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初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后青牛
“老爷,此物是买给我家里那个噬酸如命的妹妹买的,我这做哥哥的,哪里能和妹妹抢吃的。”陈丰笑的一脸温和,说话时眼神之中还带着柔意,若不是知晓陈丰此时正是孤家寡人,只怕他们都要相信了。
“先生,你可知晓上一个犯了欺君之罪的人是何等下场?”为了报仇,李世民可是连帝王的架子都摆出来了。
却奈何陈丰还偏偏不吃这一套,“老爷说什么呢?什么欺君之罪?”
李世民梗了一下,确实,在出宫之前,他方才交代过,出了宫,便没有君臣之分了。照此说来,此处确实没有了皇上,便也没有了欺君之罪一说。
“老爷莫气,方知有一法子,将此物变成美食,若是老爷满意,可否恕方知无罪?”
“便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吧!”李世民佯装思虑之后,方才答道。
“遵命。”陈丰也乐得陪他戏耍,随后转过身,交代阿六,“将此物送到酒楼,让他们用盐巴细细清洗,之后去皮去核,此物与饴糖层层分放,密封。”
阿六奉命离去之后,李世民几人又在街口站了一会儿,这里的位置比较好,他们能够看见那些大人,那些大人若非走到转角的位置却看不见他们。
看着往日里在朝堂之上桀骜不驯的大人们和身边的百姓们交谈,问话之间或许在百姓眼中看来很是幼稚,但在李世民眼中,这才是百官应该切实了解的事情。
招揽客人,失败之时,脸上也会有失落和失望,按理说,就算是让他们出来售卖,也无关生计,他们的脸上不该有这般的神色啊。
将疑惑说与陈丰听,却得到了陈丰的回答,“此时关乎生计啊!”陈丰笑得诡异,“若是不能将他们手头的东西卖出去,今日,大多数人都要饿肚子了。”
说着,陈丰便将昨日中午将众位大人的银钱尽数没收一事说与李世民等人听了,这般之后,几人无不是对陈丰竖起了大拇指,当真是不凡啊!
几人回到许缘轩,直接去了酒楼,将几人安置在包厢之后,陈丰告了个罪,便去了厨房。
那葡萄的罐头,最终还需要他亲自处理。
等到莹绿色珠玉一般的小果子被店里的伙计呈上来之后,几人都有些吃惊,这般,还是原来的酸果子吗?
只是看着喜人,却无人愿意第一个尝试,最终风水轮流转,还是陈丰第一个用小勺子盛了一枚葡萄,带着些汁水放入口中。
众人紧紧观察他的神色,发现并无丝毫不该有的变化之后,方才半信半疑的尝了一口。
赞扬已经是陈丰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不过看到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之后,心中顿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
“陛下,方知有一事想问。”
“但说无妨。”
“对于您的半壁朝堂、肱骨之臣今晚要饿肚子一事,难道您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世民愣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瓷勺,缓缓转向陈丰,“朕应该说点什么吗?”
“额,没,没有。”一脸懵的不仅是陈丰一人,便是其他期待着李世民的回答的人也是一脸出乎意料的表情。
“朕的臣民,往往是臣放在前面,民放在后面。”李世民感慨着说道,“但民贵君轻啊!”
“朕的百姓,一斗米一家人要吃半月有余,你们谁来说说,这一斗米怎么吃半月?”
众人相对无言,李世民也知晓他众人并不知晓,便看向了陈丰,“先生若是知晓,不若说与大家听听?”
“不必听了,我命人准备了一斗米吃半月的方法,请诸位在此稍等片刻。”陈丰的话音刚落,敲门声便传了过来。
“进来吧。”陈丰开口说道。
只见店中的四个伙计,端着托盘走了进来,前面的伙计手中托盘是空的,他上前将桌上精致的瓷器小碗收走,随后第二个伙计将托盘上的一摞破碗摆在了众人面前,第三个伙计抬了一盆称不上粥的野菜粥放在桌子正中央,铁勺便放在野菜粥之中,最后一个伙计将一盘野菜制成的咸菜放在了桌上。
四人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众人的目光并未在四人身上,反而放在了桌面上的事物上。
破碗当真是破碗,上面还有缺口,筷子也是参差不齐,陈丰上前将一把筷子拿到手中,对齐了一头之后选了长度差不多的凑成一副递给了桌上众人。
那粥,也称不上是粥,其中只有寥寥数粒米,若非其中还有野菜遮挡,只怕一眼便能够看到底。
陈丰站起身子,拿起粥盆之中的勺子,每人盛了一碗,便坐在椅子上,看着坐在边上的李世民,“陛下请用,诸位大人请。”
见几人端起了碗,陈丰方才说道,“这粥中的野菜还是昨日里众位大人亲手挖出来的呢,这咸菜,也是众位大人挖出来的野菜制得。”
听闻此言,众人更是沉默,只听得淡淡的吃粥的声音,或者说喝水的声音更为妥帖。
很快众人碗中已空,“各位自便。”陈丰说了一句,之后便不再说话。
第一个起身盛第二碗粥的是宇文士及,接着是高士廉,随后,李世民也起身盛了一碗。
没有味道,确实难以下咽,但想到百姓日常便是如此,却也不敢,亦不忍挑剔。
重生在初唐 第114章 抓蝗虫
“不知先生今日欲要我等如何?”一大早在许缘轩用了一顿难以下咽的野菜粥,但却没有任何一人抱怨,这一点让陈丰很是欣慰。
此时见他们主动问话,陈丰依旧还是笑盈盈的脸,“今日众位大人的任务是抓蝗虫,并将蝗虫的食用之法教于普通百姓。”
将方法交给普通百姓?蝗虫此物,自从被强迫着吃了一次之后,他们也渐渐发现了其美味,若是忽略其原材料是蝗虫的话,定然能够大受欢迎,不过如今亦能看出,经过几日的推广,蝗虫已经颇受欢迎了。
不过这个受欢迎,只是在富贵人家受欢迎,被推广亦是在富贵人家被推广,于寻常百姓无关。而今日,陈丰却要将蝗虫可食用一事教于寻常百姓,并要将蝗虫的烹饪方法一并传出,这便意味着这位先生从此少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但看他面上却并无表现,似乎完全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一般。
“先生,这般生财之法,却要透露出去吗?那日后蝗虫的菜式在许缘轩便近乎废掉了?”程前上前一步,对着陈丰直言不讳。
“大人心中所想,方知明白。”陈丰先是对着程前拱了下手,或是为了感谢他第一时间考虑到自己,“但大人可曾想到,富人消耗了蝗虫,能消耗多少?若是有朝一日起了蝗灾,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唯有天下百姓均知此事,并大肆捕捉,方才能够避免蝗虫泛滥成灾的可能。”
“且,许缘轩的生死,并非几道蝗虫菜式便能够决定,但蝗虫却能够决定百姓的死活,遂希望各位大人今日能够想尽办法,尽可能的将此事流传出去。”
众人见陈丰言辞恳切,并无半点隐瞒,顿时对这位先生的崇敬油然而生,陈丰虽然不在朝堂,但其对天下百姓的心意,却比任何一位官员都要深刻,着实让他等自愧不如。
若是让陈丰知晓了这些人的心意,只怕心中多少还是会有些愧疚的,毕竟他也并非没有私心。
一来,国家安定,他方才能够安定下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而百姓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首要前提,若是想要自己的安定,就必须保证百姓的安定。
二来,纵算是将蝗虫所做的菜式教于普通百姓,陈丰亦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毕竟他许缘轩之中所烹饪出来出来的菜式,多是过油的,但是寻常百姓家中,哪里有那么多的油水,所以他们能够选择的,还是水煮的方式,对于许缘轩来说,不过是将菜式的煮制方法泄露了出去。
一道菜的煮制方法,只要一个厨子多加研究,几日的时间也定然能够将其研究透彻,所以也并不需要隐瞒,反倒不如拿出来给这些大人,在他们的心中换一个好形象,毕竟按照陛下的意思,他是要金入朝堂的,先不动声色的收买人心,亦是重中之重。
此时的这些人当然不知道陈丰其实是在收买人心,不过就算是知晓了,他们也并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毕竟若是能够以这般大的牺牲来换取百姓的利益,就算是明知他是在收买人心,他们也乐意得见。
众人齐齐道了声“先生大义”之后方才转身离去,依旧是由许缘轩的阿六带着。
而陈丰见众人离开,也命阿三套上马车。
今日的早朝散的比往日要早上不少,陈丰还未等候多久,便看见了从里面鱼贯而出的官员,见他们上了自家的马车,陈丰也并未上前去阻拦,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了杜如晦从中出来,见他朝着自家的马车而去,陈丰大步的迎了上去。
“叔父。”陈丰向其拱手见礼。
“方知?”杜如晦楞了一下,似是并未想到陈丰会在此时来到宫门口寻他,不过转瞬间的功夫,便想通了,若是寻他,去杜府便是,到了宫门口,便不是来寻他,而是寻里面那位。
陈丰进不去,而里面那位亦不能经常出来,所以两人之间的见面还是要多费些功夫。
想到昨日种种,杜如晦拉着陈丰的胳膊,将他拉到了一边,“你真的想清楚了?”
“叔父可知陛下为何非要我入朝为官?”陈丰不答反问。
“为何?”杜如晦对此到是当真未曾想过,不过他一直希望陈丰能入仕,可如今陈丰忽然想清楚了,他还有点慌了。或许是自己混迹官场半生,知晓官场黑暗,似不大愿意让这浑身轻透的人沾染了不该沾染的东西吧。
“因为有些事情,以先生的身份,做不到。”陈丰开口说道,出谋划策可以,站在皇上的身后,亦是可以,但是皇上想要的,并不是让他站在幕后,而是让他站在朝堂之上,让他能够有一个身份站在群臣面前,他说的话,便是皇上的圣旨,他在做的事情,就是皇上要文武百官必须做的事情。
不得不说,陈丰确实深谙那位的心思,知晓他的心意,遂他来了,是否想清楚了,连他自己的心里都不知道,或许那位说的是对的,既然心在天下,人在不在朝堂,又有什么关系?他在朝堂,朝堂便是天下,他不在朝堂,心亦在天下。
“劳烦叔父带我去见陛下。”陈丰朝着杜如晦拱手,态度坚定。
“既然如此,便走吧。”杜如晦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寻常人自是不可能私自进入皇宫,但陈丰此人的容貌已经牢牢记在众人的心中了,不要说陛下承诺了给他一枚可供他自由出入的令牌,便是没有,他欲要进宫,也无人会阻拦。只不过,此事,陈丰并不清楚罢了。
他与皇上两人亦是一场博弈,而这场博弈,是皇上赢了。
但陈丰并未觉得自己输得有多难过,两个有着同样目的的人,就算是互有输赢,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即便此一役是皇上赢了,陈丰亦未觉得是自己输了,其实他与皇上都清楚,最终的赢家并非他们,而是天下百姓。
重生在初唐 第115章 捐献家资
今日,是陈丰来到大唐之后,起床最早的一日,亦是出门最早的一日。
寅时三刻出门,寅时七刻到了宫门口,此时宫门已开,宫门口只有一排排的马车整齐摆放,赶车的小厮们正百无聊赖的坐在车板上聊着天,内容无非是抱怨早起,或者聊聊哪家的姑娘好看。
陈丰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高声谈论,或许能够从中听到一些有意思的消息。
消息不多,确实有几条有用的。
今日的朝堂之上,应是最近几天人数最全的了,毕竟陈丰昨日晚间便已经将李世民的半壁朝堂还给他了,文武百官方才是真正的文武百官。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那些平和了不少的大臣们,心中的喜悦并未表露出来,不过对陈丰却又多了一分复杂的情感,这些人跟在自己的身边,时间长的已经有十数年了,短的也有一两年的时间了,自己都未曾将他们驯服,如今不过是在陈丰手上留了三天,便已经达到如此程度!
若非他曾经亲眼去看过他们的情况,只怕要怀疑自己的肱骨之臣是不是被陈丰给换了人。
心中纵有感慨,但正经事却也并未忘掉。
“启奏陛下,如今天下大旱,百姓田产有失,只怕食不果腹,还请陛下早下决断。”
“启奏陛下,连翻战乱,国库空虚,已不足以支撑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启奏陛下,百姓生计乃是国之根本,陛下曾亲口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便是国库空虚,亦不应苛待了百姓。”
听闻此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国库空虚一事,众位爱卿可有妙计?”此言便相当于承认了不可苛待百姓,便是暗示了要开仓放粮一事。
“这……”
“启奏陛下,往年国库的收入多是来源于百姓税收。”如此,便是说若想国库充盈,首先便是要增加税收了是吗?
“爱卿的意思是,要增加百姓的人头税、田赋和地租了?”闻言,李世民的身上便开始散发了低气压,适才刚说过,此时充盈国库是为了不苛待百姓,却马上就有人提出了要增加税收。
不苛待百姓的前提是要先苛待百姓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未必能够取之于民之后尽数用之于民!
“臣不敢,只是微臣并无他法。”
“没有办法便退下去,莫在此丢人现眼!”李世民怒喝了一声。
“启奏陛下,微臣有一计。”此时,宇文士及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跪在中央。
“准奏!”
宇文士及停顿了一下,后才开口说道,“陛下愿捐出半数家资银钱二十万两来充盈国库。”
宇文士及的语气淡淡,但如此恰好说明了宇文士及资产雄厚,半数家资便有二十万两,须知,寻常官员,便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只怕也凑不出二十万两来。
“好!”李世民盛赞了一声,“宇文爱情大公无私、心怀天下,忠君爱民,朕有感宇文爱卿所作所为,今日便赐宇文爱卿免死金牌一枚,封世袭忠明侯爵,另赐宇文爱卿良田千倾,以慰宇文爱卿之心意。”
“谢主隆恩!”宇文士及佯装激动,一个头叩在地上。
“宇文爱卿快快请起,当是朕替天下百姓谢过宇文爱卿。”李世民客气的说道,随后唤道,“史官,将此事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朕要后世学习效仿宇文爱卿的行为,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遵旨!”史官此时已经拿着笔在自己的小册子上记录了下来,纵算是李世民不说,他亦会将此时记录的一字不差,以家资充公,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此大仁大义大忠之行为,自是应当流传千古。
而百官此时亦被皇上和宇文士及的大手笔惊到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及时,却也在圣上命史官记录之后反应过来。
“启奏陛下,臣亦愿将半数家资银钱十万两充入国库。”
“善!”李世民同样大喜,随后说道,“赏,封忠义伯爵,赏御酒十坛,良田千倾。”
并非李世民刻意区别对待,而是免死金牌便意味着可以胡作非为,毕竟有了免死金牌便意味着多了一条性命,李世民不得不防,而此人是个酒鬼,赏他御酒十坛,在他心里便是最好的赏赐了,李世民为此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启奏陛下,臣意愿捐出半数家资充入国库!”
“启奏陛下……”
随后,文武百官之中便兴起了一阵捐献家产充入国库的热潮,对此,李世民自然喜闻乐见,只大手一挥,到处一个个的“赏赐”,自然,封侯拜将的只有前面两位,一公爵,一伯爵,后面只赏了些物质上的东西,且越往后的赏赐越小。
一时之间,众人均争先恐后,落后之人虽心中不愿,但陛下一句“史官,将今日盛况一字不漏的尽数记下,朕要如此忠孝仁义之官流传千古”便逼得他们不得不从。
待众人终于一个又一个的将自己的“心意”表给皇上听了之后,才算是安静下来,而李世民点了宇文士及的名字,“宇文爱卿,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各部听你调令,不得有误!”
“谨遵陛下旨意,不敢有误。”
“想来方才混乱,宇文爱卿并未能将各位大人的心意记在心里,如此朕便命史官与你一同配合,千万不要漏算了任何一位爱卿的爱民之心。”
“是!”
如此一来,可算是让众人心里凉了一凉,本以为宇文士及并不知晓他们方才说了多少数目,或许还会稍有遗漏,但如今看来,似乎只能寄希望于史官了。
但史官的笔,他们却不敢小觑,毕竟这群人才是朝堂之上最让人不敢忽略的人,他们的笔,就算是记到皇上的身上之时亦不会留有半点情面,更何况是他们满朝文武了,还是皇上下令一字不许漏掉的情况,想要钻空子,难上加难啊。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但见杜如晦走出队列,跪在前方。
重生在初唐 第116章 入仕为官
见杜如晦跪在殿前,李世民点头,说了声“准奏。”
“启奏陛下”杜如晦先是对着李世民轻叩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微臣今日另给陛下带来一好消息。”
“讲!”李世民面露喜色说道。
“回禀陛下,此事并非微臣所说,而是另一人。”
“何人?”李世民佯装好奇的问道。
却是佯装好奇,此事本就是他们早就商讨过的事情,或者说今日早朝上的事情都是他们计划之内的事情,满朝文武不过都是他们众人计划之中的棋子罢了。
“此人,陛下亦认识,满朝文武亦是识得。”杜如晦浅笑说道。
李世民自然知晓是谁,而听得杜如晦这般说,满朝文武的心中亦有了一个人物,或许有人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是却知晓他的称呼,“先生”,当今陛下称他先生!
李世民的脸上更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快请!”
陈丰步入太和殿,无半分畏惧。
今日是他第一次临朝,殿前肃穆确实震撼人心,从前只听过却并未见过,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从跪坐在地上的满朝文武身边走过,神色未有慌乱,脚步稳健,甚至他听见了有人在见到他之后,嘴里轻声念了一句,“先生”。
撩起衣摆,跪在殿前,“草民陈丰叩见陛下。”
“先生请起。”即便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李世民依旧给了陈丰足够的面子。
众人均是知晓,李世民唤陈丰为“先生”,却并未想过,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依旧不曾改口,当今陛下,自然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此举,自是刻意为之。
“谢陛下。”陈丰直起身子。
“听闻杜大人所言,先生是有好消息说与朕?”李世民上身微微前倾,看着陈丰的眼神之中似是带着期待。
“日前,草民听闻杜大人忧心百姓,担心国库空虚苦了黎民,遂草民愿奉上白银五十万两为陛下分忧解愁。”
“五十万两!”听闻这个数字,众人哗然,便是朝堂之上家资最是丰厚的宇文士及,亦只有四十万两,然此人竟然开口便是五十万两,如何能不让人惊叹。
“先生家资竟如此丰厚吗?”其中不乏有人好奇。
众人均是知晓先生手中有两家商户,但是这商户竟有这般赚钱吗?竟能一语便拿出这五十万两的数目。
众人心中惊讶,陈丰亦在意料之中,不过,对于如今的他而言,五十万两虽然同样不是小数目,但却也并不足以动了根基。两家店铺每日的进项,没有一万两也有八千两,这只是寻常时候。
一群大老爷们儿自然料想不到他做女人的生意能赚多少钱。
况且他们也只知晓长安城之中的许缘轩,却不知,他早已经店铺开到了长安城外,此时许缘轩的香水已经有了三家分店。
四家店,每日的进账几乎不低于三万两白银,甚至不少人听闻了许缘轩的名声刻意从外地赶去,只为能购得一瓶千金难求的香水。
李世民亦是佯装楞了一下,却比众人更先反应过来。
“先生兼济天下,福泽万民,大义之举。”李世民只说到这里,众人一愣。
难道不应该大赏吗?如何却没了赏赐?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便在李世民和陈丰中间游荡,几乎本能的,他们觉得此事应该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到底不简单在哪里,他们也不好分辨。
只觉得,陈丰贡献良多,不应如此薄待。
终于李安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先生大义之举,应当有所赏赐。”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见李世民不说话,众人却无法继续忍耐了。
对此,李世民面上更是满意,想来陈丰入朝为官一事,不会受到太大的阻挠了。
因此,朝着众人摆了摆手,示意群臣稍安勿躁,见众人安静下来,李世民方才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可有意入朝为官?”
听得李世民这般问话,众人虽然觉得惊奇,但是想到陈丰的功绩,却又觉得理所当然,此人若是入朝为官,定然是造福百姓之事,无需阻拦。
“能够入朝为官,为陛下分忧,是草民的福气。”早就已经决定的事情,如今已经不需要多想,当即应承下来。
“好!”李世民大喜,“长孙无忌何在?”
“微臣在!”
“如今哪部还有空职?”
哪部的意思,便是已经定了陈丰的基调,如朝便要入了六部,日后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