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邓茂七冷冷的说道:“那叶帅有什么想法?”
虽然邓茂七的语气十分生硬,但叶宗留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反击!咱们双方结成同盟,我率军在赣州府北面发展,铲平王率部在赣州府南面发展,咱们双方就以这会昌县为界限!咱们双方趁着如今朝廷顾不上咱们,一面集中兵力攻城略地,一面操练精兵、继续实力。期间,咱们两家任何一方被官军围攻,另外一家都要全力相救,如何?”
邓茂七闻言突然大笑了起来,说道:“叶帅所说的趁机发展势力,本王自然是赞同的。可是这结盟一事嘛……,叶帅,本王还能信得过你吗?”
“自然!”
只见叶宗留正色说道:“铲平王!之前叶某却是做了一些错事,让铲平王吃了大亏,今日叶某特意带来五万石粮食作为赔礼,日后铲平王有需要,叶某也会尽力相助!如今,只有咱们两家齐心协力,才能让义军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否则朝廷一旦回过神来,咱们依旧不是官军的对手啊!”
听了叶宗留的一番话,邓茂七也是有了一些迟疑,特别是听到叶宗留带来了五万石粮草送给自己,邓茂七更是有些心动,毕竟现在自己军中最缺的就是粮食!
“好!”
思来想去,邓茂七还是决定再信叶宗留一回,说道:“既然叶帅如此有诚意,那本王便再信你一回!从今日起,本王率部向南、向西、向东发展,但绝不向北挺进。”
“铲平王放心!叶某也绝不会向南进发,咱们两家也要加强联络,共同发展,以便应对将来官军的围剿!”
二人又商议了一番之后,邓茂七便带着那五万石粮食,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而叶宗留望着远去的邓茂七所部人马,也是冷笑一声,暗道:“有了邓茂七这个出头鸟,我可以安心发展势力、积蓄力量了!”
接着,叶宗留便急急忙忙的赶回了赣州府城,指挥麾下十万大军不分昼夜的猛攻城池,城内的守军如同惊涛骇浪之中的一叶扁舟,被巨浪不断拍打着,最终沉没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两天之后,叶宗留率部攻占了赣州府城。
至此,整个赣州府北部全部被叶宗留占据了!
与此同时,邓茂七回到赣州府安远县之后,也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向周边大力扩张。
一时间江西的形势急转直下,大有彻底崩坏的趋势!





天策大明 第二百四十六章 贼势复起
叶宗留率部攻占赣州府城之后,便开始大肆扩军,短短半个月时间便纠集了数万兵马,兵力从二十八万增长到三十五万之巨。
接着,叶宗留便留下五万贼寇大军驻守赣州府城,十万贼寇大军分别驻守兴国县、宁都县、石城县三地,而自己则是率领十万贼寇大军东进瑞金县,准备与王能率领的十万贼寇大军汇合,再次进犯汀州府。
此番东进,叶宗留还特意派人联系了南面的邓茂七,准备两家同时进兵夺取汀州府。
倒不是叶宗留一根筋非要盯住汀州府不放,而是叶宗留想趁着现在南下征剿的四万多官军补给困难,主动冲上去邀战,想要趁此时机将四万多官军击溃,以便重新掌握此战的主动权!
就在叶宗留率领十万贼寇大军赶到瑞金县的时候,邓茂七也派人送来了回信,表示自己将尽快集结兵马东进汀州府,从而协助叶宗留发动的进攻。
正统十五年四月中旬。
叶宗留命令王能率领五万贼寇兵马继续驻守瑞金县,防守大军的后路。
而叶宗留自己则是统领十五万贼寇大军一举冲进了汀州府,分兵三路:叶宗留亲自率领十万主力大军围攻汀州府城,一路三万贼寇精兵杀奔汀州府城东面的连城县,一路两万贼寇偏师劫掠汀州府北面的宁化县、清流县一带。
与此同时,邓茂七也集结了十万贼寇大军,由弟弟邓茂八率领,赶到了汀州府城以南百余里的黄公岭一带埋伏,准备阻击武平县的四万多官军。
如此一来,刚刚平静下来的汀州府和福建布政使司顿时风声鹤唳,各地百姓、官吏都是战战兢兢,各地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兵部。
同时,留守在江西赣州府的贼寇大军也没有闲着,依旧在掳掠人口、攻占城池。
更为严重的是,不论是叶宗留所部贼寇,还是邓茂七所部贼寇,都开始编练精兵、囤积兵备辎重,纷纷开始走上了精兵建政的道理。
这对于朝廷来说,可是远比丢城失地更为严重的情况!
没过多久,邓茂七、叶宗留两股贼寇兵马四处出击的消息,传遍了南方数省。
探查部也将邓茂七、叶宗留两股贼寇的兵力部署、行动方向查清楚,全部送到了武平县刘君韬所部大营。
刘君韬接到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对张骁军、严虎、周宗胜、孙绪等人说道:“如此一来,贼寇声势复起,咱们之前几经奋战如同虚梦一般!”
众人也是暗暗心惊,纷纷抱拳请战,请求刘君韬面见参将戴景奎,立即请战进攻。
张骁军焦急的说道:“将军!咱们随军携带的粮草还能支持四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支撑咱们两万五千将士北上进攻了,实在不行咱们便请示参将大人,由咱们单独北上进攻!”
严虎也是说道:“将军,张指挥所言极是,咱们必须要尽快进兵,否则之前的战果将付诸东流了!”
刘君韬沉吟了一番,便说道:“如今贼寇声势浩大,咱们大军虽然战力强悍,但毕竟兵力不足,单独北上的话势必势单力薄,必须要拉上参将大人手下的两万大军!”
说完,刘君韬便带着张骁军、严虎、周宗胜、孙绪等人来到了中军大营,面见参将戴景奎。
“大人!如今贼寇声势复起,我军必须尽快北上迎战,否则任由贼寇如此猖獗下去,局势势必会彻底失控啊!”
此时,参将戴景奎也是为此忧心忡忡,说道:“我也想尽快进攻,刘游击来之前,我已经给兵部上书请战了。不过,现在我军粮草不足,兵部那边始终没有任何回应,想来短时间内我军是无法北上的!”
刘君韬沉吟了一番,便抱拳说道:“敢问将军,此时军中粮草还可坚持多久?”
参将戴景奎闻言不由一愣,说道:“大概还能坚持两月左右。”
“将军,卑职军中还有自行携带的大批粮草,估计可供大军使用一个半月左右!再加上大军之中的粮草,咱们四万多将士应该能坚持三个半月,足够咱们打退此番贼寇的进攻了!”
说到这里,刘君韬笑着说道:“当然了,前提是将军能够得到兵部的授权!”
参将戴景奎听完之后不由楞了一下,而后感叹的说道:“刘游击率部南下竟然还额外携带了粮草,当真是有心了!这样,我立即派出快马禀报兵部请战,同时咱们各营大军开始集结兵马,随时准备北上!”
刘君韬闻言当即领命,说道;“将军放心,我即刻派人将粮草送到中军大营,由将军分配。”
刘君韬等人回到营中之后,众人纷纷询问刘君韬为何要如此痛快的将粮草拿出来分掉,刘君韬说道:“如今咱们要尽快结束此战返回玉山镇,所以我也只能如此下策了!”
当天,玉山镇各营兵马便将粮草匀了出来,送到了中军大营之中。
而参将戴景奎也派出了快马,送出了向兵部请战的奏折,不过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大军想要北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就在这时,邓茂七久等不来汀州府开打的消息,便有些坐不住了。
倒不是邓茂七担心武平县的那四万官军杀来,而是担心不来!
此番邓茂七可是下了血本,将自己最为精锐的十万大军全都部署在了黄公岭,准备聚歼四万多官军。
可是如今武平县的四万多官军却始终没有动静,邓茂七便开始胡思乱想了。
思来想去,邓茂七便命令陈正景率领十万兵马留守赣州府南部,自己率领二十万大军东进黄公岭,准备汇合弟弟邓茂八所部十万兵马,集中三十万主力大军汇聚黄公岭,和那四万多官军展开决战!
邓茂七此番孤注一掷,心中明白如果自己战败的话,那就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没有复起的机会了。
可是,邓茂七有信心击败那四万多官军,不说黄公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己所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也是经过了“严格”操练的,已经比之前的所谓百万大军强上不少。
邓茂七认为自己率领的这三十万大军已经有了和官军决战的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那四万多官军兵备精良,玉山镇所部人马火器犀利,要是能将这四万多官军歼灭,邓茂七便可以将这些兵备全部缴获为己所用,到时候所部大军的战力便可以呈几何级爆发!
俗话说得好:富贵险中求!
邓茂七这次孤注一掷率部和邓茂八所部汇合,而且还将自己唯一的侄子邓伯孙带在身边,准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加以锤炼。
邓茂七没有子嗣,对侄子邓伯孙十分疼爱、视如己出,在贼寇军中都已经将邓伯孙视为邓茂七的接班人,就连邓茂八都是这样认为。
此番,邓茂七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便将邓伯孙带了过来,还让其率领一万精兵参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给邓伯孙送战功,以便让其日后可以服众。
邓茂七的这番兵力调动自然是瞒不过叶宗留,得知消息之后,叶宗留大喜过望,对身边手下说道:“此番狮虎相争,必定是一死一伤!咱们的机会来了!”
叶宗留十分清楚刘君韬所部的实力,所以十分肯定,此番邓茂七所部大军一定会惨败无疑,而刘君韬所部兵马以及其余官军,肯定也好过不了,损兵折将是肯定的!
所以,叶宗留便抓紧时间攻城略地,任由邓茂七和官军展开决战,而不予理会!
而刘君韬也收到了探查部送来的消息,得知邓茂七所部大军频频调动,三十万大军不知去向!
对此,刘君韬也是十分重视,一面让探查部抓紧时间搜寻邓茂七所部主力大军的去向,一面开始思考眼下的战局。
十二天之后,兵部终于送来了命令,参将戴景奎的请战奏折终于是被兵部批准了。
接到命令之后,参将戴景奎立刻下令各营将士整军出发,准备北上救援汀州府城!




天策大明 第二百四十七章 驰援受阻
正统十五年四月中旬。
参将戴景奎率领各营兵马共计四万多将士开拔,从汀州府武平县一路北上,朝着汀州府城方向赶去。
大军一路经由贝寨、永平寨北上,于两天后赶到了北面黄公岭一带。
此时,参将戴景奎率部在黄公岭中的一处山林中安营扎寨,并且派出夜不收前去探路。
黄公岭早先叫做“皇姑岭”。皇姑岭之名,在武平县周边有更久远的传说。
相传是舜帝南巡之时,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一路追随,追到此岭。二人忽闻舜帝途中病死,娥皇、女英皆是伤心欲绝。再加之长途奔波劳累,娥皇便病倒了,女英又不幸被山林毒蛇咬伤。
这可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可谓是苦不堪言。二妃搭帮岭上一个庵堂里的尼姑相救。病愈后,为答谢尼姑,赐山岭、土地、鱼塘归庵堂永世所有。尼姑逐将此岭称为皇姑岭,以示感恩。
后来,这皇姑岭便传为黄公岭。
此番,参将戴景奎率部扎下大营,一连数天都没北上行进。
倒不是参将戴景奎、刘君韬等人心中不急,而是这黄公岭一带山势重叠、地形复杂,一个不小心便会被贼寇伏击。
更何况,贼寇邓茂七所部三十万大军到现在都是不知去向,弄不好就藏在这黄公山之中,所以参将戴景奎、刘君韬等人都是谨慎为上。
不过就在这几天时间里,参将戴景奎派出的夜不收,以及玉山镇探查部的探马,都是先后传来了消息:汀州府城被叶宗留的贼寇大军猛攻不止,城头多次被贼寇兵马登城成功,城内的守军和民壮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面对如此险恶的情形,参将戴景奎和刘君韬都是心急如焚,但是面对黄公山一带复杂的地形,又只能是干着急。
两天之后,夜不收纷纷赶了回来,并且向参将戴景奎禀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黄公岭中发现了贼寇兵马的踪迹!
而刘君韬也接到了探查部送来的消息,得知黄公岭中有大队贼寇兵马活动。
刘君韬急忙召集各营指挥议事,众人研究了一番黄公岭一带的舆图,发现黄公岭位于武平县和汀州府城之间,是汀州府城南面一道天然防线。
“贼寇邓茂七所部三十万大军之前一直不见踪影,如今看来,贼寇人马是进入了黄公山一带,准备在此处阻击咱们!”
张骁军沉声说道。
旁边严虎也是担心的说道:“黄公岭一带本就地势复杂,如果其中真的有三十万贼寇大军驻扎,那咱们这四万多兵马还真是无法北上了!”
这时,刘君韬盯着桌子上的舆图,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倒是觉得,那邓茂七并不是想在黄公岭阻击咱们,而是想在山岭之中伏击咱们!”
听了刘君韬的话,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虽然四万多官军战力强悍,但如果在崎岖山地之中,被三十万蜂拥而至的贼寇大军伏击的话,估计这四万多官军基本上都会交代在黄公岭之中!
想到这里,张骁军、严虎、孙绪、周宗胜都感到脑后一阵恶寒,心中后怕不已。
“幸好军中夜不收和探查部得力,提前打探到了敌情,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刘君韬继续说道:“既然邓茂七率部在黄公岭之中埋伏,那咱们唯有吃掉一部贼寇,让邓茂七知道咱们已经识破了他的计策,转而和咱们在黄公岭一带决战,如此才有机会突破黄公岭北上汀州府城!”
众人听完也是频频点头。
的确,此时的局面,只有让邓茂七主动放弃伏击的计划,转而主动出击,和官军展开决战,四万多官军才有机会取胜,否则邓茂七率领三十万贼寇大军固守山岭,就是拖也能将官军拖死!
于是,刘君韬便急忙赶到中军大营,向参将戴景奎禀报了情况,参将戴景奎也是同意刘君韬的意见。
当日,参将戴景奎便调集兵马,派出将近两万京营大军作为先锋,刘君韬率部随后支援,自己则是率领四千多蒙古铁骑缓缓压阵。
四万多官军依次北上,朝着黄公岭一处山坳飞速杀去。
这处山坳是夜不收摸清楚的一处贼寇据点,这股贼寇大约一万多人马,是奉命守住一处山间官道的。
次日清晨,将近两万京营大军突然杀到,众将士结阵冲进了山坳之中,那一万多贼寇猝不及防,被京营精锐冲得七零八落,在山坳里四散而逃。
贼寇兵马修筑在山间官道里的大营不到半个时辰便失守了,被京营大军彻底占据。
此时,刘君韬率领玉山镇的两万五千大军在山坳外列阵停留,看着山坳里的厮杀,对严虎、张骁军说道:“看来京营兵马还算是精锐强悍,至少对上数倍贼寇依然可以死战得胜,是一支劲旅!”
张骁军和严虎也是纷纷点头,而严虎还是颇为自豪的说道:“不过这京营还是比咱们玉山镇护卫队差了不少!”
“那是自然!”
张骁军也是笑着说道:“要我看,咱们玉山镇护卫队在国朝至少能够排的上前三甲!”
刘君韬闻言也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此后,参将戴景奎率领四千多蒙古铁骑赶到,将京营将士俘虏的一千多贼寇俘虏集中起来,当场斩杀了一千人,剩下的一百多贼寇则是就地放了。
没过几天,这一百多贼寇纷纷逃回了邓茂七所部主力大军驻地,将官军已经察觉到大军行踪的消息也带了回去。
邓茂七闻讯暴怒不已,自己精心策划的伏击计划竟然提前破灭了,为今之计只有和官军正面决战一条!
这时,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劝谏道:“叔叔!我看咱们不若集中兵力死守黄公岭为好,不要轻易出击,而是坐等官军前来攻山!”
邓茂七沉思着,说道:“嗯?说下去!”
“现在官军粮草不足,就算是杀了过来,那也是强弩之末!只要咱们坚守山岭、拒不出战,官军迟早会粮尽撤军的!”
邓伯孙说完之后便自得的笑了起来,满以为邓茂七会同意自己的计策。
却不成想邓茂七摇了摇头,说道:“不行!现在叶宗留正在疯狂的扩张,时间一长就会实力暴涨!而咱们死守这里不但就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且官军撤退之后,咱们也拿不到官军的兵备,到时候什么都落不下,白白给叶宗留当了枪使!”
“那叔叔的意思是?”
邓茂七想了一下,指着二人面前石头上铺开的舆图,说道:“你看!黄公岭南坡较为平坦,但是地势依旧有所起伏,这样一来官军的铁骑就无法自由施展,只能和咱们步战,如此一来咱们兵力上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
说到这里,邓茂七大声说道:“伯孙!你率军十万驻守黄公岭防线,我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杀下山去,在黄公岭南麓与四万官军决战!”
“叔叔!万万不可啊!”
邓茂七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大声说道:“我意已决!此战,我要将四万官军尽皆剿灭,一个不留!”
“可是官军的火器十分犀利,咱们如何应对?”
邓茂七冷笑一声,说道:“官军火器虽然犀利,但我也早有准备,此事不足为虑!”




天策大明 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战黄公岭(一)
黄公岭。
邓茂七定下决心之后,便立即集结二十万贼寇大军从黄公岭防线倾泻而下,迎着四万多官军杀了过去,先锋两万贼寇兵马更是急行军,朝着南面飞驰而去。
而邓伯孙则是一跃变成了剩下十万贼寇大军的主帅,留下负责镇守黄公岭防线,为邓茂七所部主力大军守住后路。
与此同时,在邓茂七率领二十万贼寇大军出发南下之时,官军的夜不收便已经发现了情况,飞马将这一消息送回了官军大营。
参将戴景奎闻讯立即召集了各营将领议事,准备迎战贼寇大军。
军议上,参将戴景奎仰天大笑,对众将说道:“那贼寇邓茂七拥兵三十万,却不据守黄公岭阻拦我军北上,反而率军南下,和咱们野战厮杀,真是愚蠢至极!”
众将也是喜笑颜开,原本还为如何攻破黄公岭防线而发愁,现在众将却都是松了一口气,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
而刘君韬则是有些担心,那邓茂七毕竟不是寻常的毛贼,否则也不会让朝廷调集大军来此征讨,难道真的会放着易守难攻的防线不守,毫无准备的冲上来送死吗?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说道:“想来那邓茂七虽然走了一步昏招,但毕竟兵强马壮、军力强盛,咱们也不可轻敌,需小心谨慎、全力北上,才能一举将其歼灭!”
此番四万多官军之所以能够北上驰援汀州府城,都是托了刘君韬的福,要不是刘君韬拿出了自家的粮草分给众人,现在大家还在武平县动不了窝呢。
所以,刘君韬在众将之中的威信也是大涨,此时刘君韬的话在众将听来也很是受用。
“刘游击说得对,蚁多咬死象嘛,咱们不能轻易浪战!”
“是得小心些,咱们兵力不足,可是不能轻易涉险啊!”
“必须步步为营,直接北上碾压过去!”
听着众将的议论,参将戴景奎也是频频点头,便说道:“既然大家的意见一致,那就这么定了,以刘游击所部两万五千大军为前军,京营众将为中军,以蒙古铁骑为侧翼,大军抱成一团徐徐北上,抢占黄公岭南坡!”
“末将得令!”
黄公岭南坡是黄公岭一带比较平缓的一处高地,可以俯瞰周围十余里之外,居高临下,完全可以控制周边地势,而且高地上还有数眼泉水,不用担心会被贼寇截断水源,是一处极佳的战略要地!
当日,四万余官军便拔营北上,朝着黄公岭南坡杀去。
刘君韬率领两万五千将士在前开路,兖州府正兵营、奇兵营、玉山镇前营、后营各自结成方阵,以前二、后二的配置急行军,刘君韬的中军大旗竖立在铁骑营之中,在四个巨大方阵之中一路北上。
参将戴景奎与京营众将率军跟在后面,远远望见刘君韬所部大军,不由感叹道:“刘游击可真是帅才啊!这样的兵马,这样的战阵,真是强悍至极!就算是在九边之中,也很少能有与之相比的!”
周围众将也是纷纷附和着。
次日,当大军距离黄公岭南坡还有三十里之时,参将戴景奎忽然接到夜不收的急报:前方刘游击所部遭遇贼寇兵马,正在与之对阵。
参将戴景奎闻讯急忙下令中军各部和蒙古铁骑加快行进速度,立即驰援刘君韬所部。
可是不到半个时辰,参将戴景奎便再次接到了夜不收送来的消息:刘游击已经率部击溃贼寇兵马,斩首三千,余者皆溃!
“哈哈!好!”
参将戴景奎大笑着对周围的京营将领说道:“刘游击当真是虎将,这么短是时间便斩首三千,那遭遇的贼寇兵马至少在一万以上,真是战力非凡啊!”
“刘游击虎威!”
“恭喜将军初战告捷!”
听着众人的话语,参将戴景奎也是心情舒畅,便下令大军继续加紧赶路,争取尽快与刘君韬所部汇合。
就在这时,一队兖州府奇兵营的探马赶了过来,向参将戴景奎禀报道:“启禀将军,我家游击听闻贼寇大队已经占据了黄公岭南坡,现在已经率部出击,准备攻下黄公岭南坡,为大军开路,请将军尽快跟进!”
1...9293949596...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