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唐宇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我都明白,咱们确实要小心应对。练总准备如何做?我还是要提醒练总一下,现在咱们玉山镇的摊子铺得太大,手里必须握着足够的钱粮来应急才行,否则肯定会出大事的!练总想要办什么大事,至少要保证商部和民部的收入能够支撑得住才行啊!”
刘君韬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感叹道:“你说银子都去哪了?怎么说不够就不够了!”
唐宇也是苦笑一声,无话可说。
刘君韬顿了顿,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对唐宇说道:“我原本还打算在东平州军械所建成之后,再将护卫队扩编一下,咱们玉山镇护卫队、兖州府民团加在一起,兵力至少在两万左右才算恰当!可是现在看来,咱们扩军的事情只能先缓一缓了,还是先准备其他事情吧。”
“其他的事情?练总还准备做什么?”
看着唐宇疑惑的表情,刘君韬微微一笑,说道:“现在咱们商部不是收入减少了吗?咱们玉山镇不是家底变薄了吗?我准备先搞些银子,先让咱们玉山镇的家底丰厚起来,让咱们玉山镇汇集整个山东、甚至是周边数省的银子,让这些银子汇聚成汪洋大海,然后再专心干大事!”
唐宇闻言也是来了精神,丝毫不觉得刘君韬这是在说大话。
这几年,唐宇跟在刘君韬的身边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刘君韬每到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好点子来,众人遇到的困难也必将迎刃而解,唐宇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每到这个时候还会有些期待,盼望着刘君韬带着众人破浪前行。
“练总准备如何让这些银子汇聚成海?需要我做什么?”唐宇有些激动的说道。
刘君韬笑着说道:“现在山东各地的豪强、士绅、官吏多如牛毛,南直隶的大户人家更是数不胜数,周边几省的大户人家也不在少数!要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可都是家财万贯的啊,咱们大可从这方面想办法,将这些人家手中的银子全部汇集起来!”
“什么?”
唐宇听完之后顿时傻了眼,刚才的激动之情瞬间就一扫而空,还以为是刘君韬这些年成就巨大,以至于太过膨胀了,这才在缺钱的时候想要到处去敲竹杠、打秋风!
于是,唐宇急忙说道:“练总!此事万万不妥!咱们玉山镇能走到今天……”
正当唐宇还想要继续劝说一番的时候,刘君韬却笑着挥了挥手,说道:“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啊!我可是正经生意人!岂会如同那叶宗留一般胡作非为?”
唐宇一想也对,刘君韬行事做事想来都是光明磊落、以理为先,就算手握整个山东最强兵力,也绝不做仗势欺人、为非作歹之事,又岂会为了银子而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于是,唐宇便急忙问道:“那练总准备如何汇集银子?那些豪门大户岂会听从练总的意思,乖乖的交上银子?”
只见刘君韬大笑了起来,对着唐宇伸出了两个手指,说道:“集资!”
“集资?”
唐宇不解的问道:“练总,我掌管商部这几年,见过的大风大浪也是不少,可是这集资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啊!集资、集资,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无非就是将银子汇集起来,可是又要如何做呢?”
刘君韬笑着说道:“你且过来,听我慢慢到来!这集资只是一个结果,而要做到这个结果的手段,可是一件神兵利器啊!”
唐宇上次听刘君韬提到“神兵利器”这四个字,还是玉山兵仗局研发正统九年式鸟铳的时候。
此时,刘君韬既然将这个能够汇集银子的手段和正统九年式鸟铳相提并论,那一定是非常不一般的手段!
对此,唐宇不禁心潮澎湃,急忙凑到了刘君韬跟前,只听刘君韬如此这般的低声说了起来,唐宇的眼神瞬间就灵动起来,甚至精光闪烁,嘴角也微微上扬起来。
天策大明 第一百九十四章 票号
正统十三年十月。
山东各地的豪强、士绅、大户人家,甚至是与玉山镇关系不错的官吏都先后接到了一份请帖,兖州府民团练总刘君韬邀请众人前往玉山镇做客,说是有一件用银子生银子的大生意,想要与众人一起来做。
至于刘君韬对众人所说的是什么生意,此时唐宇已经十分清楚了,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票号!
票号的前身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具体票号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一书中称:“据说开始是山西的康(亢)氏。当年李自成败走时所有的金子携带不便,便把军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放在康氏的院子里而去,康(亢)氏忽拾得八百万两,因此之后将从来谋一般人便利的山西汇兑副业改为本业,特创票号,至是该地的巨商都是康姓。“近人徐珂《清裨类钞》称:“相传明季李自成携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
也有人认为:“山西票号在满清康熙年间产生,但在当时票号寥若晨星,可以肯定不会太多。“ 《何义门先生集》中所载,康熙末年何焯在家时,因生活窘迫,曾将“一应冬衣,俱当在对门当内,因皮钱尤重“,赎不回来,其家人就由原籍苏州向北京天会号汇银九十两,使其“先赎皮袄“。又据康熙40年《康熙南巡秘记》载:“时济南票号适以银款纠葛事,须时敏亲自料理。“
而民国十二年出版的《晋商盛衰记》称:票商经营,为山西极有名之商业,“创始放前清中叶,当乾隆、嘉庆间“。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称:“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沿革》称:“雷履泰、李正华于嘉庆二年创立日升昌票号“。
这些情况刘君韬都是知道的,但是刘君韬确实认为,会票(汇票)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
当年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
所谓“飞钱“,乃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当时商业发达,钱币携带不便,加之钱币缺乏,各地方又禁钱出境,各地在京师的商人,便将售货所得之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机关,或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由机关、商号发给半联票券,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商号。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对票券取钱,此种票券即称“飞钱“。
如今,刘君韬设定的票号营业内容和范围,主要是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
关于汇兑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迟票。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估算递加。二、兑条。手续于定汇之后,立一对条,齐中剪为二纸,汇款者持上半页,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所汇之地验兑,交条付银,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三、信汇。各凭各信,字号对字号,下付人堂名,须得保付给,汇水随行市。四、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五、电汇。如用明电,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错则退款,如系各家之密电,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电费皆由汇款者出。
而关于存款,又分往来存款及定期存款二种,前者系商家浮存,随市面之疲快,临时定日利,但存款利率较市面利率略小;后者则有定期一年者,亦有定期一、二、三、四、五、六月者,存户如在存款未到期提取利息,须立一借据。
关于放款,又分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面习惯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面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物,须订立合同,执其凭单,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先用存银支付利息的优惠和玉山镇良好的信誉作为引子,将山东各地豪强、士绅、官吏的银子汇集起来,之后便开始以商部散步在各地的铺面为支撑,在整个山东大建票号,至少每个县都要有一家票号,尽快建立票号网络。
如此一来,各地商贾、豪强、士绅便可以凭借汇票通行各地,只要众人尝到了汇票的便利,刘君韬便可以保证,各方的银子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到时候挡都挡不住!
后世银行为什么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还不是因为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吗?
到时候,只要票号的存银够多,刘君韬便可以利用散布在各地的票号发放贷款,不管是商贾、豪强、士绅,还是平头百姓,谁都会有一时手紧、缺少银钱的时候,刘君韬肯定不愁贷款发放不出去!
对于刘君韬建立票号的设想,唐宇听完之后可谓是惊为天人!
虽然此时的大明已经有了钱庄的村子,但也只是进行一些银钱兑换、保管财物的业务,甚至有人想要在钱庄保管财物的话,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向钱庄缴纳一笔费用!
刘君韬却是在钱庄的基础上,想出了一套票号的生意来,在唐宇看来可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唐宇不知道的是,刘君韬这也是借鉴了后世的成果罢了。
没过多久,各地豪强、士绅、商贾、官吏家人便纷纷聚集到了玉山镇,就连曲阜县孔府和任城卫都派人前来,分别是单先生和李千户。
刘君韬在玉山镇衙署摆下酒宴,一连摆下了七十多桌,和前来的数百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之后,刘君韬便让唐宇当众宣布玉山镇准备筹建票号的事情,并且将票号所涉及的业务、汇票的便利、众人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一一说明。
随后,刘君韬还特意说道:“只要诸位在我玉山票号中存下银子,即便什么生意都不做,每月也可以坐收利息,存银越多,收获的利息便越多,这可是用银子生银子的大好事啊!”
席间,一名登州府的豪商笑着问道:“敢问刘练总,要是我们存银的人太多,存下的银子也非常多,那玉山镇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将会是海量,玉山镇能支撑得下去吗?”
“哈哈!赵老爷问得好!”
刘君韬笑着说道:“我玉山票号的业务之中不是还有发放贷款、异地汇兑的业务吗?这两项都可以为票号带来巨额的利润,诸位存银的利息绝不会亏少的,大可放心!”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对刘君韬的票号生意十分感兴趣,当即纷纷表示愿意出银子存在玉山票号。
当晚,刘君韬凭借这一顿饭就吸纳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唐宇也是当场给众人开具了银票。
是夜,众人一直相聚到后半夜才逐渐散去,在刘君韬为众人安排好的房间内休息。
刘君韬与唐宇可是没有丝毫的睡意,二人连夜商议、细化票号的具体事务,准备立即着手筹建事宜。
同时,刘君韬还找来了胡德兴,连夜将其从睡梦之中揪了起来,对其说道:“胡大哥,从明日起,你便率领手下人马待命,随时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银子过来,咱们玉山票号的总库就设在玉山镇!”
胡德兴此时已经听唐宇说了成立玉山票号的事情心中也是欣喜非常,当即领命下来。
次日一早,前来玉山镇做客的各方宾客陆续散去,胡德兴也开始安排人手在通往玉山镇的各条官道上等候,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银子。
而唐宇则是回家稍稍休息了一下之后,再次找到了刘君韬,说道:“练总,有件事我觉得十分不妥!”
天策大明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汇通天下
唐宇找到了刘君韬,说道:“练总,有件事我觉得十分不妥!”
刘君韬闻言笑着说道:“是不是担心咱们开出的银票会被图谋不轨之人造假?”
“正是!”
唐宇没想到自己的担心竟然被刘君韬猜中了,显然刘君韬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也就放下心来,说道;“练总,银票防伪的问题,你准备如何处理?”
其实唐宇担心的银票防伪的问题,后世山西票号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而且非常管用,很有效果。
刘君韬笑着说道:“第一,商部立即发布消息,凡是伪造我玉山票号银票的贼人,无论是谁杀无赦,凡是举报者,我玉山镇奖赏其造假银票数额十分之一的银子!”
“第二,也许你也发现了,咱们玉山票号开出的银票全都使用川纸!川纸光亮洁白、经久耐用且工艺复杂,一般寻常人等皆是使用不起,而且不易买到,所以难以伪造咱们的银票。所以,从今以后“楮皮”川纸就是咱们玉山票号印刷银票的专用纸张。”
“第三,便是咱们玉山银票印制的图案都十分复杂,印有精细的花纹,以房屋、花鸟、人物居多,或者是采用名家的字画等;外做花纹边栏,因图形复杂,作假者不易模仿;而且为了安全防伪,我设计的银票还使用红、蓝、黑等色,使用双色及多色套印,一般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技术。”
“第四,便是我专门设计了两枚微雕章,微雕内容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完整的一篇,是三百四五十个字,雕刻得很是精细,需要很高雕刻水平才能雕刻出。特别是工匠在雕刻时,我还故意让工匠刻错了几个字,这样一来便让想要模仿的人难上加难,能做出此印章者,恐怕当世无几,就是工匠本人也很难复刻,这让很多伪造银票者望而却步。”
“第五,便是密押法。”
说着,刘君韬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诗文:“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必分明”、“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以及“国宝流通”。
如果把这些不相关的句子放在一起,便会让外人很摸不着头脑,就连唐宇看了半天,也看不出这些不相关的诗句有什么联系。
其实这些句子都是刘君韬借鉴了后世山西票号的做法,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摩斯密码”,这就构成了大明最早的银行密押制度,即用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
看着唐宇疑惑的表情,刘君韬笑着说道:“你看诗文的第一句,一共十二个字,对应的是每年的十二个月份。诗文的第二句,一共三十个字,对应的是每个月的三十天。诗文的第三句,一共十个字,对应的是银两的具体数目。诗文的最后一句,对应的是银两的数字单位“万、千、百、两”。”
听到这里,唐宇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也是双眼冒着精光,惊喜的说道:“练总此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震烁古今啊!对外人来说,这种密押法无疑就是天书一般,如果看都看不懂,也就没法冒领、仿制。更重要的是,这些密押也不是一成不变,用过一段时间,再行变更即可,若有人想要破译或者伪造,更是难上加难。如此一来,外人想要仿造咱们玉山票号的银票,简直比登天还难!”
刘君韬也是笑着说道:“而且,这个办法也可以用在护卫队和探查部的消息传递上,就算是传递的消息被敌人截获,他们也不知道咱们写的是什么!”
听到这里,唐宇更是对刘君韬佩服之至,没想到刘君韬想出的这个法子,还能用到行伍之中,简直是神技啊!
这时,刘君韬对唐宇说道:“你立刻从商部之中抽调得力干将,全部聚集到玉山镇来,专门培训我所说的这些防伪技术。记住,一定要严格保密,所有前来培训的商部伙计都要签下生死契,任何人泄漏秘密,杀无赦!”
唐宇闻言也是郑重的点了点头,言道:“练总放心,我即可去办!”
“玉山票号你准备让何人负责?”
这下可是把唐宇给问住了,现在商部的三大主事崔宁、马立军、徐萍都是各管一摊,没有多余的心力再去掌管玉山票号了,唐宇一时之间还真是想不出合适的人选来。
这时,唐宇一拍大腿,说道:“练总,这玉山票号就让我亲自管理吧,交给别人我实在是不放心。”
刘君韬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最好!”
二人又说了一些玉山票号的筹建细节,唐宇忽然说道:“练总,我有一种感觉,咱们建立这玉山票号应该不仅仅是吸纳银子这么简单的,你一定还有别的考量。”
“哦?”
刘君韬笑着问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练总做事,一向都是搂草打兔子,岂会只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如此大动干戈?”
刘君韬闻言也是大笑了起来,对唐宇说道:“古往今来,咱们华夏的商贾行商、百姓交易,都是使用银钱,可一旦路途遥远,便会产生携带银钱不便的问题,这就制约了不同地方相互通商,往大了说,就影响了咱们华夏内部银钱的流转!”
“银钱的流转?”
唐宇喃喃的说道,心中好像有了一丝明悟,但是又抓不住重点。
刘君韬继续说道:“现在只是开始,我不但要将咱们玉山票号开遍山东,还要开遍整个大明!到时候,辽东的商贾前往四川行商、哈密的商贾来咱们山东行商,都不需要再雇佣镖师押运银子,只要随身带上咱们玉山票号的银票便可!如此一来,各地的货物、银钱便可以如同大江大河一般流动起来,最终汇聚成一股滔天的洪流,带着大明奔涌向繁盛之世!”
唐宇听着刘君韬的话语,眼前似乎浮现出了一副商贾繁盛、百姓富足的景象,兴奋的说道:“练总!到时候不但各地商贾可以赚大钱,各地的百姓也可以跟着富足起来,商贾富、百姓足啊!而且,朝廷也可以从中收取大量的商税,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没错!”
刘君韬豪气冲天的说道:“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汇通天下!”
没过多久,刘君韬成立玉山票号的消息就像是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山东,随后又朝着周边各省席卷而去。
特别是在任城卫、曲阜县孔府存进了数十万两银子之后,各地商贾、豪强、士绅纷纷跟进。
就连东平州、东阿县、宁阳县等地的官府也来凑热闹,将各地的税收钱粮存进城内的玉山票号,然后直接派人在济南府新开张的玉山票号分号内将银子取出来,方便快捷、节省人工!
对此,山东巡抚大加称赞,还特意给刘君韬题了一块牌匾:义民豪商!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玉山票号的分号在徐州城内开张了,徐州各地的豪强、商贾、士绅纷纷前来存银子,甚至狼山守备等徐州官吏也前来存钱;一些手头缺钱的商贾、百姓更是涌上来贷款借钱,毕竟玉山票号所要的利息远比民间借贷的高利贷低,而且信誉还好,何乐而不为?
眼见玉山镇的生意风生水起,徐家家主徐兆会和叶宗留可是坐不住了,二人都是明白,面对玉山镇的强势,自己只能暂时取守势,绝不可以与之争锋!
于是,徐家家主徐兆会急忙将叶宗留找了过来,二人开始商议起将来之事。
天策大明 第一百九十六章 寻求和解
正统十三年十一月底,玉山镇。
寒冬料峭,飞雪飘散。
今年的大雪来得很早,玉山镇周边早早的便积攒下了一层白色的“铠甲”,似乎预示着明年将会是一个丰收之年。
玉山镇内的百姓也都是喜笑颜开,自从玉山票号建立之后,不但山东各地的分号都如同是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位于玉山镇内的总号更是生意兴隆。
不但各地的商贾、百姓纷纷赶来存银子,就连玉山镇上的百姓、商贾也是纷至沓来,将手头富裕的银子存进了玉山票号。
对于平常百姓来说,玉山票号是一个稳妥、可行的生财之道,没有做生意那样的风险,也不需要什么本钱,便可以月月坐生利息,何乐而不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玉山镇的百姓对刘君韬越发的拥护起来,就连安山镇、张秋镇、滑口镇等地的百姓都是对刘君韬马首是瞻,非常拥护。
此时,刘君韬正在家中和郭沐英吃着家常便饭,郭沐英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身子逐渐不方便,刘君韬也越发的不放心。
于是,刘君韬便将东平州那边的事务暂时交给胡德兴处理,自己则是准备在玉山镇多呆些时日,等到郭沐英顺利产子之后,再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前往东平州。
刘君韬和郭沐英正有说有笑吃着饭,忽然家中的老妈子过来说道:“练总、夫人,商部唐宇部长求见。”
刘君韬闻言笑着说道:“看来咱们这顿饭吃不消停了。”
郭沐英也是笑着说道:“正事要紧,夫君先和唐部长谈事情吧。”
刘君韬点头说道:“将饭菜端到夫人房间里。”
说完,刘君韬便和郭沐英打了声招呼,然后便来到了前厅,唐宇已经等在这里了。
“大中午的有急事吗?对了,吃过午饭了吗?”
唐宇笑着说道:“吃过了。练总,这两个月商部的收支出来了!你看下。”
刘君韬看着唐宇的表情,心中也是有了底。
当刘君韬打开文书的时候,脸上瞬间就挂满了笑意。
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新建立的玉山票号便聚集了七百多万两银子,放贷一百一十多万两银子,不但将之前玉山镇损失的库存全部弥补了回来,而且还将整个山东的银流全部搅动了起来,为玉山镇所用!
这还不是最让刘君韬欣喜的,刘君韬最开心的,便是通过玉山票号,将山东所有有势力的大户豪门全部吸引了过来,通过银子的纽带和玉山镇联系在了一起!
从今以后,有谁和玉山镇过不去,就意味着玉山票号也会受到威胁,就意味着要和整个山东的所有势力为敌!
玉山票号通过聚集海量的银子,瞬间就为玉山镇披上了一层防火罩,只要敌方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决不敢随意和玉山镇为敌!
此时,刘君韬说道:“咱们玉山镇现在可谓是财大气粗啊,这下可以干许多大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