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孓然踽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溪南
对于装修公司或者施工员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不用天天去看着,只要说一下就行了,就可以抽出时间来做些别的事情。
包括对谈业务也是有好处的,清晰的知道哪些是工人能做到的,哪些是做不到的,就减少了很多和业主之间产生不愉快的机会,相处的会更好些。
不过,这些对现在的张洋来说,全是浮云,他连一个工人都不认识呢。
走到观音桥步行街外圈出租车乘降点儿,张洋想了想,决定去龙溪建材那边转转。
鸽牌电线在这边有个直营店,全重庆就这么一个,其他的都是代销点或者代理公司。
重庆本地人比较认可鸽牌电线,这是本土企业,在这边名气比较大,还有湖北黄石线缆的认可度也可以。不过这并不是说其他线缆就不好,其实能达到国标的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别。都一样。
等了好一会儿,乘降点儿已经排起了长队,马路上车流滚滚,六车道的大马路没有一秒是停歇的,仿佛车辆永远也走不远一样。
偶尔靠过来一辆出租车,但丝毫不见排队的人减少,大家都顶在大太阳下面在闷热的汽车尾气中毫无意义的扇动着手里的传单什么的,盼望着出租车快点来。
重庆的出租车特别不好打,不管在主城哪个位置,等上个十几二十分钟半小时都是正常情况。
等张洋总算是坐上出租车感受到出租车里的凉气时,已经是四十分钟以后了。
“去龙溪建材,鸽牌那里。”
“进不进得去哟,这个时间。”出租车司机有点不大情愿的样子,扣上空载灯。
出租车顺着观音桥环道绕一个整圈,然后从小弯(小苑)右拐到支路上,穿向红石路方向。
龙溪建材并不是指一个综合市场,而是对这一片地区的统称,是由很多小型市场还有商场门市组成的,顺着龙脊路松石路这一片儿排列在路边。
这边是老街道老小区,树木森森街道破败房屋老旧,但生意相当好,很热闹。
“到老。”司机踩下刹车,停在鸽牌大门口的台阶下(已适到花卉园西一路)。
张洋付了钱下来,扭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各种小苍蝇馆子很多,中间夹着五金建材陶瓷什么的,显得有点乱。像模像样的大店和乱七八糟的小店并排开张。
上了台阶推门进去,里面是一片黄红色的海洋。张洋有点弄不懂鸽牌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色调来代表自己,是想红红火火吗?可是在大热天里真的感觉闷哪。
店里飘着一股塑料味儿,人来人往的挺热闹,到处都堆着大堆小堆长的短的的货物。
找到开票这边,张洋等着里面的人把手上的票开好,问:“哥们,店长在不在?”
“啥子事?”
“我是装修公司的,来买东西。”
“你买就是撒,价格都一样。”他说的价格都一样是指,所有的装修公司的拿货价格都一样,没有区别。像这种电线和水管不用讲,他自己就有两套价格专门针对不同的购买人群。
而且电线的价格并不是稳定一成不变的,每天都会因为国际铜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每天卖都要算,都不一样。其实张洋有点弄不明白,为什么国际铜价会影响到产品价格上来的。
“不是,我还有点别的事情需要你们帮忙,价格我知道,也不是第一次了。”
“啥子事?说嘛。”对方是一个挺精神的小伙子,抬头看过来。
“我刚从公司出来自己干,手上资源不多,你得帮我介绍几个好电工,能行不?”
“要得,小事。”小伙低头在桌上找了找翻了翻,撕了一张纸抄了几个电话号码递过来:“都是电工,你自己联系嘛,我们也不是好熟悉。都是长来买东西的。”
张兴隆接过纸条走到一边拽了张椅子坐下来打电话。
能来店里买东西的,能留下的联系方式的,活上都不会太差,但是就意味着他们都会很忙,其中有一些本身就是游击队的小包工头。
这个张洋心里有准备,也不一定就是要从这些人里面找到合适的工人,但是他们手里工人资源特别多,会介绍过来。
一般工人有人找自己干活又没时间的,都会帮着推荐别的工人过来,也算是卖个人情吧。
打了一圈儿,张洋的纸条上又多了几个联系方式,都是这些人又介绍过来的。
接着打,这回就是真的水电工人了。
“杨师傅,是老秦介绍我找你的,你现在在哪干活?”
“渝北。啷个嘛?”
“我这有个活儿,在杨家坪,你干不干?”
“好大?”
“一百五十几,不小,就是挺急的,马上要开工。”
“一百五啊?要得嘛,来嘛,杨家坪哪点哦?”
“盛世华城一期,南区那边,知道吧?”
“到是晓得,好久过来嘛?”
“你要是现在有时间现在过去也行,明天一早也行,看你。”
“那豆是明天一早嘛,懒得跑动。明天一早我过来。”
“几点?”
“七点钟嘛,好不好?”
“要得。”
约好时间,把电话号码仔细的保存进电话,张洋去柜台上和那小店长打了声招呼:“哥们,联系妥了,明天早晨去工地,等他开完料单我再过来啊。”
“ok,”小店长扔了张名片过来:“有事打电话,下面那个是我手机。”
张洋接过来也递了一张自己的过去。
买材料还是要过来的,在电话定货送货不可能,这些都是现金交易,要想达到电话赊货的地步怎么也得合作个一年两年以后了。





孓然踽行 第36章 轻轨
从鸽牌店里出来,张洋顺着街道逛了一会儿,看了几家瓷砖,要了联系方式,这才出来打车到轻轨站,坐轻轨回家。
直接打车回太奢侈了,十几公里,要小三十块钱,主要是还堵,从嘉华大桥开始一直堵到杨家坪环道那边。
离这边最近的轻轨站就是红旗河沟,也有几公里远,只能打车。
坐公交在重庆不是什么好体验,慢,拥挤闷热,漫长的等待,要来回的倒车,几乎到哪里都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在这样的天气里实在是不怎么美丽。
外地人可能永远也想像不到,号称火炉城市的重庆,地面温度好几个月可以保持在四五十度的重庆,还有些线路公交车是没有空调的。如何想像?
反正张洋来重庆这么多年,坐公交的次数屈指可数,还都是近途的。
从江北坐轻轨到九龙坡大渡口这边其实也没那么轻松,要在牛角沱倒线,三号线倒二号线。好在它不堵车。
牛角沱车站估计是重庆最繁忙的轻轨中转站,一天到晚根本难得看到地面,全是黑压压的人头,从二号线涌过来的,向二号线涌过去的,高峰时段站台上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重庆的轻轨车站地上站点没有封闭的,全是半露天,就像牛角沱,在站台上凭栏欣赏嘉陵江景确实很美,相当有感觉,但是,天气闷热人又拥挤的时候,真的就没那么美好了。
红旗河沟买票上车,坐三站,观音桥,华新街,牛角沱。红旗河沟和观音桥在地下,还是蛮凉快的,华新街是半地下,到牛角沱就是露天,而且是悬在江面上的。
下车,随着汹涌的人潮上上下下拐来拐去走到二号线牛角沱站,看着脚下右侧立交桥上堵起的汽车,再看看脚下左侧涛涛江水,别有一番滋味。
二号线是重庆最先开通的轻轨线路,也是人流量最大的线路,连接着从解放碑,大坪,杨家坪,大渡口九宫庙到鱼洞五个商业圈。
虽然一号线三号线开通以后多多少少分走了一些流量,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号线是从机场到鱼洞,和二号线在鱼洞碰头,中间串通着机场,两路口,红旗河沟,观音桥,南岸,八公里,鱼洞六个商圈。
一号线从解放碑到大学城,串联着解放碑,大坪,沙坪坝三峡广场三个商圈抵达大学城,在较场口和二号线碰头。较场口算是解放碑商圈的一部分,以美食和酒吧迪吧闻名。
大坪是重庆最大的手机通讯配件交易市场。
八公里是重庆最大的二手车以及家具市场。
解放碑除了举世闻名的解放纪念碑,也是美食以及高档商品奢侈品的集中地。传说中的5d都会就是指这里。
杨家坪,沙坪坝三峡广场,大渡口九宫庙,鱼洞新市街是平民购物的乐园,当然也少不了美食。
南岸商圈是万达所在地。万达向来是平民商品高档价,高档商品奢侈价,奢侈品又看不上他。著急呀。
坐轻轨还是需要一点大心脏的,车上的人看不到脚下的轨道,完全就是悬空而行,还忽高忽低的晃悠,偶尔转弯的时候因为重力原因还要偏侧一下。
站在轨轨上看着窗外,远处的高楼矮室在视界中都是倾斜着的,脚下全是郁郁葱葱的树冠,几乎看不到几段路面,树叶上积着厚厚的灰尘而显得发黑。
重庆是一座几乎没有风的城市。
如果不是一年到头连绵的细雨,这里的浮尘能让你在马路上种苞米。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使用,重庆的雨水也在减少,变得更热。整个流域的气候已经在慢慢改变。
挤上二号线,晃晃悠悠的二十多分钟,张洋在新山村下车。
从拥挤的人群中出来,情不自禁的深呼几口气,连闷热的天气都变得有点儿可爱了。
过马路进入步行街,从交通银行前面拐进来,走过大大小小的馆子网吧理发店,回到自己的窝里。
女孩在家,张洋进屋的时候她正端着一盆水从厨房出来,看到张洋呶嘴做了个禁声的暗示,用眼睛看了看她那屋。张洋领会,点了点头。
她那个便宜老公光临了。
换了鞋回到自己房间把房门关好,打开空调。怕开着门被那边误会他偷听,虽然关着门隐隐约约也能透过来。
空调忽忽的吹出凉风,噪音彻底切断了外面的某些美妙音源。
拿出合同看了看,把合同小心的收到箱子里,张洋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打开电脑,登陆游戏,完美世界的登陆界面在面前展开。
想了想,张洋没登自己的号,而是登了杨洋的号。这个号从创建还从来没玩过,杨洋是真的对这个没有兴趣。
练吧,新手村的情景也确实不太吸引人。
杨洋选的和张洋一样,精灵,不过张洋是弓箭手,她是法师。因为法师看着很美。
在这个游戏里,初期精灵有点占便宜,因为会飞,几个种族的新手任务大同小异,有几个关键任务都需要登高寻找宝盒,精灵点一下飞翔就上去了,轻轻松松,人族和兽族就慢慢跳吧,能跳得人简直要崩溃掉。
打怪的时候也一样,点一下小地图就自动飞过去了,人族和兽族只能一顿狂跑,还要不断的受到各种小对的干扰。但到了后期就不一样了,精灵的血薄。
张洋玩游戏基本上没有目的,就是为了玩而玩,默默的打怪练级做任务,这种初期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后面就有些吃力,很多环节场景都需要组队。
张洋的号已经四十六级了,在这个服务器上不高不低,主要就是后面只能组野队,进度越来越慢。
轻车熟路的把杨洋号的新手任务做完,人物也升到了十级,杨洋回来了。
“空调开的多少啊?这么冷。”把包包甩到床上,杨洋报怨了一句。她怕冷,特别怕那种。
找到遥控器把空调调到二十五度,张洋扭头说:“把门关上。”
“干什么?还大白天的呢。”杨洋看了张洋一眼,起来去把房门关上了。




孓然踽行 第37章 电工和石匠
关好门,杨洋走到衣柜前面,把身上的衣服三下两下去个净光,拽了件吊带睡裙套在身上。
“你这样别出去啊,那屋来客了。”
“啊?哦,我说呢,我还以为你大白天的就要来呢。”
“要不,来一把?”张洋回头坏笑着看向杨洋。
“你一天就知道来,来,我一身汗呢。我冲个澡。”杨洋想了想光着脚走进卫生间。
“咱俩到底是谁一天到晚就知道来来来呀?讲理不?”张洋回头继续游戏。
“你今天干什么了?感觉挺高兴似的。”
“你猜?”
“挣钱啦?”
“嘿嘿,签了份合同。”
“挣了多少?把你美的那个样。”
“得最后才知道挣了多少,现在还没开工呢。”
“为什么?你提前不算算?”
“装修这个东西,没有人能算得准,都是大概的估。其实包括土建什么的搞这些工程的都差不多,都是估算,最后挣多少要看施工过程。”
“大概呢?总有个数吧?”杨洋从开着的卫生间门里探出半个身子,看着张洋。
这家伙对于自己的身体向来随意,一点儿也不在乎露不露的。
好像重庆这边的女人都不太在意这个,而且也敢穿敢露,感觉性感,好看。
一到热天,大街上全是晃动的大腿根,若隐若现的。这就是重庆特有的风景。
“两三万吧,现在估计应该差不多,你洗完啦?”
“才这么点儿。”杨洋撇了撇嘴回去接着洗澡。
“这还少?多接几个活儿什么都有了。”张洋转过头继续对付游戏,杨洋的角色这会儿已经十二级了,正向南柯寨挺进。
“你在干什么?帮我擦擦背。”杨洋喊了一声。
张洋把游戏角色停在安全区,起来去卫生间。
“你以前怎么擦背?”
“就这么抠一抠呗。”杨洋反手抓了抓后背,她的手能快伸到脖子了,张洋瞪着眼睛眨了眨,厉害了。他根本摸不到自己的背。好像大部分男的都不行。
擦背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战争,从卫生间一直打到卧室里。
“你这几天挺老实啊?”张洋感觉了一下说。
“怎么了?”
“老实呗,握的有点紧。”
“没什么意思,再说现在上班了。你事真多。”杨洋推了张洋一把,又伸手把他搂了下去。
现在两个人的定位都有点模糊了,已经适应了相互在一起的日子,一切变得自然流畅,也越来越亲近。上了班以后,杨洋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少,这里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家一样。
……
“张洋,你在哪?”
第二天早晨,张洋早早起来跑到盛世华城和杨电工见面。
杨电工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瘦瘦的,穿着件伟星水管送的工作服。
两个人见面认识了一下,一起到林姐家屋里转了转,张洋讲了一下铺线排管的要求,两个人讲好了价钱。一个平方二十二块,不高不低。
重庆这边的装修工人,水电工是一个人,排管走线都是电工做。
杨电工算了一下,给开了材料单子。
“打墙你有没有人?”张洋收好材料单子问杨电工。
“你没有?”
“没有,你这都是秦哥那边介绍的呢。我刚开始做。”
“那我给喊嘛,价钱都晓得撒?”
“价钱知道,找个干活利整点的,省的以后闹心。”
“给我做过几次,活儿还阔以。”杨电工拿出电话翻号,打了出去。
“喂?老邵,在哪点忙嘛?”
“江北,啥子嘛?”
“我这里有活儿你做不嘛?有一百五十几平方。”
“哪里?”
“杨家坪。”
“杨家坪啊?急不急嘛?”
“有点点儿急,你那面还要好久嘛?”
“这里,还要两天。要不要得嘛?要是急就再喊别个,我走不脱。”
打线槽的又被叫做石匠,一般就是专做这个活路的人,天天带着电锤二锤奔波在各个小区里。
这个活路感觉脏,累,其实脏确实有一点,灰尘暴土的,累就未必,而且收入也不低,很稳定。好的石匠也是相当抢手的,很多电工都愿意和他们配合,只要勤快就不缺活干。
主要还是个熟悉的问题,相互了解,要少说好多废话,也不用看着。
只要价格差异不大,一般石匠都是用电工带着的,搞装修的人很少有单独安排石匠的,这就是考虑两个人之间的配合度问题。
电工划线的时候在墙上点一点画个叉石匠就知道要什么了,方便。如果是单配的话就要解释讲解半天,刚开始还不一定能弄得对劲。
在墙上开线槽管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砸开就可以,间距深度位置都有要求,如果做的不好后面干活的人就要多废力气。
杨电工扭头看向张洋:“他那边还需要两天儿,要不要得嘛?”
“你熟人?给你干活多不多?”
“有点多,一般我都是找的他。”
“那等等嘛,两天?行,那咱们就大后天开工,你要过来吧?我明天把材料拉回来。”
“要得,大后天儿,我和他一起嘛,他没得摩托车,我帮他带工具过来。”
“要得。”两个人把事情谈妥,杨电工拿出粉笔和尺子开始画线。
张洋就在屋里转悠,想着材料和造型上的问题,整体效果在他脑袋里不断的组合着。
如果你不能凭想像知道你要用的材料做出来造型以后是什么样子,最好就不要做这一行。
“哎,杨师傅,你这画的是什么?”张洋溜达到客厅,看到沙发位置后面的墙上被杨电工画了一组线过去。
“哪个?”杨电工在卫生间里问。
“这,沙发后面,这是什么?”
“弱电箱撒,啷个嘛?”
“弱电放在这里?不不不,不行,弱电和强电都放到门口这边,分箱分槽。”
“哪里?”杨电工走出来,跺了跺脚上的水。
“这儿,和强电箱一起。弱电放在沙发后面不好用。”
“啷个不好用嘛?都是恁个的。”
“不不,你听我的,放在这边。”
很多人家装修的时候,会听工人的把弱电箱布置在沙发后面,感觉上确实使用起来会方便许多。
但事实上这么安装真的不方便。
弱电箱是用来安装宽带的,要放路由器,放了以后,弱电箱的箱门能不能关上是一个问题,再一个就是散热,路由器的热量是相当大的。
放到沙发后面,要么你沙发就离墙远点,把弱电箱的门不关,要么就总得来回搬动。
“这里位置不够。你看嘛,我量过了地。”杨师傅拿尺子在门口强电箱的地方量了量给张洋看:“这边是间壁墙,打不得。”
“那就挪在这边,放在鞋柜这边。”张洋指了指另一面墙。




孓然踽行 第38章 雪弗兰
“放到这一边哪?”杨电工看了看想了想:“得不得行哦,怕是没得恁个长哟。”
他说的是强电进户线缆。
一般住宅楼强电分户线进来都是六平方的多芯线,直接进入强电箱里,没有多余的长度。
“没事儿,我买一段六平方线回来,你就按我说的弄吧。”张洋点了点头,伸手去强电箱里扯了扯看了看,确认是六平方的。
有些地方用的是十平方线。这个其实几乎没有差别,也不是越大越好,你是住家又不是生产厂房,六平方就足够你折腾了。
“啧,好嘛好嘛,听你的嘛。”杨电工有点无奈的样子,想了想看看线得怎么走,过去画线:“这里撒?”
“对,再低点,一米三。”张洋比了一下。
鞋柜的高度一般是一米一到一米二,一米三的高度正好摆在鞋柜和顶柜的空档里。
很多人家装修鞋柜上面不做顶柜,这其实是一种浪费,只要条件允许还是把顶柜做上,等搬进来你知道有多实用了,可以放很多东西。
现在的住宅不管大小,最大的问题就是储物空间的缺失,但我们过日子不是住酒店,东西只会越来越多,需要收纳的东西越来越多。多打一点柜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储物,晾衣服,晾被子,是不是好清理打扫,洗衣机的摆放位置,这都是容易被忽略却又相当重要的问题。
由其是年轻人,没有多少过日子的经验,心里只想着美,结果真正住进去以后这也不方便那也不合适。
……
画好线,杨师傅匆匆忙忙的骑上摩托车走了,他那边工地还没有结束。
张洋又在小区里晃了一圈儿,给何姐和王哥打了个问候电话,又去莫老板的窗帘店里站了站。
莫老板的墙纸墙布已经上线了,看样子生意还不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这样的,窗帘和墙纸墙布本身就可能相互促进带动。
闲聊了几句,开了几句半荤不素的玩笑,张洋出来就接到了杨洋的电话。
“你在哪?”
“我?盛世华城,有事儿?”
“你来一下学校,后门这边。”
“后门?后门在哪?我连你们学校的正门都找不着呢。”
“就从国瑞城过了马路就是,哎呀,烦不烦哪你?快点,我一会儿有课。”
张洋挂上电话从小区出来往轻轨站走,刚走了几十米到十字路口这里,一辆空出租迎面开过来,张洋招了招手,出租车连转向都没打直接拐了过来。
1...910111213...53
猜你喜欢