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大同镇副总兵薛桐带着一众手下也来到北门外,急忙指挥手下兵丁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清空了北城门一带,兖州镇各营兵马这才继续进城。
接着,薛桐便带着手下的一众参将、千总等将官来到了刘君韬所在的中军,激动的抱拳说道:“在下大同镇副总兵,薛桐,拜见刘总兵!”
刘君韬也是翻身下马,抱拳说道:“薛总兵苦战十几日,可谓是劳苦功高,辛苦了!”
薛桐双眼微红的说道:“刘总兵言重了!要不是刘总兵兵行神速,估计大同就要陷于鞑虏之手了,刘总兵可是我等、以及全大同百姓的救命恩人啊!”
“本镇与薛总兵都是大明武将,身负守土职责,今天我救你,明天你救我,不必如此!”
二人又是寒暄了一会儿,刘君韬便在薛桐的陪同下进了城。
二人随着大军一路前进,大军将士朝着城内的校场和几处安置点前进,这些地方都是薛桐特意为刘君韬所部安排的住处。
而刘君韬和薛桐则是各带亲兵前往了总兵府。
城内的大街小巷也是人山人海,无数的百姓夹道欢迎,大同镇城的知府、同知等人也是纷纷前来迎接刘君韬,刘君韬和众人寒暄一阵,便和薛桐继续前往总兵府。
毕竟此时击败也先大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刘君韬也没有心思和这些文官打交道。
可是在人群之中,大同城内的代王也派了长使前来迎接刘君韬所部,对于代王府的人,刘君韬可不能怠慢。
于是,刘君韬主动上前与代王府长使寒暄一阵,那长使还十分殷切的邀请刘君韬和一众参将前往代王府赴宴,但是被刘君韬以军情紧急婉拒了。
随后,刘君韬便和薛桐一起来到了总兵府。
一路上,薛桐也是给刘君韬介绍了一下代王府的情况。
大同府城内的代王是自洪武皇帝分封的,第一代代王为朱桂,是洪武皇帝第十三子,母亲是郭惠妃,于洪武二十五年,由豫王改封代王,同年就藩于大同府城内。
这个朱桂性格暴躁,在建文元年时便因罪被废为庶人。后明成祖即位,恢复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没有改进。成祖曾赐玺书给他说:“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
又成祖又下令从今起王府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当时朱桂已经多次被人控诉行为不轨,成祖赐敕列其三十二条罪状,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来。
成祖第二次召朱桂时,在中途把他遣还,把他的三护卫革去,直到永乐十六年才恢复护卫。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一代代王朱桂薨,共在位五十五年,寿七十三岁,谥曰简,在大同府城内代王府的威名可是非常大的,城内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摄于代王的暴威,对代王府门人横行霸道都是敢怒不敢言。
现在的代王是由朱桂长孙朱仕?始坛校?还?飧鲋焓?饰?嘶顾阒苷??辽俨幌衿渥娓改茄?┡埃?源??邢氯艘彩瞧挠性际??饧改昀创?醺?姆缙酪彩呛昧撕芏唷
刘君韬听完之后也是暗暗点头,心中暗道:“看来我还是需要抽时间去拜访一下代王了,与瓦剌大军的对战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我必须要与代王搞好关系才行,免得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此时,刘君韬带着刘子安和张玉清一起来到了大同镇总兵府,在副总兵薛桐的带领下走了进去,众人一起来到了大堂之内。
“刘总兵,自从大同总兵阵亡之后,这里便由我执掌了。说真的,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我来说还真是煎熬啊!”
刘君韬闻言也是莞尔一笑,别的总兵都是威风凛凛,而这个薛桐则是刚一接手大同镇,便是在迎战瓦剌大军的节骨眼上,只能说这个薛桐的运气太背了。
接着,刘君韬便和薛桐一起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战事,刘子安和张玉清也是不断提出自己的建议,众人商议了许久,最后决定还是分兵据守。
以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为主,刘君韬调集一部兵马助战,一起据守大同镇城。
当然,这部分的兵马只是偏师,兵力不会太多,只是确保大同镇城不失便好。
而后,刘君韬率领麾下主力大军再度出城,在大同镇城以北寻找合适地点驻扎,最好是修筑完善的阵地和防御设施,与瓦剌大军在野外继续决战。
俗话说的好:凡守大城,必先野战!大城固守而不出,则死地矣!
守城之重,在于野战!
这一点,刘君韬和薛桐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在确定了这一大的方针之后,二人便开始调集兵马和辎重。
在此期间,刘君韬则是抽出时间去了一趟代王府,带了一些礼物拜见代王。
代王朱仕?始?搅蹙?褐?笠彩欠浅8咝耍?3叶粤蹙?菏?智捉??暇勾朔?蹙?航饬舜笸??В?菜闶蔷认铝舜?醺?舷拢??源?踔焓?室彩窍蛄蹙?罕vぃ?灰?蹙?汉腿???坑惺裁葱枨螅?灰?亲约耗芰λ?埃?欢ㄈ?xc郑
对此刘君韬也是万分感谢。
代王朱仕?市闹泄匦恼绞拢?彩呛土蹙?禾嘎哿艘换岫??蹙?阂彩且灰换卮穑?3野参看?踔焓?剩?档溃骸暗钕路判模?形屹鹬菡蚪?吭冢?笸?虺俏热缣┥剑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六十五章 鞑虏增兵
景泰二年五月,大同镇城。
刘君韬率部进城之后,便开始囤积钱粮、兵备,为后续的大战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在太原府城坐镇的监军王祖和也是不断将兵部、户部调拨的补给运送北上,还不断将兖州镇调拨的各种精良兵备一同运往大同镇城。
同时,兖州镇幕府军部新兵司也是调集了两千多精锐新兵,会同运往大同镇城的兵备一起北上,监军王祖和也是一路开绿灯,还给这两千多名新兵配上了口粮。
对此,刘君韬也是对王祖和这个监军十分满意,此人不争权、不贪财,虽然为人有些圆滑,但也是一个能够做实事的人,至少比明末时候的那些内官监军强上百倍了。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刘君韬不但将麾下各营的兵额补齐,而且也囤积了足够大军奋战数月之久的钱粮、兵备,此时就算大同镇城再度被围,瓦剌铁骑将大军的后勤补给切断,刘君韬也是怡然不惧。
同时,刘君韬和大同镇副总兵薛桐都是调集了不少的尖哨、夜不收北上,不断探查瓦剌大军的动向。
让二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瓦剌大汗也先竟然还无动静,就在北面几十里的大营中按兵不动,除了时不时的纵兵劫掠一番,便再没有什么行动了。
薛桐有些坐不住了,便主动找到刘君韬商议,二人商议了一番,刘君韬便认为也先一定是在调集援军,对此薛桐也是颇为赞同。
“看来鞑虏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
薛桐愤愤的说道:“我真是想不明白,那也先刚刚称汗,不在草原上享福,为什么非要攻打咱们大同镇!”
刘君韬笑着说道:“我看,就是因为那也先刚刚称汗,所以急需打下大同镇城立威,想要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威望,震慑住脱脱不花的旧部!”
薛桐闻言顿时恍然大悟,说道:“刘总兵这么一说,还真是有道理啊!”
说完,薛桐又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如果也先真的是在调集援军,那咱们是不是主动出击?要是等到也先的援军赶到,那鞑虏兵势又会复起啊!”
刘君韬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咱们就按照之前商议的方案行动,我将兖州镇左营将士留下,协助薛总兵守卫大同镇城。我率领剩下的各营兵马出城扎营,到时候再视情况率军出击!”
“好!”
这段时间,薛桐也是知道了兖州镇兵马的建制情况,知道兖州镇一营兵马下辖两个战兵营,兵力足足有一万两千多、将近一万三千人的样子,大同镇城有了这么多的精锐大军协防,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这还不算这一个月的时间,在代王府和大同知府的协助下,薛桐又是征集了两万社兵,现在大同镇城的防守兵力可以说是十分充足的了。
薛桐心中顿时放松了不少,又是对刘君韬说了不少的感谢的话。
几天之后,刘君韬和薛桐派出去的尖哨和夜不收纷纷策马返回城内,还有几个精锐夜不收身受重伤。
这些夜不收和尖哨都是带回了瓦剌大军的情报:也先增兵五万,此时已经率领二十一万大军拔营南下,正在缓慢的朝着大同镇城而来。
接到了这个消息,刘君韬和薛桐也是立即开始行动。
薛桐急忙拜见了代王和大同知府,将瓦剌大军再度来袭的消息做了通报,而后便会同兖州镇左营参将陈子平一起,开始部署大同镇城的城防。
此前,刘君韬已经将协防大同镇城的命令通知了陈子平,并且让其暂时听从薛桐的指挥。
经过商议之后,陈子平率领麾下的一个战兵营驻守大同镇城北城墙,以及北关城,而大同镇副总兵薛桐则是率领麾下兵马驻守其余三面城防。
兖州镇左营剩下一个战兵营则是作为预备兵力,随时准备支援各方。
与此同时,刘君韬也是召集各营参将议事,宣布了出城迎战的方略,对此众将也是全部赞同,刘子安和张玉清也是颇为积极,二人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
刘子安手下的哨骑已经全部撒了出去,正在密切监视瓦剌大军的动向,同时也在不断关注着朝中的动静。
而张玉清则是已经会同手下的众多参谋,制定了不少的迎战方案,以供刘君韬参考。
眼见万事俱备,刘君韬当天便前往代王府和知府衙门,向代王朱仕壥和大同知府说明情况,顺便告辞。
代王朱仕壥和大同知府都满是期望,说了不少为刘君韬鼓气的话,刘君韬也是保证,自己一定可以率军击退瓦剌大军的进攻。
次日,刘君韬率军从大同镇城北门出城,参将张骁军率领兖州镇先锋营在前开路,而后兖州镇前营、右营、中军营、后营、铁骑营依次出城,七万大军几乎将大同镇城北面的旷野完全占据,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此时,瓦剌大军再度来袭的消息也是传来,大同镇城内不少的百姓都是涌到北门附近,为兖州镇将士鼓气助威。
“大明万胜!军爷早日凯旋!”
“军爷多杀鞑子,好样的!”
与此同时,大同镇副总兵薛桐和兖州镇参将陈子平也是来到北城头,望着旷野上正在行进的七万大军,二人都是下令城头上的士兵擂响战鼓,为北上迎战的大军助威。
“咚!咚!咚!”
“咚!咚!咚!”
雄浑的战鼓声响彻天际,顿时就将大军原本就十分高涨的士气渲染起来,直上云霄!
刘君韬率军一路北上,一天之内便行进了十几里路,在雷公山和白登山之间的旷野上扎下了大营,正好将瓦剌大军南下大同镇城的道路彻底堵死!
兖州镇七万大军北上迎击的消息,也被瓦剌哨骑探得,也先得到消息之后,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在距离明军大营十五里的地方扎下大营。
之后,也先便召集大将阿剌知院和赛刊王中军大帐议事,三人开始商议对阵兖州镇兵马之事。
此前也先再度从草原上抽调五万大军,赛刊王和大将阿剌知院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二人认为此战己方已经没有取胜的机会,再打下去也只能是损兵折将而已,不如暂时撤回草原。
按照赛刊王的说法,此番大军虽然折损了不少的兵马,但是也从大同镇城周边掳掠了不少的人口和钱粮,对内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可是也先却不愿意撤军,对其来说,只有攻下大同镇城才算是战果,才能够堵上瓦剌内部那些权贵的嘴!
所以也先才会不惜代价再度调集援军南下,想要再度开打,拿下大同镇城。
可是对于调兵之事,大将阿剌知院也是持反对态度的,此番南下也先已经先后调集了将近三十万铁骑,这可是几乎瓦剌的全部兵力了,一旦有个什么闪失,瓦剌国本将会一战尽失!
面对大将阿剌知院和赛刊王的反对态度,也先力排众议,认为此战就算是战败,自己也会将大军安然带回草原,如果能够击败刘君韬、拿下大同镇城,那瓦剌的国势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面对也先的固执己见,大将阿剌知院和赛刊王也只能全力支持。
一番商议之后,三人一致认为要趁着明军立足未稳之际,与之决战。
于是,二十一万瓦剌大军在两天之后再度南下进发,朝着兖州镇兵马大营逼近着。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倚山堡垒
也先率领二十一万大军南下的时候,刘君韬便接到了消息,而后便召集众将,下令大军立即前方大同镇城西北方向的雷公山驻守。
对此,张骁军等将领都是十分赞同,这个方案也是张玉清提出的诸多方略之一,刘君韬也是加以改进了一些。
虽然大军驻守雷公山的同时将通往大同镇城的道路让了出来,但是大军也可以依托山势防守,算是占据地利了。
而且也先也是不敢冒着巨大的风险,再次将刘君韬所部数万精锐大军放在背后,自顾自的再去攻打大同镇城,否则此前失败的事情将会再次上演。
刘君韬正是料到这一点,才放心大胆的准备将正面道路让出来,而后率领大军前往了雷公山一带。
景泰二年五月底,后世己是六月,此时雷公山一带烈日炎炎,山上的树木都是纹丝不动,天上的烈日似乎要将万物暴晒成干才算罢休。
这日,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领着各官各将等人,冒着烈日酷暑,率领一队亲卫铁骑巡哨了雷公山一带。
众人一番巡视下来,都是认为雷公山东面的阳和坡极为重要,因此该山岭之地,便是各人重点巡视的地方。
阳和坡在雷公山的东南面,距离南面的大同镇城约十五里,西面过去,就是绵绵群山,巍巍群山完全可以将瓦剌铁骑阻挡下来,遮护住明军的后方。
阳和坡山势不高,坡道平缓,不过山下就是平川,有一条上下贯通的大道。
山上树木也不多,多是荒草泥土,顶上还有一个废弃的火路墩,原是墩军的了望之地,一条小道从山下大道直通墩台。
众人登上了阳和坡,都是出一身大汗,刘君韬看了看远处的火路墩,叹道:“此地确是要紧,若扎一军,便可南北呼应,防止虏贼包抄,环壕绝我。”
张玉清也是点头,说道:“总镇说得极是,此处位置确实紧要,我军若是在此地建立一寨,必务坚固,必可与防线相呼应,甚至可以将我军中军大帐设立在此处。”
这时,张玉清望向山的东北脚下,一条河流正从群山中流出,眼睛一亮:“此地有河,驻军的饮水也解决了,我军可结坚城硬寨。
刘君韬闻言也是颇为赞同。
在刘君韬的设想中,阳和坡从东北到东南约有四里长,从山腰到顶上,至少要有多道矮墙拦截鞑虏的进攻。
这些矮墙不需要多高,只要到将士们的胸口处便可,鸟铳手便可以瞄准敌人射击,当然,矮墙可以修得厚实一些,至少可挡大炮轰击。
刘君韬也是担心瓦剌大军在大同镇城周边劫掠了许久,难保不会缴获到各处堡垒中的火炮,所以提前做好防备总是好的。
此外,防线的各道壕沟却可以挖得深一些,至少深一丈、宽一丈,这样的矮墙实事上达到四米,比得过一般的城堡城墙高低了。
而每道矮墙相距不远,而且沿着山势,后一道矮墙,事实上都比前一道矮墙高得多。
借着山势的走向,每道矮墙后面的鸟铳手都可以轻松瞄到鞑虏大军,又不至于射到己方前排将士的头上。
如此,整道防线便可以上下呼应,形成立体的火力轰击之网。
众人听了刘君韬的设想,此时都是连连点头,对于即将展开的大战都是摩拳擦掌,恨不得尽快开战,也好痛杀鞑虏,以解心头只恨!
当然,刘君韬所设想的完善防线还不止这些,在刘君韬的具体设想中,矮墙壕沟足有九道之多,分为三个波次。
每波之间的三道矮墙壕沟,每墙相距只有数步,或十数步,上下射界明显。
瓦剌大军每攻一道矮墙,都要面对上下三道火力点的猛烈打击,还要不时得面对三道矮墙后面投出的万人敌,灰瓶弹等武器。
众人听着无不振奋,高冉更是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到时候鞑虏定然是顾得下面,顾不得上面,顾得上面,顾不得下面,狼狈不己!”
众人闻言都是哄笑了起来。
刘君韬也是笑了笑,继续说着自己的设想。
这三个波次,每波之间相距约五十步,一百步,之间的空地,可立一些帐篷竹篷,作为伤亡大军将士的救护之处将士们的歇息之处,以及长刀手、投雷手的屯兵出击之处。
每道矮墙之间,都会留出许多空位,可供墙内战士视情况出击。
“我兖州镇的将士岂是豆腐渣兵,只会死待着硬守?咱们自是有守有攻,守中不时出击,便是辎重营将士也不例外!”
刘君韬此话更是鼓舞着众人的士气,纷纷附和着,甚至周宗胜还建议自己率领本部兵马在山下策应主力大军,以便不时袭扰瓦剌大举难道侧翼。
当然,这些矮墙空位是不规则的,比如第一道矮墙空位进去,面对的却是厚实的墙壁,需往左或往右几步,十几步,才能继续摸到空位道路。
而且,每波前方的矮墙空位,还可放置火炮,一炮打出去,定让攻墙的瓦剌鞑子兵鬼哭狼嚎,苦不堪言、伤亡惨重。
这还没完,护卫这些矮墙的,还有众多的凸出之处,便如城墙的马面敌台一样。
各部将士们可从侧面,对攻击矮墙壕沟的敌人进行射击。
以兖州镇鸟铳手的火铳威力,大至每隔一百五十步,可有一个凸墙。为防死角,凸墙前端,需建成锐角形。
比如第一波第一道矮墙的道路空位处,左右就有两道凸墙拱卫,使得这开口处,有若凹陷进去一样。敌人攻击通道,便陷入左右两端的火力打击之下。
在阳和坡的东北处靠河边,离河不远。也修数道矮墙,一直修到山的西北处,一护水源,二防止敌人顺河水而上攻击。毕竟河水不深,只到膝盖处。
此外,阳和坡的西北处虽然陡峭,又沟壑纵横,不过慎重起见,也需设数道防线,以便防止瓦剌的精锐兵马冒死进攻。
最后,刘君韬还准备在山顶处架立火炮,建立一处火炮阵地,完全可以将整个战场纳入火炮阵地的轰击范围内。
并且以火路墩为眺望点,到时候四周态势,便可一览无余。
听着刘君韬一一道来,兖州镇各营各将都在心中快速盘算相关的部署。
同时,张玉清率领的众赞画更在心中想象,若阳和坡防线置于沙盘上,该是一副什么样子。
此时,经过刘君韬的锤炼,虽然各将的文化程度并不算很高,但也算是识文断字的。
而赞画部的众赞画更是颇有学识,专业程度强,很快的,众人便在心中构勒出一副立体的阳和坡防护图,众人都觉得阳和坡防线肯定非常厉害,也先要是有胆子率军来攻,定然会伤亡惨重。
刘君韬一一说完自己设想之后,便冷笑道:“如此部署之后,也先要想攻占我阳和坡防线?不死个三、五万人,那就是妄想!”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按刘君韬的布置,鞑虏攻占阳和坡防线,竟要死个三、五万人?
不过望着冷笑的刘君韬,众人只觉一股寒意直冒心头,都不由自主相信。皆尽为鞑虏悲哀,若强攻该地,定然流尽鲜血。
一番布置之后,刘君韬便让张玉清回营之后立即完善沙盘和舆图,同时命令各营的辎重兵立即上山修筑防线,并且各营兵马做好上山的准备。
此时,刘君韬带着众人登山远望,望着东面依稀可见的白登山,不禁感慨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人围在白登山,可谓是我汉家的奇耻大辱!今日我等再次保卫大同城,就要在这雷公山血战瓦剌大军,在此扬名立万!”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六十七章 袭扰战
此后几天之内,数万兖州镇将士开始在阳和坡周边扎下大营,同时各营配属的辎重兵也在众将士的协助下,开始在阳和坡上下抢住防线。
刘君韬也是带着刘子安、张玉清等一众赞画等文职官吏上山,在山上的火路墩设为中军,并且将大军的观察点也设在了这里。
与此同时,各营配属的火炮也是开始集中起来,刘君韬下令,各营配属的二十门火炮,只留下五门部署在防线之内,皆用散弹杀敌,以便增加防线的火力。
而各营剩下的十五门火炮则是集中了起来,全部部署在中军火路墩周边,形成了一个火炮阵地,共计集中了九十门火炮,可谓是火力强大!
按照刘君韬的估计,整条阳和坡防线需用时十几天的时间,预计六月中旬左右,大军便可以全部进驻阳和坡防线之内。
不过在此期间,刘君韬需要保证将瓦剌大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免中途生出事端。
如果瓦剌大军在此期间分兵攻打大同镇城,虽然城内有兖州镇左营参将陈子平所部协防,可以保证大同镇城万无一失,但瓦剌突进到城下,对于城内军民士气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所以,刘君韬便决定派出铁骑军,命令参将周宗胜率部出击,在雷公山周边袭扰瓦剌大军,将瓦剌大军吸引过来,同时又要掩护阳和坡防线的修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