县交界发生的这个案子,你们钱塘和余杭有什么章程没有?”
沈墨在那低着头没说话,照理那个李力是资深的老捕头,两个人中间也应该由他来回话才对。
“回知府大人,”只见李力躬身回禀道:“这还得等我们两县公人勘察完现场,才能确定下来,下一步从哪个方向开始追查。”
“那也罢了!”只见临安知府赵力夫脸上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捋着自己的一绺山羊胡子说道:“让邵总捕头带你们去现场转转,然后拿个章程出来!”
“属下遵命!”听见上官这么吩咐,李力连忙答应。连着沈墨也跟着他行礼表示从命。
临安知府的品级是从三品,哪怕是对于他们这两个县的知县来说,那都是庞然大物一样的高官。以他们这两个捕头更是不可能违逆人家的命令。
那边的总捕头邵猛也走了过来,准备领着他们两个去现场勘查。
这个时候,跟一直跟在沈墨身后的莫小洛,却一下子吸引住了那个临安知府赵力夫的目光。
“这个人是谁?”眼看着沈墨他们几个,眼看就要从这几位高官的眼前穿过的时候。只见那个赵力夫忽然皱着眉头问道:“谁让她进来的?”
沈墨回头一看,才知道这位上官指的是莫小洛。他再看莫小洛被当官儿的这么一问,顿时手足无措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位莫姑娘大概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高官,如今她手脚局促得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这种情况下沈墨也不能再藏着了,于是他连忙上前答道:“回知府大人,这是小人的一个朋友。”
“真是荒唐!”只见那个赵力夫听什么这么一说,他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片阴霾之色:“如此大案重地,怎么能让一个老百姓擅自闯进来?”
“…而且还长得这么丑,好生吓了本官一跳!”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1章:逆鳞、心火、硬抗!
原本沈墨听见他的前一句话,还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办案之地不让闲杂人等进来,那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赵力夫的下一句话,却是触动了沈墨的逆鳞!
这家伙心里面“噌”的一声,就是一股火冒了出来!
莫小洛听知府大人这么一说,她顿时咬了咬嘴唇,想要立刻退出去。不过她却又不知道现在走合适不合适。
只见姑娘站在那里咬着牙,还在踌躇着的时候。那位大理寺的少卿魏中之也在旁边接口说道:“就是!长得这么狼犺的女子也真是世间少见!居然还有脸出来见人?”
“狼犺”这两个字,在南宋专门是用来形容什么东西粗大笨重的,用在人身上但有很强的贬义。比如少林寺那口能让好几百人吃饭的大铁锅,就是属于典型的“狼犺”物件。
让魏中之这么一说,院子里面的一群官员顿时凑趣儿的笑了起来。
沈墨原本想要让莫小洛暂时退出去的,但是现在满院子的官员全都笑话起了莫小洛,这却使得他停了下来。
沈墨抬头看了看,只见那个临安知府赵力夫生得方面大耳、满面红光,胡子也长得很体面。而那位大理寺少卿魏中之。也是长身玉立满胸长髯,两个官儿看起来都很有大宋官员的气派。
只不过这些家伙看起来一个个人模狗样的,说话的时候也实在太他妈龌龊了!
只见沈墨摇了摇头,对上面那位知府大人说道:“赵大人可能还不知道,上次本县破获鬼樊楼一案,就是这位莫女侠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这是何意?”沈墨这这句话还没等说完,他的话头就被赵力夫打断了:“上件案子是上件案子的事,难道这件案子,没她这个丑鬼还破不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