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还有一事。”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今年大旱,必定会减产,又该当如何?”
听到这一问,陈丰楞了一下,随后看向主座的李世民,“如今国库并不充裕?”之所以如此问,是因为,若是国库充裕,今年便免了税收,再开仓放粮即可,如此,虽然依旧不能改善良多,但至少不会让百姓流离失所,为饥饿所扰。
闻言,李世民苦笑着点了点头,当真是闻琴音而知雅意,与陈丰说话,甚是轻松。
陈丰思索之时,御书房之中寂静到呼吸声清晰可闻。
“陛下,方知有白银五十万,欲与陛下换一幅字。”陈丰笑意盈盈的看向李世民。
五十万两白银!众人皆惊,似是没想到不过短短时间,陈丰便已然有了如此根基,五十万两白银说出来如同饮了一杯清茶一般毫不在意。
而换陛下一幅字!
“先生妙计!”李世民眼睛亮了一下,随后赞道。
“另有一法,可与此同出。”陈丰却并未将此事就此定格。
“先生请讲。”李世民当即准奏。
陈丰却并未直接开口,而是诡异的看向了坐在他对面的宇文士及,众人的目光也随着陈丰一起落到宇文士及的身上。
宇文士及只觉后颈一阵发凉,“不知先生可是有事吩咐?”
“吩咐不敢当,只想问宇文大人家资如何。”
实话说,当众问人家财,确实不礼貌,但如今皇上面前,见皇上禀未阻拦,宇文士及也只能开口回道:“约有四十万之数。”
“陛下,方知欲替宇文大人讨一块免死金牌。”得到了答案的陈丰转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当然知晓陈丰此意,当即看向了宇文士及,“不知宇文爱卿欲用多少家资与朕换取这免死金牌呢?”
如此说来,便是同意了?
众人皆惊,心中皆是悔恨,奈何他们并无宇文士及那般雄厚的家资,便是想要与陛下换一块免死金牌,也是不足,况且,这免死金牌也并非凡物,陛下定然不会广发于众,只怕也仅此一块了。
宇文士及闻言也楞了一下,他哪里想到,自己一个愣神的功夫,这上天便当真掉了一块馅饼砸在了他的头上!
家资万贯又如何,哪里比得上性命重要?半生荣华,位极人臣,求得无非就是一个心安!
这买卖,挣大发了!
若非陈丰阻拦及时,他甚至想要开口将家资尽数充入国库。
“宇文大人,半数如何?”陈丰笑看宇文士及,免死金牌是何等贵重,他自是知晓宇文士及不会反对。
若是当今陛下当真用一块免死金牌换了宇文士及全部资产,那才是毁了陛下的一世英名,陈丰如何能让此事发生。
重生在初唐 第110章 利国利民之举
李世民自然明白陈丰之意,宇文士及稍楞片刻,便也想清楚,当即开口,“便依先生所言。”
“如此,某今日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了。”陈丰笑着说道,眼睛中都带着笑意。
“先生自打出了官场,好似变了个人一般。”说完了正事,几人自然要闲话家常一会儿。
“环境是能改变一个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陈丰也不否认,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似乎是欢快了不少,半点也不像最初的冷静沉着淡定自若了,反而多了股孩子气。
“所以先生便将朕的文武百官也放在这般的环境之下去改变吗?”终究还是说到了这里。
陈丰本以为今天不会谈及这个话题,却没想到,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逃得过,“陛下的文武百官,本有爱民之心,却不知该如何做,唯有让其走进百姓的生活,变成百姓中的一员,方才能够切实的体会到百姓心中所想所愿所求。”
“先生言之有理啊!”这话并非出自李世民之口,而是长孙无忌的感叹,“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吾非百姓焉知百姓所求!”
“正是这个道理!”陈丰开口赞同,“唯有如此,让陛下的文武百官均知晓天下百姓想要什么,方才能够更好的为百姓谋求发展。”说到这里,陈丰忍不住笑了一下,“方知口渴之时,陛下给我金银,我亦不欢喜,唯有一杯水方才能够解一时之难。”
“便如同百姓腹中饥饿之时,陛下下发了金银,亦非百姓心之所求,此时,唯有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先生如此是在提醒朕?”李世民亦听出陈丰话语之间的深意,“粮食?”
“回陛下,是粮食。”陈丰恭敬说道,“我等能给陛下的,唯有金银,便是我与宇文大人,府中亦不会存过多的粮食。”
“有粮食的地方,唯有粮铺。”陈丰的眼睛莹亮,似乎一眼便能够看到底,但当真正去探究之时,却又发现其中深邃如同古井,轻易便能够将人吸进去一般。
“粮铺?”不仅李世民,便是高士廉、杜如晦等人亦是有些不解,为何忽然会谈及此。
“先生之意,可是要陛下严令禁制粮铺哄抬粮价?”最终还是房玄龄开口问道。
“房大人睿智。”陈丰赞了一句,以表明房玄龄所言有理。
“原来如此!”听到房玄龄的话,众人恍然大悟。
今年大旱,粮食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陛下会下令免除了今年的田税,但只怕还是有很多人家吃不饱饭,沦落到变卖儿女的地步。
国库之中收缴不到粮食,便也没有开仓放粮的资本,唯有按照人头下发银两,让百姓自行购买粮食,亦可由朝廷购买,下发给百姓。
而这其中的关节,便在粮铺,若是粮铺哄抬粮价,不断地涨价,那最终陛下费尽心力筹集到的银两,便要尽数落入那些大fā guo nán cái的粮商手中,如此,自然不是他们愿意得见的。
将此事做了最后的决断之后,李世民又问陈丰,“不知先生今日让朕那半壁朝堂忙活什么了?”昨日他派了李公公出宫去查探情况,今日既然陈丰已经在宫中了,便不需多此一举了。
“挖挖山上的野菜,砍些过冬的柴禾。”陈丰笑着说道,“昨日里,我府中的小厮觉得众位大人都是文弱书生,便不舍得让他们做砍柴这般的重活,今日便将此事补上了。”
“砍柴?”众人亦是一惊,挖野菜尚且还能理解,也能够接受,毕竟不会太累人,可是砍柴?那可是真真的体力活,那些文弱书生当真做得到?须知其中也不尽是年轻人,未必受得住这般的折腾啊!
“诸位觉得,这任务无法完成?”陈丰一眼便看出众人心思,遂开口问道。
这……着实不好说啊!往往这位先生说出来的事情,从未有做不到的,但如今,此事,确实有些为难啊!并非那些大人不愿意,就算愿意,那般粗活,他们当真做得来吗?
“不若各位一同前去看看如何?”陈丰笑着邀请。
“甚好!”成与不成眼见为实,陈丰此言一出,众人便点头赞同。
陈丰又看向上首,“陛下可有兴致一同前往?”
“终究是朕的半壁朝堂,去看看却也无妨。”李世民沉吟片刻之后说道,随后命人准备常服,出宫,便是微服私访,总不能摆明了身份吧,不仅准备了自己的,连带着几位大人也一同备好了。
众人换好衣服便出宫,马车直奔许缘轩附近不远处的一处市集。
“不是去山上吗?”马车上,李世民看着行进路线,开口问道。
“此时砍柴已经结束了,众位大人应该背着柴去街上售卖了。”
“售卖?”李世民不解的问道,“让你口中朕的半壁江山去街上张罗售卖?”李世民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单纯是觉得稀奇。
“陛下身在庙堂,对天下事的认知,均是从文武百官口中知晓,若是连他们亦不清楚其中关节,陛下亦会受到蒙蔽。”陈丰知晓李世民的意思,遂开口解释,“唯有让众位大人真正体会到百姓疾苦,只有切身体会到百姓的生活,才能最切实的体会到百姓心中所想,百官知晓百姓所想,便能上达天听,百姓心中所想,便能如愿以偿。”
“方知深信陛下爱民如子,这两日观众位大人亦是胸怀天下之人,个人私情并不多,稍加引导便是利国利民之举。”
“先生方才是心怀天下吧?”李世民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
“陛下谬赞了,方知不过一介草民,何谈胸怀天下之说?”
“若非胸怀天下,先生此生可还有所求?”李世民也不拆穿,直接开口问道。
如此一来,陈丰便知晓定是长孙无忌等人将他昨日的话说与陛下听了,当即苦笑一声,“陛下既知晓了方知心中所求,便也应该知晓方知不愿入仕之缘由。”
重生在初唐 第111章 司农寺卿
“若不入朝堂又当如何?”
“嗯?”听的李世民没头没尾的话,陈丰有点反应不及,反观宇文士及和长孙无忌脸上亦是震惊,似是听懂了其中深意,又似是没听懂。
“陛下,此言何意?”终究还是陈丰开口问了一句。
“司农寺卿前些日子告老还乡了。”李世民幽幽说道。
司农寺卿,从三品官职。
闻言,宇文士及和长孙无忌嘴角抽了一下,那司农寺卿说来,与陈丰还有一点渊源。日前陛下招了司农寺卿问话。
“苏爱卿,今年京师旱,百姓田地可又受到影响?今年的田税可能照常?”
“回禀陛下,今年至今,岁未曾降雨,但年前降了两场雪,土地情况并不恶劣,田产亦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税收可照常。”
当时坐在朝堂上的李世民淡淡的点了点头,“这般啊,来人!”
“在!”门前的侍卫应声入殿。
“摘了他的顶戴花翎,打入死牢!”甚至不愿多看一眼他的苏爱卿,亦未给解释的机会,便将人打入死牢、择日问斩了。
那日,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陛下早朝之后便带着文武百官出宫去了许缘轩。
近两日,司农寺卿一职空缺,有官员上奏,却均被陛下压了下去。
当时他们还不明白,陛下因何对一个区区从三品大员行那般立决之命,如今听得这话,方才知晓。
那司农寺卿,死的并不冤枉,陛下是为了给这位先生腾地方,恰巧他又撞上了陛下的qiāng口,欺上瞒下可不是欲加之罪,文武百官皆是见证。
陈丰见面前两位大员面色略有变动,却并未言语,便知其中有些端倪,只是陛下不让说,他们也不会说吧。
告老还乡?告老还乡!
“陛下,此人是魂归故里了吧?”陈丰忽然想通,见长孙无忌和宇文士及面露震惊之色,便知晓自己猜中了。
“先生果然聪慧过人。”这便是李世民看中陈丰的缘由,不仅是因为和聪明人说话更省力气,更是因为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而陈丰,他心怀天下,该做的事情他定会尽全力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于千古明君而言,唯有危害朝堂社稷,危害到百姓生计,陈丰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李世民坐在朝堂之上,便是那玩弄手段的佼佼者,看人的能力自然也是一流,陈丰此人,他好似看不透,却又好似一眼便能看到尽头,看不透的是他脑子里的东西,看得透的是他的心性品格。
做皇帝,驭下之道,并非知晓天下事,而是知晓朝堂人,只要文武百官尽在掌控之中,便意味着天下尽在掌控之中,陈丰,是能在掌控之中的人,因此他为其筹谋,帮其铺垫,便是为了让他一举踏上朝堂,无人能阻拦。
而如今,时机恰好,天子门生有半数变成了陈丰的门生,这般背景,怕是无人能出其右了。
“方知不大明白陛下的意思。”入朝为官吗?他当真不曾想过。
“先生是涉及这个问题变傻了,还是在装傻呢?”李世民自然不肯就此放过陈丰,不然他这一段时间的辛苦筹谋,岂非白费心思了?
听闻李世民之言,陈丰便知,装傻充愣是躲不过去了,当即苦笑道,“陛下知晓方知的心意,又何必……”
“何必苦苦相逼?”未等陈丰说完,李世民便将话茬接了过来。
是啊!何必苦苦相逼?
“若朕许你不必入朝堂呢?”李世民开口问道,“朕与你一枚随时可进入宫廷的金牌,可随时直面上书,不必每日早朝,如何?”
这般?便是连宇文士及和长孙无忌亦动心了,当即劝说,“先生,这可是莫大的恩德了,先生还是莫要推辞了吧。”
“是啊,先生,陛下为您可是煞费苦心了,先生已经混迹朝堂之中,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陈丰长出了一口气,“陛下,且容方知再想想。”他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
再想想,没有直接拒绝便是同意的趋势!李世民又如何能够不知呢?当即开口,“但请先生为天下百姓考虑。”
嗯,这种逼迫人的感觉真是蛮好,尤其是站在大是大非的一方,简直舒爽到爆!之前,这位先生可是没少在他面前提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啊!如今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众人一时无话,马车便到了许缘轩门口,陈丰先行下车,将几人扶了下去。
“进去喝杯茶?还是直接过去?”陈丰看向李世民。
“直接过去吧。”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说实话,他对自家的半壁江山边城市井小民还要学人出售自己的劳动所得一事颇为感兴趣。
“老爷稍等。”陈丰说完,便转身进了许缘轩,寻了阿六带路。
“小哥儿,你可知晓那些人的身份?”几人并未乘坐马车,而是在街上走了过去,路上,李世民开口问阿六。
“小的知道。”阿六点头。
“那你觉得他们如何?”李世民看向阿六的眼神之中写满了莫名,看得陈丰心中一惊,担心阿六说错话,惹得面前这位龙颜大怒。
“大人们都很好,没有高高在上的摆架子,和我们这些下人说话也很客气,而且大人们都很能吃苦,百姓的活计,虽然做不好,但都很认真的学。”阿六认真的说,听此言,陈丰方才悄悄松了口气。
方才他是真的担心阿六会说出一个不好来,只怕给那些大人惹来的便是杀身之祸了,索性,阿六还算知趣,并未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不过阿六这般说也是有理可循的,毕竟在此之前他对大人们的了解都是通过百姓口口相传。
诸如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一类,对大人的印象当真是差到了泥潭之下,而如今见到了真人,还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受到众人以礼相待,自然心中会有些许落差,阿六对其称赞有加也是情有可原。
重生在初唐 第112章 人生百味
“主子,各位大人就在前面了。”阿六指着前面的街角,“那个街角转过去就是了,当时小的将诸位大人安置在此处,方才回去的。”
“辛苦了。”陈丰笑着赞了一句,并非是指行为上辛苦了,而是和这些大人们相处,心理上的压力要多很多,寻常人见到这许多大人物,只怕吓得连路都走不稳了,更遑论行动自如了,如此可见,阿六亦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主子吩咐,自当全力办好,不敢居功。”阿六恭敬回答。
说话间,几人已经转过了街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小型的集市,都是些穷苦百姓在售卖一下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有些卖掉了家里养的鸡鸭,卖野菜的、卖些自家院子里结的果子,也有在山上采摘的野果子,当然还有一群气质上看起来与这里的幻境格格不入的卖柴樵夫。
“老爷,买柴吗?小老儿今日上午刚上山打的。”一身粗布麻衣却也遮挡不住的书生气,卖柴人站在街上拦住了一个路过的中年男人。
“不买!”这中年男人一身装扮却也不像寻常百姓,然通身又带着些卑微,并非高墙大院,说话间,语气并不温和,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应该是某个大户的管家,
“老爷,您看看吧!都是干柴,好起火的!”卖柴人并不气馁,见那人欲要离开,又追了上去,拉住那人的衣袖。
“诶呀,不看不看,你这人怎么这么烦?”说完推开卖柴人,扑打了一下被卖柴人碰触的衣袖,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嫌弃。
“老爷……”
“再跟着我揍你了!”他的话还没说完,那人便转过身体扬起了拳头。
看着那拳头,卖柴人瑟缩了一下身体,退回了自己的摊位边上,不敢继续上前。
“先生,朕的百姓,过的便是这样的生活?”妇人颐指气使、蛮横无理,穷人胆小瑟缩、有苦难言?
“世间百态、人生百味,哪一眼便能看清?”陈丰也不说是或不是,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却让李世民心中清楚,陈丰言之深意,如此不过冰山一角,具体情形,自是看透了方才能够说尽。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眼所见便是如此,更遑论看尽呢?
“老爷,当今而言,富人才有人生百味,穷人只有苦辣酸甜。”陈丰笑着说道,他自知此言有些夸张,但他所说“苦辣酸甜”而非“酸甜苦辣”,或许他们家庭和睦,或许他们儿女成群,或许他们的家里有慈祥的父母、有孝顺恭谨的儿女,但贫贱夫妻百事哀,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幸福可言?
“篮子里是?”
“是野菜。”陈丰开口回道,“昨日里众位大人被马大姐给训斥了,说是他们挖出来的野菜不曾摘过,是不会有人愿意买的,所以今日众位大人便将野菜处理干净了拿来卖。”
“卖酸果子喽,卖酸果子喽!”此时,一个新奇的叫卖声吸引了陈丰。
那大娘前面的篮子并不大,里面装满了紫色的小果子,正是葡萄。来此亦有数年,陈丰还未曾经过葡萄,如今见到了,自然心中惊奇。
“大娘,这果子怎么卖?”陈丰走过去,在那大娘的面前蹲下了身子,指着篮子中一个个紫色的小果子问道。
“小伙子,你家中可是有女子害喜?”那大娘看着询问的人是个少年模样,便开口问道。
陈丰不解,却还是回到,“不曾有。”
“那这果子,小伙子还是不要买了吧。”那大娘脸上并没有失落的神色,而是开口劝道。
“为何?”陈丰诧异,竟还有将上门的生意往外推的?
“不瞒你说,大娘这果子奇酸,若非是害喜的孕中妇人,根本无人会吃这果子。”大娘解释着说道,“我看小伙子并非穷人模样,但银钱,还是不要浪费,莫要买了自己用不上的东西。”
“大娘真是个好人。”陈丰赞了一句,站在原地未动的几人,也看到了百姓的淳朴。
“大娘这果子是自家种的?”陈丰开口问道。
“是山上摘的,那山上多得很,寻常时候都没有人摘,我是家中没有了存粮,无奈之下才上山采摘了这些拿来碰碰运气。”说到这里,那大娘的脸上也有了些神伤。
“大娘,这些卖多少钱?”陈丰见此开口问道。
“小伙子,这东西你吃不了,买回去也是浪费了,便算了吧。”那大娘却并未回答,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大娘有所不知,我有个小妹,从小就爱吃酸,今日我本是想来寻些酸李子,却不料遇上了大娘,您说巧不巧?”
“这……”那大娘闻言还是犹豫了片刻,“小伙子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若是不能入口,我也不会买回去不是?”陈丰脸上的笑容让人如沐春芬,大娘几乎本能的就相信了他,或者说是选择相信他。
“那,这些就六文钱给你吧,刚好够我买一斗米,也够家里吃上半月左右了。”大娘一边说,一边拿了旁边的草编篮子将葡萄到了进去,递给陈丰。
“大娘这篮子也是您亲手编制的吗?”陈丰看着面前的篮子,顿时觉得精致,眼前也跟着一亮。
“是我编的,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便算作送给你了。”大娘看着陈丰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也跟着高兴了一下。
“那可不行,小子可不是不劳而获之人,不如……”陈丰思索了一会儿,“这篮子大娘便便宜点,算我四文钱,共给大娘十文钱如何?”
“不,不行的!”却不料那大娘却慌乱的表示不行,惹得陈丰和后面看戏的众人一阵迷糊,“这篮子就是一些草编的,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大娘,这是草编的不错,但是更值钱的是您这份手艺啊!”陈丰劝说道,“小子还觉得占了您的便宜呢,您可不要继续推脱了,不然小子可不敢白白将这篮子拿走。”
“这样啊,那好吧。”大娘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应下,只是脸上的表情带着点疑惑,似乎是不解。
“对了,大娘,明日您还来卖这酸果子吗?”见大娘已经开始收拾东西,陈丰追问道,“若是大娘有空,可否劳烦您跑一趟许缘轩,再给小子送上一篮这酸果子,便说是陈丰要的,自有人将钱付给您。”
重生在初唐 第113章 斗米半月
得了大娘同意,陈丰方才拎着一篮子的酸果子退了回来,“老爷要不要尝尝?”陈丰将篮子向前推了一下。
李世民也不嫌弃,直接伸手从中拿出一个小果子放进了口中,陈丰见他一瞬间嘴角一抽,却不动声色,而是示意陈丰给其他人尝上一个。
见此,陈丰便知这位陛下起了坏心思,遂将篮子一一送到其他人的面前,众人皆是伸手拿了一枚放入口中,随后入了陈丰的愿,皱了整张脸。
见到众人均是这般神色,李世民终于也不忍着了,皱了好一会儿鼻子,之后才恢复了平静的神色。口中还残留着酸意,见陈丰在一边看热闹,自然不会放过他,“先生自己不尝尝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