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这时,胡德兴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君韬你想过没有,几十万灾民缺衣少食的涌进来,咱们玉山镇的家底能支撑多久?护卫队区区几千人能够维持好各地的秩序吗?”
刘君韬大手一挥,说道:“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策!那几十万灾民要想得到赈济,就必须服从我玉山镇的管理,我也会安排人手,从灾民之中挑选合适人选作为管事,让他们实现自治。要是有人作奸犯科、劫掠横行,那不管是男女老幼,一律处死,决不姑息!”
张白圭沉声说道:“乱世用重典!君韬的想法没错,可是有一点:如果咱们玉山镇赈济灾民的事情传开了,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灾民涌过来?”
“当然会有!”
对此,刘君韬明显已经想到了,胸有成竹的说道:“但是闻讯而来的灾民需要时间,不可能转眼即至!有了这个时间,朝廷的赈济早就运到兖州府各地了!”
虽然刘君韬将自己的理由说的很充分,但是众人心中还是有所顾忌。
这时,郭沐英笑着说道:“我倒是觉得君韬的想法可行!”
众人都是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相信君韬,没有君韬就没有今天的玉山镇!所以,君韬做出了决策,咱们只要查漏补缺就好,剩下的就是全力支持君韬而已,大家说呢?”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五十章 多多益善
正统十一年八月中旬,曲阜县,孔府。
衍圣公孔彦缙眉头紧锁,沉声说道:“单先生,这个消息属实吗?”
单先生点了点头,说道:“回衍圣公的话,消息属实!玉山镇的人马和钱粮已经开始调动,现在玉山镇护卫队已经开始南下,在宁阳县和安山镇分头驻扎;另外,玉山镇民部的人手也开始大批南下,最远已经抵达了藤县和沂州。”
“而且,根据咱们的人回报,玉山镇商部的人手,正在各地收购粮食,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根本就不问价格!因为玉山镇的做法,已经将很多地方的粮价抬高了将近两成了!”
“按照灾民北上的形式来看,藤县和沂州确实是进入兖州府内地的必经之路!”
衍圣公孔彦缙叹了一口气,说道:“按照刘君韬的这些做法来看,他是真的准备要赈济灾民了?”
“刘君韬应该是来真的,不想是别有目的!”
“唉!现在朝廷为了应对瓦剌,一时之间腾不出手来,没想到让刘君韬看中了时机!”
衍圣公孔彦缙沉声说道:“要是刘君韬收拢了这些灾民,那玉山镇就真的化龙了!”
“衍圣公,这不是正好吗?现在咱们在玉山镇上投下了赌注,只要玉山镇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咱们孔府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此说来也对!”
衍圣公孔彦缙想了一下,问道:“可是,北上的灾民毕竟有几十万之众,光凭刘君韬的一己之力,他能吃得下吗?”
单先生笑了笑,说道:“衍圣公,我倒是觉得刘君韬打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将这几十万灾民全部吃下去!”
“哦?此话怎讲!”
“那刘君韬集中钱粮、人手收拢一批灾民,这是需要时间的!待到刘君韬吞下了足够的灾民之后,估计朝廷的赈济钱粮和兵马也赶到了,到时候自然有朝廷接手!”
听到这里,衍圣公孔彦缙恍然大悟,拍手说道:“这个刘君韬,还真是个人精啊!”
单先生也是赞叹道:“衍圣公说的很贴切,这个刘君韬却是个人精,我活了几十年了,还没见过这么年轻有为的人!”
“嗯!”
衍圣公孔彦缙沉声说道:“现在灾民将至,既然咱们在玉山镇投了五十万两银子,玉山镇的事情咱们孔府也不好袖手旁观!”
单先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衍圣公,我即刻就调集人手,和玉山镇的人一起南下,帮着玉山镇将灾民引导到玉山镇去!”
“这只是其中一点。”
衍圣公孔彦缙说道:“此事单先生最好亲自去一趟,咱们孔府的农庄也缺人手,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补充一下!”
藤县。
郭永忠风尘仆仆的进入县城,便被商部管事徐萍接到了城内的醉中仙酒楼。
“员外您怎么亲自过来了?赈济、引导灾民的事情,让民部和商部的人去做就行了。”
徐萍看着一脸疲惫的郭永忠,有些不解的说道。
郭永忠却是笑着说道:“不妨事!现在民部和商部的人手都已经撒出去了,哪里还有人啊?我这个民部的部长也只能赤膊上阵了。”
徐萍看着郭永忠老当益壮的样子,也是笑着说道:“说来也是,郭员外应该也知道了,现在不光是咱们玉山镇,曲阜的孔府,以及兖州府、青州府的大小豪强都已经行动起来了,不少豪强都派人南下,准备赈济灾民呢!”
郭永忠冷哼一声,说道:“哼!咱们玉山镇不动,他们也不动!咱们玉山镇刚刚南下,这些人就全都冒了出来,无非就是想着和咱们玉山镇抢人而已!”
徐萍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明白郭永忠的意思,那些大小豪强无非就是想着借机收拢一些人口,扩充自己的势力。
“君韬也看出了这些人的目的,所以才让我亲自南下,尽全力收拢灾民的!”
徐萍听出了此事的重要性,便说道:“员外放心,部长(唐宇)已经打过招呼了,您老人家只管收拢灾民便是,这藤县以及周边州县的商部产业全力配合,您老人家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绝无二话!”
郭永忠听完当即大笑了起来,说道:“哈哈!如此甚好!”
与此同时,周宗胜也率领玉山镇马队顺着官道一路南下,直奔藤县一带赶来。
在过了东平州之后,周宗胜便将一千骑手分成十队,沿着各条官道分头南下,从不同官道迎着灾民浪潮南下。
此番,周宗胜奉刘君韬的命令率部南下,就是为了防止灾民北上过程中发生骚乱。
“大军南下,务必维持好各路北上灾民的秩序,如果发现有人趁火打劫、为非作歹,不管是灾民还是各地豪强、士绅、官吏,一概杀无赦!”
周宗胜接令即行,率领马队南下之后,胡德兴也奉命率部南下,和孙绪、孟凡臣一起率领千人大军赶到了安山镇。
安山镇是北上玉山镇的门户,为了防止可能爆发的灾民暴动,刘君韬特意命令胡德兴率部赶到这里,和张骁军一起把守安山镇。
兖州府南部。
各地野外突然之间沸腾了起来,从徐州一路北上的灾民蜂拥而至,一路从马陵山、柱子山北上,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汇聚到了藤县一带。
此时,郭永忠和数以千计的藤县百姓涌上了城头,看着城外黑压压的灾民,全都呆立当场。
只见城外几十万灾民扶老携幼、号哭震天,不少灾民甚至都是衣不遮体,连简单的随身行李都没有,只是绝望着跟随人潮一路流浪,至于目的地是哪里都已经毫不重要了。
甚至一些灾民还怀抱、肩抗着自己亲人的尸体前进,远远看去就如同是末世降临、百鬼夜行一般骇人!
城头之上,许多百姓看着城外灾民的惨状,早已经是泪流满面,就连商部管事徐萍都是双眼红肿。
“员外,咱们开始吧!”
郭永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天道无常啊!开始吧,让商部和民部的伙计们都行动起来!”
没过几天,以藤县为中心,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出现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处粥棚,玉山镇商部和民部派出了几百号伙计、青壮,开始为灾民施粥赈济。
在赈济灾民的同时,商部和民部的伙计还不断将玉山镇的美好生活灌输给这些灾民,让灾民心中燃起对玉山镇的无限向往。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有数万灾民从藤县北上,带着商部、民部伙计发下的干粮,朝着玉山镇的方向行进着。
沿途上,周宗胜所部马队骑手也是不断巡视,保证灾民北上道路的长途。
就在江南各省豪强纷纷驱赶灾民的同时,兖州府却上演了一幕赈济灾民、收拢百姓都是宏大行动,甚至兖州府、济南府知道后都是震惊不已!
玉山镇。
刘子安拿着一份厚厚的登记册子递给了刘君韬,说道:“练总,现在已经有三万多灾民抵达了玉山镇,正在被安置到各处去。”
刘君韬接过来草草看了一眼,便又看向了正在涌进玉山镇大门的灾民人潮,说道:“好!不管来多少灾民,咱们玉山镇都收着,多多益善!”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人力就是实力
正统十一年九月,玉山镇。
随着大批灾民涌进了兖州府,各州县虽然全力赈济灾民,但是毕竟实力有限,官府拨下的钱粮对于几十万灾民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且,各地豪强在收拢了一些灾民之后,便被更大规模的灾民浪潮吓住了,纷纷缩了回去,不再理会赈济灾民的事情,就连曲阜孔府都是如此。
如此一来,还在坚持赈济灾民、收拢灾民的,就只剩下玉山镇一家而已了!
此时,郭永忠在安排好藤县的事物之后,便急匆匆的赶回了玉山镇,见到刘君韬之后,便问道:“君韬,咱们玉山镇还能坚持多久?”
刘君韬此时也是面有忧色,说道:“现在商部的收入已经开始大幅度的下滑了,而且之前的库存也消耗了不少,在这样下去的话,咱们玉山镇最多还能坚持两到三个月!”
郭永忠闻言心中大急,说道:“再过两到三个月,天气可就转冷了!到时候咱们一旦坚持不住,那些灾民就遭殃了,他们可没有御寒的衣物和粮食的!”
“砰!”
刘君韬此刻也是心烦不已,猛地一拍桌子,说道:“朝廷的赈济为何还不到!”
“别说朝廷的赈济了,现在整个兖州府,只有咱们玉山镇一家还在赈济灾民,其它的豪强、士绅,包括孔府都缩了回去!”
郭永忠也在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不断大声诉说着。
这时,刘子安也是快步走进屋子,说道:“练总!刚刚得到消息,又有一股七、八万人的灾民北上了,刚刚过了宁阳县!”
“什么!”
这下,就连平日里十分沉稳的郭永忠也是失声惊叫了起来,看着刘君韬有些不知所措了。
刘君韬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告诉唐宇,立即筹集钱粮,不管怎样也要现将这些灾民安顿下来,决不能出差错!”
刘子安犹豫了一下,说道:“练总,现在咱们玉山镇已经收拢了不下十万灾民了,再这样下去,就要被那些灾民拖垮了!”
郭永忠也是说道;“是啊!现在玉山镇新城虽然已经建成,但是已经被涌进来的灾民挤得严严实实,各处的农庄、工坊也是人满为患,咱们玉山镇已经消耗不起了!”
“那就将灾民往安山镇、张秋镇、滑口镇安置过去!”
刘君韬斩钉截铁的说道:“员外,立即调集民部的人手,在安山镇、张秋镇、滑口镇三地建立农庄,安置灾民进行屯垦!”
“这、这!”
郭永忠这下可是说不出话来了,现在光是赈济灾民就已经将玉山镇的家底全部掏空了,要是再到处修建农庄的话,又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玉山镇哪里还能拿的出来?
郭永忠的担心也正是刘子安的担心,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刘君韬大手一挥,说道:“虽然现在赈济灾民的开销巨大,但是商部每月还有大笔的进项,咱们玉山镇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先将各处农庄的架子搭起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要知道,人力就是实力,人口,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嫌少!”
“那钱粮呢?几个月之后怎么办?”
郭永忠和刘子安都是急急地问道。
刘君韬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只能盼着朝廷的赈济快些下来吧!”
郭永忠和刘子安闻言都是晕倒。
虽然郭永忠对于刘君韬的安排也是有所异议,但还是找到唐宇,筹划起在安山镇、张秋镇、滑口镇周边建立农庄的事情。
同时,刘君韬也命令中军部的白玉兴把总、陶吉新把总带领手下青壮,将滞留在玉山镇的灾民一批一批的迁移到各地,准备以工代赈,在尽可能减少玉山镇的消耗,也可以让灾民有事情可做,不至于闲下来生出事端。
同时,周宗胜也陆续收到手下报过来的消息,得知通往玉山镇的几条官道上,出现了十几起恃强凌弱、当众抢劫的事情,都被巡视到此的马队骑手将生事之人拿下,当着过往的灾民百姓当场处决!
周宗胜也将这一情况飞马报给了刘君韬。
得知消息之后,刘君韬也是恼怒不已,对刘子安说道:“这些人在大灾面前,竟然不知道和大家携手共渡难关,反而为非作歹,简直不知死活!”
刘子安也是愤愤的说道:“这样的人,简直是枉来人世一遭!”
接着,刘君韬便说道:“子安,立刻传令下去,让周宗胜继续巡视各处,同时让胡德兴立即率部南下,在通往玉山镇的各处官道上设卡、巡视,只要发现为非作歹的败类,不用回报于我,直接就地砍了,出了事我兜着!”
刘子安立即写了一份命令,然后交给了等候在门外的亲随,便对刘君韬说道:“练总,我还是有些担心啊,现在兖州府各州县都是人心惶惶,生怕这几十万灾民爆发动乱,咱们玉山镇的人手不足,估计也是应付不过来的!”
一听到动乱这两个字,刘君韬的心中也是微微一颤。
后世,明末时期的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搅屎棍可是名噪一时,将华夏祸害的不浅!如果涌进兖州府的几十万灾民暴乱的话,那玉山镇绝对抵挡不住!
现在玉山镇护卫队还没强大到无视敌人数量的地步!
想到这里,刘君韬心中也是暗暗着急:“朝廷的赈济什么时候能到啊!”
三天之后,因为玉山镇护卫队的全力维持,兖州府各地灾民的秩序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涌进玉山镇的灾民数量也越来越多。
按照郭永忠报给刘君韬的数据来看,此时玉山镇已经接收、安置十万多灾民,玉山镇、安山镇、滑口镇、张秋镇都已经是人满为患。
对此,刘君韬一方面因为手下人力充足而高兴,兵仗局、商部都是从数量庞大的灾民之中募集到了足够的人手。同时,刘君韬也对玉山镇为此而背上的沉重包袱感到忧心。
为此,刘君韬急令刘子安,马上和衍圣公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朝廷关于此次赈灾的消息。
刘子安明白事关重大,带了两个亲随便立即南下曲阜县了。
五天之后,让刘君韬等候多时的消息终于传来了:朝廷赈济灾民的钱粮已经南下,目前已经出了北直隶,马上就要进入山东境内了。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五十二章 增强实力
随着朝廷赈济钱粮陆续运抵兖州府、青州府各地,玉山镇的压力瞬间就减轻了不少,各州县开始全力赈济灾民,搭建在城外的粥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吸引几十万灾民分向了各处城池。
同时,江南各州府县的官吏也在英宗的严令下,带着各地豪强大户筹集到了大批的钱粮,并且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就将筹集到的钱粮运到了灾区,各地灾民的衣食逐渐有了着落,便不再逃往外地,甚至一些刚刚背井离乡的灾民开始陆续返回家乡就食。
如此一来,涌向兖州府、玉山镇的灾民开始陆续减少。到了正统十一年十月,滞留在兖州府各地的灾民开始被各州府县遣散回原籍安置,原本让各方胆战心惊的灾民大潮逐渐散去,一场大危机也消散于无形之中。
此时,初冬的寒风已经开始呼啸,兖州府各地都是万物凋零,眼看着就要进入寒冬了,而玉山镇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收拢了十一万灾民!
一时间,玉山镇、滑口镇、张秋镇、安山镇全部都是人满为患,背井离乡、衣不遮体的灾民嗷嗷待哺,让玉山镇上下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因为玉山镇的财力毕竟有限,商部和民部赚取的钱粮看似破天一般,可谓是日进斗金,但是面对十一万一无所有的灾民,这些钱粮根本就入不敷出!
寒冬将至,可是此时玉山镇各处还有相当部分的灾民没有房子居住,只能在各处乡镇周边搭建地窝子,暂时躲避风寒,就连口粮和棉服都是短缺不少!
面对此情此景,刘君韬此时也是心急如焚,虽然现在已经没有新的灾民再涌向玉山镇了,但是刘君韬所面临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
此时,面对日益变冷的天气,刘君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十一万灾民筹集到足够过冬的粮食和棉衣,并且尽快在玉山镇、滑口镇、张秋镇、安山镇以及各处农庄搭建房屋,供灾民居住安家!
这可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不但需要海量的钱粮来支撑,而且还需要巨大的人力来实施。可是,现在的玉山镇,既没有取之不竭的钱粮,也没有足够使用的人力!
为了安置这十一万灾民,民部和商部的人手都已经用上了,就连军部也调集了所有能够调动的人手,分散到了各处,现在已然是没有多余的人手了。
刘君韬思来想去之后,忽然想起了后世赈灾的一些手段,最后决定化被动为主动,将十一万灾民变成玉山镇增强实力的动力!
于是,刘君韬和郭永忠商议了一下,对十一万灾民进行清查,所有人全部登记造册,将众人的籍贯、年纪、所做营生和特长全部标明。
而且,为了解决灾民棉衣不足的问题,刘君韬也不能光靠购买这一个办法,不但筹集的棉衣数量有限,而且还颇费银子。
于是,刘君韬便找到郭沐英,让被服厂立即从灾民之中招募壮妇、老人,大举扩充产量,全力缝制棉衣。
郭沐英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立即带着被服厂的伙计四处招募人手,一连一个多月都吃住在被服厂,整个人都累瘦了两圈。
要不是刘君韬听到消息,亲自赶到被服厂将郭沐英拽回了家,命令其休息三天,估计郭沐英就要累倒了。
之后,刘君韬便下令告知各处:
其一,所有灾民的口粮和御寒衣物实行配给制,优先发放给老弱妇孺。青壮男子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口粮供给,棉衣是没有的,想吃饱更是不可能!
其二,将灾民中的所有青壮男子整编为伍,分配到商部、民部各处做工,这些灾民青壮不发工钱,按照干活的多少计算工分;
同时,灾民青壮也可以申请到玉山镇各处兴建的农庄、居所做劳力,同样按照干活的多寡计算工分;
以上两条出路,壮妇也可以参与进来,不过所计工分按照青壮的八成计算。
每十日为一周期,灾民青壮、壮妇可以凭借积累下的工分换取粮食、棉衣,以及生活用具!
其三,军部立刻从灾民之中选拔青壮,以五千人为数,送进护卫队营地进行操练,准备练成之后编入玉山镇护卫队!
其四,商部和民部立即开始扩张,商铺、商队、屯田面积都要大力增加,以此来消耗灾民的人力。
当刘君韬的这四条命令发到各处之后,整个玉山镇再度急速运转了起来,那十一万灾民如同湍急的水流一般,被商部、民部和军部分流、引导,快速安置到了各处。
十一万灾民的巨大人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转化成了巨大的动力,让玉山镇化身为一头烈马,开始疯狂的奔跑起来。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玉山镇各处的新建农庄、新建商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玉山镇的势力开始极速扩张,从兖州府北部、中部直接扩张到了整个兖州府,并且开始快速向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以及登州府一部扩张。
这一下,整个山东的豪强、士绅都为之震惊了,万万没想到十几万的灾民竟然没有将玉山镇拖垮,反而让玉山镇飞速发展了起来。
原先正准备看刘君韬笑话的人,现在都已经笑不出来了,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刘君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办到这一点的!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底,玉山镇。
刘君韬看着民部和商部报上来的数据,心中也是欣喜异常,看来这几个月自己的计划是完全正确的,终于带着玉山镇渡过了难关。
可是,还没等刘君韬高兴太久,唐宇便一脸愁容的找了过来,说道:“练总,咱们玉山镇的的库存见底了,下个月就没有钱粮了!”
刘君韬闻言也是吓了一跳,急忙问道:“那商部每月不是都有进项吗?更何况现在商部各处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咱们玉山镇的进项应该更多才对啊!”
唐宇苦笑着说道:“练总,现在咱们玉山镇的摊子铺得太大了,到处都在用钱,到处都是无底洞啊!商部每月的进项足足有三十几万,但是分摊到各处去,根本就是入不敷出!还有,商部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是没错,但是做生意是需要时间回本的,不可能立刻就能日进斗金啊!”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有些慌了神,皱着眉头想了起来。
唐宇虽然很是着急,但还是安静的等在一边,并没有急着催促刘君韬拿主意。
过了好一会儿,刘君韬沉声问道:“现在商部新铺开的摊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盈利?”
“至少三到四个月!”
“现在咱们玉山镇每月的亏空有多少银子?”
唐宇显然已经算过这个数字了,想都没想便直接说道:“扣去商部每月的进项之后,咱们玉山镇每月还有八到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